Ⅰ 村干部党校培训心得体会
第一,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版,自觉遵守课权堂纪律;对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能够当堂完成;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和同学商量,或者向老师请教。
第二,改进了学习方法。为了改进学习方法,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学习计划:
(1)做好课前预习。也就是要挤出时间,把老师还没有讲过的内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语文课,要先把生字认会,把课文读熟;对课文要能分清层次,说出段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上课要积极发言。对于没有听懂的问题,要敢于举手提问。
(3)每天的家庭作业,做完后先让家长检查一遍,把做错了的和不会做的,让家长讲一讲,把以前做错了的题目,经常拿出来看一看,复习复习。
(4)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每天中午吃完饭,看半个小时课外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只要有时间,再看几篇作文。
第三,课外学习不放松。能够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少年宫去学习作文、奥数、英语和书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各门功课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参加少儿书法大赛,还获得了特金奖。
Ⅱ [转载]村干部培训讲课稿:新形势下如何做当好村干部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首先,祝贺在座的各位在“两委”换届中当选村官。同时也预祝你们在任期内事业有成!其次,感谢县委组织部给我这次和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借助这个平台,我把自己在农村工作二十多年的体会和感触与同志们作以交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我们都是基层干部,有相同的处境和经历。有人说农村干部就是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八哥嘴”,有两条不辞辛苦的“蚂蚁腿”,有一副能装酸甜苦辣的“恶水胃”。这些话都表明:现在基层工作难做,农村干部难当,我们镇村干部都有同感。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我们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农民苦,农村穷,农业脆弱”的现象,大部分农村仍然存在村官难当的情况。但无论怎样难,这摊工作还得有人干,村干部得有人当。中国干部的确很多,但像我们这些处在基层的干部最关键,所以不能小瞧我们这些村干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级组织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村级组织来贯彻落实。村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和排头兵。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是祖国这座大厦的一块块基石,不难理解:基础若有问题,何谈大厦牢固?可见,当好村干部,对我们的党和国家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当好农村干部呢?下面就这一问题与各位交流一下我的几点看法。我主要谈四个方面:一是当前农村的特点;二是新形势下当好村干部应具备的自身素质;三是谈谈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四是怎样当好村干部。 第一方面 当前农村的特点 要想当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干部,就必须了解农村基层组织特点,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的时期,伴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四个特点:(1)农民思想活跃,教育引导难。现在的村民与集体没有了明显的利益关系,他们所作所为存在随意性。这种现象的出现,必然带来一些无政府主义、无集体主义思想,也同样会激发出一些新的矛盾,给我们村干部带来困难和阻碍,以致于出现“老办法不适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的现象。有人风趣地说:有吃有喝不用你,出了问题就找你,解决不了就告你。可见农民教育引导难,教育引导的迫切性。这就需要我们有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来应对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前一段我们一个村就有一件事村干部解释不信,听别有用心人煽动) (2)农村基础薄弱,发展经济缓慢。多数的村基础很差,没有集体收入,在我镇有80%以上的村都是靠转移支付来维持村办公经费。(我们在三清一下放时打净分光严重,比如辽宁的宋仗村多数在村里,现在集体收入很大,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我县柳溪乡的大部分村集体收入不错。),一部分农民出现创业无门路、发展无资金、自身无技术现象,面对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想办法解决这些矛盾,每个村都有每个村的优势,这些优势都是我们的财富,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利用本村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 (3)旧的管理模式不相适应,规范管理难。税费改革以后,基层组织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何实现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那种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研究并改革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体制已成为重要的课题,这些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探讨和实践。 (4)干部综合素质低,工作创新难。由于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三年换一届,村干部的年龄、文化素质等难以调整,选上谁是谁,不能培养后备干部,因而造成干部文化素质低。(大学生村官)面对改革后农村的新形势,村干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远远没跟上时代的发展,工作缺乏连续、缺乏创新。所以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未能完善到足以应对新形势的要求。(比如一个村的主任找党委要换村书记) 第二方面、新形势下当好农村干部所具备的自身素质 针对新形式下出现的新问题,我认为:农村干部应当具备以下“五种素质”。 第一、政治素质。讲政治是对农村干部的起码要求,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在实际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言行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禁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要自觉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农村干部观察和处理问题只能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站在党和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坚持为民说话,为民办事。否则,立场不清,方向不明,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2、要具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现在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情况千变万化,村干部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你没有鉴别力和敏锐性,就很难准确判断形势,顺利地解决问题。在一些非常时期,敏感的问题,都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形势,准确做出决断。3、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作为党支部书记,应该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提高执行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第二、决策素质。村干部应该是你所在村有水平、有本事的能人,是雁阵的“领头雁”,所谓“决策素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思想水平;基层干部要有宽广的思路,如何才能具有宽广的思路呢:一是靠调查研究谋思路,通过深入调查,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提出符合村情的发展思路;二是请专家能人出思路。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帮助谋划发展之路;三是外出学习寻思路。通过学习先进,开阔视野,找准本村发展新路子。(为什么同是一个村,只因换一个村书记三年就会大变样,如茅兰沟村五家村书记张连荣的事迹,说明了这个道理,)2、政策水平;农村干部必须要有政策意识、政策水平。一是执行政策的水平,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并自觉地贯彻到农村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二是制定一些“小政策”的水平,如《村规民约》以及其它方面的规章制度等,用这些制度来规范村干部、约束村民的行为,规范各项事务,使村务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如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亮化、美化 等需要我们制定一些村规民约来约束村民遵守。)3、工作水平;农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具有发展经济的水平和能力,有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事。如果说自己小家的日子都过得很穷,那么要想带领全体村民致富恐怕很难。4、领导水平;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要讲求领导艺术、领导方法,具有驾驭本村全局工作的能力,把村干部团结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搞好团结,要以诚相待,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要善于沟通,经常与班子成员谈心交心,营造和谐氛围,办事要果断,敢于决策,敢于拍板,不能优柔寡断,但又不能独断专行,要集思广益,善于和大家商量。 第三、是人品素质。人品在干部素质中是第一位的,作为农村干部,应该是做人要有底线,底线主要体现在人的良心、公德、爱好,三者构成一个人的品格,要坚守不容易,必须保持良好心态,始终适应平常生活,懂得知恩图报,做到知足常乐,做事要有分寸,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自己心中要有数。当官要负责任,权力是把双刃箭,组织在给你权力的同时也给了一份责任。人品素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人厚道;村干部首先应当是好人,主要体现在与人为善,不坑人、不害人、不整人,对老百姓有感情,要心里想着群众,脑子里装着群众,行动上向着群众,为群众多办实事。2、处事公平;处理问题要一碗水端平,公道正派,不能以权谋私,不能优亲厚友。作为村干部,要堂堂正正,一视同仁,不能嫌贫爱富,不能搞宗族派性。(例如:我们村的一个书书记在修路时和自己的亲属打仗,就是出以公心做事实例)3、诚实守信;村干部是全村的形象代表,对内对外都应该是一个诚信的人。讲诚信,就是与人打交道要实实在在,不动歪念,不耍手段。对上级要讲诚信,对百姓也要讲诚信。作为村干部,不要让老百姓感到不可接触,不要让群众认为不讲道理。要以良好的道德、人品,在群众中树立崇高的威信。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服和认可,才能干好工作,才能推动事业。 第四、经济素质。农村党支部书记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经济素质,否则不可能带领群众奔小康。所谓“经济头脑”,村干部不仅要懂得市场经济的一般知识,更要懂得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确定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不但自己富还要有能力带领群众富,这是当前衡量我们村干部工作的首要标准。我们说火车跑得快,关键靠车头带,我们村干部就是火车头,承载的所有乘客就是全体村民,村干部一定要发挥好本村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现有经济基础优势,要创新工作思路,牢固树立“不能带头富不能当干部,不能领富不是好干部”的思想。 第五、廉政素质。清正廉洁是对党的干部的一种基本要求。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形象的代表者,是“三个代表”最直接的体现者。能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带领群众致富,能不能发展健康的大众的文化,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不能为群众办事、为人民谋利益,是检验支部书记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准。清正廉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贪不占。支部书记作为一个党的干部,虽然级别不高,权力不大,但一个村的幸福安康却在你手中,大家一定要做一个“清官”。( 每次换届有的唯恐选不上,有的稳坐钓鱼台。这就是人格魅力,如沟门村书记王有才。) 2、一身正气。一个合格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心中有正气,身上有骨气,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得出来。要做到金钱面前不低头,美色面前不丧志,困难面前不退缩,邪恶面前不畏惧,(有的村干部亲属在一些工程项目中总想占点便宜退耕等,我们作为一名书记,一定要用自身的正气引领良好的村风民俗。) 3、无私奉献。当好一个支部书记,必须要有奉献精神。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只讲奉献,不求索取。(
Ⅲ 如何做好基层村干部的常态化教育培训
集中学习常态化,建立学习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党委(党组)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列入重要的议事 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基层党支部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日常学习制度和固定党日活动,机关党员每周集中学习1次,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每月集中学习1次以上等形成教育学习常态化。
个人自学常态化,拓宽学习渠道。党员领导干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工作需要和本人实际,按照“一个学习计划+一本学习体会+一篇学习总结”的基本要求,列出学习目录、明确学习重点、研读必要书目、做好学习笔记,通过全国党建联盟网站,共产党员网,人民网等网络,不断加强个人理论学习,学《党章》《条例》《准则》,提升党员的思想觉悟,增强党性修养。
教育培训常态化,提升学习效果。健全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依托县委党校、培训基地等,每年对各级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围绕“互联网+”,以远程教育站点为中心,构建融电视点播系统、智慧党建PC端、智慧党建手机APP、微博微信于一体的网上党支部,灵活开展相关学习、有奖问答、每日一学、征文比赛等活动,丰富学习载体,形成在线学习、互动交流、网上考核、定期通报的良性运转机制。
专题调研常态化,突出学习实效。注重把党员领导干部、机关党员的理论学习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化理论学习。同时,持续开展“双报到”“双联”“结对认亲”“挂包驻帮”等活动,扎实开展“红色先锋”示范行动等,落实党性实践,提升学习效果,形成了调研工作常态化,学习成效突出。
Ⅳ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要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帮助工作。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力度。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广泛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增强他们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两年内实现全国乡村网络基本覆盖。
Ⅳ 如何加强农村后备干部的培养
加强新形势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改善村级干部队伍结构,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大计。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来源不足,选苗难。
随着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青年大量外出,特别是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经济头脑的青壮劳动力的离开,使得留守农村的多为老、弱、病、残群体。这种由劳务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村优秀人才流失,使得原本就有限的村干部后备干部资源更加稀少,后备力量不足,可供培养的农村后备干部越来越少,选拔优秀青年到村任职的难度较大。
2、渠道不畅,培养难。
在当前的形势下看,虽然也对后备干部进行了一定的培养,但是仍然缺少让后备干部经受实践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取得群众认可的长效性措施。一般的后备干部担任的是监督员、计财小组组长等职务,与群众的接触和服务往往还比不上社长来的直接和有效。到真正需要使用后备干部时,部分后备干部因为群众威信不高、政治成熟度不够,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不能顺利当选,造成后备干部使用率不高。
另外,在走访调查中还发现,部分村支两委负责人思想不够解放,在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时多选择年老的、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进行发展,对于年轻的、文化程度高的、回乡创业的青年人一般难发展,认为一旦把年轻的、有能力的人发展起来,就会危及自身的地位,导致后备干部中优秀年轻人很少。而有的村支部书记在本村威望高,虽然他的年龄已不在适合担任支部书记,但是他表示愿意当村主任一职,为了整个村的平稳过渡,部分村支部书记退下来后,继续担任村主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后备干部的加入。
3、压力不轻,工作难。
随着民主化、法制化进程逐步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程序性、规范性的要求越来越多,群众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农民的素质还存在差距。村干部在工作推进中,如征地拆迁、低保申请、农村土地复垦、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等工作,村干部要走村入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工作。加上部分群众思想工作难做通,上面要求任务多、时间紧,群众配合度不高,导致村干部进退两难,两头受气,大大的挫伤了村干部的积极性,也让许多人对村两委工作望而却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把更多优秀人才选配到村“两委”班子队伍中来。
二、对策建议:
1、拓宽渠道与保证质量结合选拔好。
①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方式,拓宽后备干部的推选范围。
在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级党组织推荐的基础上,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群众座谈会等形式,让广大党员群众推荐后备干部,从不断改善拓宽村级组织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入手,从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回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中选拔。
②注重培养复合型的后备人才。
如熟悉村情、有农村工作经验、有一定群众基础,对群众工作有组织、管理经验的管理型人才;有一定文化知识、基本素质、组织纪律观念强、经济意识强、见多识广,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引导群众发展创业的知识型、发展型的后备干部;注重培养熟悉农业技能、乐于助人的技能型后备干部。对各种渠道推选出来的后备干部。
③要落实专人、定人帮带。
重点培养、定期考核,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使其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干部。
2、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培养好。
①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教育培训。
利用党校、成人学校、党员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学习党的农村路线方针政策,新农村建设、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法律知识,利用远程教育、农村专业知识培训等方法,学习种植养殖、水养等农业生产技能,提高后备干部带头学习推农业新技术、新方式,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科学致富。
②针对后备干部在群众中影响力不够,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实际,加强对后备干部实践的锻炼,帮助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安排后备干部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查、计划生育、扶贫帮困、征地拆迁、处理矛盾纠纷等具体工作,帮助提高其处理各种矛盾和复杂问题的能力。安排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修桥修路、改水改厕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密切与村民联系,打牢群众基础。
同时,结合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对后备干部进行多岗锻炼,帮助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3、定期审查和动态考评结合管理好。
①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培养登记制度。
对后备干部的文化程度、培养情况、工作表现、政治素养、专项特长、技术技能培养方责任人等进行登记造册。同时明确培养责任人。实行一名后备干部一名培养联系人,对党员和后备干部进行平时与定期考察和动态跟踪培养、管理,采取走访群众、与后备干部交心谈心等方式,认真填写培养登记册以供教育培训。
②健全后备干部培养制度。
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思想汇报、工作情况报告、学习培训、联系群众等制度的建设,结合后备干部联系人的意见及群众、党员、村民的情况反映,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考核评议,将评议结果及时反馈本人,对表现好、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大胆启用,对表现差、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差意见大的进行帮助,经教育后仍表现不好的、能力差的不适合做后备干部的取消其资格,以确保后备干部队伍的质量。
4、备用结合使用好。
①多形式培养。
采取有岗培训、上岗锻炼、多岗培养的方式,增强后备干部培养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目的性。对文化素养较好,工作热情较高,但缺乏实践经验,在工作中带头作用和领导组织能力不强的,还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的后备干部,通过设立村主任助理、村务协理员等方式,让后备干部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在实践中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
②结合实际培养。
结合后备干部的个人特点和培养方向,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对条件成熟的实行定向培训,把综合素质较高,协调能力较强、群众基础较好的后备干部安排任村支书、主任助理、副职的岗位进行重点培养锻炼;对专业技能较高,沟通能力较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后备干部安排为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等村务监督管理、计生服务、民政服务等岗位进行锻炼,为进入村级班子,开展村级事务工作奠定基础。
③选聘结合用好。
结合村级组织换届把后备干部列入候选人,通过法定程序列入推荐人范围,通过“直选”进入班子;对表现突出、工作优秀的后备干部,通过定岗招聘选拔进入班子;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采取发展入党、安排村级团支部、妇代会、民兵组织、治安维稳负责人,提前进入角色,参与村级事务。还可以将村后备干部安排到乡镇部门进行挂职锻炼,让他们既熟悉农村工作方法和办事程序,又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Ⅵ 乡( 镇) 村干部培训“后续工程”
2008年元月以来,先后调解土地纠纷457件,制止土地违规违法行为398起,耕地面积净增2240.2亩,涉土信访和各类土地违规违法案件分别由去年同期19件和234起下降到2件和37起,实现了赴省进京的零上访———这是记者日前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试点县看到的一组统计数字。尤其令人感到兴奋的是,广大党员和群众真正成了土地法律法规的践行者和耕地安全的保护者。这个县就是河南省宁陵县。
不能停留在干部培训层面上
宁陵县是位于豫东平原西部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南邻柘城县,北连民权县,东与睢阳区接壤,西与睢县交界。辖14个乡镇,363个行政村,1052个自然村,2769个村民组,60万人,耕地80万亩,人均1.33亩,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
去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任务,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乡(镇)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河南省、商丘市和宁陵县分别担当起省、市、县前期试点任务。当时,该县领导深感压力大、责任重,同时也认为机遇难得。他们巧借东风,统筹规划,科学安排,计划年前分期分批将乡(镇)村主要领导干部培训一遍,提前完成培训任务。
“我们不能停留在干部培训层面上,要坚守全县80万亩耕地红线,确保70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就必须在广大党员和群众中深入开展国土资源法规的普及教育”。县委书记贾宏宇告诉我们,“培训班结束后,少数人有一种万事大吉的感觉,似乎耕地安全可以高枕无忧了”。他说县委、县政府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一致认为人民群众是践行土地法律法规和有效保护耕地安全的主体,基层干部培训班的结束,仅仅是这项工作的开始,普法教育任务更繁重、更艰巨,务必当作一项大工程去实施。
全方位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该县实施普法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实”、“大”、“新”、“活”四个字,即组织领导讲求“实”,培训力度突出“大”,宣传方式强调“新”,活动载体注重“活”。
为保障组织领导工作扎实有效,真正做到鼓实劲、见实效,他们坚持劲不松,班子不散,趁热打铁,连续作战,仍由乡(镇)村干部培训时的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分别担任正、副领导组长。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下发宁组联〔2008〕1号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培训的通知》。宁陵县国土资源局也向全系统下发了《关于做好土地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培训的通知》,结合各乡(镇)党委对全县农村党员进行普遍培训。
为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由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师资力量,编写讲义,依托基层国土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分三批对全县万名党员进行正规培训。截至目前,参训党员6000人,乡(镇)村干部1300人,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培训任务。
他们的宣传教育方式新鲜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除了常规的标语牌、宣传车、横幅外,电视台专门开辟国土宣传栏目、举办书画展、组织演唱队,编排文艺节目,特别是行政村的大喇叭此起彼伏,对全县广大农村形成了全覆盖。该县逻岗镇和楼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土地协管员李秀旺,利用行政村的大喇叭,在自己家中办起家庭广播站,每天早晨准时播放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受教育群众达50多万人次,成为该县的著名品牌,产生了轰动效应。
普及法律知识不能单纯说教,必须借助并搞活载体,吸收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启迪。该县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地制度,积极调解土地纠纷和制止土地违规违法行为,大力鼓励和表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好典型,列为党组织和党员评先创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当作群众争创“五好家庭”的主要条件,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有奖征文比赛活动。经过层层评比筛选,先后表彰先进党支部62个,优秀党员1548人,“五好家庭”1238个,征文活动组织奖3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45名,辅导奖5名。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国土资源法律知识进一步深入人心。
国土资源事业生机勃勃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大普及,带来了耕地保护积极性的大提高,促进了国土资源事业的大发展。”该县县长李东升用三个“大”字对乡(镇)村干部培训“后续工程”进行了高度概括。
———国土资源意识普遍增强。“人人关心爱护土地,看到谁在农田取土、植树、挖沙就制止,制止不了就专程到国土部门报告。基层所如果不及时处理,便直接反映给县国土局,现在群众倒逼着主管部门履行职责”。该县国土资源局信访股长这样评价,她为群众的责任意识感到欣慰和鼓舞。
———“三大难题”得到有效化解。过去由于距离远、违法点多面广形成的“监管难”,干扰阻力大导致的“执法难”,基层干部群众不理解出现的“配合难”,随着土地法规知识的普及都不复存在了,很多问题被消灭在萌芽状态。石桥国土资源所所长张林说:“今年10月7日,万集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纠纷发生打架,等到我知道时,土地协管员王兴义领着几个村民便解决好了,还让双方签订了协议。”
———构建齐抓共管新机制。目前,该县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已由过去的单独“跳舞”变成了现在的齐抓共管。党支部严格约束党员,村民委员会与村民签订保护耕地责任合同。阳驿乡张瑞寒村有个党员自以为宅基地宽余,不按指定位置建房,支部书记教育他维护党员形象,不要给党组织抹黑。还有的村委主任组织农民自觉清理耕地中的树木,认真遵守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耕地红线长期保护稳定。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保护耕地的热情空前高涨,80万亩耕地连续四年保持动态占补平衡,70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今年该县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引进资金19.9亿元,新上项目88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个,但始终未突破国家建设用地指标,而是把重点放在内部挖潜上。国土资源局一个领导干部介绍说,即使个别地方想占用耕地,村民这一关也过不去。有个床垫厂业主拟在该县城郊乡后址庄村农田内租地6亩兴业建厂,乡村主要领导已经点头,但村民不答应:“谁说都不中,法律算数,有荒地就不能占可耕地。”结果保住了基本农田,把村边的废闲地派上了用场。
———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随着土地法律知识在全县范围内的大普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基层所规范化建设在全市首先达标,土地协管员工作闻名遐迩,涉及资金2000万元、土地规模4500亩的土地整理项目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在全省国土系统处于领先位置,执法监察工作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先进单位。
(原载《资源导刊》2008年第12期)
Ⅶ 2015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都有哪些培训
骨干教师一词在我国始于1962年12月,教育部《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中学骨干教师一般的界定为: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师德修腾讯养,职业素质相对优异,有一定知名度、被大家公认的、具有较为丰富的中学教育经验,在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承担了较重的工作量,对教育众创研究方面有一定兴趣和较为突出的能力,取得过空间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对一般教师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能够支撑所在地区或学校的学段或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的中学优秀教师代表
Ⅷ 怎么样开展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开展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积极转变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机制,着力提升全县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在培训范围上,扩大覆盖面。每年的村干部培训,由县委组织部培训村支书、村主任和大学生村干部,乡镇党委培训村“两委”其他干部。通过分层面不断扩大培训范围,提升了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今年3月,全县将培训244个村(居、社区)“两委”负责人500余人,目前已在岚头镇岚丰村实训基地培训村支书、村主任250余人,各乡镇党委已组织培训村干部300余人。
在培训计划上,实现常规化。每年年初,县委组织部根据全县村干部文化程度、年龄特征、工作能力等实际制定全县村干部培训计划,定期举办1期大规模村干部培训。由村干部所在乡镇党委根据实际和村干部工作薄弱环节制定计划进行不定期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各个阶段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力求培训计划实用、完备,逐步实现村干部培训工作常规化。
在培训形式上,体现多样性。一是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打破坐在教室单一听讲模式,组织村干部到经果林种植基地、茶产业基地、特种养殖基地等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让他们身临其境转变发展观念,掌握实用技术。二是采取教师授课与学习讨论相结合。在今年全县村级换届后村支书、村主任培训时,分别就如何开展好“三会一课”、村“两委”班子如何搞好团结、农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等开展专题讨论,通过准备发言提纲,指定中心发言人,互动交流和总结点评,活跃了课堂气氛,增长了村干部的见识。三是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通过鼓励村干部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提升学历和相关职能部门举办专题培训班,把村干部培养成高学历人才和带头致富能手。去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茶叶产业专题培训班,目前全县仍有180余名村干部参加省电大函授学习。
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当前主要是围绕全县“七大特色经济板块”、“一园五区一中心”和农村基层设施建设等方面来进行,今年的村干部培训开设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抓好村级目标考核、农村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乡村旅游、农村小水利建设等。以丰富、系统、新颖的培训内容来不断满足村干部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增强培训的实用性。
在培训管理上,逐步规范化。县委组织部将村干部培训工作列入组织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真正做到培训有计划、工作有措施、组织有纪律。在培训中,由组织部牵头、党校主办、部门协作、基地参与,实行集中培训半封闭式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村干部培训期间的组织协调和安全服务,坚持培训签到,上课点名,晚间查寝,有病有事由乡镇党委向县委组织部请假,请假一天以上编入下期学习,杜绝了村干部借口工作忙、随意不参加培训的现象。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培训测试,测试成绩、培训纪律和培训情况以适当方式全县通报,保证了村干部培训工作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