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儿园区角活动有哪些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形式主要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自选活动、自由活动、主题活动、联合活动。
1、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将活动区活动看作是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的途径之一,如:需要全体幼儿学习某一知识、技能时,根据活动目标,在一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投放恰当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活动来感知内容,获得经验。
2、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是将活动区视为对幼儿进行分组教学的场所。它主要适用于:
一是在发展智能方面,帮助部分幼儿获得某一知识、技能时,在相关的活动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作必要的辅导。二是活动区活动的开始阶段,为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是教学材料不够,做不到人手一份。
3、自选活动
自选活动的特点是在人为创设的“自然情景中进行的活动。主要适用于活动区活动成熟阶段,幼儿对于各区的材料、玩法等都已较熟悉。
4、自由活动
自由活动的特点是活动的过程是幼儿主体内在动机完全得以激发的过程,幼儿进行的是“自发学习”,他们更积极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它和自选活动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区域的提出、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添置等过程,处处体现随机性和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教师的教育意图在活动中不断地调整,灵活地实现。
它主要适应于活动区活动的高级阶段。再就是一些特定的活动区域,如:角色区(娃娃家、百货商店等)。
5、主题活动的特点是各区域的活动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为实现主题目标服务。适应范围是教育内容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才能完成,以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
(1)幼儿园区域活动培训内容扩展阅读:
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目的:
1、促进幼儿主动活动
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使孩子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通过活动得到发展,充分的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由于幼儿教师设置的各个活动区以及为各个活动区提供的活动材料可以被看做是幼儿自主活动的实际对象,被看做是幼儿教育内容的物化,因此,我们可以把活动区材料看做是幼儿主动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孩子的主动活动才能落到实处。
2、促进幼儿的自主选择
幼儿园常设的活动区有日常生活练习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娃娃家、种植区等,涉及幼儿发展各个方面的多种活动区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可以满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幼儿园活动区设置在表现出区域性的同时还表现出层次性,小、中、大班通过区域设置的不同、材料难易程度的不同体现层次性,即便是同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
适宜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可以满足不同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程度、学习节奏等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3、促进幼儿的相互交流
幼儿在同一活动区的活动可以看做是被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聚拢起来的小组活动。可以说,在这个小组里,每一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关注同伴的言行成为存在于每一个幼儿身上的普遍现象。
由于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为此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由此导致的相互激励和启发而使自己不断地碰撞出新的火花,进而促进自己不断地在活动区中进行新的探索。
可以说,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启发和激励是经常性的,是区域活动的必然,也是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
4、促进幼儿的持续探索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最初的创造意识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可供他们持续探索的环境和材料以及教师具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幼儿初步的创造意识是在不断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中萌发的,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也是在不断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持续不断地实践活动是幼儿创造活动的起点。
从这个意义上,幼儿园区域活动为促进幼儿的持续探索进而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机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区域活动
『贰』 举例说明幼儿园活动区课程有哪些指导策略
1、学习性区域: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目的主要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和探索中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和客观事物。 2、社会性区域:通过角色的扮演,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社会性能力,积累社会经验。 3、运动性区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给幼儿一定的场地和合适的运动器械,让其自由选择,促进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增强其身体素质。 二、区域设置的原则 1、学习性和社会性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学习性区域是幼教领域教改实践中的一种新的教育手段,也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对其今后的学习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往往受到幼儿教师的更多关注,但同时,社会性区域活动也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它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仿真的小社会,设置一些孩子经常接触的熟悉的角色区,把幼儿社会化技能练习融入在游戏中,比如尊老爱幼、遵守交通法规、谦让等,孩子从中体验到社会生活准则,尝试交往的多种方法,体验自主独立,对孩子的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化进程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关注学习性区域的同时,也应关注到社会性区域的价值,把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 2、在设置区域时,一定要注意动静分开的原则,以避免相互干扰。各区域之间通道畅通;活动区标志要明显;活动区布置要舒适温馨。 3、由于小、中、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纲要》对他们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分配学习性区域和社会性区域的比例时,也应该有所区别,基本的设置原则是:小班和中班上学期,侧重社会性区域活动,但同时也纳入一定的学习性区域;中班下学期和大班,侧重学习性区域活动,但也保留一定的社会性区域。对于运动性区域,其活动原则是:幼儿园统筹安排,自由选择。 4、常设性区域和与主题相结合的区域活动有机交融 因为有些主题内容确实难以在区域活动中体现,所以,可以尝试常设性区域和与主题相结合的区域活动有机交融的模式。一般来说,像数学区、益智区、阅读区、美工区等,是班内的常设区域。其内容随着孩子的活动情况而逐步调整。而建构区、美工区则是最容易表现主题内容的,因此经常随着主题的变化而更换。 三、区域活动内容的来源 1、学习性区域——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预习、巩固、下放。面对一个班级几十个发展水平不一的孩子,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而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区域活动因其是以操作摆弄的个别化学习为主的,不失为落实幼儿园课程的有利补充手段,由此,我们可以提出:将学习性区域活动纳入幼儿园的课程,作为一种教育的组织形式,与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主要体现在:学习区的内容一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延伸,通过区域的延伸活动中频繁的个体性操作和练习,将集体教学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标得以弥补,如大班数学活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一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预习,即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前,让幼儿首先到区域中对有关材料进行操作感知,以积累直接经验,如《有趣的磁铁》;另一部分则完全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下放,这类内容较常见于美工区,便于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个别指导。如,折纸、泥工、剪纸等,可以把它下放到区域中,让幼儿在一周内自由选择完成。在区域的设置方面,由于立足点是“开放”,大前提是“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孩子可以在各个区域中按自己的兴趣和方式探索,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从而产生更大的活动积极性,使 幼儿个体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 四、区域材料的投放 1、 材料投放要与教育目标达成一致性 以各班当前主题活动中孩子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并且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区域内的多种教育作用,一个目标可以通过若干材料的共同作用来实现,一种材料也能为达到多项目标服务。孩子的发展目标与材料的教育功能对应,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进入区域。教师也应随着主题的推进及时、有目的地更换区域中的材料。 2、材料的投放要遵循层进性原则 层进性包括层次性和递进性,层次性体现在某阶段的幼儿达到这一阶段的发展水平,递进性则体现在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①首先,按照年龄层次的不同划分出层次性,如: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同样玩拼板游戏,材料投放上就应有很大不同,小班为简单的4——6块拼图板,中班为较复杂的12——24块拼板,且边缘接缝也较难,大班的拼版不但数量多而且方向顺序上的要求,难度最大,这就是有层次性的材料。 ②递进性的材料以幼儿剪纸为例,幼儿剪纸能力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剪不光滑→能沿线剪→能折剪→能剪厚纸→会镂空剪纸,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年龄段中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去选择,并努力引导孩子选择能让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材料进行操作,以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 3、材料投放要有趣味性 有趣的材料能够引起幼儿参与 活动的兴趣,提高目标的达成度。如在小班的“生活区”,让孩子学习“喂食”,如果仅让孩子把不同的“食物”从一个碗中夹到另一个碗中,他们就会觉得单调乏味,从而失去练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做出多种动物的头像,并提供给孩子不同的喂食工具,这样,孩子就可以饶有兴趣地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工具给小动物喂食,他们一边喂,一边还会跟小动物交谈呢。另外,对于孩子在美工区制作的头饰、纸偶、花边等,我们应把它们收集起来,投放到表演区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自由表演,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 4、材料投放要注意丰富性 ①形式要丰富多样。为了完成一个目标,由于孩子的喜好不同,这就需要准备不同形式的材料供幼儿选择。例如,在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时候可以安排超市购物、拔萝卜等多种内容,幼儿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目标,这样孩子们对数学区就会有新鲜感,始终充满兴趣。 ②功能多样。因为一物多玩的材料能促进幼儿不断探索,玩出新的花样。 ③品种多样。可以有成形玩具(现有的)、自然玩具(豆、米、贝壳等)以及自制玩具。 5、材料投放要有益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①投放的材料要给幼儿留有发挥想象的余地,并且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 ②材料提供时可设置一定的障碍。如孩子需要4个圆形,却只提供给他们3个,另一个得自己想办法,这并不是准备不充分,而是提供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但这里教师必须把握一个“度”,即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个问题他是否真的没有能力解决,如果真如此,那么教师就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语言上的提示或物质上的支持,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③充分利用本土的原始的废旧材料。
『叁』 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选择及开展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答题
一、区域活动的概念 所谓区域活动,又称“活动区活动” “区角活动” 指的是这样一种活动形式:即教 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 教师在这些区域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材料。在宽松和谐的气氛 中幼儿自主性地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环境、材料及同伴间的充分互动获得情感、认知及 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
二、区域空间的设置 教师根据本班活动的需要,可以利用桌子、矮柜及大型建构玩具拼搭组合等方式进行 空间区隔,并标上清晰地标记,如语言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建构区、表演区等。 设置这些区域时需注意“动静分离” ,即安静的区角与嘈杂的区角要分隔开,如语言区和 益智区是相对安静的区域,这就需和建构区及表演区分隔开,避免相互干扰。同时应注意 区域的设置需随着幼儿能力的发展及兴趣的变化而稍微调整。 三、区角材料的投放 区角材料是幼儿活动的操作对象,材料本身不仅蕴含了教育意义,更是孩子体验、探 究的媒介,因此材料的投放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内容和进程。
1 、材料的投放要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及发展水平。 小班幼儿的认识活动主要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的,往往是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 因此小班区角材料投放时可多投放操作性强的材料。又因小班幼儿以平行游戏为主,所以 要为幼儿准备多份的同种材料。如在创设娃娃家时,最少要按4 个人的比例配备材料,这 样就能尽量避免满足不了孩子需求的问题。中班幼儿在生理、心理上进一步成熟了,开始 能够接受严肃的任务,且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已经出现最初的责任感,在材料投放时可相 应的提供些探索性的材料,并对其提出些任务。大班幼儿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 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一定的方法,效果也较好。因此在材料的 2 提供方面,可以提供些原始材料,并提出些主题性的要求。如美工区可以提供原材料,如 纸张、废旧物品等,让幼儿自由构思,自由创作。
2 、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层次性。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材料的投放 时要考虑到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性,提供的材料既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幼儿和不同 角色幼儿的需要,更要突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每个幼儿在现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让 投放的材料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如益智区的“拼图” ,教师可以把本班幼儿、班级环境的 照片及一些故事画面剪成数量、 形状不通的图片, 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选择片数较少的拼图, 而能力较强的幼儿则可选择片数多,难度较大的拼图,这样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都可 以开心地完成这一项活动。
3 、区角材料要常跟新。 区角中即使是再有趣,再好玩的材料,如果总是一成不变,幼儿也会失去兴趣的。当 幼儿对原先投放的材料不再感兴趣时,教师应该及时撤换和调整。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区 角材料,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删减或是组合材料的方 式让原有材料增添新的魅力。如美工区的“粉刷匠”这一活动,当孩子对已经设计好的房 子粉刷失去兴趣时,教师增加了新的材料——白色瓷砖(田字格的纸张) ,提出新的任务 ——用彩色瓷砖装饰房子,这样孩子在操作中可以讨论用什么颜色把白瓷砖变成彩色瓷 砖,用什么规律进行装饰,使粉刷这一活动出现了新的转机,产生了新的涵义。 四、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1 、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观察者。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强调要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幼儿自由操作,自由探索。 但是,在传统区域活动中,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这样的角 色定位使教师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或违规行为十分敏感,并为此发起了大量的以约束纪律和 维护规则为目的和内容的“指导” 。由于定位不清,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存在着两 个严重的错误倾向:教师主宰幼儿活动和教师放任幼儿活动。 案例:区域活动一开始,平锋和翔翔和就跑到自制区,想制作老师刚刚介绍的“坦 克” 。在制作“炮筒”时,他们想用吸管插到塑料瓶中当炮筒,可是瓶口粗吸管插入瓶子 中马上就掉进去了。平锋说: “那就不要炮筒了。 ”翔翔说: “那好吧。 ”这时在一旁观看的 老师笑着对他们说: “没有炮筒的坦克怎么发射炮弹呢?”于是两个孩子又重新考虑如何 不让吸管掉下去,试了几次,还是不成功,孩子又发出求助的目光,教师没有直接帮助, 而是反问幼儿: “为什么吸管会掉下去?用什么办法能让瓶口变细?”孩子们发现了问题,
3 寻找材料,反复尝试,用橡皮泥塞进瓶口,终于取得了成功。 在上面的案例中,在幼儿将要放弃探索时,教师及时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教 师肯定的眼神、 赞赏的微笑、 亲切的动作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愿望。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去解决问题。 《纲要》中指出: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 者、引导者、观察者。 ”教师在幼儿活动中,不是领导,也不是权威,而是幼儿的帮手和 支持者。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表示了解他们的困难并乐意协助,设法了解问题,但 不要马上代替他们做,应该和他们一起找出困难的原因,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可以提出 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以培养他们面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 、教师必须根据幼儿学习方式的变化,灵活地转变自己的角色。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不断变化的,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不断地交替出现,有时甚至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的转变自己的角色。 案例:本月的主题是“蛋” ,上完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后,老师在美工区投 放了纸张,并在美工区的墙壁上张贴了《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歌唱图谱,还有许多卵生动 物的图片,并用录音机重复播放《小小蛋儿把门开》 ,目的让幼儿自由创编歌唱图谱。 小悦最喜欢绘画活动了,今天更显得兴致勃勃,拿了彩笔就过来作画。她抬头看到了 墙上的小乌龟,就在纸上画了只小乌龟,这时,又看了看旁边的小朋友画的都是小鸡,便 跟老师说: “我想重新画一张。 ”老师笑着说: “小乌龟不好吗?我更喜欢小乌龟。 ”小悦听 了很开心,又继续作画,边画还边唱自己创编的歌,还在小乌龟的背上画了两个三角形。 教师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他作画。 当画到“圆滚滚呀硬梆梆”时,她先画了很多的小圆,然后陷入了沉思,接着对老师 说“我不会画硬梆梆。 ”老师反问她: “你觉得什么东西是硬梆梆的?”她想了想,说: “木棍。”老师赞许的看着她,她就在纸上画了很多一竖一竖的“小木棍” 。画好后,老师问她: “小乌龟背上的三角形是什么?”小悦说: “是翅膀。又开心地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带回家?我想唱给妈妈听。”在案例中,教师首先是环境的创设者,不仅要为幼儿准备必要的材料,还要创设区域 活动的环境,张贴各种卵生动物的图片”为幼儿提供范例,同时通过播放音乐营造好区域环境的氛围。 在绘画时,幼儿是绘画活动的主体。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手操作纸和笔,“学习”运用各种形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或对事物的印象、感受等,通过这一“发 现学习”,每个幼儿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这一过程是教师不应当直接干涉的。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权威的教授者,当发现幼儿在乌龟背上画上“翅膀”时,并没有指责幼儿画错了,而是作为一个不干扰幼儿活动的观察者。但又不是消极的旁观者
『肆』 幼儿培训内容
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包括版仪容、仪表、体态权、语言等。良好的礼仪规范能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获得幼儿及家长的认可和喜爱。下面就对其中的几点具体和大家分享:
1.仪容
仪容是指人的容貌。通俗的说,就是指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重点是人的容貌,包括头发、面部、化妆。适宜的仪容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也能获得幼儿的喜爱,提高教师的自信。
1)素颜或化淡妆。上班期间可以不化妆,或者是简单的涂唇彩。给人一种精神的感觉,不能画浓妆。
2)面带微笑,精神饱满,不把个人的情绪带进教室。每天上班保持好心情,不把对其他事情的不愉快带到幼儿园中。
3)不能喷香水,不戴戒指。尤其是不要戴挂有长坠的项链、耳环,以免不慎划伤幼儿的皮肤。
4)头发要适宜,确保不挡住自己的视线和影响幼儿。长发的老师要把都发梳起来,头帘不挡住眼镜。在幼儿进餐时以免长发掉入幼儿碗中,所以要格外的小心。
『伍』 幼儿园幼儿学习活动包含哪些方面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逐步进行有组织的作业,如语言、手工、音乐等,注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可以粗略分为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等。
各国对幼儿园定义中非常明确游戏是幼儿园里幼儿教育与生活的最主要内容。如英国对幼儿园解释为“用实物教学、玩具、游戏及发展幼儿智力的学校”,德文解释为“尚未进学校的游戏学校。”
另外,幼儿园一年中举行的重要活动还有:幼儿园的入学典礼、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运动会、圣诞节、元旦、结业典礼等。
幼儿园课程主要有三种类型。
1、学科:音乐、美术、语言、常识、体育、礼仪习惯等。
2、活动:为儿童安排各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各种活动。
3、经验:为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所提供的有益经验。
(5)幼儿园区域活动培训内容扩展阅读
儿童活动的场地要求
1、儿童活动的室内部分,一般包括活动单元(活动室、卧室、卫生间(厕所、盥洗、洗浴)、贮藏及衣帽等)和全园大活动室(全园或几班共同活动室,雨雪天作室内操练、音乐舞蹈大教室)。
2、其中儿童的大部分活动内容在活动室进行,内容的多样性要求室内家具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并要求所创造的建筑空间为这种多变提供可能,最常见的是正方形和矩形,此外还有不规则形、图形、三角形等。
3、此外卧室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白天有3小时的睡眠,要求安静、不直接吹风,睡眠时不需要阳光,平时需阳光照射及通风换气。活动室与卧室可平面相结,也可上下相连。
4、儿童活动室外部分,主要有每班活动场地、全园活动场地(大操场,对所有儿童开放,采用草地,此外有沙坑、戏水池、滑梯、平衡木)和种植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