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万科集团考绩考评制度分析报告
万科集团考绩考评制度分析报告
为了进一步完善万科考绩考评制度,我对企业考核制度的历史和理论,对万科集团考绩考评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了一些考察和分析,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供领导参考。
(一)基本的评价
人事考核是企业人事管理的的重要内容。自从有了企业,就已有了各种各样的企业人事考核。在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企业人事考核制度得到了较为充分、较为典型的发展;在那里,“人事考核”被称为“劳绩评价”。企业人事考核制度传到日本,叫做“人事考评”。日本多数企业现今所实行的人事考评制度,是在美国式的人事考核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后形成的。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到现代管理的发展、从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到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性化相结合的发展,原先片面强调科学性的传统考核制度也发展到强调科学性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现代考核制度。其中日本的贡献很大。
台湾的现代企业管理是大陆现代企业管理的先驱,在一定意义上,其今天的情况就是我们明天的情况。作为与美国和日本的文化关系都很密切的市场经济社会,它在企业管理中较早地引入了美国和日本的人事考核制度,并且使之中国化。
大陆现今流行的企业人事考核制度,基本上是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采用的传统制度与从美国、日本、台湾流入的现代制度的融合。
现代考核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它认为绩效考核的目的不仅是要考察员工的工作绩效(Performance),而且要着眼于员工发展(Development);相应地,一位主管通常有二个主要职责—管理(Managing)与辅导(Coaching);主管既是裁判(法官)又是教练员(辅导员);从考核制度的建立、考核标准的制定、员工的自我评估,到主管与员工的面谈、考核结果的反馈、员工的申诉以及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等等,处处都强调员工的参与。
现代企业考核制度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随着中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在中国大陆推广开来。在深圳,万科和华为等企业都推出了比较系统的企业人事考核制度。与其相比较,万科的考核制度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一、万科集团所实行的员工考核制度,是一种建立在万科的根本制度——员工持股制度基础上的人事管理制度,这是它与众多的中外企业的人事考核制度根本不同之所在。管理的科学性与人性化的结合、科学性与全员性的结合,在这里有了坚实而深刻的基础。
二、万科考绩考评制度亦考亦评,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美国人称为“特征考核”)相结合,既考察员工业绩,又着眼于员工的发展;在对员工素质的考察中,又不同于美、日、台企业(华为、万科也是如此)的只考察勤(工作态度)、能(工作能力)和绩(工作业绩),而是德、能、勤、绩全面考察,体现了一定的中国特色。
三、万科考绩考评制度中,月考核与年考核相结合,体现了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避免了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失控,避免了年终考评过于空泛和过于主观。
四、万科考绩考评制度中,部门得分在干部员工的个人得分中均占重要地位,强调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五、万科考绩考评制度中,自我评估与主管评估相结合,上级评分与下级、同级评分相结合,体现了与员工持股制度相适应的员工参与的精神。
六、万科考绩考评制度中,干部的得分不仅来自其直接上级,而且来自部门得分、同级评分与下级评分的综合。这既制约了上级评分,避免了“一言堂”;又发挥了舆论和下情对干部的监督,避免了“唯上”现象。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对这种“集体评分”方法评价很高,认为其结果比较能够保证客观公正。
七、为了综合反映干部员工的业绩评分和素质评分、月考绩分和年终考评分、部门得分与个人得分、上级评分和同级与下级评分,并确定它们之间的科学的权重比例,万科考绩考评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计算公式,体现了深刻的统计学原理,可以说是万科人的一大发明。
八、万科的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分配、人员任用直接挂钩,如月考核与月浮动工资、季度奖挂钩,年考核与年终奖、定期调薪挂钩;根据年考核结果,在干部员工中实行“甲A甲B考核升降制”等。
总之,万科考绩考评制度这种科学性与人性化高度结合的现代人事管理制度,体现了万科员工内部持股制度的内在要求,它是员工股东对所投资金效率的考核。这种科学管理和全员管理的结合,在实行员工内部持股制度、员工当家做主的的万科,有着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更加切实的可行性。它是“用心做事,诚信为人”的企业统一价值观的核心体现,是万科集团“成就一番伟业,塑造一代英才”的远大目标的一种实现手段。它为解决困扰许多企业的“按劳分配”和“选贤任能”两大难题找到了一条万科之路,形成了具有万科特色的一整套员工考核体系,这是一种科学、客观而又充满人性,集考核制度发展之大成、又进行了一系列创造发明的评价方法;它大大减少了人员评价中的个人因素,从而降低了企业管理和人员关系中的复杂性,使公司的人文环境变得比较清澈透明;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万科的常规工作的自动运转,使公司的干部员工能心情舒畅,排除干扰,集中精力于公司的发展和自身的提高。这种管理制度已成为万科文化中不可分离的一个重要特色。
(二)考绩考评制度的正确定位
考核制度的困境
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对考绩考核制度的实行效果却有一些非议和怀疑。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台湾学者王遐昌就曾指出:员工绩效考核虽是“现代组织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然而,环顾周遭众多企业组织,业已实施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者虽比比皆是,但真正执行得相当理想者却鲜于发现,多半流于形式或成效不彰,甚至有人说‘中国人好面子讲人情,所以绩效考核制度不易发挥效果’(这实在是一种成见)”。
事实上,人事考核制度即便在西方国家也执行得并不那么理想。一些西方学者指出,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有一套考核制度,但事实上很少有人真正使用它。但他们又都认为,某种方式的考核制度仍然是需要的,否则对人员的奖罚和升降就缺乏客观的基础。
关键在于怎样看待和运用这一套制度。
任何一个制度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局限性,考核制度也是一样。就我们现行的考核制度而言,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现行考核制度的缺陷: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
首先,每次的考核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公正,总是会有人提出申诉或表示不满。这一方面是因为制度本身不可能修改得尽善尽美,特别是有些考核标准无法定量,难以把握;尤其是其中有关被考核者的素质的评价(国外称为“特征考核”)和对工作质量的评价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另一方面是因为任何评分者主观上在德、能、识各方面都不可能不存在各种各样的局限性。
考核制度本身固有的局限
其次,即使是我们有朝一日将考核制度修改得十全十美,考评人员的工作又绝对无懈可击(这本身都是不可能的),能不能就保证考核结果完全客观公正呢?也还是不可能。因为,即使是最完善的考核制度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不要指望它可以完全解决“按劳分配”和“选贤任能”两大问题。在这里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考核制度本身固有的这种局限性。
——关于“标准件”和“非标准件”
作为一个“标准明确”、“充分量化”的考核制度,它带有偏重于“标准性”的特点,如果不能掌握好使用它的度,把它放到一个不应有的过高的高度,它就会在发挥“个性”方面有所不足。
这一方面是由于考核制度对人们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定性定量的标准要求;而另一方面,每个人的个人素质在德、能、识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往往是一些方面较强,一些方面较弱;甚至是一些方面越强,一些方面越弱。我们可以努力使人们均衡发展,但这种努力的效果毕竟是有限的,有时还会使人们付出代价,即为了所有方面的均衡发展而牺牲了一些方面的突出发展。当这种代价太大,以至于还不如保持原样不作改变时,就不得不牺牲均衡而保留个性了。这就象在一些企业生产中,除了要生产大量的“标准件”,还要生产一些用来满足特殊需要的“非标准件”一样。
如果对考核制度过度强化,要求所有人都面面俱到地全面发展,就必定会出现为了均衡而牺牲个性、创造性的情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削足适履”了。
——关于人际关系在考核中的作用
进一步说,作为一种强调“全员参与”的考核制度,它又有偏重于“和谐性”的特点。由于是否符合标准要由众人来评判,被评议者要想得高分,就必定要花费一定精力在人际关系上,还需处处注意不能锋芒外露,免遭嫉妒。这就进一步限制了人们才能的发挥。由于考核成绩来自众人的评判的综合;又由于平凡者众,杰出者寡;少数杰出人士的真知灼见往往被淹没,多数人的平常见识就占了上风。因而就有可能是才能平平而又人缘颇好者得分最高,除非评判者的素质普遍较高,而且同时还有其它的制度和做法对考核制度起着补充作用。
——关于“老黄牛”和“千里马”
⑵ 东软集团的培训计划是不是骗人的
针对你说的专业。我推荐大连东软。因为它在计算机和数字艺术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方面是非常有名气的。东软集团听说过么?在中国软件业必须是龙头地位了。。这个学校是东北大学和东软集团合办的。。硬件条件超级棒!师资力量也不错。学校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很吃得开。但针对你说的条件,又都不符合。它属于民办学校。价格也不便宜。本科一年学费是1万6.专科是1万2..但学校各方面环境都不错。在外面还是很有名气的
⑶ 万科集团人力资源(培训岗)是做什么的
培训岗,大致来方向就是根自据各个部门员工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结合业务技能需要,督促和帮助各个部门制定培训计划的一个岗位。你要学会调查搜集各种培训需求,汇总,然后分析,拿出方案给领导看,批了之后就开始着手筹备(选课程,选培训机构或教师等)、协调各种资源开展培训。当然具体公司具体岗位会有一些差异。
⑷ 你是否同意在公司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人员的培训计划可以被挤掉为什么
人员培训的经费可以被抹掉,因为培训是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例如通用的CEO亲自培训他们的高级经理。
⑸ 万科集团规章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1**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是根据《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财会制度,财政部《关于工交企业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的指导意见》,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并报主管财税机关审核备案。 1.2本办法是规范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分公司和全资子公司(上述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的会计核算程序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办法。1.3各企业按照本办法规定,并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具体的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执行。第二章 财务管理组织机构
2.1集团公司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内部财会管理体制。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和民事权力,承担民事责任。其投资形成的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但经营、财务上实行统一管理。独立核算的企业设置独立的财务机构。2.2集团公司的分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下属的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上级企业承担。这类单位应配备专职的财务人员。2.3企业法人代表在财务会计管理上的主要责任:1、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2、具体确定企业内部财会机构的设置,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3、组织拟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4、根据企业预算方案组织企业生产经营;5、接受财政、税务、审计机关的监督。2.4企业财务负责人在财务会计管理上的权责是:1、主持本级财务部的工作,领导财会人员完成各项会计业务工作,提请聘任或解聘财会人员; 2、对公司和各经营单位财务部门下达并落实财务、费用、利润等考核指标;3、参与公司发展新项目、重大投资、重要经济合同的可行性研究,提供财务意见;4、负责编制会计报表,组织清产核资;5、贯彻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和规定,坚持原则,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6、监督、检查资金使用、费用开支及财产管理,严格审核原始凭证及帐表、单证,杜绝贪污、浪费及不合理开支;7、 调各单位、各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关系。2.5、企业财会机构的主要职责:具体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切财务核算、会计核算;如实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监督财务收支,依法计缴国家税收并向有关方面报送财务决算;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统一调度资金,统筹处理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指导属下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2.6企业各级财会机构和财务人员按规定对本单位实行财务会计监督,主要内容是:1、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2、发现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的时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本单位领导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3、除法定的会计帐册外,不得另立会计帐册。企业的资金不得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企业财务部门应分3个环节对本企业的支款与用款,包括费用支出记投资性或贸易;的用款进行全过程监管:1、事前环节:主要检查动用款项的依据如业务合同、用款计划和批准手续是否完善无误;检查用款额、付款方式与期限是否与合同、计划相符。2、事中环节:主要检查款项是否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汇出并进入对方合法账户;检查用途是否被改变等。3、事后环节:主要检查资金效益是否与合同目标相符;检查资金回收或回笼状况等。2.7各级财务部门都必须建立稽查制度。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2.8财会人员力求稳定,不随便调动。企业财会机构负责人、财会主管的聘任应当经过上一级单位同意。集团公司董事会可视实际情况决定直接聘任或解聘所属分公司和全资子公司的财务总监、财会机构负责人。财会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亦不得中断会计工作。被撤消、合并单位的财会人员,必须会同有关人员编制财产、资金、债权、债务移交清单,办理交接手续。 移交交接包括移交人经管的会计凭证、报表、帐目、款项、公章、实物及未了事项等。 移交交接必须监交。企业一般财会人员的交接,由所在单位领导会同财务部经理进行;财务部经理的交接,由集团公司财务部经理会同所在单位领导进行;集团公司财务部经理交接由总经理监交。2.9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制度:1、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时间不少于68小时;2、集团公司每年将组织不少于3个工作日的业务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就企业财会人员应解决的业务和新的财会知识进行培训。3、集团公司下属企业财务机构应组织本单位财务人员的岗位培训。第三章 会计核算的原则
3.1企业执行《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分行业会计制度,及其它法律法规关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凭证和帐簿、内部审计和财产清查等事项的规定。下列事项应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1、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5、收入、成本、费用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等。3.2记帐方法,一律采取借贷记帐法,记帐原则采取权责发生制。3.3公司对公司资本坚持资本确定、资本充实、资本保全的原则。3.4企业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非经集团公司董事会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3.5凡与企业合作经营的企业,应按合同规定的资本总额、出资比例、出资方式,在规定期限内投入资本。具体如下:(1)以现金投资的,应以收到或存入开户行的日期和金额作为记帐依据; (2)以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实物投资的,应按合同规定并经检验核实的实物清单、金额,收到实物的日期作为记帐依据,有关资产应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的,还应办理产权手续; ( 3)以专有技术、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作投资的,应以合同规定的金额和日期为记帐依据; (4)各方交付的出资额,应由政府批准的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出具验资报告后,据以发给出资证明。6、企业向其它单位投出的资金,应按投出时交付的金额入帐,所发生的收益和损失,应在投资收益科目反映。7、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使用单位用款时间不同确认利息归属。8、年末应按应收帐款余额计提5‰的坏帐准备。第四章 货币资金及结算资金的管理
1、库存现金的管理①现金出纳必须做到日清月结,随时清点库存现金。不得挪用现金和以白条抵库,财务部领导及有关人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抽查,以保证帐实相符。②出纳人员到银行提取现金,必须同时有两个人前往办理。③凡能用支票支付的款项不得支付现金。④现金的支出必须由财务部总监(经理)签字方可付款,财务部总监(经理)短暂离岗,则由财务部总监(经理)书面委托人签字。⑤现金支付范围:发给职工工资、各种津贴及奖金;出差人员差旅费;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开支等。⑥差旅费的借款,必须由出差人员填写借款申请单,写明出差时间、地点、申请金额[按“车费+(住宿费+生活补助)×出差天数”计算申请借款金额]。按借款审批程序审批,经财务部总监(经理)核准签字后,方可按集团公司规定借款。出差人员回企业后必须在一周内报销清帐,不报销者由财务人员从工资中扣回。其他借款,由借款人填写申请单,经公司经理级以上领导签字,并由签字人负责此款的归还,如不能按期归还或出现损失,全部责任由签字人负责。⑦、一切现金往来,必须收付有凭证,严禁口说为凭。严禁代外单位或私人转帐套现和大额度(1万元以上)支付往来或贸易现金。2、银行存款的管理1)、银行帐户必须按国家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帐户只供本单位经营业务收支结算使用,严禁出借帐户供外单位或个人使用,严禁为外单位或个人代收代支、转帐套现。 2)、银行帐户的帐号必须保密,非因业务需要不准外泄。集团公司各管理部门原则上不许开设银行帐号,确因工作需要开设帐户的,需报集团公司财务部批准,已经开设的,需向集团公司财务部补办备案手续。 3)、银行帐户印鉴的使用实行3章分管并用制;即:财务章由会计保管,另外2枚由各自本人保管,不准1人统一保管使用。印鉴保管人临时出差时由其委托他人代管。 4)、银行支票的使用规定: a、业务人员到财会机构领用银行支票,必须凭付款审批单,经主管领导及经办人签字,写明用途、金额、日期; b、会计人员出单后,出纳才能签发银行支票,同时要求业务人员在银行支票使用簿上签字,登记银行支票号码、金额、收款人;c、签发银行支票必须按照要求填上日期、大小写金额、收款人、用途等,不得签发空白支票、空头支票。如特殊情况需签发空白支票,必须在小写金额栏恰当币位写上“¥”。
⑹ 房地产公司新进员工培训计划
房地产咨询式销售技巧培训 房地产咨询式销售技巧培训 一、销售策略:工作单 (“什么”之问题) 1、 我对物业有多少了解? 2、 我对目标客户有什么了解? 3、 我对现在的市场现状有什么了解? 4、 我认为客户会对什么感兴趣? 5、 我们的项目有哪些强势特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利益价值? 6、 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如何淡化? 7、我应该如何说服客户下定单? 8、我怎样最佳地接近和了解客户的兴趣与需求? 9、我怎样组织说稿,才最有说服力? 10、我事先怎样计划应付各种预期问题,以及客户可能提出的追问? (实战演习:请根据自身楼盘的实际情况组织本公司销售员及经理举行一次专题讨论,并要求每人各自回答上述十大题,然后选出三名组长,对所有答卷进行汇总,你将意想不到的新发现。)二、推销洽谈成功的四个步骤 1、 唤起并抓住客户的即时注意 洽谈的目标是把客户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说话的内容上来,赢得他人注意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客户可能另有所思,即使客户没有问,我们也要从一开始就回答客户的“对我有哪些好处?”这个问题,在整个洽谈过程中,我们应该不停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瞄准客户的真实需求——更高的品质,更高的回报,更多的附加价值和更少的忧虑等等。参考资料: http://www.fangce.net/Article/yingxiao/jiqiao/200711/1505.html
⑺ 培养资质协调能力的案例
人才培养案例:拿什么留住80后
论企业管理层们是否做好准备,80后就这样纷纷步入职场,并逐渐成为世界的主流。然而面对80后种种诟病:“工作态度两极化”、“跳槽率高”、“缺乏吃苦精神”、“眼高手低”、“团队能力差”,很多管理者们仍然手足无措。本期再次聚焦80后管理,希望提供更具有操作性的管理方法。
在万科集团,80后就占了48.7%,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进入职场,这一数据也将逐年上升。面对80后,万科选择了有意识、有准备地去适应他们、引导他们,万科的成功之处,在于“80后需要什么,万科就给他们什么”。请看本期实战案例——《拿什么留住“80”后》。
“我想问一下郁亮,你现在开的是什么车?”在万科新动力课程培训中,一个80后员工在听完集团总裁郁亮谈他的个人成长经历后问道。
“我现在开的是保时捷。”当听到这个答案时,也许大多数人会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有一天也能开上这样的车。但那个员工却提出了一个让郁亮与人力资源部的同事都感到错愕的问题:“那课后我们能不能坐你的车感受一下,在集团总部的广场兜几个圈?”话音一落,全场哄笑。
郁亮当即答应了这个略显出格的请求,这件事传遍整个万科集团,却并没有成为一个负面的案例。就是这件事让万科的高层们开始意识到80后的不同。会后,郁亮在与万科的管理层们沟通时提道:“今后你的下属,你的客户,甚至你的合作伙伴中,像这样的80后会越来越多。你可以选择回避,也可以选择反感,你还可以选择有意识、有准备地去适应他们或者是更积极的去引导他们。”
通用资质模型引导80后发展方向
——80后们刚进公司,大都不清楚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而通用资质模型就像一个按图索骥的工具。
了解80后的需求,为他们创造机会,这是万科对80后管理的起点。
2000年后,万科将校园招聘的新鲜血液称为“新动力”,他们几乎都是80后。
进入万科的新员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总部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培训。据万科集团人力资源总经理杨彦介绍,新动力培训的目的就是帮助80后们逐步向社会人、职业人转变,让他们知道,要想成为万科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需要哪些职业技能。
培训结束后,他们将被输送到全国各地的子公司。每个人都会指定一个“入职引导人”,拿到一张卡片,上面印着万科人通用资质模型的各项要求。80后们刚进公司,大都不清楚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而通用资质模型就像一个按图索骥的工具。它不仅是定性的描述,还有行为的具体要求和指标。据介绍,在“新动力”的招聘中,所有结构化的笔试、面试题目,都是基于这样的资质要求去设计的。而这样的资质模型在培训、考核评价中也都会用上。
80后渴望被重视、被尊重,更喜欢从事挑战性的工作,这也是万科管理层所考虑的。“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与授权,你会发现,他们的创意会让你瞠目结舌。”负责“新动力”培训的杨彦与80后员工有着频繁的接触,实际上很多一线公司都非常大胆地启用一些80后,在他们就职几个月时间内会把一些大的项目交给新人。
而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万科还建立了创新联盟,该联盟由无边界的跨部门小组,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组成,每年要提出一些创新提案。经过评估,这些创新提案一旦被采纳变成现实的生产方式或者管理模式时,可以得到高额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万科也尝到不少甜头。创新联盟曾研究出一种涂料的配置方法,既达到节能的指标,还帮公司节省了680万元的成本。
在万科,做事情似乎可以不用担心“捞过界”,想得到的都可以去做,衡量做得好不好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公司的利益是否有益,对公司有利的就可以继续,否则就停止。
“大雁行动”:提供持续成长的空间
——对于大多数的80后而言,当一个平台无法满足他们不断成长的需求时,往往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跳槽。针对这一特点,万科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方法: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培养。
在11月底举行的中国管理学院评奖创新论坛上,万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付凯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在莫扎特的故乡奥地利参观莫扎特的铜像时,正好碰到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带了一大帮同学去参观。李双江问他的学生:想成为莫扎特这样的大师吗?学生们很激动说想。李双江说,我不得不告诉你们,成为莫扎特这样的大师很难,但只要以此为目标,经过努力的训练和学习,你们都可以成为一流的音乐家。
“对于万科来讲,我们也是秉承这样的道理,我们也许培养不出像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这样的人,但只要经过认真的、有系统性的培养,给他们广阔地发展空间,并帮助他们去实现,万科一定会培养出来很多称职的、合格的房地产优秀经理人。”付凯称。
当一个平台无法满足他不断成长的需求时,大多数的80后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跳槽。针对这一特点,万科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方法: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地培养。
“部门经理会给我们提建议进行长期和短期的职业规划,帮我们分析如何更好地发展。”部门经理给苏卉的建议,是成为一个专业的资深投资经理,这与她的目标也正好吻合。
据介绍,根据业绩、测评结果,新员工中表现出色、业绩优秀的人,可以进入“大雁行动”的培训计划,作为后辈梯队人群来储备。这群人被称为“大雁”,他们可能是专业方面的好手,或是有发展潜质、有能力的人。
如果能力达到要求又有岗位空缺的话,公司就会从“大雁”中挑选合适的人培养为新经理,对他们进行一个星期培训后上岗。培训内容与团队的沟通技巧、团队的领导等相关,帮助他们进行角色转变。在新经理工作两三年后,万科会将他们集中在总部再一次培训,培养成资深经理,培训时间变为一年,内容也更为丰富。伴着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不同的阶段接受相应的训练与指导,让员工觉得“不是被掏空,而是不断地给自己打气”,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
实际上,万科的规模扩张,也为员工提供了专业线、管理线两种不同的发展通道,让员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进行选择。
不难看出,万科强调个人的学习成长,他们愿意把机会给年轻人,也愿意为年轻人的发展付学费。据统计,万科员工人均年培训时数接近60小时。从补习基础知识到全面的经营管理和专业培训,从内部学习到内外兼备的多种培训手段,从单方面灌输到有计划的人才梯队培养,万科培训已经成为内部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成为员工持续成长的动力。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深圳区域总经理徐洪舸曾算过,在万科工作的这些年,公司为培训所付的学费已经上亿元。
12种沟通渠道:不同渠道表达,尊重每个人的意见
——万科公平公正的环境、纯粹简单的人际关系,正是80后所向往的企业环境与人际氛围。
“校长你看我们该怎么办?我现在谈恋爱了,也想过要结婚,你说我该怎么办?”杨彦现在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员工在工作中产生感情变成男女朋友甚至谈婚论嫁,这种现象在万科越来越多。
他们的忧虑,源于万科从创立开始就坚持“亲属回避”的原则。万科规定,员工入职时要如实申报在公司内是否有亲朋好友,如果有,是谁要说清楚;公司也不提倡夫妇双方同时在万科工作。一旦他们结婚,便意味着可能会把他们调离到不同的子公司或者不同的城市,意味着他们要分隔两地,或者有人得离开万科。
当初王石提出这一原则,主要考虑的是要避免传统企业人际关系复杂所带来的管理问题,给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他们凭自身的能力来获得没有天花板的上升空间,而不是靠裙带关系。
尽管杨彦也感到无奈,因为这样的政策可能会牺牲一些很优秀的人进入万科,但从整个组织大规则来说,正是它使得万科公平公正的环境、纯粹简单的人际关系得以维系,而这也正是80后所向往的企业环境与人际氛围。
为维持这一公平透明的平台,万科还向外企学习,建立了以绩效为导向的竞争机制。
在万科,专门有一个系统对员工进行考核,每个季度考核一次,对着目标给自己打分,然后再与上司进行绩效考核面谈。一切都靠绩效来证明。无论是薪酬回报还是成长机会,都与绩效挂钩。
“打造这样一个平台,王石其实是在做一个赌博,赌未来的中国无论是企业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是向着规范化、市场化和公平、透明这样的方向发展的,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不是朝着这个方向走,万科也一定走不下去。这场赌博从现在看来,万科也许是赌对了。因为我们一直坚持着规范化、坚持着透明、简单。”杨彦分析。
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使得万科的员工在沟通时能相对畅通。
“整个公司的信息沟通都比较透明。”由于有比较,曾在另外一家地产工作两年的苏卉体会深刻,别人在做什么,公司最近发生什么事情,都能通过公司的内部网络等电子信息平台了解到。同事们也乐于将问题抛向公司的论坛。像Email已经成为万科主要的工作工具。有问题的话可以通过发邮件直接向领导表达自己的意见,领导知道后,就会召集相关的负责人,当面沟通把事情解决掉。
“万科提供了12种沟通渠道,为的就是怎么样让沟通无障碍,怎么样让员工选择他认为最安全、最便利、同时又是最高效的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加入万科已经10年的杨彦,亲历了万科快速扩张过程中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这12条沟通渠道已写入万科的《职员手册》,她所关心的,是怎样让80后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重视。
“万科允许各种不同的声音存在,也鼓励员工提出意见与建议。”与其他的80后一样,广州万科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潘樟良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敢于直言。刚开始进万科,他总会对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发邮件给相关的领导。他的大胆让领导印象深刻,此后还常常被拿出来当谈资鼓励其他员工,因为“刚开始的大部分都是错的,但即使这样下次还是敢说。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慢慢的就变成一半对一半错;再后来就变成对的多了。”
虽是玩笑,这多少反映了万科对于每个人意见的尊重。不管你是对是错,只要你对这件事情有你自己的看法,你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表达出来。
而在一个岗位工作两年之后,如果本人意愿申请到另外一家子公司或者另一个岗位去工作,只要下家愿意要,上家就要无条件放人。在万科的培养方式中,交流轮岗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广州万科人力资源部部门经理潘樟良大学毕业就进入万科做营销工作,一段时间后调去项目发展部,随后又回到营销部负责一个楼盘整体的营销工作,最后才转向人力资源岗位。“我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人才,从个人职业的发展要求来说,我需要多学习多接触不同的专业领域。通过岗位轮换尝试一些新的工作,和不同的上司一起工作、跟不同的伙伴一起工作,这样带来的收获也会更多。”在万科,员工在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之间轮岗学习,有短期的双向交流,也有长期派遣的岗位轮换。
语出万科80后:
80后除了缺点,也有优点。我们激情,也有创意。关键是公司要善于指导和引导,善于给我们机会去展示我们的才能。做好了就表扬,做得不好就批评。—肖波(员工关系专员)
在我们父辈来看,我们永远都是孩子,永远都是经验比不上他们的,考虑问题不清晰不周到。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也会变成有经验的人,我们也是随着积累慢慢地成长,承担责任。—潘樟良(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万科HR经理眼中的80后:
80后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他们特别懂得展示自己。我经常会碰到一些万科没有发任何笔试通知或面试通知,却自己找上门争取机会的80后。有的甚至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打听到我住在哪个房间,然后直接敲门跟我说:“我只需要你给我十分钟时间,否则我觉得对不起自己,也许万科也错失了一个好的人才。”
80后有一些很特别的地方,但这是需要大家彼此适应的,不应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实际上他们的创意无穷无尽、信息渠道很宽很广、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他们爱憎分明,不会特别圆滑世故。而且当你给了80后足够的信任与辅导教育后,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会比我们前几代的人更加强烈。多看看他们的优点,你会发现跟他们相处会变得很容易。
80后们往往不相信听到的东西,他们更愿意相信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很关键的是带他们的人是不是以身作则,是不是做得很好,真的让他们心服口服。
80后并不是真的只顾自己,只要把道理说清楚了,他们都很通情达理。
杨彦(万科集团人力资源总经理,被新动力称为“校长”)
70后与80后的管理暗战
80后基本上进入了心智比较简单的一代,他们想问题不愿很复杂、做事比较凭感觉、对说服性与影响力权威的接受超越了法定权威与强制性权威,这个文化特征为比较公开化的阳光型管理、注重沟通的动员型管理模式提供了机会。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80后员工进入了一个注重交流的时代,一个追求相对民主与开放的管理文化的时代。
80后最不能认同70后对他们应对挑战的评价。就像他们认识到自己眼高手低一样,他们认为“迎接挑战”是80后必不可少的标签。
⑻ 万科的人员培训计划
打电话找王石即可。其他公司,给胡宝森打电话。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