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心得体会
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心得体会
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上课不专心;学习效率低下;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巩固,遗忘加快;没有认真完成作业;学习过于被动,没有一个恰当的计划。针对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作出相应的规划调整:
1、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是自己的事,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方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有所成。主动地吸取和被动的接受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2、上课专心听讲。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课上动脑动手,集中注意力。因为一般来讲,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上课的专心很重要。
3、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低就意味着掌握同一个知识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别人的几倍,这样长此以往,学习只会越来越跟不上。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倍左右,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贴吧《速读吧》有很多练习速读记忆的朋友分享练习经验,可以作为训练参考。
4、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老师讲授的知识是面对所有学生的,每个人的具体掌握情况不同,所以自己要学会调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要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写作能力差,就一周写一篇作文,阅读差就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基础知识差每天就抽出点时间记忆背诵一下等等。
5、做题实战。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学会反思、归类、整理。
6、经常总结完善。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周、一月)就进行一下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② 专业与学科教育心得体会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我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上,我把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做一个信息时代的教师
目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能和同事友好相处,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积极向每一位老师学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帮助同事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他们好的教学理念,力求做到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就如何上好课经常和他们进行坦诚的交流。我始终相信,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什么论资排辈,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篇二: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今天听了两位名师教育教学经验介绍,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让我的心潮起潮伏,让我的心灵震撼。让我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审视“我”、“教师”这个职业,好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我收获最大的是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献出一点爱,时时、事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丽。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爱”字。我想,我们做为一名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通过交流,教会我作为人师者,在工作中如何追求与奉献,在生活中如何投入与面对,如何使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体现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让我学会自省,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回过头来看过去。我愿意做“教师成长”中的一名成长教师。我想,不只是我,我们全校许多同事都将在这次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
以前我常忽略这样或那样的事情,通过学习后,让我了解到了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日益成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
③ 学科与专业教育心得体会
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旨在让优秀人才进入高师院校、培养一批优秀教师。要使优秀人才经过师范教育成长为优秀教师,还需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能力培养。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系统环境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不断成熟、提升和创新的过程。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制定高师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纲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构,整合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和教师专业成长过程。
传统的高师教育重学科专业教育、轻教师专业发展,重理论教学、轻能力培养。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高师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实习;后来一些高师院校先后增开教育史、教育法规、教师道德、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法、微格训练等;但这些课程缺乏整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育法规、教师道德、教育技术学、微格训练由教育系或教育学院开设,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则分散在各院系开设,教师专业发展缺乏规划,高师生职业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一些高师院校开始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或纲领,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构,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有的高师院校在教务处设立松散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学院,把各院系学科教学法教师组织在其框架内活动;有的高师院校以各院系学科教学法教师为基本队伍,设置独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实现实质性融合。为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安庆师范学院也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一方面在不脱离各院系教学第一线的前提下把各院系学科教学法教师整合起来,定期召开备课会与交流会,另一方面把教育学教师与教学法教师整合起来,主办教学座谈会和研讨会;组建这样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既有利于教育学教师培养高师生一般的职业能力,也有利于教学法教师培养高师生特殊的职业能力。
高师教育改革还应整合高师教育课程体系。我国传统的高师课程体系是按照培养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设计的,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应坚持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相结合、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启迪教育智慧与培育教育价值观相结合,着眼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定位和终身学习及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技能培养需要更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建立能力社会,确立以开发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为核心内容的能力为本的教育发展观;能力为本的教育发展观要求高质量教师是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职业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必须尽快制定教师从业技能标准,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开展授受知识性教学技能、指导学习性教学技能、信息化学习与教学能力培训。
原国家教委师范司1992年颁发《关于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1994年又制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把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列为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必修课程。但因国家未提出教师从业强制性技术规范,有不少高师院校并未对高师生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课堂控制技能、结束技能等十大教学基本功,高师生掌握这些技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高师院校要坚持不懈地训练高师生课堂教学的这十大基本功。
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属于授受知识性教学技能,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行为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建构过程关注不够。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随着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出,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高师教育面向、适应和服务基础教育,就要实行指导学习性教学。指导学习性教学技能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实现学生主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根据视、听、读、思、议、练等学生认知的基本方式,可把教师的课堂学习指导技能分为观察指导技能、倾听指导技能、阅读指导技能、思维指导技能、讨论指导技能和练习指导技能。高师院校要在开展授受知识性教学技能训练的同时,指导高师生开展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组织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从而培养高师生指导学习性教学的技能。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师院校应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把教学技能提升到信息化平台。高师院校建设及设计网络教学系统、教学科研管理系统、学校主页、精品课程网站等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推广教育技术,培养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突出重视实践教学
教师工作现已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它要求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教师教育具有典型的应用性与实践指向性,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不仅要强调教育理论的指导,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高师教育重学科教学轻教师教育,而教师教育又重教育理论轻教育实践,毕业前才开展教育实习也不再适应基础教育新形势。近些年来,许多高师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实训和实习,不少高师院校从高师生大一年级就开始教育见习,教育见习与实习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有的还把教育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放在一起建设。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由优秀学生进行的创新性试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安庆师范学院为强化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实施了“双实”、“双比”、“双进”工程。一是成立实践教学中心,把实践课教学与教育实习课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组织实践课和实习课这“双实”活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二是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和高师生教学技能比武的“双比”活动,比出名师、教坛新星,对“双比”中发现不合格的师生进行补训;三是安庆师院和安庆市教育局共同签订以“中学名师进大学讲堂,大学教师进中学课堂”为主要内容的“双进”工程共建协议,实施名师互聘、干部互派、科研互动、资源互通。“双实”、“双比”、“双进”工程的实施,能使高师院校师生在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双进”对接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从教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