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南民大藏文培训的心得体会
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牵动着藏区广大农牧民文化生活的脉搏,听广播、看电视,尤其是一些现代音像、通讯器材的使用,使得学习汉语文已经成为藏族地区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而进藏工作学习人员如不学好藏话,闹笑话是小事,出了格犯了政策错误就成了大事。
很早以前,由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生活差异等多种原因,能进藏的人不多,进藏的也多是派驻西藏的官员或者经商做生意的人士,他们大都带着各自浓重的地方口音。再往后,来的人多了,人们带着各自的乡音到藏区工作。最初,就连汉族本身互相交流都很难,就别说藏族老百姓了,更是不知所云。
到西藏工作的人们,刚开始学习和应用藏话时,通常是“汉话藏话加比划”,南腔北调闹笑话。西藏和平解放之初的五六十年代,政府要求进藏工作人员树立“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思想,并要学习藏语文,为此还成立了藏干校,专门培训进藏工作人员的藏语文速成;同时选派一批批的藏族青年到内地学习汉语文。可见任何交流,都是语言相通为先。一时间掀起了互学语言热,许多人的学习精神传为佳话,也有因学语言不准确而闹笑话,甚至误会的。
藏语文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它已经相当成熟了,有自己的一套严格的语法规则。就拿拉萨话举例,它以谈话对象的不同身份而使用不同的词汇,分敬语、非敬语(包括一般语、粗俗语)。而自称,无论藏汉语言,尤其是现代语中不用敬语。汉语的动词不因人称而异,藏语对不同身份的人,必须使用不同的动词。
我们在澎波农场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队里的翻译讲了个笑话,说某个领导在大会开始时自己先讲了两句藏话开场白,本是为检验自己学藏语的水平,结果话一出口,全场哄堂大笑,他自己莫名其妙。他是这样说的“额阿朗诵达诵达,切朗年达年达”即“我说说,你听听”的直译。在汉语这说法无可不可,那为什么令在座所有人笑得差点掀翻了屋顶呢?当时我们的藏语水平也是一般,所以没觉得好笑。翻译大姐告诉说,错在他用敬语说自己,自称“额阿”(我),不该是“额阿朗”(第一人称尊称),而“诵达”(说)是非第一人称用动词,而且是敬语,就别说其它语言、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了。听她讲解后,我也差点喷饭,想着学语言不仅要大胆,还应谨慎,私下里还好说,大会上乱放炮,闹笑话还好说,出了政策的格就糟了。
什么事都是受过刺激能记得更清,能引出人的“为什么”。我们学藏话时纯粹是由于工作和生活需要,而且语言环境非常之好,周围没有几个会说汉语的。由于先是听得懂再学着说,所以开始倒没出什么大笑话。由于初学纯粹是模仿,弄不清时态、主宾格、语序等,就学出错了。一次一位阿加拉(对已婚成年女性的尊称),问我“上哪儿去了”,我回答说“汝卡了沁松”(去队部了)。汉语没错,但阿加拉抿嘴直笑,幸亏我俩熟悉,厚着脸皮追问她哪儿出错了。她说“沁松”(去了)是你说人家(第三者),不能用于自己。当询问别人去哪里了时,你才可以用“沁松”。一时间我还真迷糊了,也才知道藏语还有这许多说法!随着后来模仿语言学习的深入,藏语水平的提高,我终于明白了藏语动词比汉语还复杂,要掌握准确不下工夫不行,一味模仿也不行,要琢磨明白才是真正懂了,才能运用自如。
二《血对西藏说》的节选
绵羊“鲁”,山羊“热”,黄牛“朗果”牦牛“亚”。犏牛叫“昨”骡子“扯”,毛驴“朋古”马叫“达”。狗叫“其”,猫“希米”,猪叫“帕巴”鱼叫“涅”。“恰破”“恰母”公母鸡,生下鸡蛋叫“贡阿”。青稞酒叫“枪”,白酒叫“阿拉”。麦饼叫“帕勒”,香烟叫“塔玛”。“帕勒岗波”是饼干,吸的鼻烟叫“纳它”。“其日”就是水果糖,各种红糖叫“普让”,“切马嘎热”白砂糖,冰糖叫做“谢嘎拉”。每天吃的三餐饭,名字都是叫“卡拉”。总起来,一句话,一切食物叫“萨亚”。
天叫“囊木”地叫“萨”,天上星星叫“嘎玛”。河水叫“曲”火叫“梅”,太阳“尼玛”月“达瓦”。
山峰叫做“曰”,山中叫做“拉”。坝子叫做“汤”,森林叫“薪纳”。
盐巴“擦”,酥油“麻”,茶水茶叶都叫“恰”。奶渣“曲热”酸奶“学”,一切奶子叫“俄玛”。面叫“出细”米叫“折”,糌粑还是叫“糌粑”。萝卜莴笋和白菜,就和汉语不差啥。各种肉,都叫“夏”,柴禾“每薪”草叫“杂”。
军人士兵叫“玛米”,商人老板叫“葱巴”。学生叫做“洛扎娃”,学校学堂叫“洛扎”。老师教员叫“格更”,尊称老师叫“更拉”。女人、妻子叫“杰曼”,男人,丈夫叫“确卡”。叔伯“阿库”舅“阿香”,爹是“帕”来娘是“妈”,姐姐,大姐叫“阿价”,哥哥,老兄叫“觉拉”。妹妹、弟弟叫“我玛”,亲戚总称是“本家”。
此乃18陆军一名军官为推广藏语而编写的。没有基础发音部分,仅供临阵磨枪使用。
2. 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任何的培xun都只是领你入门,有些好的培xun还能学到东西,也有很坑的。学到的东西后面要自己在工作去实践,去不断的复习之前的知识。
3. 想学藏语,零基础!
你在拉萨的话有专门的培训班!可以报
如果是在内地可以在网络里搜藏文(上次看到有很好的教导)!
藏语必须要跟我们藏族接触才容易学会!
4. 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心得体会怎么写 1、什么是“心得体会" 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有关某项工作的许多感受和体会,这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简单的理论分析。
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就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2、心得体会怎么写?
心得体会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I、标题 心得体会的标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2)、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3)、心得体会 如果文章的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也可以采用双行标题的形式,大标题用一句精练的语言总结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标题是“在XX活动(或X 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例如: 从小处着眼,推陈出新 ——参加班组长培训的心得 II、正文 这是心得体会的中心部分 (1)开头 简述所参加的工作(或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过程及结果。
(2)主体 由于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而人的认识往往有一个逐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因此,在心得体会的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上,常常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发展、情感变化为中心线索,组织材料,安排层次。具体的安排方
法主要有两种:并列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 A.从不同角度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总结成几个不同的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即: 体会(一) 体会(二) 体会(三) ………. 在每一部分内部,可以采用先从理论上总述,再列举事实加以证明的方法,使文章有理有据,不流于空谈。 B.递进式结构比较适合于表现前后思想的变化过程,尤其是针对以前曾有错误认识,经过活动(或工作)有所改变的情况。 在层次安排上,递进式结构应先简述以前的错误认识,再叙述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简单经过,然后集中笔墨介绍经过活动所产生的新的认识和感受,重点放在过去的错误与今天的认识之间的反差,以此证明活动的重要意义。 (3)结尾 心得体会的结尾一般可以再次总结并深化主题,也可以提出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也可以自然结尾,不专门作结。 (4)署名 心得体会一般应在文章结尾的右下方写上姓名,也可以
在文章标题下署名,写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后。
3
、写作心得体会应注意的问题
(1)
避免混同心得体会和总结的界限。一般来说,总结是单位或个
人在一项工作、一个题结束以后对该工作、该问题所做的全面回顾、
分析和研究,
力求在一项工作结束后找出有关该工作的经验教训,
引
出规律性的认识,
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它注重认识的客观性、
全面
性、
系统性和深刻性。
在表现手法上,
在简单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较多
的采用分析、推理、议论的方式,注重语言的严谨和简洁。
心得体会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在工作、
学习、
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
面的主观认识和感受,
往往紧抓一两点,
充分调动和运用叙述、
描写、
议论和说明甚至抒情的表达方式,
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
着重介绍
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
它追求感受的生动性和独特性,
而不追
求其是否全面和严谨,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只论一点,不计其
余”
。
(2)
实事求是,不虚夸,不作假,不无病呻吟。心得体会应是在实
际工作和活动中真实感受的反映,
不能扭捏作态,
故作高深,
更不能
虚假浮夸,造成内容的失实。
(3)
语言简洁,生动。心得体会在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叙述、议论
的基础上,
可以适当地采用描写、
抒情及各种修辞手法,
以增强文章
的感染力。
5. 培训心得体会
可以的,培训心得体会你要写在这里得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帮助了自己更好的成长,也就是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