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心得总结 > 社区去极端化教育培训计划

社区去极端化教育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21-02-09 06:00:16

A. 如何做好"去极端化"教育宣传工作


一、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式去解决,加强全村干部群众的宣传
教育,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是强化党员干部的培训,提高“认知”水平。阔纳色纳甫村“两委”与住村工作组配合,利用每周一的“宣讲日”、每周三的“学习日”,对全村党员、村级干部、治安中心户长、返乡大学生、村民代表分层分批进行了14次专题学习培训。利用每周一“升国旗、向国旗宣誓”全村群众聚集的机会,向广大群众进行宣讲,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同时,针对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四不承诺”活动,采取“自己查、组织点、群众帮”的方式,让全村党员干部认真践行“四不承诺”并进行自查自评发言,走出“三个认识误区”,划清“三个界限”,统一了思想认识。
二是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教育,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和群众思想。阔纳色纳甫村以乌恰乡逐村大宣讲工作为契机,在全村深入开展大宣讲工作,分别对5个村民小组共1023人进行了宣讲,覆盖率100%。宣讲由村干部和住村工作组的5名干部组成,一天一个小组进行培训,做到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宣讲围绕“认清宗教极端思想的邪恶本质和严重危害”“做合格母亲”“觉醒吧!维吾尔族儿女”和“维吾尔族同胞,我们要走向何方?”“美丽家园不容破坏”“法治喀什”、严打期间本县市乡镇被判人员案例等主题,采取与文艺表演、群众提问等相结合的方式,受到了全村群众的热烈欢迎。为配合宣讲工作,村里还将英吉沙县组织编印的《暴力恐怖分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及英吉沙县35年的巨大变化》《英吉沙县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宣传手册》《英吉沙县民族宗教政策法制基础知识读本》等学习宣传材料,分别发放到了全村“十户长”手中,每周三由“十户长”组织周围群众学习讨论,对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和危害进行大揭批,全面提升了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的思想觉悟。
二、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大力开展文体活动,不断淡化宗教氛围
大力实施文化兴村战略。县乡两级积极筹措资金450余万元,新建街景长廊250米,打造出5万平方米的木雕特色街区,增加了村民收入,把广大群众注意力集中到增收致富、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上来,使村民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能力不断增强。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数”,阔纳色纳甫村投入2万元建造了群众大舞台,积极组建了一支由80后、90后青年队员参加的文艺队,自编、自导、自演反映民族团结、歌唱伟大祖国、揭露宗教极端思想等一批充满乡土气息的“去极端化”节目。同时,每周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2014年,阔纳色纳甫村共开展大型麦西热甫活动5次,开展篮球、拔河等各类文体活动50余场次,开展文艺演出20余场次,参加人数为4000人次。
依托木雕村的资源优势,还举办了木雕技能大赛、泥瓦匠砌墙大赛、刺绣大赛、果树修剪大赛、妇女靓丽工程形象展示。2014年,村里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40名、“十星级文明户”153户,树立了群众身边的能人巧手典型、好人好事典型,弘扬了现代文化,形成了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风貌。
三、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在全村大力实施“暖民心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是贯彻落实英吉沙县“暖民心”工程实施方案。2014年,阔纳色纳甫村共落实“暖民心”工程项目金额17200元,积极引导村民在便民活动中心举办婚礼、葬礼12场,并由村党支部为其送上形式多样的文艺祝福活动,解决了婚礼不许笑、葬礼不许哭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英吉沙县政府的规定,所有涉农收费由乡干部收取,村党支部只负责向群众发钱(各项惠农补助资金),使村干部从以前的收钱、得罪群众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谋划村里更多的工作,切实将“好事让基层党组织去办、好人让基层干部去当”的决策落到实处,更多地争取到了民心。
二是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阔纳色纳甫村建成“好庭院”30户、“好居民点”3处183户,修建“好道路”1860米、好林带3800米、好渠道1400米。“美丽乡村”工程的实施,使全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宗教的问题用宗教的规律去做好工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确保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一是强化宗教人士的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和宗教素养。阔纳色纳甫村定期举办宗教人士培训班,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揭批”活动。以规范解经讲经入手,“居满”清真寺严格按县统战部下发的《新编卧尔兹选编》进行讲经解经,切实将伊斯兰教中和平、团结、宽容、向善思想传播给广大信教群众,戳穿“六功”“圣战殉教进天堂”荒唐谬论。
二是加强宗教人士的管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居玛寺寺管会主任,由治保主任任晨礼寺寺管会主任,村组织每月对宗教人士进行一次考核。按照考核结果,综合评定达到“双五好”的宗教(含场所)人士每月增加补贴50%,由村党支部实施宗教人士生活补贴差别化发放。
三是以“两项制度”为抓手,加强宗教活动的管理。按照“七查、三禁、四个一”工作要求,细化了联系干部六项职责、“十五必报”和与宗教人士“五必谈”的内容,对宗教人士提出了“十必报”要求,明确了瞒报、迟报、漏报责任追究,确保了阔纳色纳甫村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五、暴恐的问题用法治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一是认真开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暨治理婚姻领域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二是认真采取以科技、法律、养殖、种植等书籍换非法宗教书籍的形式,宣传引导群众主动上交非法宗教书籍150余本。
三是抓依法打击,对涉嫌轻度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婚姻违法行为人员,按照村规民约处理,教育了群众,使全村宗教氛围逐步淡化,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望采纳,谢谢

B. 教培中心为什么将去极端化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

首先,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限于教室,所以学生仅仅只知道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符合小学生的身份,但还是不能很有效的落实在行为中,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让人满意。进行教育,基本的德育方法也不能少,比如学校应该安排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实践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

其次,德育应该从小事做起。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应该从小事做起,比如教育小学生不随地扔垃圾,看到纸屑顺手捡起来,看到老师同学问声好,助人为乐。这些都是细节,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从小做起,就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加强平时的训练,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不懈的训练形成的。所以,老师在平时的德育教育下应该对小学生多鼓舞,帮助他们,对学生要有耐心。

第三,学生学习需要一个正确的时期,老师应该抓住合适的时期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当小学生不良习惯还没根深蒂固时,老师及时发现及时让他们改正,不要到不良习惯已定型了就很难改过来了,所以老师在这方面要切实做到抓紧、抓实。同时,要考虑学生年龄的大小,因为学生年龄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正处于早期阶段,是进行德育的最好时期,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就像小树一样,要长大成材,就要在很小时候进行约束,做到抓小,抓早。

小学生是我们教育德才兼备人才的希望,现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急需品学兼优的人才,所以作为教师应该竭力投身于小学教育事业中去,而且要正确意识到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选择正确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总之,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作,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C. 监狱开展去极端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推进“去极端化”工作要用好“五把钥匙”
一是知己知彼,摸清底数,查找问题,才有了工作内的方向;二是攻心为容上,实施滴灌式教育;三是两线作战,做好重点人员及其家属的转化工作;四是“揭、批、挖、讲”,打好人民战争;五是领导带头,转化思想顽固的群众;六是文化引领,打好铺天盖地的文化阵地战;七是党委领导,用好“五把钥匙”开展这项重要工作;八是充分发挥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思想,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D. 社区开展去极端化宣讲工作有哪些

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模范社区创建工作,近期,社区党支部坚持正面引导、主动发声,开展了一系列去除宗教极端化思想宣传教育工作。
积极组织学习。通过组织学习让社区工作人员和下派干部充分认识到“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社区作为基层民族和宗教工作的前沿阵地,要充分发挥一线作用,借助民族团结教育的活动契机大力开展针对性的民族团结、宗教、法制宣传活动。
走访企业进行宣讲。社区工作人员和“三民”工作组,组成混编组,根据网格划分认真走访每家企业,在了解企业需求、传达惠企政策的同时,结合当前的稳定形势,对企业职工宣讲维吾尔风俗与伊斯兰教礼仪的区别、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表现形式、渗透方式以及现实危害等内容。
营造宣传氛围。社区通过制作悬挂双语宣传横幅、利用企业LED屏滚动宣传等方式,在辖区铺开地毯式宣传,确保辖区全覆盖,无死角,营造更加广泛、深入、有效的“去极端化”宣传氛围。通过大力宣传,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稳定才能让新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坚决打击暴恐犯罪、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等观念深入各族百姓的心中,让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社区和谐成为辖区各民族心中的期盼,让宗教极端主义在基层失去滋生的土壤,让任何暴恐犯罪都被各民族群众所谴责,有各民族的呵护浇灌,一小撮居心叵测的民族蛀虫是无法撼动新疆民族团结这颗参天大树。

E. 如何有效的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

一是大力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共建民族团结好校园。一方面,各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渠道,促进民汉教师互学互助。实行民汉教师同办公、同培训、同教研,让有经验的老教师、骨干教师与新教师、年轻教师结对,使新教师、年轻教师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教育教学,掌握教学常规,少走弯路。比如:县一小的李红丽与拉扎提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对结对老师,李老师是一名在教学岗位上工作了近二十年的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师傅的她只要一有空就拿着一本听课笔记去听徒弟的课,课后进行点评指导。生活上,徒弟遇到了烦恼,她总会耐心地开导她,与她一起面对。今年,拉扎提参加了全县青年教师大奖赛活动,李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从选课、备课、制作课件逐项进行指导,最终,拉扎提在此次大赛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另一方面,各学校切实开展民汉学生“手拉手”结对子、交朋友活动,使学生们在日常的交往交流活动中结下深厚友谊。近年来,我县迪依娜·海拉提、吴彤、张一殊等12名学生,先后被塔城地区评委民族团结好少年。
二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让民族团结思想入脑入心。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班队会。采取老师向学生介绍新疆历史、宗教政策、民俗文化,组织学生收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片、视频,举办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和讲民族团结小故事等形式。让广大学生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认识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性。另外,各校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发掘民族团结教育素材。充分利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民族常识教育因素,使民族团结教育各相关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县一小、二小和双语幼儿园等学校,利用音乐课,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积极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以此来充分展现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共创和谐的精神面貌;开展了“人人一堂课教学大比拼”、大手牵小手”、“下乡送教比翼飞”活动,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完善自编双语教材《我喜欢说》、《我想说》、《我能说》,把双语课程纳入周计划,每班开辟了双语栏,激发孩子学习双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民俗文化,增进民族交流,培养各民族学生间的感情。

阅读全文

与社区去极端化教育培训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