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说课心得
本次“创新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基础课程说课比赛已经落下帷幕,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没有辜负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结果是美好的,但过程是艰辛的。现就为准备此次大赛而做出准备的过程做一总结。
自九月份接到通知后,开始准备说课内容。选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像整流电路、电磁感应、组合逻辑电路这些课程已经有过很多的经典教学设计,而电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其他内容要想上出新意、上出特点需要好好动动脑筋。选题就在既不能重复经典,又要上出特点;既不能与其他选手选题冲突,又要考虑内容的重要性。经过两天的思考,最终确定了《三相交流电源》这节课作为说课的内容。这节课属于纯理论性课程,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老师在选题时认为本节课没有什么明显的实验现象,又有着不少的纯数学推导,所以肯定选这一课题的老师几乎没有,这样选题重复的问题就解决了。而且我自己已经在心里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了大体的构思,可以将一节纯理论讲解课设计成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模式,能够体现出新意和特点。
确定好内容之后就是制作课件,设计教学流程,准备相关实验,制定说课稿。在正式比赛前学校组织了内部的三次说课试讲,并请来了区教研室的李庆老师对我们进行了指导。经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10月15日在区里比赛中获得了晋级市里比赛的资格。而10月27日在镇海职教中心举行的比赛中,各个教师展示了不同的风格和良好的素质。最后经过评委的慎重考虑和评判,确定了五位教师获得一等奖,并代表宁波参加全国比赛。
为了准备全国比赛,市、区领导对我们尤为重视,先后组织了多次试讲、点评,指出了课件的制作不足,教学设计的缺陷,比赛时的着装,对说课稿逐字逐句地进行了分析和修改。尤其是请来了之前已经获得了全国比赛一等奖的其他选手为我们做展示,并对我们的说课进行点评和修改。对我们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而我的教学设计虽然主体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动,但课件确是改动不小,从主体颜色的选择、字体的更改,动画和录像的插入,已经和第一次参加区里比赛时的原稿有了很大的改动,而说课稿更是反复修改了多次,最终才确定了下来。过程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快乐,每一次的修改都是一次自我的提高,每一次专家的点评都是自我的完善,辛苦的付出总是有回报的,结果也是完美的。
通过此次比赛,使得我从教学理论、设计理念、参赛经验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日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最后感谢教研组、学校对我参加这次比赛做出了很大的帮组。尤其应该感谢区教研室李庆老师,从区、市到全国比赛,整个过程中给我了很大的帮助,不论是从说课稿还是课件制作都给予了很多的指点,并在机票购买、住宿、行程安排,甚至场次抽签这些细节都做了详细的安排,省去了我们参赛选手的顾虑,全心投入到比赛。
_------摘来的
『贰』 培训如何写说课稿心得体会
给你提供一个范例"德信诚拓展训练心得体会范例" ,自己去参考!
有幸成为公司组织的第一批参加德信诚团队拓展训练人员之一,经过两天一夜的训练,除了身体上的疲惫外,在精神上也颇有收获,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对团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一个人要发展,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而一个公司要发展,一支富有激情的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感一:团队建设所谓团队,就是由某些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组成的一个队伍,团队中的人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临时的,可能是认识的,也可能是不认识的,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男女老少,而我们就是这样的团队,大家来自不同的所、队,差不多每个岗位都有,各方面的能力也参差不齐。
很快在教官的指引下,我们推选了队长,挑选了队名,唱出了我们的队歌,一个团队建设由此开始,歌还是一样的歌,而歌声从到开始之初到后来的豪情满怀,是不是标志着我们的团队拓展已经迈出了小小的一步。有感二:凝聚力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直至教官宣布下一个任务,下达的任务往往带有规则,为的是在条件限制下如何让我们完成任务,规则有好几个,由易到难,也代表着多变的环境。每次任务开始之前,教官总会三番五次地让我们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或是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此时就需要很好的凝聚力,能够把大多数人的各方面的特性凝聚起来,而我们也真正做到了,我看到的是我们在积极讨论,献计献策,尽管也有争论,有分歧,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百折不挠的完成任务,我们做到了,我们都高举双手,发出胜利的喝彩。有感三:尝试与执行力 “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尝试,这一尝试带给了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踩着梅花桩过河也是一种尝试,这一尝试让我们每个人都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集体的力量,当一个办法不行时,马上有另一个办法付诸行动,当所有的办法都用了以后,我们找到了一个最可行的办法,这是尝试与执行力最佳结合的最好体现,我们看到的是每一个人都按照既定的方案不折不扣的执行,在执行的同时,每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每一个善意的提醒都被及时的传达下去,直到任务的完成,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努力着,努力着……
『叁』 学习《说课最需要什么》心得体会
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说课活动来说既是起点,又是归宿,它不但规定了说课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影响着说课教学活动的走向、过程,同时也是说课教学活动效果的检测依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说课教学是否有效。设计教学目标必须重视三方面依据:学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是我们设计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是我们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我们设计教学目标的必要依据。具体的教学行为是有时段的,为了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教学目标必须要有质与量的规定,要在整个学段中体现出由浅入深的阶段性特点。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有学科特点,语言表述要有概括性、指向性和动作性。说教材——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开展说课活动的主要依据。说课,要求对教材的理解要具体、细密、完善,对教材的吸收、消化要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层次,而是要“透”,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入木三分。说学生——学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对象,每位教师在说课时,不能忽视学生,要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必须把说课和说学情紧密联系起来,并贯穿于整个说课过程中,充分发挥说课的应有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整合和统一。说教学方法说说课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说课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进而关系到说课的成败。因此,说课要说“实”教学方法,要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习为根本目的。这个“实”主要体现在四各方面:第一,说教学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说教学方法要实事求是;第三,说教学方法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第四,说教学方法要落地教学的实处。说教学程序——教学程序就是教学活动是如何开始,又是怎样展开,如何结束的全过程。说教学程序要“精”,要体现以教学目标为主线,教学活动紧扣教学目标。要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肆』 学习《备课说课观课议课与教学反思》的心得体会
最近读了《备课说课观课议课与教学反思》一书,觉得收益非浅,也因此产生出了写读书体会的冲动。
平时,常常听到老师们说工作很累,备课累、上课累、批改作业也累。这其实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的!在传统的备课里,往往花很多时间来写(本质是上抄)教案,而这些教案对上课却是帮助不大,它的功能主要是应付学校的检查;课堂上的教学,虽然教改喊了很多年,喊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但直到目前,大多数老师仍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形式,把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而不是想方设法引导、启发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为了巩固又要布置许多的课外作业。如此一来,学生、老师均在忙碌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不累才怪。
书中的许多案例,都很详尽地剖析了新课程下的备课、说课、观课和议课的过程。案例里老师们的做法,表明他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新课程下的教学规律,理解了“以学思教”的思想,他们把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知识的引导者。从备课中的精心准备和设计,到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情感氛围等诸多措施,使学生参与了课堂的教学,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索求知,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课堂的效率与传统的教学不可同日而语。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新课程下的教学规律、课堂操控方面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明白了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深远影响。不过这本书使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阶梯,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何进行反思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观念的反思。教师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来反思和检验自己已有观念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二、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师角色地位、教育教学知识内容、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等方面进行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三、教学效果的反思。教师讲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就会更合理、更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不单单是教师要反思,学生的学习也要反思,学习了某一知识、某一技能,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呢?如果做不出题目,是哪方面理解不透呢?会做题了可以说明你真正掌握了吗?如果题目有了变化,你还能不能很快而且正确的解决它呢?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反思。学习新知识后需要反思,做题后也需要反思。只有不断的反思,才不会自满,才会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而学生一开始是不会反思的,所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也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只有善于反思的学生,才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