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鹊医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怎么做到赋能基层医生的,需要哪些
云鹊医能够评估和考核基层医生知识维度并针对性提供专业知识补充与补差的平台,可以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完整考证评级服务。该平台有专家资源,开发培训教育课程,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成适合线上传播、适合碎片化阅读的视频、音频及图文等,为医务人员提供医疗知识学习培训。针对培训,云鹊医有针对性的课程考核与结业考核,通过考核,即可获得国家级认证证书。
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有什么用
你可以多科执业,受法律保护。
3. 如何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首先,要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源机构建设,使每个乡镇有一所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卫生室;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使老百姓生了病可以得到方便、有效、综合、连续的服务。第二,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第三,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培训,大幅度增加全科医生及社区护士数量,使其具有较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够看好群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第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转变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第五,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调动基层人员的积极性。第六,要加强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大医院主要负责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大医院通过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4. 免费的基层医生在线教育平台有么
1、通过培训与考核,云鹊医赋能基层医生,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将权威医疗知识进行“由上而下”的传播与渗透,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知识与业务技能,使他们和大医院医生一样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常规诊疗与转诊的合格管理者。
2、云鹊医依托互联网技术,加强区域卫生医疗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为居民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等服务,让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和三级医院之间轻松完成转诊工作,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让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人人享医疗”,为不同疾病提供最合适的诊疗场所,降低居民诊疗时间与经济成本。
5. 如何提升乡村医生的技术能力
应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
从以上对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现状的研究分析可知,目前我国乡村医生的综合卫生服务能力相对低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培训工作。为了能够提升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可采取定期脱产培训方式[7]。比如,乡村医生每年应接受半个月或者1个月的脱产业务培训,并且将乡村医生是否参加脱产业务培训纳入医生职业能力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应有机结合脱产培训和在岗学习,比如可以开办知识讲座,为乡村医生补充一些临床知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疾病治疗及预防、健康教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等全科知识,使乡村医生能够全面掌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知识。其次,也可以指派上级医疗机构组织人员亲自到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现场对乡村医生进行指导,主要应针对一些农村常见疾病的急救、防治,传染病预防、计划免疫、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合理用药、规范诊疗、卫生法律、突发卫生事件的紧急应对处理等相关内容进行重点指导[8]。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培训效率以及质量,从而提高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2.2应制订严格的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
现阶段,我国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相对低下,不合理用药、执业不规范性等问题较为突出,甚至有的乡村医生乱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滥用行为较为严重,严重威胁到农村居民的人身健康安全。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现阶段乡村医生卫生服务能力以及业务水平制定一套合理的基本用药目录,严格限制乡村医生的用药范围,尽量要求医生选用一些物美价廉、疗效较好的药物。同时,应该以基本用药目录作为和谐指导,对乡村医生进行药物使用培训以及相应的考核,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乡村医生培训效果。其次,制定基本用药目录,有利于有效监管药品流通市场,有利于集体采购、分布药品,合理控制药品的价格及质量,避免出现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现象[9]。当然,随着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也可将基本用药目录的范围适当放宽。
2.3严格把握准入关,执行乡村医生资格认证考核制度
应严格按照国家五部委颁布的《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中提出的“医疗技术等医疗服务要素实行准入”要求,对于乡村医生药品使用、输液、执业等执行许可证制度。而且必须要求乡村医生参加医生资格考试,只有经考试合格之后,才可以颁发相关的许可证书,进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10]。如果乡村医生并未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便进行相关的公共卫生服务,一旦发现应进行严厉的惩处。当然,乡村医生在取得许可证后还应该定期进行相关的资格考试,如果考试合格者应颁发相应的审核验证证明,如果考试没有合格的情况下,应该将乡村医生许可证予以吊销。
2.4采用合理的经济激励机制,激发乡村医生继续学习欲望 想要激发乡村医生钻研业务知识的欲望,树立继续学习观念,不单单需要应用行政考核手段,同时还应该采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作为物质激励措施。比如,可以按照乡村医生的考核认证等级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等级制定相应的服务范围限制以及收费显著,使乡村医生能够掌握自主行医的权利。而且,乡村医生只有达到一定认证等级,才可以享受医疗定点合作的权利。其次,对于脱产学习的乡村医生,当地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地区实际财政情况给予适当补助,提高乡村医生的经济条件。
2.5大力鼓励城市医生下乡指导乡村医生工作
如果专业素质较好的医生经常指导基层乡村医生的业务活动,对于提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鼓励一些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城市医生到农村进行短期义务服务,以可“师傅带徒弟”的指导方式手把手的传授乡村医生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指导临床医学技能。为此,卫生主管部门可以以行政手段强调想要晋升到副主任医师或者主治医师,城市医生必须到农村医疗服务机构进行1年以上的服务。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同时应对下乡医生制定相应的下乡业务考核制度,业绩考核指标主要以是否培养出合格乡村医生为主。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水平普遍低下,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措施和手段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从而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进一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6. 基层工作的医生最需要几方面的培训
基层医疗服务的特点是,面对的大多数是中、低收入人群,这就要求我们的医生承担的大多数是一些非营利性的服务。从医疗服务体系来说,我们的政府逐渐地完善体制,政府投入也在逐年加大;从医疗保障制度来说,我们的政府也在加大改进力度,医保投入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做得也越来越好。但是如何能够切实做到减少中、低收入家庭的医疗支出呢?个人认为提高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是迫在眉急的事情。
基层医生的现状分析:1、一名医学生毕业后来到基层医院工作,没有大医院那样能得到上级医生的传、帮、带,一切都要靠自己的书本知识为病人诊治,临床工作经验都是自己慢慢积累的,与大医院的医生比,进步是比较慢的;2、基层医疗设备简单、药品单一,有些疾病缺乏诊断依据,限制了基层医生的诊疗;3、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基层医院的领导对于选送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基层医院没有完善的医生进修制度和考核制度。最终导致了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提升较慢,长期的懒惰和懈怠,也导致了部分医生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工作上散漫,上进心不强,不主动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了解现阶段的诊疗理念。让人忧心的是,基层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走低,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
个人的几点建议:1、医院内部要不断的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如:定期三基考试,即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考试,考核一些与日常工作有关的内容。春季,可以考一些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诊断、治疗、抢救、后勤保障、康复训练等;夏季可以考核一些夏季传染病的诊断治疗、疫情上报、流调、传播途径阻断、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内容;秋季,考一些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冬季多考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的诊疗。还可以根据各科室在医院承担的职能开展一些讨论,比如护理就考一些疾病的护理和心理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后勤保障人员如何做好全员的后勤保障工作,脑中常牵一根弦,如何做好备战工作?急救工作中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2、加强奖惩制度。集思广益,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激励先进,营造一种勤学、上进的氛围,有利于整体工作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强化社区功能。3、完善医生培训制度,定期选派勤学、上进、工作责任心强的医生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4、主动与上级医院联系,执行病患者双向转诊制度的同时,邀请上级医院医疗水平高的医生定期到社区医院或查房、或坐堂、或举办病例分析会、或讲座等。
医疗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坚持不懈的过程,也是一个各种因素参杂的复杂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者在高度重视的同时,还要有发展的观点,最求长远效应,将医生培训观念深深地种植在脑海中,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里。
7. 河北省黄骅市医疗新技术培训中心好不好
河北黄骅市医疗新技术培训学校、(直肠滴入全国培训中心)创建于2003年,现有教师员工26人,为我国第一家【直肠滴入】专业培训学校,到目前为止已为国内外培养学员两万余人.学校已先后开办了…..
(1)直肠滴入班
(2)耳鼻喉科班
(3)肛肠科学习班
(4)颈肩腰腿痛学习班
(5)皮肤班
(6)腋臭班
(7)浮针班
从1990年开始,秦立鹏主任潜心研究儿童绿色疗法,采用传统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成功研制出一套既科学又实用的《儿童绿色疗法理论与治疗方法》,2003年他成功编写出全国第一本直肠用药的专业书籍,《直肠滴入与临床应用》,该书由河北省新闻出版社批准出版.此书的编著成功填补了我国医学史上的空白,秦立鹏主任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集中精力又出力作、《直肠用药与传统绝技》2004年诞生。河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王振邦为此书题词:“发掘特色疗法,服务儿童健康。” 该书所阐述的方法得到了国家卫生部领导的高度认可,为了让该疗法发杨广大、造福人类,秦立鹏主任于当年便向卫生部提出申请,要求把此疗法列入《国家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10年计划》,2005年春又创办了该地区第一家鼻炎咽炎研究所,同年获得两项国家专利。鼻炎膏专利号为2005100132196,咽炎膏专利号为2005100132181,近日,以上疗法的研究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不手术治愈鼻炎、咽炎的难题,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贡献,再次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成千上万的鼻炎患者免除了手术之痛苦。
8. 全科医生培训三年后还需要在基层服务6年吗
全科医生是指一般在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机构执业,提供给老百姓的是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即帮助老百姓看好大多数小病、常见病,并做好防病的服务,是老百姓身边的“医学服务者”。
一、充分认识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健康因素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也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新要求。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有利于充分落实预防为主方针,使医疗卫生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
(二)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是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的基本途径;医疗卫生人才是决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多年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为基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三)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将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落实到医生个人,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也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制度,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有利于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
二、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四)指导思想。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居民健康需求变化趋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路径,遵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全科医生培养规律,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坚持制度创新,试点先行,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五)基本原则。坚持突出实践、注重质量,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规范培养模式,统一培养标准,严格准入条件和资格考试,切实提高全科医生培养质量。坚持创新机制、服务健康,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全科医生到基层执业,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既着眼长远,加强总体设计,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制度;又立足当前,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满足现阶段基层对全科医生的需要。
(六)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七)规范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具体方式由各省(区、市)确定。
参加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人员主要从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招收,培训期间由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在卫生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指导下进行管理。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统一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要求进行培养,培养结束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教育部门为主管理。
(八)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管理。参加培养人员在培养基地临床各科及公共卫生、社区实践平台逐科(平台)轮转。在临床培养基地规定的科室轮转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年,并另外安排一定时间在基层实践基地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服务锻炼。经培养基地按照国家标准组织考核,达到病种、病例数和临床基本能力、基本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要求并取得规定学分者,可取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规范化培养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由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
(九)规范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管理。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人员是培养基地住院医师的一部分,培养期间享受培养基地住院医师待遇,财政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补助,其中,具有研究生身份的,执行国家现行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由工作单位选派的,人事工资关系不变。规范化培养期间不收取培训(学)费,多于标准学分和超过规定时间的培养费用由个人承担。具体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制定。
(十)统一全科医生的执业准入条件。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阶段,参加培养人员在导师指导下可从事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等临床工作和参加医院值班,并可按规定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注册全科医师必须经过3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取得合格证书,并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
(十一)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具有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后,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授予临床医学(全科方向)相应专业学位。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卫生部制定。
(十二)完善临床医学基础教育。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要以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同时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着重强化医患沟通、基本药物使用、医药费用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十三)改革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2012年起,新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全科方向)要按照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要求进行培养。要适应全科医生岗位需求,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能力建设,逐步扩大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十四)加强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以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加强全科医生经常性和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继续医学教育。加强对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将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作为全科医生岗位聘用、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资格再注册的重要因素。
四、近期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为解决当前基层急需全科医生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周期较长之间的矛盾,近期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力争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十五)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在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按需进行1-2年的转岗培训。转岗培训以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培训结束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可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十六)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技能培训。适当增加为基层定向培养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实习时间。对到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在国家认定的培养基地经2年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培训合格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但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比例。
(十七)提升基层在岗医生的学历层次。鼓励基层在岗医生通过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学历层次,符合条件后参加相应执业医师考试,考试合格可按程序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十八)鼓励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严格执行城市医院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基层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卫生部门要做好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对口支援制度和双向交流机制,县级以上医院要通过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方式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要制定管理办法,支持医院医生(包括退休医生)采取多种方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私人诊所等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并可获得合理报酬。
五、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
(十九)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执业。取得执业资格的全科医生一般注册1个执业地点,也可以根据需要多点注册执业。全科医生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医院)全职或兼职工作,也可以独立开办个体诊所或与他人联合开办合伙制诊所。鼓励组建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或乡村医生等人员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医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规范私人诊所雇佣人员的劳动关系管理。
(二十)政府为全科医生提供服务平台。对到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包括大医院专科医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平台。要充分依托现有资源组建区域性医学检查、检验中心,鼓励和规范社会零售药店发展,为全科医生执业提供条件。
(二十一)推行全科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全科医生要与居民签订一定期限的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服务责任落实到全科医生个人。参保人员可在本县(市、区)医保定点服务机构或全科医生范围内自主选择签约医生,期满后可续约或另选签约医生。卫生行政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要根据参保人员的自主选择与定点服务机构或医生签订协议,确保全科医生与居民服务协议的落实。随着全科医生制度的完善,逐步将每名全科医生的签约服务人数控制在2000人左右,其中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要有一定比例。
(二十二)积极探索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院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机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开展全科医生首诊试点并逐步推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要制定鼓励双向转诊的政策措施,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双向转诊和分级医疗情况列为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挂钩。
(二十三)加强全科医生服务质量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全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卫生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要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对全科医生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定期公布并与医保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挂钩。
六、建立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
(二十四)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全科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年收取服务费。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具体标准和保障范围由各地根据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签约人群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在充分考虑居民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可对不同人群实行不同的服务费标准。各地确定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和服务费标准要与医保门诊统筹和付费方式改革相结合。
(二十五)规范全科医生其他诊疗收费。全科医生向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除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全科医生可根据签约居民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费用;也可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按规定收取一般诊疗费等服务费用。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的门诊费用可按医保规定支付。逐步调整诊疗服务收费标准,合理体现全科医生技术劳务价值。
(二十六)合理确定全科医生的劳动报酬。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成员属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式工作人员的,执行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其他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按照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和与居民签订的服务协议获得报酬,也可通过向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获得报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全科医生津贴等方式,向全科医生等承担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绩效考核要充分考虑全科医生的签约居民数量和构成、门诊工作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以及居民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等因素。
(二十七)完善鼓励全科医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津补贴政策。对到艰苦边远地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科医生,按国家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对在人口稀少、艰苦边远地区独立执业的全科医生,地方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或给予必要补助,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在安排转移支付时要予以适当倾斜。
(二十八)拓宽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鼓励地方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特设岗位,招聘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经过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可提前一年申请职称晋升,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到全科主治医师岗位。要将签约居民数量、接诊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作为全科医生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基层单位全科医生职称晋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放宽外语要求,不对论文作硬性规定。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全科医生在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流动。专科医生培养基地招收学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有基层执业经验的全科医生。
七、相关保障措施
(二十九)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推动修订执业医师法和相关法规,提高医生执业资格准入条件,明确全科医生的执业范围和权利责任,保障全科医生合法权益。研究制定医生多点执业的管理办法,明确自由执业者的职业发展政策,引导医院医生到基层提供服务,鼓励退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三十)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为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政府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和教学实践活动给予必要支持;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补助。卫生部会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制定临床培养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全科医学师资标准,依托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建设区域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重点支持基层实践基地师资的培训。
(三十一)合理规划全科医生的培养使用。国家统一规划全科医生培养工作,每年公布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名单及招生名额,招生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统筹本省(区、市)全科医生需求数量,以县(区)为单位公布全科医生岗位。以医生岗位需求为导向,科学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卫生部要制定全国医生岗位需求计划,教育部在制定临床医学本科生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时要与医生岗位需求计划做好衔接。
(三十二)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学)会作用。加强相关行业协(学)会能力建设,在行业自律和制订全科医生培养内容、标准、流程及全科医师资格考试等方面充分依托行业协(学)会,发挥其优势和积极作用。
八、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
(三十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精神,尽快制定本省(区、市)的实施方案。卫生、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中医药、法制等部门要尽快组织修订完善现行法规政策,制定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三十四)认真开展试点推广。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对现行医生培养制度、医生执业方式、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对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鼓励地方先行试点,积极探索。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逐步推广。要强化政策措施的衔接,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全科医生制度稳步实施。
(三十五)做好舆论宣传引导。通过健康教育、舆论宣传等方式培养居民的预防保健观念,引导居民转变传统就医观念和习惯,增强全社会的契约意识,为实施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9. 1.仿写:一个医生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医疗技术,才有更高超的医术,使病人起死回生。 一个建筑家__________。
一个建筑家,只有不断观摩新的建筑结构,才有更精湛的技术,是大楼拔地而起
10. 张伯礼建议培养扎根基层的全科医生,你认为这个目标可以实现吗
人大代表张伯礼医生,在武汉的抗击疫情工作中做出了很突出的贡献。由于长时间接触新冠疫情的治疗以及防控工作,张伯礼也总结出了一些基层防疫的突出问题,并建议培养能够扎根基层的全科医生。我认为,只要有国家晋升渠道,奖惩规定等相关政策的扶持,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的局面。
张伯礼医生多次为建议培养基层医生发声,希望能够建立良好的机制,为这些在职的基层医生做专业的培训。同时为基层医院配备足够的医疗设备等,让这些医生们能够提升知识,更好的在基层做救死扶伤的工作。
我们国家的防疫形势已经变成了常态化,优秀的基层工作者,也能够及时的发现病毒携带者,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病毒的进一步扩散。当然,张伯礼医生的这个建议,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还是需要国家有更好的政策来扶持,相信不远的将来,张伯礼医生的建议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