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加强审计人员培训
(一)制定明确的培训规划,提供良好的培训资源。
做好培训首先必须制定目标明确的培训规划。我们应根据领导干部、业务骨干、普通审计人员等不同的培训对象,分门别类的制定目标明确的总体培训规划。要将审计事业的发展与审计人员职业生涯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每年应根据形势的变化修订和完善具体的培训方案,以保证不同群体都能够适时接受培训。
搞好培训教材的编写和培训教师的选拔也很重要。我们目前的培训教材往往是针对某一项新业务或者新技术,这种应急性的培训是需要的,但也是不够的。高质量的培训教材应该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不仅体现审计业务特色,更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易为学员理解和接受。教材编写可以走署内专家与署外专家相结合的道路,对于已发生变化的制度应及时进行修订,使之与实际工作相适应。培训师资队伍的选择也很关键,并不是任何经验丰富的审计实务工作者或大学教授都能胜任培训工作,培训师需要对理论和实际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通过组成培训团队的方法,集体谈论,形成合适的讲课方法和内容,做到时间紧凑、内容精炼。
(二)选择多种培训形式,注重实效,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方法应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并存。可以采用脱产、半脱产和业余时间的培训,或者采用理论学习、岗位实践的方式,或者通过远程授课、小组讨论的方式。培训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没有哪一种培训方法可以适应所有状况,培训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选择。如果培训目的是传授知识,可以采用讲授法,并结合学员自学进行指导,讲授过程中,要善于提出一些探索性问题启发学员思考。如果培训目的是为了训练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研究法就是首选的方法,也可以选用讨论法等。简单的说,寻求到调动学员积极参与的方法,才能保证培训的有效性。
我们目前检测培训效果的方法主要是考试,以考试分数衡量培训效果的好坏。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有时也与实际不符。要提高培训效果,达到学以致用,应该靠选择适宜的培训方法,努力营造适宜的接受环境来实现。培训内容要简洁明了,培训方法要生动活泼、入耳入心。如果培训能够使参与者感到有启发、有提高、有收获,这个培训就成功了。
(三)积极开展审计文化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审计文化本身包括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审计机关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体系,它对外能树立审计机关良好形象,对内能增强审计人员的凝聚力。因此,对新审计人开展审计文化培训,可以使他们全面了解审计发展,增强对审计事业的认同感,尽快融入集体。对老审计人开展审计文化培训,可以使他们重温优良传统,增强对审计事业蓬勃发展的信心。
审计人员是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提高审计队伍的职业操守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中,必须注意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倡热爱本职、献身审计的职业定向,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职业精神,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职业纪律。这样能使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职业操守,自觉维护国家审计权威,不做有损审计机关形象和政府形象的事。
B. 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的详细内容解释
1、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当然,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高级审计师资格是最为理想的,如果不具体这些资格,至少需要掌握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内部管理基本规律。有些规模较大的审计机构也会聘用只具备某个或某些专业技术的人员,但这些机构需要配备的审计人员中至少要有一位具备财务知识及管理知识,因为这两项内容是审计工作中无法回避的。
2、具备财务、审计、管理工作经验。这些经历是在书本里无法学习到的,需要通过实践逐步积累。但这项内容并不是必须的,可以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带领下逐步积累。
3、独立判断。审计人员每天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解释,具备独立判断能力,而不是受人左右,这是相当关键的一项素质。
4、原则性。坚持原则是审计职业的生命,不坚持原则就丧失作为一名审计人员的基本素养。
5、沟通技巧。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指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各类问题的,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抵制、反感,在许多问题上会与被审计单位出现分歧。在沟通中,需要掌握沟通技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沟通方法,甚至允许审计人员作出一定的妥协。但是,究竟在哪些问题上才允许作出妥协,又应当妥协到什么地步才是适当的?这需要审计人员依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进行判断。需要强调的是,误解也确实是沟通障碍中的一项主要因素。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往往会认为审计工作是针对个人的,但事实上,审计工作的目的并不是搞掉哪个人,就内部审计而言,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组织能够更安全、高效的运转工作,内部审计的服务作用是很明显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内部审计应当对舞弊和错误保持沉默,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确实是相当重要的,这其实是对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服务职能的体现。对于原则问题,例如重大舞弊行为的责任人,他的希求是审计人员不发现舞弊、已经发现的,他希求不调查,已经调查的,他希求不批露,如果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他必然对内部审计人员表现出敌意,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这样的矛盾面前,审计人员的责任是坚持原则,绝不妥协。
6、其他素质。如诚信、冷静、客观、公正、保守商业秘密、勤勉等。
C. 如何提升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专业能力
改进审计人员准入制度,构建多元化结构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
加大经济责任审计队伍的交流锻炼力度,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能力
建立相关经济领域专家库,聘请专家参加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优化组合审计资源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务培训和审计技能经验交流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轮训和培训制度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理论研究,建立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模型
D. 如何提高审计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作为从事国家审计工作的主体,审计专业人员具备的工作能力对审计监督职责的专履行程度具有决定性影响属。本文基于能力的研究文献,并结合审计工作特性,对审计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科学界定。并从审计专业人员工作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总体分类、能力维度和具体能力内容四个角度,将审计专业人员工作能力的本质展现出来,明确了提高审计专业人员工作能力的方向。立足于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自主学习三种途径,针对审计专业人员工作能力的"元能力维度"、"价值观、品质和特质能力维度"、"调控情感能力维度"、"行为能力维度"和"知识和技能维度"下的的具体能力内容,分别提出提高审计专业人员工作能力的措施。
E. 新时代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开展哪些培训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而社会越发展,审计就越重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审计效用的发挥尤为关键。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催化了各大行业的变革与升级。同样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审计行业的融合也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内部审计的前进方向。
内部审计定位转换
传统观念里,审计和会计就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会计做假账,审计查假账。尤其是内审,因为和会计部门同处于一个集体内部,大众通常把内部审计作为会计的对立面来看待,对于审计职能的认识片面的停留在会计“监督”上,这样的意识无形中深化了会计对审计人员的抵触心理,反而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
会计亦或是审计其实都是企业组织的一部分,核心要务都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对于内部审计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被扩展为两大类业务:确认和咨询。确认是独立评估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对收集的证据进行的客观检查。咨询则是指提供咨询建议及相关的客户服务活动。
当内部审计的定位从狭隘的“会计监督”转型为“组织价值增值”,由此,以“促进和改善”为导向的内审工作便能从管理和治理的高度得到重视,从业务的协同广度获得财务及其他部门的支持。在该机制的促进作用下,内部审计能更有效的发挥自身效用,增加组织价值,改进组织运营。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变化
“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系统在财务领域的应用重组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传递渠道,使得相关信息的时效性得到保证,满足了管理决策的信息需求。正因如此,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得传统的会计记录再也无法满足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需要,会计人员从财务会计加速转型至管理会计,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推动了“业财融合”的进程,而会计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影响审计的前进方向。
“业财融合”往往需要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来得以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数据收集和分享直接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简化。例如,原来进行内部审计活动,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需要放在验证财务经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上;现在,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内部审计可以在业务前端直接抓取数据,在保证数据信息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企业成本。
当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完整的应用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外部环境的信息也可以被内部审计人员轻易获取,通过大量外部数据的比对,可以具体分析相关价值的公允性,企业业务流程处理的合规性,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决策准确度上得到了大大提高;此外,通过和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一方面采购和招投标有关合作对象的选择可以由平台直接推送,降低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原始单据不必再通过财务人员传递才能获得,超越了业务地点时间的限制,进而解决了原有的时滞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虽然内部审计工作关键是对流程控制的评价,随着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工作范围的扩大,内部审计人员涉猎的知识越来越广泛:采购、工程建造、营销、产品制造……大有演变成通才的趋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提升内审人员的自身素质呢?
首先,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业务上的全面覆盖,内审人员的工作必然会从传统方法过渡到信息技术有效利用。而内部审计人员对于信息技术和内审工作的最佳结合就是对于企业经营财务数据的掘取和分析。因此在后续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上,应该重视SQL、Excel、SAS的数据工具的应用。
其次,内部审计不同于会计,不只是计量和监督的职能,更强调其纠错效用,因此内部审计的信息源不仅不应该局限在内部,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外部相关环境更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金三工程的应用与完善和社保征收改革政策的实行,使得信息共享越来越便利可行,外部数据的真实性更有保障。
最后,管理会计的浪潮不仅提高了财会人员的公司地位,也对审计行业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开始对服务市场进行变革,拓展服务领域,以便满足市场需要。内部审计同样面临着管理会计发展壮大带来行业的转型升级。而且内部审计涉及业务繁杂,关联领域众多,外部要求的增加迫使今后的内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学习外部审计的先进经验,在内审部门引进技术、经管等各类人才,后期培训时强调学习法律、税务、营销等专业知识,扩大知识层面,提升服务层次。
F. 如何提高审计人员的主审岗位胜任能力
作为从事国家审计工作的主体,审计专业人员具备的工作能力对审计监督职责的履行程度版具有决定权性影响。本文基于能力的研究文献,并结合审计工作特性,对审计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科学界定。并从审计专业人员工作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总体分类、能力维度和具体能力内容四个角度,将审计专业人员工作能力的本质展现出来,明确了提高审计专业人员工作能力的方向。立足于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自主学习三种途径,针对审计专业人员工作能力的"元能力维度"、"价值观、品质和特质能力维度"、"调控情感能力维度"、"行为能力维度"和"知识和技能维度"下的的具体能力内容,分别提出提高审计专业人员工作能力的措施。
G. 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什么能力
一是扎实的业务能力。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是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否则将无法全面实现审计职能、达成审计目标。由于审计业务的复杂性,要求审计人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审计人员要具备全方位的会计核算能力,法律法规应用能力,工程识图、结算、决算能力。
二是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审计工作已经由原来的手工式、算盘式发展到今天的“大数据”时代, 审计人员只有具备了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称其为现代审计人。审计人员要熟悉计算机硬软件知识、网络和系统安全知识,同时要具备电子数据采集、清理、转换的能力。
三是良好的文字写作综合能力。写作能力是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体现,写作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成果的质量,审计人员如果只能查账,而不擅长文字的把握,就无法用文字很好的表达出来,这会降低了审计效果和影响力。所以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写作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将工作中的成绩通过文字很好地以审计报告、审计要情、审计论文展现出来,达成审计目标。
四是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中会涉及很多部门、人员等,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沟通思想,协调行动,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审计绩效最大化。
五是丰富的社会阅历知识。审计人员如果只知专业而不懂社会,生搬硬套,不深入社会实际了解情况,尽信书而不知融会贯通,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将只会使审计工作被动,事倍而功半。
六是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审计业务就是在别人的工作业绩中找问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假设、猜想、正反向思维、换位思考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正确判断问题的结果。
七是强有力的学习能力。世界瞬息万变,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这些都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时刻提升自己,不断创新。
八是正直的道德能力。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责任的综合体。审计人员必须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H. 新时代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开展哪些内容培训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而社会越发展,审计就越重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审计效用的发挥尤为关键。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催化了各大行业的变革与升级。同样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审计行业的融合也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内部审计的前进方向。
内部审计定位转换
传统观念里,审计和会计就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会计做假账,审计查假账。尤其是内审,因为和会计部门同处于一个集体内部,大众通常把内部审计作为会计的对立面来看待,对于审计职能的认识片面的停留在会计“监督”上,这样的意识无形中深化了会计对审计人员的抵触心理,反而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
会计亦或是审计其实都是企业组织的一部分,核心要务都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对于内部审计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被扩展为两大类业务:确认和咨询。确认是独立评估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对收集的证据进行的客观检查。咨询则是指提供咨询建议及相关的客户服务活动。
当内部审计的定位从狭隘的“会计监督”转型为“组织价值增值”,由此,以“促进和改善”为导向的内审工作便能从管理和治理的高度得到重视,从业务的协同广度获得财务及其他部门的支持。在该机制的促进作用下,内部审计能更有效的发挥自身效用,增加组织价值,改进组织运营。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变化
“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系统在财务领域的应用重组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传递渠道,使得相关信息的时效性得到保证,满足了管理决策的信息需求。正因如此,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使得传统的会计记录再也无法满足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需要,会计人员从财务会计加速转型至管理会计,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推动了“业财融合”的进程,而会计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影响审计的前进方向。
“业财融合”往往需要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来得以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数据收集和分享直接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简化。例如,原来进行内部审计活动,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需要放在验证财务经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上;现在,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内部审计可以在业务前端直接抓取数据,在保证数据信息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企业成本。
当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完整的应用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外部环境的信息也可以被内部审计人员轻易获取,通过大量外部数据的比对,可以具体分析相关价值的公允性,企业业务流程处理的合规性,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决策准确度上得到了大大提高;此外,通过和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一方面采购和招投标有关合作对象的选择可以由平台直接推送,降低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原始单据不必再通过财务人员传递才能获得,超越了业务地点时间的限制,进而解决了原有的时滞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虽然内部审计工作关键是对流程控制的评价,随着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工作范围的扩大,内部审计人员涉猎的知识越来越广泛:采购、工程建造、营销、产品制造……大有演变成通才的趋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提升内审人员的自身素质呢?
首先,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业务上的全面覆盖,内审人员的工作必然会从传统方法过渡到信息技术有效利用。而内部审计人员对于信息技术和内审工作的最佳结合就是对于企业经营财务数据的掘取和分析。因此在后续内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上,应该重视SQL、Excel、SAS的数据工具的应用。
其次,内部审计不同于会计,不只是计量和监督的职能,更强调其纠错效用,因此内部审计的信息源不仅不应该局限在内部,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外部相关环境更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金三工程的应用与完善和社保征收改革政策的实行,使得信息共享越来越便利可行,外部数据的真实性更有保障。
最后,管理会计的浪潮不仅提高了财会人员的公司地位,也对审计行业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开始对服务市场进行变革,拓展服务领域,以便满足市场需要。内部审计同样面临着管理会计发展壮大带来行业的转型升级。而且内部审计涉及业务繁杂,关联领域众多,外部要求的增加迫使今后的内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学习外部审计的先进经验,在内审部门引进技术、经管等各类人才,后期培训时强调学习法律、税务、营销等专业知识,扩大知识层面,提升服务层次。
I. 审计人员须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员的工作内容:
1、审查企业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协助审计主管拟订审计计划或方案 2、负责完成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单项业务的审计工作
3、按照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案,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为企业运营提供增长服务 4、审查财务收支项目、费用开支与报销等工作 5、审查发票、凭证、账册、报表的真实性以及其填制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制度的要求
6、检查、复核审计证据,做出单项审计评价意见
7、针对所有涉及的审计事项,编写内部审计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8、进行企业保密工作,按规定使用所获取的财务资料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