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对于教师高要求的同时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l )加强校本研修
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研讨、不断实践,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教师教学改进计划,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以校本教研带动课程资源全面开发,坚持教研引领,实施科研支撑,从而促进教师发展。主要方法有:
① 指导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学校要认真分析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创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环境,注重对教师的认知水平、职业素养、与学生亲善关系、关心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评价。
② 构建“合作发展型教研组”,充分发挥学校最基层组织教研组的作用,通过组织学习、集体性教研、综合性实践和跨学科交流,促进教师团队创新。
③ 加强案例研究与教例研究模式,让教师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问题的全部过程写成“教例”,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分析与反思能力,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践生活之间的差距。
( 2 )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只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能力与才华的平台,才能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形成一个奋勇争先、不甘落后、你追我赶、蓬勃向上、不断创新的好局面;只有把教师发展与管理职能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那么,学校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不能采用同一标准,应该关注到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反之,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教师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从而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充分发挥教师潜能,使他们体会到制度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自觉维护、严格遵守并能认真执行。
( 3 )以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为前提
专业发展活动应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标、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对象群体已有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基础及发展需求来设计。为此,组织者应事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需求调查,从中筛选出需要优先解决,并能通过干预在有限时间内可以产生预期效果的问题作为探究主题,例如,“怎样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 “怎样改进家长会制度?" “怎样评价学生更富有激励性?”等等。所有这些都在于为教师提供自主思考、共同探究、相互启迪的任务情境,并促使他们通过集体努力,获得解决共同问题的可行方案。
( 4 )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有利于全员参与
除了选题有较高的切合性、挑战性之外,还需综合采取一系列支持性的组织手段,以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无拘束地参与其中。尽可能鼓励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从而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自身及他人知识经验的价值只有通过平等交流才能共享,只有通过深人研究才能升华为共同发展的宝贵资源。
( 5 )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注重成果产出
一项成功的教育活动,不仅在于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也在于由学习过程产生的结果。因此,应使教师通过交流认识到自身及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的价值,并能在交流研讨基础上形成对已有经验的理性认识,对特定问题的新见解或对改进教育工作的计划方案和实施策略等。同时需强调参与学习双方的前期准备和后续实践。学习者对将要体验的研讨内容要有实践和认识的基础,并有合作的意愿。为此,组织者事先可以向参加者预告研讨的主题,以便做好参与的准备。学习任务完成后,组织者应引导教师及时对已有体验进行归纳、提炼,帮助他们深刻体会自身学习的本质。
( 6 )建立学校自培制度与周边学校的研究共同体
通过与周边学校研究共同体平台,使本校教师的实践优势和周边教师实践与理论优势互补,汲取外校科学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新课程课堂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聘请专家从事教学性课题研究,实现教研相长,从而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同时,学校应提供机会与平台,让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专著与经验文章,加强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外出学习、培训进修,吸收最新的教育资源,理解与借鉴他人经验。并且鼓励教师通过网络教研、网络学习与网络教学收集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
个人看法:
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只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能力与才华的平台,才能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形成一个奋勇争先、不甘落后、你追我赶、蓬勃向上、不断创新的好局面;只有把教师发展与管理职能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那么,学校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不能采用同一标准,应该关注到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反之,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教师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从而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充分发挥教师潜能,使他们体会到制度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自觉维护、严格遵守并能认真执行。
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研讨、不断实践,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教师教学改进计划,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以校本教研带动课程资源全面开发,坚持教研引领,实施科研支撑,从而促进教师发展。
21世纪是以科技和人力资源为社会发展核心要素的世纪。在这个时代,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和相应人才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质量和水平有赖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因此,当代教师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教育研究的重心之一。教师专业发展或教师职业专业化,对社会,关系着中国教育的品质和人才质量;对教师,则关系着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指出,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 只有专业化, 才有社会地位, 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 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后果将不堪设想。实践证明,办好教育必须有素质好的教师队伍,办好学校,也必须有一支素质好的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化发展关系教育大计,功在千秋。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像法官、律师、医生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
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主要表现为积极的专业精神、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一个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该校办学水平和校长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那么学校应如何促进教师走专业化发展呢?
一、制定管理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管理目标要与教师价值实现、教师近远期利益等内容密切相关,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学校目标贴近教师的实际,又适当增加了难度,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使教师产生了自我设计的工作动机,寻求自我发展的情感和兴趣被大大激发了。即让教师自定目标,自找压力。学校给教师提供几个方面的目标,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目标。
师德方面,要求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识方面,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方面,要求教师精通业务,熟悉教材,科学、灵活地运用教法。基本功方面,要求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科研方面,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研能力,能总结教学经验,能承担课题研究或主持课题研究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能运用理论有效地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二、典型引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典型引路即在教师中先树一部分名师,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全体教师。或挖掘教师中的典型人、典型事,以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宣传。我校在稍有成就的骨干教师中树典型,让全校教师感受他们踏踏实实搞教学研究的毅力,排除部分青年教师的急功近利思想,树立“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此外,请德高望重、业务精干的老教师收徒弟,带队伍,培养了大批年轻教师。我们还请市名校骨干教师给我校教师作示范课及进行互动交流研讨。如北京东城区分司厅小学、海淀区中关村三小、石景山区师范附小的骨干教师纷纷来我校献课,对我校教师的触动及帮助是非常大的。
三、优化人际关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作基础。学校要积极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学校要重视利用各种机会,培养教师优化人际关系的能力。只有人际关系和谐,教师之间才能真正形成畅所欲言的研讨氛围,促进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互补,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我们学校创设了“点心茶话研讨交流会”。学校设立“点心茶话室”,室内环境布置温馨,每两周活动一次,学校领导为教师们沏茶倒水进行服务,教师们品着点心、喝着茶水,针对教育、教学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寻找对策。无拘无束地发言、头脑风暴式的智慧观点点击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灵。这样既为教师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又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让教师说自己的真心话,在校内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我们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教师论坛”,由版主抛出一个个焦点问题,教师用网名随便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每位教师既真正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又有了查阅资料进行反思、整理和论述的时间,因此,对观点的论证比当面沙龙、当场辩论要系统,理论性也更强。
四、优化学习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和管理仅仅靠学校或外力是不够的,专业化发展要增强学习意识,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名师学习、向专家学习,拓展知识,提升专业理论,积累实践经验。根本的是要引领教师走自我管理的道路,使之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为此我们进行了榜样引路,通过学习魏书生、李振西、窦桂梅、吴正宪、马芯兰、李烈等名师成长之路,来感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来感悟学习的重要性,来感悟优化学习意识的重要性。我们给教师提供教师自我管理的案例,引领教师也来制定自己的管理方案,并进行交流,真正激活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就制定了这样一份管理方案:每天必读一篇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并写出摘抄、心得体会不少于一百字,每周写出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教育随笔或案例,每个学期读一部教育理论专著,每学年至少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每学年做一个专题或课题研究。教师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短短几年内,一所60来人的小学区出现了一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六名区级骨干教师。
五、改变管理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如果总是强调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自主发展就会受到压抑,其专业水平就难以提高。学校给与教师发展的自主权,但急功近利,要求教师快速发展,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教师专业的成长需要学校在管理方式上讲究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指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要讲究差异性,对青年教师和成熟型教师,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一般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学校要研究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起点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发展的建议。人性化管理要求学校请听教师的心声,由教师自己制定个人发展的规划。人性化管理还要求学校建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把教师个人发展与教师群体发展相结合,把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内驱力,使教师自觉地追求专业发展。
现在许多青年教师正在进行学历进修,除了双休日外,还要占用工作时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如果阻止教师去进修,势必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进修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手段。那么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教学秩序又让教师安心去进修呢?我校采取了和教师协商的办法:第一,让教师把自己外出进修那天的课调到其它天去上,本天的课由其他教师去上;第二,做到进修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通过协商式管理,教师们对学校让自己利用工作时间去进修心存感激,减轻了思想压力,较好的解决了工学矛盾。教师们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利用休息时间给学困生补课,从而使自己的专业得到了发展。学校领导没有简单地要求教师必须服从学校的需要,而是尊重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帮助。我们倡导人性化管理,就要尽心尽力的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六、倡导学习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校本研究则可以从“提高经验认识水平”和“强化教学反思能力”这两个方面促使教师理论素养的专业化。
1.从学科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自己的教学经验,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的教学行为。从“传统”与“现代”这两个角度来熟悉并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既能掌握本学科的传统理论,又能站在学科的前沿,对本学科的发展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教材和运用学科理论上做到运筹帷幄。
2.强化教学反思能力。通过反思分析自己的教学究竟面临着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关键性问题?从什么意义上讲,这些问题是关键性问题?如此等等。而要具有这种反思能力,则必须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其理由有四:一是促使教师产生教育的自觉性,并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二是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理论视野;三是形成正确的教育态度,产生坚定的教育信念;四是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
七、评价激励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教师自定目标、自我发展的前提下,学校从实际出发,搞好测评,完善评价体系,采取分项、多元方式对教师进行水平和绩效评价。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师德修养水平进行评价,以此激励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有:
教师自我评价。我校教师每学期进行一次个人述职,对自己的一学期以来的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评价。这项工作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使教师在总结中进行自我评价,在对比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从而为以后的发展确定新的目标作导向。
组内评价。包括互评与年级主任评价两部分。教师根据工作态度、师生关系、考勤、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互相评价,然后年级主任对每位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计入教师最后的期末综合评估中。这样的评估,由于是身边的人评价,更了解情况,因此更为客观公正,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激励作用。
学校评价。期末,由教务处、德育处主任对教师各方面进行总评,与年级组内的评价结果按一定比例合在一起,算为每位教师期末综合评估成绩。校领导及时了解评估结果,对表现好、进步快的教师予以鼓励或奖励,而对那些与其他教师有明显差距的教师,校长则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鼓励与加压兼用,以促进教师迅速成长。
学生评价。自上学期期末,我校在四年级以上试行学生评价教师制度。学校设计评价问卷与表格,由各主任亲自完成问卷调查工作。通过对学生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师德表现与师生关系,校领导对此及时作出反馈,以起到评价的激励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实现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这一目标,还有许多工作有待我们去研究探索。
❷ 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化提升有哪些影响
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参加师德师风培训,疏导心理,塑造师魂。
当今社会人们追求更广泛,文化形式更多元。对于一个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无论是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还是自身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对自己从事的这份职业有着不同的看法,职业倦怠感无法避免,三尺讲台上的做法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心理的疏通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学校必须定时组织老师参加相关培训,端正师风、凝聚人心,规范教学行为,引导教师自我释压,保持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情和教学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2、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教学手段尽显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资源的灵活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师教得更舒心,但由于地区及教材内容等多方面的限制,仅仅依靠网络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根据本地本校的特点整合和开发出有效的课程资源,而这些工作缺乏了相应的技术指导是无法完成的。信息技术培训必须将这个重任担负起来,以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更高效使我们的教师更专业,更多才。
3、参加远程培训,开拓视野、满足需求。
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这样才能有效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校教师,有的参加了省继教中心举办的远程培训,有的参加了国家级的远程培训,这些老师由衷地说;“远培真好。”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始终都要更新、补充新知识。但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常参加脱产学习与培训,是不现实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远程培训模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远培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打破传统的课堂培训方式所表现出的“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内容,通过网络查看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
读书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为自己“充电”、“蓄能”、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对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多元的多层的发展体系,只有将教师的自身特点、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分层进行,经常对教师提出不同的专业成长发展要求,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目标的最终实现。
❸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一、新课改下,教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教学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实现现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会从不同维度同时刺激人们的多种认知感官,使学习者更容易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要从观念上更新、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以人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才能实现自身职业专业化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信息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而课程改革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提升教师素质,促进专业成长,才能充分的开发教师的潜能。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优化,如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学管理知识、教研教改知识,以及教育技术知识引发等。提高教师绩效、教育变革和促进教育观念转变。可以对检索工具的应用,远程协助,交流社区,游戏平台,电子期刊、教育网站、网络投稿、投票、网络课程、教育资源库、教师网联、教师博客圈等进行网络化学习与利用。另外还有课改示范课、学科带头人观摩课,
配套课件作品,各校名师教案、课堂设计、教研论文,以及电子图书馆等丰富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的讲备课、教研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二、多实践,通过继续教育培训、信息教育培训等途径,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教育部门每年都组织教师大量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方式灵活,如远程教育与网上培训相结合,统一组织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介绍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还通过听课评课、实践反思、教学研究,更新补充知识、提高技巧,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吸纳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迅速投入实践,并在网络上公开交流探讨,有效提升专业技能。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可实现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提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中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互为作用,以发挥教学系统的最大效益。
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要求每位教师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在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支持下的远程自我提升学习。以选择任何时间、地点、层次、方式,有选择地修炼。教师的教育观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及对信息技术掌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直接可以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过程的反思性实践,通过网络观摩优秀的视频教学案例,还影响着教师制度建设的完善,教师的终身学习与自我发展。
三、学以致用,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教学
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学以致用。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教师来说,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丰富了教育信息资源以及促进了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起着顶梁柱的作用。通过教师个人对一个主题下的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认识、反思,通过他人的评价和建议等,使教师个人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都有一个深入地总结、反思以及对未来教学计划的预期安排,并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加以表现。这样,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将内隐性的经验外显化,成功实现个人的知识管理,促进个体专业成熟。
第2/4页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准备的重要工具,推动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工作效率和质量等综合专业素质的提升。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环境、改变教学行为,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教师教学中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各种教学媒体的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在教学中师生互教互学,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眼界,引起学生对学习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增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积极作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区域性跨学科、跨年级、跨学校互动活动形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开展校际教研活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在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起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课件情境教学,音、色、形、空间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努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作用和提高,在信息技术创设的艺术情境中体验、感知、审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还有模拟试验,使学生印象加深。还比如讲解艾滋病细胞等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用信息技术就比较方便,使学生兴趣大增。
四、几点建议
1、加强建设,加强进修学校这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重要基地的建设。利用师资培训基地进行教育资源实践。
2、加强投入,加强各地区电教馆资金与设备的投入。重点建设成当地先进的电教机构。负责各地区的电教、信息科研、资源配置等工作。
3、优化农村信息技术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资源建设得到有效发展。信息化应用环境的建设必须适合学校实际的应用理念,才能切实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4、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应用技能、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化应用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合理安排、最好分批次和水平,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使之能真正成为合格的掌握信息技
第3/4页
术的专业教师。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5、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意义提醒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信息技术资源的建设,使中国的信息技术教育真正提升到一个高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改革。
五、结束语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信息化,在于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教师。所以,要实现教师专业化,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师资培训基地进行教育资源建设实践,加强进修学校这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重要基地的建设。加强各地区电教馆的资金与设备的投入,在师资培训基地上加强教育资源建设,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教学实践、教改教研、继续教育、提升自我资源服务,这可以使教师整体素质、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到有效的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个巨大的工程,它不是短期就能做好的,而是一个相当长的适应教育发展、服务社会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奋斗,拼搏。我们对未来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前景充满信心。
有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广大教育同仁要认识到位,认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教学,同时肩负起 “资源建设”的重任。相信我们的前景会无限光明。
有效利用远程资源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在中国广阔的农村天地,如何实现教育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农村学校校长面前的一大课题。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能够增大的资源只能是人力资源,在人类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中,只有人才能生长和发展”。基于此,在学校教师才是最根本、最积极、最丰富的资源,只有提升教师素质,促进专业成长,才能充分的开发教师的潜能。我校在长期发展中,遇到以下突出问题(1)教师观念陈旧,走不出传统教学的阴影。(2)在信息技术掌握与多媒体运用水平方面,教师尚未大面积提升,农村远程运用技术不娴熟,“有效课堂”未能形成校园主流。(3)教研工作封闭在局部小天地,需要构建学科高层面良性互动研讨的格局。为此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有效利用农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有效利用农远资源,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平台
对于地域较偏僻的我校,农远工程既给予我们硬件基础设施,又给予我校海量的“从天而降”的宝贵资源,实现了与大都市一样共享优质资源的梦想。它真正实现施教者和受教者跨越空间的实时或非实时交互,成为我校信息技术普及的助推器,为此学校乘借东风(1)开展立体式信息技术知识培训,构建学习型的集体,采取理论培训与教学示范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天网与地网信息相结合,远程教育与网上培训相结合,统一组织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在掌握传统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又掌握新形势搜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2)组织大规模地课堂教学听课评课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普及的作用。(3)开展典型案例研讨活动。学校充分引导教师利用现代教育资源,组织教师集中观看课堂教学视频录像,借助优秀教师或名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录像来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在教研活动时让教师们一边观摩,一边根据需要,随时回放教学片段,定格了解细节,反复解读反复研讨;引领教师在反复研讨优秀案例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行为与理念,发挥集体研讨的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智慧。
(二)有效利用农远资源,搭建教师专业化实践平台
教师的学习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同样重要的是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实现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资源整合,帮助教师增强教学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创建有效课堂,具体做法如下:
(1)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信息与技术,实现情景化教学。
在语文、英语、历史、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为了再现或创设具有情绪感染力的生活形象与场景,使学生在愉悦氛围中学习知识,受到感染教育的方法。如:九年级思想品德《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策略》一节,我校教师成功截取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神七飞天、嫦娥二号奔月行动的视频资料,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于耳闻目睹中油然而生爱国主义豪情,诸如此类情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时空界限,空前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传播广度与教育效能。
(2)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信息与技术实现模拟化教学。
在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科教学中,由于我校物理、化学实验设备药剂不足,或有时实验仪器不够精准,为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此时,可以借用他山之石——远程教育资源,播放相关实验的视频资料,把复杂实验过程直观地展现到学生面前,如电流的形成、人体血液循环、太阳的公转、叶的光合作用、内燃机的工作原理、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过程等,提供给学生无法感知的事实与现象,建立理解知识的经验。
(3)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信息与技术实现微格化教学。
在体育、音乐、劳技等涉及运动技能的教学中,可以运用电视机、DVD、教学光盘,专门指导学生各种技能技巧。如学生学习健美操,为了使动作更规范、更连贯,展现美的形状,微格化教学则彰显农远资源力量,达成远程教育信息与技术和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4)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信息与技术实现探究式教学。
在物理、化学、数学、历史等学科教学中,从生活中的故事与现象入手,形象地设问质疑,通过富有探究性典型问题,引导学生探求新知,促进思维。如《物理》讲解《大气压强》一节,老师再现马德堡半球实验历史一幕,相背运动十六匹马奋力去拉被抽成真空状态的两个半球,但都纹丝不动,是什么神秘力量起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探索问题主动性,分析原因,寻找规律。从而于获取知识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
(5)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信息与技术,有力推行“三大板块六个环节”教学模式。
为了打造有效课堂,我校多年来一直探索“三大板块六个环节”的教学模式。即: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出示目标——问题引领,引发思考——面向全体,基础检测——设疑设障,突出重点——立足生活,拓展提升,此教学模式,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完全置学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中,使学生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中获得自信与成功感,而该模式的运行完全依托远程教育资源信息采撷与加工,依靠信息技术娴熟运用。经过实践,该模式对于数学、物理、化学学科有很好的效果。
(三)有效利用农远资源,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交流平台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交流,而交流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后续的行为产生影响”。在农远资源的推动下,我校构建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教师交流研讨格局。
(1)首先每个教师依据所代学科建立个人学科资源库,与同科教师可以合作共赢,为同课异构交流奠定基础。
(2)科任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利用博客空间,可以自由发展自己观点、教学反思及心得体会。
(3)科任教师加入QQ群,与学科交流群,实现网络教研,突破校园“同僚文化”的拘囿,教研方式由一对一扩大为一对多,面对面,层对层的立体化教研,在互动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自由轻松的交流中长善救失。
(4)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区学科教研,网络论坛,使学科交流成为互动的舞台。
(5)学校创建学校资源库,为不同学科教师互相学习借鉴,奠定基础。
农远资源是火炬,点燃了广大教师投身课改、实现专业成长热情,农远资源是催化剂,加快不同年龄结构教师提升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速度,农远资源是宝库,为教师开发潜能,提升自身素养,提供不尽资源。在农远工程推动下,学校工作环境熏陶下,出现以下可喜形势:
(1)教师确立了新的教育理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
(2)在学校示范引领、辐射普及策略实施过程中,全体教师深切认识到远程资源与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效益的巨大作用。
(3)学校通过制度考核、赛讲评优活动,点燃了更多教师有意识自发运用多媒体手段实施课堂教学热情,使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有了极大地改观。主动收集教学信息的老师多了,自觉研究的多了,自主学习的多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研究水平提高了。
❹ 怎样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 l )加强校本研修
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研讨、不断实践,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教师教学改进计划,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以校本教研带动课程资源全面开发,坚持教研引领,实施科研支撑,从而促进教师发展。主要方法有:
① 指导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学校要认真分析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创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环境,注重对教师的认知水平、职业素养、与学生亲善关系、关心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评价。
② 构建“合作发展型教研组”,充分发挥学校最基层组织教研组的作用,通过组织学习、集体性教研、综合性实践和跨学科交流,促进教师团队创新。
③ 加强案例研究与教例研究模式,让教师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问题的全部过程写成“教例”,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分析与反思能力,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践生活之间的差距。
( 2 )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只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能力与才华的平台,才能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形成一个奋勇争先、不甘落后、你追我赶、蓬勃向上、不断创新的好局面;只有把教师发展与管理职能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那么,学校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不能采用同一标准,应该关注到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反之,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教师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从而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充分发挥教师潜能,使他们体会到制度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自觉维护、严格遵守并能认真执行。
( 3 )以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为前提
专业发展活动应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标、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对象群体已有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基础及发展需求来设计。为此,组织者应事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需求调查,从中筛选出需要优先解决,并能通过干预在有限时间内可以产生预期效果的问题作为探究主题,例如,“怎样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 “怎样改进家长会制度?" “怎样评价学生更富有激励性?”等等。所有这些都在于为教师提供自主思考、共同探究、相互启迪的任务情境,并促使他们通过集体努力,获得解决共同问题的可行方案。
( 4 )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有利于全员参与
除了选题有较高的切合性、挑战性之外,还需综合采取一系列支持性的组织手段,以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无拘束地参与其中。尽可能鼓励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从而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自身及他人知识经验的价值只有通过平等交流才能共享,只有通过深人研究才能升华为共同发展的宝贵资源。
( 5 )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注重成果产出
一项成功的教育活动,不仅在于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也在于由学习过程产生的结果。因此,应使教师通过交流认识到自身及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的价值,并能在交流研讨基础上形成对已有经验的理性认识,对特定问题的新见解或对改进教育工作的计划方案和实施策略等。同时需强调参与学习双方的前期准备和后续实践。学习者对将要体验的研讨内容要有实践和认识的基础,并有合作的意愿。为此,组织者事先可以向参加者预告研讨的主题,以便做好参与的准备。学习任务完成后,组织者应引导教师及时对已有体验进行归纳、提炼,帮助他们深刻体会自身学习的本质。
( 6 )建立学校自培制度与周边学校的研究共同体
通过与周边学校研究共同体平台,使本校教师的实践优势和周边教师实践与理论优势互补,汲取外校科学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新课程课堂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聘请专家从事教学性课题研究,实现教研相长,从而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同时,学校应提供机会与平台,让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专著与经验文章,加强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外出学习、培训进修,吸收最新的教育资源,理解与借鉴他人经验。并且鼓励教师通过网络教研、网络学习与网络教学收集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
❺ 教师自身应如何提高专业化水平
(1)抓好备课。加强备课的同时组织全体教师研讨,再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及版自身的教学风格进权行参与式讨论,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次进行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2)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同一学科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同时,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为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搭建平台。学校要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集体“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
(3)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或实况摄像,然后拿到备课组或教研组分析、播放,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进行比较,发现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
(4)开展“四课”活动,给青年教师发展空间。即:1)组内研究课、2)个人精品课、3)骨干教师公开课、4)优秀教师示范课。
❻ 有什么途径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 l )加强校本研修
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研讨、不断实践,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教师教学改进计划,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以校本教研带动课程资源全面开发,坚持教研引领,实施科研支撑,从而促进教师发展。主要方法有:
① 指导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学校要认真分析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创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环境,注重对教师的认知水平、职业素养、与学生亲善关系、关心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评价。
② 构建“合作发展型教研组”,充分发挥学校最基层组织教研组的作用,通过组织学习、集体性教研、综合性实践和跨学科交流,促进教师团队创新。
③ 加强案例研究与教例研究模式,让教师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问题的全部过程写成“教例”,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分析与反思能力,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践生活之间的差距。
( 2 )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只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能力与才华的平台,才能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形成一个奋勇争先、不甘落后、你追我赶、蓬勃向上、不断创新的好局面;只有把教师发展与管理职能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那么,学校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不能采用同一标准,应该关注到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反之,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教师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从而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充分发挥教师潜能,使他们体会到制度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自觉维护、严格遵守并能认真执行。
( 3 )以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为前提
专业发展活动应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标、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对象群体已有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基础及发展需求来设计。为此,组织者应事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需求调查,从中筛选出需要优先解决,并能通过干预在有限时间内可以产生预期效果的问题作为探究主题,例如,“怎样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 “怎样改进家长会制度?" “怎样评价学生更富有激励性?”等等。所有这些都在于为教师提供自主思考、共同探究、相互启迪的任务情境,并促使他们通过集体努力,获得解决共同问题的可行方案。
( 4 )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有利于全员参与
除了选题有较高的切合性、挑战性之外,还需综合采取一系列支持性的组织手段,以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无拘束地参与其中。尽可能鼓励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从而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自身及他人知识经验的价值只有通过平等交流才能共享,只有通过深人研究才能升华为共同发展的宝贵资源。
( 5 )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注重成果产出
一项成功的教育活动,不仅在于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也在于由学习过程产生的结果。因此,应使教师通过交流认识到自身及其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的价值,并能在交流研讨基础上形成对已有经验的理性认识,对特定问题的新见解或对改进教育工作的计划方案和实施策略等。同时需强调参与学习双方的前期准备和后续实践。学习者对将要体验的研讨内容要有实践和认识的基础,并有合作的意愿。为此,组织者事先可以向参加者预告研讨的主题,以便做好参与的准备。学习任务完成后,组织者应引导教师及时对已有体验进行归纳、提炼,帮助他们深刻体会自身学习的本质。
( 6 )建立学校自培制度与周边学校的研究共同体
通过与周边学校研究共同体平台,使本校教师的实践优势和周边教师实践与理论优势互补,汲取外校科学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新课程课堂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聘请专家从事教学性课题研究,实现教研相长,从而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同时,学校应提供机会与平台,让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专著与经验文章,加强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外出学习、培训进修,吸收最新的教育资源,理解与借鉴他人经验。并且鼓励教师通过网络教研、网络学习与网络教学收集教学资源,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
个人看法:
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只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能力与才华的平台,才能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形成一个奋勇争先、不甘落后、你追我赶、蓬勃向上、不断创新的好局面;只有把教师发展与管理职能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那么,学校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不能采用同一标准,应该关注到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反之,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教师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从而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充分发挥教师潜能,使他们体会到制度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自觉维护、严格遵守并能认真执行。
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研讨、不断实践,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教师教学改进计划,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以校本教研带动课程资源全面开发,坚持教研引领,实施科研支撑,从而促进教师发展。
21世纪是以科技和人力资源为社会发展核心要素的世纪。在这个时代,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和相应人才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质量和水平有赖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因此,当代教师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教育研究的重心之一。教师专业发展或教师职业专业化,对社会,关系着中国教育的品质和人才质量;对教师,则关系着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指出,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 只有专业化, 才有社会地位, 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 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后果将不堪设想。实践证明,办好教育必须有素质好的教师队伍,办好学校,也必须有一支素质好的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化发展关系教育大计,功在千秋。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像法官、律师、医生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
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主要表现为积极的专业精神、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一个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该校办学水平和校长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那么学校应如何促进教师走专业化发展呢?
一、制定管理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管理目标要与教师价值实现、教师近远期利益等内容密切相关,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学校目标贴近教师的实际,又适当增加了难度,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使教师产生了自我设计的工作动机,寻求自我发展的情感和兴趣被大大激发了。即让教师自定目标,自找压力。学校给教师提供几个方面的目标,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目标。
师德方面,要求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识方面,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方面,要求教师精通业务,熟悉教材,科学、灵活地运用教法。基本功方面,要求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科研方面,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研能力,能总结教学经验,能承担课题研究或主持课题研究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能运用理论有效地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
二、典型引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典型引路即在教师中先树一部分名师,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全体教师。或挖掘教师中的典型人、典型事,以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宣传。我校在稍有成就的骨干教师中树典型,让全校教师感受他们踏踏实实搞教学研究的毅力,排除部分青年教师的急功近利思想,树立“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此外,请德高望重、业务精干的老教师收徒弟,带队伍,培养了大批年轻教师。我们还请市名校骨干教师给我校教师作示范课及进行互动交流研讨。如北京东城区分司厅小学、海淀区中关村三小、石景山区师范附小的骨干教师纷纷来我校献课,对我校教师的触动及帮助是非常大的。
三、优化人际关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作基础。学校要积极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学校要重视利用各种机会,培养教师优化人际关系的能力。只有人际关系和谐,教师之间才能真正形成畅所欲言的研讨氛围,促进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互补,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我们学校创设了“点心茶话研讨交流会”。学校设立“点心茶话室”,室内环境布置温馨,每两周活动一次,学校领导为教师们沏茶倒水进行服务,教师们品着点心、喝着茶水,针对教育、教学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寻找对策。无拘无束地发言、头脑风暴式的智慧观点点击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灵。这样既为教师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又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让教师说自己的真心话,在校内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我们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教师论坛”,由版主抛出一个个焦点问题,教师用网名随便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每位教师既真正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又有了查阅资料进行反思、整理和论述的时间,因此,对观点的论证比当面沙龙、当场辩论要系统,理论性也更强。
四、优化学习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和管理仅仅靠学校或外力是不够的,专业化发展要增强学习意识,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名师学习、向专家学习,拓展知识,提升专业理论,积累实践经验。根本的是要引领教师走自我管理的道路,使之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为此我们进行了榜样引路,通过学习魏书生、李振西、窦桂梅、吴正宪、马芯兰、李烈等名师成长之路,来感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来感悟学习的重要性,来感悟优化学习意识的重要性。我们给教师提供教师自我管理的案例,引领教师也来制定自己的管理方案,并进行交流,真正激活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就制定了这样一份管理方案:每天必读一篇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并写出摘抄、心得体会不少于一百字,每周写出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教育随笔或案例,每个学期读一部教育理论专著,每学年至少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每学年做一个专题或课题研究。教师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短短几年内,一所60来人的小学区出现了一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六名区级骨干教师。
五、改变管理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如果总是强调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自主发展就会受到压抑,其专业水平就难以提高。学校给与教师发展的自主权,但急功近利,要求教师快速发展,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教师专业的成长需要学校在管理方式上讲究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指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要讲究差异性,对青年教师和成熟型教师,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一般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学校要研究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起点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发展的建议。人性化管理要求学校请听教师的心声,由教师自己制定个人发展的规划。人性化管理还要求学校建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把教师个人发展与教师群体发展相结合,把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内驱力,使教师自觉地追求专业发展。
现在许多青年教师正在进行学历进修,除了双休日外,还要占用工作时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如果阻止教师去进修,势必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进修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手段。那么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教学秩序又让教师安心去进修呢?我校采取了和教师协商的办法:第一,让教师把自己外出进修那天的课调到其它天去上,本天的课由其他教师去上;第二,做到进修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通过协商式管理,教师们对学校让自己利用工作时间去进修心存感激,减轻了思想压力,较好的解决了工学矛盾。教师们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利用休息时间给学困生补课,从而使自己的专业得到了发展。学校领导没有简单地要求教师必须服从学校的需要,而是尊重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帮助。我们倡导人性化管理,就要尽心尽力的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六、倡导学习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校本研究则可以从“提高经验认识水平”和“强化教学反思能力”这两个方面促使教师理论素养的专业化。
1.从学科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自己的教学经验,使之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的教学行为。从“传统”与“现代”这两个角度来熟悉并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既能掌握本学科的传统理论,又能站在学科的前沿,对本学科的发展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教材和运用学科理论上做到运筹帷幄。
2.强化教学反思能力。通过反思分析自己的教学究竟面临着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关键性问题?从什么意义上讲,这些问题是关键性问题?如此等等。而要具有这种反思能力,则必须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其理由有四:一是促使教师产生教育的自觉性,并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二是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理论视野;三是形成正确的教育态度,产生坚定的教育信念;四是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能力,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
七、评价激励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教师自定目标、自我发展的前提下,学校从实际出发,搞好测评,完善评价体系,采取分项、多元方式对教师进行水平和绩效评价。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师德修养水平进行评价,以此激励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有:
教师自我评价。我校教师每学期进行一次个人述职,对自己的一学期以来的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评价。这项工作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使教师在总结中进行自我评价,在对比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从而为以后的发展确定新的目标作导向。
组内评价。包括互评与年级主任评价两部分。教师根据工作态度、师生关系、考勤、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互相评价,然后年级主任对每位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计入教师最后的期末综合评估中。这样的评估,由于是身边的人评价,更了解情况,因此更为客观公正,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激励作用。
学校评价。期末,由教务处、德育处主任对教师各方面进行总评,与年级组内的评价结果按一定比例合在一起,算为每位教师期末综合评估成绩。校领导及时了解评估结果,对表现好、进步快的教师予以鼓励或奖励,而对那些与其他教师有明显差距的教师,校长则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鼓励与加压兼用,以促进教师迅速成长。
学生评价。自上学期期末,我校在四年级以上试行学生评价教师制度。学校设计评价问卷与表格,由各主任亲自完成问卷调查工作。通过对学生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教师的工作态度、师德表现与师生关系,校领导对此及时作出反馈,以起到评价的激励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实现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这一目标,还有许多工作有待我们去研究探索。
❼ 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是不断学习。为什么在学校里往往会出现学历高、专业对口的教师教学水平还不如学历低的教师的情况。我觉得学历不代表能力,起点高固然好,但工作之后仍坚持学习更为重要。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在教学研讨中,对一个个疑难杂症的反复研究,都能使我们成为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
二是不断积累。俗话说:打铁需要身板硬,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是不能站稳讲台的。为了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专业的培训对于教师的成长比教师自学来得快。鉴于目前我校师资队伍普遍观念陈旧的状况,我们决定采取专家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道路。最近一年来,我们的老师走出去听得多,看得多,回来后我还要求他们总结心得体会。现在,大部分老师上起课来大不相同,真的是见多识广。
三是不断实践。可能每个学校都有这种现象,一到教研室搞活动要上公开课或比武课,我们的老师都是互相推诿,年轻的要老的去,老的要年轻的去,都是怕承担这个任务,当然,每项工作都有压力,但就是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大家可以看看身边成长起来的名教师,哪一个不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有名气的。要想课上得好,就必须多上公开课,多实践,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这样,每一次公开课你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❽ 新教师如何提升教学技能促进专业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纪之初,教育面临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作为一个跨世纪的教育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新课程改革,更热情地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所以在学校管理中,应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下面根据这次到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参观学习及本校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一谈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中的体会和设想。
一、以课堂教学为基点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这些年来我校以课堂教学为基点,注重以校为本的研究,注重新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实际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改革备课方式,加强集体备课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着手改革了教师备课方式,变单一的教师独立备课为集体备课,变过去的“程序化”备课为“课堂精彩设计”。倡导教师围绕某一两个富有创意的闪亮点而设计,这样教师就有时间和精力,深入钻研,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对于老教师来说,这样的备课方式还打破了过去以为备了一年的课就可以享受终身的想法,他们也必须像新手上路那样,谦虚谨慎。对于新教师,则可以获得亲手解剖麻雀那样的经验,从而获得更快的进步。这样的备课方式确实把教师从大量的、泛泛的备课劳动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备课的本质研究和实践,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但是资源共享不等于拿来主义,每位教师拿到集体备课时设计的总教案,都必须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把握自己班级的情况认真修改,批判地吸收,有选择地模仿,合理的取舍,注重课堂里生成的东西,让课堂远离预设和浮躁,让课堂体现灵性和发展,让课堂真正关注学生,发扬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激情,而不是对事先设计的教学流程的复制和粘贴。
2、课例引路,加强岗位练兵。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了新的教学理念的引领,我校相继开展了教学大比武,师徒结对,课例引路等教学活动。获得市、镇优质课的教师为师傅,有事业心、积极进取、年轻有为的教师为徒弟(也就是学校重点培养对象)。师傅要上示范课,徒弟要上研究课,一般教师上达标课,每周都有公开课,掀起了以上好课、上有感情的课,上能动的课,上开放的课,上现代化的课为荣的高潮,体现了教师的发展需要有课例的引领,需要有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切磋、研究,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备课专用纸,注重了教师的反思、交流与学习。
3、教科研一体化,提炼课堂实效性。 我们认为,深化课改工作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我们有校级课题若干个。如语文科低年级的课题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中年级课题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高年级的课题为《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数学科分为两个课题分别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如何提高学生分析解题能力》。各个课题都在稳定有序地进行,各个课题的共同特点是把创新教育作为重点,课堂要营造创新氛围,留有创新空间,开展创新活动。尤其是近年来,我们矢志不渝把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为首要工作来抓,通过创设机制,展示平台,涌现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
二、案例分析导教师反思 这次到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参观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教研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同题异构课。这种在研中教、教中研的方式,这种来源于课堂、又回归课堂的做法,简洁迅速有效地帮助教师在反思中寻找自身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的同时,也认识到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了解自身的缺失,学会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明白教学研究的内容来源于自身,源于对那些平时熟视无堵、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的思考,问题的解决也要以教室为阵地。因此我校今年也准备进行,具体做法是让几位教师同上同题异构课。具体流程为:同年级几位教师就同一内容或同一主题上研讨课――教导处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发现优点,找出问题――教师深入课堂教学进行个案研究,解决问题――教师沙龙,经验交流中发现新问题。
三、专业引领促骨干成长 校本教研强调以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但它并不否认向校外寻求支持,不否认专家的指导作用,在师资培养方面确定了以点带面的理念,为了创设条件让肯钻研勇于创新有潜力的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学校准备聘请教研员和专家对这些教师进行跟踪指导,重点培养,为校本教研工作提供了最直接的专业支持,学校还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对外交流的机会,如借助观摩市直小学及嘉积一小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等活动。同时,给部分教师加压担子,让他们每人带好一个教研组,这种在专业引领下以点带面的教师培训方式,使学校很快培养出了一批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教师。实践证明,有了专业的引领,一线教师少走了许多弯路,且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都能得到较快的提升。 四、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 本学期,我校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突破口,加强老师的业务学习,要求每位教师每天至少保证一小时的学习时间,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教导处定时定点进行检查。
❾ 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能够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角色发生重要转变,对实现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等起到引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