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份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课程设计是由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组成的,和教学设计的区别:
一、对应层次不同
1、课程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
2、教学设计: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二、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1、课程设计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基础。教师应在设计中设计教学和学习。如何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2、教学设计是教材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其核心目的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的纯“教学”案例。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导地位。
三、原则不同
1、课程设计的原则
①、从简单到复杂。
②、从特殊到一般。
③、现存生物体的生命循环。
④、从一般到细节。
⑤、从一般分类到更细的分类。
2、教案设计的原则
①、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③、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④、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1)培训课程设计包括哪些基本要素扩展阅读:
教学设计的方法:
1、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
2、根据学习目标,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3、要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4、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Ⅱ 培训的6个要素和pdca包括哪些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项目管理的PDCA环
PDCA是指以下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这个周期是周而复始的
P Plan 计划
D Do 实施
C Check 检查
A Action 总结、再优化
PDCA分以下八上步骤
计划阶段
1、分析现状
2、找出问题的原因
3、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4、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
5、拟订措施计划
实施阶段
6、执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检查阶段
7、把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
总结、再优化阶段
8、巩固成绩,进行标准化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PDCA循环的特点PDCA表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
在计划阶段,要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它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计划四个步骤。
在执行阶段,要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它只有一个步骤:执行计划。
在检查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该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效果检查。
在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它包括两个步骤: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
PDCA循环四阶段各步骤。
1.PDCA循环一定要按顺序进行,它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像车轮一样向前滚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2.企业每个科室、车间、工段、班组,直至个人的工作,均有一个PDCA循环,这样一层一层地解决问题,而且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这里,大环与小环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质量计划指标连接起来,上一级的管理循环是下一级管理循环的根据,下一级的管理循环又是上一级管理循环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保证。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循环,以至整个企业循环不停转动。通过各方面的循环,把企业各项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纳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总的预定质量目标。因此,PDCA循环的转动,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组织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是整个企业全体职工推动的结果。
3.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使质量管理的车轮滚滚向前。PDCA每循环一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
Ⅲ 培训课程设计的介绍
培训课程设计主 讲:许盛华,由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出 版 的光盘
Ⅳ 销售人员培训课程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一
销售人员培训课程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一)2011-01-16 11:23 此话题是本人应朋友要求于2006 年4 月整理所得,现在把它摘录出来与有需要的朋友分享 销售人员培训课程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一) 营销队伍的管理中,销售业务人员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于新进业务人员的培训课程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现在根据笔者10 余年的销售及销售管理的经验以大纲的形式谈下自己的观点与诸君交流、分享。 先说一个故事。 1972 年尼克松访华跨越太平洋打破了中美冻结20 余年的坚冰。在围绕尼克松的接待问题上,我们的党中央在研究一个问题该如何显示我们的开国元勋领导集体的水平呢?大家一直认为他们美国不是一直以为中国共产党是土八路吗,我们要说英语,说几句英语给他们看,看我们的国际水准。经研究认为重点要学两句送以期在接待时能使用得到: How are you!How do you do! 主席反复背颂,滥熟于心。尼克松握着一双温暖的大手,听到主席到第一句说的是:"Who are you?"尼克松感到很意外。紧接着他又听到了"What are you doing?"更感奇怪。 紧接着,总理说:"你横跨了太平洋,把手伸到中国来和我握手,这意义很重大。" How are you!Who are you? How do you do!What are you doing? 这故事或许有杜撰的成分,但表达了国际交往的诚意以及良好的问候。 掩卷思考,搞清Who are you?你是谁?What are you doing?你在做什么? 尤其重要。 培训课程的设计第一部分应该是如何认识自己,他应该包括企业介绍、自我介绍、以及产品介绍 市场营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企业介绍 企业介绍要抓住要点、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看一个业务人员如何介绍自己的公司最能看出其业务素质。 一般情况下企业介绍应该包括企业概况、要点、特点等 企业概况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的历史、宗旨、注册资本、股东状况、经营范围、经营业绩、资质荣誉、客户状况等。 企业介绍的要点部分一般宜突出产品与客户群体定位的部分。 特点部分则要突出本企业与同行、与竞争对手的不同的部分。 培训要有计划、分步骤、有针对性的进行。即使是原有业务业务人员工作相当长时间仍不能准确地介绍公司的大有人在。培训的目标是使自己的业务人员要能根据不同的客户与场合分别可以用1 分钟、用3 分钟、5 分钟的时间以清楚、准确的介绍自己的企业。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应该包括自己的职务、职责范围。 产品介绍 产品介绍一般要包括产品的功用、特点与价格,适用的目标客户的类型等。 第二部分成功业务人员的特质 这部分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包括影响业务人员成功的因素与成功业务人员的特质等,目的是为销售业务人员的工作、学习建立一个目标与方向。 影响业务人员成功的因素 影响业务人员成功的四项因素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合成KASH(现金) 知识(Knowledge) 态度(Attitude) 技巧(Skill) 习惯(Habbit) 成功业务人员的特质 考量成功业务人员的特质一是为斟选销售业务人员,一是为销售业务人员指明方向。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积极的心态 自信 有恒心和毅力 勤奋 守时守信 热情热心,乐于助人 工作有计划善总结 了解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善于提问会聆听 会赞美懂感恩 第三部分产品销售流程 ■调查与服务 ■引起注意 ■激发兴趣 ■刺激欲望 ■处理客户的异议 ■销售促成 ■成交 ■服务与索取介绍 第四部分影响客户购买行为的因素 客户需求分析 影响客户购买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产品的品质、知名度、功能、特点、性能价格比、服务质量、促销方案等。 第五部分销售注意事项 销售注意事项因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尤其在技术层面不同,在商务交往中通行的几点大致如下:不批评竞争对手;不随意承诺,不任意夸大产品功能;多问少说,多说积极、正面的话;不与客户争辩;不谈政治等。 第六部分填写工作日记 明确的方向、端正的态度,控制好过程就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工作日记的填写一般包括如何做工作计划、工作日记、周小结、月小结等。 按时填写工作日志的作用主要有:可以增强工作的计划性,清晰的方向感;有利于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工作量计划层层分解到每周每天,工作量有保证,有利于销售业绩的提升;有利于进行客户跟踪,及时准确记录所了解客户的情况;工作日志资料的整理汇总有利于进行客户资料的统计分析,有利于工作经验的总结。 工作计划的制定要点 指标要切实可行;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要能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计划指标要根据业务技能及客户资源的掌握情况要适当提升;指标要层层分解,从年分解到月到周到日;分解工作计划要统筹考虑到前后工作事件的衔接等。 计划指标 计划指标主要包括业绩指标和工作量指标。前者是考核的主要指标,后者是过程控制的良好工具。 工作日记 日记填写要点 客户级别分类标准 工作周报月结 第七部分时间管理与事件处理的顺序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事件的分类 重要的、紧急的 紧急的 重要的、不紧急的 不重要、不紧急的 事件处理的先后顺序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只要条件允许,企业应针对新进业务人员所进行的基础培训。随着业务的深入还应针对销售队伍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专门项目(比如:商务礼仪、顾问式行销、电话营销、服务营销、聆听的技巧、赞美的艺术等)的培训以及销售业务人员晋阶培训。 以后本人将会针对这些专题陆续写出他它们的培训大纲。
Ⅳ 什么是课程课程一般包含哪些要素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
当课程被认识为知识并付诸实践时,一般特点在于:
A、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B、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
(5)培训课程设计包括哪些基本要素扩展阅读:
课程内容在传统上历来被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重点放在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基点上,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所以,课程内容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上课所用的教材。这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其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
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杜威认为“课程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通过研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们转化成课程目标,再进一步把这些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
这种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Ⅵ 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开发都包括哪些步骤
一、明确课程目的
进行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说明员工为什么要进行培训。因为只有明确培训课程的目的,才能确定课程的目标、范围、对象和内容。
二、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者开发培训课程的第一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以满足组织和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出发点,从组织环境、个人和职务各个层面上进行调也和分析,从而判断组织和个人是否存在培训需求以及存在哪些培训需求。
三,确定培训课程目标
培训课程的目标是说明员工培训应达到的标准。它根据培训的目的,结合上述需求分析的情况,形成培训课程目标。
四、进行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是针对某一专题或某一类人的培训需求所开发的课程架构。进行课程整体设计的任务包括确定费用、划分课程单元、安排课程进度以及选定培训场所等。
五,进行课程设计
在进行课程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具体确定每一单元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和授课材料的过程。
课程单元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好坏和学员对课程的评估。在培训开展过程中,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单元不应在时间上被分割开。
六、阶段性评价与修订
在完成课程的单元设计后,需要对需求分析、课程目标、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进行阶段性评价和修订,以便为课程培训的实施奠定基础。
七、实施培训课程
即使设计了好的培训课程,也并不意味着培训就能成功。如果在培训实施阶段缺乏适当的准备工作,也是难以达成培训目标的。实施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场所的选定、培训技巧的利用以及适当地进行课程控制等方面。
在实施培训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培洲技巧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进行课程总体评价(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课程评估是在课程实施完毕斤对课程全过程进行的总结和判断,重点在于确定培训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以及受训学员对培训效果的满意程度。
Ⅶ 优秀的课程设计包含哪些内容。
优秀的课程来设计包含设计说明书和图源纸两部分。
设计说明书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
1、工艺论证,根据题目对工艺过程进行比较、论证和阐述。论证过程要有不同工艺方法的比较、在比较基础上进行选择。工艺论证部分要有工艺流程简图。
2、工艺计算: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任选一进行计算。设计说明书要求手写,格式要符合规范,应至少包含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
(7)培训课程设计包括哪些基本要素扩展阅读:
课程内容的设计要有灵活性、实战性、针对性、系统性、逻辑性、理论性。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
要点
1、课程定位:
确定主题,学员想学什么,培训师能教什么,只有深度的分析才能提高内容的针对性,课程定位才精准。
2、观点整合:
从不同的角度审核内容,要考虑受众对象的需求,从中整合形成课程的主要观点。
3、逻辑组织:
有逻辑的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表达,思路清晰、逻辑合理、层层递进。
Ⅷ 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准备的分析和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
1、学习准备是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任何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准备状态,而且任何教学都是以学生的准备状态作为出发点。学习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从事该学习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一般特征;二是学习者对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以及对该项学习与态度。
2、学习者学习风格是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有的人将它定义为,“学习风格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还有人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二、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学习需要是一个特定概念,指学习者学习情况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或者说,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差距指出了学习者在能力素质方面的不足,指出了教学中实际存在和要解决的问题,这正是经过教育或培训可以解决的学习需要。可以说没有差距就没有需要,也就无从谈起要解决什么了。
1、分析学习需要是指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核心是发现问题而不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教学中是否存在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分析存在问题的性质,以判断教学系统设计是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途径;三是分析现有的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2、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可以获得有关“差距”的资料和数据,由此可形成教学系统设计的总目标(即解决了“为什么”和“是什么”)。有了总目标,就可以寻找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达到目的的手段(解决“如何”),从而最终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搞清楚真正的问题所在,后继工作都难免陷入盲目。可见这个总目标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一系列后续步骤(如内容分析、目标编写、策略制定、媒体选择以及评价等)的重要依据。所以,学习需要分析的成功与否,总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教学系统设计各部分工作的方向和质量。
通过学习需要分析,论证了教学系统设计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以及在现有资源和约束条件下是否可解决问题。这就避免了只需较少投资和人力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设计和开发教学而效果不佳的情况;也避免了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设计教学但在现有条件限制下不能实施,甚至设计的是学生已经具备而不需要教学的情况。所以说,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可以让教师与学生的精力、时间以及其他资源被有效地利用来解决教学中真正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益。
三、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1、分析资源与约束条件: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必须收集资源和约束条件等信息。资源一般指能支持开展教学系统设计活动和解决教学问题的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约束条件则指对教学系统设计工作和解决教学问题起限制或阻碍作用的事物--人、财、物。也就是说支持开展教学系统设计的人、财、物就是资源,反之限制、阻碍开展教学系统设计的人、财、物就是约束条件。
2、设计课题的认定:通过教学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分析之后,确定应进行的教学系统设计项目;通过资源和约束条件的分析之后,去掉那些条件不允许的项目,那么留下的应是须用教学系统设计而且可行的项目了。
3、阐明总的教学目标:一旦设计课题确定后,一般要给这个课题起个名字,然后提供关于这个项目要解决问题的总的陈述,也就是总教学目标的阐明。学习需要分析通常发生在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模式(系统级)和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模式(产品级)中,其实,在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模式(课堂级)中,教师也经常在作以目标为内部参考的学习需要分析,只是涉及面不大,无须单列步骤解决。无论是系统级、产品级、或课堂级,通过学习需要分析所形成的教学总目标均是指导教学系统设计继续进行的总的依据,为后面的内容分析、策略制定、评价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的设计:了解了教学目标的内涵、功能及各种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后,接着就应该讨论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教学目标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学目的决定,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通过逐层具体化,这个教学目标系统构成一个上下贯通、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
2、教学目标的灵活性:由于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要认真钻研,在教材中区分出哪些是最低限的大纲材料,哪些是完整的基本材料,哪些是加深的材料。然后制定出灵活而富有弹性的课堂教学目标,这种目标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1)符合大纲所提出的最低限度要求,达到合格水平的目标。它是学业不良学习者应完成的目标。
(2)符合大纲所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目标。它是学业中等学习者应完成,并鼓励学业不良学习者完成的目标。
(3)符合或超出大纲所提出的最高要求,达到优秀水平的目标。它是学业优良学习者应完成,并鼓励学业中等学习者完成的目标。
3、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育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活动。学校教育是以学年、学期为单位加以组织与实施的,不能期望学习者一下子就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层次要与学习者接受教育的层次相适应。
此外,教学目标本身也有层次的关系。比如,在布鲁姆的认知目标中,从知识开始,经过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到评价,这六个目标就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关系。这是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注意的。
4、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是可观察、可测量的。
(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能是教师。在这个意义上诸如“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这样的目标表述是不恰当的。因为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样表述意味着只要教师组织学习者进行了相关活动,目标就算达成了。至于学习者达到了多少预期的学习结果,则是另外一件事了。
(2)教学目标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
(3)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所谓具体,是指这一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
五、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就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不同的方式、方法、媒体等。我们根据教学策略所处理对象的不同,把教学策略分为两类:
1、教学内容处理的策略,指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的方法。这一类教学策略在目前的“教学论”中很少涉及,而是作为课程论的内容。但是,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认知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人们总结出了很多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效的处理教学内容的具体方法,如编制先行组织者、绘制概念图等。这些具体方法是直接指向教学的,能够增加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和应用。
2、教学活动中的策略,通常是指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媒体所用的策略,它直接指向教学过程。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属于教学评价范畴,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教学评价的一套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具有直接指导作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的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设计工作沿着实现预定目标方向进展。
1、教学评价的种类: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评价可作不同的划分,例如,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按评价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教学评价的原则:为了做好各种教学评价工作,必须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确立一些基本的要求,作为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准则。具体来说,教学评价应贯彻以下几条原则:
(1)客观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因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断,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意义,还会提供虚假信息,导致错误的教学决策。
(2)整体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由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要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活动从整体上进行评价。
(3)指导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不仅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而且为其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也就是说,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查找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4)科学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光靠经验和直觉,而要根据科学。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对教学发挥指导作用。科学性不仅要求评价目标标准的科学化,而且要求评价程序和方法的科学化。
Ⅸ 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设置培训抄课程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企业和学员的需求。培训课程首先要满足企业和学员的需求,这是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培训课程设计不同于学校课程设计,它要把学员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依据,也就是以学员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过去的经验作为课程要素决策的基础。
2.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学员的认知规律。企业培训课程的对象都是成人,因此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教师的配备、教材的准备等方面都要以成人学习的特点为出发点,形成学员的合作学习方式。例如,成人学习目的性非常明确,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或补充某一类型的知识,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因此,培训课程就应该目标明确,实用性强。
3.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