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技能课程 > 稻菌技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稻菌技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1-01-27 01:34:43

① 什么是稻小球菌核病怎样防治

稻小球菌核来病在水稻产区自发生有几种菌核病,其中危害较重的是小球菌核病。是由歧曲长蠕孢菌侵染所引起。受害田块一般减产10%-25%。有的年份造成大面积稻株倒伏。 防治方法:用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液+天达腐霉利1000倍液(或加3000倍50%凯泽水分散粒剂1500倍、或加50%农利灵1000倍、或加50%扑海因1000倍)喷洒,每7—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效果良好。

② 如何促进稻瘟菌孢子生长

适温为26—28℃。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93%以上,湿度越高分生孢子形成的速度越快,数内量越多。孢子只容有在水滴和饱和湿度都具备的条件下才发芽良好,其临界相对湿度为92—96%。如果没有水滴,即使在饱和湿度下,发芽率也只有1.5%左右。一般在适温下满足上述水湿条件经0.5—1小时即开始发芽。
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光暗交替的条件,直射阳光或光线能抑制孢子发芽和菌丝的生长。紫外光对它们有杀伤作用.
孢子发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的含量降到一般含量(20%)的l/2~l/4时,孢子虽可发芽,但不形成压力胞。氧的含量达17—20%时,有利于压力胞的形成。.
天然培养基如蒸熟的大麦、高梁,稻草等

你把蒸熟的大麦、高梁灭菌后,用蒸馏水充分浸泡,然后在培养时随时加蒸馏水洒在上面,一般就行了.

③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传播途径

病田收获的来种子、病残株都带病自菌,可成为下季初侵染的主要来源。病粒播种后,病菌侵害幼苗的芽鞘和叶梢,插秧时又将病秧带入本田,病菌主要通过气孔侵染。在夜间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溢出菌脓。干燥后成小的黄色珠状物,可借风、雨、露水、泌水叶片接触和昆虫等蔓延传播,也可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到其他田块。远距离传播通过种子调运。粳稻通常较抗病,而籼稻品种大多感病,受害严重。一般籼型杂交稻(如南优2号,汕优63号)比常规稻感病,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感病。对白叶枯病抗性好的品种大多也抗条斑病。

④ 水稻与稻旁的(禾卑)草,水稻 同稻田里的蝗虫,水稻与其茎叶内稻瘟病菌的关系是

竞争 捕食 寄生

⑤ 稻瘟病菌是指灰梨孢菌吗

稻瘟病菌应该有两种,无性态称灰梨孢菌,有性态称稻梨孢菌。

⑥ 中国稻瘟病菌小种名称由几部分构成

首位为英文字母Z,表示“中国”(Zhongguo);次位为分群代码,也用英文字母表示,上述鉴别品种代码顺序为特特普(A)珍龙13(B)四丰43(C)东农363(D)关东51(E)合江18(F)丽江新团黑谷(G),取用感病品种代码;第三部分为“加抗法”计算出的数字各鉴别品种加抗代码依次为643216842和1,计算分群品种之后对该小种表现抗病的各品种的代码之和,再加上数字1例如,各鉴别品种的反应型为RSRSSRS的菌株,其小种名称为ZB19(16+2+1)

⑦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病害。最早版发现于菲律宾,权1955年我国在广东首次发现该病害,20世纪60年代初,基本得到了控制,但80年代以后死灰复燃,迅速向华中、西南、华东稻区蔓延。发病田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可达40%~60%。

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①种子处理。?用1%石灰水浸种,在气温25℃时浸2~3天,15~20℃浸3~4天,水层高出种子15厘米左右,浸后加盖不要搅动。?用0.5%盐酸稀释液浸种3天,漂洗后播种。?用85%强氯精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消毒,洗净催芽。②田间防治。?在发病初期每667米2用强氯精50克兑水30千克喷施。?发病期每667米2用高锰酸钾15克加食盐500克,或消病灵100毫升,兑水30千克喷施。?秧苗三叶期及移栽前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杀枯净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各喷1次,大田分蘖7天后再喷1次。喷药时尽可能避开风、雨等不良天气,尽量使叶片均匀受药。

(2)农业防治浅水勤灌、适度晾田,分蘖末期要严格晒田。

⑧ 农盛乐种植em菌液种植水稻的技术

农盛乐种植em菌液是微生物制剂,可以用来发酵各种农作物,,像水田、旱地、等,还可以用于瓜果蔬菜等方面,,农盛乐种植em菌液种植水稻的使用方法。
春耕翻田时和二晚稻草还田的田块可每亩用1公斤农盛乐EM菌液稀释成若干倍泼洒田块,再翻耕沤田;对没有种绿肥和用二晚草还田的田块,翻田时每亩应加施300~500公斤农盛乐EM菌液发酵的堆肥。
2.浸种
用300倍农盛乐EM菌液稀释液浸种,到种子浸泡成鸡胸状后撒播,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植株存活率,并提早发芽。
3.喷施叶面与浸根
在育秧二、三叶期用550倍农盛乐EM菌液稀释液喷洒一次,可明显提高分蘖率;在插秧时用550倍的农盛乐EM菌液稀释液浸根,可保苗促长;在分蘖期(550倍)、抽穗(250倍)用农盛乐EM菌液稀释液进行叶面喷施。可预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等。
4.追肥
每亩施加农盛乐EM菌液发酵的堆肥200~250公斤,进行追肥。可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减少化肥甚至不使用化肥。
5.灌溉
在进水口将本品倒挂,在瓶上钻几个小孔随进水水流慢慢滴入水中,每亩使用本品0.5公斤,每10~15天使用一次,可加速水稻生长,增加产量。
上述几种方法全方位综合使用效果最佳。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有我呢提可以继续追问哦

⑨ 什么是稻瘟病菌

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t)的致病性易于发生变异,从而引发了品种抗病性“丧失”现象,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的研究普遍受到重视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主要稻作国家相继开展了生理小种鉴定工作,但所采用的鉴别品种各不相同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日美合作研究筛选出了一套由8个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组成的“国际鉴别品种”,但各品种抗病基因组成不明,其籼稻品种对粳稻区几乎全部菌株都表现抗病反应,而粳稻品种对籼稻区菌株的鉴别能力也较低,因此并未通用日本依据水稻品种抗病基因分析结果,又筛选出一套抗病基因已知的9个粳型鉴别品种,即新2号(Piks)﹑爱知旭(Pia)﹑石狩白毛(Pii)﹑关东51(Pik)﹑梅雨明(Pikm)﹑福锦(Piz)﹑社糯(Pita)﹑Pi4号(Pita2)和城堡1号(Pizt)等这套鉴别品种对日本和中国北方粳稻区生理小种有较强鉴别能力,但对籼稻区的小种鉴别力较差,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在20世纪70年代,全国稻瘟病生理小种联合试验组筛选出7个品种,作为我国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这些品种是特特普(Tetep)﹑珍龙13﹑四丰43﹑东农363﹑关东51(Kanto51)﹑合江18和丽江新团黑谷其中东农363具有抗病基因Pia和Pik,合江18具有Pia和Pii基因,四丰43可能具有PiaPit或Pib,关东51具有Pik基因,珍龙13的基因组成还不能确定,丽江新团黑谷不具有已命名的抗病基因

⑩ 如何提高稻瘟菌的产孢量

抗素

阅读全文

与稻菌技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