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奉贤区红十字现场急救救护员培训理论试题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1、现代救护的特点是指在____事发的现场____,对病人实施___及时___、___先进_____、____有效____的初步救护。
2、“第一目击者”是指__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__的人。
3、成人及儿童判断意识的方法是_轻拍肩膀、呼唤 ,婴儿判断意识的方法是___拍排击足底、担掐上臂__。
4、用___看___、___听___、和__感觉____方法来判断呼吸。
5、“生命链”中的四个早期为_早期通路_、_早期徒手心肺复苏_、__早期心脏除颤_和___早期高级心肺复苏___。
6、心肺复苏ABC中,A为___判断意识开放气道___,B为__人工呼吸__,C为_胸外心脏按压_。
二、创伤救护(填空,每空0.5分,共8分)
1、创伤的主要类型有_闭合性损伤_、__开放性损伤_、_多发伤_、复合伤。
2、成人血液占自身体重的_8%_,6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__4800_毫升血液。
3、一般伤口的类型有_擦伤_、_刺伤_、_割伤、_咬蛰伤_和_烧伤和烫伤。
4、骨折的类型有_稳定性骨折_和_不稳定性骨折_;根据骨折程度将骨折分为__闭合性骨折___开放性骨折__和__病理性骨折_三种。
② 怎么考红十字会的急救员证
急救员申报条件
1、紧急救助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紧急救助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2年)以上。
(3)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公安、消防、武警等复员军人。
2、高级紧急救助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紧急救助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紧急救助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紧急救助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相关职业工作7年以上。
3、紧急救助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紧急救助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紧急救助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紧急救助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模拟等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紧急救助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60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为30分钟。
(2)专业救护员培训考试扩展阅读:
基本文化程度要求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培训要求
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紧急救助员不少于240标准学时,高级紧急救助员不少于200标准学时,紧急救助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2、培训教师
培训紧急救助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紧急救助员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紧急救助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紧急救助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紧急救助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紧急救助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30名以上学员的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及播放设备;技能操作培训场所应有能模拟各种突发事件现场的场地、设施和器材。
③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示范卷试答案
运送断肢时可将其直接放在冰中吗
④ 急救员资格证怎么报名怎么考
急救员资格证需要向当地的红十字会或急救义工组织报名,缴费参加培训,通过测试后得到证书。
⑤ 红十字会的急救证怎么考
如何办理红十字救护员证
一、报名方式:
需要参加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的单位或者个人请事先电话联系红十字会办公室,确定人数和时间,红十字会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办班。
二、培训费用:
初训160元/人;复训80元/人。
三、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一天。
四、培训要求
参加培训时受训人员需携带一寸彩照三张、身份证复印件一张。培训结束经笔试和现场操作考核合格后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书,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5)专业救护员培训考试扩展阅读:
救护证,全称是“红十字救护证”,是要求具备现场救护资格证书,是道路运输人员从业资格年审时的必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驾驶员都要持有一本“道路运输人员从业资格证”,相当于开车上路营运的“上岗证”,给“上岗证”年检时却必须先办一个“红十字救护证”。
救护证,是指司机应该具备现场救护的基本知识,通过培训考核获得的一种技能证书,2006年8月中国红十字总会、交通部、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交通部门要积极组织公安民警和机动车驾驶人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参加救护培训,但没有强制规定必须考取救护证书。
相关规定:
1、中国红十字总会、交通部、公安部在2006年8月联合下发的通知,其中提到了“各级公安、交通部门要积极组织公安民警和机动车驾驶人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参加救护培训。”但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处有关负责人否认了它的强制性。
2、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处有关负责人:有这样的一个指导意见,然后地方可能会推进得更近一步,因为从全国来讲可能不平衡,不可能有一个全国性的那么一个统一的要求。我们只能说跟他们有一个指导性意见,这个是很重要很需要的,地方呢,地方红会和地方有关主管部门有一个更具体的这样一个规定。
3、红十字总会并不强求,地方政府上纲上线,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人员从业资格证”持有者在百万左右,每人每两年复训一次,初考90,复训75,自2008年推行以来,这笔钱恐怕已经数以亿计,它的必要和用途,驾驶员们恐怕需要更细致的说法。
主席团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有一位主席和一位副主席。主席主要负责该组织的对外关系,在国际社会中代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并与指导委员会总干事密切合作,负责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人道外交事务。在该组织内部,他负责加强组织凝聚力,保证运作顺利并促进发展。
员工团
1914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仅有12名雇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则有1900名雇员并有1800名志愿者作为补充。在两次大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则有1900名雇员并有1800名志愿者作为补充。20世纪80年代一线员工平均人数达到500人,90年代则达到1000多人。
20世纪70年代起,每年有15%的员工流失,75%的员工工作不满3年 即离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员工来自多个国家,2004年平均约有50%的非瑞士籍员工。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法律职责
此项职责具有两个渊源:
《日内瓦公约》,它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承担以下任务:探视被关押者;组织救援行动;帮助离散家庭重新团聚以及在武装冲突期间进行类似的人道活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章程》,它鼓励该组织在《日内瓦公约》不适用的国内暴力事件中承担类似的工作。
《日内瓦公约》是有拘束力的国际法条约,它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适用力。《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章程》是在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上通过的。该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都参加会议,因此,它赋予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章程》一种准法律或“软法律”的地位。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宗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一个公正、中立和独立的组织,其特有的人道使命是保护武装冲突和其他暴力局势受难者的生命与尊严,并向他们提供援助。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还通过推广和加强人道法与普遍人道原则,尽力防止苦难发生。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创建于1863年,它是《日内瓦公约》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发起者。该组织负责指导和协调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在武装冲突和其他暴力局势中开展的国际行动。
⑥ 美国AHA急救员培训国内有几个培训站点分别在哪
有一个,在北京。
⑦ 红十字救护员证怎么考
红十字救护员证考取可以通过向所在地的红十字会报名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之后获得。
比如北京为例:
一、报名方式:在当地红十字会官网进行报名。
1、网络搜索北京红十字会,点击进入首页。
(7)专业救护员培训考试扩展阅读:
1、颈肩肘膝踝受伤或孕期不能参加培训,请穿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参加培训,女士请勿穿着裙装参加培训。
2、课程费用及其他:
参加在培训中心举办的培训学员每位280元(包含教材、呼吸面膜、创伤包扎教具)。
若在培训中心以外的地方授课/考试,费用为每位学员280元(原价),同时机构要负责免费停车位以及导师餐食。若在北京以外地区授课/考试,费用为每位学员280元(原价),同时机构要承担每位导师的住宿和餐食费用,交通费用按照实际公里数收取。
3、课程内容:
1.急救的原则及危急时刻采取的措施
2.人体的构造及机能
3.成人心肺复苏与AED配合使用
4.成人及婴儿气道异物梗阻排除方法
5.绷带及三角巾的包扎方法
6.出血包扎及骨折固定的方法
⑧ cpr急救证书怎么考
cpr急救证书需要通过救护员培训并考试合格,具体要求如下:
1、报名条回件
年满18周岁以上,答身体健康。
2、培训内容
红十字运动与救护的基本知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初级应急救护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处置要领(根据学员需求选择培训内容)。
3、培训时长:2天,16学时。
4、培训方法:课堂讲授、实操练习等。
5、考试考核:考勤考核、理论知识考试、救护实操考核。
(8)专业救护员培训考试扩展阅读:
截止2018年,中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不足1%,而在德国能达到80%。为了避免街头突发急病却无人敢救治、会救治的悲剧,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让更多的人懂得自救互救,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件事上,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都责无旁贷。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推广全民参与自救互救的理念,鼓励更多人参加应急救护培训。201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明确“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式立法保护并鼓励紧急施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