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生读爱的教育 之三月的心得体会
几年前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动的书《爱的教育》,这个寒假终于如愿以偿了.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⑵ 尊师爱生心得体会700字
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尊师重教,源远流长。时光流逝到二十一世纪,社会日新月异,科技高度发达。尊师重教又有了新内容,那就是——爱生。将爱学生和尊师提高到同一高度,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和进步,闪耀着人人平等的光辉。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道尊严应做二元化区别对待:一方面,学生应尊重老师,老师教书育人,付出心血和汗水,实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另一方面,老师应尊重学生,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老师应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教给他们应有的知识,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在我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善于和学生沟通。认真倾听学生心声,让学生感受到爱。学生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的个体,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老师应该善于做个倾听者、疏导者,和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履行自己指导者的任务。只有在沟通的前提下,才能了解学生,才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才能知道教师应该用什么方式去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老师的努力让学生尊敬自己。
第二、要尊重、理解学生。要尊重、理解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做到文明教学。过去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老师总喜欢以体罚的方式以示惩戒,但这种方式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让学生感到屈辱。只有当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时,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打动学生时,其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和真诚的情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敬意,教师的尊严丰碑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如果上课时,有学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你会怎么做呢?是大声叫醒他,然后质问:“为什么在课堂上睡觉?懂不懂得尊重老师?”还是轻轻走到他跟前,拍拍肩膀叫醒他,摸摸他的额头问声是不是生病了?显然这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反感:“ 我就是不尊重你,又怎么样呢?”而后者,不仅让他知道自己上课睡觉是不对的行为,同时内心还会心存感激。所以,懂得尊重、理解学生,既能够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深深的爱,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尊重这样的老师啊!
第三、包容心十分关键。老师面对的绝大多数是年龄比自己小的孩子,他们心智尚不够成熟,毅力还不够坚强,他们会犯一些错,或者会做一些让老师生气的事情,如果老师大呼小叫、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他们,学生又怎能不产生逆反心理、不做叛逆的事情呢?
第四、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想想他们的感受和需要,用学生的视角去衡量自己做得是否正确,用学生的心理来揣摩需要用什么方式去对待他们。 有时候,就是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就能让学生读到很多内容。
“尊师爱生”不仅是一句口号,而且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教育获得良好的效果。
望采纳。
⑶ 爱心教育总结及个人思想,学习,生活等进步情况
大学前的学习一定要坚持,踏实,守住心。一定要把基础知识理解透彻,高手只不过就是能把所有的基础知识点准确应用。
⑷ 学习《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和自己的讨论-3》心得体会--关爱学生 发展自我
如何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老师我从教也有12年多了,当了好几年的班主任。让我体验最深的是: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要是你学生,学生也爱你,你所上的课学生也爱听,哪怕是学生不喜欢这科目由于学生爱你而对这个科目也会感兴趣了。学生上课认真听了,学生的成绩也会好起来的,作为老师心情也会很开心的。那么,如何做到一位让孩子喜欢的老师呢?我觉得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1、用美的语言去感动学生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我们那一代听话,不用老师多讲就非常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而且是那么的勤奋。现在我发现好多学生从小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是贪玩好动,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不佳。这些孩子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玩上。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曾经犯过许多错误。如我们班的陆盼同学上课总喜欢动来动去的,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这样批评他:“你怎么这么爱动?你看别人都坐得端羰正正的。我看啊,你是得了多动症啊。”这种强迫性地教育孩子是没有效果的,这种消极的语言如何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如何让学生爱听你的课呢。更谈不上喜欢你啊。讲话不讲艺术,更不知用美的语言感动学生。这种是我以前常犯的错误。后来我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后,我努力尝试用积极的正面的语言引导他,有一次他又在上课随便走动,我不再象上次那样责骂他,而是改口说:“陆盼,你会认真听讲的对吗?”他很不好意思,这节课坐得端端正正的了,而且更加自觉地抬头听课了。还有另一同学上课铃都响了还在教室里拍打篮球,我就用带着商量的口吻,使用温和的语言和他说:“韦广浩,体育课的时候再去球场打球好吗?”我改变了以前严厉地呵斥他,远离了命令,更没有了逼迫,学生能不接受吗?总之我们要诚心和学生交流,注意不伤学生自尊心,久而久之,学生就被你的温和的语言所打动,就会听你,信任你,喜欢你了。2、用真心的爱去感化学生曾经有人说过: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我就是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待,真诚去关心他,让他感觉到你是真心爱他,真心为他好。我认为孩子真的很单纯,他们想要的爱很简单,只要多关注一下他们,多看他们一眼,多摸一下他们的头,对于孩子来说都是爱。老师的爱如同阳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润万物。相信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爱他们,他们也尊敬你,爱戴你。3、用真情去鼓励和赏识学生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赏识。作为老师,不应该忽略这两点。老师适时,适度的真情鼓励和赞赏,恰如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充满自豪和自信。师生能否成为互尊互爱的朋友,关键在教师。老师不要吝啬鼓励和赏识,特别是对于老师心目中的差生,应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关怀。尽量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亮点。教师应时刻关注他们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并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他们。如本来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因为不会写周记,所以很不爱写周记,好多次周记都不交上来。有一次又写周记时,他写得好一点,我就在他的周记里写下这样批语:你写周记有进步了,写得很精彩,看你的周记真是一种享受啊。自此以后,我发现他更爱写周记了,而且一次比一次写得多,写得好。4、用一视同仁的眼光去对待学生曾有学生说他们最讨厌老师偏心,总是去偏袒那些女生和各方面比较好的“优生”,而忽视,甚至鄙视所谓的“差生”,“调皮生”。总之就是不能一视同仁地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常言道:“甜言一句三冬暧,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对差生和调皮学生漠不关心,不能用粗暴的态度批评他们,因为这样子很轻易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相反,教师应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关怀。尽量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亮点。对于班级中的他们,应时刻关注他们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并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他们。我很注意这一方面。我努力去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要动不动就呵斥或责骂他们:“你发颠吗?”“你真笨”,“这么蠢的”,“老师怎样教的,这么容易也不会做”……相反,我们应该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哪怕是简单的一句“你真棒”,“老师永远喜欢你”……这也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总之,我想如果老师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骂,多一些赏识;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爱。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喜欢上你的,自己也会得到发展的。
⑸ 谁帮我写《尊师爱校》心得体会..
2003年,我院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抓了教职员工的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此基础上,2004年要重点在全体学生中深入开展 “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文明大学生上。
“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是高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老师的教育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文明学生。学生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与教职员工树立学生第一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目标是一致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必须双管齐下,坚持不懈地抓好。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建文明学校的需要。应当肯定,我院的绝大多数同学是积极进取、要求上进的,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可贵品质。但也不可否认,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言行、纪律、知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有一些不文明的陋习甚至恶习还十分突出,少数同学有时情绪比较偏激、不尊重老师和同学、不热爱学校、不爱护公物、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睡懒觉、说谎话脏话等等,与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和修养相去甚远。如果我们对这些不健康思想、不文明言行听之任之,姑息迁就,就是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负责任,就会走向良好愿望的反面。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师范院校比一般高校更为重要。这是由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未来教师这一特殊性决定的。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教师。现在是否树立远大志向,爱党爱国,爱教爱校,文明修身,明礼诚信,遵纪守规,勤奋学习,关系到将来能否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优秀的教师,培养出下一代优秀人才。广大学生要认识到,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不仅是学院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成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毕业后搞好一切工作的必备前提。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就是要求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高素质的文明大学生。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帮助人,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每个文明人终身必备的修养和美德。在尊师重教的文明社会里,学生首先要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关心老师,服从老师的科学管理。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重老师并不是要学生恢复旧时代所谓的师道尊严,不是泯灭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我们要培养的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文明学生,而不是唯唯诺诺的平庸之辈。学生要看到多数老师都在尽心竭力辛勤执教,因此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充分尊重老师,服从老师合理的批评、积极的教育和科学的管理,真心实意地监督和帮助教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他们搞好教育、管理和服务,积极参与和推进学院工作。教职员工工作中难免有不足和疏漏,学院事业快速发展中的许多工作也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广大学生要多些理解,少些抱怨,即使一时不理解,有不同意见,也要本着尊重老师、帮助学院搞好工作的良好愿望,通过正当途径反映和解决。这样做,既是对学院工作和教职员工的高度负责,也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可或缺的过程。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要求学生把尊师爱校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爱校绝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在求学成才阶段,爱学校,爱集体,爱老师,爱学习,勤于修身,举止文明,这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很难想象,连自己的母校、所在的集体都不热爱,不关心,对学院、系、班乃至宿舍工作不支持、不参与,怎么会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怎么能成为文明的人、高素质的人!忻州师院是每个师生共同的家园,忻州师院的发展是每个师生的共同愿望。学院各项工作搞好了,事业发展了,学生的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我们打造精品校园,创建文明学校,优化育人环境,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社会声誉,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好知识、提高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和继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所以,学生要确立“今天我以学院为荣,明天学院因我自豪”的思想,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尊师爱校,勤学守纪,时时、事事、处处支持和配合好学院的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不只是学生的事。除了学生按照学院的部署认真去做,各级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都要予以全力支持和配合,靠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和影响学生逐步登上文明的阶梯。由于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成长过程中思想言行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对此,不能求全责备,而要多加理解,从青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科学施教。尤其是对缺点比较突出的学生,不能厌恶嫌弃,而要更加耐心细致地实施科学的管理和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开展“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全院要有组织、有领导、有规划地进行。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郁氛围,加强舆论引导,使这一活动健康持久地开展下去。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和各系要协调配合,做好部署、指导、检查、督促工作。要引入竞争机制,树立先进典型,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都纳入这一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务求实效。
在新的年度,只要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树立学生第一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和“尊师爱校,争做文明大学生”活动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我相信,我院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等各项工作一定能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更大成就,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和尽快建成合格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一定能顺利实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一定能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