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称号有有效期吗
这种评选都有周期的,可以说有效期就是一个周期,对外宣传可以说:获评XX年度XXXX示范场。
⑵ 水产健康养殖归水利部门还是农业部门管
不归水利管,是渔业部门
⑶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有哪些
农业部官方网站里搜索水产类通知公告
⑷ 水产健康养殖为什么要强调使用生石灰
生石灰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具有安全、环保、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但由于在使用时相对于“便捷”药物比较费力费工,近几年,一些养殖户因怕“麻烦”,把公认的、最为理想的生石灰这味良药给“遗忘”了。在此,提醒广大水产养殖户要重视使用生石灰。
(1)生石灰的主要作用
①清塘作用:生石灰是水产养殖传统的清塘药物。用生石灰清塘,既能杀灭池塘中的寄生虫和病原菌,还能杀死野杂鱼、螺蛳、河蚌、水生昆虫和蝌蚪等敌害生物,对水中微囊藻、蓝绿藻、青泥苔和一些水生植物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且能改良土壤和水质。
②调水作用:养殖水生动物均喜生活在中性和弱碱性水质中。养殖池塘如因淤泥较多,大量投饲、施用有机肥和水源硬度低等因素,极易造成池水富营养化,水质呈现酸性,用生石灰化水全池遍洒,能够调节酸性水质,改善水体养殖环境。
③施肥作用:水中缺钙,用生石灰作钙肥是比较理想的。尤其是养殖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为主的池塘,定期泼洒生石灰水,可增加水体中的钙质含量,有利甲壳类动物的几丁质形成。
④防病作用:生石灰具有显著的杀菌消毒效果。在鱼虾蟹等养殖动物疫病发生季节前,定期泼洒生石灰,能很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当鱼类发生细菌性疾病时,泼洒生石灰能起到抑制、缓解病情和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⑤其他作用:池塘进、排水管道埋入时,堵塞管道周围缝隙用生石灰作填料,效果比较理想。用生石灰与泥土混合后填入洞口,即可形成石灰质的泥块浆而牢固。夏季下雨天气,饲料极易受潮。在饲料仓库中,先在底部铺一层生石灰,上部覆盖一层蛇皮布(以透气),然后堆放饲料,可起到较好的防潮效果。
(2)生石灰的使用方法
①清塘消毒:干法清塘,一般用量为60~75千克/亩,先将池水排至5~10厘米深,然后在池底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坑内,加水溶化,趁热将石灰水向池中均匀泼洒,可迅速清除野杂鱼虾、大型水生生物和细菌等,最好第2天再用长柄泥耙在塘底推耙一遍,使石灰浆与塘泥充分混合,以提高清塘的效果。湿法清塘,一般水深1米用量为150~250千克/亩,具体用量视池底淤泥多少、土质酸碱度而定。
②病害防治:在鱼类细菌性烂鳃病、败血症或嗜酸性卵甲藻病流行季节,每月用生石灰15~25千克/亩泼洒1~2次。虾类养殖池用生石灰10~15千克/亩,可使池水pH提高到8.2~8.9,能促进养殖虾类同步蜕壳,避免互相残食;并能增加池水的溶氧量,降低水体中有害细菌的数量。蟹池在5~9月用生石灰5~10千克/亩全池遍洒1~2次,可防治河蟹烂鳃病、蜕壳不遂症、着毛症和青苔着生等病害,可促进幼蟹蜕壳和生长。
③杀死藻类:养殖池水中微囊藻、蓝绿藻过多时,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15千克全池遍洒;或将生石灰磨成粉均匀撒于青苔(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上,可使青苔连根烂掉。
④调控水质:养殖池塘每月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10千克全池遍洒1~2次,可调节池水pH,中和池内酸度,提高水体植物对磷的利用率,促进池底厌氧菌群对有机质的矿化和腐殖质分解,使水中悬浮的颗粒沉淀,透明度增加,水质变肥,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保持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可改良底质,提高池底的通透性。
(3)生石灰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方法:生石灰化浆后必须趁热泼洒,忌将残渣倒入池中,以免鱼类误食,更不可将整块石灰扔到池中进行水体消毒。由于生石灰易受潮,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变成粉末状碳酸钙,起不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水产养殖所用的生石灰最好是现买现用,且选择块状较轻、不含杂质的为好。
②使用时间:全池泼洒以晴天15:00之后为宜,避开上午水温不稳定、中午水温过高时段,水温升高会使药性增加。夏季水温在30℃以上时,对于水深不足1米的养殖池塘,全池泼洒生石灰要慎重,若遇天气突变,很容易造成泛塘。使用生石灰还要避开闷热、雷阵雨天气,否则会造成缺氧泛池现象的发生。
③使用条件:一般精养池,养殖动物摄食生长旺盛,经常泼洒生石灰效果较好。新开挖池塘因池底无淤泥或淤泥较少,缓冲能力弱,有机物不足,不宜施用生石灰,否则会使有限的有机物加剧分解,肥力进一步下降,更难培肥水质。水体pH较低的池塘,要泼洒生石灰加以调节;水体pH较高、钙离子过量的池塘,则不宜施用生石灰,否则会使水中有效磷浓度降低,造成水体缺磷,影响浮游植物的正常生长。
④配伍禁忌:生石灰是碱性药物,不能与漂白粉、强氯精等卤素类药物混用。因为漂白粉等为酸性物质,生石灰化浆后为碱性物质,若混用则酸碱中和,直接降低消毒功效。生石灰不能与敌百虫同时使用,敌百虫遇碱水解生成敌敌畏,会使毒性增加。生石灰不能和硫酸铜等同时使用,水体中氢氧根与铜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铜,同时使用会大大降低硫酸铜的功效。生石灰不能与化肥或铵态氮肥同时使用,容易引起鱼类的氨中毒;生石灰若与磷肥同时使用,降低磷肥肥效。盐碱地区的碱性高的池塘,不宜用生石灰清塘和消毒。
⑸ 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符合认定高企的领域吗
每次都是吃完饲料才这样的吗?
那就要检查一下是否你的饲料足够池里的鱼.次现象多为喂食不饱产生.
⑹ 简要说明为什么我国的渔业发展要逐步向高效渔业和健康养殖转型
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环境污染造成我国水产品质量严重下降.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部分贝类产品体内残留有石油烃、砷、镉、汞等有毒物质;近岸、内湾、河口等捕捞水产品及内陆养殖的水产品受到多环芳烃、汞和镉等重金属的污染.赤潮濒发导致部分地区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中毒现象时有发生.2001年由于我国贝类、对虾等水产品因毒物、药物残留指标不合格,被欧盟等国拒绝进口,给我国水产品贸易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对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受环境污染、工程开发建设项目如围垦、填海、筑坝、取沙等活动影响,许多优良的产卵场、采苗场、育肥场和增养殖场的渔业功能丧失,渔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增殖与恢复能力下降,主要经济水生生物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重要渔区的渔获物种类日趋单一,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方向演变,多数传统优质鱼种资源大幅度下降,难以形成渔汛.渤海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1959 年单位网产平均在 221~43kg/网/小时之间,主要经济鱼种产量达 138.8kg/网/小时,而到 1998 年产量下降了近 90%,渔获主要种类的产量 11.18kg/网/小时.东海区的渔获物在 20世纪 50年代和 60年代,是以底层优质鱼为主,优质鱼分别占总产量的 48.3%和 55.4%.而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优质鱼所占的比例降低到 30.4%.长江四大家鱼的鱼苗由 70 年代年产 200 亿尾下降到目前的 10亿多尾.四大家鱼产卵场由于污染和环境的改变已几乎消失,鲥鱼产卵场也已不复存在,许多珍稀鱼类资源量已大幅度(五)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严重危及渔业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水生生物资源栖息环境的污染导致了水生生物组成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经济动植物资源持续下降,水域生物种群结构单一,水生生物多样性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严重破坏.监测资料表明,我国水生动物中珍稀濒危动物的物种数目逐年增多,大黄鱼、鳓鱼等重要经济鱼类严重衰退,渤海三大毛蚶场场资源已接近枯竭.在内陆水域,水生野生动物的物种数量和资源量也呈下降趋势,一些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有“长江女神”美誉的白暨豚目前已不足 100头,长江白鲟、鲥鱼、松花江大白鱼等名贵经济鱼类已难见踪影.最新资料显示,几乎所有的水生兽类、相当数量的水生两栖类处于濒危状态.淡水鱼类中的濒危种类目前已达到 92种,占淡水鱼类总数10%.这些濒危鱼类主要包括鲤科鱼类 52 种,鲇类 11 种,鲟鱼类 5 种,鲑鳟鱼类 6 种,其他(包括鳗鲡)种类 18种.水生生物多样性是渔业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将会动摇渔业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