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培人员 > 对教师培训

对教师培训

发布时间:2020-11-29 13:51:21

1. 如何让教师培训更有效

第一、要确立培训目标和目的;
第二、要明确培训对象;
第三、要了解培训需求、设计和规划培训内容;
第四、做好培训师和培训机构的选择;
第五、明细培训时间、地点和培训次数;
第六、培训教材准备;
第七、做好培训考核与评估;
第八、做好培训预算。
在制定培训计划应遵守几个原则: 针对需求、内容全面、 效益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等。

2. 教师培训对教师专业化提升有哪些影响

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参加师德师风培训,疏导心理,塑造师魂。
当今社会人们追求更广泛,文化形式更多元。对于一个长期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无论是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还是自身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对自己从事的这份职业有着不同的看法,职业倦怠感无法避免,三尺讲台上的做法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心理的疏通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学校必须定时组织老师参加相关培训,端正师风、凝聚人心,规范教学行为,引导教师自我释压,保持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情和教学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2、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教学手段尽显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资源的灵活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师教得更舒心,但由于地区及教材内容等多方面的限制,仅仅依靠网络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根据本地本校的特点整合和开发出有效的课程资源,而这些工作缺乏了相应的技术指导是无法完成的。信息技术培训必须将这个重任担负起来,以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更高效使我们的教师更专业,更多才。
3、参加远程培训,开拓视野、满足需求。
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这样才能有效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校教师,有的参加了省继教中心举办的远程培训,有的参加了国家级的远程培训,这些老师由衷地说;“远培真好。”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始终都要更新、补充新知识。但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常参加脱产学习与培训,是不现实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远程培训模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远培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打破传统的课堂培训方式所表现出的“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内容,通过网络查看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
读书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为自己“充电”、“蓄能”、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对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多元的多层的发展体系,只有将教师的自身特点、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分层进行,经常对教师提出不同的专业成长发展要求,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目标的最终实现。

3. 作为新教师对青年教师培训有什么要求

1、结合自身体会,? 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三个挑战.一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二是教学行为的改变,要求教师学会理解,学会宽容,注重帮助和引导,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三是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研究者和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教师要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就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发展个性的能力.教师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就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塑造学生的灵魂;就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教师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会关心、会自我教育,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2)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反思的能力.过去教师工作往往被当作一种简单操作的技术工作来看待,先观摩别人的课,然后自己模仿.这种技能的训练是由外到内的过程,没有关注教师自身的经验与技能.因此,必须有一个肯定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评价观:教师的成长是个性越来越鲜明的过程,要在发展中体现出每一个教师的个性,不能千篇一律.(3)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一个好的课件制作还得靠教师,因为他最熟悉学生,他创造出来的内容最适合学生,因而是最有价值的.(4)教师应具有健全的专业情意.对待职业的态度、情感、需要、创新精神、自主意识等都将影响教师的职业行为.专业情意健全的教师,往往善于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能够民主管理、公正处事、平等待人、尊重学生人格,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做到胸怀坦荡、宽容守信,善于遵循教育规律,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2、请结合实际分析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体现了自身的诸多特征:(1) 综合性与开放性——探究学习的一个初衷是要消除以往教师分科教学,分科学习的弊端.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学习提供了综合学习的机会,通过围绕某个问题组织多方面跨学科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且,探究学习的许多内容是学校无法提供的,其涉及的面相当广泛,既使在同一主题下,研究的视角或切入口也有相当大的灵活度,因而教师和学生须要更多地发挥创造性.(2) 主动性与自主性——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发现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从选题、组织课题组,到实施研究、撰写课题报告都是学生自己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只是承担指导者的角色.(3) 探究性与创造性——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方式.广大中小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的身心发展时期,探究学习也正适合他们的个性发展,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对未知的结论层层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结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学生创造性的发挥.(4) 实践性与过程性——探究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探究学习的始终.学生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更多的是获得直接经验,并在探究的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相对于接受学习,探究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的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从中感受到探究的魅力所在.(5) 互动性与灵活性——探究学习是一个多向互动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学习主体和学习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另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生生间的交互学习来进行探究学习.同时,其学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交流和合作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灵活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6) 层次性与超越性——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在专题目标定位上可以各有侧重,有的专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得较为紧密,有的专题更偏向学术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在强调层次性的同时,也强调要发挥超越性的一面,要让学生大胆地怀疑,大胆地猜测,从而创造性学习,不断地向自我挑战和超越自己.3、举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答:对策一,需要进一步弄清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对策二,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位置;对策三,熟悉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对策四,选用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4、结合实际阐述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1)依据教学目标:每个单元、课题、项目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即具体的教学要求,比如要使学生知道某个概念、明白某种原理,或掌握某项技能等等.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输教学信息.
(2)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也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务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也有不同要求.如在语文学科中讲读那些带有文艺性的记叙文,最好配合再造形象,应该通过提供某些情景的媒体,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受,唤起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景象和情节的想象,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提供条件,使之加深理解和体会.又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概念、法则和公式都比较抽象,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理解,应该提供生动、形象、富于变化的媒体教材,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3)根据学生变量,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要比逻辑抽象的思维和记忆发达,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对他们可以较多地使用电影、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要生动形象,重点突出,色彩鲜艳,最好多配以动画,每节课使用的次数不宜过多,解释要细致一些;使用录像和电影也宜选用短片,动画镜头可以多一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概括和抽象的能力发展起来,感知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延长,为他们选用的教学媒体就可以广泛一些,传递的内容则增多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增加了理性认识的分量,重点应该放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上,同一种媒体连续使用的时间也可以长一些.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媒体中进行选择时也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习惯和爱好.
1.进取心理与挫折心理的碰撞 进取心强是青年教师心理状态的主流.但是,对于多数青年教师来说,由于他们主观上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心理准备不足,对教师工作的困难和复杂程度认识不深,加之缺乏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素养,又初涉教育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教学业务能力较弱,一时难以适应教师角色,因而存有挫折心理,情绪波动和情感变化较大.再加上教师待遇偏低,校外高收入的诱惑,更增强了他们进取心理与挫折心理的碰撞强度,进而阻碍了他们迅速进入教师角色.
2.师表要求与青年心理的矛盾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广大青年教师追求的心理目标.他们处于青年时期,情感丰富,才思敏捷,富有朝气,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师表,热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但是,由于他们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内涵认识不深,对为人师表要求的艰巨性复杂性的心理准备也不足,往往呈现出心顺了大干一场,心不顺就对付一阵的心理状态,缺乏对学生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的循循善诱精神.这种师表要求与青年心理的矛盾,使他们在初涉教师角色中,表现出情绪不稳,情感起伏较大的特征.
3.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冲突 勇于竞争是当代青年教师显著的心理特征.他们渴望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参与平等竞争,施展才华学识.但是,由于他们一方面初涉社会,人生阅历浅,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力较弱,往往过高估计了自己;另一方面,他们在初级阶段既想尽快胜任教育工作,参加讲师评聘,又考虑必须认真处好上下级和同事间的关系,加之客观上职称评聘、奖金分配、分房等“论资排辈”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响,使他们既渴望参与平等竞争,脱颖而出,又苦于成家立业的奔波和部分政策制度措施有待完善的困扰,时常发生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激烈冲突,往往出现过度紧张、焦虑、烦恼、忧郁的心理失衡状态,个别的导致神经官能症或心理变态的发生.
(二)成熟阶段的心理冲突及其形成因素
青年教师在走向成熟阶段中,集中表现为完善教师人格的心理冲突.据调查分析,此阶段青年教师大体有三类设计方案,其心理冲突具体表现及其形成因素为:
1.加紧完善教师人格型 他们大多是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他们较早地确立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较为融洽,进而在教学或科研工作中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因此,他们下定决心,再接再厉,加紧完善教师人格,力争再上一层楼.他们的心理状态,集中表现为进取心理与焦虑心理的矛盾,有时因某种挫折或困惑,表现出过度紧张和急躁不安的情绪.
2.先紧后松完善教师人格型 他们晋升为讲师,表明自己在初级阶段努力的成功,成功之余何不松弛一下!可见他们的心理特征,集中为甘居中游与不甘落后的心理冲突,突出表现在自以为不如自己的某青年教师做出了突出贡献或教学生活发生重大变故时,会产生一些情感振荡和情绪起伏.
3.放慢完善教师人格型 在初级阶段中,有少数教师较长时间陷入不切实际的旋涡之中,他们迟迟进入不了教师角色.后几经挣脱,方减轻些心理冲突,终于评上了讲师,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以转移兴趣中心,热衷于家庭生活,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至于完善教师人格就慢慢来吧.以人生一回何必那么苦自己为宗旨,进取意志重又消退.因此,他们的心理特征是追求安逸与害怕落伍的冲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适当的心理调节对于缓解青年教师的心理冲突,解决青年教师的心理矛盾,完善教师人格,进而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4. 对开展好幼儿教师培训的意见有那些

1.健全优质资源准入机制 一方面,一手抓培训课程建设,一手规范教师培训机构的准人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管理与评价机制,做好课程的遴选、培训、奖励与创新工作。 2.完善教师教育管理功能 实现教师身份的统一认证,加强市区、区县之间的平台对接,以及与第三方平台的数据交互,初步实现异构教师培训系统间的数据交换。用大数据分析服务探索分析教师培训行为和能力提升轨迹,提升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3.建设在线学习平台 建立融学习、考核、展示、反馈、管理等的系统化教师学习平台。逐步提供针对每位学员的个性化课程推送、资源共享、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情况跟踪等服务。逐步做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提高学习的便捷性、针对性与有效性。 基于规范化的各项内涵发展 4.研制教师教育系列标准 研制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及开发指南,指导各级各类主体的课程开发建设。完善培训学分的管理办法,探索教师培训选学制度。制定教师教育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办法、社会第三方教师培训资源和课程的准入资质条件。 5.启动教师培训精品课程建设 建设一批具有针对性、引领性、前沿性且能够满足教师需求的精品课程。通过协同与创新逐步探索示范性精品课程的孵化模式与培育机制。 6.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功能建设 通过院长联席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市区间的联动机制,并与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社会各类优质机构等形成战略 协作联盟,以此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功能建设。 7.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建设 市区共建共育,每10所学校中至少有1所市或区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完善机制,优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管理机制、加强校校间的信息交流、运用信息化手段跨越时空进行经验分享和成果辐射。 立体化、满足需求的培训体系 8.构建分级分层分类分科的教师培训体系 根据教师的特点与需求,建立分级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增强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支持、提升、优化功能。完善学分管理,原则上市区校占比依次为:10%-20%、30%-40%和40%-50%。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市区、校占比依次为:17%和83%。 9.完善各级各类教师发展平台 建立职初期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见习教师教学实践大比武,成长期的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国外访学进修计划、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成熟 期的研修一体网络课程建设和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高端教师的“讲台上的名师”、“卓越校长领航计划”的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市级展示平台,完善和健全在职教 师岗位成长的制度和机制。 10.完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 以学校联合体为单位,送教上门,提升乡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县做好农村教师培训的线上工作坊的建设;市级机构展“中青年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等为重点的农村教师专项培训。 1 1.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 市级机构组织并开展提升教师培训者组织实施培训的能力和水平的专项培训,并试行教师培训线上工作坊制度,培养一批教师培训网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同时,区县建立兼职培训者规范管理工作制度,遴选高水平专家与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1 2.探索教师自主选学研修机制 优化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方式 1 3.形成研修一体教师培训机制。 全面推进教材教法研修一体网络课程建设,建设不少于200门涵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师培训课程。建立一区县领衔、各区县参与、市与区县合作的课程开发机制,探索建设其他领域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 1 4.加强网络研修社区建设 充分发挥区县自主性,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区县现有网络平台及资源。同时,在市级机构的统筹下,加强区县间的研讨与交流,逐步打通各区县间的平台,最终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1 5.健全和完善校本研修机制 各区县加强加强对学校校本研修的管理与指导。市区协同,加强交流、多提供展示平台,促进成果的产出与辐射。学校要立足学校和教师面对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供研究能力,形成教师的教学实践、教育研究和学习进修三者有机结合的模式。 1 6.构建信息技术学用结合培训体系 全面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形成培训、测评、应用、研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5. 开学第一周对教师进行哪些安全培训

学校是第三责任人。教师所做的一切安全教育工作都是代表学校做的,所以,这里我们把学校和教师合在一起讨论。学校应负的是安全教育、安全预防、安全事故救护责任。学校要把学生当着真正的“人”来看待,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良知这一角度来对待此事,把安全教育纳入工作之中,有计划、有目标、有制度、有专人负责实施。利用集队集会、升旗和“两操”时间由学校领导强调安全工作。教师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每个学期学校聘请当地司法所、派出所、治安员等来校上安全法制课。主办安全教育专刊,搞安全自救演习活动等等,把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再者,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及活动场所设好安全警示标志,适合学生正常的学习、活动。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也算尽到安全预防责任了。

第三,学生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不论起因在谁,学校都要立即起动安全事故处理预案,组织人员护送到医院抢救、护理、垫付医药费和通知家长等服务性工作,也就负了安全事故救护责任。最重要的是,事故发生后,学校还得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后思,从安全教育的方法、措施等方面查找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学校所负的安全责任仅此而已。当然,如果安全事故的起因在学校,学校还得负经济责任直至行政责任了。

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动态的、有自我主张而考虑不够成熟的活生生的未成年人,即使教育工作做得再细致入微,必定是静止的、停留在口头上的理论知识。安全警示牌也是不会说话,更不会阻止学生活动的空头文字或图片。而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只要有一点点差错出现就是安全事故。总之,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影响到方方面面。笔者认为,人们在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的同时,不要只推御责任,还要多分析原因,多想想后果,共同分担责任,以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已任。

6. 教师需要“培训什么”和“怎样培训”都重要

随着文明的突进、科学文化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丰富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诉求,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基层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于是,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就热热闹闹的开展起来了,省市级四年一轮的教师培训、不同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通识培训、新课程培训、新教材培训、校本培训等等;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形式的短训班也搞得热火朝天。然而,这样的培训效果如何?大多都是不尽人意。正像一些教师所说的:“这样的培训参加不参加一个样--耗时、费力,而收效甚微!”我们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重理论和技术、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应该包括文化素养、能力素养、理论素养和教育技术素养,虽然这四者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但是,我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素养和能力素养,其次才是理论素养和教育技术素养,因为,文化素养和能力素养是一个教师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基础素质和基本修养,它最能体现出教师文化学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的科学性和创造性的高低,这是一个教师之所以为“师”的根本,离开了这一前提,即便是教师掌握了如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纯熟的教育技术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彰显不出其任何的意义。而我们大多的培训的内容是什么呢?请看,在各种形式的培训中,教师所发的培训教材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诸如《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学科学习论》《××学科教学设计论》《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等,而现代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内容的书,几乎一点也没有涉足。而且无论培训任何学科,大都是这样千篇一律的内容。培训者认为,教师只要经过这样的培训,更新了观念,初步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回到学校,就可以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和品位,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海阔凭鱼跃”了。而事实到底怎样?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没有得到明显提升,课堂教学中除了借助一些新理念、新技术,玩一些“花拳绣腿”、演一些“闹剧”,会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以刺激学生的眼球之外,再也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试问:这样脱离教师专业实际的培训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认为,教师的培训应该结合教师的实际,加强针对性,讲究其功效性;绝对不能闭门造车、盲人摸象、无的放矢,搞形式、走过场。就教师的现实情况而言,问题最突出的是,知识的陈旧和知识的断层、专业能力的严重滞后。现今在一线教学的教师,除了少部分新毕业的大学生外,绝大多数是走出大学十年至三十年的中老年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是学校的骨干。因为长时间在学校繁重地工作,没有时间进行业务进修和知识的更新,所以,文化专业水平大多滞留于大学毕业时的状况,对现代的新的科学知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等所知不多,对本学科的演变、发展状况和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大量新的文化信息掌握甚少,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严重陈旧、落后,新知识出现严重的断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着思维灵活、文化知识前卫的学生,往往显得手忙脚乱、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无以应对,甚至,少不小心,还闹出一些笑话来。笔者听说这样的事举不胜举。“老师,您如何看待余秋雨的散文热?”,“你不是说周作人是个‘汉奸文人’吗,为什么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周作人散文选》中对他的散文赞赏有加,而却没有说他是个‘汉奸文人’?”,“我国‘新生代’作家有哪些特征,为什么叫‘新生代’?”,“荒诞派的作家都很荒唐吗?”,“‘情商’和‘智商’怎么区分?”,“‘天体化学’和‘海洋化学’是两门完全不同的学科吗?”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些有趣而颇有挑战性的质疑,即使是有名望的教师,因为在这方面缺乏必要的积淀,所以,往往是满面尴尬、无言以对,要么胡乱应付、含糊其辞,要么“王顾左右而言他”。无怪乎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喟然长叹:“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现代专业知识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虽然说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受制于教师的专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等因素,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专业能力的核心应该是文化知识的承载量和文化能力。一个教师即便是掌握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和现代专业文化知识做强有力的支撑,将很难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笔者认为,这不是学生难教,而是教师的知识太陈旧,由此带来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严重滞后。由此可见,专业知识的更新,专业能力的提高,已成为教师培训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要任务。
我们认为,在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方面,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培训:⑴ 要让教师在一个较广阔的学科文化背景上全面地了解本学科近期发展的状况、发展方向和主要存在的问题;⑵ 学习并掌握本学科一些主要的较前沿的研究成果,认真研读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著作(作品);⑶ 在本专业领域内,围绕当前一些前沿性的问题和焦点问题,开展一些实效性的专题研究和课题研究,力争出一部分研究成果;⑷ 着重更新本学科中一些过时、陈旧的观点、理念和知识;⑸ 对本学科传统的经典理论继续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丰富专业理论和文化素养;⑹ 对相关学科发展状况、前沿性的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要作适当的了解。在培训形式上,应该灵活多样,讲究实效:坚持集中培训和自主分散学习相结合,学习知识和理论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对教师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要进行跟踪评估和检查验收,而且,要常抓不懈。只有这样,师训工作才能做到“训”而科学,“训”而有实效。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因为这也是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和专业成长所必备的素养。在师训工作中,我们提倡掌握现代理论和信息技术、更新文化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应并举,而以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为主,只有这样,才是师训工作的科学发展之路。

7. 对今后的教师培训有何建议

建议考虑教师人品非常重要,因为培训行业就要做良心行业,虽然品牌很重要,但是也要考虑口碑和服务质量,细水长流才能不断提升业绩!同时教师教学资历、取得的证书、是否经过严格培训等都需要考虑

8. 培训对教师的成语

老师宿儒、
班师回朝、
狗头军师、
尊师重道、
好为人师、
为人师表、
无师自通、
兴师动众、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名师出高徒、
良师益友、
师出无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兴师问罪、
出师不利、
经师人师、
谘师访友、
问罪之师、
无名之师、
班师振旅、
陈师鞠旅、
劳师糜饷、
师友渊源、
严师畏友、
不耻相师、
万世师表、
多口阿师、
百世之师

9. 教师培训:需要培训什么样的内容

随着教师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培、市培、区培以及校本培训的次数、人数不断增多,一种“厌培”现象随之产生,表现出教师缺乏参加培训的内驱力,不想、不愿、不乐于参加培训,甚至逃避培训。反思其现象的背后,我们认为,现在的教师培训存在培训课程理想化,“好听不中用”;培训师资学术化,“能上天下不了地”;培训形式单一化,调动不起参训者的学习主动性;培训反馈延时化,起不到评价促进质量提高的作用。怎样使教师培训更具魅力与实效?为此,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在业已开展的“教师行动研修”的基础上,实施“研训合一”,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成人学习的心理规律,丰富研训课程,精选研训师资,创新研训方式,活用反馈机制,开展“浇根式改善型”的教师研训新模式。
“三贴近”:重培训愿景的指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台在课堂,主要方式是上课,所以,他们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适切融合。教师培训,只有贴近学校,才能突出“以校为本”的问题意识,增强教师培训的现实性;只有贴近课堂,才能凸现“以教为本”的专业意识,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只有贴近教师心灵,才能彰显“以师为本”的发展意识,增强教师培训的发展性。
“三为主”:重培训课程的选择。在培训课程的选择上,要充分理解一线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真实需求,就必须很好地贯彻“三为主”的思想。即:构建以更新教育理念,追求教育智慧为主的“创造型”课程;二是深化以提高教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体验型”课程;提倡以读书反思、课题研究、经验提炼为主的“反思型”课程。
“三结合”:重培训方式的创新。从“问题+课例”的基本培训方式出发,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式、课例研讨式、协作互动式、课题引领式、展示辐射式等多种培训方式,很好地实现了“三个结合”。即“圈养”、集中培养与“放养”、自主发展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关注个性发展与追求阶段发展相结合。从而,使每一位参培教师都能在解决“真问题”中得到“真发展”。

10. 骨干教师培训有什么好处!

教师培训就相当于是一个指向标,给教师指明下一步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教师及时跟上学校发展步伐!培训更注重的教师自身的提升!提升教师授课;学生管理;课堂管理等方面!能让新进来的老师热爱教师这个岗位,让做了很久的老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突破自己,积极参加新课改,带动更多的老师进步!

阅读全文

与对教师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