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待农村教师的发展前景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村寄宿学校,这里的教师比较少,学生200多个学生。这所学校的优势是:一,乡村学校的压力没有那么大,领导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二,孩子大多都是来自农村周边的家庭,相对会比较纯朴。
三,班级的学生相对比较少,便于管理。
四,每个月有300元钱的乡村补贴和偏远补助。
五,现在评职称倾斜于乡村小学,从这里而言还是比较好的。
六,学校提供住宿和食宿。
而这所学校的不足之处是:
一,设备条件不好,所授课的内容不能很好的通过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进行展示给孩子。
二,交通不方便,每次回去都要走出去很远才可以乘车。
三,由于要求不严,教师的责任心往往不是很强,对年轻教师的深造不大,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四,缺乏竞争,容易使人产生惰性的心理。
要说农村教师的发展前途,
一来看看有没有晋升的机会,比如当个校长,副校长等,然后换位思考一下,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当校长的;
二来看看自己的年纪,如果你是一个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贪图一个安逸的环境,那么可以继续待着,如果是年轻的教师,有机会还是往城里发展,因为住在有竞争的学校,会大大提升一个人的学习欲望,而且人生需要努力和拼搏的,不能安于现状;
第三,如果一心想在农村当一辈子的教师,那就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发展一些副业,比如种植业、养殖业、回答今日头条的问题,发展粉丝啊等等还是不错哦。
其实,谈起发展前途,还是脚踏实地,教师挺好的,想想啊,现在又放假了,我竟然不用上班而躲在被窝里答题的感觉不错。所以,做好教师这个职业,拿一份稳定的工资,过好自己的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不需要思虑太多,正如有话语“天下事,死后眠”“身外事,死后矣。”
写在前面的话:农村有发展,那么农村学校才有发展,农村老师才有发展。可是,这种发展需要多少年呢?农村教师的发展前景真的有吗?我不觉得。因为,只要有城乡差距的存在,城市和乡村的老师就永远存在差距,农村老师的发展前景也不会好多少。
[同样是老师,城里的老师到乡下支教得补助,乡下的老师想进城交流学习交钱却不一定能去。]
不可否认,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教育,在教育经费、培训、工资等方面也改善了很多。可是,由于历史的欠帐,这点投资远远不够。而且,由于乡村经济,交通等非常闭塞,导致乡村的生源跟城市学生相比,确实差距很大。
我曾经到过南宁市红星小学参观学习过,我在那里看到的不仅是城市学校的繁华美丽,更看到的是城市学生那种透露出的优秀和自信,这是乡村留守儿童所不能比的。举个例子,红星小学在学校的管理、安排的课程,以及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设的充满特色的课堂,确实令我大开眼界。我觉得,我们乡村教育起码要有30年才有那样的出色。
可见,无论从经济,还是生源,还是校园建设,师资等方面,乡村教育都全面落后,而且这种落后也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拉近距离的。可以这么说吧,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永远存在,城乡教育也永远存在差距。
[能去城市的话,我还留在这里吗?]
而且,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乡村的有些有钱人也逐渐的意识到这个,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在城市里买房子,然后又利用各种关系把自己孩子送到城里读书。乡下学校学生的生源,也只是剩下那些比较贫困的学生,或者是家里没能力出去的一部分人。这样的话,乡村教育也不会有什么起色,不变坏就已经不错了。
此外,城市里的学校不但不为乡村学校着想,还从乡村学校抽掉一些比较优秀的老师进城(有一小部分不是优秀也靠关系上去了),所以乡下学校就只剩下下一些“老弱病残”的老师,以及一些顽固不化、不会管理、素质不高的乡镇学校领导管理乡下教育,还有一些留守儿童组成的“残兵弱将”,乡村教师能有什么发展前途呢?不没落已经很幸运了。
结束语:我不怎么看好乡村教育的发展前景。不过,也不要太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我们都向往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但是,退一步讲,在哪里都是工作,都是生活。乡村教师发展前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困难。谢谢大家阅读!
所谓“农村教师”,就它的内涵来说,应是泛指非城市学校的其他教师。但“农村”的概念可以是郊区的农村,也可以是远郊的农村,还有偏远、贫困山区的农村。
同时,还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1.假如是郊区的农村,例如离城市市区边缘、县城边缘在8千米以内的,按我的理解,都可以认为是郊区农村。
这种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城市教师的工资待遇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上、下班路程稍微远一些,上、下班路上花的时间要多一些,还需自备交通工具。
2.假如是远郊的农村,一般住在学校的可能性要比较大,但工资待遇与城市教师基本一致,还可能多了一项偏远农村教师补贴。不足的是,上街购物比较麻烦,路途稍远一点。但这种学校,一般村里都给它留有可自由支配的土地,什么蔬菜、水果都可以自己种,那可是纯绿色食品!这种农村教师也是过得很逍遥自在的。
3.假如是贫困、偏远山区的农村,这里的老师的确非常辛苦,教师数量、学生数量都少,自己什么都要做。很多时候,什么逛街、买衣服啥的,的确很不方便,文化生活是完全没有的,日子过得很清淡。要坚持在这样的环境工作下去,靠的是个人的信念和生命中的执着追求。
就以上三种情况来看,第1种情况我认为和城市教师没有差别;第2种情况和城市教师有一些差别,但个人的侧重点不同则看法不同。至于提到“发展前景”,我认为要看个人追求的“前景”是什么。是赚大钱的前景?是做市长的前景?还是调换单位的前景?如果目标就是做一个好老师,或者养家糊口,或者追求生活品质,我看不出来“发展前景”有什么不同。当然,第3种情况的确是无法和城市老师相比较的,否则就不能叫偏远、贫困山区的农村了。
再说另外一种情况。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工作环境都是比较好的。
比如我们村的小学,校长是我弟媳,我每年给学校的捐款都在5万元以上;我们村其他在外工作、收入好的同乡,也会给学校捐款。别忘记了,这些捐款中的大部分都是作为教师的奖金进行分配的。因此,我们村小学的教师,除了工资待遇好以外,每个人还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哦!
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师,和偏远、贫困山区的农村教师差不多,从什么角度看,都比不了城市教师。生活品质也是比较差的。没办法,这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左右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Ⅱ 如何解决农村教师缺乏的问题,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说法。崇高而美好的师德,是干好本职工作的保证。学校通过经常性的师德师风教育,让教师自觉做到认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心扑在教学上,刻苦钻研,精心培育,无怨无悔。 加强师德建设,要用“一学”“二树”“三总结”“四改变”的方式进行。“一学”即定时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等,将师德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中。“二树”即有意识地培养典型,为大家提供学习的榜样。“三总结”就是总结师德工作经验,对教职工的任职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四改变”即通过学习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改进教风,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重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针对农村、山区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学校全力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努力做到请进来,走出去,让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尽量为教师提供方便。从师德、师风、专业素养、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为教师的成长不断创造条件,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积极订阅报刊杂志,主动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增强自身素质。通过培训,让教师理解“参加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三、加大科研力度,抓好课改培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 努力引导教师具有多角度、多层面、辩证思维的工作方法,完善考查专任教师的课改理论掌握情况的方法;搭建平台,让教师在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中,激发“自我发展”的愿望,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建立“双向”的培训工作机制,实施“菜单式”培训,使教师由被动接受培训变为主动寻求培训。培训过程本着“观摩课堂,观看实录,发现问题,发表见解,专家点评,讨论反思,撰写报告”的思路进行,通过培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四、教师是应该学习的人,提高教师素质,关键在自己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应产生“本领恐慌”的意识,如不学习,无论什么人都会被淘汰。 现代教育需要学者型、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所以,学校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以各种方式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学前人、学名人,甚至学学生。
Ⅲ 如何来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教育管理现状如何解决
1.建立并完善美术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体制提高美术教师师资的数量。农村美术教师大多是美术爱好者,没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政府可以组建培训美术教师的机构,便于和其他美术教师的交流、沟通。另外政府也要采取有效办法吸引专业的美术教师深入农村教学。
2.为农村中学美术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的机会。美术主要是指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造型艺术就是指传统意识的技法,而视觉艺术就是人们眼里所见的一切事物。如何来评判我们眼里所见物的“美”与“丑”这就离不开美术课程里的欣赏部分。只有老师懂得了欣赏才能交学生如何去欣赏。所以政府要为农村美术教师提供美术学习的机会,比如:组织农村美术教师多参加书画展览或自己办书画展。 3.开展各种规模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重视美术课堂的教学优化,教师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4.定期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素质的考核。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素质的考核,让农村美术教师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5.专人专用,改变美术教师“师资”浪费的现象。在农村有些学校就算是有美术教师也会去上其他的科目,没有让资源的到合理地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学校应该要专人专用,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
6.进行区域内的美术教师交流。如“城乡交流”、“学校交流”等方式以缓解学校美术师资不足的问题。
农村教育管理现状如何解决
(一)提高基层教师的待遇。
农村教师的幸福指数不高,物质拥有不丰富,精神世界也会受到影响,要重视人才,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职业的获得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要通过提高教师尊严,让基层教师安心扎根乡村教育,甘于奉献。为引领社会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当地教育部门、人大、党政府应该加大扶持,重点关照,对安心扎根农村的一线教师,提高更好的待遇,评选评优给予优先考虑,吸引更多的良师服务乡村教育事业。
(二)加大教育的投入和管理。
在财政投入上,县人大监督县、乡镇财政要按一定比例投入教育,用于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在具体工作内容上,各级人大领导和代表要树立责任意识,根据乡级政府的职能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人大对所辖范围内的中小学精神文明建设、治安管理、法制宣传教育,动员、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等项工作,负有管理、检查、指导的职责,要实行动态管理,让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文化等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农村办学品位。同时,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兼顾农村,周全安排进城务工子女就学,让农民子弟就近入学。
(三)强化责任,抓好落实。
各级人大加强政府责任、营造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良好氛围,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步伐、改善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幼师师资水平,加强日常监管、依法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同时,建议人大代表进校园了实情,深入学校了解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制定相应措施。
农村教育管理现状如何解决
1、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离不开政府的协调与投入。
政府在改革重要完善机制,增加对农 村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
2、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 大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有效整合社会各个方面的有利资源,共同致力于解决 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全社会要净化农村文化市场和治安环境,对农村网吧、游戏厅和 娱乐场所进行严密监督。
3、重点关注家庭教育。
家庭依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重要点,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 成长的基础。父母和家庭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否外出务工,父母 都应给予儿童成长中的指导与关爱。首先在外出安排上,父母应尽量维持家庭功能的完备,父 母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在外出期间增加回家的频率,通过各种通讯工具与子女增进交 流沟通;父母和监护人应与学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时刻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 儿童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和氛围,给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引导与情感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到 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
4、更加关注学校教育。
留守儿童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学校采取多种 方式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创办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创办不仅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便 利的住宿条件,也为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能得到充分 有效发挥奠定了基础,寄宿制学校还能够是留守儿童在同学和老师的互帮互助中感受“大家 庭”的幸福与温暖。
Ⅳ 乡村教师面临着哪些尴尬局面
“教育是乡村发展的基石,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没有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在近日召开的2017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上,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指出。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第一部专门指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让全国330万乡村教师看到了春天。如今,如何进一步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仍是众多乡村学校、教师等关注的焦点,也是乡村教育的关键。
乡村教师的逃离,乡村学生的撤离,乡村社会的疏离,而这无形中让乡村教育形成一个“怪圈”—— “乡村教师梦想进入城镇学校,真正融入乡村、热爱学生的教师相对较少。而教师的缺失导致优质教育缺失,进而又导致学生流失,这又导致教师进一步缺失,有学校就剩下几十个学生,按编制就只有两个老师,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有发展动力。
关爱乡村教师,关爱社会未来。
Ⅳ 农村教师存在的困惑和需求
1.角色转换后的困惑这些新
教师经过招考由大学生转为教师,由被管理者转为组织者、管理者,其教师的角色行为及生活习惯在短时间内还未成形,往往在课堂纪律的把握上出现宽严失度,有的过于严厉,甚至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有的则过于放纵,任由学生们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吵吵嚷嚷,预设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心里感到郁闷。
2.现实工作中的压力
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前,大多对自身的未来有着良好的愿望,但走上岗位后,才知教师职业的艰辛和劳累,许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耗在那些学习落伍的后进生身上。
3.知识结构的欠缺
目前师范院校专业划分较细,造成了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化,或文或理,知识面受到局限,而实际上农村学校教师一人兼教两门以上学科相当普遍,新课改实施后,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比较紧密,要求新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需要广博的综合知识以及全新的教育理念。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农村教师渴望能有效扭转这种局面,具体要求是:
第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学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许多新教师已有的知识储备不能满足现实新课改的需要,针对多数农村学校新教师普遍存在的“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因此要对农村学校现有的、落后于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师资进行相应的再教育,再培训,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其重点放在指导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上,学校应督促新教师虚心向优秀老师学习教学方法,体会教学风格,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与新教师结对子,明确师徒关系与相互职责,在每学期安排的教研活动中,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机会让新教师上公开课,给他们压担子,铺路子,让他们在教科研活动中经历磨炼,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鼓励他们参加校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支持他们外出学习进修,还可以通过校本培训,联片教研活动的方式,让新教师在互动互助中锻炼成长。
第二,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心理调适
学校规模无论大小都由教师个体组成的,而学校与教师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老师的忠诚和创造,学校很难生存和发展,同样缺乏学校提供的舞台,教师也难以获得良好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转变新教师的管理理念,多给新教师以人文关怀,让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帮助新教师进行心理调适,认真倾听新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平时引导他们读教育改革的理论,读哲学,读历史,读教育专家的作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书籍中,那些大师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超脱的情怀,会使人消除职业倦怠,会使人的心情变得乐观、豁达,会产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动力。同时学校应注重为他们创建一个学有榜样,鼓励竞争,倡导合作的教科研氛围,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第三,完善管理制度,树立专业意识适当地运用激励机制,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新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学校应发扬其长处,挖掘其潜力,增强其信心,将其出现的问题看作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笔财富,进行客观地评价。当他们获得一定成绩时,应不失时机,因人制宜地通过恰当地激励手段,强化他们的成就动机并引发他们确立更高层次的需求,对他们进行适当地物质和精神奖励。如定期地开展评选“教坛新苗”、“教学能手”等活动,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在成长过程中孜孜以求,排除杂念,正视现实,树立终身从事并献身于教师这个职业,收住骚动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平常、平凡的工作中去,让他们从生活的喧嚣和浮躁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促进农村新教师专业成长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系统工程。只有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专业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校本教研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资待遇等工作,农村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肯定会得到长足发展,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Ⅵ 目前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知识经济已成为了时代的标志,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所以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因此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是与这个国家的教育直接相关的。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众多受教育程度差距很大,其中我国农村人口素质低下是影响我国整体国民素质的主要因素。要提高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就必须重视提高我国的农村人口素质,只有农村人口素质有了质的提高,才可以从根本上适应我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长期落后封闭,农民的许多落后的、封建迷信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使个别地区经济有所发展,但人的思想和观念仍停滞不前,在一个相对长期固定缺少开放性的农村社会,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素质要一下子有根本改变并不容易。
要改变这种状况,有不少远见之士为此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总结这些经验可以得出:要提高农村人口国民素质的长远而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二、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长治久安。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
1、“两免一补”“义务教育”政策的施行,使更多的贫困孩子能轻松的走进课堂,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
2、“远程教育”的普及,拓展了农村孩子的视野,他们能看到的已不再是一片黄土地,小麦、高粱加玉米,他们有了更大的求知空间。
3、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公立学校“大锅饭”的落后消极的劳资分配体制,多劳多得。
4、教育已逐渐成为农村家庭的消费热点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消费呈明显升温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重视子女教育的内容;其次,示范与攀比效应使父母不愿自己孩子生活和学习条件比别人差;再次,出于补偿心理,许多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寄希望于子女,以弥补自己的遗憾;第四,随着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普遍具有危机感,从而更积极的在教育上投入。
三、农村基础教育仍存在一些还待解决的问题
1、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长足发展受到限制。
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重还不到30%。
另一方面,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后,学校经费主要靠上级下拨,但由于下拨有限,致使经费存在严重不足,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大大影响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从硬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城市相比有天壤之别。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文化素质、综合素质和态度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客观上造成城乡教育的不平等。
3、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
4、优秀教师流失较多,生源严重缺失。
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农村师资本就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严重缺血。
5、农村家庭教育的薄弱与缺失。
家庭缺少教育氛围;缺乏与孩子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留守儿童已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盲点。
6、教师压力过大,待遇较差
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学生越来越难教。缺少专业教师就由其他教师兼任,重新学习本身就很累。农村教师工资相对较少。此外,由于学校自有经费紧张,对教师的考核奖励金额甚少,不能完全于教师的劳动付出成正比,也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Ⅶ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师德教育力度不够,教师职业道德出现滑坡。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农村中小学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严重下滑。据调查,在部分农村学校,个别教师长期请病假在外经商,临时找人代班代课;部分教师长期沉迷于麻将、赌博,上课应付差事;有的学校考勤制度不严格,一些教师有事请长假,无事请短假,学校对其约束力不够;个别教师语言粗俗,行为举止不检点,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重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和威信。以上种种表现,充分证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重才轻德,在师德建设方面讲的多,落实措施少,处罚力度小,不足以引起重视;二是现在农村各中小学进入教师队伍的招考教师中,许多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的,本身知识功底、文化素养相对于九十年代以前毕业生就有很大差距,责任心不够,事业心不强;三是大量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教育行业,担负起育人的工作,从事教育工作必备的培训、试讲实习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欠缺。
2.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动力不足,知识陈旧,不思进取。在提倡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引领农村先进文化的主力军,力应为推进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组做出贡献。但据了解,农村学校特别是初中以下学校学习氛围不浓,学习劲头不足,除办公桌上摆放的教材、教参等备课资料外,此外别无其它书籍,更无什么教育名著、中外经典著作,视野狭窄,知识面不广,自认为在这个小天地中,凭自己肚里的墨水足以应付中小学生。这是因为,其一,教师内心没有学习的强烈愿望,不追求精益求精,把充满创新工作的教育当成了一堂课的年年重复;其次,学校措施不力,无明确约束性考核办法,三是校园内学术气氛不浓,在大家都在谈论车市、楼市、理财时,有人很难安下心来读书。除了一些为了文凭参加函授自考的功利性很强的学习外,主动学习的很少。知识陈旧导致方法的陈旧,方法的陈旧导致教育的落后。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教师的知识落伍,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
3.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十分突出。某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近年在对县域内农村初中进行督导评估过程中,发现学科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非常普遍,甚至非常严重。某一所初中教师任教专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率达到40%,由于部分学科师资严重缺编,其它专业教师不得不兼任他们力不从心的授课任务,一方面教师教得吃力,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对此,学校无奈,学生无奈,家长无奈。
4.农村教师教育手段落后,影响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从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教学手段落后,教学理念陈旧,教学语言缺乏激情,教学过程体现不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感,有些课堂虽然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但比较肤浅,没有从学生内心去激发学习兴趣和发言参与的欲望。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看,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利用率低,教师运用能力不高。由于农村教师自身素质和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紧迫感缺乏足够的认识,自主学习意识淡薄,使得其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动性降低,从而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5.农村教师培训机会少,通过培训内化为自身能力的因素少。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别,一些优秀教师、教学骨干集中在城镇中小学,农村中小学教师外出培训机会相对来说远较城市低。虽然按照上级要求,学校和学区组织了校内、乡内培训,但由于培训层次低,针对性不强,教师不够重视,收效不大。一些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来后对先进经验未进行大面积推广,资料束之高阁,在教学中仍然沿用自己的一套做法,使培训未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
6.教师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学校缺乏科学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和教师激励机制,许多学校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长期以来的“大锅饭”现象使教师缺乏竞争意识,缺少努力、勤奋工作的动力,创新精神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缺乏科学的激励措施,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发表论文、以及教学科研成果方面数量少,质量不高,影响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述表现,充分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直接影响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为此,必须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找准方向,找对路子,重视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保证农村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