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语培训班成本如何计算如1位老师(按小时计算),材料费,等 具体点。专业准确点
计算培训班成本,需要把开支部分开列出来。没有开支细目,无法计算成本。如果计算也不过是预算。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对教师实行多少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对教来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源全员培训。
相关介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五十三条规定,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培训。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2)小学教师培训预算扩展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
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3. 云南2014年国培教师人头经费是多少云南
参考资料
培训计划咋实施?
教师轮岗优势互补
为了全面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昆明市教育局以全面实施“园丁工程”为重点,以“名师引领、骨干示范、提升能力、提高质量”为主线,全面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干部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农村师资培训和专项业务培训,努力加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因地制宜、县域统筹、政策引导、城乡互动”原则,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学校“县管校用”的教师资源配置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县域范围内合理流动。对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的教师和任期满两届的校长,由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在县域内进行交流,建立优秀校长、教师到薄弱学校交流的制度,促进干部、教师队伍流动常态化。采取支教、学习进修和挂职锻炼等方式,推进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对口支教工作,实现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形成良性帮扶机制。扎实推进省一级高(完)中、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名师名校长和直属学校对口支教帮扶工作。
收入待遇咋保证?
今年起每人每月可获500元补贴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投入。
各县区政部门要按教育费附加的5%和教师工资预算总额的2%设立教师专业发展专项经费,全额用于教师培训。要确保将中小学年度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按照60%作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专项资金,40%由市级统筹。
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制度。2006年事业单位全面实施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09年,实行绩效工资改革,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奖励性绩效工资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每月每人200元。2014年1月起实施乡镇工作岗位补贴,每人每月500元,逐步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待遇。
“国培计划(2014)”已全面启动,项目包含:示范性集中培训、脱产置换培训、省内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高中新课改通识培训和同步研修、农村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国级培训。
培训效果咋样?
老师感慨收获颇多
这些年学生放假、老师进课堂越来越常见,每年寒暑假省、市教育部门都会组织老师进行进修,而农村中小学的老师们进修机会则更多。
“这几年国家在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上下了很大力气,学校里配了不少新设备,但是我们都不咋会用,通过这些培训学会了用这些设备,还知道去哪里找好看的图片呀、歌呀,讲课的内容也变得丰富生动起来,我觉得挺好的。”在昆明一所农村中学教英语的赵老师说。
他同时兼任班主任,说这些年参加的培训,除了学到教学技能之外,还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班级的办法。”比如说娃娃上了点年纪,相互之间会有点好感,现在我们都知道怎么去引导比较合适,不像以前要么骂他们,要么喊家长来谈话。”另外他说在培训时还交到了不少同为农村老师的朋友,平日还可以讨论交流一番。
4. 教学经费保障制度怎么写
给您一个范文:
冯庄中心小学教学经费保障制度
为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经费及时、足额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教学经费是指日常教学经费和教学设备购置经费,具体包括:教学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等。
•第二条 教学经费预算管理的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指标控制的原则。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统筹安排和使用各项教学经费,同时划分财权,由学校进行分级管理,对各项经费分设经费卡。
•2、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的原则。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每年在安排经费预算时,除人员经费外,应优先安排教学经费,使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经费预算中得以体现。
•3、保证总量、逐年增长的原则。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每年投入的日常教学经费应不少于当年总额的30%,且保证生均日常教学经费逐年增长。
•第三条 教学经费预算的核定依据
•专项教学经费根据学校各年专项教学活动的需要,考虑学校的财力分项核定。
•教学机动费的核定:为了保证学校教学经费在总量上能满足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需要,且实现逐年增长,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学机动费,由学校统筹安排使用。
•第五条 教学经费使用监督
•为确保教学经费足额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学校将加大教学经费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保证教学经费能够足额、充分、高效地使用,严禁挤占、挪用。具体做法是:
•(一)学校监督。学校分管教学经费的负责人应于每年底向全体教师会汇报经费的使用情况。
•(二)财务监督。会计人员应提高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对每笔支出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杜绝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
•学校每年应定期对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的监督、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5. 回复:继续教育培训经费谁承担
四、条件保障来
第十六条 中小源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经费标准按不低于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5%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附加费中应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培训。中小学校应在业务经费和办学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或其他教师机构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由举办者予以保证。
第十七条 政府财政拨付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用;其中直接用于教师进修院校办学的经费由相应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培训计划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安排。
第十八条 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批准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学习期间的费用应按有关规定在继续教育经费及在任职学校业务经费中支付。学习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教龄、工龄连续计算。
6. 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算几个学时
坚持教师要优先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小学和中学教师
近年来,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师FAff建设科学规划和宏观指导。
2,努力促进教师教育的创新。
优化配置教师教育资源,教师培训,努力建立一个新的系统。
按照实际需要的教师在小学和中学部,省及时止损培训的专业水平,初中教师的招生计划,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中学,英语,艺术类和综合类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学科教师的迫切需要。同时,根据新时代的农村教师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建设的特点,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实践环节,努力提高教师的质量教育。 2008年,全省开展师范生实习飞行员,152名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3,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首先,从2003年开始,全省开展了坚实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学校的校本培训,远程教育??为基础,以专注于内容,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新的道德教育主要和次要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省义务教育教育教师完成一个新课程培训任务,的408,000名全职教师收到的在职培训,240小时,15万美元和25.5万,分别,参加的IT初级,高级培训48,000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州三个关键教师培训。
二是要加强薄弱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培训。从2004年开始,全省农村教师学科结构失衡突出的问题,提出的省级特殊资金,依托本科院校,英语的语言培训的小学和中学的学校在全省农村乡镇,近10000计算机骨干教师, 1500省级骨干教师的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生活和健康学科。全省城市和国家进行了相应的特殊培训,有效缓解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
是小学和中学教师资格,以提高密切关注。我的办公室已发出一个“通知”,以推荐优秀工作的小学教师,以实现专家资格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的水平,“推荐优秀服务次级学校教师达到通知的学士学位度水平的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和了一系列文件,使用远程教育20000小学教师和15,000名学校教师和自学考试相结合的招生考试,每年举办提升培训的专科和本科学历。同时,鼓励教师通过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以及其他形式和手段,提高学术水平。据统计,教师和初中学校在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师比例的本科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在2000年上升至12.94%和11.26%,65.64%和46.61%,2008年。
大力开展中小学校长的培训。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校长证书“的规定,加大校长培训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较发达地区的学校挂职锻炼计划安排相对薄弱学校的校长,发达地区的未偿还本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办公室2003至2007年,共有35,000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育管理干部参加职前培训贫困地区的小学和中学,累计340多族群的选择较发达地区的学校挂职锻炼的校长。
五小学和中学教师培训,示范性的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健全的网络,全省108个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教育水平显着提高,9有通过评估和验收,在全省,包括两个由教育部教育通报表彰在2004年,全省设立远程教育平台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小学和中学教师培训和教学建立在90个点对于偏远地区教师获得优质资源,通过网络,以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状况2007年,我的办公室在远程网络和资源优势,利用广播电视和实施学历教育的小学和中学教师系统于2008年,投资6亿元建设的小学和中学教师在湖南省远程培训平台和学习资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
4,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教师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行政主管部门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2004年,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重申“认定,职务评聘的资格,小学和中学教师,工作机会,培养培训,调配交流,档案管理和评估下的集中管理功能的机制,以确保县级以上的资金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管理制度的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政主要负责检查和评估教育成绩的奖励和惩罚。进一步提高小学和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范围内的员工薪酬开支总额的1.5%,营业外支出“,”教师培训费按照公共预算总额的5%学年安排参加培训的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所需的旅费,伙食补助费,信息费和住宿费用'。统计2003年至2007年 - 2007年,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继续教育为小学和中学教师的专项资金总额为2.92亿元。
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湖南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细则(试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纳入规范化的轨道,2004年,全省教师的综合素质,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工作,出台了”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教学素质和能力测试标准(试行)“,”湖南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办法(试行)“操作文件,加强对教师教育的毕业生,到申请人员教学素质和能力测试,直到2008年年底,全省已确定各类教师资格53390000人。
三是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年级老师的认可制度。从2001年开始,我们将在小学和中学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评估权计划下放教育行政部门的城市和国家。评估的位置,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应当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在2004年明确规定。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政策倾向于农村教师职务评聘,其中至少20年的农村工作,符合规定条件的乡镇以下小学和中学教师,在三年的时间里,参与中间位置的机会,在没有中学高级教师的农村中学,让至少有一名合格的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资格,2002年,全省修订颁发“审查湖南省教师的实施细则,在2008年年级的老师选择,80%的报告指标定义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重点放在农村教师,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教育教师。
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一起工作的同志们的努力和不断创新的结果,务实的工作。省建设小学和中学教师的工作,曾多次通过教育部教育和领导高度。教育部教育两倍编发“专题演讲”,在全省推广的做法,2006年在教育部, “原副省长许云昭同志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作专题发言,介绍全省加强建设举措和农村教师的经验:2007年,新华社”湖南实施定向培养农村教师计划,标题专门编发了“国内动态。
准确地把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的发展时期,建设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的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积极研究教师的工作在新形势下,主动适应新的变化。
1,充分认识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教师从现在到2020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的战略机会,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牢牢把握这个重要时期的战略机遇期,并大力实施的战略和这个战略,努力以实现从人口的力量改变人力资源的权力,以提高该国的全面的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在共同的愿望和目标,在全国人民的在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基础教育过程中,指导整体的一个更加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教师是关键。
从自我发展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教师是教育和保障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实施素质教育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一些地方,许多小学和中学教师深入改革的基本教育课程意义上的“不适当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在一定意义上,老师说:水平决定教育水平,教师素质是教育质量,教育差距的教师缺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的质量。
,初步实现了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学校和有机会读好学的要求,读好书“的愿望所取代,大力推进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发展,努力破解择校,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根本上解决问题所在高品质的教育发展,改善教育的内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人民满意的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和全民族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增强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命感,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甘于奉献的动态教师的感觉。
2,充分认识建设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教师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的教师在小学和中学的建设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师编制,资历,处理,管理,培训,培训,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必须解决。近年来,各级政府,以确保及时足额缴纳教师工资,但收入分配和公务员工资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津贴,福利,住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问题突出;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教师的质量,但改革和完善教师资格,就业准入制度的相对滞后;日益迫切的要求,以提高现有教师的质量,但系统的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健全,教师的资源配置,推动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流动和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仍在探索,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但城市学校教师的素质和待遇的差距仍在拉大,有的地方,尊重为教师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教师的法律地位仍然是不明确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和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建立一个道德高尚的教师业务技能,培养新一代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我们仍然面临着新的问题。
3,充分认识到目前的小学和中学教师的突出问题,在我省固有18,058全省现有普通中小学,教师553848人,其中专任教师496486人。不懈地努力,建立长期,小学和中学教师在省队结构显著改善,上升的整体素质,为全省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个显着的贡献,是一支很好的球队,但球队本身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小学和中学教师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臃肿共存,学校,主题是不支持现在,一方面,高的学校和小学的整体农村初中学校教师超编,另一方面,在小学和中学学校部分教师的结构性短缺的超并存,全省高的学校和幼儿园等学校段教师缺乏编译为10142和39321分别根据现行标准。受结构性矛盾突出。信息技术在小学和中学的学校和专业英语教师,专业教师,音乐,艺术,体育,综合学科短缺的严重短缺,如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师,课程的补充5666,14532和6245,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来源,营养补充剂,以及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课程类别及时间的比例问题调整的因素,但补充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按照学校的一些领域和学科的教师,目前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整体受教育程度提高教师应按照现行的国家和学习教师教育的要求,学历合格率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在全省达到了99.49%,96.82%和90.23%,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但的发展,教育,我省在全国水平不相称的各个段的高层次学术水平的教师的百分比在其中的地位在2007年,全省小学学校与一个大学学位或以上的老师比, 62.5%,仅排在22。随着教师专业化和加速我省教育强省建设的过程中,我省基础教育的教师整体学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相对老化。省学校45岁以下教师的比例为61.43%,51岁及以上教师的比例为24.35%,较上年的城市分别为79.36%,11.96%,68.06%和18.0%县镇农村地区相比,54.54%和30 .1%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的问题,在未来五年将进一步加剧。
小学和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加强对本世纪末,我省全面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专业发展,应加强脱颖而出,成为关键影响和决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虽然全省已建立在每五年小学教师的员工培训体系之一,并且还下大力气开展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特别培训,而不是由于缺乏理解的法律的专业发展,小学和中学教师培训的作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实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总体而言,小学和中学教师的在我省专业水平,与当前的经济和社会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要求,并满足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需求增长有较大的差距为素质教育。
全省中,小学和中学教师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有很多原因,今天的世界教师专业发展趋势的限制,全省仍是不够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加快全省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需求持续增长的优质教师资源的增加超出教师教育发展的步伐的影响,以及教师教育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其他因素。
背景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时代的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主观的总结和思考,发现自己在建设的教师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教师在新的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设全省的中,小学和中学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做好当前和教师的工作,在今后一段时期,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师的教师。发展教育的资源和核心要素,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格局教育的原因,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教育法规定。
BR />全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各级和从事教师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充分了解战略的重大意义的建设,教师的新时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格局教师建成,我=约瑟夫·N-最优先作为国家的事业和政府的责任,对教师的发展现状,当前的突出问题和未来的需求,教师,统筹规划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公共财政的状态,用实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教师必须注重创新体系建设,以更大的决心,建立一个长期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环境,教师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工具。
2,必须坚持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核心2020中国将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不仅中的规模和结构,但也中的质量,以适应??更高的目标和要求的水平。省的看到,在数量和规模的小学和中学学校教师已被基本满足要求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我省在2007年建设自己的发展和核心任务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出台后的特殊配方的教师整体素质提升计划,作为一项重要的配套措施,落实建设教育强省的要求下特别保护。
全省各地对教师的比重迅速转向中心的建设工作,提高质量教师最多,以提高质量为根本,教师的任务,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努力实现的目标和任务,师资力量雄厚支持,实现教育的省份。
必须坚持的主题,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的重要趋势。国际教师专业发展。全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并加速过程中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立一个专门的教师,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教师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思想品德,专业知识的主要内涵专门的全球经验,技能和专业能力的不断努力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复杂的发展过程中,是唯一的出路增长高层次的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师专业人士,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只有不断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的专业水平;的原因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取决于每一位教师自觉的专业发展,提高质量,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积极的政策和措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以提高产品质量。
4,必须坚持以重点建设农村教师。近年来,通过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农村教师的建设得到了加强,显着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整体面貌有新的变化,但相对薄弱的农村教师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城市和农村教师配置的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农村教师结构失衡,缺乏骨干教师,工资低,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教师仍是最薄弱的环节在教师,严重制约着教育的整体质量的提高,影响了群众满意的教育。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牢牢牵住农村教师牛鼻子,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财政资源进一步加快农村教师的发展步伐,促进科学发展的建设全省教师。
3个坚实的步伐几个重点
全省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同志们在建设全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的施工实践,在小学和中学,把思想和行动研究工作的教师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不断提高把握方向,统筹规划,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在2009年的小学和中学教师工作在全省,湖南大学生同志已经作出的部署和要求,我在这里强调的是集中在今年乃至未来几年抓住几个工作。
1,调整和优化小学和中学教师的数量在我省的矛盾基本缓解,结构,教师资源的结构性问题迅速上升的主要矛盾,目前我省教师在许多结构性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结构职位空缺臃肿共存的是,中,小学和中学的教师总人数的很多,但一些科目的教师,特别是缺乏有资质的专业教师,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已经谈到,全省学校音乐,体育,美术三个学科教师短缺,其实,以上几个学科的,也有一些教师,中,小学和中学教师“教不学”专业的专业的专业基础,我们谈论专业化的?
在未来几年,全省学龄人口和教师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密切关注结构调整的教师,根据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并在该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师在小学和中学的学校建设计划,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学科分专业的培训计划,有效地控制学科专业结构的失衡,从文化的源头,教师补充链接,根据学科(课程)教学任务需要配置准备进入教学学科(课程)
7. 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影视教育经费管理实施细则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起在我省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国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我省各级政府按照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全面拓展保障范围,成绩显著。但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看,仍然存在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供需矛盾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农民教育负担有待进一步减轻等问题,必须从理顺机制入手,通过深化改革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党中央、国务院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决定实施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这项改革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实行“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二、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计划;统筹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资金,建立管理机制;研究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事项和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省财政、教育部门抽调力量组成,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省直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市、县(市、区)政府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确保各项改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目标要求
从2006年起,我省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计划用5年时间,按照“明确责任、各级共担、加大投入、全面保障、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全面落实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责任,建立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需求,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和资金保障措施
(一)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从2006年春季入学起,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照“一费制”标准全部免除学杂费。享受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对象包括:在农村地区(含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县城所在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贫困家庭学生;在城市市区以及城市郊区所辖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实施意见》(辽教发(2004)127号)中规定的农村中小学年生均杂费标准执行,即城镇小学170元、农村小学140元、城镇初中240元、农村初中200元。全省(不含大连市)免除学杂费资金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省承担全省免除学杂费资金总量的60%,各市承担比例由省按各市所辖区域内免除学杂费资金需求和财力状况分市确定。市、县(市、区)分担比例由市确定,市本级财力相对较好的市,要承担主要部分。省承担补助资金一经确定,将作为基数补助各市,由各市按照每年所辖区内农村中小学实际在校生人数核定补助数额。
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其中,免费教科书资金按照省政府《关于对全省困难家庭学生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通知》(辽政发(2003)34号)有关要求和省政府制订的“一费制”标准等政策执行,省承担资金按2005年核定的对各市补助基数确定,其余部分由所在市承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按每生每学年不低于300元的标准由各市自行承担,各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高补助标准,市、县(市、区)分担比例由各市自行确定。
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按农垦、林场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与所在地区农村同步实施,所需经费按现行体制予以保障。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经费由所在城市予以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二)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原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包括按“一费制”标准学生缴纳的杂费和财政拨款安排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2006年,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先落实省制订的“一费制”农村中小学预算内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最低标准,即城镇小学150元、农村小学130元、城镇初中220元、农村初中170元。在此基础上,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和2008年两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09年,中央将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我省将按照2008年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中央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上述不同阶段,保障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投入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按照免除学杂费资金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财力较好的市可适当提高标准,所需经费自行承担。省财政承担部分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乡村两级办学补助部分和一般转移支付予以安排。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从2006年起,按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校舍生均面积、校舍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测算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建立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由市、县(市、区)共同承担。省综合考虑各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预算资金安排情况、财力状况、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成效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给予奖励性补助。该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的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校舍的维修改造(重点用于D级危房),不得用于偿还债务或挪作他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集中支付。2006年,省、市、县(市、区)统筹安排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结合布局调整和农村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重点解决域内现存D级危房,以后年度形成的危房纳入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解决。
(四)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省继续按照现行体制,对各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并加大对财力相对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巩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一个统一、全额统筹”的县统筹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
(五)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省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培训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落实本辖区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培训机构要按照政府编制的教师培训计划和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培训的组织和教学工作,确保培训质量。省财政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用于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财力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市、县(市、区)财政应当设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学校按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费,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承担的费用支出。
(六)确保各级政府应承担的资金落实到位。各级政府要分项目、按比例及时足额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省政府承担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所需资金的主要部分,对财力相对困难的地区予以适当倾斜,并负责统筹落实省以下各级政府应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市以下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筹集资金,安排新增财力,确保应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落到实处。各市政府在落实改革资金时,要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分担数额在预算中予以足额安排,不能将责任层层下放,防止出现省加大了投入,市以下相应减少投入的“挤出效应”。
五、建立完善预算编制和资金支付制度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后,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对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校财局管”。要按照部门综合预算改革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农村中小学各项收支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编制报同级财政部门,村小(教学点)由所在乡镇的中心学校统一编列。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合理编制资金计划,科学调度资金,根据预算执行进度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拨付到农村中小学校,其中,校舍维修改造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统一管理,不得下拨至乡镇和学校。
六、严格规范收费行为
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后,全面清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各类服务性收费。学校只能按“一费制”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收费项目和寄宿生生活费。严格控制地方教材的科目和价格,教辅材料应由学生自愿购买,学校不得强制统一购买。学校代学生购买课本、作业本,应据实结算,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回扣”和手续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乱收费。
七、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坚决清退不合格教职工。制订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推进城市、县城教师和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做好选派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行教科书政府采购,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资源过度向少数学校集中。
八、构建有力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
省政府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目标责任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并定期检查各市、县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落实情况。对资金落实到位和改革成效突出的地区给予表彰奖励;对资金未落实到位或挤占、挪用、截留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要相应扣减该市县税收返还或一般转移支付资金,专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和使用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公开透明,把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各级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政府要改进教育督导工作,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作为今后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通过齐抓共管,真正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六月一日
8.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的附件1: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方案(2010-2012) 中央本级财政划拨专项经费每年5000万元,支持教育部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以下简称“示范性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推动“中西部项目”的实施和各地教师培训的开展,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突破。
2010-2012年,“示范性项目”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培训3万名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教师;采用远程培训的方式培训90万人,包括60万名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和30万名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政府购买和组织开发一批优质培训资源,为“中西部项目”和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服务支撑。 (一)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
遴选高水平大学、专业教师培训机构和优质中小学,面向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和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进行分类、分层集中培训,全面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他们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骨干带头和辐射作用。
1.骨干教师集中培训
对全国18000名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5天的研修培训,采取集中研修、课题研究和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为各地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2.骨干班主任教师培训
对3000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进行为期10天的专项集中培训。培训针对中小学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案例为主,引导学员关注班主任工作的细节,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特殊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为大规模开展班主任教师培训输送骨干力量。
3.农村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对全国6000名农村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5天的专项集中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改善紧缺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状况,推动全国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的开展。
4.教师培训者研修
对3000名骨干培训者进行为期10天的研修培训。以“有效教师培训”为主题,学习研讨先进培训理论,分析典型培训案例,探索培训规律,总结培训经验,形成优质资源,提高教师培训教学和组织管理能力,提升其教师培训专业化水平。
(二)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作用,遴选专业远程教育机构,采用以远程培训为主的方式,对9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和高中课改学科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和途径,使更大范围的教师共享优质资源,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1.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
主要采取电视课程收看、IP卫星资源播放、网络在线学习和县域内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对6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进行40学时的针对性培训,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2.高中课程改革教师远程培训
主要采用计算机网络远程手段,对30万名高中教师进行50学时专题培训,购买和开发一批新课程教师培训优质资源,供各地免费共享,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会同财政部负责计划的总体设计,统筹管理、协调指导、立项评审、评估检查和绩效考核。“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支持服务工作。“国培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研究制订“国培计划”相关标准,进行项目咨询、评估和检查工作,为教师培训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专业支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培计划”的总体要求,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培训项目的学员遴选、组织管理、评估考核和信息反馈等工作。
(二)整合优质培训资源。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建培训专家团队,承担培训项目教学工作。“示范性项目”实行首席项目专家制度,首席专家主持培训课程设计、资源开发和培训教学。建立“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库,形成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家队伍结构,提高专家队伍水平。组织开发和购买优质培训资源,加强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促进国家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三)实行项目招投标机制。“示范性项目”实行招标或邀标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遴选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具有资质的公办和民办教师培训机构以及中小学承担培训任务,确保项目培训质量。
(四)建立项目评估监管机制。建立专家评估、网络评估和第三方独立评估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和质量评估,并将项目执行情况和评估结果作为调整培训任务和项目经费的重要依据。对“国培计划”项目执行有力、效果良好的地区和单位进行表扬;对执行不力、效果欠佳的,调整培训计划或取消项目承担资格。
(五)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示范性项目”由中央财政专项拨款支持,列入教育部部门预算。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项目承担院校或培训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严格项目资金预决算制度,做到专款专用,确保项目经费使用效益。
9. 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什么为主要内容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
教师[201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要求,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为主动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就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各地要将上述要求贯穿于培训规划、项目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全过程。根据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培训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实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制度,建立与中小学校共同确定培训项目的新机制。
二、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各地要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实践性课程应不少于教师培训课程的50%。要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培训必修模块。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制订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各地要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重点建设典型案例和网络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微课程。
三、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各地要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动置换脱产研修,将院校集中培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训、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和师范生(城镇教师)顶岗实习支教相结合,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大体育、音乐、美术等师资紧缺学科专兼职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
四、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实现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学分互认。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职称)聘任的必备条件,激发教师参训积极性。
五、营造网络学习环境,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各地要积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推动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学习;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促进教师同行交流;培养网络研修骨干队伍,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推进高等学校、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结对帮扶,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丰富研修主题,通过集体备课、观课磨课、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鼓励各地建设教师培训创新实验区,推动培训模式综合改革。
六、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增强为教师提供优质培训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建设培训专家库,并实行动态调整,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培训者队伍。要注重遴选一线优秀教师作为兼职培训者,将其承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任务计入教学工作量,并建立工作绩效考核机制。高等学校兼职培训者要积极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培训需求。专职培训者要切实深入中小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原则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国家建立培训专家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地培训者的信息共享和培训成效评估。培训者团队主要从培训专家库中遴选,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少于50%。各地要为专兼职培训者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加大专兼职培训者培训力度,专职培训者每年研修不少于100学时。
七、建设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服务。培训机构要将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优质服务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灵活、开放、专业的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师范院校要大力推进内部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建立与
中小学合作机制,促进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地要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的整合,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发挥其在全员培训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服务指导等方面的功能。
八、规范培训管理,为教师获得高质量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国家建设全国教师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国家级培训和各地培训的动态监测。各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登记教师参训学时学分,加强学员选派管理,建立培训项目招投标机制,对培训经费使用等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教师培训食宿安排要厉行节约,不得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考察活动。培训机构要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制度,及时将学员培训情况反馈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国家制订培训质量标准,定期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发布年度监测报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专家评估、网络匿名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监测培训质量,公布评估结果,并作为培训资质认定、项目承办、经费奖补的重要依据。培训机构要做好培训绩效评价,跟踪教师参训后实践应用效果,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国家将教师培训作为对各地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市县教师培训的专项督导,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培训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各地要将落实培训经费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确保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中小学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培训经费,保障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