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培人员 > 教师培训社会调查报告

教师培训社会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1-02-28 06:41:46

⑴ 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怎样写

如何适应新课程实验需要,开展师资培养工作?
1、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升学习,包括自学考试、函授等,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层次。我校现有179位专任教师,其中取得大专学历的教师有77人,占43 %;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1人,在读4人。这些成果都和学校的经济补助、时间调配大放绿灯与其他激励机制直接关联。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通识培训和新课程学科培训,使教师较快地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实施。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所以每次有关新课程的培训,学校都很重视。组织上,我们选派骨干力量,并且多派人员参加培训,使工作安排能有余地;学习上,我们要求教师做好笔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及时比照反思,让教师尽快地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实施新课程的必要的教育教学策略。
3、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县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地给教师充电。
4、以老带新的“传帮带”结对活动,有效缩短了新教师适应工作的进程。
在工作中,我们也出现了一些困惑,为此也提一些建议:
1、师范院校的新毕业,在教师岗位上的适应期较长,且有诸多困难。新教师普遍反映,学校所学,能用的不多。因此,我们建议,教师的培养学院应在专业化上有新的举措,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革新,课程教授者的权威。如教师的演说、表演技能的培养,就应由戏剧学院的教师或著名演员、特级教师担任或兼任。
2、学历提高学习形式应注意提高实效。自学考试的学习形式灵活方便,但考试内容多是记忆性的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等实践性知识的考查分量太少,使学习在理论与实际之间缺少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3、新课程培训应以积极的呈现形式为主。参加培训教师听到的多是对旧有的教育教学形式的批判与反思,但如何建立新的适应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却所获不多。教师在诚惶诚恐中,不知向何处去。我们建议,在新课程培训中,要大量展示积极、优秀的案例或成功的做法,让教师有可资借鉴的东西。
4、在职教师培训应有创新机制。我校在职教师多是中老年教师,怎样给他们送去清新活泼、富有吸引力的培训?教师工作清贫、艰苦,怎样的培训才不会给教师增加经济负担和精力的超额支出?诸多问题值得思索。
建立了那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1、激励机制。
首先是用人机制。我校长期以来,在用人上,唯才是举,为学校树立了一股正气,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就中心小学的领导班子来说,9人中有省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县级优秀青年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完小校长、教导主任中集中了我校的几乎所有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这样的用人制度,最有效、最直接地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上有所建树。
其次是评优、评先上,凡是在专业发展上有突出表现的教师,都能评上先进,考核都能得到优秀。这样使教师能看到榜样,看到希望。我们认为,在所有的促进机制中,公正的激励机制是最有效的机制。
2、任务驱使机制。

⑵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http://www.eliu.info/practice.asp

这里来有,以源后也不用求人了

⑶ 教育管理社会调查报告范例有没有(急需)

全国电大教育管理(本科)学生社会调查访谈提纲

访问者: ×××× 电大 02年(秋) 级学生 ×××

调查题目:×××地区中小学校校医队伍现状的调查

访谈目的:了解×××地区中小学校校医队伍的能力、作用及建设

访谈步骤:

开场白→就“学校校医队伍的能力”进行访谈→就“学校校医队伍的作用”进行访谈→就“学校校医队伍的建设”进行访谈→访谈结束

访谈对象:××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

××地区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教师和校医;

问题设计:

围绕“学校校医队伍的能力”,可设计如下问题:

1.可以给我介绍一位您所认识的校医的简单情况吗?

2.据您所知,目前校医队伍的业务水平如何?能请您具体举例说明吗?

3.您认为一位合格的校医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围绕“学校校医队伍的作用”,可设计如下问题:

4.据您了解,目前校医主要在学校中承担什么样的职责? (略)

2、访谈调查表

全国电大教育管理(专科)学生社会调查访谈调查表

访问者: 电大 级学生

导语:访问者自我介绍;访谈目的、内容等的总说明。

被访问者:姓名 性别 学历 职称 ……

政治面貌 地址 工作单位 ……

正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结束语:表示感谢!

附记:由访问者或复核者调查后补充填写

访问时间

访问意见

复查意见

3、问卷调查范例:

请您根据参与内容从实际参与的程度和希望参与的程度两方面予以选择(请打“√”号)

教师参与管理的内容
现实中您实际达到参与程度
您希望达到的参与程度

A实体性参与内容
不参与
知详情
有权讨论
有权决定
有权临管
不希望参


希望

知详情
希望有权讨论
希望

有权

决定
希望

有权

监管

(一)物质保障方面管理内容

(1)福利分配

(2)后勤保障

(3)预算内外经济活动

(4)教学设备添置、改进

(5)参与业务活动的物质保障

(6)基本建设承包与质量

(7)安全保障措施

(二)业务工作方面管理内容

4、观察记录表可设计如下:

×××调查观察记录表

观察者: 时间:

观察项目(含时间、地点)
主要观感
备注

五、教育管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1、封面: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教育试点”教育管理专业本科社会调查报告

标题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教育管理

年 级

学 校

指 导 老 师

2、正文:

学校预防控制重大事件的应急队伍建设的调查分析

姓名

(学校名称地点 学号)

摘要:

目的:提出学校建设预防控制紧急事件应急队伍的设想。

方法: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

结果:通过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健康教育教师和校医进行凋查,了解到全省学校应对重大疾病和紧急事件的基本情况。

结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依靠社会力量,成立并巩固学校预防控制紧急事件的应急队伍.

关键词:学校;SARS;应急;队伍建设

当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学校作为社区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保护师生健康和紧急处理危险情况的功能。学校卫生工作不同于医院以治疗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为师生提供医疗保健,预防疾病,卫生监督、维护和促进师生的健康。所以建立健全学校应急队伍至关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云南省教育厅干部,参加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骨干师资培训班来自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健康教育教师和校医,共87人。其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16人,健康教育教师49人,校医22人。

1.2 方法

采用个人问卷、小组半结构访谈、小组讨论、个人深入访谈等参与性方法。访谈及讨论中注意避免使用封闭型问题。调查时间为2003年8月6日—8月8日。

分析方法,问卷资料经整理输入计算机后,用SPSS/win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问卷主要涉及的问题:SARS的基本概念;SARS预防的基本常识;学生行为规范等。

访谈提纲:SARS给学校传染病预防带来的思考;学校校医队伍的能力和作用;学校硬件建设对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关系;SARS过后学校建设和管理的看法等。

2结果与讨论

2.1 问卷结果

对全省骨干师资培训的教师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见附表。

附表 87名骨干师资问卷应答情况

序号 问题 正确应答率(%)

1 SARS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 91.95

2 SAR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 20.69

3 SARS的首发症状是发热 94.25

4 SARS预防工作重要的是为全校师生注射预防针 48.28

(略)

附表所示,问卷中11个问题的正确应答率在50%以上的有6题,另外5题的正确应答率极低,其中4题(问题4,6,9和11)是与师生的行为及校医的作用有关的题目。可见骨干师资对校医在重大疾病来临时学校中的医务人员的作用是什么,能起什么样的作用;人们的行为与疾病的关系大多数不得而知。其中问题4对注射预防针预防SARS也有错误的认识。

2.2 访谈结果

2.2.1 学校校医的作用

学校校医的作用与当地行政领导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视与否有关;与学校对校医的使用有关;(略)

2.2.2 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校校医作为学校领导在学校师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问题的参谋,又是学校应急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在重大疾病来临时,为学校领导排忧解难时所做出的决定性的建议,会影响学校领导的决策。(略)

2.2.3 学校硬件建设对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关系

从SARS流行及控制的经验来看,反思本省的学校卫生工作,至少验证了我国学校教育的宗旨,即要教书育人。(略)

3 分析

3.1 领导重视

由于我国社会制度和体制的原因,各级领导在重大事件面前的决定性作用是不可取代的。所以在学校面对紧急事件的问题上,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队伍建设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学校师生健康的必需。

3.2 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SARS作为2002年—2003年出现的全国性重大传染病,由于此病发病急,病死率较高,对人民群众生命威胁较大。(略)

3.3 发挥专业

⑷ 哪位有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社会调查报告呀

<<浙江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最近,我们在杭州市余杭区农调队、金华市农调队和龙泉市农调队的协助下,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余杭区、金华市婺城区和金东区(下称金华市)、龙泉市三地分别作为我省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每地调查了1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1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全省共调查了3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3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其中中学生、小学生家长和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半,余杭、龙泉的家长均分布在5个乡镇,金华的家长分布在两区的10个乡镇,中小学校长三地均分布在5个以上的乡镇。
本次调查所定义的“农村”是指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这与浙江省物价局等部门下发的浙价费(2003)21号文件中所指的农村中小学的“农村”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本调查中,农村是指三地市政府或区政府所在地城区以外的所有乡镇。调查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春季。
这次接受调查的15所中学,平均在校生规模为727人,比全省平均的928人少21.7%,共有专任教师677名(其中代课教师18名),平均每校44名,师生比为1:16.7,略低于全省平均的1:18.3的比例。被调查的15所小学,有13所是乡镇中心小学,2所为金华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规模为465人,比全省平均的384人多21.1%,共有专任教师452名(其中代课教师2名),平均每所小学30名,师生比为1:16,低于全省平均的1:21.5的比例。
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现状
(一)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
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今年初联合下发浙价费(2003)21号文件,规定了我省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城镇中小学(含乡镇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8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110元,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 、区)价格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已实施多媒体教育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经批准可加收20元的杂费。农村中小学(指村小、完小及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和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20—45元,初中40—70元。代管费(农村中小学为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城镇中小学再加上音像教材费、讲义费和班会费共五项)实行限额控制,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相关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确定。借读费小学为300元,初中为600元。
(二)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657.9元
据三地调查汇总,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费用为657.9元(不含伙食费,下同),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5.5%,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806.8元、659.0元和512.0元。其中杂费113.5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7.3%,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99.3元、128.0元和113.1元;代管费247.6元,占37.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27.2元、259.0元和256.5元;借读生(共9人)借读费平均954.4元,余杭、龙泉分别为1115元和633.3元,金华被调查对象中没有借读生;住校生(共64人)住宿费平均158.7元,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66.0元、118.0元和92.1元。余杭区因有部分学校的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经区相关部门批准,住宿费可适当超过区定标准。
(三)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339.0元
根据对150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的费用为339.0元,约为初中生的一半,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8.2%,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379.1元、336.1元和299.0元。其中杂费62.9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8.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50.6元、69.1元和69.0元;代管费158.6元,占46.8%,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150.4元、127.5元和197.9元;借读生三地每地各一名,余杭、金华、龙泉的借读费分别为400元、300元和60元,平均为253.3元;住校生(共2名,龙泉)住宿费每人均60元。
(四)对收费现状的基本评价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三地农村中小学缴费标准除余杭小学借读费高出100元外,其它都没有突破省定标准(见下表),各学校也都能严格遵守当地的收费标准,在实地调查中也基本上没有发现学校超标准收费的情况,多数学生家长对收费工作也给予了肯定。据调查,52%的家长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收费比一、二年前规范了,持否定意见的只有1.3%;有21%和43%的家长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小学生的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和“有所减轻(但不明显)”。这说明经过治理整顿,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收费是规范的、健康的,主流是好的。
三地乡镇初中、小学收费标准 单位:元

余杭 金华 龙泉
小学 农村 杂 费 45 45 45
代管费 120 100 176
借读费 400 200
住宿费 100 80 60
柴伙费 80
城镇 杂 费 80 80 70
代管费 200 1-2年级1203-6年级150 210
借读费 400 300
住宿费 100 100 60
柴伙费 60建制镇4-6年级80
初中 农村 杂 费 110 70 100龙南乡70
代管费 250 180 260龙南乡226
借读费 800 600龙南乡400
住宿费 200 80 75
柴伙费 建制镇80非建制镇60
城镇 杂 费 110 110 110
代管费 250 260 260
借读费 800 600
住宿费 200 120 乡镇75
柴伙费 建制镇80非建制镇60
注:龙南乡是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乡镇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属于城镇收费范围
三、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我省目前教师工资都由县(市、区)财政统一按月发放,从调查的30所农村中小学来看,所有教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没有拖欠的情况。但县级统发工资的内容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差别较大,有的仅是国家工资,有的则包括了考核奖、岗位津贴、职务补贴等。如余杭区教师的伙食及误餐补贴、岗位津贴、物价补贴以及医保、公积金等都由区财政负担,龙泉市也在去年解决了教师医保和公积金费用,金华农村教师考勤奖、年终奖、医保、公积金等财政还没有解决,今年下半年开始公积金财政补助每位教师每年800元,合同制教师的养老金、失业保险金财政也还没有安排。为搞好教师福利待遇,有些学校自筹部份资金,以考核奖、全勤奖等名义给教师每月发放几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的津贴。
从调查数据来看,三地教师平均年收入(所有工资、福利性收入)为17528元,其中初中教师为18031元,小学教师为17025元,相差不大。比较三地,余杭教师的工资最高,平均为21455元,高出平均数22.4%,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22294元和20616元;金华次之,平均为16980元,略低于三地平均水平,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7400元和16560元;龙泉最低,平均为14150元,比三地平均低19.3%,比余杭低34.0%,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4400元和13900元。据分析,各地收入的差距主要是国家工资以外的各种补贴、津贴、奖金等不同造成的。据校长们自己估计,教师的收入与当地的公务员相比要低30%左右。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生活还比较清贫。我们在龙泉调查时了解到,有一对教龄长达20多年的教师夫妇,工作20多年才积攒了4万多元积蓄,女儿今年考上大学,要读完四年大学还得贷款。有的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除了财政统发的工资以外,全年的各种奖金、福利加起来也就几百元钱。一些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年收入才一万元左右,而要通过函授取得大专文凭,各种花费共要15000元,平均每年5000元,几乎是年收入的一半。如果想再获得本科文凭,还得再花三年时间和15000元。有些地方教育局在教师获得文凭后能给矛一定的补助,有的由学校补助一点,有些地方由于经费困难,全由教师自己承担。
四、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调查情况看,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育费用仍是农民比较重的负担
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这几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他们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年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仍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据调查测算,一个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平均在500元左右(包括部分学生缴的午餐费),初中生近1000元,如果住校就更高了。对于经济一般地区农民和欠发达地区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尤其是对二孩家庭(欠发达地区二孩家庭往往比发达地区要高)。因而,我们的调查中有44%的调查户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比较重,有7.4%的学生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杂费,其中金华、龙泉不能按时缴费的家庭分别达到10%和11%。为筹措学杂费,这些家庭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贷。有的学校同意缓缴或分期缴纳,但需由教师个人担保,到学期结束时如果家长不能足额缴纳则由担保教师承担责任。有的家长实在缴不出现金,就用鸡蛋、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送给担保教师冲抵学杂费。据调查户反映,我们调查的其中一地去年还发生过学生缴不出学杂费而自杀的事件。从我省27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也显示出农民教育负担的不轻和增长过快,我省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学杂费支出269.91元,比上年增长14.1%,2002年增加到337.42元,又比2001年增长了25.0%,远远快于收入的增长。
农民教育负担仍然较重,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
1、省定收费范围外收费比较多。调查结果表明,除杂费、代管费、借读费、住宿费四项费用以外,小学生每生每学期平均还要缴纳其它费用111.6元,占总收费的32.9%%;初中生每生平均每学期缴纳其它费用175.4元,占总费用的26.7%。在四项费用之外的收费中,保险费、校服费、假日培训费(周末、暑假培训班)占了绝大部分,有的地方经物价、教育、财政部门同意,对住校生收取60—80元的柴伙费。此外,有些学校还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如饮水费、优秀生补课费、差生补习费、试卷费、资料费、电教费、晚自修费(或晚自修教师坐班费)、停车费、电脑培训费、“六一”节建校赞助费等等。个别学校还印制自己学校的信片,以宣传学校、扩大影响为由要学生购买。
从收费的“合法”性上来说,像校服、保险费,从省到县(市、区)都强调自愿原则,但校方从校容、便于管理和学生意外时的救助能力考虑,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存在校方动员学生购买的情况,给家长以强迫的感觉,结果是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觉得购买行为是出于无奈或不买不好意思。假日培训应该说是不符合省里的文件精神的,但在我们调查的三地来看,在其中的两地比较普遍,周末培训的费用因课程的多少在50—200元之间,培训的课程也有音乐、体育、美术等,但多数仍是语文、数学、外语及自然。暑假两周培训的情况三地都有,有的地方比较普遍。这些假日培训,都获得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可。为了不与省里文件的精神相冲突,有的是社会教育机构出面或委托它们来组织、收费,有的有专门的假日培训中心,但实际上给学生上课的仍是他们自己的老师。有的学生不想参加但又怕教师在假日培训时教授在课堂上不讲的内容,因此非自愿参加的学生不在少数。
除了上述校服、保险和假日培训的费用外,其它的收费都是属于明显的乱收费。其中饮水费已经包含在杂费内,即使学校提供桶装水也不能另行收费,但在个别市(区)收取饮水费的情况比较普遍。
2、地方制定的收费标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错位。考虑到我省各县(包括县级市 、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省物价、教育和财政部门仅仅规定了有些收费的最高限额或收费的区间范围,并把收费标准的制订权下放到县(县级市、区)一级,以便让各地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的收入水平来确定收费标准。但事实上各地都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要求,基本上采用了省定的最高标准收费,尤其是人人都要缴的杂费和代管费,没有体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梯度(见上表)。
以余杭区和龙泉市为例,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龙泉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余杭的47%;这次被调查的家长自己估算,余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914.5元,龙泉为2558.8元,龙泉仅为余杭的37%。但农村小学杂费和代管费合计(以下称“两费”)龙泉为221元,余杭为165元,龙泉反而比余杭高出33.9%;借读费和住宿费余杭比龙泉要高些,但由于借读生和住校生比例不高(尤其是借读生),对群众的影响面不大。其结果,龙泉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负担占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1.8%,初中生占到19.9%。而余杭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费用虽然绝对额比龙泉要相应高出80元和295元,但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比重仅为5.6%和11.6%,显然大大低于龙泉的负担水平。由此说明,教育收费如果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即使完全按标准规范收费,在一部分地方农民仍会感到负担很重。
此外,部份学校在收取柴伙费、减免学杂费等方面做得也不够好。如大部份家长认为一学期柴伙费成本最多也就30元左右,但学校收取的标准大都在60元左右。又如贫困生学杂费的减免比较困难,根据家长自己的申报,只有2.3%的学生享受了减免,远远低于省“一局两厅”文件规定的10%的要求。
面对较重的教育负担,广大农民群众(特别在欠发达地区)希望能把子女教育的费用负担降下来,尤其是义务教育,要名符其实。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希望购买校服、保险时能真正自愿,学校也不要要求在升旗仪式及其它集体活动时一律穿校服,否则对买不起校报的贫困家庭的子女在自尊心上是一种打击。
(二)学校经费紧缺,负债办学现象普遍
目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经济不很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经费严重短缺的现象,即使在很多发达地区,经费也不宽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运转主要是靠杂费来维持的,有的地方教育局或镇政府虽有少量的生均公用经费下拨到学校作为补充(一般每年每生在20—50元之间),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所以现在农村中小学很多校长把工作重点放在讨钱、要钱上,向教育主管部门要,向乡镇领导讨,实在没办法的就向学生乱收费。对于教育乱收费,社会各界往往归因于校方,怪罪校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校长是在“为政府分忧,替政府受过”。
由于学校经费紧缺,目前还有很多学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债。在被调查的15所中学中,有11所负债,共负债822余万元,平均每校近75万元。其中余杭2所,平均每所负债19万元;金华5所,平均每所负债82万元;龙泉4所,平均每所负债93万元。在被调查的15所小学中,有6所负债,共负债143万元,平均每所近24万元。其中余杭1所,负债18万元;金华3所,平均每所负债31万元;龙泉2所,平均每所负债15万元。负债的原因,有的因修建教育楼、综合楼、食堂、宿舍、操场等而欠债;有的拖欠新华书店、印刷厂、教育局资料室等书费、资料费;有的因创绿色学校、创省教育强镇需要,整治校园、添置仪器、设备和图书造成欠款;有的因开设信息技术课购置电脑、建校园网负债;还有的是拖欠办公费、教师奖金。金华一中学甚至欠个人借款60万元。
还是因为经费紧缺,许多学校教育设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在调查中,有51%的家长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不太好;30所学校中,仅有8所学校拥有标准操场。尽管这几年在改造中小学危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农村很多地方学校的教学、生活用房还是很不足。据龙泉市教育局反映,如对照我省建设三类学校标准(最低标准),该市还缺少学校用地11万平方米,校舍少8.6万平方米。在金华,有的教师调侃说,他们住校生的住宿条件还没有奶牛的好。有的校长明知他们的教师宿舍是危房但不敢上报,否则要封存,这样教师反而没有地方住了。
(三)优秀教师流失较多,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各地反映,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流失现象较为普遍。据被调查的30所中小学统计,近三年来有21名教师(其中初中19名,小学2名)因待遇低而离开了教师队伍从事他业,有45名教师流向了待遇好的城市(镇)学校。现在一些民办、私立学校经常到乡镇中小学去挖人才,年薪往往可以增加1倍左右,而且工作量还比较小。如余杭塘栖一中学反映,今年他们学校就走了4名教师,民办学校给的年薪是5万元一年(目前他们教师的年薪只有2.5—3万元)。在他们学校一个英语教师要教三个班的课,而在民办学校只教一个班的课。有的地方民办学校甚至不要档案,可以为招来的教师重新建档;也有的地方规定去民办学校的教师档案可以放在教育局。有的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考试、考核,将一些优秀教师调入城区学校或其他一些离城区近、教育质量好、待遇高的学校。这些教师大多是县(市 、区)级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是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栋梁,学校在培养他们时往往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的离去不但给学校的教育计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乱,也给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更是给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信心以打击。有的校长说,以后在培养教师时只要培养成“半成品”就行了,即培养出来后不给上报评“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以免被人挖走,但这样又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 如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中心小学今年有毕业生142人,升入当地初中的只有75人。其中一个班54人,只有9人升入当地初中;余杭塘栖三中去年有90多人流向其他学校,今年又有50多人外流;余杭超山中心小学有70多人外出求学,占在校学生的10%。
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45%的家长认为学校的师资条件一般或不太满意,部分家长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的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平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动不动就体罚学生等。从教师的学历看,金华、龙泉两地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13.9%和22.5%,比全省30.3%的平均水平分别低16 .4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两地小学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23.1%和28.4%,比全省34.4%的平均水平分别低11.3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四)报刊征订任务重
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村中小学校长普遍对报刊征订意见很大。我们调查了9所中学和9所小学2003年的报刊征订情况。每所中学的报刊支出平均达13459元,占全部杂费收入的14.1%,其中7273元为非自愿订阅,占到报刊支出的54.0%;每所小学报刊支出平均为6099元,占杂费收入的19.4%,其中1974元为非自愿订阅,占32.4%。非自愿订阅多是因为上级有任务或是有关部门领导打招呼的结果,订阅的报刊杂志五花八门,有中央、省、市、县级党报(越是下级的党报数量越多),有各级晚报、《求是》、《共产党员》、《钱江廉潮》、《半月谈》、《时代先锋》、《浙江宣传》、《今日浙江》、《新农村》、《人民公安》、《江南警界》、《物价公报》、《质量时刊》、《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报》、《中国教工》等等,有的市(县)级党报教职员工人手一份还有多。我们在调查时一位曾担任过中学校长的业内人士也反映,为了完成报刊征订任务,当地一位宣传部的领导亲自来到学校,要求他订阅报刊,看他有点勉强,他说我来了吃饭你总要招待的,如果你不订,我多来几次你的招待费不就多了吗?言下之意还不如主动订阅为好。
(五)教育收费卡制度执行不力
为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防止教育乱收费,近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和收费卡制度,即教育收费不但要公示,每位家长还必须有收费卡。但实际上这项制度执行的不够理想。在这次被调查的300名中小学家长中,有66.8%家长反映学校没有执行收费卡制度。有的学校认为已经实行了收费公示,就不必再搞收费卡了;有的则以学生保管易丢失为由,家长签名后校方“代为保管”。没有收费卡,就不利于家长对学期中间的收费进行监督。代管费的开支省里是有严格规定的,但有不少学校将水电费、报刊费等也在代管费中列支,这些学校在学期结束时是不可能向家长出具“收费清单”的,代管费多退少不补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五、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主体,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使广大农村学龄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应该说自1985年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省的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省小学六年制招生比例达到了99.8%,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8%,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了98.36%和99.79%。我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农村义务教育也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农民的文化程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我省6岁及以上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2年,低于全国6.78年的平均水平,这与我省的经济地位很不相称。我省要提前实现全面小康,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对我省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而大量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必将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包袱。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从“量”上来看(如小学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入学率、巩固率等)已经是形势喜人了,但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革官员考核办法,真正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
由于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样能迅速见效,教育的重要性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认识的,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力的增强,又无不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国际上也不乏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英国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曾是老牌的经济强国。1850年前后,英国有大量的劳动者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在新工厂工作。但英国政府没有为这些工人的子女修建学校。到十九世纪末,由于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队伍,英国对电力、冶金和化学等技术的掌握远远落后于重视对教育进行投资的德国。因此,进入二十世纪时,英国没有保持住其原本在技术和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优势。与此相反,爱尔兰则是另一个例子。爱尔兰是一个欧洲小国,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80多万人。它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时,还是一个农业国,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加入欧共体后,爱尔兰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教育开支占GDP的比例在西方国家名列前茅,由此带来科技突飞猛进,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由欧洲最穷的国家变为最富国家,这在世界上是少有其匹的。目前,爱尔兰是世界上15到29岁年龄段人口在校就读率最高的国家和世界人均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软件开发超过传统的美国和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年出口额达到120亿美元。这两个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们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文盲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所认识,他们节衣缩食,把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贫困山区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下山在城市(镇)边缘搭起十分简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赚来的钱供子女在城镇上学。因为他们清楚,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也是改变他们子女命运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的很多干部,对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或者只是在言行上重视教育,在行动上做得非常不够。联合国主管教育的官员说,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约占GDP的2.2%,还不到联合国推荐水平6%的一半。政府预算只占教育开支的53%,其余的47%不得不由家庭或私营部门支付。政府预算不足也正是10 年来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有形投入是教育投入的15倍左右,明显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政府有钱搞开发,但没钱办教育,这是政府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其实,很多政府官员作为家长,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轻文教卫重GDP的根源在于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制度上。目前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往往以经济增长指

⑸ 写一篇湖南的社会调查报告 要是范文

<<湖南农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最近,我们在杭州市余杭区农调队、金华市农调队和龙泉市农调队的协助下,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余杭区、金华市婺城区和金东区(下称金华市)、龙泉市三地分别作为我省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每地调查了1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1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全省共调查了3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3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其中中学生、小学生家长和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半,余杭、龙泉的家长均分布在5个乡镇,金华的家长分布在两区的10个乡镇,中小学校长三地均分布在5个以上的乡镇。
本次调查所定义的“农村”是指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这与湖南省物价局等部门下发的浙价费(2003)21号文件中所指的农村中小学的“农村”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本调查中,农村是指三地市政府或区政府所在地城区以外的所有乡镇。调查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春季。
这次接受调查的15所中学,平均在校生规模为727人,比全省平均的928人少21.7%,共有专任教师677名(其中代课教师18名),平均每校44名,师生比为1:16.7,略低于全省平均的1:18.3的比例。被调查的15所小学,有13所是乡镇中心小学,2所为金华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规模为465人,比全省平均的384人多21.1%,共有专任教师452名(其中代课教师2名),平均每所小学30名,师生比为1:16,低于全省平均的1:21.5的比例。
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现状
(一)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
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今年初联合下发浙价费(2003)21号文件,规定了我省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城镇中小学(含乡镇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8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110元,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 、区)价格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已实施多媒体教育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经批准可加收20元的杂费。农村中小学(指村小、完小及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和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20—45元,初中40—70元。代管费(农村中小学为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城镇中小学再加上音像教材费、讲义费和班会费共五项)实行限额控制,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相关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确定。借读费小学为300元,初中为600元。
(二)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657.9元
据三地调查汇总,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费用为657.9元(不含伙食费,下同),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5.5%,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806.8元、659.0元和512.0元。其中杂费113.5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7.3%,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99.3元、128.0元和113.1元;代管费247.6元,占37.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27.2元、259.0元和256.5元;借读生(共9人)借读费平均954.4元,余杭、龙泉分别为1115元和633.3元,金华被调查对象中没有借读生;住校生(共64人)住宿费平均158.7元,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66.0元、118.0元和92.1元。余杭区因有部分学校的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经区相关部门批准,住宿费可适当超过区定标准。
(三)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339.0元
根据对150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的费用为339.0元,约为初中生的一半,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8.2%,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379.1元、336.1元和299.0元。其中杂费62.9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占18.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50.6元、69.1元和69.0元;代管费158.6元,占46.8%,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150.4元、127.5元和197.9元;借读生三地每地各一名,余杭、金华、龙泉的借读费分别为400元、300元和60元,平均为253.3元;住校生(共2名,龙泉)住宿费每人均60元。
(四)对收费现状的基本评价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三地农村中小学缴费标准除余杭小学借读费高出100元外,其它都没有突破省定标准(见下表),各学校也都能严格遵守当地的收费标准,在实地调查中也基本上没有发现学校超标准收费的情况,多数学生家长对收费工作也给予了肯定。据调查,52%的家长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收费比一、二年前规范了,持否定意见的只有1.3%;有21%和43%的家长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小学生的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和“有所减轻(但不明显)”。这说明经过治理整顿,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收费是规范的、健康的,主流是好的。
三地乡镇初中、小学收费标准 单位:元

余杭 金华 龙泉
小学 农村 杂 费 45 45 45
代管费 120 100 176
借读费 400 200
住宿费 100 80 60
柴伙费 80
城镇 杂 费 80 80 70
代管费 200 1-2年级1203-6年级150 210
借读费 400 300
住宿费 100 100 60
柴伙费 60建制镇4-6年级80
初中 农村 杂 费 110 70 100龙南乡70
代管费 250 180 260龙南乡226
借读费 800 600龙南乡400
住宿费 200 80 75
柴伙费 建制镇80非建制镇60
城镇 杂 费 110 110 110
代管费 250 260 260
借读费 800 600
住宿费 200 120 乡镇75
柴伙费 建制镇80非建制镇60
注:龙南乡是全省10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乡镇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属于城镇收费范围
三、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我省目前教师工资都由县(市、区)财政统一按月发放,从调查的30所农村中小学来看,所有教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没有拖欠的情况。但县级统发工资的内容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差别较大,有的仅是国家工资,有的则包括了考核奖、岗位津贴、职务补贴等。如余杭区教师的伙食及误餐补贴、岗位津贴、物价补贴以及医保、公积金等都由区财政负担,龙泉市也在去年解决了教师医保和公积金费用,金华农村教师考勤奖、年终奖、医保、公积金等财政还没有解决,今年下半年开始公积金财政补助每位教师每年800元,合同制教师的养老金、失业保险金财政也还没有安排。为搞好教师福利待遇,有些学校自筹部份资金,以考核奖、全勤奖等名义给教师每月发放几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的津贴。
从调查数据来看,三地教师平均年收入(所有工资、福利性收入)为17528元,其中初中教师为18031元,小学教师为17025元,相差不大。比较三地,余杭教师的工资最高,平均为21455元,高出平均数22.4%,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22294元和20616元;金华次之,平均为16980元,略低于三地平均水平,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7400元和16560元;龙泉最低,平均为14150元,比三地平均低19.3%,比余杭低34.0%,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14400元和13900元。据分析,各地收入的差距主要是国家工资以外的各种补贴、津贴、奖金等不同造成的。据校长们自己估计,教师的收入与当地的公务员相比要低30%左右。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生活还比较清贫。我们在龙泉调查时了解到,有一对教龄长达20多年的教师夫妇,工作20多年才积攒了4万多元积蓄,女儿今年考上大学,要读完四年大学还得贷款。有的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除了财政统发的工资以外,全年的各种奖金、福利加起来也就几百元钱。一些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年收入才一万元左右,而要通过函授取得大专文凭,各种花费共要15000元,平均每年5000元,几乎是年收入的一半。如果想再获得本科文凭,还得再花三年时间和15000元。有些地方教育局在教师获得文凭后能给矛一定的补助,有的由学校补助一点,有些地方由于经费困难,全由教师自己承担。
四、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调查情况看,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育费用仍是农民比较重的负担
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这几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他们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年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仍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据调查测算,一个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平均在500元左右(包括部分学生缴的午餐费),初中生近1000元,如果住校就更高了。对于经济一般地区农民和欠发达地区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尤其是对二孩家庭(欠发达地区二孩家庭往往比发达地区要高)。因而,我们的调查中有44%的调查户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比较重,有7.4%的学生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杂费,其中金华、龙泉不能按时缴费的家庭分别达到10%和11%。为筹措学杂费,这些家庭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贷。有的学校同意缓缴或分期缴纳,但需由教师个人担保,到学期结束时如果家长不能足额缴纳则由担保教师承担责任。有的家长实在缴不出现金,就用鸡蛋、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送给担保教师冲抵学杂费。据调查户反映,我们调查的其中一地去年还发生过学生缴不出学杂费而自杀的事件。从我省27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也显示出农民教育负担的不轻和增长过快,我省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学杂费支出269.91元,比上年增长14.1%,2002年增加到337.42元,又比2001年增长了25.0%,远远快于收入的增长。
农民教育负担仍然较重,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
1、省定收费范围外收费比较多。调查结果表明,除杂费、代管费、借读费、住宿费四项费用以外,小学生每生每学期平均还要缴纳其它费用111.6元,占总收费的32.9%%;初中生每生平均每学期缴纳其它费用175.4元,占总费用的26.7%。在四项费用之外的收费中,保险费、校服费、假日培训费(周末、暑假培训班)占了绝大部分,有的地方经物价、教育、财政部门同意,对住校生收取60—80元的柴伙费。此外,有些学校还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如饮水费、优秀生补课费、差生补习费、试卷费、资料费、电教费、晚自修费(或晚自修教师坐班费)、停车费、电脑培训费、“六一”节建校赞助费等等。个别学校还印制自己学校的信片,以宣传学校、扩大影响为由要学生购买。
从收费的“合法”性上来说,像校服、保险费,从省到县(市、区)都强调自愿原则,但校方从校容、便于管理和学生意外时的救助能力考虑,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存在校方动员学生购买的情况,给家长以强迫的感觉,结果是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觉得购买行为是出于无奈或不买不好意思。假日培训应该说是不符合省里的文件精神的,但在我们调查的三地来看,在其中的两地比较普遍,周末培训的费用因课程的多少在50—200元之间,培训的课程也有音乐、体育、美术等,但多数仍是语文、数学、外语及自然。暑假两周培训的情况三地都有,有的地方比较普遍。这些假日培训,都获得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可。为了不与省里文件的精神相冲突,有的是社会教育机构出面或委托它们来组织、收费,有的有专门的假日培训中心,但实际上给学生上课的仍是他们自己的老师。有的学生不想参加但又怕教师在假日培训时教授在课堂上不讲的内容,因此非自愿参加的学生不在少数。
除了上述校服、保险和假日培训的费用外,其它的收费都是属于明显的乱收费。其中饮水费已经包含在杂费内,即使学校提供桶装水也不能另行收费,但在个别市(区)收取饮水费的情况比较普遍。
2、地方制定的收费标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错位。考虑到我省各县(包括县级市 、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省物价、教育和财政部门仅仅规定了有些收费的最高限额或收费的区间范围,并把收费标准的制订权下放到县(县级市、区)一级,以便让各地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的收入水平来确定收费标准。但事实上各地都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要求,基本上采用了省定的最高标准收费,尤其是人人都要缴的杂费和代管费,没有体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梯度(见上表)。
以余杭区和龙泉市为例,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龙泉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余杭的47%;这次被调查的家长自己估算,余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914.5元,龙泉为2558.8元,龙泉仅为余杭的37%。但农村小学杂费和代管费合计(以下称“两费”)龙泉为221元,余杭为165元,龙泉反而比余杭高出33.9%;借读费和住宿费余杭比龙泉要高些,但由于借读生和住校生比例不高(尤其是借读生),对群众的影响面不大。其结果,龙泉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负担占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1.8%,初中生占到19.9%。而余杭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费用虽然绝对额比龙泉要相应高出80元和295元,但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比重仅为5.6%和11.6%,显然大大低于龙泉的负担水平。由此说明,教育收费如果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即使完全按标准规范收费,在一部分地方农民仍会感到负担很重。
此外,部份学校在收取柴伙费、减免学杂费等方面做得也不够好。如大部份家长认为一学期柴伙费成本最多也就30元左右,但学校收取的标准大都在60元左右。又如贫困生学杂费的减免比较困难,根据家长自己的申报,只有2.3%的学生享受了减免,远远低于省“一局两厅”文件规定的10%的要求。
面对较重的教育负担,广大农民群众(特别在欠发达地区)希望能把子女教育的费用负担降下来,尤其是义务教育,要名符其实。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希望购买校服、保险时能真正自愿,学校也不要要求在升旗仪式及其它集体活动时一律穿校服,否则对买不起校报的贫困家庭的子女在自尊心上是一种打击。
(二)学校经费紧缺,负债办学现象普遍
目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经济不很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经费严重短缺的现象,即使在很多发达地区,经费也不宽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运转主要是靠杂费来维持的,有的地方教育局或镇政府虽有少量的生均公用经费下拨到学校作为补充(一般每年每生在20—50元之间),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所以现在农村中小学很多校长把工作重点放在讨钱、要钱上,向教育主管部门要,向乡镇领导讨,实在没办法的就向学生乱收费。对于教育乱收费,社会各界往往归因于校方,怪罪校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校长是在“为政府分忧,替政府受过”。
由于学校经费紧缺,目前还有很多学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债。在被调查的15所中学中,有11所负债,共负债822余万元,平均每校近75万元。其中余杭2所,平均每所负债19万元;金华5所,平均每所负债82万元;龙泉4所,平均每所负债93万元。在被调查的15所小学中,有6所负债,共负债143万元,平均每所近24万元。其中余杭1所,负债18万元;金华3所,平均每所负债31万元;龙泉2所,平均每所负债15万元。负债的原因,有的因修建教育楼、综合楼、食堂、宿舍、操场等而欠债;有的拖欠新华书店、印刷厂、教育局资料室等书费、资料费;有的因创绿色学校、创省教育强镇需要,整治校园、添置仪器、设备和图书造成欠款;有的因开设信息技术课购置电脑、建校园网负债;还有的是拖欠办公费、教师奖金。金华一中学甚至欠个人借款60万元。
还是因为经费紧缺,许多学校教育设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在调查中,有51%的家长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不太好;30所学校中,仅有8所学校拥有标准操场。尽管这几年在改造中小学危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农村很多地方学校的教学、生活用房还是很不足。据龙泉市教育局反映,如对照我省建设三类学校标准(最低标准),该市还缺少学校用地11万平方米,校舍少8.6万平方米。在金华,有的教师调侃说,他们住校生的住宿条件还没有奶牛的好。有的校长明知他们的教师宿舍是危房但不敢上报,否则要封存,这样教师反而没有地方住了。
(三)优秀教师流失较多,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各地反映,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流失现象较为普遍。据被调查的30所中小学统计,近三年来有21名教师(其中初中19名,小学2名)因待遇低而离开了教师队伍从事他业,有45名教师流向了待遇好的城市(镇)学校。现在一些民办、私立学校经常到乡镇中小学去挖人才,年薪往往可以增加1倍左右,而且工作量还比较小。如余杭塘栖一中学反映,今年他们学校就走了4名教师,民办学校给的年薪是5万元一年(目前他们教师的年薪只有2.5—3万元)。在他们学校一个英语教师要教三个班的课,而在民办学校只教一个班的课。有的地方民办学校甚至不要档案,可以为招来的教师重新建档;也有的地方规定去民办学校的教师档案可以放在教育局。有的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考试、考核,将一些优秀教师调入城区学校或其他一些离城区近、教育质量好、待遇高的学校。这些教师大多是县(市 、区)级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是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栋梁,学校在培养他们时往往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的离去不但给学校的教育计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乱,也给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更是给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信心以打击。有的校长说,以后在培养教师时只要培养成“半成品”就行了,即培养出来后不给上报评“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以免被人挖走,但这样又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 如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中心小学今年有毕业生142人,升入当地初中的只有75人。其中一个班54人,只有9人升入当地初中;余杭塘栖三中去年有90多人流向其他学校,今年又有50多人外流;余杭超山中心小学有70多人外出求学,占在校学生的10%。
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45%的家长认为学校的师资条件一般或不太满意,部分家长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的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平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动不动就体罚学生等。从教师的学历看,金华、龙泉两地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13.9%和22.5%,比全省30.3%的平均水平分别低16 .4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两地小学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23.1%和28.4%,比全省34.4%的平均水平分别低11.3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四)报刊征订任务重
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村中小学校长普遍对报刊征订意见很大。我们调查了9所中学和9所小学2003年的报刊征订情况。每所中学的报刊支出平均达13459元,占全部杂费收入的14.1%,其中7273元为非自愿订阅,占到报刊支出的54.0%;每所小学报刊支出平均为6099元,占杂费收入的19.4%,其中1974元为非自愿订阅,占32.4%。非自愿订阅多是因为上级有任务或是有关部门领导打招呼的结果,订阅的报刊杂志五花八门,有中央、省、市、县级党报(越是下级的党报数量越多),有各级晚报、《求是》、《共产党员》、《钱江廉潮》、《半月谈》、《时代先锋》、《湖南宣传》、《今日湖南》、《新农村》、《人民公安》、《江南警界》、《物价公报》、《质量时刊》、《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报》、《中国教工》等等,有的市(县)级党报教职员工人手一份还有多。我们在调查时一位曾担任过中学校长的业内人士也反映,为了完成报刊征订任务,当地一位宣传部的领导亲自来到学校,要求他订阅报刊,看他有点勉强,他说我来了吃饭你总要招待的,如果你不订,我多来几次你的招待费不就多了吗?言下之意还不如主动订阅为好。
(五)教育收费卡制度执行不力
为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防止教育乱收费,近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和收费卡制度,即教育收费不但要公示,每位家长还必须有收费卡。但实际上这项制度执行的不够理想。在这次被调查的300名中小学家长中,有66.8%家长反映学校没有执行收费卡制度。有的学校认为已经实行了收费公示,就不必再搞收费卡了;有的则以学生保管易丢失为由,家长签名后校方“代为保管”。没有收费卡,就不利于家长对学期中间的收费进行监督。代管费的开支省里是有严格规定的,但有不少学校将水电费、报刊费等也在代管费中列支,这些学校在学期结束时是不可能向家长出具“收费清单”的,代管费多退少不补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五、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主体,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使广大农村学龄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应该说自1985年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省的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省小学六年制招生比例达到了99.8%,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98%,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了98.36%和99.79%。我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农村义务教育也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农民的文化程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我省6岁及以上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2年,低于全国6.78年的平均水平,这与我省的经济地位很不相称。我省要提前实现全面小康,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对我省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而大量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必将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包袱。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从“量”上来看(如小学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入学率、巩固率等)已经是形势喜人了,但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革官员考核办法,真正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
由于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样能迅速见效,教育的重要性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认识的,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力的增强,又无不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国际上也不乏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英国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曾是老牌的经济强国。1850年前后,英国有大量的劳动者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在新工厂工作。但英国政府没有为这些工人的子女修建学校。到十九世纪末,由于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队伍,英国对电力、冶金和化学等技术的掌握远远落后于重视对教育进行投资的德国。因此,进入二十世纪时,英国没有保持住其原本在技术和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优势。与此相反,爱尔兰则是另一个例子。爱尔兰是一个欧洲小国,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80多万人。它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时,还是一个农业国,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加入欧共体后,爱尔兰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教育开支占GDP的比例在西方国家名列前茅,由此带来科技突飞猛进,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由欧洲最穷的国家变为最富国家,这在世界上是少有其匹的。目前,爱尔兰是世界上15到29岁年龄段人口在校就读率最高的国家和世界人均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软件开发超过传统的美国和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年出口额达到120亿美元。这两个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们国家,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文盲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所认识,他们节衣缩食,把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贫困山区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下山在城市(镇)边缘搭起十分简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赚来的钱供子女在城镇上学。因为他们清楚,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也是改变他们子女命运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的很多干部,对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或者只是在言行上重视教育,在行动上做得非常不够。联合国主管教育的官员说,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约占GDP的2.2%,还不到联合国推荐水平6%的一半。政府预算只占教育开支的53%,其余的47%不得不由家庭或私营部门支付。政府预算不足也正是10 年来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有形投入是教育投入的15倍左右,明显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政府有钱搞开发,但没钱办教育,这是政府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其实,很多政府官员作为家长,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轻文教卫重GDP的根源在于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制度上。目前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往往以经济增长指

⑹ 求一篇舞蹈培训班老师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在呀朋友

⑺ 求一篇假期兼职教师的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培训机构兼职老师实践报告

我暑假时在一家培训机构做兼职老师,我获益匪浅。当让不是他们的高盈利,也与他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事业心。是的,我要做中国乃至世界上做大的教育机构。我的终极定位就是超人教育。我是想来具有预见能力的。未来中国文化的复兴,中国多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还有就是中国人对精神消费或者发展资料消费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市场也越来越大),再就是外星文明的接触的扩大,就是哲学探究的充实需求,超人教育一定会迎来人类运动的一场旋风,不仅仅是在教育领域,还在政治、经济、环境、社会领域。

我在这家培训机构工作了一段时间,我多其运作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就是中心(品牌效应),县级(各级)代理实际独立运营机构还有就是派课老师(这既是公司的员工,又是自由人)。当然这只是公司的一种运营模式。还有就设我接触过安利还有保险一些企业,在里面兼职过一段时间,也和里面的员工详细交谈过,因此获得了一些相似的经验,这是“蒋式的学生军”。期间我初中的一位同学也在一家培训机构当讲师的助手。我们是要一起合作,起步阶段正在筹划。我是学德语,假期时,有很多人打电话或者QQ联系我,要跟我学德语。他们大部分是工作需要或者出国需要,而这真是符合培训即时性,针对性和专门化的特点。对我们就从这做起。资金、场所、人员有我的初中同学来出,老师,外教,上课的课程由我来负责,招生我们的团队齐努力。当然我们现在是学生,起步时,只在暑假搞,或者以做代理的形式先干着。

当然说到这,我不得不说,咱们中华文化的复兴。我对中国文化一直情有独钟,特别是国学。那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复兴和回归一直是在我的脑海里魂牵梦绕的。现在中国的礼仪学校,经院学校,古代私塾出现了,在外国的孔子学院也开得如火如荼。中国的经济上去了,中国正在实现着伟大的复兴,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上升,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为中国精髓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条件,而中国精髓文化的复兴又是中国真正复兴和崛起所不可缺少的。而我一直是一个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倡导者,中国的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气度,而士大夫则是这一气度的最好承载者。朱镕基、辜鸿铭、谭嗣同这都是我敬佩的士大夫。我的第一个教育运动,就是士大夫教育。而中国古文化和精髓文化的缺失,中国人素质的不高,则需要全民素质运动,而是士大夫教育则是这一目标实现的最典型和最能起激发作用的运动一环。士大夫就是爱于国学而致力于国学,爱于国家而报与国家的,兼容并蓄,穷善其身,达济天下,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一类中国人(当然不排除后来甚至现在也有外国人)。

外星文明是是可以出现的,我相信我这代人是可以经历的。特别是在美国的文化,它的影视,还有日本的机器人,这都是走在前列的,但是我们中国人也不应落后,因为航天以及星际探测,我们比不落后,我们有社会主义几种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但是我们缺乏的是文化概念上的一种认知,一种外星文明接触的意识。而这正是我的又一教育运动,外星文明教育运动。

我研究了大量的哲学,包括尼采的,从中得出,分为末人、庸人、超人三种,我曾在自己的哲学中阐发失我、自我、忘我三种状态。;当然我觉得当年纳粹运动,就是一种超人运动的窥视,但是他只搞日耳曼人的超人运动,对其他民族还歧视压迫,还有就是过于技术化,这也是海德格尔后来与它分道扬镳的原因。我认为超人运动是是适于全人类的,只不过有时有地有的种群民族更具有这种潜质和强力意志的上升。德意志是优秀的民族,但是变成超人不是它的特权,其他民族没有丧失变成超人的权利,而中华民族就是和德意志相媲美的,而现在需要回归的内在的呼唤力和外在的催促力也是最强的时期。以下是引用——“尼采所宣称的‘超人’是在他宣称‘上帝死了,要对一切传统道德文化进行重估’ 的基础之上,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的人。超人具有不同于传统的和流行的道德的一种全新的道德,是最能体现生命意志的人,是最具有旺盛创造力的人,是生活中的强者。尼采所指的‘超人’形象大致可以概括为:超人是超越自身、超越弱者的人,他能充分表现自己、主宰平庸之辈;超人是真理与道德的准绳,是规范与价值的创造者;超人是自由的、自私的、自足的;超人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希望;超人是在不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憎恨、嫉妒、顽固、怀疑、严酷、贪婪和暴力只能使超人更坚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尼采所说的超人不是那种卑微琐碎软弱无力的人,超人是充实丰富伟大而完全的人。不过,尼采并没有把超人看作是绝对的 ,他所说的超人和与超人相对的‘末人’, ‘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超人既能自我超越,又能超越别的。”而我认为超人概念则是是一个绝对运动的相对概念,所以超人运动成为可能。以下是引用——必须说明的是:“‘超人’一词很多人认为它的意思是具有超常之力量或能力的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超人’的本意应该为超越人类。‘超人’指的是未来的新物种,未来的统治集团,不是现存的或历史上的伟大超凡的人物。‘超人’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一个物种,一个集团。‘超人’形象的根本特征是充分发扬权力意志的狄奥尼修斯精神,是以权力意志为基础的“老爷道德”的集中体现。“超人”是人类的目标,现代人的权力意志的发扬只是达到‘超人’手段。这就是尼采的‘超人’的主要含义。”所以超人运动本身是一种回归,是向原始创造神的回归。但是那必须伴随着悲剧地毁灭,因此需要酒神的精神,而纳粹毁灭了,那超人和飞碟哪里去了呢。因此我的超人运动不应是绝对的,他永远是相对的,否则它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我的东西方大统一场理论下的超人运动是可以实现的。而我首先搞的就是创造力和创新运动。
总之我要倡导的士大夫教育运动、外星文明教育运动,还超人教育运动是相互统一的,相互联系贯通的。士大夫教育有助于当今我中华民族复兴,而中华民族的复兴比涉及外星文明,而地球文明与外星文明的接触、碰撞、融合和再一次的统一,则需要超人教育为前提。
而我现在要做的是我们的小培训机构,包括德语机构,目前具体的事宜由我的其他的同志去办,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好好积累,锻炼好身体,特别是对德语的学习。而我们的事业也可以从教育领域转到社会服务领域、环境领域、经济企业咨询领域,都是相同的吗。完全可以,在企业中设立政府性的机构部门,如环保,社保,养老,家政等等,因为本来政府就应是服务性的政府,而我们做的就是服务领域,所以这样做是对应市场的。当然我们是可以和政府合作的,因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的提升,还有就是处理与外星文明关系都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的事,因此我们的运动在政治领域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⑻ 教育调查报告怎么写呢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知道http://..com/question/81888478.html中学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报告

蒲江县教育局教研室 吕德雄

一、调查目的

教育科研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顺利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是我们教研管理部门需要研究的工作策略。

我们开展中学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活动,旨在了解目前我县中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态度、教育科研知识掌握的程度、参与教育科研的情况、对教育科研的困惑、期望等;了解中学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组织、管理以及教育科研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通过调查求得第一手原始资料,再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提出工作建议,为我县“十五”期间中学教育科研的深化发展提供指导、服务、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参考。

二、调查内容及方式

开展中学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活动,主要是对我县中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观点和参与行为,以及学校倡导教育科研,推行教育科研的情况作调查了解。因此,调查主要围绕下面几个方面设计内容和方式。

(一)、调查的内容

1、教师对教育科研意义的基本认识

调查教师对科研意义的基本认识,其目的是要了解中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态度和认识水平。态度决定行为,认识决定动力。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态度和认识水平是开展教育科研的基础,是教师需求与教研管理部门服务有机结合的前提条件。

2、教师对教育科研常识的掌握程度

教育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认识教育科研的规律、按照教育科研的规律开展活动,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了解多少教育科研常识,明白多少教育科研原理,直接影响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信度和效度。教师具备的教育科研知识达到什么程度,是教研管理部门普及教育科研活动必须掌握的基本情况。

3、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教师开展教研科研活动除了教师自觉的行动外,更需要学校对教育科研的倡导、对教育科研活动的肯定、对教育科研成果的奖励。否则,教师的积极性得不到保护,追求价值得不到承认,教育科研活动就会偃旗息鼓、半途而废。这就涉及到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组织和管理机制。了解目前学校在这方面的关注程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研部门才能更好地开展指导和管理工作。

4、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迫切希望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学校是主阵地,教师是生力军。了解学校和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希望,满足他们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实施教育科研的潜力,教育科研活动才会蓬勃兴旺、充满生机。教研部门开展教育科研的服务和管理,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调查的方式

1、调查形式

从调查的广泛性和调查操作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考虑,拟定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工作。问卷题项除充分考虑其合理的内涵和外延外,主要根据一般经验和预测来设计所选问题及数量。题项语句的设计尽量简单明确、具体实在,避免含混不清或隐含某种诱导。行文尽可能.注意语气委婉,避免引发反感而影响调查的客观性。问卷的题目设置包含限制性和开放性两个方面。限制性题目共设置十九个,每个题目四个选项,要求做单项选择。开放性题目只设置一个,要求被调查者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认识提出两个方面的希望和建议。

2、调查的范围和对象

本次调查从学校和教师的区域和层次的代表性、以及调查者本身工作的职责考虑,调查的范围拟定为全县所有初中(含九年制学校)、高中(含职中)课程的学校。调查对象为各学校随机确定的领导及任课教师。

3、调查样本的确定

本次调查共印制问卷三百份。拟定样本为完中共一百一十份、初中共一百四十份、九年一贯制学校共五十份,总计取样三百份。问卷投放根据各个学校教职工人数的大致比例分发,请各学校教导主任主持答卷和回收问卷。经过统计整理,回收到有效问卷共二百六十九份。问卷样本为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参加工作1-5年的教师为84人,占31.23%;参加工作6-10.年的教师为60人,占22.3%;参加工作11-15年的教师为63人,占23.4%;参加工作16以上的教师为62人,占23.05%;教师群体类别比达到科学调查要求的基本规范,样本信度比较可靠。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对教育科研与常规教学工作的关系认识

这部分的内容包含在问卷中第2-6题中。其涉及的内容有责任、态度、观念、认识、兴趣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教师的理念和开展教育科研的内动力情况。从统计来看,比例较大的选项有

1、认为“开展教育科研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尝试的事情”占83.46%;

2、对教育科研“愿意参与的”占36.4%,“觉得太难”的占29.37%,“确定不了课题”的占25.65%,“缺乏信心”的占14.87;

3、认为教师搞教育科研“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占79.63;

4、认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专项经费”的占29.7,“不懂教育科研方法”的占23.05%,“时间安排不过来”的占35.96%;

5、认为开展教育科研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钻研科研知识”的占33.8%,“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占22.3%,“参观学习”的占26.39%。

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意义认识是比较深刻的,对教育科研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比较充分地证实了我县各中学开展教研科研浓厚氛围已经形成,教研科研已成为当前大家相当关心的热门话题。广大教师不仅仅有了教育科研的意识,而且在开始琢磨教育科研的切入点了。教育科研对广大教师来说还是新鲜事,对新鲜事总免不了这样那样的疑虑。教师们集中反映出的“觉得太难”、“确定不了课题”、“缺乏信心”、“不懂教育科研方法”“时间安排不过来”等等,说明教师们还对教育科研抱有神秘感。因为神秘,就难以涉入,未曾涉入其事,当然就难以知道该具体从那下手。这使我们教研部门应该注意,在提倡导教育科研的具体工作中,要研究怎么来引导教师钻研教育科研知识、怎么从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来确定教育科研的切入点。

(二)、教师对教育科研本身的理解程度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要了解教师对教育科研本质的初步认识和理解程度。其内容在问卷中第7-9、15-17题中反映。各题统计比例较为突出的选项如下。

1、认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方向应该是“教学实践研究”的占72.4%;

2、对自己承担课题研究所担心的是“理论知识欠缺”的占47.21%,“不知怎么提炼成果”的占28.62%,“影响教学”的占20.82%;

3、认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成果价值在于“教学成绩有较大提高”的占34.2%,“学会了怎么去研究问题”的占28.25%, “有了教育科研的体会和感受”的占26.77%;

4、对教育科研的知识“了解一些”的占65.43,“比较熟悉”的占12.64,“很陌生”的占14.5%;

5、认为常规教研活动和教育科研活动是“有一定联系”的占44.61,“各有侧重的”的占27.51%,“一回事”的占13.88%。

6、认为教育科研课题应该是“改进教学方法的问题”的占51.67%,“解决工作问题的策略”的占24.54%,“有关大纲教材的认识问题”的占17.84%;

从这部分数据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本质认识和理解,反映出了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立足于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这表明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最感兴趣的选题类别,是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课题。教师对教育科研的价值评判不仅仅是在于教学成绩提高,更在于教育科研的感受和体会、学会怎么去研究问题。这表明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不是单纯着眼于课题本身的成果大小,而是更看重于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带来的观念、思维方式的进步。这种结果,正是普教科研的根本意义所在。

(三)、目前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状况

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问卷中的第10-14题来了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结症反映。各题统计选项比例较大的情况如下。

1、 认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会使“教师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的占70.26%;

2、认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关键是“教师的自觉行为”占33.46%,“学校的组织管理”的占27.88%,“上级的指导”的占15.61%;

3、认为要使学校的科研工作得到深化应该“完善激励机制”的占55.76%,“领导带头”的占26.02%,“注重物质奖励”的占14.5%;

4、认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合适的问题”的占35.32%,“没有上级的支持和指导”的占33.83%,“教师没兴趣”的占21.19%;

这部分数据间接反映出,目前学校已将教育科研纳入议事日程,教师们有了尝试教育科研的冲动,意识到了教育理论学习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但是,学校的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教师对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需要学校引导、教育科研的热情和过程操作需要学校的肯定、怎样将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上升为课题研究更需要有人点拨和指导。忽视这三方面的问题,就不容易让教师将课题研究与自己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就不容易使教师注重过程研究,教师就不容易保持持久的动力。建立完善的激励评价机制是学校目前开展群众性教科研的突出问题。

(四)、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期望

这部分内容安排在问卷第18-20题,主要了解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迫切需求。其统计反映如下。

1、认为教研部门指导帮助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应该侧重“学校实际问题的剖析”的占50.19%,“理论知识讲座”的占22.68%,“案例分析”的占15.99%,“监督考核”的占11.15%;

2、认为我县对于教育科研的工作应该“设立单项基金”的占39.03%,“列入对学校的综合考评”的占23.42%,“着重成果奖励”的占17.1%,“加强宣传”的占16.73%;

3、对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倾向性的希望和建议如下。

(1)希望:倾向性的是“教科研培训、教育理论专题讲座、专家指导、参观学习的机会、案例分析、提供资料、参与课题组研究活动”等。

(2)建议:倾向性的是“设立相关奖励政策、学校设单项考核、改善环境条件”等等。

从统计分析来看,教师对这一部分的总体反应是希望从自己身边做起,希望找到自己科研的切入点,希望获得教育科研的体验。对于看中成果奖励的教师并不多,这与前面“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不是单纯着眼于课题本身的成果大小,而是更看重于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带来的观念、思维方式的进步”相互印证

四、工作建议

(一)、领导应从办学理念和学校的发展来研究课题

领导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关键。领导对教科研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发展。领导应当关注课题研究的工作。但是一年四季领导头绪繁多,不可能只考虑教育科研的事情,也不可能花多少精力专门来做课题。但是,领导不能回避教育科研,要从推动学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来考虑新的工作方式。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促发展,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领导搞科研,重在研究课题与办学理念的关系、课题与学校的发展的关系、课题目标内容与教学改革的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考虑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是课题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这些问题也就是把握学校课题研究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

(二)、做课题的过程中培养教育科研骨干

目前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在没有专设教科室的情况下,一般是教导主任来担当。教导主任对教育科研方面的认识相对普通教师来说要充实得多,看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本质分析也要深刻得多。但是,教导主任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来解决问题,必须要依靠骨干教师带动广大教师一道来解决问题。学校要培养科研骨干,只有让骨干教师承担课题,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学习教育科研的方法,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提高理论修养、提高研究水平。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主任感叹教师不会教育科研,学校没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什么时候让我们的教师学一学教育科研。其实,与其说“学”教育科研,不如说“做”教育科研。学的目的是会做,但学的时候是不可能做的。不做,学的东西就有距离。做就会遇见问题,有问题就得去学,这时候的学就没有距离感,就学得实在、适用。学会了再做,和在做的过程中学,那一种更适合学校的需要,这自然是很明白不过的了。

(三)、足现实条件搞课题

教师在做或者是准备要做课题的时候,往往是抱怨学校条件和环境差,没有现成的资料。学校对于教师的不满有很多苦衷,本来就是经费不足,条件差,资料设备欠缺是不足为怪的。对于教师的要求,学校往往很棘手,不回答不行,回答也不行。教师的不满和学校的棘手,都在于潜意识里将教育科研与高科技联在了一块,将教育科研神秘化了,认为科研就是高设备高条件的产物。其实,学校教育科研主要是解决教学工作中所产生的困惑和问题。这些困惑和问题是常规教学工作方式下的产物。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一般是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增添措施等。这些途径完全是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存在的,或者是不难提供的。明确了这一点,我们选题更多的考虑就是自己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搞研究考虑更多的就是怎么充分挖掘潜力。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完全立足于现实条件搞课题,搞课题也就有了生命力。

以上三个方面的建议,主要侧重于教育科研 “做”的认识观念。对于怎样保证“做”,使“做”更有动力,这是学校和教育部门常规管理能够解决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言。

阅读全文

与教师培训社会调查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