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激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只有努力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寓教于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在上课时必须精心创设情境,以布置教室、角色扮演或播放录像、录音等方式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通过音乐、绘画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根据20多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就激活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激趣法
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
当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厚。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遇到一些困难,如单词记不住,语音、语调掌握不准等,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成绩也随之降低。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里学会动脑,传授可供思考的知识,避免死记硬背。同时,继续采用新奇而“刺激”的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维持兴趣。
另一方面,在情感领域里,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材料,明确学习目的,以提高学英语的理性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目标体系,指导他们寻求达成一个个目标的途径和方法,鼓励他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
如此不断努力,一个个目标实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大、更持久。
二、情景教学法
任何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特定的背景中走出来并进入学习状态的。这个背景就是学习者和周围的环境、人群之间的关系。初中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影响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景,创设语境,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
在日常教学中,以课本教学为依托,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紧扣教材内容,使教学活动尽可能置于真实语言情景中去进行,使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运用能力处于最佳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联想、综合,充分运用任务教学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交际法
新的课程观提倡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要求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人际交往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营造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健康向上地发展。
例如,在第一节课的Free Talk中,可以由教师与集体或个别学生对发生在他们身边且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比如:某一场球赛、运动会、郊游、电视剧、明星等等)进行交谈、讨论,也可以让前后桌或邻桌之间进行合作性的交谈。
交际是双向性的,是说者和听者双向交流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地位是不断发生变化、互相转换的。如先由值日生开始提问,然后接龙式地既答又问,一个一个进行下去。发问的学生可以随意挑选对象提任何问题,这样听者、说者位置频频交换,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接受和传递信息的状态之中。这种训练不仅要求学生准备好自己将要表达的内容,更要根据对方的内容进行即席发言,主动吸收和理解对方的思想,尽快组织新的语言并表达出来。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任务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以人为本,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又能充分体现教师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体验、感知和合作的方式,完善其内在的语言学习机制,实现任务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调整情感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的任务布置要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任务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促使他们愿做、能做、乐做。
在学习介绍名字和职业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去收集他们喜欢的各种类型的人。例如:科学家、运动员、明星……上课时,第一项任务是让学生把与职业有关的词汇写出来,再展示一些他们收集到的常见的、典型的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进行对话或自己陈述。
任务的设计要有多样性,语言交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任务型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
② 河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入口为什么激活注册码
如果你用的是挂机软件的话,就需要付费激活才能正常使用的。我就是付了10元才给的激活码,现在可以正常使用。
③ 如何创新教学策略,激活古诗词课堂
面临中考的莘莘学子,学习负担沉重,“时间+汗水”、“日光+灯光”、“书山”、“题海”形成了中学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国家教育部曾多次提出“减负”的要求,但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多重压力下,学生的负担却是越来越重。面对新课标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呢?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譬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语文是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努力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才是教育的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从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等方面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一、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下功夫,培养学生兴趣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提高效率好方法。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从“喜欢学科教师”到“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是有隔阂的。这种隔阂往往会严重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现在的课堂,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充分融入到学生中间,消除教师与学生的隔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证明,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首先,教师必须用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与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的。假如说一个教师和学生只是简单的教和学的关系的话,那这个教师肯定是个不成功的教师。师生关系涉及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和生活。曾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言谈:“我不喜欢某老师,他不关心我们的学习,上完课就走了。我喜欢某老师,他上课时耐心地指导我,下课有时间尽量帮我解答难题,他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上学生的这些话,就是指师生之间有了情感交流。可以想到,后者上课的课堂效率会高于前者。因为他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假如你在上课时能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或许是你一个赞许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甚至不经意的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还有就是课后和学生加强交流,也会间接影响课堂效率。因为我觉得一个教师在平时如果注意和学生加强交流,使学生感到这位教师很关心学生,那么这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具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了,他上课时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这位教师,更容易积极参与这堂课的教学。多年来,我感觉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善于交流的老师,都喜欢上这样的课。正因为有了平时这些情感交流作为基础,此时课堂的氛围一定会很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很浓,热情会很高,注意力怎会不高度集中呢?这样的教师上课,学生能不愿听吗?这样的课堂效率又怎么会不高呢?(二)、优化教学策略,激活课堂情趣。课堂上经常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因为奖励具有激励和鞭策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竞争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运用策略,学生实现目标。具体实施的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诗歌朗诵、课本剧等形式,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制作、动手操作活动,尝试错误和成功,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并张扬个性。(三)、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5分钟的内容在35~40分钟内就可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教学重难点,提高讲解的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时,便于梳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一)、授之以法,得之以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教师要授之以法,教会学生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合作探究,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彩能得之以效,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肢体语言、动作和神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营造这样的氛围,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三)、精心设计,确定目标。学生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以教为主导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温故知新: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质疑解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合作探究: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当堂检测: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四)、明确要求,指导学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学法交流,解答一个问题,理解一句话,分析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自学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 (一)、利用学案,提倡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学习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好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至始至终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和导演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导学案---课前预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评价、总结---当堂检测。 1、导学案:教师对本节课自学的范围、重难点和要解决的问题都展示在导学案上。2、预习: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的个别性问题。教师备课室应能把握住学生的薄弱点,然后通过小组汇总学生质疑的问题,准备在成果展示时学生集体合作探究、教师进行启发、点拨,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共同释疑解惑。3、展示:小组根据分配的任务,板书---展示---点评。将小组讨论的结果书写在黑板上,然后由主讲的同学上台展示,可以随时向他人提问、抽查、挑战,有遗漏的地方或不足之处本小组和其余各组也可进行补充;在这个主题上,更有互动性和挑战性。接着由小组的组长和成员组成评委组进行点评。这是学生展示的一节课,更是能力和才艺的展示。而教师担任的只是导演的角色,对学生展示的结果及时评价,并根据反馈信息采取巩固或补充性教学,以确保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最后由教师做本节课的综合分析总结。(二)、从“一成不变”到“灵活多变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样学生也是在不断进步和变化的。如果我们一味地沿用老的一套教学模式,那么作为教师就会跟不上形式,教学势必要落后。在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我们读书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虽然原来也有好的学习方法,但是一味地强调过去,就会落后了。结果我有时在这样处理问题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而这种方法也是我听原来我老师这样教我们的。所以,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课,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因为学生只是在很被动地接受知识,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一样,不是用心去理解、接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吗?那课堂效率怎么能提高呢?所以作为教师只有认清形势,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上课中体现“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地位。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当然还要先进的、正确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不断地学习、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平时我学习了江苏洋思经验、山东杜郎口中学、北京大成智慧教育以及我校“六字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学理论和经验,从中也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缺乏。在这方面洋思经验值得一提,它所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找到了一条新路。在这种模式指导下,学生能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完全处于主动,自然而然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所以,先进的、正确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注重从“一成不变”到“灵活多变”的这种教学模式。
(三)、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个性发展不断地到完善。互改作业,重新认识。作业批改过去由教师一手包办,学生的参与性不够。其实我们应重视动员学生之间作业批改,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中的批改往往特别认真负责,要求特别严格,对于分歧的地方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作了再一次的认识,并逐步锻炼了学生的评判能力,提高了认识水平,使课堂学习显得更加丰满和完善。当然,组织学生批改,内容要选择,如果是开放性题目,会更有价值。当然教师要加强批改指导,逐步提高批改要求。 具体做法是:先布置作业,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批改各小组长的作业,并作具体指导,再有小组长对各组成员进行批改,教师可以随机抽查祖业完成效果。【或由生对生之间互批】四、有效指导学生的练习能力判断一堂课是否有效,我们的标准是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如果教师一节课讲了很多,而学生一点都不会,就不会是好的课堂。如果一节课只让学生学习、讨论一个小问题,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算是好课。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联系教材。其次,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题量。对学生来说,练习的目的应该是发现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差距,简单重复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和技能,只能是浪费时间,倒不如引导学生针对错题进行查缺补漏,或者由老师直接提供“变式”训练,更能使学生有收获感和效率。最后,有效的练习必须是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过程,从初次接触教材到中考,要经历从形成性的练习到终结性的检测过程,每一个阶段的练习都应该为下一层次的学习做好铺垫,让每一个学生能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挑战性,避免再能力层次上的简单重复。语文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合作创新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把语文知识紧紧的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新知,巩固旧知,拓展未知,学生才能不断独立创新,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张扬个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语文教学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④ 远程教育教师培训注册激活被人使用怎么解决
学员操作手册
一、用户登录
(一)找到项目
1.首先打开“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首页,网址: www.teacher.com.cn,(图1);
(图1)
2.打开页面后在“省级门户培训项目登录入口”处选择相应的省份,点击进入(图2),在全员培训项目列表中找到所参加项目的名称,点击进入(图3)即可进入所培训项目的项目主页;
(图2)
(图3)
(二)用户登录
1.首次登录平台的用户,要进行项目的注册,在项目主页最上方找到注册,点击注册(图4);
(图4)
2、进入注册环节,输入注册码,点击“下一步”(图5),用户注册中标红色星号的是必填项,填写完成后,最后点击“确认注册”,即可注册成功(图6);
(图5)
(图6)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尽量填写您容易记忆的。
为了方便与您更好的进行沟通,姓名,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要使用您真实有效的信息。
3.注册成功后使用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输入4位的验证码即可登录平台。用户登录平台后,在页面的右上角分别有“工作室”、“我的主页”、“我的个人中心”(图7);
(图7)
二、我的个人中心
(一)修改个人信息
用户首先要在“我的个人中心”进行用户信息的完善。如果您想修改个人姓名、身份证、手机号、年级等信息,点击“修改个人信息”,其中带红星的为必填项,其中用户名不可修改(图8);
(图8)
(二)形象头像设置
在我的个人中心,点击“形象头像设置”,可以上传自己的个人真实照片。点击“上传头像”,选择本地照片后,点击保存头像,刷新该页面,即可在个人工作室看到上传的照片。也可以点击“使用摄像头拍照”,弹出是否允许使用摄像头,点击“是”,即可拍照,点击保存头像,刷新该页面,即可在个人工作室看到上传的照片,促进与其他学员的沟通和交流(图9);
(图9)
(三)修改密码
在我的个人中心,点击“修改密码”,输入旧密码和新密码,点击确定,即成功修改密码,请牢记修改后的密码(图10);
(图10)
(四)我的项目
如果您在本次项目中担任两种身份,您可以在个人中心的“我的项目”中,对另一种身份进行激活,输入另一种身份的注册码,点击下一步(图11),完善信息,点击确定,即可激活成功;
(图11)
三、我的主页
学员学习情况的展示区域,学员可以查看“我的提交”“我的问题研讨”“读书会”“磨课工作坊”“我的评论”“我的日志”“我的论坛”等所有提交的内容(图12);
(图12)
⑤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账号的注册码哪来的想注册个账号,不知道注册码哪来
这是教育培训部门在全国各地区、市级、县级等学校,限额指定教师参加网版络继续教育学习权的专网,要登录这个网站必须有上级特批,经上级批准后,就会发放统一的学习卡,学习卡中有学习号,按照学习号登录注册方能进去学习。
⑥ 如何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 有感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第二类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第三类是以上两种含义兼而有之。青州市云门双语学校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重点放在了叶澜教授呈现的观点的第三类上。针对教师中出现的职业倦怠,校长纪凤翔采用的策略是一“激”二“放”三“搭建”。“激”是通过寻找学校感人的事件、周末组织教师一起爬山等活动,激发热情,让教师寻找到对学校的归属感;“放”是围绕特色班级的创建,放手让教师自我选择,鼓励教师“各显神通”;“搭建”是为教师拓展成长的空间,培训依据个人需求,采用菜单式自选,同时建立专项基金,用于特色班级创建。这种方式很受教师欢迎。
⑦ 如何激活初中英语课堂
如何激活初中英语课堂
在本学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校总结上学期“摸石头过河”的经验,继续深入推进“113” 生本教育教学模式的“郊区本土化”。
作为从事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我们都知道: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课堂是师生对话、交流、探究、情感交融、思维碰撞的场所。学生们一天八小时在校园度过,在课堂上度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沃土,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体现以教师为代表的教育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窒息了学生进行“主动交际”、“强势交际”、“以自我为中心的交际”的愿望和热情,孩子在基础学习上就是去了兴趣,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呼唤“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分组竞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合作学习方式的探讨成果累累,给我们提供了不同适用范围的合作方法和协作方式,如Circles of Learning (学习圈),Jigsaw(拼图法),Teams–Games Division(学习分组法),Group Intestigation(小组调查)等。
这些小组合作的形式很多,无论哪种形式都体现出一种原则:组内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激励互动(Face to 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组内承担的个人责任、人际交往与小组技巧和团体历程(group processing)。在英语课堂上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运用,为学生之间的协作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进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兴趣了是学好英语这门课的关键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学期,我沿循“113”的教学模式思路,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我所带的班级现状进行摸索尝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好动,他们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不会很持久,如果老师们老是自我感觉良好地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大讲特讲,他们很快就会厌倦,所以要放手鼓励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即自主学习。我所要做的就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动”来交流,即形式多样的”Games”激活课堂。将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展示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老师是活动的“指挥者”、“启发者”,学生是“主动者”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精讲点拨和学生的多练反馈有机结合,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将学生的信心调动起来,兴趣自然就提升了,教学效果就会随之提高,同时伙伴式的合作探究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交际能力得以提升,为其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这一环节进行的是否畅通有一个前提关键:教师的课前布置预习方案、内容。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前置问题也就是课堂中的引领问题的设置是否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为合作探究做铺垫,学生带着自主学习的问题逐步进入知识领域。
Groups之间的激烈竞争也是英语课堂激趣的重要手段之一。我所带的两个班级人数都在40人左右,6~8人一组,选出小组长,自选定好小组名称按学习能力的强弱、性格内外向、男女性别均匀搭配。课堂中各小组间公平、公正竞争,竞争形式多样:板演、抢答、竞猜、对话、听说读写大比拼、纠错 …… 队组间、组员间的竞争既要顾全团队整体,又要突出个人。总之要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让其深切感受到他(她)是组内的一份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大家拧成一股绳,像拔河比赛一样集体荣誉感想不增强都不可能。在七年级课堂中运用,效果很好,也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课堂中,“合作与竞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因为孩子做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主动性在老师的帮助下得以很好地发挥。老师只是指导者、引领者,是“牧者”。
课后的练习与反馈是检验学生驾驭课堂能力与否的一个有力检验标准。“心动”不如“行动”,课堂上表现得很积极主动,是否真正将课堂知识掌握了呢?在练习与反馈之前,教师简练准确的点拨尤显重要,它既是本课的总结,又是学生反馈的导引,学生通过整节课的学习,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练习的方式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头提问的形式,可以当堂检测,也可以课后解决。
学生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
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
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
总之,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充满着创造和激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发掘这门学科的魅力来感染学生,“育人者先育于人”,这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真谛。祝愿“合作伙伴式”的“小组竞争激励式”英语课堂教学法在我校能生根开花,真正扎实有效地实施下去。
⑧ 怎样结合新课改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喜欢课堂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能力、一种品质,它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从学习品质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相对于他主学习。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也不等于自由学习。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地去计划、设计和引领,需要教师科学地去规划,适时地去参与指导和帮助,因为脱离教师参与和帮助的学生自己学习,脱离教师把舵的学生自由学习,是缺乏一定方向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往往是高耗低效的学习。自主学习应该由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自主研讨、交流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抓住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自自主学习。“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1]学会学习是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自主性学习能让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发展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还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自主学习不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呢?在教学中,我有如下的教学体会。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一)学生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现代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教育的影响是具有选择性的,不是无条件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对学习的自觉、自动、自我追究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生的学习是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因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方法、思路及其对问题的认识,并不一定完全按照教科书或教师预定的轨道进行,教师要允许并鼓励这种创造性,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能尊重了解并发展不同的学生的个性特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我在教学实际中,不但完成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而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如“数学兴趣小组”、“我动手我创造”等活动,努力建立和完善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本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发展。
(二)教学观: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现代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教是为了使学生会学,最后达到不需要教。新课程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重视不够,实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指挥棒,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培养出“服从型”、“接受型”的学生,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在科学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精选、综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具有在综合、分析、学习、研究过程中进行创造的能力。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之路。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使理性的和非理性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促使学生整体协调发展。因此,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除具备优秀的品格、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教师更要端正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三)师生观:创设民主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确认师生之间的各自地位在课堂上是平等的。尽管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被指导者,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的民主性,不仅要求学生听从教师指导,虚心接受教育,同时教师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其次,教师要努力做到与学生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让自己的行动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并得到学生的肯定,从而维系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与学生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使得各自的教与学彼此相长,相得益彰。因此,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是积极鼓励、平等和宽容。尤其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面,教师应是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教师应努力倡导与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使集体创造力得以发挥,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充满民主气氛的研究讨论的氛围中进行,学生能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研究的过程。
(四)人才评价观:既注重结果,更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
以往,考试成绩、升学比率是衡量一位学生、一个学校成就的主要依据,应试教育把应付考试和升学作为教学的目的,统一测试自然而然就成为评估教师教学成果,衡量学生是否有前途的主要手段。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现在,对教学的评估,已由统一测试向综合评价转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教学目的是以人为本,培养人;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估内容除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以外,还应该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创新能力、社会实践和生存能力,探索求知能力、交际能力等的策评,评价的方式自然是多层次和多形式的,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量化转向更加注重质的分析,评价主体由单元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总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过多的采用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从而保证评估的全面性、公正性、发展性和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的大潮下,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性学习能让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1.提出自主努力的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首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我认为,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一节课的开始,量出总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冲刺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较大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也要通过过渡语或黑板等形式使学生明确。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积极的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目标导学的根本在于:把学生推倒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2.创设快乐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理性概念比较强的学科,它的思维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学生学习数学时常感到单调、枯燥、难学、无兴趣,以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想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教师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思想活跃。小学生以好动贪玩为天性,掌握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学生心理上的要求,努力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努力创设动态的教学过程,满足学生好动的天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靠教材本身的图文和教师抽象的语言,学生感到难学,而且觉得枯燥五味。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需要,多使用教具、图片演示,或师生共同自制简单形象有趣的教具,或通过画线图等方法来理解内容而达到解题的目的,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其次,我主动设置让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贪玩的兴趣。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学生是主体,我常用讲故事、猜谜语活动进行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穿插游戏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如我在教学鸡兔问题时让部分学生站着当鸡(2只脚),部分学生弯下腰当兔(手和脚合起来4只脚),非常直观形象;当我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根据教室四方的特点,让学生当树,沿着教室四周墙壁站一站,这样学生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另外,我常用新奇有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如运用多媒体情境导入,动手操作等方法来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学生身边不难发现圆柱的物体,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一张纸去包一包自己的圆柱物品,再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又如,利用学生经常玩的积木,演示增减其中小块积木,面积发生的变化就一目了然。
常言道教学有发,教无定发,贵在得法。以新颖、奇特的教学设计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活动中萌发对知识的要求,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开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只有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才有产生创新的冲动。因而,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要的工作应当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尊重学生,给他们一个提问的“胆”。
学生不敢提问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我认为关键是教师没给学生提问的氛围。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是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作为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充满爱心,相信每个学生都存在巨大的潜能,要使所有的学生都敢于说出自己的所思索想。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传递着使学生自信的价值观。鼓励学生:谁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就要受到表扬;如果谁提的问题,教师需要三思,就更好;如果谁提的问题,使教师张口结舌,这最好。通过这样的鼓励,就会使学生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大胆的提出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常言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更应该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为体意识和提问的能力。
首先,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如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到问题中包含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我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先出示生活中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提问:“你们想知道长方形的哪些知识?”这下可热闹了,学生们有的说想知道长方形有什么特征?有的说想知道长方形有多大面积?有的说想知道长方形四条边有多长?等等。虽然这节课无法一一解答,但这些问题是学生经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次,创设操作情境。实践操作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祥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诱发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我先拿出用木条做的三角形拉一拉,演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平行四边形,捏住两角拉一拉。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提出它的形状变化说明了什么?它的面积有变化吗?它的四个角有变化吗?它的这一特征在生活中有用吗?等等。由此可见,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悟出在实践中可以边操作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使学生乐于提问。
3.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提问。
在课堂上,不愿提问的学生大部分对学习目的性还不够明确,学习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他们不想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当收音机。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让学生明白,敢于提问、会提问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某种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想问的积极性。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狗、小兔等4只小动物在起跑线上赛车,有轴心在车轮边上的圆形车轮,有轴心在车轮中心的圆形车轮,有椭圆形的车轮,也有正方形的车轮。“砰”的一声枪想,动物们滑稽的表演把大家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激发了学生想提问的积极性。有的学生问:谁能获胜?有的动物的车为什么不稳?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想提问,逐步培养了提问的兴趣,提高了提问的水平。
(三)鼓励学生交流合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学生能在丰富的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这只是学习数学的一个方面。而通过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组,才是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具体体现。因此,数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1.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还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使每一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欢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情感经历。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运用已学知识想办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大约5分钟,我发现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未能完成任务,便又延长了5分钟,改为小组合作发现面积公式。这样,全班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接着,我又让学生自己汇报探索过程。学生经过刚才的自主学习,已经有了第一手资料,汇报中个个头头是道,展示了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这节课,我把课堂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2.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学中,应如何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呢?
(1)培养合作意识,激发交流欲望。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从而更多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纪律有时处于无序状态,学生间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平衡,学生间合作不够主动,致使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合作学习应做到:
①勇于表达,敢于质疑。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实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学生合作交流,如果不注意正确的方法,就会人云亦云,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品质,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提高交流质量。
②善于发现,乐于倾听。
发现有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小组同学的可取意见和独到的见解,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要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同学间的发言;要倾听操作要领,也要倾听小组分工要求;要倾听表扬之词,也要听得进批评之言,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2)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很好的一种学习形式,但并非多多益善。何时展开交流合作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①在教学重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关键。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攻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更能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我在教学《解方程》一课时,我们先探讨了等式的性质,然后出现方程让学生合作解答,并相互交流。这样,学生就会轻松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②在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时,开展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这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促使他们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产生个体学习的动力。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在推导过程中,学生很难独立地将各种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但让学生在小组中一起动手,合作交流,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③在可能出现多种想法时,组织合作交流。
现代教学要求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能有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领域。如我在教学“7+6=?”的课堂中,先让学生试着做,然后让学生说。这时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算法:有的说我把6分成3合,7+3=10,10+3=13;有的说我把7分成3和4,6+4=10,10+3=13;还有的说我是从7往后数6个得13……我鼓励他们说:“你们的算法都对!”
由此可见,经常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互说想法,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使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了课堂教学。
(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不但是教学的对象、客体,更是自身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虽然是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只能作为一条辅助的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完全服务于学生的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听——记——练”的传统模式,提倡“自主——质疑——研讨——运用——创新”五环节紧密相连,逐步深入、相互促进的新的课堂教训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学是课堂教学模式最基础的一环,自主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就掌握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独立地获得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的方法。教会了学生提出问题,还要让学生学会解答问题的方式方法,使他们学到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的质疑作出恰当的处理,给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研讨中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以致用”。运用是为了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满足与学生对课本知识和内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灵活运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的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作为教育者,我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辨证统一。一个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者的含义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们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激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
⑨ 如何让教师培训更有效
第一、要确立培训目标和目的;
第二、要明确培训对象;
第三、要了解培训需求、设计和规划培训内容;
第四、做好培训师和培训机构的选择;
第五、明细培训时间、地点和培训次数;
第六、培训教材准备;
第七、做好培训考核与评估;
第八、做好培训预算。
在制定培训计划应遵守几个原则: 针对需求、内容全面、 效益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