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培人员 >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办公室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17 23:08:57

❶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丰台教学区的师资力量

刘伯里,1931年出生,汉族。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应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核学会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网络全书》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卷副主编、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国际同位素学会会员。刘伯里先生为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专家。早期曾从事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工程低放裂变废液处理、核爆炸裂变产物污染苦咸水的去污、核潜艇原子反应堆第一回路水放射性的净化和从高放裂变废液中提取铯-137、锶-90等裂变产物的研究,为完成有关军工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后致力于放射性药物的研究,是我国放射性药物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已在国内外主要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37篇。研究了锝(99mTc)、碘(123I与131I)、溴(77Br与82Br)、氟(18F)、砹(211At)、镓(67Ga与68Ga)、铟(111In与113In)、铊(201Ta)、铜(64Cu)、和硫(35S)等核素的放射性药物,特别在锝药物的理论设计和应用两方面取得了系列深入的创造性成果。指导和参加研制的99mTc-ECD和99mTc-MIB显像剂,获卫生部一级新药证书和生产证书,负责完成的“锝化学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获1992年国家教委甲类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研制和生产时67Ga、57Co等核素以及显像剂药盒均已产生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还研制出67Ga和111In两类新的心肌显像剂。首创了湿热熔融标记法和冠醚介质摧化交换法,前者用于放射性药物标记的新工艺,后者实现了低温快速同位素交换。
王乃颜,核物理学家。福建福州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核学会理事长,核工业研究生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与同事们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在原子反应堆上的中子飞行时间谱仪,测得第一批中子核数据。在国际上对Yb和Tb同位素的中子共振结构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建立和领导开展了核武器试验中物理测试的许多课题,为核武器的设计、试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在我国开辟并发展了粒子束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同时创建了相应的研究室。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昌明,水文水资源学家。湖南汨罗人。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我国地理水文研究领域的倡导者与开拓者。发展了地理方向的水文和水资源学,在水循环、产流模式、水文实验、农业水文、森林水文、全球变化的环境水文等方面均有建树,将水文学的地球物理、工程方向与农田水利等方向相结合,建立地理水文学,有系统的贡献。解决了缺少资料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难题;在南水北调环境影响的研究中,发展了地理系统分析,建立了模型;在水文过程、水量转化及调控研究中提出的多水转化,深化了水循环理论;提倡的雨水资源化具有概念上的革新。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学钰,女,汉,中共党员,1937年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环境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林院士195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1980-1982,在美国爱达荷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进修。1983年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系主任,副教授。1985年任教授,1985年-1991年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1990年在澳大利亚科学工业研究所(CSIRO)做高级访问学者,同年底任长春地质学院博士生导师。1992年和1997年分别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和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地质勘探、矿业、石油)成员。1997年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院士长期从事环境地质和地下水管理研究,在地下水模型研究、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地下水污染机理和溶质运移理论研究等方面均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曾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等多项科研项目。长期进行地下水污染机理和溶质运移理论的研究,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地下水水质模型、地下水流模拟与预报模型及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型;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12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和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二等奖多项。参加和主持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是第28和30届国际地质大会分会的召集人和1998年“未来地下水危机国际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现任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会员及国际岩溶委员会理事;国际水文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付主任;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地矿部学位委员会委员。
黄祖洽,中国理论物理学家。1924年10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48年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50年清华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同年8月被分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该所1953年改称物理所,1956年后改为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由科学院和二机部共同领导)作原子核理论研究。1953年开始从事反应堆理论研究,1955年11月至1956年6月去前苏联实习,在重水堆的理论计算中曾纠正苏方原设计中有关临界大小数据的错误。1958年领导并参与了核潜艇用反应堆的初步理论设计,同时也组织了其他一些类型反应堆的理论探索。1960年开始,领导一个“轻核理论”小组对氢弹理论进行预研,同年底开始半时在二机部九院兼职,参与原子弹设计中所需状态方程、中子输运、中子引爆装置等的理论研究及加强型弹的理论设计工作。1965年与“轻核理论”小组一起被调至核工业部九院理论部任副主任(后改北京九所副所长),参与氢弹的理论突破,并领导一些型号氢弹的理论设计。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被调至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任教授兼所长,4年后改任名誉所长。曾兼任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二届成员,《物理快报》主编。现兼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物理学报》及海外版主编,吴有训奖评审组组长。作为“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的主要作者之一,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作为“中子和稀薄气体的非平衡输运和弛豫过程”的第一作者,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作为“浸润相变的研究”的第二作者,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发表论文及专著等约120余篇(种)
陶大镛,男,1918年出生于上海。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经济系。1942-1946年先后担任中山大学讲师、广西大学和交通大学副教授、四川大学教授。1946-1948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在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大学从事经济史的研究工作。1949年在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文汇报》经济周刊主编,后赴东北解放区。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新建设》月刊主编。1954年以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主要业绩:陶大镛长期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著述甚多,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主要有:(一 )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问题,他曾在留英期间撰写了《战后东欧的经济改造》(1948年中华书局版)和《新民主国家论》(1948年世界知识社版)等论著,全面介绍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在社会经济改造方面的成就,对于正在争取解放的各界人士认识新中国的前景起了积极作用。建国后,他又撰写了《人民经济论纲》(1951年十月出版社版),对《共同纲领》所规定的人民经济各项重大决策,从理论上作了阐述。(二)在世界经济方面,他是我国从事这项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世界经济讲话》(1950年三联书店版)和《世界经济与独占资本主义》(1950年中华书局版)等,居于我国最早问世的一批世界经济学著作之列,他系统地阐述了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方法以及世界经济的基本问题和发展趋势,为这一新兴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980年他被推选为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三)在《资本论》研究方面,他一直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建国前夕著有《战后的资本主义》(1949年三联书店版),建国初期著有《什么是帝国主义》(195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法则》(195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版)等。近年新著有《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版),1981年被选为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四)在经济思想史方面,他也有深厚的造诣,写过许多文章,主要著作有《亨利-乔治经济思想述评》、《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等,现为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主编《外利-乔治经济思想述评》、《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等,现为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主编《外国经济思想史新编》、《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等。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八五”重点项目《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规划“九五”重点项目《世界经济新格局研究》
论文及著作:《战后东欧的经济改造》,中华书局,1948年《新民主国家论》,世界知识社,1948年《战后的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49年《社会主义思想史》,三联书店,1949年《世界经济讲话》,三联书店,1950年《世界经济与独占资本主义》,中华书局,1950年《列昂节夫〈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学习出版社,1951年,第一著者《人民经济论纲》,十月出版社,1951年《关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几个问题》,中南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一著者《斯大林关于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理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什么是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怎样学习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世界知识社,1955年《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法则》,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社会主义经济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特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亨利?乔治经济思想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社会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主编《马克思经济理论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主编《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北京出版社,1985年,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略》,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陶大镛文集》(上、下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陶大镛文集》(世界经济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共计著作20余部,论文100多篇。
国内外科技职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
社会兼职:曾任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其中担任第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第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现为名誉副主席),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现为名誉会长)。
何兹全(1911- ) 中国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1911年9月7日(宣统三年七月十五)生。1935年在北平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魏晋南北 朝史,并在该系讲授“中国通史”课。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赴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受霍普金大学资助,协助法兰西斯教授将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翻译为英文。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后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何兹全教授主要集中研究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寺院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几个方面。是国内最早倡导魏晋封建说的学者之一。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发表《魏晋时期庄园制的刍形》、《三国时期国家的三种领民》、《中古时期大族寺院领户研究》等论文,论述了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出现和盛行。以后,他又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汉魏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化》等论文中比较系统地阐发了魏晋封建说的主张。此外,他的《中国中古时期佛教寺院》(1934年)一文,在学术界颇有影响。80年代,他又发表《佛教经律中关于寺院财产的规定》和《佛教经律中关于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两文,把寺院经济的研究引向深入。他在兵制史研究方面,亦有创见,对世兵制、魏晋中军、孙吴兵制、十六国兵制和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诸问题,他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会及古代向中世纪演变的重要成果。全书分四部分,对西周封建说、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和亚细亚型东方社会说提出不同意见,并就“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同与异”发表独到见解。
作为访问学者,他于1987-1988年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学。中国共产党党员。秦汉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唐史学会和北京史学会的理事、副会长和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兼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西方文化研究》主编。他发表的论文,一部分已收入《读史集》和《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
李芒,男,1961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向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和听觉信息处理实验室)2000年至2001年访问学者。曾获北京师范大学励耘优秀青年教师二等奖。曾任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电子系党总支副书记。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系主任。
郑师渠,1946 年生,男,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系系主任。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历史学科组成员等。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曾发表《论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等学术论文数十篇。已经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晚清国粹文化思想研究》、《在欧化与国粹之间》、《中国文化通史》( 10 卷本)(总主编)。

❷ 亲们, 请问托福考点北京教育学院培训中心,环境如何

1、考试之前, 所有考生集中到一个大教室里候考并填写保密协议(用自己的笔)。有老师在门口对照个人信息,给考生安排候考室的座位,一人发块巧克力,座位越靠前的考生待会越先拍照。
2、考场分为两个教室,每个教室才20人
3、设备很好很新,耳机非常舒服, 座位之间用办公室里那种隔板隔开,我1米8,挡板差不多到胸口的位置。每个座位都是三面包围,不存在其他同学进出座位影响自己的情况,但你无论如何也不能看到旁边人的机器的。由于隔板较高,其他人出入、挪座位等基本上对我没有影响。
4、监考比较松,老师都很友好,有个小伙子,其他的都是40多岁的大叔。老师基本上没怎么说话,不像网上说其他考场的老师那么难缠。给我换纸换笔时速度也 很快,有求必应。监考老师隔一会进来一次,印象里很多时候考场里都没有监考老师的(我做第一排,可能没注意到),每个教室有一面墙(较窄的,也就是长方形 里的宽边)整面是玻璃,老师们坐在玻璃的那边,有点演播室的意思。
5、10分钟休息的时候非常自由, 想出就出,想回就回,只是要求离开考场时把证件交给老师。小马过河建议贵重物品都在有锁的柜子里,可以取,其他物品可以放在候考室 里,也可以回去,这意味着可以看机经。如果不出来,在考场里写模版也没人管。我使劲写模版的时候有个老师经过,我特紧张怕他不让我写,但他就是看了一眼就 走了。草稿纸什么的都不收。

❸ 有参加北京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培训,并在北京教育学院上培训课的朋友吗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几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提供学习资源、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师生互动过程、管理学习过程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9Gwv
GJ1;\:cQq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K\{b!Cfr^
>~I xyQp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设计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室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影响者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t&GA6ML#s
4M @ oj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室、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只是、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室设计教学情境(如教学目标的选择、题材的安排以及环境的布置等),组织教学活动(如讲演、讨论、联系以及实验等),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如信息的呈现、课堂提问与答疑等),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评价/反思过程虽然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mje<d"bW
r0\cc6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知道,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f._l105.
1)TK01R8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yicO!:bM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t"<s}~
-1qZqU$h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几本特征: Y,k(#=wg
.z=U= _e
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又萌发者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D t.0YKF
yGU .AM
其二,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比如感知能力最先发展,其次是运动、言语等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最晚。 i 3m3zXt
Lj}>Xy(7<
其三,不平衡性。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比若1—3随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由具体思维想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2{bKIV_
x&'o ]Y
其四,差异性。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但各种心理技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 led))qd@V-
~@{w\%(AK]
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1m"V;vZ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N|J$FU
MhNFW'_
这里主要讲下童年期和少年期的心理特征。 + :Vrip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通过识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从口头言语逐步过渡到书面言语。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义具体形象为支柱。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一特点,制约者其心理各方面的发展。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个性的发展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集体活动,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对自我已有一定的评价。尽管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容易脱节,但对道德概念的认识已从直观具体的、比较付钱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并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z"lqrSJ:
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要具体形象作支柱。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原则,并以此来知道自己的行为,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X 7=f X~s
$(ewk):
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4]
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人格主要是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 I]h-\;96
P"1 S$oc
人格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发展有不同的看法,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阶段。 Cp#)wxi6[y
k@V#HC{t
1·基本的新人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1G;8MPU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z>;$im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_tAQ=eBO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k;I  &.H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此时期,绝大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他们追求工作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由其成就所带来的师长的认可与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承认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教学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3LDsxE=N:q
该阶段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教师在培养勤奋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敏感、耐心、富于指导的教师有可能使具有自卑感的学生重新获得勤奋感。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f5l=lDOB
'9s5OTkN ;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食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fr[3:2g-_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dRI^@n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因而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Q/Ac{C
PWB(5 f?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w_N' -}#
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 5,pS g
T*~H m
总体来看,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具有这样几个趋势: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9?;"=6(
w $|l{VI
以儿童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为例,6、7岁以下的儿童对他人的认识首先是了解其外部的、具体的特征,如姓名、身体特征、财产、外部的行为等。7、8岁以后,逐步增加使用描述行为特征、心理品质、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抽象形容词,也逐渐可以抽取他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行为规律,讨论他人的行为动机。在对权威关系的认识方面,8岁左右的儿童出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看法,认为权威是一种相互的关系,应该服从权威人物,因为权威对自己有帮助。9岁左右的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基本上是自愿的、合作的,权威者和地位低者具有相同的权利,但前者对后者的幸福负有责任。到11岁或12岁时,儿童认为权威关系是完全合作性的,是彼此共同认可的,并与具体的情境有关。在接受某人为权威时,除了需要特殊的能力外,还要考虑情境的需求。 ]3Dl)[R
7@}$|u:JUF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WU<CKYG*
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随着小学儿童的独立性、批判性的不断增长,小学儿童与父母老师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承认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怀疑和思考。同事,具有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Bi3+)k>u7
小学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彼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对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对教师要求绝对服从。大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开始对教师做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对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反应,并重视教师的评价,对不喜欢的教师予以消极反应。学生的各种表现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与评价,而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特点、期望等因素也以直接或简介的方式影响学生。 "YU{Fkl#j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BxK^?b[E8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星系、作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因个体之间的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在个别差异。 _7T@5\b:;
}!>=|1 fY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直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现实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和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D]s]"QQ8
(Y% Q|u
智力差异,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ra N)8w}-
,m<H-gwa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有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JPn$FQD
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_H ` 
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F}GPZ=T;
(个人认为孩子各有不同,不能因为某方面的不好整个否定了这个孩子,需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加以引导,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信。) 8vSse
9[c%J*r 

❹ 北京教育学院的办学条件

根据2015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北京教育学院有教职工546人,主要承担北京市中小学干部教师继续教育及成人高等师范教育任务,其中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19人,专任教师244人,教授、副教授10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职工257人,另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百余名;专任教师中,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奖2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1人,享受国务院及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北京市高校师德标兵”等称号的共计36人。
享受政府津贴(13人):方道霖、刘俊邦、江希泽、米桂山、何怡生、张维善、李永廉、周韫玉、罗西尧、贺乐凡、徐锡祺、梅汝莉、温寒江
享受曾宪梓奖(8人):王长沛、卢元铠、叶禹卿、何立婴、张亚新、苏立康、梅汝莉、萧应衡
全国优秀教师(3人):何怡生、周韫玉、梅汝莉
北京市优秀教师(11人):孟宪凯、刘 尧、胡俊娟、潘莜萍、孙家镇、游从仁、覃朝芳、苏立康、胡淑云、李 晶、李春山 学科骨干教师序号学科学科骨干教师1 通用技术教育 龚燕江、张芳、乔灵芝 2 心理健康教育 卢强、吕红梅 3 体育与健康教育学(体育教育方向) 韩兵、潘建芬、李健 4 数学教育学 王建明、伍春兰 5 信息技术教育学 纪方、郭君红 6 远程教育学 孟令惠、毕超 7 英语教育学 李宝荣、邸磊、张 洲 8 科学教育 王凌诗、张素娟、周玉芝 9 美育与艺术教育学(美术教育方向) 张宾、吕鹏 10 学科教育学 何彩霞(第一骨干教师)、顿继安、张金秀、方美玲 11 教师培训学 余新、金钊 12 校长培训学 杨雪梅、张红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5月北京教育学院官网) 根据2015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开展了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学校专项培训工程、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训、“绿色耕耘”京郊中小学教师培训、城区中小学教师“专业促进”培训、北京市音体美幼教师专项强化培训、中小学干部教师“国内访学”、中小学校长国际合作培训、京苏粤中小学优秀中青年校长高级研修、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者团队研修、教育干部培训者高级研修等一批品牌项目,且拥有10个继教教师团队,并于2014年启动了“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区县创建新优质学校行动计划”。
“十二五”期间,学院还承担了国培计划项目、援助培训、委托(合作)培训等任务。
2014年,学院共承接并完成国培示范性项目四大类11学科,18个班,共计900人的培训工作;国培中西部项目8学科,8个班,共计326人的培训工作;承接并完成7个援助性项目,11个班,300人的培训任务;承接并完成委托合作27个项目,42个班,1529人的培训工作;此外参与对口帮扶内蒙古乌兰察布、希望工程及接待省市教育部门和培训院校等合作单位来访及教学考察600人次。 继教教师团队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团队 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团队 国际理解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团队 国际汉语培训团队 社会科学系教师培训团队 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团队 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团队 信息技术培训团队 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团队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团队 馆藏资源 根据2015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北京教育学院图书馆有藏书65.36万册,期刊733种,报纸60余份,声像资料1万6千余件,订购了中国学术期刊网、博硕论文库、万方数据库、多媒体资源应用中心、学科导航、国外教育专题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供全院师生在局域网内使用,并逐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的师资培训、教育干部培训、党建、教育管理、中小学教材教参为特色综合性藏书体系。 学术期刊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为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的学术理论刊物,开设了教育科学、继续教育、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2015-2016)高职成高院校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小学管理》杂志创刊于1987年,2001年,杂志入选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连续四次获“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含前期的“华北地区优秀期刊”)称号;连续七次获“北京市优秀出版物”称号(含前期的“北京市社科类优秀期刊”);2008年,获省部级奖项──“北京市新闻出版创意成果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连续六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被评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类重要转载来源刊”。

❺ 北京教育学院的历史沿革

北京教育学院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学院大致经历了初创与建设(1953-1977)、复院与发展(1978-1993)、院际融合与功能拓展(1994-2000)以及新世纪新发展(2001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
1953年,北京教师进修学院成立,隶属于北京市教育局。她的成立,开启了首都中小学校长、教师在职进修培训的先河。
1978年,“文革”期间一度停办的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复院并更名为北京教育学院。这一时期,北京教育学院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调整与发展,分阶段开展了教材教法培训、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和继续教育,广泛开展了教学研究和教材教参编写工作,为当时北京市基础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1979年6月,旨在专门培训北京普教系统管理干部的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成立,该学院通过中小学干部培训制度的建立、多层式培训模式的形成,提升了全市校长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
1993年12月,北京教育学院与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合并,定名为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党校亦随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并入),同时北京英语教师培训中心并入北京教育学院外语系。
2000年9月,北京市成人教育学院、北京实验大学、北京市成人教育服务中心并入北京教育学院。
2004年4月,学院制定了《2004-2010年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拓展了学院性质与功能定位。
2005年,学院召开第一次党代会,确立了首都校长、教师培训基地这一功能定位,学院的中心任务也逐渐转向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融通”的首都校长教师培训这一主业上来。
2008年,学院与西城区教委合作建立了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2011年,学院第二次党代会上又进一步提出“将北京教育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国内示范引领、国际开放合作的校长教师研修高地和首都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的总体发展目标。
2013年,学院与丰台区教委合作建立了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
2014年,学院与大兴区教委合作建立了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与海淀区教委合作建立了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

❻ 北京教育学院培训中心怎么样

北京教育学院培训中心,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北京教育学院培训中心更多信息和资讯。

❼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丰台教学区的学院领导

包华影院长主持学院全面工作。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主任、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主任。
1953年生,女,汉族,江苏省人。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外事处处长、港澳台办主任。
长期从事辐射化学、高分子材料改性、快速反应动力学和废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专著)50余篇(部)。学术兼职主要有亚洲辐射固化协会秘书长、中国辐射固化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分会副理事长、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编委、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北京地区协作组副理事长、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成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 吴圣谷副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副主任。
1954年生,男,汉族,上海市人,副研究员。分管网络教育部、技术支持部、自学考试办公室、厦门海沧培训基地。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产业办公室主任、终身教育处处长等职。 刘长旭,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
1974年生,男,汉族,山东胶南人,副研究员。曾任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学校信息网络中心副主任(兼)等职。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管理论文20余篇。

❽ 谁报北京教师资格证培训啦在北京教育学院那个!想借书看看笔记!答谢300加请吃饭!

我这里有一套书 送给您 呵呵 之前报名了 现在不考试了 新资料

❾ 北京教育学院现在的名称是什么

还是没有变
北京教育学院成立于1953年,是北京市教委直属的成人高等师范院校,主要承担北京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 北京教育学院
教育教师与管理干部的本、专科学历教育及在职培训。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教育学院始终坚持为首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先后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党务工作者、骨干校长和优秀教师,成为首都“人才强教”的“工作母机”和首都教育事业发展的“奠基石”。 北京教育学院内设机构25个,其中党政管理机构15个,教育教学机构8个(包括教师教育人文学院、教师教育数理学院、校长研修学院、职业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信息与远程教育学院、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等7个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二级学院和图书馆),直属单位2个(包括《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北京教育丛书》办公室),挂靠单位4个(包括教育部师范司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办公室、北京市普、职、成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中心办公室、北京教育党校、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另有学院主办的5个经济实体、办学实体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08年,学院还与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合作举办了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根据首都教育“内涵发展、人才强教、资源统筹、开放创新”的发展方针,学院确立了“建设首都专业化、综合化、现代化的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师培训基地、校长培训基地和党建研究中心,建设全国一流的校长教师培训的专门学院”的办学目标。2007年学院有本专科在校生8727人;2007年,学院参加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人数年均达到万余人次,逐步形成“面向全员、倾斜农村、突出骨干、服务急需”的培训思路。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领导与支持下,学院先后开展了“绿色耕耘”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春风化雨”初中校长教师培训、德育队伍建设行动、课程改革培训行动、迎奥运“育体、育心、育人”体育教师知识技能培训、教育信息化培训、国际合作培训行动等81个培训项目,建立了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投入培训经费8000余万元,为首都师资水平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以“绿色耕耘”、“春风化雨”为标志的校长教师培训,惠及北京市远郊区县农村中小学和城区初中校万余名校长教师,为促进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人才强教做出了特殊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三次为“绿色耕耘”行动做出批示,肯定“绿色耕耘方向正确,效果明显,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成果向基础教育实践的转化,结合基础教育实践,先后组织出版了《绿色耕耘》丛书、《校长研修》丛书和《学校诊断》丛书等,在全国教师教育领域产生较大影响。近三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46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的学术专著4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北京教育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教育学院十佳学报”。《中小学管理》杂志是以基础教育管理干部为主要读者的专业性期刊,已创刊二十年,被评为“中国核心期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北京市优秀期刊”。 教改现场会
学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目前设有校园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微格教学、心理咨询服务、音像教学阅览、图书资料信息交流、中学教学法实验、基础教育研究等现代化教学、管理和研究系统。建立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网”、“首都校长培训网”、“远程教育互动平台”,以信息网络和远程教育为核心,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服务全市的远程教学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和培训管理系统,开设了一批网络课程。图书馆藏书50余万册,中外期刊1000多种,开通网上全文数据库及千余件多媒体音像资料。 北京教育学院占地82亩,办学建筑面积98671.9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1126万元,设备器材达到4万多件。学院现分为4个校区:总部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和教师教育数理学院设在西城区西直门外文兴街2号,体育与艺术学院设在东城区黄化门街5号,校长研修学院设在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❿ 北京1月份普通话考试 报名时间和地点(最好是海淀区),详细点。。谢谢

2011年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通知

北京教育学院是北京市教委直属的一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北京教育学院培训中心是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设立的普通话培训测试站之一。

为满足全市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播音员、师范类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社会人员需要,现开设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试、培训工作。

一、报名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8:30

二、培训时间: 考试前一周周末半天

测试前的培训主要介绍普通话测试的考试范围、测试程序、题型题量,并对字词、词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等内容进行应试讲解,有助于提高应试者的测试成绩。

三、考试时间:2011年1月中下旬 (每两月一期,长年开考)

四、考试培训费用:

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京发改〔2004〕397号文件规定,凡参加普通话测试人员每人需交纳测试费50元,教材费31元,测前培训费50元(含资料)。

五、成绩查询:

考试结束的测试初评成绩,需经复审后方为有效成绩,应试人完成测试两周后,查询培训中心网站查看成绩,并到报名地点领取普通话等级证书。

六、其他事项:报名时须带本人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及近期同底版一寸照片3张。用于办理准考证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七、报名、考试地点:北京教育学院培训中心三层303办公室《东城区鼓楼外大街 56 号(北中轴路南口,工人日报社北侧教师大厦三层303室)。乘地铁鼓楼大街站下车(出A口);乘44路鼓楼桥西站;乘27 路、60路、625 路六铺炕站下车向北200米路东。乘380路、409路、特二路钟楼北桥北站

八、咨询电话:84120663 84128686 82029261

回答完毕~

阅读全文

与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办公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