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够问题
1、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机制,为基层党员“补脑”。
一是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依托电视、广播、网络、手机、报刊杂志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基层党员教育。
二是突出党校教育主阵地。将农村基层党建课题纳入省、市、县党校干部培训的内容,特别是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要加大农村党建的培训课程,形成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熟悉、了解基层党建的教育机制。
三是开展农村党员素质大提升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农村基层党员为主要对象的科学素质教育大提升活动,着力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
2、进一步创新组织管理方式,为基层组织“强身”。
一是健全村级党组织工作规则。进一步理顺“两委会”关系,明确规定村党支部的地位、职责任务、监督约束等。
二是健全直接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制度化、规范化,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制度层面解决党员干部不乐于、不敢于、不勤于联系群众。
三是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完善镇、村党组织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绩效评估推进镇、村党组织管理创新。同时,将农村党建工作作为评估镇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四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畅通党员进出渠道,支持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农村协会和合作社上。
3、进一步强化激励保障措施,为基层干部“提神”。
一是加大农村优秀干部录用公务员力度,解决基层干部“有所盼”的问题。目前,我县每年从村干部中录用公务员的数量不足1%,建议扩大优秀村干部的公务员录用比例,选拔特别优秀的进入镇领导班子。
二是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标准,形成初步增长机制。既要提高在职村干部报酬标准,又要提高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标准,按工作职位、工作年限扩大补助范围。
三是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解决基层干部“有所养”的问题。建立县、享受对象共同承担的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确定统一标准,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四是健全党内关怀机制,解决村干部“有所靠”的问题。把经济困难的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扶贫帮困工作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范畴,建立党内关怀机制,通过财政预算、党费支持等渠道,建立党员爱心基金,重点加大对基层经济贫困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帮扶力度。
4、进一步改进基层干部领导方式,为基层班子“输血”。
一是增强班子服务意识,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把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上,善于与群众谈心交心,征求群众意见,夯实班子在群众心中的基础。
二是勇于担当作表率,面对困难,敢于担当,在工作中要雷厉风行,遇到困难,全体干部相互协作,攻坚克难。
三是整合基层党建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程,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打造成农村基层党建品牌和示范点。
(1)党建工作体现在党校干部培训扩展阅读
党建介绍:
党建是指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
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大范畴是我们党在长期党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十六大进一步强调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之中。到十七大,又鲜明提出反腐倡廉建设这个范畴,
十八大时增写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从而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完善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纯洁性建设的“六位一体”,使党的建设的内容和范畴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特点。
㈡ 如何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阵地作用
要发挥党校在推进从严治党中的重要阵地作用。党校培训轮训干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在干部教育实践中,部分党校存在重眼前、轻长远,重选拔任用、轻教育管理,重培训数量、轻培训质量等现象,一些党校特别是一些基层党校培训资源流失严重,呈现出地位虚化、职能弱化、工作边缘化的倾向,这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应始终保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忧患意识,积极发挥党校在推进从严治党中的重要阵地作用。一要把干部教育培训摆上从严治党的突出位置,深化党校办学体制改革,坚决整治培训乱象,整合干部培训资源,下大力气改善党校办学条件,保证党校培训轮训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党校成为推进从严治党的坚固堡垒。二要发挥党校推动和引领全党学习的排头兵作用。要大兴学习之风,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把夯实理论功底、培养理论人才、发挥理论优势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深化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树立理论权威,让党的理论人才脱颖而出。三要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及时推进党的最新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使其补足精神之“钙”、坚守精神家园;积极引领社会思潮,充分利用讲坛、论坛和媒体等相关阵地,发挥理论骨干的攻坚作用,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积极厘清思想、批判谬误、引导舆论,不断传播社会正能量。
要发挥党校在夯实从严治党基础中的重要渠道作用。党校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能力提升的主渠道。但在当前党校的教育培训中,存在一些重工作能力培养、轻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有的地方出现一些干部多年不训、一些干部重复培训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校教育培训干部的基础性作用。党校必须落实“从严教育干部”的要求,全面深化教育培训改革,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干部修身做人、从政为官、干事创业、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㈢ 我是入党积极分子,需要写一份对参加党校学习的认识和设想,希望大家帮一下忙
写作思路:确立中心,围绕选材,确定重点,以学习培训内容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
在党校的培训紧张而又充实,既有经验丰富的市领导亲临授课,也有生动活泼的互动交流,补齐了短板,更新了知识,增进了交流;尤其是现场教学环节更是启发了思维,开阔了思路,现就参加本期培训的主要收获和几点体会概括如下:
一是增强了理论思维,提高了理论水平。学习培训内容涉及全面从严治党、农村基层党建的实践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等方面,学到了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基层党建与农村管理实践创新成果。
学习期间,我把这次学习培训当做一个提高自己的难得机会,静下心来专心学习,认真听课、记笔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使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有了较大的提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得到锻炼、道德情操得到提升。
二是增强了党性观念,净化了思想灵魂。在琐园村开展的座谈交流中,乡镇组织委员代表就不同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不同的学识,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思想,不断相互交流、相互碰撞;
让我对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七一村党支部书记何德兴和"两委"班子成员用他们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带领全村群众共同发家致富的事迹,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三是增强了创新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在学习完该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经验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党建创新的实质是解决问题。把基层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了,群众满意了、高兴了,这才是真正的创新,也才是干部和群众都想要的创新。
党建工作的关键在于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让理论知识根植于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党建工作的重点在于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让服务意识转化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正人首先要正己,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组工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我会时刻注意自身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经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感板桥乡的党建工作与兄弟乡镇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与金华市的基层党建工作更是没有可比性。如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做好板桥乡的党建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
为党员群众提供更贴心、更接地气的服务,是值得我深思的一个问题。结合板桥乡实际和个人特点,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提升干部为民服务水平,带头引领学、深入一线干,将"两学一做"牢记在心坎上,落实到行动上。
㈣ 如何把党的建设融入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
应该从组织宣传、教育培训和个人学习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贯彻落实。
首先,媒回体加大宣传力度,不答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条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贯彻执行《条例》,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通过报纸、网站、读本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条例》的学习宣传,让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新的《条例》与之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不同之处,从而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
同时,教育培训部门要定期组织干部教育培训班,从严从实抓好干部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采取大家乐于接受、易于掌握、有吸引力的形式开展《条例》宣传,让《条例》内容入脑入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的是加强理论学习和时间创新,让广大干部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党的建设任务。所以,《条例》贯彻落实的关键还在于个人,我们广大干部要有主动学习意识,不仅在培训工作中要按照要求认真学习新知识和新业务,在培训之外也要自觉主动的学习。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培训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转化为适用于自己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㈤ 党务干部培训和党建干部培训有什么区别
1.党务干部是企业做好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决定性力量,而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党务工作的成效。
2.党建干部培训专注服务于全国党务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发扬红色文化教育
㈥ 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和困难
一、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在不断削弱,“无人理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党员教育活动不经常。少数村书记认为基层党员教育活动难搞,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比较松散,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服务意识淡薄,致使个别党员缺乏活力。没有制定约束机制,少数村民主评议党员走过场、不规范,把民主评议会开成评先评优会,难以评出不合格党员,对不合格党员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和措施,对新进的党员把关不严,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三)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能力还不高。个别基层干部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把精力集中放在抓经济建设,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再加上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
(四)工作上缺乏协作和担当意识。基层干部由于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工作上,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导致村班子之间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下降,遇到好事都争着上。对于工作担当意识不强,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想法设法逃避矛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上还不重视。个别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村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致使基层干部对党建工作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
2、党员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党员管理松散,对没能按时交党费和不参加组织生活会的党员,没有及时的处理和调查,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
3、村集体经济实力还不强。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来源萎缩,有的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甚至有些村组织没有经济来源,“无钱办事”的问题依然突出,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4、健全服务体制上还没跟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保障机制没有跟上,农村党建工作经费还没有落实,村干部待遇偏低,农村党建工作形式缺乏创新,存在形式主义,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干部工作热情底,听到的抱怨多。
三、对策及建议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政策方面的,有工作方面的。按照加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迫切需要强化党建工作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1、 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机制,为基层党员“补脑”。
一是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依托电视、广播、网络、手机、报刊杂志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基层党员教育。二是突出党校教育主阵地。将农村基层党建课题纳入省、市、县党校干部培训的内容,特别是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要加大农村党建的培训课程,形成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熟悉、了解基层党建的教育机制。三是开展农村党员素质大提升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农村基层党员为主要对象的科学素质教育大提升活动,着力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
2、 进一步创新组织管理方式,为基层组织“强身”。
一是健全村级党组织工作规则。进一步理顺“两委会”关系,明确规定村党支部的地位、职责任务、监督约束等。二是健全直接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制度化、规范化,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制度层面解决党员干部不乐于、不敢于、不勤于联系群众。三是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完善镇、村党组织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绩效评估推进镇、村党组织管理创新。同时,将农村党建工作作为评估镇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四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畅通党员进出渠道,支持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农村协会和合作社上。
3、 进一步强化激励保障措施,为基层干部“提神”。
一是加大农村优秀干部录用公务员力度,解决基层干部“有所盼”的问题。目前,我县每年从村干部中录用公务员的数量不足1%,建议扩大优秀村干部的公务员录用比例,选拔特别优秀的进入镇领导班子。二是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标准,形成初步增长机制。既要提高在职村干部报酬标准,又要提高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标准,按工作职位、工作年限扩大补助范围。三是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解决基层干部“有所养”的问题。建立县、享受对象共同承担的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确定统一标准,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四是健全党内关怀机制,解决村干部“有所靠”的问题。把经济困难的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扶贫帮困工作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范畴,建立党内关怀机制,通过财政预算、党费支持等渠道,建立党员爱心基金,重点加大对基层经济贫困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帮扶力度。
4、 进一步改进基层干部领导方式,为基层班子“输血”。
一是增强班子服务意识,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把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上,善于与群众谈心交心,征求群众意见,夯实班子在群众心中的基础。二是勇于担当作表率,面对困难,敢于担当,在工作中要雷厉风行,遇到困难,全体干部相互协作,攻坚克难。三是整合基层党建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程,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打造成农村基层党建品牌和示范点。
㈦ 党校对干部培训有何需求
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准确把握培训需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央新近印发的《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一再强调的一项基本工作原则。对于各级党校来讲,就需要高度重视需求调研,坚持把需求调研作为教学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质量,笔者认为,在开展需求调研前必须把握“三个充分认识”,做到“三个坚持”:
一、充分认识到组织部门、学员单位和学员个人的主体地位,坚持围绕需求开展研究
培训需求,具体而言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这三方需求应由组织部门、干部所在单位和学员个人提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都能够充分认识到,但却不一定能认真做到。如有的培训机构并不去真正地开展调研,只是走一走调研的形式,做一做调研的样子。还有的培训机构干脆根本连培训调研都不进行,主观地根据自己所想当然的培训需求去制定好教学计划后才去征求组织部门的意见。
历年来的培训实践证明,凡是能够真正开展需求调研,真正把需求调研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必经环节,其所开设的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必然能够获得学员的真诚欢迎、真心赞同、真正认可;而那些没有与有关部门充分沟通,越俎代庖制定教学计划的,其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则根本无从谈起。
与此同时,培训机构作为培训调研的具体组织者和承担者,在需求调研的过程中,也承担者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培训机构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进行着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的研究。培训机构对于需求调研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认真研究培训需求,努力把培训需求转化为教学目标,物化为具体的培训内容。因此,对于培训机构而且,其准确定位应是培训需求的“加工者”,而非“制造者”。
二、充分认识到培训需求的复杂性,坚持开展分类研究
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学员来来源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决定了培训需求也负责多样。总起来说,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层次性。培训需求的层次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划分,一是行政层级,来党校、行政学院参加培训的学员,无论来自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亦或者事业机构,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二是需求层次,类似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工作中,按干部成长的需求层次,主要指入门的初任培训,晋升的任职培训,素能提高的专门业务培训和岗位培训等。
二是类别性。研究和划分培训需求的类别,也是当前培训机构开展分类教学的重要工作。在这里,笔者把需求类别分为三方面,一是即按需求主体划分,即最常见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的划分;二是按学员所在单位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机关类和行业类。再细分,可分为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及群众社团等机关和国企、私企等行业;三是按干部个人职位,可分为正职、副职和普通干部等。
三是动态性。学员的需求不是静止不变的,一方面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任务的变化也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会随着干部学历、阅历和经历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培训需求的这种复杂性,对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机构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就不能一刀切,必须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分层分类地开展教学。因此,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其首要工作即时认真开展干部素能模型的研究,制定分类分层的培训大纲,以此为依据来开展教学。
三、充分认识到培训需求党校难以全面满足,坚持发挥自身优势
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培训需求,对党校教学提出了很高的挑战。但党校相对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只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的定位,决定了党校的特点,决定了党校不可能满足所有培训需求。
党校不具有高校、技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优势。党校与高校相比,没有长学制,也没有系统的学科门类;与技校相比,优势在于开发能力,而不是技术培训;与社会培训机构相比,不是完全的市场化培训和职业教育培训。党校与其他培训机构的区别,决定了党校不能为学员弥补国民教育的课程,难以提高学员的技术,也提高其他职业技能。
党校具有其自身独特优势和专门职责。党校与其他培训机构相比的劣势,也正是党校的优势所在。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于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性修养,在于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战略思想,在于加强干部的党性锻炼。《中国共产党党校条例》指出,党校的基本任务是培训轮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理论干部,承办党委和政府举办的专题研讨班,围绕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承担党委和政府下达的调研任务、推进理论创新,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宣传、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等。因此,对于党校而言,认真完成上述工作,才是党校的工作重点之所在。那种认为只要是培训需求党校都要满足的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
综上所述,我们的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无论何时都一定要始终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开展好各项教学工作,认真履行好自身职责。
㈧ 如何发挥党校职能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党校的作用抄和任务: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其任务是,通过有计划地培训,提高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形势,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校还承担着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党组织和党员状况的调查研究等任务。基层党校还承担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