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工作 > 从经济学角度看艺术培训

从经济学角度看艺术培训

发布时间:2021-02-17 07:10:26

⑴ 搞艺术好还是经济学经济是什么

经济学要比较好的数学基础你是艺术学生的话应该数学很薄弱那么先从曼内昆的经济学原理看起很通俗很好懂容然后多看些财经杂志与此同时补习下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再就可以看些中级教程了像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和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如果不是为了读研究生或者搞研究弄到这里也就可以了希望这些回答能帮助到你

⑵ 思考题: 1、你怎样来分析该案例 2、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上面哪一种方案是合理的

  1. 利用价格-利润曲线分析,按照消费者最有消费能力取价格,即曲线的抛物线顶点。此时的利润最大。

  2. 两者都不完整。

⑶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政府介入表演艺术的必要性

参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9年04期,《关于文化艺术活动的经济学分析》
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品具有投资价值,因此艺术品的价值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它的美学价值,这种美学价值往往与创作该艺术品的艺术家所从事的艺术经历有关,也与该艺术家创作该艺术品时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有关。艺术家与科学家不同的是,其投入的“智力”,“情商”成分可能要高于“智商”成分,或者说艺术创作中,其天才的成分可能更重要。艺术品价值的另一个构成部分是由市场的预期价值来决定,后者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1)如时尚的变化;(2)某种艺术风格的历史性演变;(3)大的艺术运动的兴衰;(4)大众媒介的介绍及推荐;(5)艺术家有否过世以及目前年龄、身体状况;(6)鉴定师的作用等等。另外,艺术品作为投资品, 其价值的变动与当时的经济景气情况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以下为表演艺术的供给,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的供给,博物馆收藏品展览供给以及阅读艺术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对于表演艺术的供给问题,我们首先要建立表演艺术的生产函数。表演艺术的产出就是舞台演出,从量上进行衡量,一是某一剧目的演出场次,二是每一场次的观众数日。从投入的角度来看,演出一个剧目首先涉及排演这个剧目的艺术家和非艺术家的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如服装和道具的购买等等),其次涉及每一次演出的资本投入。如果我们用v表示剧院的最大观众席位,y[,ij]表示第j种剧目第i 场演出的观众人数,那么y[ ,ij]≤v。同时,我们用L[s]和K[s] 表示排演时的人力和物力投入,L[r]和K[r]表示某场演出时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那么,我们可以建立一种以下形式的关于表演艺术的生产函数:
附图{图}
其中m[,j]-m[,j](l[8][,j],K[8][,j]),是某场演出时人力和物力投入的函数,q[,j]是表示演出质量的指标。因此,第j种剧目所能吸引的观众数目是人力和物力投入和演出质量等变量的函数,而且这一生产函数还具有以下的性质:
附图{图}
以上公式表明,一个剧种,演的时间越长,其最后的场次所能增加的观众递减。这有点类似于物质生产领域中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递减的情况,但其中的机理具有很大的不同。
关于绘画、雕塑等凝固艺术品的供给问题,首先涉及一个国家艺术家(画家、雕塑家)队伍的形成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问,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个人选择艺术生涯,是由于天赋或者个人爱好,还是出于社会对艺术家的丰厚报酬?毫无疑问,由于艺术创作实际是一种创新活动,一方面它要求艺术家必须具备一定的天赋,即对美学有很好的感悟能力,另一方面它又要求艺术家对前人的艺术成果进行很好的学习、吸收和消化,两者的结合使得艺术家成功地进行创新,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因此,艺术活动不是人人都可以从事的,它需要一定的主观方面的条件。从艺术家队伍的形成来看,艺术家本身的天赋及其对艺术的追求成为艺术家劳动供给的一个前提条件。其次,对艺术家创作性劳动的丰厚报酬构成对艺术劳动供给的一种激励,因此艺术家劳动供给是其报酬的函数,其弹性系数为正,这也是毫无问题的。但是,艺术家劳动供给对其报酬的反应程度究竟有多大,或者说艺术劳动供给的收入弹性究竟有多大?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复杂性主要来自于艺术家付出的劳动与其收入报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确定的关系,而是一种随机性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艺术家生涯是一种收入报酬差异极大从而导致艺术家活动是一种风险很大的活动。从事艺术活动的人们,有收入非常多的艺术大师,一幅画可能价值几千万元,但同时大量的小画家,或者还没有出名的画家,其收入可能难以维持温饱。上海电视台的记者1998年曾在巴黎采访过法国华裔抽象画大师赵无忌,据赵无忌先生的估计,法国大约有3万画家,但正式按画家交纳社会保险金的只有8000个,其中真正能用售卖画作维持生计的大约只有 200个左右。因此,尽管在成功的艺术家那里,其艺术劳动的收入报酬远远高于其他劳动者,有时甚至远远高于科学家的收入。但是对于大多数从事艺术劳动的艺术家来讲,其收入报酬不能维持生计。因此从收入报酬角度来讲,少数艺术家的高收入并不构成对大多数艺术家劳动供给的激励,对于他们来说,从事艺术活动的最初动机可能是艺术天赋和爱好使然。所以,对于大多数从事艺术活动的艺术家来讲,他们往往具有双重职业,如在学校里教书,或者在编辑部从事美编工作,等等,同时他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艺术创作。鉴于这些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艺术家队伍的形成和壮大,艺术劳动的供给,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艺术人才的存量及其发掘,而艺术人才的存量及其发掘,又是与这个国家艺术活动的普及、美育方面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寡有关。当然,我们在这里也不否认社会对艺术大师的丰厚的收入报酬激励从事其他活动的人向他们看齐,期待终有一天自己的作品能被社会所承认,从而能给其带来丰厚的收入。因此艺术家平均收入的提高是刺激艺术劳动供给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与此同时,艺术家的艺术劳动供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新活动,是一种艺术享受。从这个角来看,艺术劳动供给不同于其他的简单劳动供给,艺术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给劳动者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负效用。因此,艺术劳动者在闲暇时间偏好、收入偏好、艺术创新活动偏好函数之下,作出的劳动供给决策远比普通劳动供给要复杂得多。我们在考察普通劳动供给时,我们假定劳动者在使自己的效用为最大的情况下作出选择,而他的效用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消费品、闲暇时间(即其所支配的总时间l减去劳动时间I[s]:l-I[s]和货币(代表将来消费)。当劳动收入上升时,正常情况下劳动者根据替代效应,会提高其劳动供给,通过收入增加使得其消费品的消费增加(当然当其收入高到一定程度时,收入效应会发挥作用,这时闲暇会变得十分重要,因此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劳动者对收入提高的反应是减少劳动供给,以增加闲暇的消费)。但是,当我们考察艺术劳动供给时,上述闲暇(l-I[s])被视作消费品的替代品,而I[s]被视作是带来负效用的简单劳动的假定就难以成立了。因为在艺术家那里,艺术劳动往往是艺术家追求的一种享受,为了这种享受,他可能以其他谋生劳动获得收入,并用其他劳动获取的收入支持其艺术追求。当然,在大艺术家那里,艺术劳动为大家所承认,他们在艺术享受的同时,又可以解决生计问题,因此在大多数人看起来,艺术家的劳动是最高尚、最吸引人的劳动。一个国家艺术人才的形成还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有关联,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又通过一定的有形物留传下来,如建筑物、壁画、雕塑、国家及私人的绘画作品收藏,一个国家艺术宝藏越丰富,保存得越好,传播得越有效,这个国家的艺术氛围就越浓厚,就越容易造就大量的艺术人才。
三、政府政策对文化艺术活动促进的意义
前面我们就文化艺术在经济活动的作用以及文化艺术产品的供求特征进行了分析。经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发现,文化艺术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不同于其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有着其本身非常明显的特殊性,由于这些特殊性的存在,使得文化艺术活动不能被简单地置于市场经济中进行发展,而是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才能使文化艺术得以健康地发展。
首先,新古典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派经济学,该经济学认为,完善的自由竞争市场机制是优化资源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严密的数学论证,该理论证明了,在既定的经济资源拥有量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使全体经济行为人经济福利达到最大的帕累托最优是与完全竞争的市场均衡状态相一致的。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从本质上来讲是否定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顶和调节的,他们强调的是,要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力量,使各类经济活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达到均衡。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也不例外。市场中形成的文化艺术产品的价格是调节文化艺术产品供求的最好的信号,供求通过价格波动而达到均衡,同其他产品一样,是文化艺术活动中资源配置的表现。但是,许多经济学家同时也发现,并不是所有商品通过市场调节都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特别是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即市场无法通过价格的设置和波动来调节公共产品的供求。而文化艺术产品就是具有公共广品性质的产品,因此,市场机制在调节文化艺术的供给和需求时,也是失灵的。所谓公共产品,如桥梁、路灯、海上的灯塔等等,其具有如下的性质:第一,非竞争性,一群消费者在消费某一公共产品的同时不影响其他新加入消费者在同一时点共同消费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第二,不可分割性,如电视广播等,文化艺术产品的供给不可能在不同的消费者那里进行分割;第三,公共产品增加消费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当一群消费者消费某一公共产品时,增加其他人消费的边际成本等于零;第四,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即公共产品一旦供给出来以后,产品的供给者无法要求需求者向其支付价格。如对于城市建筑和雕塑作品来说,这些建筑和雕塑的所有者很难要求每个欣赏这些雕塑的人支付价格。由于文化艺术产品具有很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因此我们指望完全按照市场原则来处理文化艺术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是不现实的。
其次,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如博物馆艺术品的展出和参观,文化艺术节在一个城市的举办,可以促进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如法国卢瓦河上的一个名叫“香浓舍”的城堡,虽然属于私人家庭,但是该城堡每年接待参观者 945000 人,雇用劳动力70人。这些参观者大部分都是通过各旅行社安排前往的,是法国著名卢瓦河城堡游中的一部分。因此不仅“香浓舍”可以获得门票收益,而且各家旅行社可以获得导游等收益,同时还有“香浓舍 ”附近的旅馆、饭店、各类商店都可以因此而获得他们的收益。
第三,与前面文化艺术产品的外部性有着紧密联系的文化艺术活动能够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 1992 年美国纽约市市长Rudolgh Giuliani宣布市政府将对文化机构进行各种形式的资助。 这一决策是基于一项调查,该调查指出某项文化支出将有可能导致纽约市100亿美元的收入增长,这个收入增长包括交通 收入增长、旅馆收入增长和饭店收入增长等。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市,三大文化活动(管弦乐队演出、博物馆展出和文化节)的举办将产生1.5~3倍于文化投入的收入增长。在法国,每年的阿维浓(Avignon)戏剧节,都可能带来大于戏剧节举办成本的收入增长。如1985年,举办戏剧节的投入经费为1350亿法郎,而综合收入为25 50亿法郎。上述这些研究所显示的外部性收益还只是纯经济收益,非经济方面收益显然难以计量,但其影响可能比经济收益更大,更为持久。例如,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培养一个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民族的文化艺术素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艺术遗产构成民族自豪感的重要的物质基础,让本国公民经常性地回顾参观文化艺术遗产,经常性地举办各类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节,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充分吸收前辈的文化艺术养分,为文化艺术进一步创新和宏扬作准备,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爱国主义情愫,最后转化为一个奋发向上的动力。
第四,文化艺术活动中的投入—产出,象高科技方面的投入—产出活动一样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因为在文化艺术活动中,高投入与高产出之间并不一定具有稳定的函数关系,而是一种概率关系。举例来说,某个艺术家投入其毕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在某一艺术风格的创新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但是其最终的结果——所创作的作品是否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并可以卖出很高的价格,以补偿其投入所费,是件很不确定的事情。但是,对于某一具体的文化艺术投入—产出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但并不等于文化艺术的投入—产出之间就没有正向的关系,从普遍性角度来讲,文化艺术方面的高投入毕竟可以带来高产出。而现在的问题是,当具体到某一项文化艺术的投入—产出活动时,由于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私人在这方面的投入往往是不充分的,因此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使文化艺术投入与整个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从上述四个方面,我们论证了在文化艺术活动方面,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经济资源,可能会使这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处于一种非帕累托最优状态。如同其他的公共产品、具有很强外部性的产品、能够产生乘数效应的产品和具有高风险的投入—产出关系的产品一样,政府在文化艺术活动上面的介入是必要的,政府的介入可以解决外部性很强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政府的介入可以充分发挥文化艺术产品供给所带来对整个经济的乘数效应的作用;政府的介入可以支持私人进入高风险的文化艺术的高投入,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带来较高的收益,这是就文化艺术活动方面政府介入的必要性而言的。那么,政府的介入采取何种形式?政府在文化艺术活动方面的介入首先体现为政府直接的财政支出,即由政府拨款投资文化艺术方面建设,如建造博物馆、歌剧院等等,对维持这些机构的日常运作费用,也可以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项目。其次国家投入和筹集各类资金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促进文化艺术活动的发展。最后,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各类法规和政策,一方面对文化艺术经济活动给予如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和私人对文化艺术活动的资助,多方面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文化艺术活动。

⑷ 艺术经济学属于什么专业大类,以后找工作的方向是什么

艺术经济抄学是一门新的科学,是融合艺术与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理论基石是经济学和艺术学。所以,我们要把经济学和艺术学及相关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艺术经济学这门学科和领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艺术经济学的内容,把艺术经济学建设成为一门开放式的与创新型的科学。

⑸ 经济学对教育培训发展有哪些影响

经济学是从经济金融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对教育培训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影响教育培训,以如果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将影响他的教学质量。

⑹ 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教育的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本阶段义务教育规模迅速普及,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成就,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缓慢。

2、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到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并成熟,中等教育由盛转衰,高等教育大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学前教育开始兴起。

3、二十一世纪近几年。九年义务教育虽然普及,但问题重重,并有日趋严重之势;部分中等教育转向职业教育,但发展缓慢;部分中等教育通过合并等方式扩大规模,转向高等教育,但毕竟是中等教育水平;少数中等教育转向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大规模,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教育仍占少数;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但发展之初便问题重重,就像一出生就有先天疾病的婴儿。

如果仅从教育规模和一些数据来看,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成果足以让人欢欣鼓舞,但我们着实高兴不起来,广大教育界同仁在各种成就和各种问题之间迷茫、思考、探讨,从教育理论到教学方法不断寻求改革尝试,然而问题却更多更棘手。需要举例子吗?德育缺失、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市班额过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幼儿教育步应试教育后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上学无用论兴起、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如火如荼……

与此同时,很多教育界同仁,教育学者们,各级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探索解决问题之道,然而形势并不乐观,很多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似乎我们永远追不上时代的步伐,以至于很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失去信心,变得得过且过,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就像本文开头讲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就得到迅速发展,出现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不应失去信心,我们只有一条路——抱着必胜的信念去追赶时代的步伐,所以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去讨论我们的教育发展,是不是真的如字面上这样成就斐然,有没有发展的必然和人为的失误。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一方面一些经济学理论是体现物性和工具性的,然而教育学更多的是研究人,本文一些地方并非把人等同于工具,仅仅是因为经济学理论的表述方式是这样的,而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这个问题再造一种表述方式或进行过多的解读;再者,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人也是工具的,因为一个社会人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而实际上,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经济学原理》马歇尔)“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魔鬼经济学》史蒂芬·列维特)

⑺ 如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本阶段义务教育规模迅速普及,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成就,高等教育发展比较缓慢。
2、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到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并成熟,中等教育由盛转衰,高等教育大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学前教育开始兴起。
3、二十一世纪近几年。九年义务教育虽然普及,但问题重重,并有日趋严重之势;部分中等教育转向职业教育,但发展缓慢;部分中等教育通过合并等方式扩大规模,转向高等教育,但毕竟是中等教育水平;少数中等教育转向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大规模,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教育仍占少数;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但发展之初便问题重重,就像一出生就有先天疾病的婴儿。
如果仅从教育规模和一些数据来看,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成果足以让人欢欣鼓舞,但我们着实高兴不起来,广大教育界同仁在各种成就和各种问题之间迷茫、思考、探讨,从教育理论到教学方法不断寻求改革尝试,然而问题却更多更棘手。需要举例子吗?德育缺失、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市班额过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幼儿教育步应试教育后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上学无用论兴起、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如火如荼……
与此同时,很多教育界同仁,教育学者们,各级门,都在积极探索解决问题之道,然而形势并不乐观,很多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似乎我们永远追不上时代的步伐,以至于很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失去信心,变得得过且过,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就像本文开头讲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就得到迅速发展,出现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不应失去信心,我们只有一条路——抱着必胜的信念去追赶时代的步伐,所以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去讨论我们的教育发展,是不是真的如字面上这样成就斐然,有没有发展的必然和人为的失误。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一方面一些经济学理论是体现物性和工具性的,然而教育学更多的是研究人,本文一些地方并非把人等同于工具,仅仅是因为经济学理论的表述方式是这样的,而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这个问题再造一种表述方式或进行过多的解读;再者,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人也是工具的,因为一个社会人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而实际上,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经济学原理》马歇尔)“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魔鬼经济学》史蒂芬·列维特)

⑻ 如何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网红文化

电子商务之所以能够进行,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是个基础、前提,没有技术何谈互联网上的商务。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正是人们有这一网上购物的需求,也促进了技术的更新换代,所以技术与商务是相互促进的。

⑼ 从实用的角度看 学经济学真的有用吗

有用啊,就看你能不能把经济学的知识转化到生活中啦。其实我觉的很多社会科学的知识对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大多数人不懂得举一反三,应用到生活中去。
比方说经济学中讲到搭便车的问题,这在生活中的体现就是,在一个团队里,一个人工作,大家都受益。但是当大家都意识到自己的劳动被大家无偿地分享了,可能就不会去劳动了。也就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所以一件事情尽量让一个人负责,如果一件事情让一个团队负责,这个团队里的人关系又不是那么亲密,就会出现谁都不愿工作的局面。所以就应该给团队里每个人一个任务,应该在每件分解的事情上找到责任人,责任一定要明确,不然谁都不会去做。(这在中国“有关部门”遇到问题互相推诿上体现突出)
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是供给与需求,在生活中就应该注意到,你做的事情是不是对方所需要的,如果不是对方所需要的,你做得再多,可能也得不到对方的认可。
再比如机会成本,这个道理太重要了。你做的事情一定要是最有价值的,机会成本最小的。还有沉没成本,已经花出去的成本,在问题决策中就不要考虑进去了。你要考虑的是从现在开始往后最后价值的事情。经济学书中举了买电影票,但发现那个电影非常的无聊,你看到一半就可以不看了,不要因为你买了电影票,而一直看下去。因为电影票已经是沉没成本了。
经济学中有一个美国野牛濒临灭绝却又恢复生机的例子,说明公共财产往往不被大家珍惜,私有财产会被努力保护。所以如果你当管理者,尽量少的让组织内有太多公共财产,想办法让他们与公共财产有利益关系。
还有像为什么短跑世界冠军的收入比世界亚军会多那么多,因为人们关注世界冠军,冠军的人气比亚军会多很多,所以利用人气获得的收入就比亚军多很多。为什么中国有的世界冠军最后贫穷到只能给人搓澡?因为他们本身从事的体育项目就不太被人关注,不被人关注就很难创造商业价值,没有商业价值就很难获得收入。当他们退役了,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就没办法有收入。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体育运动,足球、篮球、网球明星获得的收入要数倍于体操冠军、铅球冠军、5000米跑冠军、射击冠军……所以如果你想获得好的收入,不要说你付出了多大努力,而要看你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而且这些价值要能通过交换到你的手里!
经济学,包括很多科学,都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比方力与反作用力,就告诉我们伤害别人的同时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狂风想吹掉人的衣服,却使得人更加抓紧了衣服,太阳给人温暖,却使人脱掉了衣服,敞开心扉;中国闭关锁国告诉我们拒绝了解只能导致落后;王安石变法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太激进,即使你的办法是对的,但是你要让大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乔布斯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便你是天才,你也要注意与周围人的关系,不然有可能被踢出自己的公司……额,说的有点远了。我的意思是,我们学的东西,包括平时了解的新闻、故事,只要你有联系、联想能力,其实很多都是有助于我们的生活的。关键是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有用的东西呢?

⑽ 从经济学角度看,娱乐产业的繁荣真的有利于经济发展吗

有利于就业和发展配套的新兴产业链,也能制造一个更大的资源制造池来出产各种非物质资源和吸收过剩资本的蓄水池

阅读全文

与从经济学角度看艺术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