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大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力度的措施或途径有哪些
一、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
重要意义,增强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进一步明确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社区、依靠社
区、服务社区。要逐步建立起适应社区建设和居民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和教育培训模式,促进社
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把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
作,贯穿在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中;要通过社区教育,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终身学习的公共资源平
台,使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2.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原则是: 要紧密围绕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与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工作沟通和衔接,组织和实施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形成合力
和有机整体;要加强社区各类教育文化资源的统筹,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现有教育资源,推动各类教育资源面向
社区居民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加强社区学校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内容
丰富、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提供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努力满足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需求;要实行分
类指导,分阶段实施,积极而扎实地推进社区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并把发展社区教育作为创建学习型城区、学习型城
市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3.推进我国社区教育工作的目标是: 进一步扩大社区教育实验范围。到2007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要扩展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级、市级实
验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省市级的社区教育实验区和普遍开展社区教育的城市;创建一
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在经济教育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社区教育延伸到农村地区
并取得初步经验。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 到2007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要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对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在经济较发达的
东部地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教育资源基本上都要向社区居民开放,面向社区居民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
动,使社区居民年培训率逐步达到80%以上,基本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具备社区教育
机构、人员和经费等保障条件;在中西部地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教育资源60%以上都要向社区居民开放,有重点地开
展教育培训活动,使社区居民年培训率逐步达到50%以上,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备
一定的社区教育机构、人员和经费等保障条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
形成较为完备的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对社区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初步形成面向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资
源平台。 三、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1.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 2.进一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 3.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四、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障社区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1.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逐步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 3.保障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 4.开展对实验工作的检查、评估和咨询工作。 5.加强社区教育的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
2. 我们镇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组织一次镇村干部培训,不知道什么活动适合
一、采用五种培训形式。一是课堂教育,通过外请专家讲课、先进典型发言等形式,每月进行一次镇村干部的集中学习。二是基地教育,建立镇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基地,组织优秀的村干部分批到市、县的村干部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取经,邀请专家来本地的教育基地指导培训。三是挂职教育,继续实施镇村干部的“异岗挂职”活动,进一步提高镇村干部的综合能力和农村工作水平。四是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要求45周岁以下的镇村干部都必须会电脑、用电脑,加强信息化建设。五是自我教育,镇村干部利用工作之余,多渠道进行自学,要求做到每名干部“读一本好书、谈一次体会、写一篇心得”。二、把握八项培训内容。一是政治思想系列,加强十七大精神和新党章学习,组织开展十七大精神和新党章的知识竞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学习党员典型的模范事迹,特别是在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救援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先进典型。二是解放思想系列,开展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为主的学习培训。三是科学发展系列,开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的思想教育,利用通村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面向群众的宣讲活动。四是两创能力系列,开展以“服务两创、带头两创”为主的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训,开展以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为主要内容的“五型”镇村干部队伍创建活动。五是服务基层系列,加强农村法律法规的系列培训,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镇班子人员带头蹲点,机关干部“联村、联企、联户”,做到向群众学习、向基层的先进学习。六是加强管理系列,全面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村纪检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不断推进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七是文明素质系列,开展以文明素质、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学习。广泛开展文明礼仪系列培训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窗口、文明新居民等评创活动。八是廉洁自律系列,举行廉政集体谈话,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开展集中的廉政警示教育,通过案件分析,图片教育等形式,时刻提醒、时时警示。注重廉政文化特色村建设,继续发挥民间文艺的优势,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三、开展六大培训活动。一是一次调研,由镇班子人员带头,开展集中调研活动,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实际,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认真分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二是一次讨论,开展“解决思想、扩大开放”的大讨论活动,切实把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和“两创”战略部署上来。三是一次征集,开展“陶庄精神”的征集活动,提炼改革开放30年来陶庄人民为陶庄发展所呈现的锐意进取和奋勇拼搏,进一步凝聚人心。四是一批结对,深入开展“爱心结对”活动,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五是一次演出,结合陶庄民间文化艺术节,编排一批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同时开展好文艺下乡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六是一套机制,建立健全一整套培训教育的机制,通过镇村干部培训教育活动,注重总结经验,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干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一、组织成立“优质水果联合支部”,促进优质水果基地建设,实施产业富民。我镇自2006年开始黄花梨基地建设以来,现已初具规模,今年基地面积达1200余亩,已投产500亩,平均亩产3000斤左右,按1元/斤计算(市场价在2元/斤以上),每季可增加收入在2000元以上,预计明年可达1700亩,为了解决基地上规模以后各方面的矛盾,确保基地的健康发展,促进产业富民,镇党委决定成立三元镇优质水果联合支部,来综合协调基地村与村之间、农户之间、农户和“三苏农业有限公司”之间的各种矛盾,畅通产、供、销渠道,促进黄花梨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镇村干部的教育学习,努力提高干部素质,增强自觉服务意识。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的村干部必须达到专科水平,40岁以下的镇机关干部必须达到本科文凭,迫使年青干部自觉参与各种成人教育。今年8月全镇共有8名年青村干部报名参与了组织部组织的村干部学历教育。规定每月10日为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日,主要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县委、县府的各种文件和党的方针政策等。另外,计划在年底前,利用3-5天时间,再搞一次镇村干部集中培训,主要是学习党纪条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农村常用法律法规和指导当前生产的实用技术等。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着重抓好龙吟村、康乐村、严家庵村、小庙村、万安村等五个村道油路的建设和三清村渡改桥工程,以及红星堰修复工程等。
3. 如何做好基层村干部的常态化教育培训
集中学习常态化,建立学习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党委(党组)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列入重要的议事 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基层党支部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日常学习制度和固定党日活动,机关党员每周集中学习1次,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两新”组织党组织每月集中学习1次以上等形成教育学习常态化。
个人自学常态化,拓宽学习渠道。党员领导干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工作需要和本人实际,按照“一个学习计划+一本学习体会+一篇学习总结”的基本要求,列出学习目录、明确学习重点、研读必要书目、做好学习笔记,通过全国党建联盟网站,共产党员网,人民网等网络,不断加强个人理论学习,学《党章》《条例》《准则》,提升党员的思想觉悟,增强党性修养。
教育培训常态化,提升学习效果。健全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依托县委党校、培训基地等,每年对各级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围绕“互联网+”,以远程教育站点为中心,构建融电视点播系统、智慧党建PC端、智慧党建手机APP、微博微信于一体的网上党支部,灵活开展相关学习、有奖问答、每日一学、征文比赛等活动,丰富学习载体,形成在线学习、互动交流、网上考核、定期通报的良性运转机制。
专题调研常态化,突出学习实效。注重把党员领导干部、机关党员的理论学习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化理论学习。同时,持续开展“双报到”“双联”“结对认亲”“挂包驻帮”等活动,扎实开展“红色先锋”示范行动等,落实党性实践,提升学习效果,形成了调研工作常态化,学习成效突出。
4. 如何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主要就是加强思想建设。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多做点活动,然后拍下来给领导看。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现金奖励。
5. 怎么样开展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开展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积极转变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机制,着力提升全县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在培训范围上,扩大覆盖面。每年的村干部培训,由县委组织部培训村支书、村主任和大学生村干部,乡镇党委培训村“两委”其他干部。通过分层面不断扩大培训范围,提升了村级班子整体素质,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今年3月,全县将培训244个村(居、社区)“两委”负责人500余人,目前已在岚头镇岚丰村实训基地培训村支书、村主任250余人,各乡镇党委已组织培训村干部300余人。
在培训计划上,实现常规化。每年年初,县委组织部根据全县村干部文化程度、年龄特征、工作能力等实际制定全县村干部培训计划,定期举办1期大规模村干部培训。由村干部所在乡镇党委根据实际和村干部工作薄弱环节制定计划进行不定期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各个阶段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力求培训计划实用、完备,逐步实现村干部培训工作常规化。
在培训形式上,体现多样性。一是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打破坐在教室单一听讲模式,组织村干部到经果林种植基地、茶产业基地、特种养殖基地等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让他们身临其境转变发展观念,掌握实用技术。二是采取教师授课与学习讨论相结合。在今年全县村级换届后村支书、村主任培训时,分别就如何开展好“三会一课”、村“两委”班子如何搞好团结、农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等开展专题讨论,通过准备发言提纲,指定中心发言人,互动交流和总结点评,活跃了课堂气氛,增长了村干部的见识。三是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通过鼓励村干部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提升学历和相关职能部门举办专题培训班,把村干部培养成高学历人才和带头致富能手。去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茶叶产业专题培训班,目前全县仍有180余名村干部参加省电大函授学习。
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当前主要是围绕全县“七大特色经济板块”、“一园五区一中心”和农村基层设施建设等方面来进行,今年的村干部培训开设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抓好村级目标考核、农村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乡村旅游、农村小水利建设等。以丰富、系统、新颖的培训内容来不断满足村干部多方面、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增强培训的实用性。
在培训管理上,逐步规范化。县委组织部将村干部培训工作列入组织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真正做到培训有计划、工作有措施、组织有纪律。在培训中,由组织部牵头、党校主办、部门协作、基地参与,实行集中培训半封闭式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村干部培训期间的组织协调和安全服务,坚持培训签到,上课点名,晚间查寝,有病有事由乡镇党委向县委组织部请假,请假一天以上编入下期学习,杜绝了村干部借口工作忙、随意不参加培训的现象。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培训测试,测试成绩、培训纪律和培训情况以适当方式全县通报,保证了村干部培训工作规范有序。
6. 乡( 镇) 村干部培训“后续工程”
2008年元月以来,先后调解土地纠纷457件,制止土地违规违法行为398起,耕地面积净增2240.2亩,涉土信访和各类土地违规违法案件分别由去年同期19件和234起下降到2件和37起,实现了赴省进京的零上访———这是记者日前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试点县看到的一组统计数字。尤其令人感到兴奋的是,广大党员和群众真正成了土地法律法规的践行者和耕地安全的保护者。这个县就是河南省宁陵县。
不能停留在干部培训层面上
宁陵县是位于豫东平原西部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南邻柘城县,北连民权县,东与睢阳区接壤,西与睢县交界。辖14个乡镇,363个行政村,1052个自然村,2769个村民组,60万人,耕地80万亩,人均1.33亩,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
去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任务,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乡(镇)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河南省、商丘市和宁陵县分别担当起省、市、县前期试点任务。当时,该县领导深感压力大、责任重,同时也认为机遇难得。他们巧借东风,统筹规划,科学安排,计划年前分期分批将乡(镇)村主要领导干部培训一遍,提前完成培训任务。
“我们不能停留在干部培训层面上,要坚守全县80万亩耕地红线,确保70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就必须在广大党员和群众中深入开展国土资源法规的普及教育”。县委书记贾宏宇告诉我们,“培训班结束后,少数人有一种万事大吉的感觉,似乎耕地安全可以高枕无忧了”。他说县委、县政府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一致认为人民群众是践行土地法律法规和有效保护耕地安全的主体,基层干部培训班的结束,仅仅是这项工作的开始,普法教育任务更繁重、更艰巨,务必当作一项大工程去实施。
全方位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该县实施普法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实”、“大”、“新”、“活”四个字,即组织领导讲求“实”,培训力度突出“大”,宣传方式强调“新”,活动载体注重“活”。
为保障组织领导工作扎实有效,真正做到鼓实劲、见实效,他们坚持劲不松,班子不散,趁热打铁,连续作战,仍由乡(镇)村干部培训时的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分别担任正、副领导组长。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下发宁组联〔2008〕1号文件,即《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培训的通知》。宁陵县国土资源局也向全系统下发了《关于做好土地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培训的通知》,结合各乡(镇)党委对全县农村党员进行普遍培训。
为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由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师资力量,编写讲义,依托基层国土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分三批对全县万名党员进行正规培训。截至目前,参训党员6000人,乡(镇)村干部1300人,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培训任务。
他们的宣传教育方式新鲜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除了常规的标语牌、宣传车、横幅外,电视台专门开辟国土宣传栏目、举办书画展、组织演唱队,编排文艺节目,特别是行政村的大喇叭此起彼伏,对全县广大农村形成了全覆盖。该县逻岗镇和楼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土地协管员李秀旺,利用行政村的大喇叭,在自己家中办起家庭广播站,每天早晨准时播放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受教育群众达50多万人次,成为该县的著名品牌,产生了轰动效应。
普及法律知识不能单纯说教,必须借助并搞活载体,吸收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启迪。该县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地制度,积极调解土地纠纷和制止土地违规违法行为,大力鼓励和表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好典型,列为党组织和党员评先创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当作群众争创“五好家庭”的主要条件,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有奖征文比赛活动。经过层层评比筛选,先后表彰先进党支部62个,优秀党员1548人,“五好家庭”1238个,征文活动组织奖3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45名,辅导奖5名。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国土资源法律知识进一步深入人心。
国土资源事业生机勃勃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大普及,带来了耕地保护积极性的大提高,促进了国土资源事业的大发展。”该县县长李东升用三个“大”字对乡(镇)村干部培训“后续工程”进行了高度概括。
———国土资源意识普遍增强。“人人关心爱护土地,看到谁在农田取土、植树、挖沙就制止,制止不了就专程到国土部门报告。基层所如果不及时处理,便直接反映给县国土局,现在群众倒逼着主管部门履行职责”。该县国土资源局信访股长这样评价,她为群众的责任意识感到欣慰和鼓舞。
———“三大难题”得到有效化解。过去由于距离远、违法点多面广形成的“监管难”,干扰阻力大导致的“执法难”,基层干部群众不理解出现的“配合难”,随着土地法规知识的普及都不复存在了,很多问题被消灭在萌芽状态。石桥国土资源所所长张林说:“今年10月7日,万集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纠纷发生打架,等到我知道时,土地协管员王兴义领着几个村民便解决好了,还让双方签订了协议。”
———构建齐抓共管新机制。目前,该县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已由过去的单独“跳舞”变成了现在的齐抓共管。党支部严格约束党员,村民委员会与村民签订保护耕地责任合同。阳驿乡张瑞寒村有个党员自以为宅基地宽余,不按指定位置建房,支部书记教育他维护党员形象,不要给党组织抹黑。还有的村委主任组织农民自觉清理耕地中的树木,认真遵守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耕地红线长期保护稳定。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保护耕地的热情空前高涨,80万亩耕地连续四年保持动态占补平衡,70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今年该县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引进资金19.9亿元,新上项目88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个,但始终未突破国家建设用地指标,而是把重点放在内部挖潜上。国土资源局一个领导干部介绍说,即使个别地方想占用耕地,村民这一关也过不去。有个床垫厂业主拟在该县城郊乡后址庄村农田内租地6亩兴业建厂,乡村主要领导已经点头,但村民不答应:“谁说都不中,法律算数,有荒地就不能占可耕地。”结果保住了基本农田,把村边的废闲地派上了用场。
———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随着土地法律知识在全县范围内的大普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基层所规范化建设在全市首先达标,土地协管员工作闻名遐迩,涉及资金2000万元、土地规模4500亩的土地整理项目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在全省国土系统处于领先位置,执法监察工作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先进单位。
(原载《资源导刊》2008年第12期)
7. 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和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培训记录
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和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工作开展。培训记录,也就是说有些村干部的素质低,跟不上当今社会的发展,特别当关于科技方面和电子技术方面更是差距太大,所以要培训他们。
8. 如何扎实做好换届后村干部培训工作
为提高村“两委”换届后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镇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各地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后,积极采取多种形式, 尽力做好村干部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村干部“创业创新”和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笔者认为,做好换届后村干部培训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坚持城乡联动,分级开展村干部培训。要坚持分层施教、分级培训的原则,按照“全覆盖、高质量、多手段”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各级委party校和远程教育服务功能,在乡镇设立培训分校,在村居设立培训基地,形成三级联动抓培训的格局 ,并明确各级组织在村干部培训工作中的职责任务。 培训要采用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余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围绕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内容,形成岗位职责、业务知识和工作任务等板块,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注重从政治理论和实践能力两个层面入手,全面加强村级干部素质能力培训。在政治理论上,主要学习《中国Communistparty章程》、party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提高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同时,要注重科技文化、人文地理、社会发展等方面知识培训,进一步完善村干部知识结构。在实践能力上,重点学习新农村建设业务、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农村法律法规常识,以及开展农村工作所需的组织建设、城乡统筹、村务管理、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内容,不断增强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依托远程教育,提升村干部整体水平。
9. 城镇化进程中怎样开展农村和社区党建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农村社区、村转社区的党建工作日益成为全市党建工作的一项新课题、新实践。本文试从城乡一体化的宏观背景出发,对我市农村社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村转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近年来,针对农村中出现 “产业集中、农业集约、农民集聚” 的新情况,我市坚持把农村社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村党建工作新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社区建设。
1、夯实基础,不断优化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为适应农村区划调整后农村社区规模扩大和党员数量增加的实际,我们对党员人数超过50人和100人的农村社区党支部,按照党章规定和工作要求分别调整为党总支和党委,并打破区域界限,把党组织建在致富项目和产业链上、建在行业协会和工业小区内,促进农村党建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在农村基层全面推行党务公开,进一步增强党务工作透明度,扩大农村基层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突出重点,着力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一是创新办法“选”。在 “两推一选”的基础上,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全面推行“公推直选”,今年又探索实行了“公推直选、竞岗承诺”制度。把农村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规划,形成了以镇党校开展经常性培训为主、市党校每年一次轮训的农村干部培训制度。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村干部实行挂靠代理或享受所在镇副主任科员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加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提拔任用力度。
3、探索创新,大力整合农村社区党建资源。创新开展“红色1+3”主题实践活动,要求村、社区、机关、企业党组织相互结对开展共建活动,有效拓展了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活动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建立了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调动农村社区内一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研究讨论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方法措施,筹划共建活动,努力实现农村社区服务联动、管理联抓、治安联防、卫生联管、环境联治。
4、丰富载体,进一步增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活力。一是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围绕“五好”要求,全市农村社区以创建“先锋村(社区)”为目标,落实有力举措,切实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二是开展“情系新农村、党员争先锋”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实施“设岗定责”、“双带双扶”、“党员中心户”、“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等具体活动,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根据党员的年龄、特长、兴趣爱好等情况,分级分类组建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四是建立党员议事会制度。在农村社区全面建立党员议事会,围绕“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主题,定期组织党员开展议事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努力在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上有新突破。一是明确新型社区管理组织。要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后存在的多村混居,管理秩序混乱的局面,势必依托建立新的管理组织,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加强管理。努力在强化社区服务上有新成效。一是社区教育先行,尽快转变居民的观念,提高党员群众文明素质。农民集中居住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加大社区教育的力度。努力在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上有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