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设计一个统计每月工作量的excel表格
这种需求已不是简单能用excel能做出来了,我们以前和你是情况一样,我们是记件工资,100多人,到了月底把我统计惨了,后面公司上了一套ERP软件,实施后我感觉为我减轻了许多工作量
㈡ 员工工作量分析方法有哪些
一、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就是估计组织未来需要多少员工,需要什么类型的员工。因此,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应该以组织的目标为基础,既要考虑现行的组织结构,生产率水平等因素,又要预见到未来由于组织目标调整而导致的一系列变化,如组织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改变,生产工艺的改进,新技术的采用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力资源需求在数量和技能两方面的变化。
1。经理判断法
经理判断法是最常用的预测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要求经理们坐下来认真分析他们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量或业务量,然后确定他们需要多少人员。经理判断法有两种形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采用“自下而上”的形式预测人力资源需求时,由一线经理提交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案,上级管理部门审批。
在许多时候,也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由最高管理层预测公司及其各部门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人事部门参与讨论,提出建议。预测结果要与部门经理讨论,并征得部门经理的同意。
最好的预测方法是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形式结合起来。由最高管理层为部门经理准备一个人力资源规划指南,该指南明确了公司未来经营活动的基本设想,以及预期所要实现的目标。部门经理根据规划指南对本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人事部门要为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提供咨询和帮助。同时,人事部门要对公司整体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由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人力资源规划小组对业务部门和人事部门的需求预测报告进行审核和协调,将修改后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报告提交最高管理层审批。
2。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利用过去的员工人数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一个对员工人数有重要影响的预测变量,最常用的预测变量为销售量。销售量与员工人数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如图2-4所显示, 横轴表示销售量, 纵轴表示实际需要的员工人数。当销售量增加时, 员工人数也随之增加。利用这种方法,经理们可以近似估计不同销售量时所需的员工数量。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人力资源经理们有了一个重要的预测工具----回归分析法。由于公司业务量的变化与员工数量的变化成正比,所以,回归分析法成为最常使用的预测方法。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员工数量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多元回归进行预测。
3。工作分析法
工作分析法使用的前提是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和所需的人员数量是可以测定的。在生产企业中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确定企业计划的生产量或者每个部门的任务量,然后根据直接生产工人的标准工时和每个工人每年正常的工作时间计算所需的直接工人数量。
这种方法和下面将要介绍的比例分析法结合使用可以计算所需的间接生产人员的数量。
4。比例分析法
比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过去直接生产人员和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并且在考虑未来组织或生产方式可能变化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直接生产人员与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当采用工作分析法确定了直接生产人员所需数量后,可利用比例分析法确定间接生产人员所需的数量。
二、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只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一个方面,通过需求预测组织可以了解到未来某个时期为实现其目标所需的人员数量和人员技能要求。除此之外,组织还需要了解能够获得多少所需的人员,从何渠道获得这些人员。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就是测定组织可能从其内部和外部获得人力资源的数量,它应以对组织现有人员状况分析为基础,同时要考虑组织内部人员的流动状况,了解有多少员工仍然留在现在岗位上,有多少员工因岗位轮换、晋升、降级离开现在岗位到新岗位工作,有多少员工因退休、调离、辞职或解雇等原因离开组织。
1。现有人员状况分析
对现有人员进行分析是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基础。分析现有人员状况时可以根据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或人员档案所收集的信息,按不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分析员工的年龄结构可以发现组织是否存在着年龄老化或短期内会出现退休高峰等问题;对员工的工龄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员工的流失状况和留存状况;对现有人员的技能和工作业绩进行分析便于了解哪些员工具有发展潜力?具有何种发展潜力?是否可能成为管理梯队的成员?未来可能晋升的位置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组织的管理人员与非管理人员的比例、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比例,直接生产人员与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生产人员与行政人员的比例等进行分析,以便了解组织的专业结构、不同人员的比例结构等。技能清单是分析现有人员状况的有效方法。
2。员工流失分析
员工流失是造成组织人员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对人力资源供给进行预测时员工流失分析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员工流失分析可以借助一系列指标来进行。
(1)员工流失率分析
员工流失率分析的目的在于掌握员工流失的数量, 分析员工流失的原因,以便及时采用措施。
员工流失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离开组织的员工人数÷同一时期平均的员工人数×100%
该指标计算方便且便于理解,所以被广泛使用。但这一指标有时也容易产生误导。假定某公司有100人,该公司一年的员工流失率为3%,根据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预测第二年将有3人可能会离开公司,这意味着公司可能会出现了3个工作空位。但如果仔细分析后发现3%的员工流失率是由公司一小部分人员的频繁流失造成的,比如说程序员这一岗位一年中3人离开公司。虽然流失率仍然是3%,但实际的工作空位只有一个。
所以在利用员工流失率进行分析时,既要从公司角度计算总的员工流失率,又要按部门、专业、职务、岗位级别等分别计算流失率,这样才有助于了解员工流失的真正情况,分析员工流失原因。
(2)员工服务年限分析
有些公司在对员工流失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离开公司的员工中,他们服务年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通常而言,员工流失的高峰发生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员工加入组织的初期。员工在加入组织前对组织有一个期望或一个理想模式,进入组织以后可能会感到现实的组织与他的期望是不一样的,或者他对组织文化或工作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会很快离开组织。此后会出现一段相对稳定阶段。第二个离职高峰期通常会发生在服务年限4年左右。经过几年的工作,员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同时他们对原有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如果这个阶段组织不能激发起员工新的工作热情,或者员工看不到职业发展机会,他们会很快离开。员工服务年限分析既可以为员工流失分析提供补充信息,又可以为员工发展提供有益信息。 图3-5表示了员工服务年限与流失率之间的关系。
(3)员工留存率分析
员工留存率分析也是员工流失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计算经过一定时期后仍然留在公司的员工人数占期初员工人数的比率。比如公司期初有10名程序员,两年后留在公司的有7名,则两年留存率为70%。五年后仍留在公司的有4人,五年留存率为40%。通过留存率计算公司可以了解若干年后有多少员工仍留在公司,有多少员工已离开公司。
3。组织内部员工流动分析
组织内部的岗位轮换、晋升或降级是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员工发展的需要。因岗位轮换、晋升或降级而导致的组织内部人员的变动往往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公司财务总监退休,财务部的财务经理被提升到财务总监的位置,一位会计师提升为财务经理,等等。由于财务总监一人退休,产生了一系列的岗位空缺: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师……组织内部员工的流动既是组织人力资源供给的内部来源,又会产生新的岗位空缺。很多企业通过管理人员梯队计划、退休计划和岗位轮换计划了解掌握组织内部员工的流动情况,发现工作空缺,为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提供信息。
转换矩阵是进行组织内部员工流动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规律,以此推断未来人力资源变化的趋势。转换矩阵描述了组织中员工的流入、流出和内部流动的整体形式,为预测内部人力资源供给提供了依据。
转换矩阵分析的第一步是做一个人员变动矩阵表。表中每一个因素表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人员变动的历史平均百分比。 通常以5~10年为周期来估算年平均百分比。周期越长,百分比的精确度越高。将计划期初每个工作的员工数量与该工作员工变动概率相乘,然后纵向相加就可以得到组织内部未来劳动力的净供给量。
在任何一年里,80%的合伙人仍然留在组织中,20%的合伙人离开;经理人员中10%的人得以提升,70%的人留在组织中,20%的人员离开。从表2-3看出,原有的40个合伙人中有8人可能离职, 从经理人员中能够提升8人为合伙人,合伙人总量仍为40人。 而原有的80名经理人员,8人得以提升,16人离职,预计能够有6人由高级会计师提升为经理,经理人员预计的数量为62人。
转换矩阵法已经被许多公司所采用,但是转换矩阵中的概率与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差距。特别是现在,快速变化的环境和人才竞争的加剧,使员工流动速度加快。所以应用转换矩阵法时需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4、人力资源供给渠道分析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任务一是了解组织能获得多少所需的人力资源,二是了解从何渠道获得这些人员。供给渠道分析提供了第二方面的信息。
人力资源供给主要有两个途径:组织的内部供给和组织的外部供给。当组织出现工作岗位空缺时可以首先考虑是否能够通过岗位轮换、晋升等方式从组织内部填补岗位空缺。当组织内部无法满足或无法全部满足岗位空缺所产生的人力资源需求时,就必须通过外部供给渠道来解决。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及时发现并雇佣到优秀员工并非易事。如随着全球it业的迅速发展,it人才供不应求。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报告,在2000年新创造的160万个it工作机会中,有83万个职位将会空缺。 澳大利亚有关机构预测2000年缺乏3万个it专业人才。由于it专业人才的短缺, 人才争夺也达到白热化。不仅各公司、各企业在人才争夺时用尽招数,各国也制定了吸引人才的相应政策,如美国和德国推出绿卡计划。因此,在对人力资源供给进行预测时,必须对劳动力市场供给有个清醒的判断。
㈢ 工作量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就是估计组织未来需要多少员工,需要什么类型的员工。因此,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应该以组织的目标为基础,既要考虑现行的组织结构,生产率水平等因素,又要预见到未来由于组织目标调整而导致的一系列变化,如组织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改变,生产工艺的改进,新技术的采用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力资源需求在数量和技能两方面的变化。
1。经理判断法
经理判断法是最常用的预测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要求经理们坐下来认真分析他们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量或业务量,然后确定他们需要多少人员。经理判断法有两种形式:“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采用“自下而上”的形式预测人力资源需求时,由一线经理提交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案,上级管理部门审批。
在许多时候,也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由最高管理层预测公司及其各部门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人事部门参与讨论,提出建议。预测结果要与部门经理讨论,并征得部门经理的同意。
最好的预测方法是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形式结合起来。由最高管理层为部门经理准备一个人力资源规划指南,该指南明确了公司未来经营活动的基本设想,以及预期所要实现的目标。部门经理根据规划指南对本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人事部门要为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提供咨询和帮助。同时,人事部门要对公司整体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由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人力资源规划小组对业务部门和人事部门的需求预测报告进行审核和协调,将修改后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报告提交最高管理层审批。
2。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利用过去的员工人数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一个对员工人数有重要影响的预测变量,最常用的预测变量为销售量。销售量与员工人数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如图2-4所显示, 横轴表示销售量, 纵轴表示实际需要的员工人数。当销售量增加时, 员工人数也随之增加。利用这种方法,经理们可以近似估计不同销售量时所需的员工数量。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人力资源经理们有了一个重要的预测工具----回归分析法。由于公司业务量的变化与员工数量的变化成正比,所以,回归分析法成为最常使用的预测方法。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员工数量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多元回归进行预测。
3。工作分析法
工作分析法使用的前提是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和所需的人员数量是可以测定的。在生产企业中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确定企业计划的生产量或者每个部门的任务量,然后根据直接生产工人的标准工时和每个工人每年正常的工作时间计算所需的直接工人数量。
这种方法和下面将要介绍的比例分析法结合使用可以计算所需的间接生产人员的数量。
4。比例分析法
比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过去直接生产人员和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并且在考虑未来组织或生产方式可能变化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直接生产人员与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当采用工作分析法确定了直接生产人员所需数量后,可利用比例分析法确定间接生产人员所需的数量。
二、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只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一个方面,通过需求预测组织可以了解到未来某个时期为实现其目标所需的人员数量和人员技能要求。除此之外,组织还需要了解能够获得多少所需的人员,从何渠道获得这些人员。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就是测定组织可能从其内部和外部获得人力资源的数量,它应以对组织现有人员状况分析为基础,同时要考虑组织内部人员的流动状况,了解有多少员工仍然留在现在岗位上,有多少员工因岗位轮换、晋升、降级离开现在岗位到新岗位工作,有多少员工因退休、调离、辞职或解雇等原因离开组织。
1。现有人员状况分析
对现有人员进行分析是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基础。分析现有人员状况时可以根据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或人员档案所收集的信息,按不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分析员工的年龄结构可以发现组织是否存在着年龄老化或短期内会出现退休高峰等问题;对员工的工龄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员工的流失状况和留存状况;对现有人员的技能和工作业绩进行分析便于了解哪些员工具有发展潜力?具有何种发展潜力?是否可能成为管理梯队的成员?未来可能晋升的位置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组织的管理人员与非管理人员的比例、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比例,直接生产人员与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生产人员与行政人员的比例等进行分析,以便了解组织的专业结构、不同人员的比例结构等。技能清单是分析现有人员状况的有效方法。
2。员工流失分析
员工流失是造成组织人员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对人力资源供给进行预测时员工流失分析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员工流失分析可以借助一系列指标来进行。
(1)员工流失率分析
员工流失率分析的目的在于掌握员工流失的数量, 分析员工流失的原因,以便及时采用措施。
员工流失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离开组织的员工人数÷同一时期平均的员工人数×100%
该指标计算方便且便于理解,所以被广泛使用。但这一指标有时也容易产生误导。假定某公司有100人,该公司一年的员工流失率为3%,根据员工流失率计算公式预测第二年将有3人可能会离开公司,这意味着公司可能会出现了3个工作空位。但如果仔细分析后发现3%的员工流失率是由公司一小部分人员的频繁流失造成的,比如说程序员这一岗位一年中3人离开公司。虽然流失率仍然是3%,但实际的工作空位只有一个。
所以在利用员工流失率进行分析时,既要从公司角度计算总的员工流失率,又要按部门、专业、职务、岗位级别等分别计算流失率,这样才有助于了解员工流失的真正情况,分析员工流失原因。
(2)员工服务年限分析
有些公司在对员工流失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离开公司的员工中,他们服务年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通常而言,员工流失的高峰发生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员工加入组织的初期。员工在加入组织前对组织有一个期望或一个理想模式,进入组织以后可能会感到现实的组织与他的期望是不一样的,或者他对组织文化或工作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会很快离开组织。此后会出现一段相对稳定阶段。第二个离职高峰期通常会发生在服务年限4年左右。经过几年的工作,员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同时他们对原有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如果这个阶段组织不能激发起员工新的工作热情,或者员工看不到职业发展机会,他们会很快离开。员工服务年限分析既可以为员工流失分析提供补充信息,又可以为员工发展提供有益信息。 图3-5表示了员工服务年限与流失率之间的关系。
(3)员工留存率分析
员工留存率分析也是员工流失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计算经过一定时期后仍然留在公司的员工人数占期初员工人数的比率。比如公司期初有10名程序员,两年后留在公司的有7名,则两年留存率为70%。五年后仍留在公司的有4人,五年留存率为40%。通过留存率计算公司可以了解若干年后有多少员工仍留在公司,有多少员工已离开公司。
3。组织内部员工流动分析
组织内部的岗位轮换、晋升或降级是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员工发展的需要。因岗位轮换、晋升或降级而导致的组织内部人员的变动往往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公司财务总监退休,财务部的财务经理被提升到财务总监的位置,一位会计师提升为财务经理,等等。由于财务总监一人退休,产生了一系列的岗位空缺: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会计师……组织内部员工的流动既是组织人力资源供给的内部来源,又会产生新的岗位空缺。很多企业通过管理人员梯队计划、退休计划和岗位轮换计划了解掌握组织内部员工的流动情况,发现工作空缺,为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提供信息。
转换矩阵是进行组织内部员工流动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规律,以此推断未来人力资源变化的趋势。转换矩阵描述了组织中员工的流入、流出和内部流动的整体形式,为预测内部人力资源供给提供了依据。
转换矩阵分析的第一步是做一个人员变动矩阵表。表中每一个因素表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人员变动的历史平均百分比。 通常以5~10年为周期来估算年平均百分比。周期越长,百分比的精确度越高。将计划期初每个工作的员工数量与该工作员工变动概率相乘,然后纵向相加就可以得到组织内部未来劳动力的净供给量。
在任何一年里,80%的合伙人仍然留在组织中,20%的合伙人离开;经理人员中10%的人得以提升,70%的人留在组织中,20%的人员离开。从表2-3看出,原有的40个合伙人中有8人可能离职, 从经理人员中能够提升8人为合伙人,合伙人总量仍为40人。 而原有的80名经理人员,8人得以提升,16人离职,预计能够有6人由高级会计师提升为经理,经理人员预计的数量为62人。
转换矩阵法已经被许多公司所采用,但是转换矩阵中的概率与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差距。特别是现在,快速变化的环境和人才竞争的加剧,使员工流动速度加快。所以应用转换矩阵法时需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4、人力资源供给渠道分析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任务一是了解组织能获得多少所需的人力资源,二是了解从何渠道获得这些人员。供给渠道分析提供了第二方面的信息。
人力资源供给主要有两个途径:组织的内部供给和组织的外部供给。当组织出现工作岗位空缺时可以首先考虑是否能够通过岗位轮换、晋升等方式从组织内部填补岗位空缺。当组织内部无法满足或无法全部满足岗位空缺所产生的人力资源需求时,就必须通过外部供给渠道来解决。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及时发现并雇佣到优秀员工并非易事。如随着全球it业的迅速发展,it人才供不应求。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报告,在2000年新创造的160万个it工作机会中,有83万个职位将会空缺。 澳大利亚有关机构预测2000年缺乏3万个it专业人才。由于it专业人才的短缺, 人才争夺也达到白热化。不仅各公司、各企业在人才争夺时用尽招数,各国也制定了吸引人才的相应政策,如美国和德国推出绿卡计划。因此,在对人力资源供给进行预测时,必须对劳动力市场供给有个清醒的判断。
㈣ 工作概况及完成的工作量
鉴于本项目的科研性质和要求及研究区自然地理和艰难的后勤保障,大队组织了有高山地区工作经验和新一轮1:25万区调工作经验的中青年技术骨干组成项目研究分队,同时聘请多名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退休高级工程师进一步充实技术力量,这也是保质按期完成任务的基础。
自2000年1月起,组建项目组,开始集中组织学习1:25万填图方法指南等。并在充分收集、消化前人资料及野外实地调研、踏勘、主干剖面测制的基础上,于2000年9月提交了 《木孜塔格地区1:25万区调总体设计》,经新疆地质调查院初审,于2000年9月下发“对《木孜塔格地区1:25万区调总体设计》 的初审意见”,认为设计书目的、任务明确,研究内容重点突出,工作方法、技术路线选用得当,工作程序合理,符合《1:25万区调填图方法研究项目总体设计》 的要求,同意上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项目办审批。而后,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0年10月在成都组织审查,认为设计的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楚、研究内容切中造山带特点,研究途径可行。并对专题设计中需要明确的问题进行了强调,同时指出各专题设计要根据课题设计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特别应加强野外观察,增加野外信息,做好野外与室内的结合,并给以91.8分 (优秀级)评价。
项目组按设计批复意见,随即开展野外调研工作,项目分队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项目办、新疆地质调查院的直接领导下,发挥每个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战高原、斗严寒,翻山越岭、吃苦流汗,经过2000年4月至2002年6月两年半野外调查研究,于2002年6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对木孜塔格幅、鲸鱼湖幅1:25万区调及专题研究的野外资料进行了野外验收,验收决议书认为,在两年多的野外工作中,分队同志克服了恶劣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书及总体设计书中规定的各项填图及专题研究任务,工作布置合理,取得了比较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并取得一些初步成果,工作量能满足研究的需要。同意结束野外工作,转入室内综合整理,并给予野外工作优秀级 (90.8分)的评价。项目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1-1。
表1-1 实物工作量与设计工作量对比表
报告的录入及排版、打印工作由新疆遥感中心完成。样品测试薄片、化学分析及粒度分析由新疆地矿局一区调队实验室分析;大古生物由新疆地矿局一区调队古生物研究室鉴定;微体古生物由新疆石油管理局研究院鉴定;放射虫及牙形石由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冯庆来鉴定;硅酸盐、定量光谱、稀土元素由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实验室测试;电子探针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测试;稀土及同位素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测试;电子探针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鉴定。显微照相由新疆地质调查院一所安其贵高级工程师完成。
㈤ 领导让做一个工作量统计表。谁可以帮我想一个好点的表格。
我帮你吧,想要做什么样子的?
㈥ 今天公司给一个工作量统计表,要自己填写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以及每个月要做一次的工作。
首先你不要用来郁闷那种心态自去考虑这些事情,也不是你说的所谓的监控。
第二、比较大的公司上级领导对下级员工的工作掌控、绩效考核等以此为依据的。更能了解下属的工作状态,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第三、这对你是非常好的,你可以明白每天干了什么、没有干什么,什么事情没有干完,明天继续。现在职场上很多员工不知道每天忙了什么,每次写个月度总结,年度总结就成了一种负担,如果你工作有记录的话,你想想会怎样的方便。
第四、通过梳理你每天的工作,你可以在下月进行改善,实际上一种职业生涯的在规划。
第五、别说你们公司提了工作量统计表,就算没说此事,建议你也一定要自己做这些事,难道你不想熬上来,难道你不想领更高的工资,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晋升的更快。
祝你成功。
㈦ 教师工作量统计表
这个用work完完全全能做的到,没有什么难的吧?而且你说的不清楚,那些数字是什么意思,怎么给你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