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现在发展的怎么样
你好。现在职业学校都会与正规大学合作办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拿到文凭哦。另外职业院校是面向就业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可以说针对性很强。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选择学校的时候得慎重。一定要注意几点。第一:师资力量。第二:教学的设施和设备。第三:是否具备办学资质(很多职业院校跟大学合作)。如果说都满足的话就既可以学习专业技能,又能够拿到大专以上的文凭。所有这些最好去实地考察。终究眼见为实。好好学习,一定会有成就的。
Ⅱ 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前景好吗
“未来的发展总是有迹可循”
想要透析培训行业的前景,首先我们要了解培训的起源、现状,再分析它的发展轨迹。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大部分经济体制是参考发达国家的。我国的培训比美国晚了50年。90年代外资企业将培训的概念带入我国,没过几年,传销和保险变利用培训的概念进行组织扩张和企业的规模发展,培训概念渐为人知。
后来培训在媒体的大肆宣传和政府的支持下大火,开始规模化发展。进入互联网之后,培训也很赶时髦的从线下转到线上,就像我们平时经常接触的线上学习平台和e-learning系统。
到这里再把目光放到发达国家。培训在发达国家也是经历了这些发展历程,最终发展出像麦肯锡、波士顿这类全球领先的大型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大型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主要是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并且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公司的发展不落人后,避免被淘汰。
再回过头来看我国的培训市场。目前我国还没有哪家培训公司可以出来做培训行业的领头羊,因为培训的基本概念为人所知,但是国民对于培训还不够更深层次的了解,所以导致很多企业出现“跟风培训”“盲目培训”“培训无果”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培训行业目前还处于一个上升期,国民对待培训的素质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而深入了解、科学开展、正确利用培训,使培训发挥最大的潜力,为企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益,则指日可待!
Ⅲ 各种培训学校新学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县局及学区暑期学习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化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有效教学,努力实现全学区小学教育质量连年上升,迈入全县先进行列的总体目标。
二、工作整体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两项措施:一是大力实施目标责任管理,二是扎实推行教育过程精细化管理。 突出三项重点:一是深化有效管理,二是提升有效教学,三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五种水平:一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领导班子决策水平;二是活化手段,提高德育教育水平;三是精细管理、人本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四是聚焦课堂,着力提高教学水平;五是研训一体,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坚持走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
管理出效益,质量求生存。本学期我校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切实加强目标管理,深化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效益。
1、明确发展方向,提高管理效益。我校要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素质教育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办学理念,以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为契机,对照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6类指标要求,联系学校实际,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加大整改,切实解决好学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强化考核,进一步加强岗位目标管理。继续以目标责任管理为统揽,进一步强化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效益意识,要充分发挥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压实责任,夯实任务,切实提高管理绩效。一是加强班子成员管理,努力做到“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要求,事事做精致”。二是加强处室管理,努力做到主动想事,主动谋事,主动干事。三是加强个人管理。要从严制度,活化制度,用奖惩相结合的形式,充分调动教师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3、重视过程,进一步细化教学过程管理。一是严格依据市、县三项常规要求,进一步细化教学常规管理。要认真审核原有规章制度,能细化的进一步细化,能量化的进一步量化。二是加强考核。各校要定期对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周检查,月小结,期汇总,本学期学区将重点加强对各校此方面工作的督察。三是及时收集整理资料。各学校成立相应的检查考核小组,专人负责对原始资料的收集管理以及对各项考核数据的汇总,为绩效工资的实施打好基础。
4、依据政策,进一步规范管理。一是要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确保教育秩序稳定,确保政令畅通,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从教育自身规律出发办学治教,确保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是严格教育行为,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同时,加强学籍管理,按照三政教发【2009】171号文件,《三原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籍管理严格控制学生辍学的意见》,对转学、休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县内原则上不转学,因特殊情况需要转学的,先向转入学校写申请,同意后回原学校办手续,经教育局审核后到新学校办手续。另外,本学年开始,将学生以考籍号的形式定位到各学校,凡县内及县以上大型考试,学生必须回考籍所在学校报名考试,而且,县内各类考试成绩核算一律以考籍号为依据。)三要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加强三级课程管理,落实上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决纠正各种违规行为。从本学期开始,我县1——6年级开设书法课,1——3年级每周开设两节,4——6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各校要高度重视书法课的开设,开足课时不挤占,并派专人负责,购置相关教学设施设备,适当投入资金,确保教学实效。四要加强部室管理,发挥部室功能作用。各校要在开学一周内及时整理部室,并根据教育教学工作要求有计划添置设施设备,力求现有部室资源最大可能服务于教学。五要规范教学用书管理,严格落实省教育厅有关政策规定,规范学生用书,严禁学校或教师个人以各种形式向学生推介或变相推介教辅资料。
(四)以提高教学效益为根本,深入推进有效教学
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今年是有效教学提升年,本学期我们重点抓以下几方面工作:
1、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本学期,学区有效教学的开展思路是:重点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检测四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性。以有效备课为切入点,有效上课为根本,有效作业、有效检测为手段,有效教研、有效培训为支撑,有效检查、有效评价为导向,推动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各校要围绕学区有效教学工作的实施思路开展工作,避免盲目和急于求成。在备课方面,教师个人要在教研室共案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形成特色化的个案;在上课方面,要切实重视教学组织,优化教学活动,突破重难点,重视课堂即时训练,抓好知识落实;在作业方面,要重视作业和训练的层次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检测方面,要强化检测后的质量分析,重视改进措施的议定及实施。
2、以“研读课标,通读教材”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各校要以继续以教研组为核心继续深入开展“研读课标,通读教材”活动,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对课标中的总目标要详细分解,准确定位到单元、章节;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要能利用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比较恰当的处理。
3、以听评课活动为载体,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是各校要广泛深入开展“听、评、议”课活动,每学期各校的听评课活动不少于两轮次,且每次的听评课活动要有专题、有针对性(从课型,或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面确定),通过听评课活动激发教师研究讨论教学工作的热情。一般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节,班子成员每周至少听课2节。二是学区将加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各校开展听评课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择优秀教师开展新授课、复习课、训练课、实验课五种课型的观摩、示范、研究、竞赛活动,发现并跟踪培养优秀教师,逐步形成学区的名师梯队。 (五)以小问题研究为切入点,切实加强教育科研工作。
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的有利助推器,各校要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本学期,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1、强化校本教研,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各校要按照“且教且研、研而为教”的工作思路,把校本教研工作抓紧、抓好、抓实。特别从一开学的计划入手,就要通盘考虑,搞好教学问题征集与研讨活动,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以“问题”研究为载体,大力推进小问题研究。各校要大力倡导反思总结、示范带动、精品课导航、问题诊断等多样化的校本教研形式,以校为本,以课堂为本,要特别重视“小问题研究”,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学习小问题、小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引导学科教师都能从个人教学实际出发,提炼教学问题,并通过教学实践尝试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见解。
3、充分发挥教研中心的指导和服务功能,积极推进联片教研。本学期,学区将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效发挥语、数、英三个中心教研组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时征集、研讨各科教学中的问题,调动学区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益。
4、加强课题研究。上学年,兴隆小学“加强小班化教学研究,推进有效教学实施”被确定为县级课题,可以说是走出了迈向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本学期,兴隆小学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制定阶段实施方案并积极实施,确保今年12月能按时结题。在实施过程中,兴隆小学要及时汇报课题进展,必要时,学区将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依托中心教研组,发挥全乡教师才能,各校领导智慧,举全乡之力完成研究工作。
(六)以提高专业素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本学期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1、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和谐发展。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中央、省市的统一要求和精心部署,各校必须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认真做好校园安全、信访稳定等关乎教育全局的重点工作,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各校要严格落实《三原县教育局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安排意见》精神,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原则,明确阶段工作任务,认真抓好本校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围绕促进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更统一,团结协调更到位,创新发展措施更深入等来展开,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要静下心来读书看报,研究政策,做一名学习型的领导、专家型领导。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一线指导教育教学,并亲自代课。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9月份要继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月活动。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考核,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4、强化校本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一是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各校要大力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活动,积极建立书法、绘画等文化活动小组,要将教师基本功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中,建立教师基本功培训的科学运行机制,学区将在10月初举办第三届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二是大力开展教学技能培训。继续深入开展“三说一会”(说教材、说课标、说教法、会指导学生学法)活动,在此基础上还要让教师学会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调控教学,学会指导学生心理。三是加强薄弱学科培训。按照县局要求,本学期将开展小学数学、英语教师培训活动,每周六在东关小学培训,每期120学时。各校要根据实际,确定每科1人上报学区,学区审定后上报培训名单(8月30日内)。四是继续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我区将依据县局着力实施“三名工程”,通过“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等各层次评选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的打造我区名师梯队。五是加强业务干部的分层培训。学区要加强对教导主任的培训。六是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各校要积极响应教研室的工作,在最大限度满足各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时,及时解决各校的疑难问题。
Ⅳ 艺术培训学校怎样写发展规划
答:基本上要写成立时间,学师生人数,办学宗旨,获得过的荣誉等等,地址联系方式什么的要不要写看具体情况
主要要强调学校的优势,比如说老学校可以强调办学时间久啊,大家认可度高啊之类的强调权威性,,新概念的可以强调教学方法新颖,科学,学生容易接受啊等等,还可以强调学习环境轻松,注重与学生交流等,诸如此类
Ⅳ 培训学校校长自述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 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就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换而言,可算作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第五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几乎重复了半个世纪以前走过的路径,即学习、借鉴的目标单一而集中,那就是以苏联为榜样。1949年至1959年的10年间,我国高等院校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在高等教育部担任顾问。在这些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对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调整,专家的工作也包括编写教材、培养研究生和培训教师,甚至渗透到学生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室和资料室建设等具体工作领域。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对私立学校的接办改造、教会学校的取缔和院系调整等重大措施,初步完成了对1949年以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格局的改造,新的以苏联为模式的高等教育体制形成并确立。
第六个时期(1958年至1977年)。摒弃“模式”,复归“传统”。1957年以后,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走上了一条摒弃一切外国“模式”,复归“传统”的道路。所谓复归“传统”,是指力图用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等根据地举办高等教育的经验、办法来指导高等教育改革。所谓摒弃“模式”,就是在“独立自主”的旗帜下,拒绝接受来自国外的任何“模式”。20年间,经历了1958年至1960年的“教育大革命”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大跃进”。之后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而进行的高等教育的大调整。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完全是关起门来革教育和文化的命,在经历了高等学校三年不招生、工农兵上大学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斗、批、改”之后,力图清除一切外国模式的干扰和影响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但事实是,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第七个时期(1978年以后)。博采各国之所长,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在经历了闭关锁国20年所带来的种种灾难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中国的高等教育重新走向世界。进入90年代,政府陆续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法规,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加快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明确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4] 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艰苦探索之后,深固拒闭、盲目排外不可取,单一的价值取向不足取,正在成为政府和知识界的共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而又广泛吸收各国之长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通过上面简略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中国高等教育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经历了那么多次的转换,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考察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归根到底这是受近代中国急剧变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所制约。如果我们把一个世纪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考察,又会发现,百年间,我们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似乎走了一个大圆圈:被迫开放(无意识的泛化)——单一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努力——单一的价值取向——封闭——主动开放(在世界范围内博采众长)。历史证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关起门来搞自己的高等教育,拒绝借鉴任何先进国家的经验,无论是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还是在“自力更生”的口号下,都是一条自我封闭、作茧自缚的死胡同;囿于某种政治环境,价值取向单一,同样不是发展的最好选择。这是因为,高等教育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知识文化的重要传播场所,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受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国情所制约,也要受高等教育本身发展规律的制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换就是在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这一对矛盾的过程中艰难推进的。不能以强调本国情形的特殊性为由而拒绝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能以标榜追赶世界潮流为借口而置本国国情于不顾,这是我们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所应深刻记取的经验教训。
二、传统与移植
1894年至1911年的十几年间,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19世纪最后几年所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如前所述是近代大学的雏型。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奏定大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和《奏定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在这些章程中,关于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有了新的表述: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即研究生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6] 从前一个时期的培养“艺才”、“专才”,到这一时期的提出“通才”,从字面上看,似乎又回到了传统的人才观。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也强调“通才”,即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但是,这里的“通才”是以掌握“各项学术艺能”为前提的,不仅与封建教育的理想人格“通才”在内涵上有所不同,而且,这种目标提出的本身也提升了“艺才”与“专才”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较之前一时期,较多地接纳了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当然,这种“通才”仍必须“谨遵谕旨”,“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在这里,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依然十分强大。这是因为,虽然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但是,科举制度赐予出身的陋习仍然保留下来,秀才、举人、进士的头衔还十分具有吸引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框架还在起着支撑作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革终究需要以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为前提。与此相适应,在这十几年间,高等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最明显的表征是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被大量引进高等教育的课堂,政治学、法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被作为大学或高等学堂的教学内容,通过日本引进或翻译的西方教科书大量出版。学术界往往把这一时期看作是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移植西方的第一个高潮。与此同时,在传统高等教育中特别受到重视的儒家典籍“经学”的研习,也被保存下来,京师大学堂有经学科之设,而且置于各学科之首。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领域,传统与移植之间的冲突、矛盾在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都非常激烈。
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体西用”这一直接支配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文化观念,提出要用“民主共和”和“科学民主”的精神来改造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文化,这也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发展演变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1912 年至1949年的近40年间,民国政府和后来的国民政府制定颁布过几部重要的关于高等教育的法令、规程。就培养目标而言,从法律条文上看,最大的变化在于取消了封建社会高等教育的政治方向。1912年的《专门学校令》提出,“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同年颁布的《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在这里强调的是高深学术,是培养“硕学闳才”和“专门人才”。高等教育领域中大学和专门学校的区分标准是“学”与“术”,前者重在学术研究,后者重在应用技术。政治上、思想上的种种限制与要求,即所谓“忠君”、“尊孔”,在培养目标中被取消了。特别在民国前期,由于蔡元培的努力和他的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得以在教育理念上有了一次大的飞跃。正如有些研究者所指出的:“只有在这一时期,中国才真正开始致力于建立一种具有自治权力和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7] 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观念,通过蔡元培的理论倡导和身体力行第一次较全面地被国人所认识和接受。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造,他所反复强调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他对大学功能的理解与认识,即所谓“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等等,使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对西方的移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通过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努力,使中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上,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培养“内圣外王”的“贤士”、“君子”、“循吏”为目标的主流传统。在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蔡元培在宣传、倡导西方大学理念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中国封建社会高等教育的非主流传统,即张扬古代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师生间砥砺德行互相切磋的融洽之情以及相对的独立地位,等等。1922年,毛泽东等人“鉴于现在教育制度之缺失,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以期发明真理,造就人才”[8],在湖南创办自修大学。蔡元培闻讯后,高兴地写下了《湖南自修大学介绍与说明》一文为之鼓吹:“合吾国书院与西洋研究所之长而活用之,其诸可以为各省新设大学之模范者与?”[9] 对西方大学理念的移植与中国高等教育主流传统和非主流传统的排斥、融合,在“五四”新文化时期特定的环境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颁布了《大学组织法》和《专科学校组织法》。其中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分别为“大学应遵照……国民政府公布之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专科学校应遵照……国民政府公布之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技术人才。”在20年之后的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大学法》和《专科学校法》,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与20年前几乎完全一致。上述情况说明,在1912年至1949的近40年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研究高深学术的学者和研习应用科学的技术人才这条主线一直贯穿其间。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民国时期与清末比较,最大的变化是废除了反映封建传统文化的科目,增加了体现西方文化精神的大量新学科,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如此,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更是如此。据统计,民国初年《大学规程》中所开列的课程科目总数比清末《癸卯学制》所规定的多300多门;专科学校课程也比清末相应学堂科目增加了1-2倍。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学20年代开设的课程中,有许多在欧美各著名大学中也是刚刚起步。在课程体系方面的另一显著变化是,从参照日本到直接借鉴西方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许多大学和专科学校的教材直接用西方大学的原版教材。似乎可以认为,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对西方高等教育的移植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出现了第二个高潮。直到30年代后期才陆续开始有中国学者自己编著的教材被冠以“大学丛书”的字样在各大学和专科学校采用,而且仍主要限于人文社科类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明确表述,最早见之于政府法规文献的是1950年7 月政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的宗旨为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的规定,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设人才。”[10]在这里,除去头、尾两处有关政治方向的要求之外,核心内容是“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建设人才”。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比较,政治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是十分自然的;应该说,作为高等教育的特点还是体现出来了,“高级建设人才”的提法也可以说涵盖了学术人才与专门技术人才。当然,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所谓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等等,在刚刚取得政权的社会条件下,是不会受到关注的。相反,对大学中旧知识分子的改造很快就提上议事日程。在课程体系方面,特别强调了废除国民党政府开设的政治教育课程,代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著作为基础的新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则是全面地照搬苏联的课程体系。1955年有个统计,当时的浙江师范大学开设的153门课程中,有41门是以直接从苏联翻译过来的教科书为基础而设立的,另有79门课程所用教材是在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11]。可以说,在这一历史时期,对国外高等教育的移植在课程体系方面出现了第三个新高潮。
在1956至1957年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股追求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风潮。知识分子们响应中国共产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对于机械地照搬苏联模式,大学中专业设置过窄、高等教育中忽视社会科学以及把马列主义奉为教条等现象提出了激烈的批评。著名代表是北京大学的马寅初。这可以看作是中国高等教育非主流传统与移植而来的苏联高等教育模式(高度集中统一)的一次顽强对抗。众所周知,这次风潮的结果是以“反右斗争的全面胜利”而告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著名讲话中,提出了指导中国近30年的教育方针,即“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把毛泽东的讲话用政府法律的形式作了肯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2]从此,这个方针成了中国所有教育机构,包括大、中、小学的办学宗旨。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颁布,对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了前所未有的详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愿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一定的生产劳动、实际工作的锻炼,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尽可能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的新发展;具有健全的体魄。”[13]可以说,这是近代以来关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字数最多的一次表述。应该说,较之1957年毛泽东的论述和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指示中的规定,培养目标更明确,对专业有一定的要求。考虑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这已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而且,也确实对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的提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泛政治化倾向愈演愈烈,直至“文革”十年,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变成了“反修、防修,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一句空洞而抽象的政治标语。与此相适应,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在大量突出政治学习、触及灵魂、思想改造的同时,专业知识被压缩至最少程度,大学变成了短训班。
1957至1977年的2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理念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同样可以从移植与传统的冲突中得到解释。 如果说1949至1956年的全盘苏化期间,我们所提出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仍然强调的是学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对民国以来形成的主线的继续,体现的是外来因素的移植,同时融合了传统的影响(政治方向、政治要求);那么,后20年间则是传统对移植的激烈反抗并战胜之。在这里,所谓传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所积淀而成的根深蒂固的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培养政治人才的主流传统;二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在培养干部队伍中所形成的理念和方法。20年间,特殊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关闭了与世界交往的大门,为传统的复归和高扬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气候。1978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否定和抛弃了“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目的,将现代化的实现确立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同年10月,教育部对1961年颁布的《高教六十条》略作修改,印发全国高校组织讨论,关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完全是原来的表述。尽管如此,至少说明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注重专业知识的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之上。1980年2月,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规定对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毕业生和科研人员经过严格考核,分别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科学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1985年5月, 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如此明确地把高等教育的任务归结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这次会议的另一项与高等教育理念有关的重大决定是,明确提出要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的过多的管理体制”,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14]尽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高等学校所获得的自主权远未达到文件中所给予的自由度,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说,《决定》给予了我国高等学校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自主权。此外,《决定》还强调高等学校是教学、科研中心,而不是像苏联模式那样,要么负责教学,要么负责专业培训;强调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强调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学改革试验,改变专业过窄的状况,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等等,努力借鉴和移植先进国家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94年7月, 国务院颁发《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施“211”工程,面向21世纪, 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8年8月,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突出强调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办学自主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制定颁布的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它全面肯定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在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体制等方面所取得的共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高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念正在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并转化为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国高等教育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传统正在成为历史。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曲折之后,终于有了明确的、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同步的理念、目标与方向。
Ⅵ 外语培训学校如何发展
"我认为我现在正在上的英语口语培训学校还不错。
学费也比较合理,我在里面培训过一段时间。
他们都是一对一的进行辅导,他们的老师很负责热心,而且学习方法也很有特色。
语言学习其实就是学习如何说话,总结为什么我们能这样流利说汉语的原因,就是我们在不断的模仿当中不断的练习在加上我们不断的运用。
这样坚持学习才能拥有一口流利的汉语,所以在那里的英语口语也创造了这么一个环境。
你只要在里面就能感受到学习的氛围,老师外教都是直接用英语和你交流,不对的地方都会及时纠正。
而且还会反复的教会你,我觉得这是他们家英语口语最成功的了,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看一下~"
http://hi..com/%E4%B8%BA%E4%BA%BA%E6%B0%91%E6%9C%8D%E5%BD%B9/blog/item/85262a2caee1163fd52af1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