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族团结教育心得体会一篇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09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 如何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确保三个离不开思想入脑,入心
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四个认同”、打牢“三个离不开”思想基础,重点做好两项工作,突出开展好两项活动。
1、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要从“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上入手,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培养可靠接班人与合格建设者的关系、育人与成才的关系,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纳入法制教育、公民道德、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日常生活和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绽民族团结教育之花,夯实民族团结的基础和保障。
2、着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立德树人,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四位一体的学生工作模式,积极推进核心价值引领、综合能力拓展、身心素质发展、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保障体系五大平台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以推进党的思想理论“三进”为主线,以主题推进年级递进为模式,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职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职责,及时解决师生员工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处理好“软与硬”、“虚”与“实”、“疏”与“堵”的关系,着力改进和克服“只教书(工作)、不育人”的倾向。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和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工作格局。
3、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着力落实和推进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进单位(部门)、进教材、进课堂、进宿舍、进家庭。要把《新疆历史和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教程》作为必修课,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培育,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和中国历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兵团维稳戍边史及形势与政策等内容的学习宣传教育。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课内、课外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多点渗透的方式,不断增强学习宣传教育的效果,努力使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入脑入心。要区分层次,因人施教,努力消除盲区和死角。
4、积极开展“双语”学习活动。
切实把学习“双语”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校内民族预科教育、双语专业教育,提高双语水平和质量;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五年一贯的汉语教学,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双语要求;面向汉族学生开设维语课程,鼓励汉族学生学习维语,探索改革汉族学生掌握第二语种条件的相关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措施,使汉族教职工掌握本地少数民族日常用语和简单对话、少数民族教职工都能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
通过共同学习,使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基本普及,各族师生员工对话沟通基本无障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意识在心底扎根,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成为自觉行动。
③ 如何提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 先进经验材料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必然要求在全国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④ 民族团结汇报材料
关于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的总结
今年九月是我区第21个民族团结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全乡范围内掀起民族团结的热潮,我乡根据《**县委统战部、民宗局2011年民族团结月活动实施方案》(*民宗[2011]*号)文件要求,紧紧围绕“讲团结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主旋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切实把“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和“三个离不开”的理念深入人心。回顾本次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我乡党委、政府精心组织,成立了民族团结月活动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统战、民宗领导具体负责,司法助理员为成员的工作组,进一步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局面,使民族团结月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部署。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大力开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活动,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利用板报、悬挂藏汉两种文字的横幅、张贴标语、召开党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民族团结月活动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普及民族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有效激发了各行政村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宣传的热情。宣传月期间,共发放宣传单1800余份、出板报8块、悬挂横幅8条、举办“民族团结月”知识讲座3期,受教育群众达1500余人次,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围绕中心,深入落实
在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期间,适逢村“两委”换届选举之际,我乡把民族团结月的集中教育和村“两委”换届选举有机结合起来,在领导干部中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和《党章》的热潮,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起“三个离不开”思想。同时将民族团结月活动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了干部群众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对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使命感。
通过回顾,今年我乡的民族团结月活动做到了“四到位”:一是思想到位,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到位,通过学习党的民族方针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全乡干部群众形成了讲知识、讲团结的共识。三是宣传到位,通过唱响“讲团结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主旋律,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内容到位,通过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载体,使群众性参与面不断扩大,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今后,我们将一以贯之地把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六日
⑤ 如何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讨论发言稿
《数学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众所都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某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觉得要学生守的规矩,我们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记得有一次,上课铃声响了,我像往常一样,拿着书往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门口,原来喧闹的教室“刷”地一下就安静了.看得出这里刚发生一场“战争”,教室门边的一大块地上到处都是纸屑,我没有批评他们,也没问是谁扔的,弯下腰就开始捡起来.孩子们慢慢聚拢来,一个,两个,三个,大家一起动手,教室很快就干净了.我什么话都没说就接着上课了,整节课上,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学习非常专心,教学效果很好.下课后,两个坐在门口的学生主动跟着我进了公室,承认了错误,表示了改错的决心.原来,他们为了一点小事闹起了矛盾,互相撕了对方的本子,并赌气扔了一地.才弄得纸屑满地.因此,教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有关德育教育的素材,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主要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我就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和我们县近几年来的财政收入等数据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我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告诉他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教材中,还有许多像“你知道吗?”这样的小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就有一段小知识是这样的:“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个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这个小知识既能让学生学到有关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数学规律和运算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讲授是很单调和枯燥的,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常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大家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应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我们该怎么.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又如,学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我让学生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要求同学们每天晚上问一下爸爸妈妈当天的开支情况,用一个表把每天开支的各个项目、金额记录下来.记完一个星期后,让大家计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钱,一周花多少钱,照这样算一个月要花多少钱,爸爸妈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通过计算、比较、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家长的不容易,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教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从点点滴滴做起,有机渗透,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