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中央组织部及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哪些意见建议
组工干部十严禁一、严禁听信、散布、传播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小道消息。二、严禁违规复制或携带涉密文件资料和有关载体,泄露党和国家秘密或工作秘密。三、严禁在干部工作中“跑风漏气”,泄露未经批准对外公开的信息。四、严禁“封官许愿”,为“跑官要官”者说情、打招呼、联系和引见有关人员。五、严禁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弄虚作假、隐瞒实情,违规干预下级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六、严禁滥交友、追求享乐、贪图钱色,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七、严禁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旅游和其他消费娱乐活动。八、严禁利用职务之便为本人、亲友或特定关系人谋取特殊照顾或私利。九、严禁收受任何单位或个人的贵重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十、严禁接受任何单位或个人支付应由本人或配偶、子女等亲属负担的费用。组工干部十不准一、不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二、不准以书记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三、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四、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党委(党组)会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五、不准拒不执行上级调动、交流领导干部的决定;六、不准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七、不准在机构变动和主要领导成员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或者干部在调离后,干预原任职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八、不准在选举中进行违反党的纪律、法律规定和有关章程的活动;九、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十、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营私舞弊,搞团团伙伙,或者打击报复。
2. 我县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红色教育示范基地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一是开展专题调研。为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专程邀请井冈山市干部学院牛保良教授前来泾县指导红色教学基地建设。在泾期间,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相关人员陪同牛教授先后赴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茂林镇、王稼祥故居等15个红色教学点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二是召开专题研讨会。专门召开了红色教育现场教学专题研讨会,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党史办、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查济景区管理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有关科研人员以及县委党校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大家就充分挖掘和运用红色资源的价值,开发红色教育精品课程,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等开展了专题讨论。
三是谋划开发特色课程。在调研、讨论的基础上,将结合各教学点的特色,充分挖掘开发特色课程资源,提炼特色课程主题,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形式,加强对干部的党性和宗旨教育,有效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 急求!!!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指导实践的典型案例!!!
干部教育培训是党和政府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水平,强化发展观念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培训理念、内容、模式和机制的创新,不断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完善教育培训载体,丰富培训形式
干部教育培训必须以“党的事业需要什么”为指引,宏观制定培训方向;以“干部成长缺少什么”为依据,充分征求学员意见以制定班次内容。完善既有的培训载体,通过丰富培训形式、更新培训内容、优化教师队伍和完善现代化教育设施来活化传统培训项目。一是以党校教育为主体,着力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利用党校举办的各类主体培训班,重点建设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九大通用能力和业务能力培训课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培训内容框架。二是与著名高校携手,推荐干部参加高层次培训。籍清华大学与我市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打造干部培训平台的良机,借助一流高校资源,推荐干部参加城市规划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专题研修班,进一步开拓干部视野,提升干部的管理水平。三是组织听取专家学者讲座,增强干部科学发展理念。通过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和电视电话会议,分门别类组织干部收听收看专家学者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纲要》、应对金融风暴专题以及招商引资、循环经济、绿色旅游、特色农业、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保等多个层面的讲座,使干部所对负责的工作领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四是以挂职锻炼为契机,提高干部实践能力。通过选派干部到长三角、渤海湾等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和安排机关部门干部与基层干部进行双向挂职交流,达到丰富干部阅历、积累各层次工作经验、提升调处突出问题能力和增强工作针对性、预见性和科学性的效果。
二、创新互动教学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为调动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干部的思维,培训方式方法要不断推陈出新,增强效果。一是把科学的考试模式转变成为长效的培训机制。近年公务员干部队伍中开展了各种新型公开选拔的竞岗考试,其中包括基础知识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演讲、视听传达、现场问答、心理素质测试、培训结业测试等测试内容。这些考试科学性强,贴近现实,对考生综合素质能力要求高,反映干部素质能力水平的真实程度大大提升。应考期往往是干部提升能力最快、素质锻炼最密集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带有较强的目的性,时间短暂,最终素质提高效果可能不突出。培训部门可以把这种考试模式转变为长期的培训机制,把素质考试项目转型为培训的科目,避免以往培训“为学而学”,脱离实际的困境,同时可以增强参训学员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借鉴公选考试,可组织干部就相关领域,到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召开以小组为单位的无领导讨论会议,各自就考察了解的情况进行分解剖析,参训学员分别提出自己意见,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并在报告会上发言汇报。通过培训,实实在在地提高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培训当中举行辩论比赛等形式的竞赛活动。辩论比赛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考验参与者的分析问题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反应、临场心理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干部培训中可就社会热点问题或具较强争议性的难点问题举行小组辩论比赛,检验干部的综合素质,锻炼干部综合能力,同时便于党委和组织部门从中发现和挑选人才。另一方面,辩论比赛既可以使干部从以往枯燥的纯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创新学习方式,丰富课余生活,巩固培训期间所学知识,增强干部间的凝聚力。三是实行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互动式课堂。从课堂系统讲授式教学为主转向包括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互动型教学能增强干部的参与度和自主性。体验式教学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场变成课堂,把素材变成教材,把实践者变成教师,重视学员的临场感,能更为高效地启发思维、传授经验。互动研讨式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案例研讨、学员论坛、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员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活跃学员的思维。针对当前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找原因、谈思路、寻对策,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在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保证培训质量
一是建立培训激励制度。建立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补充的制度,提高干部在培训中的竞争意识。开展优秀学员评选,对培训成绩突出的干部进行表扬鼓励。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察的重点内容和单位年度工作业绩考核以及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与评优评先、奖惩使用相挂钩。二是完善培训登记制度。建立培训学时累积制度,使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规定每名科级干部每年必须完成30个学时的各类理论轮训和主体班调训任务。完善培训信息档案制度。组织部门和党校联合建立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库,负责培训信息管理,将干部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出勤情况、学习成绩、考评鉴定等情况进行登记,并归入个人培训档案。三是实行培训评估制度。培训班结束后,采取电话访、邮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跟踪了解学员对培训策划、内容、方式、师资、效果等方面的意见,着重了解学员对培训工作的认可程度和满意度,对培训内容接受和掌握程度,综合评估每期培训班的质量。同时广泛征求教员和学员的建议,逐步改进,使培训工作不断向科学化、效益化方向发展。
4. 干部教育培训宏观管理,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对策建议
(一)教育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首先,教育培训管理体制 没有科学明确的界定,教育培训工作零乱无序。其次,对各级干 部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结构现状缺乏系统的分析, 教育培训工 作的针对性不强。再次,对教育培训任务缺乏系统分工,教育培 训资源配置不合理。
(二)教育培训标准不够明确。目前,干部教育培训的标准 要求过于笼统模糊, 对不同层次干部的教育培训标准要求没有区 别, 对同一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分工的干部的教育培训标准要求也 没有区别。
(三)教育培训教材建设滞后。目前,教材建设管理混乱, 没有一套系统的分层分类的干部教育培训教材。
( 四)教育培训渠道、内容和形式单一,与新的形势和任务 的要求差距较大。目前,干部教育培训主要是输送到各级党校和 行政院校进行政治理论培训, 培训的形式主要以传统授课辅导方 式为主。培训渠道和内容的单一,难以满足培训目标需求的多样 性,培训形式的单一又使培训效率难以提高。
(五)教育培训约束激励机制乏力。干部教育培训缺乏动力, 一整套系统的、严格的、可操作的、针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检查、 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尚未形成。虽然干部在任期内有一定的培 训要求,但是,这一培训要求仅仅是泛指的,并没有明确的具体 规定,干部教育培训成了一项软任务。另外,干部教育培训与干 部使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 客观导向上也造成了干部 轻视教育培训,缺乏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5. 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如何做到经常性,多元化,实效性,有何其他建议
(1)以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课题。课题选择是否对路直接决定着教学的针对内性和实效性。选准容选好课题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三种需求,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2)以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内容。即使是同一课题,面对不同的需求,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也应该不同。有的侧重于理想信念,有的侧重于思想理论,有的侧重于政策法规,有的侧重于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