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幼儿教师的培训需要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将互动和知识分享相结合。互动和分享有助于幼儿园学习共同体建设,而学习共同体建设又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教师专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更需多加关注。职后培训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许多地区采用各种方式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但不管是学历补充还是专业发展,我们的幼儿教师培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幼儿教师培训怎样更专业
基于教学实践难题、兼顾个性发展需求 转变“要我参加培训”为“我要参加培训”
以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侧重于专业发展阶段、形式、外界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忽视了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主观需求和感受,没有探讨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责任意识。幼儿师资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选择缺乏针对性,结果导致受训教师是迫于学校管理压力而参加培训,教师是一个被动的、不情愿的受训者,培训效果又谈何理想?
真正的学习是基于内在动机的学习,因此,幼儿教师培训必然要以教师的内在需要为前提,转变“要我参加培训”为“我要参加培训”。这就要求培训要兼顾统一的总目标与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但是当前国家对于幼儿教师培训的目标问题,尚无明确、具体的规定。我们可以根据国家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规定,基于地方幼儿教育水平以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状况,设计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层次化、系列化。也就是说,不仅要有统一的总目标,还要分类别,体现各层次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区别,将教师在专业理念、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要求具体化、可操作化。另外,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学校、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不同职称的教师其专业发展需求不同,需要选取维度对教师分层进行培训,增强幼儿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满足幼儿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基于教学实践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幼儿教师培训内容必须与教师的教学实践联系,这样才能够使教师将培训内容联系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培训内容的迁移。因为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是鲜活的、深刻的,对教师的触动是非常大的。以此几点进行的教师培训方案设计更能直接促进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带动他们更多地思考。要倡导幼儿教师培训的“草根化”,着眼于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或专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师具体的教学情境和过程,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受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质的提高。尝试采用体验式和参与式幼儿教师培训方式,设置问题情境,让教师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
以意识培养为主线、创新培训模式 转变“接受是什么”为“我想问为什么”
由于幼儿教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无需将自己的学科专业特别凸显出来,而是以一种生活化、综合化的方式凸显自己的专业性,形成了独特的学前教育特色。即教师的学前意识是其专业性的主要体现,是幼儿教师所具有的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的方式赋予幼儿的专业品质,属于幼儿教师所应具有的专业素养中的突出成分。
幼儿教师的培训重点关注主线也是学前意识的培养。幼儿教师的学前意识能凸显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与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区别,而且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幼儿教师追求贴近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本真生活,在保教保育、游戏设计、情景创设、榜样示范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的专业意识。
幼儿教师的培训需要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将互动和知识分享相结合。互动和分享有助于幼儿园学习共同体建设,而学习共同体建设又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当前教育教学的关注点已逐步从教学与课程等局部层面转向了更加关注学校教育整体的革新。在此背景下,美国教学与未来国家委员会(NCTAF)在推出的《导入学习共同体》报告中,提出了学校的发展必须依托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学习共同体内在地要求参与者以主体的身份和角色与其他学习主体进行“对话”和“分享”,比如让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教师,或者各具特色和优势的教师在知识分享的过程中相互借鉴与改进,这种思维和智慧上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知识和智慧,最终带来整个幼儿教师群体的互相学习和共同成长。后现代主义教育组织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格林菲尔德就曾强调教育组织的对话性方面具有革命意义。
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学习,彼此分享到了对方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通过“各取所需”后的“取长补短”,获得了自身教育知识的增长和教育技能的提高,这种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提高,最终会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各方面。
以评价激励教师、以反思内化意识 转变“学完就走”为“反思常在”
教师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一方面有赖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合理有效的教师管理制度的建立。同理,以评价的角度来尝试促进幼儿教师培训的作用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也是教师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要方面。
幼儿教师培训评价,即培训机构对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的学习情况作以鉴定或说明。当前对幼儿教师培训评价的理论还不多,在实践中,幼儿教师培训机构也没有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方案,这源于目前没有对幼儿教师培训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但是没有指标体系不代表不做实践的尝试。在实践中可以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以激励为原则,及时给予教师评价反馈,让教师及时了解自己参加培训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及时改正,从而更加全面有效地促进专业提升。
研究和反思是提升幼儿教师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儿教师继续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在个人反省或集体反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个人或集体的优缺点,拓宽专业视野,激发超越他人的良好动机。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更能体验到思维成就的乐趣和问题解决的幸福。
幼儿教师在进行个人反省和集体反省的过程中,在不断以研究意识解决教育教学难题时,其角色、知识、专业和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因而,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内化得益于教师的研究和反思能力。而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内化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研究和反思能力。因此,在幼儿教师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选择上,要培养教师的研究和反思能力,通过这种能力的不断良性循环,使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② 如何提高,探索园本培训的有效性
园本教研是立足本园实际,抓住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研讨并加以解决,重视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从促进幼儿发展入手,实实在在地帮助教师有效地提高专业化水平。
伴随着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园本教研的有效性越来越引起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评价园本教研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首先,要保证研讨时间,研讨时间越长,研讨的问题越集中越深入,研讨的质量就越高;其次,是研讨结果。每次研讨都应该让教师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如教师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从模糊逐渐变为清晰、从不会反思到逐渐学会反思等;再是,研讨体验,指教师在研讨过程中的感受。每次研讨的过程都应成为教师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其中,保证一定的研讨时间是前提,取得实际的研讨结果是关键,获得愉快的教研体验是灵魂,,只有积极的体验和态度才能促使教师乐于教研,并提高教研的效果。为此,幼儿园应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园本培训与理论学习,让教师在同伴互动与专家引领中学会实践与反思,实现幼儿、教师与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一、建立规范的教研制度是提高园本教研有效性的保障
(一)建立有关园本教研制度体系
园本教研制度是幼儿园制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系统。为了规范园本教研制度,我院建立了以下活动制度,一是研讨活动制度。由一位教师承担研讨观摩课的任务,全体教师参与研讨活动。承担研讨观摩课的教师应根据要求制定计划,提出“观察视点”并向全体教师说课;参加研讨的教师带着“观察视点”听课,并根据要求进行有价值的记录和做简要的分析,活动后进行交流。二是教师培训制度。每位教师要参加每周一次不同级别的教研活动、每年一次的岗位继续培训等,此外还建立了听课、评课和交流制度,教研成果展示于奖励制度等。系列教研制度的建立有助于规范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行为,为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性的教师队伍做好充分的制度准备。
(二)建立以园长为核心、保教组牵头、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教研活动网络
我们每次教研活动院长都必须参加,研讨的基本模式为:开研讨课的教师设计计划,提出观察视点——开研讨观摩课——参与者围绕观察视点听课并进行观察记录——研讨活动(开课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听课教师作集体反思)在此过程中,院长以“教师”身份参与,不做太多的讲话,并要多听教师的发言,针对研讨中的问题做一些方向性的发言,以便所有的参评者成为平等的研讨者,使研讨活动能在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进行。
例如:在一次研讨中,按照程序,先由执教老师做自我反思,本次设计的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磁铁“我来玩玩具”,从本次活动情况来看是适合本班幼儿的。首先,中班孩子在今天的活动中能够持续进行探究,没有孩子游离活动现场,张智翔小朋友尝试用磁铁吸木块、棉布没成功,第二次又没将石子、塑料片吸起来,又去换另外的材料来尝试,终于将小铁片、回形针吸起来了,他高兴地跑来告诉老师,说明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但关于记录表的设计,从孩子的记录情况来看,对中班的孩子还是偏难了一些,有部分幼儿记录不完整,有少部分幼儿记录完全错了,其实他的实验没有错,执教老师坦诚的自我反思,参与者纷纷表达自己的所看所想有就,有教师直率的说:“我观察到参加活动的20个孩子有5个孩子记录有错误,有3个孩子记录不完整,其余都记录对了。还有老师说:”我观察带孩子在记录时发呆,思考很久后才开始记录,我想这属于对记录不太了解的情况吧,以致孩子对记录感到茫然。有老师说:“我观察到有记录有错误的幼儿,是属于不会对应的问题,而不是属于理解问题,”这次研讨是大家逐渐将问题主要集中在“让中班幼儿进行实验记录的适宜性”上。参与研讨的教师能从自己的观察出发进行客观的分析,而专家的发言则引导大家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本质,是研讨活动的主线更加清晰,话题更加统一。
显然,教师在宽松、平等、民主的现场研讨氛围中,在专家的引领下,许多困惑的问题和两难的问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理清和解决,是观念与欣慰实现统一,从而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最终提升园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教师成长。
二、开展园本培训是提高园本教研实效性的根本前提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开展园本教研的关键,只有提高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才能做到园本教研的实效性与有效性。因此,我院对教师进行了以下几种形式的园本培训:
(一)全员性的培训
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具体情况,制订落实分层次分阶段学习目标,制定自我成长计划,督促教师加强学习幼教专业理论和课程理论,平时由院长、业务院长带头组织大家学习有关课改的一些新的理念和信息,同时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二)有针对性的培训
从本院教育教学实际要求和教师水平出发,每学期都会安排由业务院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全体教师作专题性的讲座,如“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设计”“幼儿园的唱歌活动”“科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活动的评价”等内容,同时发挥群体教师的特长,积极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各种短期培训的机会。,如有:省、市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班、学术研讨班,园本教研以及参观与观摩等等。
(三)参与式的培训
参与式培训是一种互动研讨的好方法,它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我院以年级为小组,经常组织教师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展开讨论,如:“新时期幼小衔接的思考”“教学观摩教师究竟该关什么”“缓解新生入园焦虑的有效方法”等内容,面对共性的热点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分析讨论有理有椐,并通过互动交流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共识。大家感到:经常开展互动式的研讨活动,能使每一个教师思维活跃、观点鲜明、论述精辟,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四)"手拉手互动"的培训
在互助中,我们启动了"手拉手互动"活动。即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采取新老结对子、能者为师结对子、专长互补结对子等形式。帮扶的内容涉及:幼儿园语言教学;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如何更好地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班级常规的指导策略等。帮扶措施有:学习、观摩、讨论、交流等形式。这种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达到全体参与、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加强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是提高园本教研有效性的基础
(一)围绕课题研究进行专题式的理论学习
园本教研实质要求研讨者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分析实践中寻在的问题,研讨能否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讨者对问题的认识深度,而研讨者具备的理论素养即是决定其认识深度的思想基础。为推动园本教研的深入进行,管理者就必须想方设法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如我院曾经做过“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课题,组织教师学习了《活动中的幼儿》等著作,使教师们找到了创设活动区域环境的理论依据、布置活动区环境的基本原则等,为教师提供了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理论根据和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又如我们曾围绕“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设计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组织教师学习了《幼儿园课程》《语言教学》《集体教学活动》等相关著作和文章,使教师明白理解了“什么是有效提问”“提问的适宜性”“教师回应问题的技巧”等含义,改变了以往在课堂上提问数量多、质量低现象,解决了“如何精心设计提问”“如何提问”“教师回应问题的技巧”等问题,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围绕“教师的问题”进行专题式的理论学习
我们还试图从教师的问题出发,构建基于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学习与研究支架。如在讨论有关科学活动设计问题时,教师对“什么是程序设计”比较模糊,通过阅读和学习《“做中学”——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案例集》《“做中学”在中国》等书籍,渐渐明白了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程序设计的真正内涵,初步了解到幼儿操作活动程序设计的基本模式是:“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这使教师在设计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时知道必须紧紧围绕”影子“这一主题,使幼儿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为此,教师设计了“黑黑的影子”“赶不走的影子”“影子的变化”等系列活动,幼儿在层层深入的问题探究中对“影子”这一概念有了较为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针对课题和教师自己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可以减少教师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其学习的自觉性与方向性,促使教师始终带着问题去寻找理论依据,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而且能促使教师关注教育教学的规律,积累教育智慧,减少原先为应付园长检查而机械、费时无效是摘抄学习。
四、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式提高园本教研有效性的途
(一)在实践反思中促进教师的个体成长
实践反思主要是指在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实践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实践反思是园本教研的实践基础。经常的实践反思有助于教师养成自觉的、独立的思考习惯,更懂得如何去观察孩子,如何及时捕捉孩子在活动中的兴趣、困难与问题,如何审视自己或他人视线预设的目标是否适合大多数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是否满足不同水平孩子的需要,并学会正确分析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找出症结,从而为下次活动的推进或者相同类型活动的设计提出更合理的对策。
(二)在同伴互助中促使教师共同成长
同伴互助是园本教研的核心力量。在平等与共同发展的研讨氛围中,不同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可以使教师受益匪浅。我院在教师群体中主要开展可以下形式的同伴互助:一是“每周话题”交流学习中的互动成长。幼儿园每周安排近一小时左右的时间,让大家围绕某个话题畅所欲言;二是“师徒结对”相互学习中的互动成长。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能手帮助和指导新的、年轻的新手型教师,通过建立师徒关系,定师徒协议,师徒同时开课,相互听课,师徒深入班级观看教学实况并讨论、分析、提出建议性意见等,使新手型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三是课题研究中的协作共同成长。协作意味着教师要共同承担责任,完成课题任务,为此必须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是每个教师有机会和条件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是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三)在专家引领子下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专家既包括大专院校学前教育系的教授、教研员,也包括本院已经达到一定专业话水平的专家型教师。专家引领可以有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专家咨询、专家与教师共同研讨以及教学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受条件限制,我院的专家引领大多数情况是由院长、业务院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人员来承担,每学年安排1-2此专题报告,并根据需要适当安排理论学习辅导,每周一次下班亲临教学现场指导教学、解答教学疑问等。
其中,专家与教师共同研讨主要是专家与教师围绕主题进行交谈的一种研讨活动,强调专家与教师之间的碰撞,专家和幼儿园管理者应通过“对话”了解教师内心活动,充分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隐性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引导。这种平等对话与大胆沟通可以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教师更愿意接受专家的指导,并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逐渐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化水平。
伴随着幼儿园园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园本教研的实效性越来越引起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加注重打造专业引领队伍,注重增强课题组交互式互动,注重渗透人文关怀等策略,使园本教研具有引领性、合作性、激励性,进而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性,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③ 教师组织幼儿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效的的策略和方法有哪些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对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主要具备以下特点:内容的生活化、材料的直观化、过程的操作化、表述的多元化、思维的跳跃化。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的探究方法和能力,避免以科学知识的习得为主要目标;为幼儿创设亲自体验、操作和交流的环境,投放丰富适切的活动材料;通过高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跟随幼儿并与幼儿积极互动;重视过程性多元评价,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
④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行业已有26年时间,说到是否喜欢这一职业,我会毫不犹豫地说:"非常喜欢",但喜欢并不一定就代表能够做好,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更爱每一位孩子,但这期间会产生很多困惑:比如家长工作、有效教学,也就是怎样上好一节活动。说到有效教学,它是对教育整体的敏感和理解,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它考虑的是前提性的问题,如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价值吗?教学目标合理吗?过程合理吗?是否与教学本质相冲突?即追问活动的价值性、目标的合理性、过程的合理性。它更多地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关注课程的价值,关注我们的教学究竟是问什么,追问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其实新课程的过程中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经验,我总结的应该做到:
1.选择有效的内容,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中介要素、内容的适宜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内容的选择应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也就是要根据教育目标,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与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确定,才能为取得最佳效果提供保障。
2.确定恰当适宜的教学目标,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一个教学活动有没有教育价值,能不能促进幼儿发展目标是基础,目标是灵魂。《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目标要以《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首先我们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因为如果目标本身不合理,与儿童的发展是冲突的,那么这个活动再"精彩"也是徒劳的。在目标合理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要关注目标的全面性、适宜性和操作性这个三个要素。全面性是指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即我们通常说的三维目标。适宜性指的是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也就是既要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操作性就是指目标具体明确,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实施有效的方法手段,这是有效教学的重点。
好课的标准时真实、自然、简单,如果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看,一节好课也应该是真实的、扎实的、朴实的。
(1)教学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创设、游戏表演、讨论交流、观察、操作、示范讲解等,要选择最容易达成目标的、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方法。
(2)教具、材料要能帮助幼儿主动高效地学习,不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干扰;操作起来方便。是选择课件,还有图片、事物都要依据活动的需要,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3)教具、材料何时呈现?如何呈现的问题,幼儿座位安排的问题等,都是活动前老师要考虑的细节问题。
4.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切记走形式。例如:活动的结尾环节,老师往往喜欢向幼儿抛出一个"诱饵"--等会老师带你们干什么干什么,等会儿你们干什么等,其实活动结束并没有或不可能兑现。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活动并非少见,老师的初衷或许是想让幼儿仍然保持兴趣使活动持续延伸,或许就是无意识的随口出。而实际上,这样的结尾毫无意义,还可能会令孩子产生老师说话不算数的印象。成功的教学结束语,不仅可以系统概括本活动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的内容,激发幼儿玩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5.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这是有效教育的保证。
(1)有效的提问。同样一层意思,问法不一样,幼儿的反应液不一样。
(2)有效的引导。首先,教师心中要有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要清,对教学内容钻研要透,这样可以避免引导的随意性。其次,引导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引导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将学习活动一步步深入。最后,既要尊重幼儿的表现,又不能把幼儿的表现都视为金子,要有选择地加以引导和提升。
(3)引导幼儿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发展同伴资源的作用。
6.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反思不是简单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应该是更深层次的,要为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我们的反思往往是从寻找自身问题出发的,视乎带有一点自我批评的感觉。但这种情况给反思者自身带来不成功感,带来不愉快的体验。因此,我们提倡在反思中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分析教学之所以取得有效性的原因,这样的评价会更有激励性。 有效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但更需要教师关注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的规律,以幼儿为主体。需要我们不断地改变自己,每天能多学习一点,多反思一点,多提升一点,多改变一点,这样教学活动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地落实。
⑤ 如何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分层次培训
1、能关注不同层面教师发展需求,对教师队伍进行了分层,但大多以教师的成熟度来划分,即:新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 2、教研过程中问题产生比较单一,不能真正的从教师的问题出发,影响了教研的针对性,过多的关注青年教师的“帮与扶”,成熟教师的“做与扬”,骨干教师的“放与带”,这种分层培训模式过于一刀切。 3、教研目标意识还不够,即“怎样通过分层教研达到什么目标”关注度不够,而更多的是聚焦问题的解决,教师在研训过程中有些被动,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 分析现有分层教研的不足,我们认为在研训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怎样的分层才更有效 分层不只从教龄、教师的成熟度上来划分,也不能单以园方角度来定,应该关注“双向性”即关注教师所产生的问题和其个体的需求,打破现有分层机制,了解教师真实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对教师进行分层。 2、怎样的引领才使分层教研更有效 我们关注教师所产生的共同的问题,在每次教研时让教师们带着问题进入,通过问题的导引加以实践的研究,使得实际教育教学问题在教研活动中得到解决,逐步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 2、 怎样让研训成为发挥教师潜能的平台。 怎样变教师被动教研为主动教研,变“盲目”为“有效”,不同成熟度的老师们在有了共性问题的研讨、实践并解决后,再通过互动式的交流与观摩,不但满足了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还亮出了不同教师的特色与专长,即保障了个体的提升,也保障了整个教师团队的全面的提升。 研训的价值在于: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挖掘真潜质。 二、做法与成效 (一)确定运作方式是基石 “教师分层指导”是指打破单一的从教师成熟度划分的分层教研,以结合培训为手段,关注教师个体发展,关注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对教师进行不同层面的分层,把有共性问题的老师聚集到一起,开展培训与指导。 “问题导引”是指,是指问题源自教师的实践经验,将这些问题进行梳理与汇总,在每次教研活动之前,梳理出每次教研的本质,让教师们带着问题参与教研;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通过对问题解决的实效性反思,使自己真正地在教研活动中获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次教研活动的价值,通过对这些来自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带动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流程 一、分层形式 问题式分层: 价值:关注不同教师的问题,梳理形成“问题群”,以“问题导引”来分层 价值:针对性强、互动面广 运作模式:收集问题——梳理、分类问题——教师分层——分层教研 流程 二、问题梳理 教师的层次不同,问题也有差异,因此对教师问题的收集与整理是关键。我们在问题收集时,为了尽量把所有层次的教师问题都纳入研究范围内,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并且都是开放性的问题,以更好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汇总后的问题林林总总,也体现出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也迫切地需要园方给予支持与帮助。这些汇总问题构成了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库”的基础。
⑥ 对幼儿教师培训的形式有何建议
教师培训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在对前段时期的幼儿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反思以后,从培训的理念、形式、内容、师资、方式和策略六个方面对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主要有:激发内在需要,促进教师主动建构;培训和教研、科研一体化;加强与教师培训机构的联系,开展多渠道的培训。【关键词】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使教师培训更加规范有序,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有必要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不断探寻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教师培训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我市的幼儿教师培训工作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本人从幼儿园管理者的角度对前段时期的幼儿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反思以后,发现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有关部门在确定培训内容时随意性很大,照搬职前培训的内容。回顾前3年的七项技能培训,除了现代化教育技能以外,与90年代的教学技能比赛内容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培训与贯彻和执行《纲要》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因人施教、家园共育的要求差距很大,教师从中并没有得到什么提高。无论是理论培训还是教学技能培训,仍旧以口头讲授和观摩看课为主,向教师灌输知识,对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策略作用甚微。教师由于缺少主动参与和体验,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和热情。在培训教材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评价等方面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一视同仁”没有区别。有关部门在确定培训内容时,不了解城乡教师之间的差异,不明确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最后以书面考试和少数人的比赛定成绩,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收效不大。培训者水平的高低,决定培训的质量,因此培训者更需要有比教师更高层次的培训机会。在前段时间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中,强调了以园为本的观念,但这个“以园为本”却成了由幼儿园自己培训自己的代名词。除了开一、两次会议和例行的检查和有少数的人员得以外出学习的机会以外,更多的培训者是在埋头苦干。尽管各园的管理者都想尽了办法,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互帮互学,城乡结对等形式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缺乏培训理念和培训策略上的指导,这样的培训层次并不高。更何况是否所有的城乡幼儿园都能担负得起自己培训自己的重任呢?以上所述的一切,似乎是对前段时间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加以否定,就好比在一首美妙的乐曲中冒出的不和谐音符。但我的本意却是想让教师培训这首乐曲更加完美,更加动听;反思现状并不是我的目的,而怎样在反思中重建才是一个有责任的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下面就是我对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和提出的一些建议。我们的培训目的是什么?以前更多强调的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学校的发展服务。这没有错,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少了些什么?我认为这里缺乏一种以教师为本的思想。我们学前教育改革已从前几年的关注课程逐步转到近年来的关注教师,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世纪,新的价值观,决定着新的角色意识,教师不再是蜡烛,照 3 亮别人却燃烧自己;教师也不再是渡船,送起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自己却老在原地逗留。教师应该是农夫,耕耘就是为了收获;教师应该是科学家,研究就是为了出成果。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为社会培养下一代,更是为自己积累财富,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名教师、专家型教师。怎样满足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怎样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应当成为幼儿园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教师培训这个问题上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要更新培训的理念,认识到培训工作不单单是让教师教好学生,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同时还要为教师服务,为他们的个人专业发展“培土施肥”,让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 想知道更多关于的教师信息的资料可以关注中公教师网:http://www.zgjsks.com/
⑦ 如何提高幼儿小组探究学习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幼儿园内部产生良好循环的根本保证。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形象地道出幼儿园管理工作面广事杂。园长事务繁多,单靠园长一人管理全园工作,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很难保证提高幼儿园工作质量。那么如何科学规范管理幼儿园是广大幼教管理者探讨的课题。几年来,我们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管理的步骤、方法与措施,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园实际的管理思路,为幼儿园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 思想进步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着眼于从思想、业务上提高教职工的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教育管理研究表明:一个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支好队伍,办出一所好学校。因此,园领导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深入学习幼教法规及《纲要》精神,经常了解,参与各种教研,教改活动及业务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幼儿园的工作实际,细化安排全园学习方案,明确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科学安排,环环相扣,坚持学习制度,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创造各种条件,利用一切机会,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法》、《幼儿园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职工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开展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尽可能使每一位教职工感到幼儿园工作的愉快,进而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全面提高教职工为社会、为家长、为幼儿服务的宗旨意识。其次,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 一所好幼儿园就必须有一批好教师。因此,应重视抓好教师的在岗培训、学习,以教科研探讨为突破点,全面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采取以会代训、竞赛、观摩等多种形式,每周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知识学习,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组织教师听取专家讲座,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时代观,真正认识幼儿园教师的素质结构与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注重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应重视新教师的岗位练兵,对新教师的素质课、汇报课及时地予以指导和评价。 二、建立健全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的制定,对完成幼儿园各项任务,建立正常秩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园领导应率先垂范,带头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给教职工做出表率,带动影响全园教职工的行为。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园领导的自身形象和行为是无声的命令。第二、美国当代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没有机构就没有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机构。比如,我园建立了以园长为核心的层级管理体制,设立三处一室,各处室职责分明,既分工又相互协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管理育人的有效方法,加强对各岗位人员的检查与指导,充分了解她们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及时调整岗位,采取两岗合一的办法,减少“人浮于事”的现象,发挥各岗位人员的优势和潜能,注重不同岗位人员的“心理调换”,进行换位思考,开展“假如我是园长”,“我为学园献点子”等活动,鼓励教职工为幼儿园管理出谋献策。定期召开教代会、工代会、民主评议会、园务会,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思广益,吸取教工的意见,让教职工参与制定“教职工绩效考评”,“教师教学考评考绩”的具体操作细则,全面修改补充《幼儿园各类规章制度》,尤其是审核细化考核、奖惩制度条例,并将工作情况与奖惩结合,保证其他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实践证明:只有以制度管人,让制度服人,人人服从制度的管理,幼儿园才能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轨迹远行。
⑧ 幼儿园园长培训的有效方法,途径,模式有哪些
幼儿园办园理念与实践 幼儿园办园理念与实践 xxx 已创办四年。幼儿园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家长所交的费用,缴费标准与本区同等级 幼儿园一致。园长和教师均通过早期儿童教育专业培训,园长必须拥有园长资格证书,教 师必须拥有教师资格证书,此标准是为保证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早期儿童社区教育以及公 立学校教育之间形成有效链接。 一、 明确办园目标 明确的办园目标是正常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理念就是办园的“脊柱”,办园理念是一 所幼儿园的灵魂。从我国目前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共性上看,幼儿个性发展是十分欠缺 薄弱的环节。个性是什么?个性是自己独有、他人难以企及的东西。很多幼儿园在办园过 程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或游戏娱乐特长,或保育见优,或家园联系到位。显然,办 学特色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应该从办学理念的追求开始。确立富有个性的、特色的办园理 念,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园确立了“以快乐为本,自由发挥幼儿特长”为办 园理念,然后,以一贯之,扎实推进。围绕办园理念,又确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办园思想、 办园目标、园训、园风、教风等。通过认真实践,开拓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经验,推出 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的先进办园成果。 这一办园目标不但确立了为家长服务、为儿童发展服务的教育指导方针,而且提出了为 教师教育服务,为教育教学研究的行动纲领。我园不断改进教育实践,提高办园水平。 二、 建构幼儿园课程 在众多的教育理论中,我园选择了多元化教育作为办园理念思想。我园重视发展每个幼 儿的好奇心、自信心、独立性和应变能力;强调创设丰富的室内外环境,结合幼儿的兴趣 和已有水平开展各项活动;强调游戏是课程组织的基本形式,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思考 和解决问题;强调教师要在变化的情境中根据个体不同的发展需求提供灵活而有差异的教 育。为此,幼儿园主要通过以下活动模式来实施课程。 科学活动模式:在烹饪、玩水和观察动植物等活动中,幼儿通过比较、分类,分析和寻 找因果关系,感受事物之间的关系,体验大自然的奥秘以及创造的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 能力。教师在鼓励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引导幼儿讨论观察所得,在幼儿预测结果时 提出质疑以引发幼儿的思考。 运动类活动模式:在室内外活动区中发展幼儿的投掷、跳、跑、攀爬等运动技能,使幼 儿真实感受身体各个部分的组成以及它们是如何协调运动的,以加深幼儿对运动的理解。 艺术活动模式:在艺术活动区,幼儿可以涂鸦、撕纸或剪纸或用黏土造型。通过艺术创 作,幼儿可以提高手部控制能力。 戏剧游戏模式:幼儿通过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尝试理解、控制自己的世界,体验分享的 快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释放生活中的紧张感和压力感。幼儿也可以通过模仿日常生 活中的事件来尝试适应外部世界。 阅读活动模式:当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感受、分享观点和传达喜欢或害怕等情绪时,他们 开始体会到语言的力量;当幼儿听音乐或欣赏诗歌时,他们能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 三、 落实幼儿日常管理工作 1.实行混龄编班促进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xxx 的日常作息时间是 7:40~17:30,幼儿园实行混龄编班,分 2 到 3 岁年龄班和 4 到 5 岁年龄班,使幼儿有更多的协作机会,以促进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在日常教育 教学中,教师坚持观察和记录每个幼儿的行为表现,这些记录常常成为家长与教师交流讨 论的素材。对于教师来说,有效评价幼儿是教育的责任,客观公正地记录幼儿的表现有利 于家长和教师共同合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对于有特殊需要或学习有障碍的幼 儿,教师或园长会和家长讨论,一起制定教育计划。以便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有 针对性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安排生日和节日庆祝活动 生日和节日庆祝活动的原则是简单以幼儿为中心结合教育活动的“观察会”,而不是家 庭式的“庆典会”,其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尤其是发展幼儿的社会知识和社会认同 感。对于特殊节日或少数民族节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强调节日的文化内涵或特殊意义, 但不涉及宗教问题。 3.重视与家长的合作 在民主办园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园积极鼓励家长们能一起参与办园,在家庭和幼儿 园之间建立相互支持与沟通的系统;共同探讨幼儿的需求以及如何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 足;给家长和教职工提供分享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共同讨论课程目标及其落实情况。 幼儿园规定家长有权在任何时候到幼儿园探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艺术或 科学活动,也可以协助教师组织郊游活动。 幼儿园明确提出家长和教职工不能在幼儿园交换礼物,以免家长要求教师特别关照自己 的孩子。如果家长希望向教职工表达谢意,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而不是通过礼物来 表达;如果幼儿希望给教师一件礼物,家长可以建议他们画一幅画或自制一件纪念品来表 达对教师的喜爱和感谢。 四、 打造教师梯队 俗话说:“学校之本在教学,教学之本在教师”,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是教育教学质 量提高的根本。在实践中我们得出一个评价标准: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 条件,一是能力度,一是情感度。幼儿园面对的是 2~6 岁的低年龄幼儿,教师的教育具 有特殊性,高学历、高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可以让我们拥有教育的条件,创设好教育的 前提;高情感可以让教师更加热爱专业、热爱孩子,敬业爱生,刻苦钻研,将可能性变为 现实性。为此,我们通过分层设置目标、分层培训的方式培养教师队伍梯队的建设。 我们将教师按工作年限分层,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我们还对一些有培养前途 的教师重点培养、指导,安排他们上公开课、手把手教。同时加强师德教育。通过有计 划、有目的的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五、 园长必须拥有法制观念 依法治园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实行依法治园是一个学法、守法、用法的过 程。好些园长长期以来总是习惯于把愿望是否善良、动机是否端正作为治理幼儿园的指导 思想基础。这样单纯地强调动机而不顾及效果好坏的做法,致使教育管理始终上不去。还 有的幼儿园搞“人治”,以言代法,权大于法,更是导致人心涣散,管理混乱。一所幼儿 园要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作为园长,首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维 方式,因为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已不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客观发展。思维方式的科学化、 现代化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是思维方式变革的强大推动力。幼儿园园长必须按 照党中央的要求,开拓新视野,树立新观念,进入新境界,开拓新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