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培训父母教育孩子
你孩子多大
② 培训父母怎样教育孩子有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家庭才是你最重要的部分,孩子是附件,父母是原件,这也是我之前参加尊享文化的一些课程感受最深的!
③ 全国有名的父母培训学校有那些,他们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很早以前,我就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感到疑惑不解。孩子为什么学习不理想?孩子为什么倔强,不接受家长的教育,指导?孩子为什么迷恋网络?孩子为什么……?我是一个喜欢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不管问题是否与我有关。于是我对家庭教育展开了学习与探索。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辨别,站在中立的位置了解家长和子女之间的分歧与冲突,大量收集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数据,信息。从成功的教育个案中寻求共同点;比较成功和失败教育个案中的区别。还通过网络,书刊,各类教育讲座等途径加强学习,获取营养。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终于认识到:很多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些细节造成的,另外我们还对家庭教育缺少足够的认识与理解,以致形成某些观念、认识上的漏洞、误区。所以当我们面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时也就显得束手无策,茫然无措了。了解了问题的本质,要解决问题就相对容易一些了。我根据自己多年来学习积累的经验,结合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经过多重的考证与实践,总结归纳了家庭教育新理念——人性化教育。希望能藉此调整、改善家庭教育中的不良状况,及时弥补漏洞修正误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人性化教育的相关内容吧。教育原则指的是平等,互助。我认为:教育绝不仅仅是我说你做的机械化操作,更不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管制与镇压,教育所蕴含的是人与人之间人性的尊重与维护,所以教育的基本原就是平等,互助。教育是对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培养。教育如果脱离了这一要求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内在素质的培养包括:人格塑造,道德培养,情感抒发,是非辨析,习惯形成,文化知识的传授等多方面的整体塑造。我们在执行教育时可能从来就没有想到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就是我要说的教育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被教教育者对教育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得到尊重、认可;理性、温和;分辨、换位;科学、完整的教育。(另有文章具体介绍教育需求的相关内容)最后我们来了解教育类别及教育验证。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就成了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促进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只能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绝不是家庭教育的支柱。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教育就是文化知识的传授,那是学校里的事,在进入学校之前只要不让孩子冻着饿着健健康康不生病就行了,这是大错特错的。教育验证就是对家长的验证。作为家长应该清楚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是哪一类家长。卓越的?优秀的?普通的?失败的?卓越的家长善于预防,阻止问题的发生发展,优秀的家长善于处理,化解问题。普通的家长在别人的帮助下可以处理,化解问题,不会恶化问题;失败的家长不但不能解决,处理问题反而会扩大,恶化问题。所有这些就是人性化教育的全部。但我知道教育是一个很广泛很深刻的问题,哪怕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恐怕也只能诠释一二。即使如此,我还是相信,只要大家按照人性化教育的相关内容教育指导孩子,应该还是可以预防、阻止,也能处理、化解一些问题的。因为从二00四年起,我就通过网络运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帮助一些家长,学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获得了一致好评及褒奖。网络给了我充足的信心与勇气,但网络也有网络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也为了自身能获得更好更大的发展,我鼓足勇气走向街头,向您宣传,推广家庭教育新理念——人性化教育。理论我已经说的够多了,我想大家可能听烦了,那我就说说具体的事情吧。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吧,那我告诉您:孩子的学习好与不好不在于他(她)本身。在于您是否对她训练得当。孩子学习不理想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家庭,或者某一个国家的事,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全世界都很关注这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的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就率先提出了:感觉统合失调的理论学说。据相关资料介绍: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撰文说:感觉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身体各部分感觉器官(眼、耳、鼻、皮肤等)输入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组织加工、综合处理的过程。只有经过感觉的统合,人类才能完成高级而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推理能力等)。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学习能力是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透过中枢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大脑将这些讯息整合,作出反应再通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感官的动作,称为运动学习。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不断互动便形成了感觉统合。“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意味着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这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了解了感觉统合失调我们就能了解孩子为什么天天都在学习,成绩却不理想的客观原因了。所以,一个孩子学习状态好只能说明这个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强,否则就是感觉统合能力弱。那么如何促进,强化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呢?感觉统合包含:听觉、视觉、触角、平衡、本体五个方面。对人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听觉、视觉、平衡统合失调。我们平常所说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开小差,走神其实就是听觉统合失调;而粗心马虎,做作业不认真仔细则是视觉统合失调。那些躁动不安,好动,缺乏自控能力的就是平衡统合失调。下面我们分别了解听觉、视觉统合统合失调的原因分析及矫正方法。听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分析及矫正方法 听觉统合失调是听觉功能发育不全,孩子从生下来的那天起,各种功能都处叫于发育阶段,功能发育的好就能做出敏捷,快速的反应,否则就会迟滞,缓慢甚至无所反应。这是因为没有发育成熟的各种功不能有效地接收,反射相应的信息,各项技能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我们知道:某种功能由弱到强唯有通过训练才能完成。客观现实却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家长们忽略了对孩子的听觉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致使孩子对外部的语音信息的接收能力不够敏感,常常听不到或者听不清家长的指令,或者就是听到了也是充耳不闻,不采取任何相应的行动。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们误以为是孩子不听话,不懂事,等长大了懂事了就好了。根本没有人会想到:或者孩子并没有听清楚家长的指令。
听觉信息多而杂,每天从早到晚充斥耳际的是各种各样的嘈杂声,与视觉信息相反的是,听觉信息是单一的,不是越多越好,需要过滤掉除主讲者一方的声音外所有的声音。但我们的孩子没有得到过这方面的训练。孩子在嘈杂,纷乱的声音信息干扰下很难分辨主讲者的声音。这种现象其实也就是听觉能力的缺损,听觉能力缺损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聋子”。到医院检查,孩子绝对没有任何的听力障碍,只是缺乏捕捉主干语音信息的能力罢了。因为不能有效地捕捉到主干语音信息,孩子就显得脑袋空空,无所事事。在平时孩子还可以好一点,毕竟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在课堂上听觉能力缺损的孩子就只能呆呆地坐在座位上,受外界嘈杂的语音信息的干扰而浮想联翩,老师讲的课却不知所云。最终形成孩子不能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客观现实。并不是孩子不听话,不懂事。
听觉统合失调的训练应该在婴儿时期就开始,主要训练婴儿的听觉能力。在对孩子说话时一定要保证面对面,让孩子直视说话者的面部,帮助孩子形成捕捉说话者的口型,专注地聆听说话者发出的每个音符,音调的习惯,这样孩子就能根据说话者发出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经过长久的有意识的训练,孩子就会自觉形成注视主讲者的习惯,结合主讲者的口型也就更容易捕捉来自主讲者的语音信息。老师们都知道:上课不认真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有看着老师,看着老师的也是目光涣散,想着自己的心思。那些看着老师并且目光聚敛的孩子一般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好,学习轻松的孩子。
对于已经形成听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其矫正方法与训练方法是一致的,只是我们一定不能只告诉孩子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在行为上督促孩子做好,是否做好一定要严格督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加强调整与改善,杜绝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视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分析及矫正方法 视觉统合失调是视觉功能发育不全,视觉功能发育不全会造成两种损害,一种是近视眼,另外一种就是认读,书写容易出现遗漏,错误。(近视眼是睫状肌及其它眼部组织的变异造成的,睫状肌及其它眼部组织的变异会造成屈光不正,这样远距离视物就不够清晰)认读,书写容易出现遗漏,错误是因为视觉神经发育不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机能欠缺,采集的视觉信息不能在大脑皮层区完整地输入,输出。这就导致了视物产生遗漏,错误。
视觉功能之所以发育不良是因为视觉神经及视觉组织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视觉功能分为视觉信息的输入及视觉信息的输出。我们先说视觉信息的输入。视觉信息的输入主要以图像为主,(所有的物质都为图像)其次为文字,而文字又包含有数字,字母等。图像信息有大小,形状,颜色这几方面,就拿树叶来说吧,除了颜色,大小,形状之外还有叶茎,叶面等信息可以采集。叶茎有粗细之分,叶面有正、反面,滑,糙之别。文字有笔划,笔顺,上下,左右,混合结构之类的信息。数字有数值,数位,大小之类的信息。
我们平常一般只告诉孩子物质的名称,其它的相关信息却很少提及,就算是一双吃饭的筷子我们也有很多信息可以分析,但我们从来就没有给孩子分析过,筷子的质地,产地,由来……,孩子们看到的筷子就只是两支长短一致的小木棍,却不能透过小木棍看到其它的信息。其实,视觉信息分的越细小越有利于信息的输入与输出。
除了视觉信息输入容易出问题外,视觉信息的输出也有可能出现问题,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嘴里念着7+8=15。手下却写成:7+3=15,或者7+8=8。这种情况就是视觉信息输出出现问题。我们常常认为这种问题是孩子粗心,马虎,是孩子的主观错误。其实一旦视觉信息输出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一直以来我发现家长习惯于告诫孩子要认真仔细,可是告诫仅仅只是停留在语言上,在行为上却很少对孩子进行认真,仔细的训练,当孩子出现粗心,马虎的问题时,家长们喜欢责怪孩子不听话,却没有想到对孩子视觉信息的输出进行训练。
关于视觉信息的输出还有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孩子们在认读,书写时往往是跳跃式的,嘴里读着前一句,眼里却瞟着下一句,手上写着前一道题,心里却想着下一道题。究其原因有可能在计算、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完善时老是被催促着赶快写作业,或者孩子们自己催促自己,赶快做完作业了好出去玩,这样就忽略了信息的整体输出,形成了粗心,马虎的不良习惯。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训练孩子对各类视觉信息的分析,了解,对文字,数字逐一逐个地认读,书写。以此刺激、强化视觉神经及神经元对视觉信息的传递及整体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另外在孩子最初认读,书写时不要催促孩子,更不要让孩子自己催促自己。对于视觉功能受到损害的孩子不要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加强对视觉功能的训练,视觉功能是完全可以修复的。平衡统合失调的原因分析及矫正方法平衡感是人类行动的基础: 平衡感失调的儿童很难平静,安宁,他们时刻在运动,不是上蹿下跳就是东倒西歪,显得站无站相、坐无坐姿;脾气急躁、好动不安,上课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保持时间短,可以集中精力玩几小时电子游戏,却不能专心听讲五分钟,人际关系不良,不能团结同学,甚至与父母争吵;左脑判断能力差。但这样的孩子一般比较聪明,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成绩不稳定,时高时低,学习方面什么都懂,但因为粗心很难考出高分。分析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母亲非自然生产,剖腹产造成婴儿压迫感不足,对其运动神经元缺少先期的训练。二是因为疾病或过度保护而缺少运动,特别是缺少爬行,导致运动神经元缺少后期训练。运动神经元缺少训练其直接后果就是信息传递不良,其协作功能大打折扣。对于平衡统合失调的孩子不宜训斥,呵责,应以鼓励为主,这样的孩子因为聪明(聪明的另外一个词就是敏感),他们的自尊心也就比一般人要强。自尊心受挫会加重他们的躁动不安。如果情绪稳定他们会表现得好一些,起码能安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的孩子个性很强,还是语言天才。如果没有充足的道理不要妄想说服他。如果谁想在语言方面向他们挑战,只能是自取其辱。对于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而言,他们的矫正方法就是加强运动,运动不是刻板,单调的,可以通过游戏来完成。爬行,跳绳,走平衡木或者相类似的运行都是对他们很好的训练,再有就是加强静态运动。比如说捡拾黄豆,开始粒数少一些,三十粒左右,以后慢慢扩充。训练时要视孩子的反应而做不同的调整。运动时不可让孩子自己单独做,或者家长陪同一起做,或者邀请几个同龄的孩子一起做,否则只会让孩子感到禁锢和压力,引起不必要的反感。这样就不能收到训练的效果了。当然孩子学习不理想不仅仅只是感觉统合失调这一单一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在认可孩子的基础上,加强对问题的分析,辨别。找出问题的本质加以调整,改善。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个小故事吧。有心的家长应该可以听出点什么的。 对家庭教育的一点看法部分中小学生成绩欠佳一直是让学生,家长,老师感到有一些困惑的事,一样教,一样学的学生,为什么会效果不一样呢?虽然可以明显看出他们不太努力,可他们为什么不努力呢?后来通过与一位家长的谈话后我茅塞顿开。
某个周末,邻居家上初二的孩子拿作业本请我为他讲解习题,我先让他演习一遍,看看他不会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待他做完一看,粗心是主要因素,当堂课也没有能完全消化。我稍稍地指点了一下解题的路径,他就完完整整地做好了。由此看出他的领悟能力不错,按说他应该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据说成绩总在及格的边缘徘徊,从来没有超过七十分。于是,我就问他:您很聪明的呀,为什么不能考出好成绩呢?他憋红着脸嗫嚅着说:我妈妈说我天生不会学习。
我很疑惑他妈妈为什么这样说。我认为他完全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就把这个想法和他母亲谈了谈。可他母亲不以为然地说:他自己不会学习,教也教了管也管了,可他还是老样子。说着说着就有些怒不可遏了。看她如此激动我不好再说什么,但心里已是心知肚明。看样子,邻居家的这个孩子接受了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他天生不会学习。在这样一个消极的心理意识驱使下,他遇到困难,问题就不会想办法处理解决了。如此一来,也就谈不上刻苦,努力地学习了。不难看出:这个母亲对孩子的教育缺少了一个最基本的内容:自信,自强的品德教育。更可怕的是:这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做了绝对的否定。这无疑是家庭教育中的漏洞与误区。其实这孩子天资不低。就因为家庭教育的缺陷而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让人扼腕叹息的是:他的母亲还浑然不知。
由这个事例我不由想起“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分别做了两个试验。第一个试验是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AB两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要仔细饲养;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怎么样养都成,只是别让它们死了。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老鼠进行了检测。发现AB两组的老鼠产生了很大的区别。首先在觅食、抗天敌的灵敏度,毛色的光泽度以及抗疾病的能力方面。A群老鼠远远优于B群老鼠。后来又做了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老鼠比B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便来到了一所偏僻的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抽出二十张试卷,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后,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后来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这时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期望"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权威,老师们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因此对他指出的那几个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像对待聪明孩子那样对待他们;而这几个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他们真的成为了优秀的学生。
仔细想想:我们现阶段的家庭教育几近是空白的,孩子没有问题则罢,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孩子的主观错误,我们不是客观地分析,辨别,而是简单,粗暴地指责,谩骂。其实,指责,谩骂只是家长自身情绪的发泄,根本不能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最初孩子的问题还只是表象问题,是完全可以调整,改善的。但时间一长就是本质问题了,要想调整,改善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辛劳。此时家长们往往会绝望地说:这孩子是教不好的。一句话把自己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这种教育理念与“罗森塔尔效应”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罗森塔尔效应”只是帮助孩子设定一个方向。让孩子朝着即定的方向发展,进步。其实“罗森塔尔效应”为孩子设定的方向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那就是:优秀。
如果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坚定地认定:孩子是优秀的。那么不论孩子出现什么问题,我们会不遗余于力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问题的处理与解决,孩子也就地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与能力。以后遇到相类似的问题就能及时解决。
如果我邻居家的那位母亲能认定孩子是优秀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及时,有效地化解一些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那么孩子就在无形中形成了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拚搏精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面对困难,挫折他就善于锐意进取,敢于拚搏。而不是逃避,退缩。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我们家长是很头痛的,可家长们是否想到:换一种观念换一种角度就会发现:我们的孩子其实是很可爱的。
④ 家庭教育方面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
潜移默化法:是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回化。家庭中的子女,从答生下来就受到父母的感染,有很多言行,就是学父母的,这就是潜移默化发挥的作用。
眼面传递法: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不用其他的方式,只用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变化传递指令,使孩子服从指挥,终止当前的不正确行为,这种方法对孩子教育非常适用。
言传身教法:创设科学的环境,需要父母及时充电,言传身教,用言语来传授,用行动来示范。也指父母通过示范来教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从中受教育。
(4)孩子教育父母培训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有些父母从未意识到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一味求全责备或轻视孩子的点滴进步,在不经意中就伤害了孩子。自尊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尊重孩子不仅能促进其自信心、自尊心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其创新精神与自我行为控制。
自尊心受到损害的孩子,在发展中必然会产生心理障碍,如自卑感和对抗心理等。因此父母必须时刻注意尊重孩子,保护并培养其自萄心。在生活中注重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和鼓励。对于孩子不及他人之处,不责备,不讽刺,可用其他长处来激励孩子。
⑤ 目前国内有没有专门针对家长的,对0—18岁孩子教育的培训机构呢有的话名字是什么
I_Letto,您好!
您的提问非常好!确实,现在很多家长、老师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类似这样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问,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教材和教育方法,培养好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达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目的。其实,切实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比在外面找教育机构往往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孩子终归是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树苗,不加以引导培育就很容易东歪西倒、难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总有些性格和行为上的缺点、偶尔犯一些小错误,的确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实有利于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细考虑和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教材、建议也可选择观看适合自己的家教视频节目,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对症下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荐的视频资料,相信您就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答案,知道如何教育好0-18岁的孩子了。
由于在现时的社会大环境、应试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开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响下,我们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个大染缸里一样,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习气,例如娇横任性、叛逆不听话、不诚实、上网成瘾、打架、厌学、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等问题,尤其是处于幼儿及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情况更为严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这些观念导致的各种错误行为。虽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采取虎妈狼爸式的教育,还说是“赢在起跑线上”,人的一生其实是马拉松式的长跑过程,即使赢了起跑线,能跑多远、坚持多久、谁笑到最后还是未知之数,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而个别人所谓虎妈教育的事例无论他们成功与否,都不值得崇拜、学习模仿、甚至广泛推广,这样教育会给绝大多数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灭的心理伤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这样导致的!如果打孩子进行体罚教育,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将来会报复到年老的父母和孙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浅啊!相反,反而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更显得重要。想要从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好兴趣和习惯,建议您赶快让孩子喜欢上《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多读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启发孩子的智慧)。您看,这真是一部“大孝经”、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师!写得多好!琅琅上口,易读易教,网上还有很多视频故事教学素材,有多个版本适合各阶段孩子观看。作为父母,只要您愿意多些鼓励孩子和您一起观看(这个很重要,您喜欢看能带动他的兴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响),一定能让您的孩子喜欢上她,如果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努力去做、尽量落实里面的教诲,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时,您的提问涉及到广大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和渴望解决的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行为语言和学习成绩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诚挚推荐各位家长和孩子们观看陈大惠老师策划监制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论坛系列纪录片《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又名《弟子规说明书》),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关于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免费网络资源,能在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认识灾难事故因何发生,能做到趋吉避凶,真实不虚!能针对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是一剂治疗良方!当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们做家长长辈学习的有力教材,的确是难得的家庭教育经典节目!这个节目里有许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讨解决孩子教育的种种方法,真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网络资源,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帮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现没有恒心、悭贪、叛逆不听话、上网成瘾、早恋、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是能从某个简单方法或措施就能从根本上教育改正过来,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小孩,而是需要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家庭教育,从根本处下手才能治标又治本。这部片里面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亲身说法、以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向大众汇报,启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从小接受的家教会影响小孩子的终生,从中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可以在网络视频或者优酷土豆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衷心祝福您!
⑥ 社会上有没有专门培训父母的教育机构专门针对家境贫穷的父母该如何培养教育子女,如何为子女引路的机构
目前好像还没有这种教育机构,就算有这种教育机构估计收费也不便宜。家境贫穷的父母肯定不愿意去上啊。
⑦ 请问有父母教育小孩的培训班吗
一、对孩子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许多父母听我这么说,要么是怀疑自己听错了,要么是怀疑我讲错了,因为按照流行的说法是孩子应该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才对呀!大家都没有听错,我也没有讲错。请大家仔细想一下,是父母首先想要孩子,孩子才来到这个世界呢?还是孩子想要到这个世界上来,大家才被动地做了父母呢?答案肯定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上天给我们的这个最好的礼物怀有感恩之心呢?因为有了孩子,整个家庭才充满了欢声笑语,显得朝气蓬勃;因为有了孩子,父母的生命才得到延续,事业才有了接班人;因为有了孩子,父母繁重的枯燥的工作才变得更加的富有意义;因为有了孩子,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世界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只有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孩子,父母才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全力以赴,只有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孩子,孩子才会用感恩之心来看待父母,因为人类的一切善行不是靠说教获得的,而是必须通过环境的熏陶才能获得。各位家长,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能以最快的速度改变,那你就以同样的速度先改变自己看待孩子的眼光吧! 二、为孩子创造一个勤奋好学的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有的父母下班后一头扎进网络游戏里,边玩边对孩子说:“好好学习去吧!”孩子说:“你们能玩,我也要玩!”父母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啊!”孩子说:“既然是我的事你就不用管!”父母说,我们工作了一天,很累,需要放松一下!“孩子说:”我上了一天的学,更累,更需要放松!“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能培养出勤奋好学的孩子吗?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把孩子教育好是父母义不容辞的的责任,也是光荣而幸福的使命,为了孩子,父母必须勤奋学习。有的父母会问,我们也想勤奋学习,但不知学什么才好。首先可以学习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别人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对你一定会有所启发,其次,可以学习围棋,象棋,国际象棋等棋类方面的知识。因为棋类活动不仅是开发孩子智力潜能的最佳方式之一,另外,棋类活动也是培养孩子心静、专心的最佳方式之一。总之,学无止境,对有责任心的父母而言,应该学习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而不是找不到什么东西可学。 三、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完全的人来尊重。 中国有句俗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讲的就是尊重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孩子虽然还小,但却是个完全的人,他渴望获得尊重的强烈愿望并不会亚于成年人,一个从小就受到充分尊重的孩子,长大后他所取得的成就也许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她每天放学回来不仅衣服、裙子会破成条状,连内裤也破成也了条状,她妈很吃惊,询问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小女孩对钻铁丝网有一种特殊的爱好,看见铁丝网她就先在下面刨个坑,然后抬起铁丝网就往里钻,衣服、裙子不小心就被划破了,退出来 时裙子被钩住,内裤也被划破,在反反复复的钻进去、退出来的过程中,她把自己想象成到各家各户去窜门、拜访,口中还自言自语地重复着“打扰了”“再见”。一般的父母要是碰上这种事,肯定是先来一顿痛打,再来一番说教。但这个孩子的母亲并没有这样,而是很亲切地对孩子说:“我们大人做这种事一定会觉得又累又无聊,而你们小孩子却能感到其乐无穷!真羡慕你们小孩子啊!”这位母亲就是把孩子当做完全的人来尊重的典型。这个小学一年级没上几天被学校劝退的小女孩长大后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第一位儿童亲善大使,她把她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趣事写成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被译成了四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发行,总销量超过一千万册,关心自己孩子成长的家长都应该把这本书看一看,看过之后在座的各位家长也许都会吃惊地发现,自己的孩子无论再怎样淘气,与这个小女孩相比都可以称之为乖娃娃。只要大家能象那个小女孩母亲一样能用正确心态方法去面对自已孩子,相信你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人杰的. 四、当孩子碰到困难时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而不是责骂孩子。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比树叶复杂多了,所以世界上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人来就更是不可能的事了。因此,当孩子学习上碰到困难时,千万不能对孩子说:“别人又没有比你多长一个脑袋,别人能学好为什么你就不能学好呢?”这样说只会关闭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渠道,冷淡父母与孩子的亲情,而对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却毫无帮助、比如说,孩子反映的作业太多无法完成,你就得分析是自己的孩子基础差还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是作业确实太多,若是基础差就考虑给孩子找家教或培训班,若基础太差的可考虑休学一段时间直到把该补的基础补好再复学,若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则可以在孩子动笔前先让他自己规定在多长时间内完成,若真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则有奖,完不成则有惩罚,(奖励和惩罚的内容也可由孩子自己规定,父母若认为定得合理,认可后就要严格遵守。)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能越来越专心地学习了,若是老师布置的作业确实太多,就要向老师反映,解决不了再向学校反映,若想尽一切办法后还是不能解决,就要毫不犹豫地给孩子转学,以前十一中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每测验一次就根据成绩给全班的同学分一次组,每组四人,不同的组布置的作业是不一样的,以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在半小时以内完成作业,若你的孩子能有幸转到到这样的老师门下学习,相信孩子一定不会被繁重的作业弄得厌学,也一定会比以前学得更好!我所说的,仅止是帮助孩子克服困难的方法之一,若大家都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相信还能想出无穷无尽的办法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的. 五、没有克服不了的习惯。 有的父母跟我说:“我那孩子每天玩电脑都到夜里 一、两点钟,第二天上课时老是睡觉,我怎么说都不起作用,我拿他毫无办法,快给我出出主意!”我那孩子该吃饭时不吃,夜里十一、二点又吵着说肚子饿,不得不弄给他吃,天天如此,真是烦死啦,我该怎么办?“”我那孩子一天到晚就是拿着手机发短信,不但一个月话费惊人,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学习,真是不可救药啦!“我对这些家长说:”要改掉这些坏习惯太简单啦!只不过我说了你们也做不到,如果我说的你们能做到,这些坏习惯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长都可以代替我向这些家长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法,这些家长之所以不能克服孩子身上的这些坏习惯,说到底是认识不到这些坏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所以一直在纵容着孩子,如果能认识到,就一定能克服,例如,所有的小孩子生病时都不愿意吃药打针,但为什么孩子稍大一点之后,所有的小孩在生病时都能顺从地吃药打针呢?I 因为所有的长辈,无论多么溺爱孩子,在面对 孩子生病时应该吃药打针这个问题上绝不会向孩子让步,孩子从小就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反抗是无用的,只有服从,所以这个坏习惯就不可能在人任何孩子身上长时间地存在。当家长能够认识到这些习惯对孩子的危害远甚于病痛对孩子的危害时,这些坏习惯就一定能被克服。所以克服孩子坏习惯的根本在于父母的认识,而父母要提高认识的水平,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若父母没时间、精力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就把孩子交给教育专家来代替你教育吧!
⑧ 你感觉家长教育培训班有前景和市场吗
我觉得是很有前景和市场的,毕竟现在很多家长因为自己都还很年轻,也不知道怎样去教育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他们会选择去上一个培训班,随着他们这种心态的发展,家长教育培训班就会有更好的前景和市场。
⑨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父母 基础教育培训
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1、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做起
父母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如今不少孩子聚在一起往往吹嘘自己的父母地位怎样显赫,怎样日进斗金,却不愿讲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据资料调查显示70%的小学生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没什么过意不去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父母的工作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让其亲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父母对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在他成长过程中,让他学会接受爱心,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2、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不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怀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围一切,还要用自己的爱引导孩子、感染孩子。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关爱或帮助父母时,父母应敏锐体察,适当感谢和鼓励孩子。父母的这种感恩方式,不仅言传身教,使孩子切身体会到父母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也使孩子体会到了施恩的快乐。因此,父母的表率行为,对引导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如果父母总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插手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满足他,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
父母学着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去吃苦就是让他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
4、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
利用各种节日的机会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