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学校培训 > 幼儿园绘画练兵活动培训

幼儿园绘画练兵活动培训

发布时间:2021-02-17 05:16:08

Ⅰ 幼儿园小班周六兴趣班绘画怎么画

看是怎么上课的还有是什么画种。
幼儿园的学生一般都是安排学儿童画或国版画吧。如果是大班上课正权常上一节课(40分钟)就可以画完一幅,复杂一点的画的话可能要两节课,所以画多少幅取决于上课时间(当然也有些学生不听话不好好画什么的简直吐艳)。如果是一对一教导的话完全看学生天赋和性格,快的十多分钟就可以画完一幅,慢的甚至要好几天的都有。
不知道您说的一期是指多久,我们这边一般是一个星期上两节课,一个学期可以画两三十幅。
个人经验所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_^

Ⅱ 幼儿园美术培训班试画课该教什么

折纸 剪纸 蜡笔画 水彩画 简笔画 水粉画 线描画 版画 软陶等等。。。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几项结合一下,比如说在画好的水彩画背景上加上折纸动物之类的。 确定一个主题,你先一步一步演示怎么画,让学生也跟着画,如果发现进度慢或他们画着有困难可以下去指点。注意画幅的难易程度以及课堂的时间把控。 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准备充分,步骤分明,清楚知道下一步你要怎么讲,学生要怎么做(并且考虑下他们画出来的预期成果,很多时候会让你灰心丧气,做好心理准备)。小孩子的思维跟大人是不一样的,很多咱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他们一无所知,所以,一定要耐心、细心、有爱心。 个人经验之谈,纯手打,望采纳。

Ⅲ 幼儿园教师绘画培训方案

孩子学绘画 可以看看 《童心童画》刘蓉编写的童心童画还蛮好的 题材和构思概念都很新 可以当做幼儿园教材(因为本来就是武大幼儿园园长编的)在家教孩子也可以

Ⅳ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育论文:如何让中班幼儿在拓展培训班中快乐绘画

”这正好说明,好的艺术创作需要的是敏捷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以及真挚的情感,缺一不可。才艺活动灵活而多变化,对发展孩子的心智能力极有帮助。心智能力包括知觉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用心培育心智能力,对培养一个触觉敏锐、思考力强、富创意、具冒险精神的孩子起着关键的作用。 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传统的幼儿绘画是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不要求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画法步骤临摹,这种模仿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纲要》精神提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本学期我依据《纲要》的指导要点,为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在指导幼儿绘画过程和评价幼儿作品上做了一些尝试。 一、用“各种手段”指导幼儿的绘画过程 《纲要》中明确指出:“应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这就强调了“情趣”在幼儿绘画中的地位。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美术活动中要引起和保持他们对美术活动的爱好。使他们热忱的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去,情感、智力各方面都活跃起来,各种潜能都得到发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喜欢美术活动,乐于从事美术活动。因此创设一个情趣性的情景,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爱好和态度,激起他们实现愿望的努力,并伴随其良好情绪至始至终。 在故事化、游戏化的情景性活动过程中,幼儿感爱好,乐意去表达和表现,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运用语言创设情境,启发幼儿想象与创造,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高潮。 例如在绘画“我想有个家”的时候,以一只无家可归的小鸟想有个家的故事为线索,引出幼儿的讨论话题,让幼儿体会失去家园的痛苦感受。由此,让幼儿创作出处在到处只有树桩的环境中的“各种表情的小鸟”作品。 又如,在绘画“丰收的果园”和“快乐的小刺猬”的活动中,我又以游戏为手段创设出一定的情景,将活动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去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小刺猬做游戏的形式,画出果园里的树、花、草地等,在教授幼儿各种动态的刺猬造型的基础上,让幼儿在用各种小刺猬造型组合的游戏过程中,学得积极主动、大胆地想象创作,因此,每个幼儿的画面迥然不同,给幼儿带来了无穷的快乐。这种方式比较符合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做中玩,玩中学,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氛围和心理环境。 除了运用故事、游戏,我还尝试着用儿歌、谜语、情景表演等富有情趣的形式来开展美术活动。 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我注重创设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我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室外自由活动时间,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的美。小小幼儿园也是大自然的缩影,有草、有花、有树,随着季节的变化,园内景色也不断变化,让幼儿认识这些美是很有意义的。他们把感受最深、感受最美的景色跃然纸上,画面充满了生气。 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5岁幼儿能选择与对象相似的颜色来表现客体;6岁幼儿则在表现出对象固有色的基础上,添加对比色或类似色,画面色彩丰富,如暖色表现热闹和快乐,冷色表现伤心和神秘等。我们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适时的提供不同条件给予指导,使幼儿的绘画水平从低级阶段像高级阶段过渡。 儿童需要手、眼、脑的协调活动,他们需要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念,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所以必须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教师引导幼儿应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和感受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观察周围环境事物的结构、特征、运动模式,并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幼儿把通过审美感知所把握到的整体的艺术形式和自然形式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当幼儿开始运用色彩、形状创造形象时,教师可以启发幼儿对自己头脑中表象进行加工,并加入自己大胆想象、形成全新的审美意象,运用语言在作品中创造性地表现出来。但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孩子专心致志地画画,有的却拿着笔在纸上瞎涂,没有象样的东西,幼儿在造形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对美的认识和感情,他们对美的认识是肤浅的,但却是基础的,因为美的内涵是通过形式体现出来的,造形艺术为幼儿对美的认识,尤其是视知觉对美的形式的认识提供了条件。我们对于幼儿要多给于他们鼓励,用春风吹面般的语言来引导他们,同时要注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给幼儿树立信心,使他们大胆的不拘一格的活动。我们不要幼儿照猫画虎,要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思维。孩子们喜欢画自由画,所画的内容总是与他们的所见、所闻、所知有关,充满真挚的感情。那些对孩子生活有较大影响的人和事,如幼儿园的老师,自己生活的环境,看到的动画片等等都会成为孩子笔下的内容。例如,在绘画《美丽的海底世界》时,我新授了运用透视原理进行绘画的技巧后,幼儿便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美妙的海底乐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像催化剂一样,激发幼儿不断去实践,去探索。法国教育家卢梭非常强调教育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他说:“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在幼儿园《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同时幼儿绘画更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统一模式的指导会让幼儿画出统一模式的画来,所以我针对性地适当在技能上给予指导。如画《美丽的蝴蝶》,目标是用弧线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幼儿自由添画,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又如,幼儿在进行涂色时,由于小肌肉群发育未完全,手眼协调能力弱,注意又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他们的作品往往会出现白色空隙,会画到边线外。针对此现象,我尝试着用孩子们的语言用儿歌地形式帮助孩子们自我提醒自我约束,从而在愉快地念儿歌声中又浓又满地着色。色彩鲜艳了,孩子的成功感得到了满足,从而作画的兴趣也提高了。 二、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而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如定期展览幼儿的作品,教师要避免一言堂的现象,尽可能的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评价,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同时提高了评价能力,使幼儿得到满足,产生快感,受到激励。 尊重幼儿。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倾听幼儿的奇思妙想,通过谈话了解幼儿的心声,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

Ⅳ 如何开展幼儿园大班创意绘画活动

一、转换思想,更新理念
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满足不同差异幼儿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鼓励引导他们拥有独立的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同时教师有计划地教导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为幼儿更好地自由表达而插上的飞行翅膀。
以前教师准备的材料较单一,除了纸就是颜料,现在的教学中,各种废弃材料:纸巾筒、纸盒、一次性筷子、冷饮棒、废报纸、塑料袋、塑料杯等都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要注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丰富幼儿经验,扩大幼儿知识面;可利用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引导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扩展幼儿视野;在美术活动引导中鼓励幼儿尽情插上想象的翅膀来飞翔,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二 、营造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环境。
创设具有开放的、新形态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的切入点。重视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
(一)同伴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在每班的门口装置了作品展示栏;并且每个班在园里有对外开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这些框架后,我们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这儿,这是孩子们阶段性美术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孩子们创设一方艺术交流的天地。
(二)用家长的设计灵感来为孩子开辟一个展示舞台
除了孩子,家长也是我们艺术环境的参与者,我们每年都组织家园教玩具制作大赛,作品要求是家长和孩子们用生活中的废弃环保材料构思、制作的,我们有个作品展示厅,里面陈列了家长与孩子的智慧结晶,有的新奇制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迪。孩子们参观时都津津乐道的向同伴讲解自己的作品和与父母制作中的趣事。
(三)用名家的抽象艺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创设了优美、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我们的艺术走廊上画着世界著名画家的抽象画作品,给幼儿欣赏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精品,让幼儿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感知艺术的魅力,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力。
(四)用个性化创意美术环境诱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力图让幼儿园的每一幅画、每一棵树、一颗草,每一件设施,每一个空间设计都能给幼儿以美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我园的美术创意活动室中有多种工作坊,如:色彩坊、泥塑坊、手工坊、水墨坊、纸工坊等。每个工作坊里都有一张大工作台,放着各种不同材料,有颜料、毛笔、绳、珠、棒等,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达内心感受。幼儿对美术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样的,而经常变换的,不同的美术材料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提供多样的、开放的材料工具,让幼儿有选择的机会,有助于创造出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他们在操作中学会使用多种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增添乐趣,增加美感。
孩子们会用短绳、稻草、旧光碟、钮扣拼贴成小鸟,会用纸巾、浆糊、颜料做成脸谱,每件作品都是孩子们大胆想象,富有个性的创造。老师们把这些作品挂在墙壁上,放在架子上,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喜悦。在美术室的书架上,摆放着著名世界画家的画册,幼儿可以随意翻阅、欣赏。每班的个性化班级布置也是我园在美术创建中的一个亮点。老师们有充分的自主权,老师们会根据每个教学主题活动设计出不同的主题墙饰,如:大班主题《动物世界》《脸谱》,中班主题《海底世界》小班主题《树叶画》。
(五)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自由的创作形式
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由的作画方式,有利于儿童思维的激活和表现的大胆;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幼儿树立自主表现的意识,使作品呈现的个性化。泥工吧、创意坊、我型我秀等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宽松自由的氛围,浓郁的创意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大胆表达与表现。
三、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指导策略
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创意美术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我们关注以下几方面教学策略:
(一)激发幼儿创新思维
1、新颖的手段:小朋友最喜欢捉迷藏了,我们老师就抓住孩子的这种好玩的心理,和小朋友一起玩变色游戏;油水分离画:孩子们先用油画棒画网,再用水粉涂色,一张网马上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或者先用各色油画棒涂底色,再盖上一层黑油画棒色,再用牙签刮画,一种全新的画跃然纸上。我们还尝试着用透明胶先在纸上勾勒出想要的图案,再上色,撕去胶纸;幼儿们发现原来做画并不拘于油画棒,他们在老师新颖手段的启发下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2、独特的方法:平时我们都是画平面的图片,现在我们还可以创作成立体的造型,我们先用报纸做基本凹凸面,再用胶纸加以固定,最后用餐巾纸加乳胶定型上色。一件立体造型展示在孩子们面前,他们都为这种表现手法而惊讶,在这种独特方法的指引下,我们制作鳄鱼、机器人等造型。
(二) 教师要把“创新”具体化、明确化。
有的教师常会要求幼儿做的作品要“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我认为所谓“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如“城市的建筑”,我给孩子们提议评选优秀建筑设计师活动,激起幼儿的兴趣,并让他们观看一张张世界各地建筑的课件,还特地精选了一组具有典型建筑特征的照片贴于墙上,请孩子们欣赏,引导幼儿了解建筑的主要特征。然后提议:“你们把自己想象成参加竞选的设计师吧,来设计与众不同的建筑造型,要有各式屋顶,门、窗户,还可以有阳台,孩子们观看了各种各样的建筑课件,观察了五颜六色的图片,一个个欢呼雀跃,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设计师的争夺。不仅可以画建筑,还可以用废纸盒做立体城堡。他们以自己的理解,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别具一格的建筑,教师也就用不着担心出现“千篇一律”的结果了。
四、创意性地使用美工材料,
既然是多元表现创意活动,那材料的多元是无疑的。如创意活动“京剧脸谱”,孩子可以选择用陶泥捏塑;可以选择用画笔涂鸦;也选择用生活材料制作。特别是生活材料的收集更是非常丰富,如盒子、纸板、瓶子、蛋壳、种子、布头、吸管、彩纸等等,都是制作的好材料。
但材料多元并不等于越多越好、越杂越好。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面对繁杂的材料反而无从下手。因此,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要做到有针对性。在决定投放材料之前,我们要思考这些材料可能会对幼儿的智力、情感和审美等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再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准备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操作材料不同;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因各班的情况不同,有时准备的材料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孩子,能力情况也有差异,所以材料的提供上教师也要考虑周全。要兼顾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有选择地准备材料,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都愿意动手,要让孩子体验到越玩越想玩,越玩越有趣,做到常玩常新。如我们给孩子一个饮水瓶,先问问孩子,你们想这瓶有什么用?再和他们商量你可以把它设计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有的孩子说我要做个娃娃,有的孩子说我要做风车,还有的说我就把他做花瓶。最后每个孩子都做出了自己心中的作品,在这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得到充分的成就感外,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另外,又可以把材料的运用从单一向丰富过渡。如在玩纸盒中,我们一开始只是单一的将两三个纸盒粘在一起,只要接近实物就可以,慢慢的,我们建议将几个纸盒作品联系在一起,做成楼房,还要对楼房的窗户、大门进行装饰,鼓励幼儿创编各种有趣的故事,从而就产生了一种由幼儿亲手制作的教玩具了,即有价值又有教育意义。
废旧材料可以通过家长、幼儿共同收集。我园在教室的门口设置了一个“环保箱”,发动家长和幼儿注意收集各类废旧物。可以是塑料瓶、纸盒、布、树叶、旧报纸、羽毛、旧光碟等,可谓是多不胜数。
五、欣赏幼儿的作品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每次活动结束,将幼儿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教师欣赏每一副作品不必给作品打分,不给作品下结论。作品的好、坏幼儿没有心理负担,创作欲会更强,但是老师应记下每个幼儿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
孩子们经过审视,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学习、心理明白谁颜色配的好,谁的构思有主次,谁画的新鲜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性更强,创作的火花一旦被点燃,课堂就成了一个喷发的火山,颜色五彩缤纷,图形光怪离奇,满世界都是孩子的涂鸦,这时你会发现这一刻是我们人生中最光彩的时刻。法国评论家波德亚说过,想象是一切才能中活动的女皇。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丰富的想像力是我们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努力,将想像力贯穿于各科教学和生活中,以培养出新世纪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有用人。只要我们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像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的为幼儿大胆想像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幼儿丰富的情感,就能很好的培养幼儿的绘画想像能力。总之,我们在与幼儿共同建构创意美术表现活动的过程中,如能准确把握指导的“合适尺度”,就能更好地了解幼儿、认识幼儿,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幼儿的奇特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

Ⅵ 幼儿园美术活动如何开展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依葫芦内画瓢,模仿老师范画。老师则容较注重技能的培养,如注意物体的外部形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空间安排;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也仅以“像不像”为唯一标准。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抑制了自我表现力,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在活动中,教师常常会走极端。要么“以结果为重,以学技能技巧为主”,要么“以发展想象为重,以放任自由为主”。教师如何在模仿学习和鼓励创新两者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合适点”,如何在教学中掌握 “合适的尺度”,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

Ⅶ 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而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为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本文笔者形象地以"搭房子"原理,提出了在美术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些策略,旨在更好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开发创造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人的一生中,幼儿期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六大解放"来培养幼儿创造力。而绘画活动不仅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赋予了幼儿发展创造力的机会。怎样在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笔者以"搭房子"的原理,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进行了论述。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前提,如图纸是房子的化身。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因此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过去只讲"形",不讲"神";只重"像",不重"美"的状况,才能充分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
另外,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还需具有创新意识,为幼儿搭建创造的平台。试问没有创新意识的老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呢?
在的教学中,在引导幼儿创作时,教师要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包括开放式的提问、表现手法、开评价方式等,采取尝试性教育,使幼儿最大限度的展现自我。
二、幼儿的兴趣是基础,如搭房子离不开建材。
据《幼儿心理学》关于幼儿注意的阐述,幼儿由于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而创造活动是一种需要有意注意的高级思维活动,要想充分发挥幼儿创造性,必须使幼儿产生兴趣,包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创造的兴趣。
下面笔者针对激发幼儿的兴趣,提出了一些小策略。
(一)创设富有艺术感的活动空间与环境,在享受中激发兴趣。
根据《幼儿教育学》将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指宽敞的活动空间和操作台,富有艺术气息的室内环境和装饰;心理环境则是为幼儿播放美妙的音乐,结合适宜的自然光线或灯光,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富有艺术感的活动空间和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儿童产生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帮助幼儿较快地找到创作感觉和艺术享受。
(二)生动地展示丰富多样的欣赏素材,在欣赏中激发兴趣通过提供多样的欣赏素材,不仅使儿童有机会欣赏各种美的实物,而且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另外让幼儿从小班接触一些美的图片,可以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使他们对美的知觉和选择更加敏感,同时也可以积累美术素养,这些对他们的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富于视觉美感和表现力的操作材料,在操作中激发兴趣多样化和富于视觉美感的操作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保持新鲜感,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同时美的操作材料也有助于幼儿创作出美的作品,获得成功感的同时,兴趣就更浓厚了。
三、多样教学形式是催化剂,就如装修可以使房子更美(一)游戏教学着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只有当自己的天性得以发挥时,幼儿才能更好地投入。同时根据《学前教育学》可以从玩具和想象两方面进行教育活动的游戏化。
(二)运用动作进行教学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动作往往比语言更易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三)运用移情法进行教学《学前教育学》指出:"主要运用认知提示和情绪追忆等基本训练技术。其目的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语提示,组织儿童的绘画、表演、唱歌等活动,帮助他们辨别各种不同的情感及面部表情"例如大班绘画《各种表情的人》。
四、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和激励性,就如对房子进行精加工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边霞教授曾提出:"一个完整的幼儿绘画活动一般包括感知与体验,探索与发现、创作与表现、欣赏与评价等几个基本环节。" 这从理性的角度说明幼儿的绘画活动离不开"欣赏与评价"。
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笔者从评价语言、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三方面进行了概述。
(一)采用"激励式"语言评价,引导幼儿正确创造第惠多斯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用激励式的语言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能保持和延续孩子的绘画激情,让幼儿在快乐中激起他们创作的信心。
(二)采用 "层次评价"标准,鼓励幼儿的创造力过去我们或许常用"再现、写实、逼真"这样的划一的成人评价尺度和审美标准来衡量幼儿的美术作品,忽视幼儿绘画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更忽视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以孩子的眼光去认识和评价,坚持"主求其意,不严求其形"的原则,激发和鼓励幼儿的创造性。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绘画练兵活动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