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育部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在何时完成整改
教育部抄基础教育司司长吕袭玉刚8月23日介绍,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25.9万家,整改4.5万家。下半年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整改推进和督查督办力度,确保2018年底前完成所有培训机构的整改工作。
在教育部8月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吕玉刚表示,各地要以意见为依据,尽快制定、完善本地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为扎实开展整改提供基本标准依据。要针对每一所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依标研判,明晰问题,逐一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推动培训机构逐一依标整改。
㈡ 关于教师课外给学生补课,教育部门有什么规定
1、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规定:
第四条:教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
(三)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
(四)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五)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六)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七)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八)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
(九)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十)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
2、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
一、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二、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三、严禁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四、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五、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六、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2)教育部几部门校外培训扩展阅读:
对于违反规定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直至相应的行政处分。对监管不力、问题频发、社会反响强烈的地区,要严格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尤其对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的,以及打击报复不参与有偿补课学生等严重违纪、败坏师德的行为要重点查办,实行“零容忍”。
㈢ 全国有多少所校外培训机构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全国各地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截至2018年6月21日,全国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201193所。
截至2018年6月21日,全国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201193所。各省报送的数据显示:北京摸排2394所、天津摸排11864所、河北摸排9869所、山西摸排838所、内蒙古摸排6920所、辽宁摸排5853所、吉林摸排2674所、黑龙江摸排8743所、上海摸排6928所、江苏摸排31618所、浙江摸排17605所、安徽摸排7051所、福建摸排486所、江西摸排2032所、山东摸排23203所、河南摸排5641所、湖北摸排6048所、湖南摸排8260所、广东摸排18186所、广西摸排2890所、海南摸排829所、重庆摸排1126所、四川摸排3072所、贵州摸排1026所、云南摸排260所、西藏摸排73所、陕西摸排5364所、甘肃摸排4287所、青海摸排281所、宁夏摸排2408所、新疆摸排3124所、新疆兵团摸排240所。下一步,教育部将督促指导各地尽快按期完成摸排工作,加快对问题机构的整改,并公布各地整改进展数据。来源:中国新闻网
㈣ 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有哪些规定
8月23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前培训、超标培训等突出问题,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部署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已经有四部门部署专项治理的情况下,现在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意见》,其重要意义在于切实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落实专项治理的成果,避免专项治理变成“一阵风”。
这次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意见》,力图解决专项治理发现的问题。比如,明确由省级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地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具体标准,省域内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权地市级教育部门制定,并从场所条件、师资条件、管理条件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这对规范培训市场的供给十分重要,因为如果标准设置过高,很多机构难以达到设置标准,培训供给就有限,这就可能推高正规培训机构的价格,而价格低的非正规培训机构也会借机滋长,且游离在监管之外。
规范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从供给端进行治理,这对缓解培训热会有一定作用,比如禁止培训机构开展提前教学、超纲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的焦虑。针对禁止提前教学、超纲教学,《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教育培训机构备案制,有助于教育监管部门及时了解培训内容,纠正提前教学、超前教学等问题。
应当看到,我国家庭的校外培训需求,主要源于升学竞争之下家长对提高孩子竞争能力的渴求,而且这种需求普遍存在。成绩好的学生在校内可能吃不饱,并想保持竞争优势,因此要选择校外培训;成绩差的学生在校内可能跟不上,也要选择校外培训。比如,每个假期都被学生作为“赶超”“逆袭”的机会,名义上是假期,但有的学生比上学时还累,很多学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训班度过。
㈤ 教育部等三部门如何督查校外培训机构
按照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整体安排,5月9日至15日,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派出七个督查组,赴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开展专项督查,覆盖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时,教育部从直属机关抽调32名处级干部,为每省分派一名联络员,指导督促日常工作,专项督查期间,联络员与相关省份见面对接。
三是明察暗访相结合,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暗访或媒体自由采访,通过不打招呼随机抽查校外培训机构,暗访学生、家长等方式,客观真实地了解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部分中央媒体、教育媒体参与专项督查工作。
㈥ 当地派出所有权利管校外培训机构吗
为了保证校外培训质量,各级教育部门直接进行行政管理,这就是瞎胡闹!校外培训班是培训市场催生出来的,市场的事情市场说了算,干嘛要行政直接去管培训质量?培训质量好,打出了品牌,就不愁生源。培训质量差,信誉不好,招不到学生直接倒闭,教育行政部门干嘛要去管得这么宽?
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对于校外培训班是要进行管理,但是不是业务上的质量上的管理,而是资质上规范上的管理。只要校外培训班,各种条件符合要求,证照齐全,遵纪守法,按照行业规范组织培训,就可以了。培训班业务上的工作是培训班自己的事情。
那种认为管理就应该事无巨细管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也是不现实的。现在提倡“放管服”,教育部门对培训班就是放管服,该放的放,该管的管,该提供服务的提供服务。
㈦ 教育部约谈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什么目的
据媒体消息,为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约版谈了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权负责人,深入了解培训机构落实4部委专项治理通知精神,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情况,就群众举报线索交换意见,对规范和整改工作进一步提出相关要求。
培训机构负责人一致表示,将认真落实教育部等4部门部署开展的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对照通知中指出的“存在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纲超前培训”等6大类问题,建立问题清单,逐一整改落实,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在法律和制度轨道中开展培训,努力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希望教育机构积极整改,步入正轨。
来源:中国新闻网
㈧ 教育部开展校外培训专项治理有哪些要求
据教育部消息,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教基厅〔2018〕3号)的相关要求,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坚定改革决心,压实责任举措,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四要准确把握政策。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四部门关于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准确把握政策界限,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完善审核标准,突出治理重点,不搞“一刀切”。对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发展素质教育、培训行为规范、手续完备的校外培训机构,要鼓励支持其发展,不能因为开展专项治理影响正常的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培训等工作。
㈨ 全国多少所校外培训机构被整改
今年初,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启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截至5月23日,全国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128418所,整改培训机构12251所。
在摸排中发现问题后,各地积极开展整改,已整改培训机构12251所。其中,整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机构2822所,整改无证无照机构5013所,整改有营业执照无办学许可证机构2963所,整改学科类培训“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机构1241所,整改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并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机构212所。来源:新华社
㈩ 教育部要求所有校外培训机构何时完成整改
2018年8月24日报道,就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教育部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25.9万家,整改4.5万家。10月将再次开展全国范围的专项督查,确保年底前完成所有培训机构整改。
第二步是建立长效机制。教育部已联合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构建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总体制度框架,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成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最基本、最系统的政策依据。
吕玉刚说,从对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摸底情况看,参加校外培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年级的比低年级的比例高。从区域分布看,城镇的比农村的比例高。“目前,参加培训的农村学生还比较少。但制定培训机构的资质标准,不管城市、城镇或农村,标准都应是一致的。特别是对安全条件、师资条件、培训行为等方面的要求不能降低,应遵循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