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东省消防便民服务十项措施
一、推行一次性告知制。窗口业务受理人员要热情接待群众,负责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在受理消防行政许可申请时,对申报文件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要当场受理;对文件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要将申报条件、应提交的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要求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受理或不受理,均应出具加盖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二、限时办结业务。对消防行政许可项目的办理实行承办人责任制,对单位或个人申报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及公众聚集场所开业、举办大型活动前的检查,严格按照公安部《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和《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各地向群众公布的便民措施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限的,必须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不得推诿、拖延。
三、主动介入服务。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和外资企业、招商引资、高新技术项目等工程要提前介入,主动参与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的会审,提供全程消防技术服务。要加强经常性施工检查,杜绝先天性隐患。
四、开辟“消防绿色通道”。对规模大、周期长的大型工程项目,在整体方案设计通过消防核准后,除单体建筑工程外,可以根据项目进度,分期审核、分期验收,分期出具审核、验收意见书。对小型装修工程及简易消防工程,要尽量简化办理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五、拓展消防服务渠道。要向社会公布消防服务热线电话和消防互联网站网址,使申报单位或个人通过热线电话或互联网自行查询审批结果及有关信息。通过热线电话,提供人工咨询服务,向群众提供消防法律和技术咨询服务,受理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总队消防服务热线电话为0371-66615011,各支队消防服务热线电话号码要于8月27日前报总队法规处备案。
六、提供消防技术服务。要组建消防技术、灭火救援和火灾事故调查等专家组,为社会单位提供消防设计、防火材料、火灾隐患整改、抢险救援、消防安全状况评价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和论证服务。
七、建立群众来访接待制度。总队和支队要设立群众来访接待室和领导接待日,总队领导接待日为每月第一周的周五上午,由总队领导和相关业务处室领导轮流接待。支队领导接待日为每周周五上午。对群众反映的涉及消防安全的问题要建立举报查处台帐,责成有关部门按照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要求立案查处,查处情况要及时登记,并及时答复当事人。
八、开展消防宣传培训服务。要深入单位开展消防安全“三会一标”及其他义务消防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向社会单位和员工广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对社会单位提出消防安全培训要求的,要认真制订教育培训方案,积极主动搞好服务。
九、开放消防站。各地在完成执勤灭火工作的同时,要认真做好消防站对外开放工作,通过简单易会、便于操作的实践项目和生动的火灾案例,向群众传授消防法律法规、灭火、逃生自救常识和初起火灾扑救知识。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要区别不同对象,体现出针对性。要采取定时开放、随机开放的办法,每月至少向社会开放一次,使群众在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的同时,更多地了解消防部队的工作、生活情况,展示消防部队良好形象。
十、定期发布消防信息。总队根据《河南省消防产品监督抽查实施办法》加强对流通、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的监督抽查,每季度在河南消防信息网站上发布一次消防产品监督抽查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不合格消防产品的生产、销售企业和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各支队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要通过当地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发布消防警示、火灾情况及防火灭火知识等信息;每季度向社会发布一次火灾信息和辖区重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确保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知情权,对重大火灾信息和其他重大消防信息要及时发布。
②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培训
一、当前企业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营者消防法制观念淡薄,对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存在严重侥幸心理,从思想上缺乏足够认识。甚至认为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公安消防部门的职责,与自己毫不相关,只要大火不烧到自家,根本不管职工消防安全素质如何。还有一些企业经营者把做好消防工作简单地认为是购买灭火器,几个应急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就足够了,开展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见不着效益,可有可无,无关大局,导致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得不到加强。
(二)员工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和特种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未能落实,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流于形式,内容少,效果差。在我们引进的众多“三资企业”和鼓励发展的民营企业中,员工大部分来自于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城镇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低,大部分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自我保护意识差。员工不进行必要的岗前消防培训就上岗,甚至许多电、焊、烘烤、熬炼、木、库管、油类洗件工等特种岗位工作人员仍无证上岗,既不会有效预防火灾,也不懂得如何及时处置火灾,自防自救能力低,一旦发生火灾,连自己的生命也难保。
(三)职工消防知识跟不上科技进步发展的步伐,消防专业知识缺乏。随着高技术、高密度、高集中等新型企业的出现,与之相配套的新消防设施、装备需要懂技术的专业人员去管理维护,而同时新的火灾隐患也以新的面目显现出来,这就要求企业消防保卫人员及全体员工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必须掌握更专业的消防知识去发现和整改火险隐患。单靠会使用灭火器等最基本的消防常识,显然达不到要求。
(四)消防安全教育与灭火技能训练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在消防安全教育训练中,“课堂”教育多,理论讲授多,而逃生、自救互救训练等实践活动少,致使一些企业职工虽然接受了理论教育,但在实际生产经营劳动中缺乏“实战”经验,一旦遇到火险,仍然束手无策。
二、如何做好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做好企业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应抓重点,有的放矢,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企业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就要经常向职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调动他们做好防火灭火工作的积极性。处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如果不懂不会防火灭火方法,不但不能做好预防工作,而且发生火灾后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往往导致小火酿成大火,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是对消防工作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也肯定了消防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企业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职工的消防安全素质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将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列入企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按照《消防法》和各项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教育和训练计划,坚持不懈地教育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具备了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才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去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千方百计地防止火灾的发生,企业的消防安全才会有真正的保障。
(二)严格执行员工岗前培训和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经常性地教育和培训要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对新招员工要进行必要的消防基础知识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消防知识。对特种岗位、特种行业的操作人员,必须参加消防部门统一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于高新企业的消防保卫人员,要培养或引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及相应知识的专业人才,并将其选送到消防培训基地或消防专业学校进行培训,使其成为本岗位懂技术、善管理的消防专职人员。企业消防宣传教育要牢牢抓住消防安全责任人,而企业员工不仅数量多,且有较强的流动性,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教育确有一定困难。首先要抓好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培训,然后通过他们来加强对第一线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
(三)宣传教育与灭火技能训练要相辅相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定期组织实施灭火预案的演练。当前,全国各地公安消防站都已敞开红门面向社会开放,开放的消防站基本都设置了展板、录像、电脑及烟雾逃生、火灾报警及灭火训练演示室等各种模拟训练设施,可以定期组织职工走进这个特殊“课堂”,亲耳聆听消防官兵宣传消防知识,亲自动手进行灭火、自救演练,切身感受,身临其境,进一步增进对消防安全工作的了解。
③ 消防落实六加一措施是什么,六代表哪六条,一代表什么
消防“六加一”工作的主要内容为:
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评估、签订一份消防安全承诺书、维护保养一次消防设施、组织检测一次电气和燃气线路设施、全面清洗一次油烟道、集中培训一次全体员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志愿消防队,确保一旦发生火灾,3分钟内形成第一处置力量到场扑救。
六代表的是:
①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评估、
②签订一份消防安全承诺书、
③维护保养一次消防设施、
④组织检测一次电气和燃气线路设施、
⑤全面清洗一次油烟道
、⑥集中培训一次全体员工。
一代表的是
在落实“六”的基础上,建立一支志愿消防队,确保一旦发生火灾,3分钟内形成第一处置力量到场扑救。
要落实“六加一”措施就必须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各重点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明晰各自职责,签订消防安全承诺书,严格落实相关消防法律法规,及时查找、消防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强化消防安全意识。
(3)项措施扎实推进消防安全大培训扩展阅读:
“消防”即消除防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扑灭)火灾的意思。
“消防”一词是二十世纪从日本引进的,是一个外来语。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现代意义的消防可以更深层的理解为消除危险和防止灾难。
④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有哪些建议措施消防天下
1、尝试建立消防人才储备库。目前,不少企业出现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电焊施工人员等消防特种人员流失短缺现象,甚至出现有钱却找不到合适人员的情境。建立消防人才储备库主要有几个好处:一时对拥有职业鉴定的消防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基本掌握他们的上岗离职状态,可以及时掌握企业消防人才队伍情况;二是利用储备库可以及时为企业消防人才所需提供选择,满足企业自身消防人员队伍建设需求;三是以储备库为单元,通过网上授课、集中培训和QQ群交流等途径,加强社会消防人才的业务培训,提升他们在企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单位消防“户籍化”管理等方面推动能力,真正实现企业消防安全自主管理的局面。
2、破除企业消防信息反馈滞后弊端。企业消防信息反馈滞后,某种程度上导致其内部火灾隐患整改不力、消防安全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破除这种弊端,笔者设想公安消防部队是否可以引入专业培训模式,尝试建立消防“培训师”队伍,培养和引进一批相对具有专业培训知识的人才,专门负责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培训,通过新颖的课题讲座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和提高企业管理人的消防安全观念,推动他们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系统的“大消防”部门,负责涉及消防安全的各方面事务。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能让企业直接感受到火灾的发生对影响企业自身发展的切肤之痛;二是“培训师”专业的授课技巧,改变传统培训教育中出现的内容枯燥乏味、培训成效不明显等现象,让企业管理人通过各种讲解,主动接受消防安全教育;三是企业的消防安全问题能够快速反应至最上层,避免中间诸多环节的束缚;四是企业负责人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状况,权衡考虑如何解决问题;五是利于火灾隐患整改的进度,避免逐级反馈以及相关整改资金的逐级审批。
3、深入推进技改。笔者所在的大队在全区推行电镀线技改以来,基本控制了电镀线火灾的发生。从经济效益来讲,电路线改造,降低了电费,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也很乐于接受。由此,若在更大层面上推行火灾研判和技改,应当尽量减少企业负担,使企业能够主动采取技改。同时,是否能由公安消防部门联系到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对涉及主动改造且具有显著成效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帮扶,这样也能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
4、倡导理性执法。对于企业主动向消防部门报备存在消防设施故障等问题,应在现场复查后,进行技术指导,采取临时的防范措施,同时加大中队巡防、派出所回访频次,与企业共同防范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而不是一味地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进行处理;对于企业确实因经营需要而临时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尝试实行临时报备制度,承诺使用期限以及期限内应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原则上期限不超过2个月,同时,大队应明确辖区派出所每周上门检查并拍照核实1次,存入备案报表,期限结束后,大队立即派员验收,督促单位立即恢复建筑使用功能,并明确告知如未改变,将加重处罚,此项尝试制度不适用于重大安保活动的关键阶段。
5、细化处罚标准。对确实是因为经营状况不好原因而造成的消防违法行为,如:车间改仓库、货物临时堆积占据消防车道、消防控制值班室人员流失等情况,适当降低处罚标准。对于习惯性或者故意违法的行为,建议加重处罚。此项工作应该分析总结各类处罚案卷,寻找共性问题,然后区别对待。
⑤ 如何做好加强企业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近年来我国消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局面仍未改变,特别是企业职工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匮乏,是构成火灾隐患与诱发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纵观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多数是由于职工违反安全规定与操作规程,人为用火、用电不慎所致,且发生火灾后,企业职工不会自救互救。加强对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预防和减少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 一、当前企业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经营者消防法制观念淡薄,对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存在严重侥幸心理,从思想上缺乏足够认识。甚至认为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公安消防部门的职责,与自己毫不相关,只要大火不烧到自家,根本不管职工消防安全素质如何。还有一些企业经营者把做好消防工作简单地认为是购买灭火器,几个应急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就足够了,开展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见不着效益,可有可无,无关大局,导致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得不到加强。 (二)员工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和特种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未能落实,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流于形式,内容少,效果差。在我们引进的众多“三资企业”和鼓励发展的民营企业中,员工大部分来自于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城镇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低,大部分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自我保护意识差。员工不进行必要的岗前消防培训就上岗,甚至许多电、焊、烘烤、熬炼、木、库管、油类洗件工等特种岗位工作人员仍无证上岗,既不会有效预防火灾,也不懂得如何及时处置火灾,自防自救能力低,一旦发生火灾,连自己的生命也难保。 (三)职工消防知识跟不上科技进步发展的步伐,消防专业知识缺乏。随着高技术、高密度、高集中等新型企业的出现,与之相配套的新消防设施、装备需要懂技术的专业人员去管理维护,而同时新的火灾隐患也以新的面目显现出来,这就要求企业消防保卫人员及全体员工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必须掌握更专业的消防知识去发现和整改火险隐患。单靠会使用灭火器等最基本的消防常识,显然达不到要求。 (四)消防安全教育与灭火技能训练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在消防安全教育训练中,“课堂”教育多,理论讲授多,而逃生、自救互救训练等实践活动少,致使一些企业职工虽然接受了理论教育,但在实际生产经营劳动中缺乏“实战”经验,一旦遇到火险,仍然束手无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做好企业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应抓重点,有的放矢,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企业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就要经常向职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调动他们做好防火灭火工作的积极性。处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如果不懂不会防火灭火方法,不但不能做好预防工作,而且发生火灾后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往往导致小火酿成大火,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是对消防工作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也肯定了消防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企业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职工的消防安全素质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将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列入企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按照《消防法》和各项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教育和训练计划,坚持不懈地教育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具备了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才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去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千方百计地防止火灾的发生,企业的消防安全才会有真正的保障。 (二)严格执行员工岗前培训和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经常性地教育和培训要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对新招员工要进行必要的消防基础知识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消防知识。对特种岗位、特种行业的操作人员,必须参加消防部门统一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于高新企业的消防保卫人员,要培养或引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及相应知识的专业人才,并将其选送到消防培训基地或消防专业学校进行培训,使其成为本岗位懂技术、善管理的消防专职人员。企业消防宣传教育要牢牢抓住消防安全责任人,而企业员工不仅数量多,且有较强的流动性,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教育确有一定困难。首先要抓好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培训,然后通过他们来加强对第一线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 (三)宣传教育与灭火技能训练要相辅相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定期组织实施灭火预案的演练。
⑥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安全检查是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其目的就是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班组员工的安全更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是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关键所在,只有全体员工具备良好的安全思想素质和安全工作能力,才能真正达到供电的安全正常运行。
一、思想上要"重"。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班组是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地带,员工往往是事故的行为人或伤害对象。因此,保安全就是保生命、保利益、保稳定、保发展,要高度重视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对企业强烈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的姿态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上要"责"。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个个遵章守纪,人人尽职尽责,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员工除了履行好自己的安全职责,还要让班组全体成员都能明确岗位责任,个个都当安全人,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三、行为上要"策"。班组安全要规范化管理,讲究策略,注重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力性,一些必要学习、例会要坚持,强化监督至关重要,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停留口头上,更应体现实际工作中和生产现场上,扎扎实实做好自己每一项细小事情,安全警钟长鸣!
四、管理上要"情"。安全管理工作要注意人性化,要以情感人、以人为本。运用适当安全文化启发人,规章制度教肓人,同时还要主动积极关心员工思想和生活,发挥制度和机制约束的激励作用,通过检查考核、评比表彰,激发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内在动力。
⑦ 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几点措施
强化执勤备战与灭火救援
1、结合六熟悉做好应急预案和演练。辖区责任单位要针对火灾规律和辖区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特点,加强实战演练,从人员、装备、训练等方面,及时修订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了解场所内部结构、设施、通道等情况,掌握周边交通、道路和水源,保证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快速、科学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和危害。
2、探索建立联合作战分级指挥系统。构建与火灾及灾害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联合指挥系统,打破平时的部门区分与建制,采取多部门、多警种混合编组的方式,确定各参战单位的任务分工,以及在执行任务时的行动准则,确保参与联合作战的各部门、各警种之间能够互联、互通,避免各参战部门产生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战斗合力的情况。
3、提高灭火救援组织指挥能力。指挥部要根据着火建筑的结构特点、材料燃烧特性、火势大小、现场的道路和水源环境以及现有灭火救援力量等因素,确定最佳力量调集、火灾扑救方案。加强火情侦察,充分发挥建筑结构专家的作用,把安全施救贯穿于作战行动始终,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确保参战官兵自身安全。扑救火灾中一旦遇有被困人员,应积极通过破拆、排烟等手段,把灭火力量首先用于救人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