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法经营,从严治社,我该怎么做
长期以来,受发展环境、传统习惯、人员素质、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从严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始终不高。当前,随着新形势下农行、邮储等众多金融机构向农村市场的延伸,当前农村市场的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这种形势下,抓好从治社,提高制度执行力已经成为关系到农信社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自身持续、快速发展,只有大力实施从严治社,推进规范管理才能更好地履行为“三农服务”的政治使命,才能进一步提升农信社竞争实力和实现跨越式飞跃。从而有效促进业务经营健康可持续发展。
实施从严治社,加强规范管理是加快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迫切需要。当前,从外部看,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银行业面临的整体发展环境日益严峻。表现为:一是金融竞争加速向农村延伸,各家银行纷纷到农村设点,与我们争存款、挖贷款,严重挑战农信社传统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二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存贷利差持续收窄,严重挑战农信社传统的盈利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三是随着各类担保、小贷公司的发展,影子银行、民间融资风险在迅速积累,有可能通过实体经济向我们内部传导,风险防控压力不断增大。从内部看,银行化改革趋势迫在眉睫,而部分农信社自身还存在发展质量不高、不良贷款前清后增、风险案件形势严峻等诸多不尽完善的问题,在这种经营情势下,实施从严治社、强化规范管理,已成为确保农信社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和确保银行化改革顺利推进的必由之路。
实施从严治社,加强规范管理是提升内控和信贷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从严治社的目的就是通过健全各类制度,严格依法合规管理,加大对违规违纪人员查处力度,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引导规范员工行为和操守,把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上来。长期以来,受经营环境、人员素质、管理机制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信用社的内控管理和信贷基础管理一直相对粗放,特别是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各项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习惯性操作难以扭转现象严重,通过开展从严治社,规范管理活动,进一步健全各类制度,梳理细化业务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岗位职责,严格依法合规操作,有助于改善和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实施从严治社,加强规范管理是提升信用社社会形象的现实需要。近几年,随着农信社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成绩和业务规模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关注度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目前由于经营管理不规范、部分员工不能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在社会上造成很不好的影响。通过实施从严治社,进一步严管员工队伍、严格信贷管理、严明财会纪律,有助于重塑信用社在客户心中规范、安全、高效的服务形象。
结合当前农信社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形势,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健全并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制度是实施一切经营行为的行动指针。尚福林主席在2014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指出,银行业要回归“三铁”要求,即铁账本、铁规章、铁算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前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中尚存在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彻底、制度观念不强等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是要全面梳理健全各类制度。各条线要对现有管理制度逐项梳理细化,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同时要查漏补缺,建立健全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制度规定,确保执行中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二是要树立制度准绳意识。要以是否符合制度,是否执行制度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最基本准则。要针对制度执行相对薄弱、风险比较突出的重点业务环节,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既要查找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要查找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既要查找有章不循的问题,又要查找无章可循或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既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目的就是要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全面提升“从严治社”水平,切实解决当前农信社存在的个别单位、个别环节政策理解不透、传导不及时、贯彻措施不具体、执行力逐级衰减、被动应付式执行以及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情面大于制度等问题。
要强化合规守纪意识。稳健发展的前提是合规,提高内控水平的落脚点就是确保合规经营,规避违规、违纪和违法行为。在日常管理中,同质同类的问题屡查屡犯,其根源就在于相当部分职工仍普遍存在“不会不学、不懂不问、错了不改”的问题,干工作做事情凭经验、靠想象。要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形成“不会就学、不懂就问、错了就改”的良好风尚,做到干一行,精一行,做到真懂、真会、不错。要全面树立“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规范就是信誉”的经营理念,督促干部职工规范个人行为,营造“依法合规经营光荣、违法违规经营可耻”的良好氛围。
要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实施从严治社、加强规范管理的关键是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各级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敢于碰硬、敢于负责、敢抓敢管,勇于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切实纠正执纪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对明知故犯、屡查屡犯的,严格按照有关加重处罚的规定处理。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刚性”原则,不触高压线,不打擦边球,要鼓励每位员工都坚守制度底线,坚决禁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规章制度变着法子进行规避的行为。要从贯彻组织纪律、财经纪律、信贷纪律等各方面入手提高制度执行力。
要切实增强队伍凝聚力。队伍的的凝聚力、战斗力,是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各信用社一把手要当好“班长”,支持好副职的工作,做到爱护不袒护、支持不纵容、信任不放任,用真情和爱心善待每一个同事,使他们的人格得以充分尊重,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副职要正确理解正职的工作,做到摆正位置,当好参谋,做好协调和配合;同事之间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工作合力,共谋事业发展;管理人员要深入基层一线,加强与员工的思想交流与沟通,随时掌握单位的发展状态和员工的心里活动,有针对性的搞好服务,最大限度的解决员工的切实利益问题。
2. 如何加强人社部门培训工作
一,强化宏观管理,理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是做好人事培训工作的基础。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感到,上述七城市的党委政府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把能否搞好干部培训作为地方经济能否振兴,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基础工程来对待。各城市普遍有专门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和比较稳定的专职管理队伍,机构专门化推动了工作专业化,突出表现在基础工作更加扎实,比如组织制订各类干部能力知识体系框架,进行培训有效性课题研究等,指导培训工作,提高了管理有效性。
二,建立激励约束的保障机制,激发干部自身学习动力,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干部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教育培训取得实效的内在动力。上述七个城市基本上都是我国改革开放较早,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快,客观上使干部产生知识不及时更新就会落伍的紧迫感,形成了干部知识自主更新的氛围,实现了干部教育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干部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建设上,各地均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建立干部学习积分制、考试随机抽样办法、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后备干部培训考试录用制度。尤其是诸暨市在重要班次参训人员的选择上,坚持“选训制”,通过考试选拔参加培训人员,即保证了有限培训资源的合理利用,又激发了干部学习的内动力。
三,加强教育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基本途径。各地在培训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普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各地普遍实施的办班申报制度,规范了对培训工作的管理;佛山市针对党校教师占三分之一。绍兴等地开展的教学质量评估及教师授课招标工作,使教学质量与教师的考核、奖金严格挂勾,有效地增强了党校教师的竞争意识,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教育资源,采用灵活的办学方式是解决因需施教、增强培训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上述七城市在抓好干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各类培训教育资源,瞄准国内外高等院校、培训机构联合办班的方式,对地区经济发展急需的城市经济、城市规划、城市工业和干部能力提高等领域进行重点培训,举办了诸如城市管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新闻发言人、信息化管理等专题培训班,鼓励、支持干部参加经济管理研究生班、MBA和MPA班等比较系统的学习,改变了大而统的政治理论培训工作格局,满足了干部个性化培训需求,大幅度的提高了办班质量,取得了显著的培训效果。
五,提高干部实践能力,强化培训成果转化,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出发点和落实脚点。注重培训干部的实践能力,坚持虚实结合,学用结合,强调培训成果转化是所考察城市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一个突出的共同特点。宿迁市推出“学理论,解难题,出成果”活动,就是要求受训干部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本地、本单位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要形成工作报告。东莞市要求学员在培训班结束后,专门进行为期一周的基层调研,然后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和工作建议。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推动措施,受训干部的实践能力履岗能力普遍得到增强。
六,提高经费保障的可靠性,是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在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各地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发展,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持,即使在财力相对薄弱的城市,在干部教育培训上也十分舍得投入。各地普遍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使各类主体班次一般都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渠道,部分地区在著名高校办班、国外办班,以及选派干部参加研究生班、MBA、MPA班学习等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经费,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获得了长足发展。
借鉴七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今后三年实施干部知识更新工程的总体要求,对我市的人事培训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培训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全市统一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强化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二是科学制定工作规划,规划是龙头,制订一个合理的培训中长期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是开展人事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三是健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制定培训职责分工、施教机构管理以及培训质量评估等制度。
(二)建立布局合理的培训网络体系。教育培训资源匮乏一直是制约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瓶颈问题。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树立统筹整合、市场化和以人为本等新的理念,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的有机结合,通盘考虑全社会的教育培训资源,在不断强化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的同时,满足不同干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培训实际需求,调动社会各方办学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党校、社会培训机构、区内外高校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教育培训网络体系,通过统筹整合降低培训成本、优化培训投入。加强管理,通过推行培训资质认证等途径,逐步规范培训市场,并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健康发展,逐步建立一个机制创新、手段齐备、功能完善的培训市场。
(三)建立灵活高效的培训操作体系。有效开展与实施干部教育培训,需要建立灵活高效的干部培训操作体系,努力达到干部教育培训量与质的统一。一是满足干部对教育培训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自选培训方式,由参训者根据本人工作实际及知识结构自选课程类别及培训时间,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找准供与需的结合点,解决教育培训供需脱节问题,提高培训效益,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促进工作的目的。二是探索实施网络化培训,面对日益突出的工学矛盾,发挥现代网络的作用。网络具有信息共享、可多人同时使用、不受地域时间因素限制等优点,充分依托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干部网上培训学校,配套开发一个先进、高效、实用的工作系统,既为自选培训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使培训的面更广、量更大、费用更低,方式也更灵活、便捷,可以较好地解决干部学习与工作的矛盾。
(四)建立客观公正的培训评估体系。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保证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管理,应建立客观公正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评估采取分类评估、综合质量评估、年度评估以及初次准入评估等方式,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对各级各类施教机构和培训承办单位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件资源进行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对学员反映良好、培训质量较高的施教机构,人事部门在政策和培训任务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培训机构的优胜劣汰,引导培训机构在竞争中求生存,以培训质量求发展,更好地督促培训机构办好培训。
(五)建立稳定可靠的培训保障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参训制度,通过制定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登记制度、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管理制度等,将干部培训情况作为年终考核和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将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年度划拨专项经费;在外聘高水平师资、“走出去”办班以及培训基地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落实。
3. 寻求一套完备的治班方案
一.要有吃苦耐劳,奉献的精神 ,不计较个人得失
二.只要为同学好,又无影响自己,无对自己有害的,就行了
三.用自己的真心对待!
4. 依法依规从严治社举措
问啥?
5. 关于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我要怎么做”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要把握一个“长”字,务必继续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作风建设无止境,必须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在敬终如一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后续工作的基础上,锲而不舍、弛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继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务必在抓常抓细抓长上持续努力、久久为功,特别是要紧紧盯住作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及时跟进相应的对策措施,坚决打赢作风建设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确保作风建设要求落地生根。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要突出一个“严”字,坚持从严教育管理选拔任用干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风清气正。严格落实干部监督管理和经济责任审计,坚决整治为官不为、廉而不勤、失职渎职行为。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要落实一个“廉”字,切实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深入抓好反腐倡廉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快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更牢,提高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真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不论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切实做到凡腐必惩、除恶务尽,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6. 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治理的培训方案
一要道德教育到位。“思考方式决定行为和成就。”必须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信用社每一个员工的血液中,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业务操作环节中,营造“重操守、讲合规、促案防”的良好氛围,促使所有员工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时能够遵循法律、规则和标准。一是强化法纪意识。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法律意识;用现实的案例教育身边的人,使员工将法纪规范熔铸在自己思想中。二是强化奉献意识。引导员工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心理调控,不盲目与人攀比,防微杜渐,面对各种诱惑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正确处理好群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利益得失的矛盾。三是强化自觉意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运用各种社会规范指导和检点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循规蹈矩。四是强化集体意识。引导每个员工珍爱集体荣誉,关心集体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荣誉,增强集体观念。
二要执行能力到位。根据自身的改革和发展的形势,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的制度体系。一是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引导员工增强利用制度自我保护意识,由“要我执行制度”转变为“我要执行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形成制度制约。二是不断创新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对实践证明仍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必须坚持,制定合规经营程序以及合规手册、员工行为准则等合规指南,为员工恰当执行法律、规则和准则提供指导。三是培养员工良好习惯,坚持按照操作规程处理每一笔业务,把习惯性的合规操作工作嵌入各项业务活动之中,让合规的习惯动作成为习惯的合规操作。四是正确处理好合规经营与业务发展的辨 证关系,只有合规经营,业务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合规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平台上达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益的合规。
三要合规操作到位。“合规操作,从我做起”。合规不是一日之功,违规却可能是一念之差。一是管好自己。自尊自爱是员工自我培养自立能力、防腐拒变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基础,员工要从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立场,切实提高自身防微杜渐的能力。二是监督别人。不轻易相信别人,留心观察身边人,善于及时提出对异常业务处理的疑问,对自己经手的复核和授权业务警惕性负责并追问到底。三是坚持流程。流程制是解决合规经营、防范资金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实践证明,人制代替流程制往往隐藏着较大的道德风险隐患,流程制的监督保障更能够为稳健经营提供强有力的督查制约。四是建立有效沟通的平台。通过共同谈心、单独谈心等方式了解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家庭情况,倾听员工的心声,在基层网点与员工家庭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双方都知道员工八小时内外的动态,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员工解决问题,解开心扉,让大家学习专心、工作舒心、生活开心。
四要监督管理到位。完善业务发展与合理管理并重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风险防范的监督机制。一是将合规经营落实情况考核纳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衡量各单位工作绩效的指标之一,使其和领导业绩、员工收入紧密挂钩。二是建立奖罚并重的专项考核激励机制。对合规工作做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给予保护、表扬或奖励;对履行工作职责中仅有微小偏差或偶然失误、且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处理;对存在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者,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罚,追究责任。三是建立沟通制度。制度不是放在案头的装饰品,它需要管理人员经常地向员工宣讲,不厌其烦地沟通、解释、提醒,制度才能得以执行。四是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重视他们的意见,给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提出改善业务操作、防范风险的合理化建议,凡是自己提出来且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的建议,员工自然会铭记在心,自觉执行。
五要榜样作用到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面典型是旗帜,可以启迪心灵,引路导航;反面典型是警钟,可以敲山震虎,以之为鉴。一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给下属员工做出合规操作的良好示范。合规要从高层做起,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指导原则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中国人民银行合规政策》要求的。合规从高层做起,从每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做起,口头上要时时宣讲合规,行为上要时刻体现合规,给广大员工做出合规经营的良好示范,只有各级管理人员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才能保证合规经营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合规经营才能在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发挥作用。二是案件警示教育是有力震慑犯罪潜在行为的最有效手段,通过透视发生的各类案例,抓住典型,经常性地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特别是强调案例的量刑给家庭带来的危害和处理人的力度,达到警钟常鸣、防患未然的目的。
总之,我们每名员工都要把“诚信、正直、守法、合规”的理念牢记,将“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根植于心,争做遵规守纪的信合人,为实现农村信用社持续稳健经营、快速发展的既定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