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怎么做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安全主要通过实验室内部合理的专业设计、合理的内功能分区、配备必要容的生物安全设备及严格规范的个人防护措施,还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的实验操作程序来保障的。标准的实验室设施和必要的防护设备是基础,正确规范的个人防护是保证,严格的管理措施是关键。只有叁者均达到相应的要求,才能保证实验室的安全。信息来源:博安网-安全生产云培训。
❷ 什么叫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这类实验室与生物安全级别1水平类似但其的病原体为中度对于人员和环境具有潜在危险。这类实验室较能处理较多种的病菌适,且该病菌仅造成轻微的疾病给人类,或者是难以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气溶胶中生存。
适合它的病原体包括各种细菌和病毒但仅造成轻微的疾病给人类,或者是难以余实验室环境中的气溶胶存活,如艰难梭菌、大部分的衣原体门、A;B与C型肝炎、 A型流感、莱姆病、沙门氏菌、腮腺炎病毒, 痳疹病毒、艾滋病毒,羊搔痒症,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与VRSA. BSL-2 BSL-1不同之处在于:
1.实验人员与处理病原体人员需为特定培训和高级培训的科学家。
2.实验时限制特定人士的出入。
3.采取极端的防治污染物品预防措施; 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制设备进行可以创建。
4.在可能造成传染性气融胶或喷雾被制造时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柜进行。
(2)二级生物安全培训扩展阅读:
一般学校里都会有生物实验室,医院的验血实验室也是生物安全实验室。通常进到生物实验室里都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而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而进行分级,一共分为四级。其他三级:
一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
三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四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
❸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该怎么办理
办理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实验室入口的门、放置生物内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应可自动关容闭;实验室入口的门应有进人控制措施。
(2) 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
(3) 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
(4) 应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所配备的消毒灭菌设备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
❹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科瓦特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的良好工作行为
B.2.1建立并执行准入制度。所有进入人员要知道实验室的潜在危险,符合实验室的进入规定。B.2.2确保实验室人员在工作地点可随时得
B.2.1 建立并执行准入制度。所有进入人员要知道实验室的潜在危险,符合实验室的进入规定。
B.2.2 确保实验室人员在工作地点可随时得到生物安全手册。
B.2.3 建立良好的内务规程。对个人日常清洁和消毒进行要求,如洗手、淋浴(适用时)等。
B.2.4 规范个人行为。在实验室工作区不要饮食、抽烟、处理隐形眼镜、使用化妆品、存放食品等;工作前,掌握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的良好操作规程。
B.2.5 正确使用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口罩、帽子、鞋等。个体防护装备在工作中发生污染时,要更换后才能继续工作。
B.2.6 戴手套工作。每当污染、破损或戴一定时间后,更换手套;每当操作危险性材料的工作结束时,除去手套并洗手;离开实验间前,除去手套并洗手。严格遵守洗手的规程。不要清洗或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
B.2.7 如果有可能发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溅出,要佩戴防护眼镜。
B.2.8 存在空气传播的风险时需要进行呼吸防护,用于呼吸防护的口罩在使用前要进行适配性试验。
B.2.9 工作时穿防护服。在处理生物危险材料时,穿着适用的指定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前按程序脱下防护服。用完的防护服要消毒灭菌后再洗涤。工作用鞋要防水、防滑、耐扎、舒适,可有效保护脚部。
B.2.10 安全使用移液管,要使用机械移液装置。
B.2.11 配备降低锐器损伤风险的装置和建立操作规程。在使用锐器时要注意:
a) 不要试图弯曲、截断、破坏针头等锐器,不要试图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针头或套上针头护套。必要时,使用专用的工具操作;
b) 使用过的锐器要置于专用的耐扎容器中,不要超过规定的盛放容量;
c) 重复利用的锐器要置于专用的耐扎容器中,采用适当的方式消毒灭菌和清洁处理;
d) 不要试图直接用手处理打破的玻璃器具等(参见附录C),尽量避免使用易碎的器具。
B.2.12 按规程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溢洒或产生气溶胶,如不正确的离心操作、移液操作等。
B.2.13 在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安全隔离装置中进行所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操作。
B.2.14 工作结束或发生危险材料溢洒后,要及时使用适当的消毒灭菌剂对工作表面和被污染处进行处理(参见附录C)。
B.2.15 定期清洁实验室设备。必要时使用消毒灭菌剂清洁实验室设备。
B.2.16 不要在实验室内存放或养与工作无关的动植物。
B.2.17 所有生物危险废物在处置前要可靠消毒灭菌。需要运出实验室进行消毒灭菌的材料,要置于专用的防漏容器中运送,运出实验室前要对容器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处理。
B.2.18 从实验室内运走的危险材料,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或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包装。
B.2.19 在实验室入口处设置生物危险标识。
B.2.20 采取有效的防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措施,如防虫纱网、挡鼠板等。
B.2.21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并评估与确认其能力。需要时,实验室人员要接受再培训,如长期未工作、操作规程或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等。
B.2.22 制定有关职业禁忌症、易感人群和监督个人健康状态的政策。必要时,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免疫计划、医学咨询或指导。
❺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可以做哪些微生物实验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可以做哪些微生物实验
一:(第1版)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专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生物属安全素质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进一步推动我国防病治病和卫生科学研究工作,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工作,卫生部科技教育司于2005年组织编写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教材。
二:第2版的编写仍以《条例》为指导,在保留第1版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主要增加了对卫生部近期公布的有关管理文件的讲解,以及危害评估的范例等内容。针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参考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相关资料,在内容的设计上更加注重了实用性。
❻ 生物安全应急体系中人员安全培训每年应进行几次
生物安全应急体系中人员安全培训,
每年应进行几次没有统一规定,
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并实施。
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 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 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❼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如何备案
办理二级生复物安全实验室,还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实验室入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实验室入口的门应有进人控制措施。
(2) 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备用物品的条件。
(3) 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
(4) 应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所配备的消毒灭菌设备应以风险评估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