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医学检验和输血方向
医学验证: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通过系统学习,我们会了解如何鉴定人的血型、确定一个人是否贫血、肝功能是否正常等等。该学科要求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完成实验分析,所以偏重理科,要求有较好的生物、化学基础。
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实验诊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比较全面的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各科医学检验、医学检验教学与科研工作。
输血方向:
全血是由静脉采集的血液与一定量抗凝保存液混合的血液,存放在原始容器内2℃~6℃储存,主要是红细胞(约占40%~50%)和血浆(约占50%~60%),可以改善携氧能力和维持渗透压,但血小板、粒细胞很少,凝血因子浓度也低。抗凝保存液由以下成分构成:枸橼酸钠(C),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防止血液凝固;磷酸盐(P),在保存中支持红细胞代谢,保证红细胞在组织中较容易释放氧;葡萄糖(D),维持红细胞膜,以延长保存时间;腺嘌呤(A),提供能源 。
新鲜采集的血液在一定期限内可以保持其所有的性质。当全血的储存时间超过24小时后,其中的Ⅷ因子、白细胞和血小板迅速凋亡。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全血在储存中的各种成分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红细胞氧亲和力的下降和活力逐渐丧失;pH、ATP、2,3-DPG下降;血浆内钾离子上升而钠离子轻度减少;微聚物的形成等。全血体外保存的时限是由储存全血中的红细胞输入受血者体内24小时后至少保留输入的70%复原率来决定的。使用ACD和CPD抗凝保存液保存期限为21天,CPDA为35天。
新鲜血的定义没有被明确界定。就红细胞而言,用ACD抗凝5天内、CPD抗凝10天内的均为新鲜血。因为红细胞输入体内可立即发挥运氧作用。对血小板来说,2℃~6℃保存6小时之后,有50%的血小板丧失功能,而白细胞也只能保存十几小时。采血后48小时内凝血因子Ⅷ降低到正常的10%~20%,其他因子Ⅶ因子、Ⅸ因子相对稳定一些。
450mL全血中含63mL抗凝剂,血红蛋白120g/100mL,红细胞压积35%(45%),不含具有功能的血小板,不含不稳定凝血因子(Ⅴ和Ⅷ)。
由于全血未经消毒,如果血细胞或血浆中存在传染病病原体,未被输血传播传染病常规检测所检出的话可能传播病原体[4] 。
成分血制品
血液成分包括:
①由全血分离的血液成分,如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血浆,浓缩血小板;
②由单采采集的血浆或血小板;
③由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低温沉淀物,富含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
Ⅱ 学检验的在检验科好还是在输血科好些
楼上说的没有一点根据。
100%是去检验科,理由:
1、输血科相对检验科风险大、工作重、压力大。
2、尽管卫生部反复强调检查要求“不得给输血科定经济任务,待遇高于检验科水平”,但由于多数医院领导不重视,待遇和检验科差的多。
3、输血科业务单调,社会价值小,不像检验科很多人情检查。
4、输血科出现医疗差错事故几率大,检验科都是自动化做出来的,与人责任不大,即使出错临床认为和病情不符可以复查不参考。输血科一错就什么都完了。
5、输血科如果医院领导不重视或不了解工作性质的话,做不出成绩,实际上输血科所有工作就是防范意外的发生,如疑难血型、疑难配型、特殊输血的供应及时等,就是保障输血安全,如果做到全年不出差错事故就是成绩。检验科项目多,科研什么的好出成绩。
6、输血科只有省级以上部分大医院用的全自动配血定血型仪器,所有工作都是手工一个一个标本做出来的,有很大局限性,如一个工作人员一天配个30多袋血就忙的不可开交了。但检验科无论标本多少,集中起来全自动仪器放进去就等直接打出结果了。所以输血科工作负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