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对商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一、培训需求调查
1、培训的开始阶段,我们首先要了解商场需要做什么样的培训,这是培训的基础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讨论法、问卷法等方式去了解员工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2、作为商场培训管理,要做好培训需求调查阶段,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员工,让他们来选择,而我们应该从一个倾听者的角度出发,帮他们协调解决培训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整个培训更具可行性。
二、培训项目策划
1、选择好要培训的项目后,我们要对这个培训项目进行策划,包括主办单位、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的内容、培训地点、费用预算等等进行一个相应的策划。
2、这里我们应当注意培训时间的安排,尽量选择合适的时间,减少员工的工学矛盾;培训地点,应该选择相对环境较好,周围安静的地方;费用预算,需要对员工培训可能产生的费用进行分解,包括教师的费用、教材费用、场地费用、文具费用等等进行预估,选择最优的组合。
三、培训过程实施
1、培训过程实施作为培训的关键环节,应当更加注重于效果提升方面的工作。在项目策划结束后,我们需要发布开班通知,包括:培训的时间、培训地点、课程的设置、住宿联系的方式等等,确保培训班的有序开展。
2、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培训教室的布置工作,包括桌椅的摆放、音响的效果、幻灯片的投影、计算机的维护、课件的效果等,确保培训过程中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如果需要安排考试,应注意考场相应人员和设备的配置,而作为培训管理,应当做好培训的签到和教室的维护工作。
四、培训效果评估
1、培训效果评估,一般包括学员对老师的评价和老师对学员的考评。学员对老师的评价,可以制作相应的培训评估表发给参加培训的学员,让他们对培训的教师、课程、环境、后勤等方面进行一个客观评价,并进行收集汇总,对于一些缺漏和不足地方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改进。而老师对学员的考评,包括学员考试的成绩,上课的表现等内容,有助于学员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
2、最后就是培训班资料的归档,包含培训需求表、项目策划书、培训通知、课程表、签到表、成绩表、评估表、课件、培训照片等相关内容,有助于下次相关培训的查阅。
⑵ 商场导购员培训
1.商场导购员自我培训三大法则
时间:2006-11-6 10:53:00
长期以来,培训专家在对导购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时,总是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境地,往往就一个问题考虑一种解决方式,从而在以后的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就可以轻松过关。
这种方式容易培养导购员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一方面违反了良性导购培训体系,过分夸大导购培训者力量,抹杀导购员自身创造力。另一方面,容易形成以导购员为中心的狭隘意识中。导购培训者是帮你解决问题,这其中的“你”具有很明显的单边定位,只会站在一个品牌、一个领域、一个卖场的角度,忽视整体导购环境因素,形成弱势效应。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对导购员培训过程中,提倡使用启发示式培训法,重在强调导购员自身能力的发挖,并适当地时机在他们身陷其中不知所措时给予点拨。在实际的导购员培训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三种途径,通过这三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导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气质感染法
气质感染法对于现阶段的导购员而言,更容易操作和实施。据一份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国内从事导购员工作的人员平均年龄在25.5岁,其中女性职业者占据了75%以上的份额。对于这种年龄层次的人而言:一方面,容易接受新鲜事务,特别是对一些新知识、新技巧能够迅速理解并吸收;另一方面,也能够清晰地进行自我定位,培养职业道德和操守。
气质感染法的关键就是从人本意识入手,通过个性魅力和风采的展现,吸引消费者。打个比方,如果你天生就有一种贵族的气质,那你就必须要确定一类富人群为你的潜在消费者。而一旦你过分的注重工薪阶层这类消费群,反而会给他们造成一种傲慢的印象;如果你与生俱来就跟普通大众有一种默契沟通的缘分,那你就应该把握住广大的普通消费者群,成为你的顾客。气质感染法就是要充分展示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并有意识的将这种优势扩大化。
对于每一位导购员,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磨合:
A阶段:蕴育期
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挖自身存在的个性化气质,并搜索适合自己的消费群体。然后注意观察这一类人群的说话方式、举止投足、面部表情、外在着装等一系列细节。接着,从细节之处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等不足的地方。
一般而言,区域消费群体可以从经济富裕程度、年龄层次、性别、性格等方面划分。但是这种区分的主动权掌握在导购员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中,尽可能的是多看、多思考,千万不能理解为简单模仿。而要在模仿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从而把握这类群体的鲜明个性。
B阶段:冲突期
在经历了初期的观察与思考后,导购员就应该开始大敢地尝试。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调整外,融入这种意识后有针对性选择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尝试。
伊始,受到调整的陌生性和不协调性影响,导购业绩会有所下降,同时也会遭受到同行批评和奇怪的眼光。但必须要挺住,并且要能够及时走出调整初期的心理压力、批评声音等阴影中。
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和平衡自身的心态,增强对外界的抗风险、抗压力能力,从而提升导购工作的内涵。
C阶段:成型期
进入成型期后,导购员自身的压力在减小、经营业绩也开始稳中求升,这并非证明这种方法已获成功。应该还需要进行扩展式定位。
你所定位的气质感染法则所涉及的区域范围还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如果定位过于单一和狭窄,不符合现阶段的导购工作实情,容易形成专业化后的单边化。因此,还需要寻找气质感染法的边缘辐射。如果你定位是富人群体,那就可以关联到中产阶段和小资情调者。
如此,就可以发挥成型期后的辐射力优势。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辐射要有力度,而不是广度,更不能沦为大众化。否则,你的气质感染法就会沦落成一种普通导购手段。
需要申明的是,这种气质感染法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同等机会的,而不会因为你的丑与美、高与矮、胖与瘦会有所不同。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性别不同所带来的提升方式和途径的差异化。通过试验,我们发现女性的气质感染力更大。
消费者定位法
很多时候,导购培训者都会告诉导购员:不放过每一位从展台前走过的顾客。这一点提法并没有错。什么叫顾客,这里有一个概念的误差。另外,不放过每一位顾客的提法过于理想,究竟有多少导购员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又有谁测算过每一位导购员的终端成交率是多少?这种思想有没有意义?
解决这类问题,是消费者定位法的最大优势。所有逛商场的人都可以称之为顾客,但这并不代表就是你的顾客。所以,你必须寻找适合自身的消费者。因此,第一步,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你到底针对哪一类人群更具亲和力,使其成为你的顾客。
第二步,就是要能够对众多消费者群体进行分析。按照贫富程度区分:刚过温饱线、广大工薪阶层、具有一定品位的中产阶级、少数富人群;按照自然人属性区分:妇女、男士;按照社会人属性区分:市井女性、事业型女性、年轻小伙子、成功男士、老年人等。
第三步,要迅速对号入座。在明确区分不同消费者所属类型后,导购员就应该立即寻找到适应自身的消费群,然后再针对性地调整相关促销语言和介绍方式。针对市井妇女,侧重点于她们关心价格、注意细节;针对中产阶级,他们并不是简单的关心价格,而是注意生活品位,强调产品所带来的享受;针对部分富裕阶层,他们注重是身份和地位;而针对年轻小伙子,他们有梦想,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等。
因此,导购员在介绍产品的过程中,不建议你们一定要抓住所有的顾客。这样容易造成“吃着碗里、想着锅里,却空着手里”的结局,而是要牢牢把握属于自己的每一位顾客。
接着,就谈到了第二个问题,如果提高导购员的成交率。高成交率能够提高导购员的积极性。但许多导购员却为抓住每一位消费者而累,陷入“又苦又累”边缘化境地:开始会努力抓住每一位消费者,后来遭遇到挫折后就造成导购员恐惧心理,一旦遇到让导购员尝试失败感的同类人群后,就形成导购员想去抓住又怕遭受失败结局的尴尬心理。
因此,导购员一定要注重导购过程中的质量,提升导购结果的含金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死盯:强调导购员的耐心和恒心。任凭消费者一开始如何不认同,都要将消费者能够牢牢的盯着,将其留在你的柜台前。一旦消费者离开,也要远远的跟在他的背后,观察他的动向,直到他没有任何收获后离开卖场。
二、软磨:需要导购员能够培养平衡性心理。无论消费者通过何种方式提出对产品的不认可之处,都要能够及时化解,采取“兵来降挡、水来土掩”的方式,最终能磨练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定让他买”的境界。
三、硬泡:适当强调导购员的霸气。在一些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截留消费者,通过手拉、身体挡,或者直接用语言提出让消费者再想想,再看看。
上述方法并不是最终手段,导购员完全可以延伸开,在实际工作中及时调整。
战略合作法
许多厂家都各自的导购员都会有明确要求,并向导购员灌输独立性思想:不仅要销售产品,还要起到收集信息、关注其它品牌动态等任务;同行是冤家,要能够注意保证我品牌信息不流传到他人手中。
这种思想的传输,站在单一企业的角度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站在导购员的角度却犯了大忌。实际上,从导购工作实情出发,应该要增强自身的团队精神,特别是在同一领域不同厂家之间的导购员不能成为死对头,非要拼个你死我活。而能够成为朋友,建立长期地友好合作关系。
因此,我们要求各个导购员之间都应该建立一种相互合作、交流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对于单个导购员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毕竟要面临着别人异样的眼光和不理解。但是,你可以试着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日常性交流与交往的习惯。就是说,从早上大家见面,要主动问候左右的同事,给他们形成一种你很有礼貌、容易相处的印象;到了中午可以主动提议大家一起去某个地方就餐(餐费则采用AA制的形式,即不增加你的负担,也不让别人感觉没有面子),或者一起去商场的食堂就餐,增加你与他们交流的机会。平时有什么比较新的信息和资讯,都可以让大家分享。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以你为中心的导购员业余生活圈,形成以你为主的领袖意见。
这样,你就容易从不同品牌的导购员手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资讯,而且是他们主动的沟通,不会让别人感觉你是去刺探信息的。同时更方便实施下一步的方案。
第二、有意识地形成差异化介绍。当你在某一商场中建立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后,还需要在日常的导购工作中将这种优势进一步维持下去。一般而言,某一领域的商品都在聚集在一个区域内,而你作为某一个产品的导购员,你的产品并不能够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这种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就提高了导购员自身操作的便利性。
当一名消费者走到你的柜台前,需要买一台带氧吧功能空调,或者买一台带远程遥控技术的电饭煲,但是你所在的厂家并无此类商品。经过你努力改变消费者的选购倾向后,消费者仍然坚持购买具有这一功能的产品后,这时候你就可以做一个“顺水人情”,推荐一个拥有此功能产品的厂家,向那一品牌的导购员表明你的大度。在以后的导购过程中遇到此类状况,他必然也会有意识的向消费者进行同样的引导,回报你的付出。
虽然每一个厂家都给导购员严格的规定,但每一位导购员都能够对竞争品牌手中获取相关的资料。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私底下导购员之间的沟通还是很频繁的,导购员之间也是乐于相互交流与帮助。
2.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推动了我国市场繁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厂商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面对广大消费群体的家电行业,首当其冲地达到白热化程度,近年来的“彩电大战”、“冰箱大战”、“空调大战”加深了商家“市场既是战场”的营销理念。
家电行业走过了从品牌竞争、价格竞争、渠道竞争到终端竞争的各个阶段,竞争逐步推向终端,商场(泛指商品出售场所,亦称卖场)便成为商战的主战场,商场的竞争变得最为直观和激烈,企业在商场的经营形象体现了企业营销管理的运筹能力和执行力。
有人将商场营销活动简单地诠释为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如何把产品放在货架上二是如何让消费者从货架上取下你的产品。把产品放到货架上并不难,关键在于怎样让消费者乐于购买你的产品。今天的家电商场恰似没有硝烟的战场,各商家产品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加上家电产品科技含量相差无几,如何让消费者最终选择你的品牌而不是别人的品牌,靠的是导购队伍。导购员就象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兵,他们进行着一场与家电同行争夺顾客购买行为的战斗,导购员的素质高低不但决定着店面的经营效果,而且,关系到企业制订的产品营销策略及长远营销战略的实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当前企业加强导购员队伍的建设十分必要,根据本人四年多从事导购员管理工作的实践,对商场家电导购员素质培训谈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企业应重视导购员培训工作
导购员职业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形成而产生的。导购员顾名思义,即为“引导采购”,也就是引导消费,这是导购员最基本的职责,也是众厂商聘用导购后所发挥出的最常见功能,导购是构成终端营销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可实际上导购远远不止是一个销售员,一方面其开口即为广告,不但宣传产品,而且推荐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使公司的商誉不断地增值;另一方面,因导购是处在市场的第一线,直接与市场与消费者接触,能及时了解家电同行和顾客产品使用情况信息,并迅速反馈回企业,为公司制订下一步营销策略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说,优秀的导购员更应是企业的品牌代言人和市场调研员,他们在企业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为此,企业应重视导购员的培训工作。
国内厂家导购队伍形成较晚,大部分仍处于松散型经验管理阶段,导购人员管理相对滞后。作为高度市场化的家电行业,导购员的综合素质一直良莠不齐,企业亦缺乏对导购管理的总体思路与方向,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导购队伍的素质及管理水平上都有较大差距。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外跨国公司、连锁店和分销商的进入,将使国内家电市场本已竞争激烈的局面,更是雪上加霜。为此,我认为当前家电导购员的素质急待提高,加强企业导购队伍的培训势在必行。另据有关资料显示,由于我国导购员素质提升空间较大,对于导购员的投资,如必要的培训等,可提高5—10倍的销售量,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如何做好导购员的培训
目前,国内家电企业对商场导购人员的管理力度普遍较弱,只是把导购员看作是临时雇佣的人员,企业按销售额提成方式与导购员建立简单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导购员无归属感,人员流动性大,普遍是打一天工挣一天钱的心理,对企业很难有认同感和忠诚度,导购队伍更谈不上是一支能征善战的生力军。为此笔者对如何做好家电导购员培训有以下几点见解:
1、全过程培训管理
一般企业的导购员都是由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导购员的培训也应由该部门组织全过程培训,所谓全过程培训应包括聘用、在岗、提升等环节的培训。例如:导购员招聘时除对其文化素养、思想品德、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基本素质进行考核外,还要结合企业特点进行企业文化、产品知识、销售技巧和行为规范等内容的培训。
2、导购员培训应坚持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导购员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涵盖企业用人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坚持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原则。所谓规范化是指根据导购员的职位分层次进行培讥根据销售的产品种类分别培训等。程序化是指在招聘、工作调动和提升时所进行的相关培训。制度化是指把导购员培训列为企业人才培训计划中的重点,并制定相关保证措施和办法。
3、导购员培训可采取多种形式
导购员培训有多种形式,目前,企业主要采取办学习班的形式较多,其它还可以采取经验介绍、外请教师讲课和自身培训等。
三、导购员培训的内容
导购员培训是为了迅速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产品销量的增加,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份额。培训的基点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学习国外的行为科学管理模式,注重培养导购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忠诚度和能征善战的团队精神。培训内容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培训
企业文化是导购员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不能把它视为丰富导购员的广告词或产品的附属卖点,只起到简单的促销作用,而是让导购员融入企业文化的氛围中,对企业和企业文化产生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由于工作岗位的原因,导购员往往处于终端卖场,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与企业总部或分公司存在很大距离,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排除在公司之外。而对导购员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拉近了导购员与公司的心理距离,使他们感到虽然远在全国各地,后面却有强大的公司后盾关心和支持着他们,不再是一些散兵游勇在卖场孤军奋战,增强了他们在导购工作中的自信心和对企业产品的热爱程度。从而保证导购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增强导购队伍的凝聚力。
在我们的培训工作中,还应详尽、系统地介绍公司的创业历史、发展概况、荣誉奖项、认证证书和战略规划等,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要认真分析和研究,都能找到属于本企业,并能明显区别其他企业的特点和亮点。恰恰许多公司忽视了这些方面的培训,特别是公司的战略规划等一般不会对导购员宣讲。但他们没有认识到,企业的荣誉和奖项不仅可以使导购员在向顾客介绍产品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而且可以使他们拥有与企业相同的自豪感。
企业文化及其他情况的培训作为导购员培训的首要内容,尤其应作为新招聘导购员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鉴于企业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素,培训也应动态进行,随着企业文化的变化,利用导购员例会的机会,随时传达最新的企业文化和荣誉变化的信息,每季度开展一次完整的企业文化系统培训。
2、导购员职责和行为规范培训
导购员是企业在终端卖场一线员工,所面对的是广大家电消费者,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企业的形象,直接影响着顾客对企业及产品的信誉和认可度。因此,对导购这两方面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完整的导购员职责规范培训,不能局限于按公司内部对导购员职责规范的要求开展培训,导购员更应该接受其所在商场的职责规范管理。作为导购员熟悉和了解终端商场的收银、入仓、送货、店纪店规等方面的职责规范要求,甚至比了解和遵守本公司的导购员职责规范还重要。
基于导购员的多重身份,优秀的导购员还必须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培训。导购员行为规范培训的内容很多,通常情况下包括:形容仪表、面部表情、心理情绪、站姿站位、微笑服务、照应接触、顾客送别、店内公关等诸多方面的培训。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对导购员的行为规范实施制度化监督检查。
3、导购员销售技巧培训
对于导购员产品销售技巧,许多人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的阐述,如:掌握产品基本知识、观察顾客消费动机,介绍企业产品卖点、诱导消费者购买行为等等,但目的只有一个,把产品卖出去。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在这里笔者仅提出“换位推介法”。所谓换位推介法,实质上就是站在消费者角度上推荐和介绍该买明哪种产品,采用这种方法可使顾客感到导购员在为自己着想。如果再结合企业产品“亮点”介绍,产品促销效果一定很好。
四、导购员培训今后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进步,导购员培训出现两种发展趋势,即信息化和个体化培训。
1、导购员的信息化培训
由于企业的产品销售活动进入网络,包括企业与导购员间的销售局域网、网上购物的国际互联网等,产品销售微机联网,减少了销售环节,缩短了销售周期,节约了销售费用,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为此,要求导购人员尽快学习网络知识,熟练掌握网上销售的技巧。
2、导购员的个体化培训
目前,导购员培训基本采用企业办班的形式,今后,将逐步转向个体化培训。这个问题不难理解,由于家电卖场是同行比较集中的地方,每个导购员的销售效果不一样。因此,导购员要想尽快掌握销售技巧,他首先要向卓有成就的竞争对手学习,只要用心,每天都能学到宝贵经验。
上述是笔者对家电商场导购员培训的粗浅体会,总而言之,商场家电导购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营销成果,面对国内外激烈竞争家电市场,我们导购员的能力急待提高,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与拥有优秀的导购员队伍分不开的。
⑶ 谁能告诉我商场员工的培训流程
商场员工的培训
第一条 所有新进员工、在职员工特别是有专门技能要求的员工,均需过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第二条 公司通过培训,来帮助员工了解公司发展状况;了解公司的基本政策,规章制定;掌握胜任工作的技能和方法,从而达到“一次一位同事,一次一个商场,一次一位顾客”的目的。
第三条 培训内容分为教育和训练两方面,教育偏重于观念,而训练则偏重于操作实务。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培训的目的。
培训的内容:
一、新进员工的培训内容及方法
1、对新进员工给予友善的欢迎,使他们有宾到如归的感觉。
2、介绍公司主要领导、同事、和工作环境,工作条件。
3、介绍公司的人事政策、经营理念、规章制度;着重介绍公司的给薪计划、升迁计划。
4、介绍所应聘的职务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技能特长、行为准则。
5、当场发放与其工作有关的说明书、考核标准与考核表,让他们有遵循的轨迹,依样去做,按部就班,将失误减至最少。
6、分组讨论,让新进员工畅谈各自的感想、感受;提出自己的点子或设想,疑问及要求;并请有关资料人士给予指导和解答。
7、现场参观,熟悉环境。
实际操作,模拟训练。
二、老员工的培训内容及方法
1、首先应对老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思想和表现作一次调查,找到培训的重点或必要点。调查的方法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能力、素质、人际关系、知识、技术、态度。
2、调查了解之后,就必须针对重点进行再教育。教育的内容会有许多的不同,可从党见的缺点开始训练。老员工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缺点:
(1)对工作部门整体性的工作内容理解不足,缺乏主动性;
(2)忘记了基本方法,我行我素;
(3)对改善工作的努力不够,总说“照着指示做,可以吧!”
而不愿多投入。
(4)时间管理不彻底。工作一定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这是工作准则。老员工因为在公司服务时间长,易产生惰性,没有时间观念。
(5)人际关系处理不恰当、合作协调能力差、不服从主管指挥。
3、当公司每一项新的政策、新的制度出台时,应及时对老员工进行培训,以期达到自觉执行的目的,或对公司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趋势有较深的了解。
第四条 各种培训之举办,应尽量以不影响工作为原则。
第五条 从业人员之受训成绩及资历可提供人力资源部作为年度考核,晋升之参考
我原来在商场当过主管,这是我的意见~!
⑷ 求一份商场员工培训实例
如何建立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
一、员工培训:人力资本再生产的重要方式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T.W.Schultz)在20世纪60年代依据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突破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知识、才能和健康等)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指非技术性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才能基本上是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产物。按照这种理论,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而且人力资本投资不再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而是边际收益递增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焦点不仅是资金、技术等传统资源,而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基础之上的创新能力。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范围更加广阔,市场变化速度日益加快,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才能在广阔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于是,增加对人力资源不断的投资,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使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业绩的和实现战略规划,成为企业界的共识。
强化员工培训,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将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满足了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充分发挥培训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
二、有效员工培训体系的特点
培训体系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是该培训体系是否能够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1、 有效的培训体系以企业战略为导向
企业培训体系是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之下的,只有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
2、 有效的培训体系着眼于企业核心需求
有效的培训体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救火工程”,而是深入发掘企业的核心需求,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测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提前为企业需求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3、 有效的培训体系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员工培训说到底是一种成人教育,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针对具体的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具体个人能力和发展计划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使得培训方法和内容适合被培训者。
4、 有效的培训体系充分考虑了员工的自我发展的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最高需要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按照自身的需求接受教育培训,是对自我发展需求的肯定和满足。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实现员工素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这个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让员工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另外,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也使员工认识到,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才是其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肯定这一需要的正当性,并给予合理的引导。
三、建立有效培训体系的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员工培训要坚持针对性和实践性,以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与职位的特点紧密结合,与培训对象的年龄、知识结构紧密结合。
2、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的原则
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在职的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同时,应重点培训一批技术骨干、管理骨干,特别是对中高层管理人员。
3、因材施教的原则
针对每个人员的实际技能、岗位和个人发展意愿等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培训方式和方法切合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
4、讲求实效的原则
效果和质量是员工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必须制定全面周密的培训计划和采用先进科学的培训方法和手段。
5、激励的原则
将人员培训与人员任职、晋升、奖惩、工资福利等结合起来,让受训者受到某种程度的鼓励,同时管理者应当多关心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四、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1、培训需求分析与评估
拟定培训计划,首先应当确定培训需求。从自然减员因素、现有岗位的需求量、企业规模扩大的需求量和技术发展的需求量等多个方面对培训需求进行的预测。对于一般性的培训活动,需求的决定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法:
(1)业务分析(business analysis)
通过探讨公司未来几年内业务发展方向及变革计划,确定业务重点,并配合公司整体发展策略,运用前瞻性的观点,将新开发的业务,事先纳入培训范畴。
(2)组织分析(organization analysis)
培训的必要性和适当性,以及组织文化的配合是及其重要的前提,否则培训后,如果造成公司内更大的认知差异,就得不偿失了。其次,对于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及组织优劣等也应该加以分析,以确定训练的范围与重点。
(3)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培训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工作质量,以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表为依据,确定职位的工作条件、职责及负责人员素质,并界定培训的内涵
(4)调查分析(opinion survey)
对各级主管和承办人员进行面谈或者进行问卷调查,询问其工作需求,并据实说明训练的主题或应强化的能力是什么。
(5)绩效考评(performance appraisal)
合理而公平的绩效考核可以显示员工能力缺陷,在期末绩效考核完成后,反映员工需要改善的计划,能够激发其潜力,因此绩效考核成为确定培训需求的重要来源。
(6)评价中心(assessment center)
员工提升过程中,为了确保选择人选的适当性,利用评价中心测定候选人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可以兼而测知员工培训需求的重点。
对于特殊性的培训,可以利用自我申请的方式,以符合工作专业的需要和时效。
培训需求反映了员工和企业对培训的期望,但是要将这些需求转化为计划,还需要对需求进行评估。对培训需求的评估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培训需求是否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只有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培训需求才会得到满足。培训需求至少应当满足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态度的转变其中任何一个目标。
(2)培训需求是否和企业文化一致
如果某种培训需求与企业文化相冲突,会造成企业文化的混乱,其结果是得不偿失。
(3)培训需求所涉及到的员工数目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培训需求,对于企业大多数员工的培训需求,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4)培训需求对组织目标的重要性
如果通过培训能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效益,这样的培训应该得到优先满足。
(5)通过培训业务水平可以提高的程度
通过培训业务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的需求,应当得到优先满足。
培训需求评估可以界定培训需求是否应当得到满足,将需要按轻重缓急组成一个序列,为设计培训体系创造了条件。
2、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管理方式等,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和培训评估等三个方面。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需要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1)培训机构
企业培训的机构有两类:外部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外部机构包括专业培训公司,大学以及跨公司间的合作(即派本公司的员工到其它企业挂职锻炼等)。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则包括专门的培训实体,或由人力资源部履行其职责。
企业从其资金、人员及培训内容等因素考虑,来决定选择外部培训机构还是企业内部培训机构。一般来讲,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如摩托罗拉公司的摩托罗拉大学和明基电通的明基大学等。规模较小的公司,或者培训内容比较专业,或者参加培训的人员较少缺乏规模经济效益时,可以求助于外部咨询机构。
(2)培训对象
根据参加培训的人员不同,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普通职员培训和工人培训。应根据不同的受训对象,设计相应的培训方式和内容。一般而言,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应以灌输理念能力为主,参训人数不宜太多,采用短期而密集的方式,运用讨论学习方法;对于中层人员,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和引导,参训规模可以适当扩大,延长培训时间,采用演讲、讨论及报告等交错的方式,利用互动机会增加学习效果;对于普通的职员和工人培训,需要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大班制的方式执行,长期性的延伸教育,充实员工的基本理念和加强事务操作。
(3)培训方式
从培训的方式来看,有职内培训(On-the-job Training)和职外培训(Off-the-job Training ),职内教育指工作教导、工作轮调、工作见习和工作指派等方式,职内教育对于提升员工理念、人际交往和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职外教育指专门的培训现场接受履行职务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非在职培训的方法很多,可采用传授知识,发展技能训练以及改变工作态度的培训等。职内教育和职外教育相结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灵活进行员工培训。
(4)培训计划
员工培训的管理非常重要,有效的培训体系需要良好的管理作为保障。培训计划涵盖培训依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时间、课程内容、师资来源、实施进度和培训经费等项目。
有效的培训体系要求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当因循拟定的管理程序,先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者培训主管单位)分发培训需求调查表,经各级单位人员讨论填写完毕直属主管核定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汇总,拟定培训草案,提请上一级主管审定,在年度计划会议上讨论通过。在培训方法方面,应当考虑采用多种方式,对演讲、座谈、讨论、模拟等方法善加运用,可以增强培训效果。同时在培训内容上,最好能够采用自主管理的方式,有员工与主管或讲师共同制定培训目标、主题,场地开放自由化,可以增加员工学习意愿,提升学习效果。
(5)培训实施
培训计划制定后,就要有组织计划的实施。从实际操作面上讲,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a)执行培训时最好与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控制,观察培训过程中参训者的反应及意见。培训是持续性的心智改造过程,所以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社会化改变比训练结果更值得关注。
(b)培训计划执行时应当注重弹性原则和例外管理。对于一般性的训练,可以统筹办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于特定性的培训,应采用例外管理,由各个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弹性处理。
(c)培训活动应注意事前沟通,塑造学习气氛,从而加强学习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建立学习性组织。
(6)培训评估
培训的成效评估和反馈是不容忽视的。培训的成效评估一方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培训工作的总结。成效评估的方法分为过程评估和事后评估。前者重视培训活动的改善,从而达到提升实质培训成效的作用;后者则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决策参考。从合理化的观点来看,最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成效评估的方法有实验设计法,准实验设计法和非实验设计法。具体而言,根据Kirkpatrick的培训目标层次,成效评估方法采用以下方法:
(a)如果培训的目的在于了解参训者的反应,可以利用观察法、面谈或意见调查等方式,从而了解参训者对培训内容、主题、教材、环境等的满意程度。
(b)如为了解参训者的学习效果,可以利用笔试或者心得体会,了解其知识增加程度。
(c)如为了解参训者行为的改变,可以对其行为观察及访谈其主管或同事。
(d)对工作实绩的测定,这种方法较为困难,它可能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
⑸ 谁有百货商场营业员销售技巧培训的PPT
您好,以下是您要的资源,希望喜欢,谢谢!
⑹ 百货商场 导购员培训教程 销售技巧 服务礼仪之类的
其实 再进商场上岗时都有培训的,没有必要这样。 而且没的商场的要求也都不是很一样。
什么工装 仪容仪表 文明用语等等每个商场都有自己的独自特点 虽然大同小异。网络上可以查查,有很多可以取些自己能理解的先看看。
还有当导购最要记住的就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不准辱骂情势蔑视顾客、顾客是天、是神啊~~
可以输入 “ 商场服务礼仪 ” 来查一下
⑺ 商场员工培训计划怎么写
商场员工培训计划培训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而对其实施培养和训练。 毫无疑问,新雇员在公司的最初一段经历,将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对新员工的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不再是企业的局外人,但还并没有完全被企业接纳,此时他们会感到一种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减少这种压力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企业在这个阶段通过向他们传递各种信息,帮助他们完成由非员工向员工的转变,由此决定了以下各项培训内容: 1.企业文化培训 (1)文化精神层次的培训。这类培训是让员工认识企业的理念。通过了解发展史,了解企业宗旨、企业哲学、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新员工应清楚地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投入工作;应以什么样的态度进行人际交往;怎样看待荣辱得失,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员工。 (2)企业文化制度层次的培训。组织新员工认真学习企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考勤、奖励、财务、福利、晋升制度等等;以及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制度和行为规范,如站姿、礼貌用语、怎样接待顾客、怎样接电话、服务禁忌等。在学习的基础上组织新员工讨论和练习,以求正确地理解和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 (3)企业文化物质层次的培训。让新员工了解商场的内外环境、各部门和单位的地点和性质、本商场的经营范围及各种视觉识别物及其含义。 总之,通过企业文化培训,使新员工形成一种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心理定势,以便较快地与企业的共同价值观相协调。 2.业务培训。 (1)参观商场运营的全过程,请熟练的工作人员讲解主要的工作流程。 (2)请企业的业务经理给新员工上课,讲解企业中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3)根据各人的不同岗位,分类学习本部门的有关的业务知识、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及操作要领。 3.案例研究及模拟实习。由企业领导以案例形式讲解本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使新员工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如售货员开发票时,一定要注意商品名称与实际售出产品的一致性,尤其是贵重商品等)。而后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实习。 4.开展对新员工的“传、帮、带”活动。无论是售货员还是职能部门的机关岗位,都应派素质高、有经验的老同志,以师徒的形式对新员工进行具体、细致、系统的辅导和指导。如服务技巧、办事方法等等。 除了新员工的培训外,在职员工的培训也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基本途径。 (二)在职员工的培训 它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不脱产的一般文化教育。我国商业系统低文化水平者占相当的比例,因而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五大”形式继续完成各种学历教育尤为重要。 2.岗位培训。了解每个岗位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许多企业已在逐步实施“持证上岗”的方案。 3.转岗培训。当商场对一般干部、员工进行内部调动时,针对新岗位的要求补充必要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能力,以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4.脱产进修。这种培训方式主要用来培养商场紧缺人员,或为企业未来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 (三)管理人员的培训 对员工的培训固然重要,而管理层人员素质的提高也不容忽视,因为他们的决策和工作绩效同样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而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经理培训。其培训内容主要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系统管理理论和技能。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文化、商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导科学等管理课程。培训形式主要有:工商管理硕士班、脱产培训班、管理干部学院的有关培训、出国考察培训。 2.各层次管理人员培训。主要形式有管理知识培训班和企业内部研讨活动,对有培养前途或具有较高素质的同志,还可送到大专院校脱产培训等。 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培训已经无可置疑地成为每个企业日益重视的一项活动。企业不仅进行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而且加强对人员培训工作的管理,加强规划性和针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保证培训的质量。使企业能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增强其竞争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