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全知识 > 村级两委班子法律知识培训

村级两委班子法律知识培训

发布时间:2021-02-08 12:56:17

Ⅰ 如何实现对农村的法制宣传,确保依法治村

一是镇街法治宣传服务站建设常态化。该市各镇街区建立了法治宣传服务站,主要负责法治宣传、法律培训、法律咨询及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等工作。法治宣传服务站设在司法所,司法所所长兼任站长,服务站成员由镇街站室所负责人组成。肥城市司法局专门下发了文件,对法治宣传服务站的人员组成、场所建设、工作职能作了明确规定。目前,该市14个镇街全部建立了法治宣传服务站,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依法治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是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该市各村(社区)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3次,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群众性普法活动,并建立了普法教育档案。肥城市司法局、市普法办组织各级执法单位和部门,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期间送法下乡、4月份法治集中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关键时段,到农村集贸市场、休闲广场等人员流动多的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和法律咨询服务。在依法治村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掀起农村普法新高潮。春节前后,已经在该市镇街开展了送法下乡活动16场,现场发放了法治宣传册、法治日历挂图、法治图书、发放明白纸8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达到15万余人。四月份法治宣传月活动期间,该市司法局在依托桃花节开幕期间游客众多的有利时机,在刘台风景区组织开展了法律进桃花源活动,市直60多个行政执法单位参加了现场普法宣传活动,重点突出了对涉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各镇街也结合当地实际,相继开展了集中法制宣传活动。

三是农村普法阵地宣传常态化。该市大部分村(社区)按照要求建立了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图书角,明确了专人负责。宣传栏每季度更新一次内容,法律文化图书角每年都要补充法律书籍。通过及时更新宣传内容,及时补充法治宣传资料、书籍,使群众不断获取法律知识,接受法治教育,树立法治理念。有的村设立了电子屏幕,定期滚动播出法律知识;有的村建立了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墙;有的村与法庭结合,法官定期到村开庭办案,使广大村民潜移默化地受到法治教育。

四是农村法治宣传员、法律明白人培训常态化。肥城市“六五”普法宣讲团定期到镇街区,以村“两委”干部为重点,开展对基层司法人员、村法治宣传员、法律明白人的法治培训。今年以来,已举办过各类法律知识讲座36场,培养了一大批农村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宣传员。

各镇街区法治宣传服务站也通过以会代训、举办法治讲座、以案释法等形式,每月对农村法治宣传员进行一次法律培训。大部分村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开展对“法律明白人”村民代表的法律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引领村民学法用法。

五是农村法律服务常态化。为提升农村依法治理能力,该市推广实施了“一村一名法律顾问”工程。截至目前,全市80%以上的村(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法律顾问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每月至少两次到村(社区)开展工作,为基层群众、村(社区)组织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起草修改村规民约、审查合同等法律服务。

Ⅱ 村干部需要学习的法律知识有哪些

村干部需要学习的法律知识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98年11月4日修订通过,自1998年11月4日施行。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决定。

2、《农村土地承包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通过,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2019年1月1日,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生效。通过修法,一些早就落后于农民实践、阻碍农村发展的条款从法律中删除。

3、《土地管理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4、《城乡规划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集约高效合理利用城乡土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法。

5、《食品安全法》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9年2月28日发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作出修改。

Ⅲ [转载]村干部培训讲课稿:新形势下如何做当好村干部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首先,祝贺在座的各位在“两委”换届中当选村官。同时也预祝你们在任期内事业有成!其次,感谢县委组织部给我这次和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借助这个平台,我把自己在农村工作二十多年的体会和感触与同志们作以交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我们都是基层干部,有相同的处境和经历。有人说农村干部就是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八哥嘴”,有两条不辞辛苦的“蚂蚁腿”,有一副能装酸甜苦辣的“恶水胃”。这些话都表明:现在基层工作难做,农村干部难当,我们镇村干部都有同感。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我们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农民苦,农村穷,农业脆弱”的现象,大部分农村仍然存在村官难当的情况。但无论怎样难,这摊工作还得有人干,村干部得有人当。中国干部的确很多,但像我们这些处在基层的干部最关键,所以不能小瞧我们这些村干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级组织是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村级组织来贯彻落实。村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和排头兵。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是祖国这座大厦的一块块基石,不难理解:基础若有问题,何谈大厦牢固?可见,当好村干部,对我们的党和国家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当好农村干部呢?下面就这一问题与各位交流一下我的几点看法。我主要谈四个方面:一是当前农村的特点;二是新形势下当好村干部应具备的自身素质;三是谈谈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四是怎样当好村干部。 第一方面 当前农村的特点 要想当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干部,就必须了解农村基层组织特点,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的时期,伴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四个特点:(1)农民思想活跃,教育引导难。现在的村民与集体没有了明显的利益关系,他们所作所为存在随意性。这种现象的出现,必然带来一些无政府主义、无集体主义思想,也同样会激发出一些新的矛盾,给我们村干部带来困难和阻碍,以致于出现“老办法不适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的现象。有人风趣地说:有吃有喝不用你,出了问题就找你,解决不了就告你。可见农民教育引导难,教育引导的迫切性。这就需要我们有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来应对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前一段我们一个村就有一件事村干部解释不信,听别有用心人煽动) (2)农村基础薄弱,发展经济缓慢。多数的村基础很差,没有集体收入,在我镇有80%以上的村都是靠转移支付来维持村办公经费。(我们在三清一下放时打净分光严重,比如辽宁的宋仗村多数在村里,现在集体收入很大,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我县柳溪乡的大部分村集体收入不错。),一部分农民出现创业无门路、发展无资金、自身无技术现象,面对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想办法解决这些矛盾,每个村都有每个村的优势,这些优势都是我们的财富,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利用本村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 (3)旧的管理模式不相适应,规范管理难。税费改革以后,基层组织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何实现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那种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研究并改革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体制已成为重要的课题,这些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探讨和实践。 (4)干部综合素质低,工作创新难。由于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三年换一届,村干部的年龄、文化素质等难以调整,选上谁是谁,不能培养后备干部,因而造成干部文化素质低。(大学生村官)面对改革后农村的新形势,村干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远远没跟上时代的发展,工作缺乏连续、缺乏创新。所以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未能完善到足以应对新形势的要求。(比如一个村的主任找党委要换村书记) 第二方面、新形势下当好农村干部所具备的自身素质 针对新形式下出现的新问题,我认为:农村干部应当具备以下“五种素质”。 第一、政治素质。讲政治是对农村干部的起码要求,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在实际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言行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禁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要自觉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农村干部观察和处理问题只能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站在党和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坚持为民说话,为民办事。否则,立场不清,方向不明,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2、要具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现在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情况千变万化,村干部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你没有鉴别力和敏锐性,就很难准确判断形势,顺利地解决问题。在一些非常时期,敏感的问题,都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形势,准确做出决断。3、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作为党支部书记,应该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提高执行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第二、决策素质。村干部应该是你所在村有水平、有本事的能人,是雁阵的“领头雁”,所谓“决策素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思想水平;基层干部要有宽广的思路,如何才能具有宽广的思路呢:一是靠调查研究谋思路,通过深入调查,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提出符合村情的发展思路;二是请专家能人出思路。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帮助谋划发展之路;三是外出学习寻思路。通过学习先进,开阔视野,找准本村发展新路子。(为什么同是一个村,只因换一个村书记三年就会大变样,如茅兰沟村五家村书记张连荣的事迹,说明了这个道理,)2、政策水平;农村干部必须要有政策意识、政策水平。一是执行政策的水平,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并自觉地贯彻到农村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二是制定一些“小政策”的水平,如《村规民约》以及其它方面的规章制度等,用这些制度来规范村干部、约束村民的行为,规范各项事务,使村务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如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亮化、美化 等需要我们制定一些村规民约来约束村民遵守。)3、工作水平;农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具有发展经济的水平和能力,有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事。如果说自己小家的日子都过得很穷,那么要想带领全体村民致富恐怕很难。4、领导水平;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要讲求领导艺术、领导方法,具有驾驭本村全局工作的能力,把村干部团结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搞好团结,要以诚相待,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要善于沟通,经常与班子成员谈心交心,营造和谐氛围,办事要果断,敢于决策,敢于拍板,不能优柔寡断,但又不能独断专行,要集思广益,善于和大家商量。 第三、是人品素质。人品在干部素质中是第一位的,作为农村干部,应该是做人要有底线,底线主要体现在人的良心、公德、爱好,三者构成一个人的品格,要坚守不容易,必须保持良好心态,始终适应平常生活,懂得知恩图报,做到知足常乐,做事要有分寸,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自己心中要有数。当官要负责任,权力是把双刃箭,组织在给你权力的同时也给了一份责任。人品素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人厚道;村干部首先应当是好人,主要体现在与人为善,不坑人、不害人、不整人,对老百姓有感情,要心里想着群众,脑子里装着群众,行动上向着群众,为群众多办实事。2、处事公平;处理问题要一碗水端平,公道正派,不能以权谋私,不能优亲厚友。作为村干部,要堂堂正正,一视同仁,不能嫌贫爱富,不能搞宗族派性。(例如:我们村的一个书书记在修路时和自己的亲属打仗,就是出以公心做事实例)3、诚实守信;村干部是全村的形象代表,对内对外都应该是一个诚信的人。讲诚信,就是与人打交道要实实在在,不动歪念,不耍手段。对上级要讲诚信,对百姓也要讲诚信。作为村干部,不要让老百姓感到不可接触,不要让群众认为不讲道理。要以良好的道德、人品,在群众中树立崇高的威信。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服和认可,才能干好工作,才能推动事业。 第四、经济素质。农村党支部书记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经济素质,否则不可能带领群众奔小康。所谓“经济头脑”,村干部不仅要懂得市场经济的一般知识,更要懂得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确定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不但自己富还要有能力带领群众富,这是当前衡量我们村干部工作的首要标准。我们说火车跑得快,关键靠车头带,我们村干部就是火车头,承载的所有乘客就是全体村民,村干部一定要发挥好本村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现有经济基础优势,要创新工作思路,牢固树立“不能带头富不能当干部,不能领富不是好干部”的思想。 第五、廉政素质。清正廉洁是对党的干部的一种基本要求。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形象的代表者,是“三个代表”最直接的体现者。能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带领群众致富,能不能发展健康的大众的文化,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不能为群众办事、为人民谋利益,是检验支部书记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准。清正廉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贪不占。支部书记作为一个党的干部,虽然级别不高,权力不大,但一个村的幸福安康却在你手中,大家一定要做一个“清官”。( 每次换届有的唯恐选不上,有的稳坐钓鱼台。这就是人格魅力,如沟门村书记王有才。) 2、一身正气。一个合格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心中有正气,身上有骨气,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得出来。要做到金钱面前不低头,美色面前不丧志,困难面前不退缩,邪恶面前不畏惧,(有的村干部亲属在一些工程项目中总想占点便宜退耕等,我们作为一名书记,一定要用自身的正气引领良好的村风民俗。) 3、无私奉献。当好一个支部书记,必须要有奉献精神。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只讲奉献,不求索取。(

Ⅳ 村“两委”负责人如何做好村级治理工作

一)乡村依法治理工作应合理抢抓时间,内容贴近农村实际,以适应农村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一是依法治理工作在时间安排上,利用农闲、春节,组织在家的农民普法学习,利用农民工返乡和外出时段,集中组织农民工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二是普法在内容安排上,力求农民兄弟反映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联系实际宣讲法律法规知识,以《民法通则》为主的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如何受法律的保护和造成侵权要承担哪些责任。以《婚姻法》为主的婚姻自主,婚姻自由,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成员间享有的权利、义务及责任, 促进家庭和睦。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为主的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应尽哪些义务,出现侵权行为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其合法的权益等,同时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等与农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促使农民主动参与普法,通过学法,自觉守法;三是普法在形式上,不但的创新方法,打破常规的宣传形式,尽量采用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事,以案讲法,现身说法,真正做到办结一案,教育一片,调解一件,说服一片的目的。
(二)乡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应讲究实效,以化解纠纷,维护稳定为出发点。乡村普法教育应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偏重法律知识向重视农民法律素质转变。把普法的重点放在增强农民群众的权利义务观念上,从注重农民权利的角度进行普法,增强其法律意识,使其把学法看成生存的需要、生活的必要和护身法宝。二是从阶段性普法教育向经常性普法教育转变。避免上级安排一下,去抓一下,做做形式,走走过场,要将农民被动的学法变为农民主动的学法,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工作机制,发挥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机构的职能作用,利用解决民间纠纷,广泛宣传法律,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三是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处理好抓宣传与抓落实的关系。落实乡、村两级干部工作责任制。乡村干部经常与群众联系,在学法、用法、守法上应当做表率、当模范,做到依法行政、公道正派,这是做好乡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关键因素,乡村的每一项行政规划措施,都要用法律来衡量是否正确,是否合法,有无损害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这样,才能使群众信服,自觉地学法、用法和守法,达到普法的要求和目的。第二,处理好一般教育与重点教育的关系,成千的法律法规知识,数万的乡村群众,在普法的内容和对象上,应当区分一般教育和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开展普法工作。特别是涉及到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法律知识普及,使人民群众通过普法教育,学到方便实用的法律知识,满足其生产、生活的需要。第三,处理好专门抓与综合抓的关系。健全法律宣传教育的工作制度,组建乡村普法业余宣传队,常年在村、组、院、户开展普法宣传,结合日常生活把普法教育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加强协调配合,纳入工作日程,把普法视为开展各项工作的一把金钥匙,实现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的协调统一,从而在全社会真正形成以“学法律、讲权力、讲责任、讲义务的良好氛围。
(三)乡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求讲究实用性,以有效推进经济建设,促进地方发展为目标。由于广大农村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学习法律的时间难的保证,对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标准难以衡量,对其学法的多少、学与不学又不能追究其什么责任,又没有什么性指标要求,乡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感到手无抓头,要赢得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积极学法,就要求我们在人民群众中的普法教育就要力求实效性,按需送法,通俗易懂,避免逐条逐款。尽量联系实际,联系生活。通过学法,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使普法的形式多样化、喜闻乐见、有声有色,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学法的重要性,把广大人民群众的言行统一到法律上来,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服务。

Ⅳ 如何处理好村级两委班子问题

村级两委班子不团结的原因及对策

村级组织全面换届后,如何正确处理好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和研究的突出问题。去年9月下旬,浙江省金华县民政局通过重点调查和面上调查、走访与座谈相结合等方式,对5个乡镇的村级组织现况进行了调研。发现:村“两委”班子绝大多数思想统一、团结心齐,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也确实存在部分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关系不协调,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的问题。

据调查统计,全县村支书和主任不团结的有52个村,占5.6%;村“两委”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的支部有30个,占3.2%;支部成员不称职、党委决定已调整的书记19名、委员17名,书记本人提出辞职的24名;村委会战斗力不强的有42个,占4.5%;村委会主任本人提出辞职的有6名,在职不在位的书记11名、主任18名。

导致“两委”关系不协调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恩怨。在换届前相互之间本身就有矛盾,换届后,支部书记、村主任各自为政,互不服气,互不支持,互相争权,互相刁难。有的地方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过分强调了党委意图,而忽视了尊重民意,导致那些非候选人当选的村主任与村书记互不信任,人为造成矛盾。

———村“两委”干部对当前农村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缺乏正确认识,从而造成自身定位不当。“两委”关系比较紧张的村,一些村干部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都非常陌生,自以为村委会成员是全体村民选举出来的,对村里任何事情拥有决定权,于是乎自然地漠视了党支部的领导。一些支部成员则片面强调党的领导,对村委会行使自治权力存有情感上的抵触,觉得这是在向自己争权,而不问这“权”该不该是村委会的。 ———村“两委”权责不清,职能行使缺乏具体规范,干部工作的个体随意性大,致使村“两委”开展工作时难免会产生一些“撞车”现象。

———一些村党支部在村民中的影响力低于村委会,维护和巩固领导核心地位的自身能力不足。村干部是由全体村民直选的,因此开展工作的群众基础就比较好。而“两委”关系存在问题的这些村党支部,往往自身建设本来就存在问题,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只有被动地跟着上级要求走,难免力不从心。

———乡镇党委对“两委”工作的领导、指导不到位。虽然乡镇党委政府对村委会的直选工作比较重视,但在如何处理“两委”的职能和权责关系,如何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等问题上则帮助、指导不够。调查发现,凡“两委”关系有问题的村,其所在乡镇的领导干部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普遍认识不足,对如何在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的同时加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也缺乏应有的思考,也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具体措施,反而在“两委”产生矛盾时归责于民主直选。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们深思,如何继续深化村民自治工作呢?我们觉得村“两委”关系亟需理顺和加强。

首先是加强农村党支部的建设。采取包括:大力发展新党员、增强农村党支部活力,加强对支部班子及党员的民主评议和改变基层党支部工作方式等办法,将党的领导与村民的意愿统一起来,做好服务工作,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拥护。

其次是理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职能关系。规定好村“两委”的职能和权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建立村“两委”例会、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的制度。村委会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发展村级经济的规划措施;重大投资项目和大额资金使用方案及村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计划;需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事项;村务管理中的重大事项以及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方案和结果;其它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村委会都必须定期或及时向党支部报告。村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必须贯彻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先由党员大会进行充分讨论酝酿,在此基础上村“两委”讨论形成基本一致意见,再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由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

再次是乡镇党委也要改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要把村党支部建设放到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村级党组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Ⅵ 如何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提高战斗力

(一)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组织保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培养选拔一个坚强有力的班子,特别是一个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领头雁”,是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八字”工作法,强力推进村党组织班子建设。一是“输血”。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加大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把基本素质好、发展前景好、精神状态好的优秀党员、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纳入村级班子建设的后备人选,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作为村级班子建设的血液供应站。同时,实施了“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向农村输送大专以上村干部316名,其中从应往届高校毕业生中选聘“大学生村干部”137名,给农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壮骨”。把实施“双强”工程作为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主要途径,积极实施“四个培养”: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大力培养“双强”群体,支部书记“双强”率达到了75%,村干部“双强”率达到了65%。三是“扶志”。针对农村基层干部进取心不强、素质不高等问题,实施了素质工程,按照《商水县2006-2010年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采取县乡党校系统性培训、党员干部基地实践式培训、党员电化普及式教育等多种方式,培训基层干部6200多人次,培训农村党员2.6万人次,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四是“治瘫”。采取“输血”与“造血”并重,整治与帮扶并举的办法,对症下药,分类实施,整治瘫痪、半瘫痪村“两委”班子52个,其中18个后进村党组织跨入“五个好”行列,29个转化为二类党组织。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人才基础。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是党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要提高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必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党员队伍。一是壮大党员队伍,解决选拔干部队伍的源头不足问题。制定了发展党员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党员的目标任务,每个村党组织每年要发展1名党员,培养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同时,突出了发展党员的重点,积极培养和吸收优秀青年入党,特别是把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积极分子作为发展党员的对象。通过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党员队伍,拓宽了选拔村级党组织成员的视野,解决了村级干部“来源短缺”问题。二是加强教育,解决农村党员整体素质不高问题。在利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对农村党员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了理论教育,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强化农村党员的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始终保持先进性。三是强化管理,解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太弱问题。在落实党员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开展了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农村党员由“无职”变“有职”,由“无位”变“有为”。张明乡在流动党员管理上,建立了“一委一联”、“一人一书”、“一人一薄”、“一人一证”、“一季一访 ”、“一年一评”六项制度,并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建立党支部,抓好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农村经济建设,为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物资后盾。发展农村经济是广大群众的最大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使村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的需要。部分村党组织在群众中失去了凝聚力和号召力,与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新办法、发展经济滞后有密切的关系

Ⅶ 村两委班子的职责规定

村级“党的支部委员会”的简称。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之一。村党支部是农村一专切组织属和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对村委会实施领导,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本村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作出决策建议,审议村委会及其它村级组织提交的重要事项和村集体较大支出请示等,然后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提交党员大会(党员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村委会或其它村级组织进行实施,并负责对实施过程及最终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村党支部由支部(全村)的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或三年。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若干名。

Ⅷ 如何培养农村 干部群众学法用法

一、加强领导,实现创建计划化
谢家坞村高度重视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将其列入村重要工作,根据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成立了以陈志芳书记为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领导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各项创建内容都有人管、有人问,将创建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还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创建工作措施和计划,做到创有目标、建有计划。2010年,我村成功创建绍兴市“民主法治村”。
二、建章立制,促进管理制度化
从建章立制入手,夯实民主基础,从根本上取信于民。结合村庄实际,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以及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建立了以村民代表大会为决策机构,以村委会为执行机构的组织机构,并在村党支部、村民代表和德高望重的村民中推选产生村监会,作为议事监督机构。形成凡涉及村委会工作的大事,均由议事机构进行讨论,拿出实施方案,经决策机构研究决定后再由执行机构组织落实的工作程序,保证治理有理有据,实行“依法建制、以制治村”,确保村班子运行规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三、民主选举,提高管理科学化
通过民主选举,争取把村民群众信赖和拥护的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热心为村民服务的选民选进村民委员会班子。2011年,借换届选举之机,对全体村民进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使村民了解法律关于民主选举的具体规定,增强法治观念,自觉依法办事、按制办事,保障了村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完成,整个选举工作依法开展、平稳进行,没有发生一起贿选、冲击选举会场和打架斗殴等事件。通过民主选举,书记陈志芳得到党员的一致拥护当选为新一届党支部书记,并以高票当选为村主任。目前,谢家坞村村级组织齐全,村班子团结务实,分工明确。
四、民主决策,保障管理民主化
为增强村民法治观念,提高民主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依法治理、民主决策。一是建立了由村主要领导负责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责任,切实发挥领导小组在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二是实行党员干部学习制,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一年不少于4次。三是综合整治,实现专项治理经常化。围绕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以及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环境卫生工作,开展经常性的专项整治工作,保障行政村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四是民主决策,“五议”村重大事项。村级重大村务在决策时具体分五步走,即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村民评议。每一步工作程序的实施,都形成书面记录并妥善保管,接受监督审查。凡村内重大问题,都由党支部提议,并经村两委会商量沟通,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再邀请村里的老中青、企业代表、回乡创业大学生参与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最后再由村民代表大会做决定,做到真正的公开民主管理。这样一来,无论遇到大事小情,班子成员都能攥成拳头,言行举止时刻维护班子整体,维护全村大局,村班子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五、民主监督,推动管理透明化
一是规范和深化三务公开,把重大村务、财务、党务作为监督的重点,组织群众对村级财务收支、重大村务决策执行情况以及村干部依法办事情况依法进行监督。2009年,我村开展“三资”规范化管理,统一三资范围、摸清三资底数,全面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积极推行民主议政,落实党支部、村委会通报工作制度,接受村民质询,答复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坚持民主评议村干部,定期对村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进行评议,对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满意的干部,按有关程序进行调整。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对思想不正、行为不轨、闹不团结、不履行职责的村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违规决策、违规管理或个人侵权行为造成损失的,赔偿相应损失。这些制度的落实,“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也提高了村级事务民主管理水平。
六、深入宣传,提高民主法治意识
(一)充分整合资源,充实普法师资力量。一是挖掘本地资源,普法力量内生化。充分利用本村法律人才资源,发动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加入到普法宣传的自愿者队伍中来,为村民提供一定的法律意见,帮助他们解决疑难和化解矛盾,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将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潜移默化地灌输到村民心中。二是聘请法律顾问,学用结合实践化。加强与法律顾问的联系,法律顾问就村庄重大决策提供意见,把好法律关,并不定期来村开展法制讲座和法律咨询,为村民提供丰盛的法律大餐。三是借力司法所,普法工作常规化。镇司法所也经常组织人员到村开展法制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和图书,帮助村民提高法律素养。司法所结合本镇实际,每月制作一期普法小报,请联村干部带到村里头张贴,供村民翻阅。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普法宣传阵地。村班子带领全村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创建了一批普法宣传教育和法制学习的阵地。一是在村办公室建立了村民图书室,各类图书5000余册,并设立专门的法律图书角,目前有法律类图书200余册,成为村民闲暇时间学习法律知识的好场所。二是成立村民法制学校并建立相应的学法制度,利用法律图书角的法律书籍和远程教育网络等平台积极开展广大干部群众学法活动,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学法用法创建了良好的阵地。三是设立法制宣传专栏,提高群众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制意识。村法制宣传栏每月更新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妇女、老人、残疾人的法制宣传教育。
(三)开展普法宣传,提升村民法治素养。一方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使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在普法的内容上,挑选群众最迫切需求的法律知识,着眼于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例如涉及征地权益的农村征地补偿安置、维权与信访法律知识等,使广大群众能够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从而采取正当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普法的形式上,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式进行;对普通村民则由村干部带动学法,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开展经常化、形象化的法制宣传教育,使普法教育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注重普法资料的多样性,通过浅显易懂的普法挂图、图文并茂的宣传册、令人深思的法制影片,使村民在娱乐的同时,又能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学法积极性和效率。在普法的时机上,抓住普法契机,采用“因事而普、因时而普”的方法。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过程中,分阶段、分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严厉打击贿选、破坏选举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等内容的宣传,同时加强外地和本县一些警示案例的宣传,引导村民投好神圣的一票。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浙江法治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等普法宣传时机,以悬挂横幅、发放传单、图片展览等形式,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普法阵地,将相关法律知识送进全村每家每户。另一方面加强普法教育保障力度,促进法制宣传教育持续发展。抓好“经费、人员、阵地、宣传资料”四落实,做到“经费有保障、人员有落实、学法活动有阵地、资料来源有渠道”。将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村班子成员中有专人负责法制宣传工作。确保一定的普法经费投入,建立和维护固定的普法教育场所,如村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等场所的日常维护与管理,都有经费保障。
七、搞好调解,确保基层和谐稳定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定是全社会稳定的基础,做好农村稳定工作,既是实现农村快速发展的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矛盾也随之产生,如邻里之间的矛盾,村民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村民与村两委会之间的矛盾。就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矛盾,谢家坞村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一靠班子自身的团结,牢固树立为民办实事的观念;二靠村民的支持,拥有较强的全局观。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村干部办事公正不公正,有没有为村里办实事,他们是一清二楚的。正是由于谢家坞村班子团结、作风过硬、为民办事的特点,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拥护,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和谐稳定的谢家坞村,保障了谢家坞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如今的谢家坞村,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村干部遵纪守法,依法依章办事,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班子团结、管理民主、村庄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在今后的工作中,谢家坞村将认真总结经验,加大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力度,以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和村委会法治管理水平为重点,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村居环境,进一步推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阅读全文

与村级两委班子法律知识培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