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精准脱贫的四种方式
一、聚焦党建扶贫。碧桂园通过组织党支部开展党群活动,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开展精准扶贫。如面向因残因病致贫群体开展慰问、送义诊下乡等活动;面向因学致贫群体,开展设立助学金、认捐助学、推荐就学等,并且开展送演出等各类文艺活动。
二、聚焦产业扶贫。目前我们的产业扶贫措施以导入碧桂园自身产业链资源及外部优势产业为主,运用自身产业资源推进绿色苗木扶贫、现代农业扶贫、消费扶贫、绿色建筑产业扶贫等。
在不具备导入上述产业条件的地区,以培育当地优势产业为主,采取“三个一”的方式,即建立一批扶贫创业工厂,设立一个扶贫创业基金,扶持一批青年致富带头人。
三、聚焦教育扶贫。通过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开展结对帮扶等措施,发动全集团员工踊跃参与捐资,按照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形式,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四、聚焦就业扶贫。对有劳动能力但缺技术的贫困人口进行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培训合格发放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联动物业公司、酒店管理公司等单位,动员合作伙伴为有劳动技能的人提供就业岗位。
(1)扶贫政策知识培训形式扩展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从“打赢”到“打好”,体现了脱贫工作的质量导向。一是保持工作定力。
党中央一再强调脱贫攻坚的定力和质量,过去一些地方因为贫困人口数量庞大,担心完不成任务只注重进度,现在脱贫攻坚战总体上大局在握,“打赢”的进度问题不大,更需要保持“打好”的定力,准确把握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促进工作精准落地,持续提高脱贫质量。
二是牢牢把握精准。建档立卡要继续完善,精准施策要深入推进,扎实做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重点工作。
㈡ 精准扶贫,要对村干部培训哪些内容
1、学通精准扶贫政策。
2、政策辅导。
3、现场演练。
4、业务学习。
5、讨论交流。
㈢ 精准扶贫知识
精准扶贫应知应会知识
一、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一达标:脱贫户收入必须超过当年的脱贫标准线,有稳定生产经营或工资性收入。(2016年脱贫标准线为3146元,2017年3340元)
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二、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
两有户:有资源、有劳动力但无门路。
两因户:因学致贫、因病致贫。
两无户:无力脱贫、无业可扶。
两缺户: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
三、扶贫工作三个环节
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
四、扶贫四问、四看法
四 问: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
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无读书郎。
五、五个一批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六、六个小康行动、六个到村到户、六个精准
六个小康行动: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建设。
六个到村到户:指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做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七、贫困户精准识别和退出程序
贫困户精准识别程序:一是农户申请;二是村级初审并入户调查;三是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并公示(纠错);四是乡(镇)核查并公示(纠错);五是县级审核并公告(纠错)后批复;六是签字确认;七是录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管理系统。
贫困户精准退出程序:一是村民小组提名;二是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三是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四是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五是报乡镇人民政府核准;六签字确认并销号。
八、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以户为单位,满足'一达标、二不愁、三保障“(即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扶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精准扶贫”四看法“综合评分估值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通过退出程序审批后认定为脱贫。
九、脱贫攻坚十项行动
1、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 2、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 3、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 4、实施教育扶贫行动 5、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 6、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 7、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 8、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9、实施特困地区
㈣ 国家关于知识扶贫的政策
所谓“知抄识扶贫”是指通过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教育逐步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的生产、生活能力以增强贫困人口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宗旨使其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贫困。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经济扶贫是授鱼,而知识扶贫是授渔。知识扶贫是教给他怎样去打鱼,经济扶贫只是给了他多少鱼。经济扶贫是治标,知识扶贫是治本。送人鱼,饱一顿;教人渔,益终身。由此,就引出了我方的观点:知识扶贫比经济扶贫更重要!理由如下:
俗话说:“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新时期,帮助弱势群体脱贫致富最根本的工作在于知识扶贫。通过知识扶贫,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升文化素质,使之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再就业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国家知识产权局扶贫支教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在全国派驻多只支教队!
㈤ 教育扶贫的扶贫的形式
1、开办“复教育扶贫班”制
2、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扶贫
3、为国家扶贫重点县建立现代远程教学站
4、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5、设立教育扶贫基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必要而稳定的经济保障
6、捐献钱物
7、国家和社会机构为学校提供各种资金,为在校学生提供奖、贷、勤、补、减的资助体系
㈥ 脱贫攻坚政策培训 为什么要学习政策
首先学抄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袭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犯罪的,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适用法制地对待和处理自己周围的纠纷,从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懂法知法守法护法。
其次,学好了法律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学好法律才能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