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通信工程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通信工程是从事适合邮电部所属各邮电管理局及公司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经营及管理工作,也可到军队、铁路、电力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
通信工程(也作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子信息类子专业,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
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
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中小学校财务工作培训方案扩展阅读:
面向新的世纪,通信工程专业将会迎来其发展的广阔天地。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无不活跃着这一专业的技术人才。现今中国已经加入WTO,这势必会给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而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中国参与国际间竞争的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因此,在未来若干年,中国势必会更加重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提高教育水平。通信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
以及在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交换与通信网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培养从事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集中在通信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
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通信行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的龙头,正在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对信息化社会建设起到关键的决定性作用。作为通信工程的学生,我们不仅抱有严谨、踏实、刻苦的态度。
还需要较好的数理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通过学习通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如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逐步掌握很多通信实验设备的操作,制作电子小设备,如实验课上可以亲手设计并制作电子计算器、数字电子时钟、抢答器、遥控玩具车等很多有趣的电子产品。
很具有成就感。大家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出活生生的实物,这种快乐的学习经历是其他专业的同学难以体验到的。通信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就业范围也很广。由过去的2G/3G到4G,都离不开通信人员的辛勤劳动与汗水,将主导数字时代的潮流。
❷ 中小学校如何建立基建账
中小学基建工作与财务管理问题探析
摘要] 中小学基建工作资金投入大,管理要求高,存在管理弱化和损失浪费的现象。中小学应加强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关键词] 中小学基建工作财务管理
一、我国中小学基建与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基本建设前期工作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基本建设项目缺乏严格论证。目前,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大多是上世纪70、80年代建成的,有的甚至更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小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与现实需求已不相适应,为此,加快中小学建设的步伐势在必行。但问题是先建什么,后建什么,如何去建,建成什么标准,很少进行严格论证,全凭领导意志。其次,校园规划有待加强与完善。过去的校园规划往往采用封闭办学的模式——学生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近些年来,又存在部分中小学在制定校园规划存在盲目攀比的现象,没有注意因校因地制宜。而且有些学校的校园规划老在变,存在一届校领导一个新规划的现象,特别在征地建设新校区方面,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2、中小学基建项目计划变化较大,项目立项时,为了争项目、抢时间,部分中小学校的调查研究不够,编制的可行性报告存在问题,另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随意改变投资规模、投资主体的现象。个别项目更是先斩后奏,搞计划外施工,增加项目不按规定程序,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上存在着薄弱环节。
3、建设资金到位不及时。中小学校在申报基建计划时,学校申报年度自筹计划往往大于学校财务支出计划,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自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现象。为了加快基建工程的进度,又往往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不能很好地处理好拨款、自筹两者之间的关系。
4、工程结算时出现超预算现象。在学校基建工作中,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上超预算问题比较突出。
5、基建财务报表不真实。部分中小学校在年终财务决算时往往根据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投资的差额作一些账务调整。如果是超额完成投资,就将其超额完成的部分暂挂“预付工程款”或“应付工程款”等往来账处理,待下年年初时再予以调回。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下年度的上级拨款,同时也为了年终决算报表的顺利通过。
二、针对中小学校基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基建投资管理的内部控制
(一)合理使用基本建设经费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在财经方面的统计、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和财务制度。
2、严格监督基建资金的使用情况,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充实、数字真实准确、账目清楚、按期报账。
3、严格履行会计手续,基建资金必须按程序由负责基建工作的院领导签批后方能使用。
4、基建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保护国家基建资金的完整与安全。
5、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认真编制凭证及月报、季报、年终计算,做到报表及时、数字真实、内容完整、实事求是。
6、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对违反财经制度,不真实和不符合基建开支范围与标准的票据一律拒绝报账。
7、发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基建财务人员均有权拒绝办理工程款拨付手续。①收款单位与合同签证单位名称不一致而又缺少必要的法律授权手续的;②未按合同规定超工程进度或超工程造价付款的;③工程施工或验收中发现重大质量问题的;④建设单位经手人不到场,由施工单位人员直接在财务处办理工程款拨付手续的。
(二)建立项目报告制度,规范工程决策行为
中小学的基建和校园建设方面,建议实行项目报告制度,凡涉及金额较大的项目必须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首先由学校基建部门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然后提交学校党委讨论决定,如有必要由学校党委提出建议,递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进行民主表决,形成决议,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实施。这样做既可以取得广大教职员工的理解与支持,又可以避免领导意志和随机行为。
(三)加强基建工作的预算控制
中小学校应成立以主管校长为首的基建财务领导小组,负责编制学校的基建预算,并制订年度基建计划。在编制预算时,一方面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另一方面中小学校实施基建计划必须做到建设规模要适度,结构要合理。
(四)实行经济责任制控制制度
按照学校的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经济责任制的层次可分为:校长、总会计师或主管副校长、财务处长、二级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基层财务人员等若干层次,这些层次的人员组成一个职责明确、相互制约、各负其责、运行有序、共同实现学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工作机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五)严格实行合同控制
1、学校财务处是主管学校基本建设财务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合理安排和使用建设资金。
2、学校基建资金的管理应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必须按规定用于批准的基建项目,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3、建设工程必须实行合同管理制,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及大宗材料采购和工程监理、审计都要依法订立合同。
4、所有竣工的基建工程项目都应编制竣工决算,对于单项工程完工后,应先编制单项工程竣工决算,待整个项目全部竣工后再编制该项目的竣工总决算。
5、财务处在支付竣工决算款时,严格按施工合同及监审部的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执行。
(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预防与惩戒腐败相结合,完善管理体制
在基建工作中,应以预防、教育与挽救为主线来治理与控制,同时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领导特别是基建管理部门人员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素质,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同时更要从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入手,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关键部位的管理,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以减少权钱交易的机会,同时防范和约束滥用权力的行为发生。
总之,只有正确加强中小学校基建工作与财务管理方面的管理,才能防止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杜绝一些管理漏洞,这对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