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学教师培训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中学教师培训的方式方法有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训、置换研修等组织模式,并采取了参与式、案例式、探究式、科研驱 动式等多元培训方式。
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一)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制度
为了使教师通过培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转化和运用,为提高教学效益服务,学校就应建立相应的机制。
1.协作支持机制。学校管理者应与教师共同制定下一步的教育目标,以更好地利用培训中所学到的内容,发挥培训的最大效果。
2.强化激励机制。即把培训与奖惩、晋升、加薪等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强化受训者的培训转化行为过程与结果。
(二)准确定位培训需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设计教师培训方案之前,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培训的需求状况进行认真分析,这是培训效果能否提高的重要前提。通过需求分析可以确定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等等。
(三)科学设计教育培训方案,灵活选择培训方式
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有助于学校有条不紊地开展培训,提高培训效益。但是有一份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国内真正有系统培训计划的学校还不足,这对培训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此,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的总体计划,考虑学校的培训需求与可能,确定学校培训的总体目标,配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确保计划的贯彻与落实。
(四)灵活选择培训方式
1.讲授法2.视听技术法3.讨论法4.案例研究5.角色扮演6.学校内部网络培训7.自学
(五)加强培训效果评估,使教师培训进入良性循环
培训评估是教师培训管理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衡量学校培训效果。通过评估,管理者可以知道培训使学员的知识得到了怎样更新,工作表现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同时,学校可以对当年培训的效果有一个反馈,对下一年度的培训工作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培训评估客观、科学、合理。
② 中学班主任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
定期组织进行专题研讨,如:班级活动的构思与组织、班主任工作案例交流、我与学生共成长研讨、弱势群体学生帮扶工作、偶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研讨等。
③ 针对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老师设计一个在职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全面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初步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能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促进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培训对象
年龄45岁以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专、兼职骨干教师。
三、培训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1天)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大领域的实施与教师指导策略。(1天)
3、劳动与技术专项训练。纸艺、泥塑、编织、裁剪、科技制作等。(3天)
4、教学观摩。听评课、实地参观。(1天)
5、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方案设计与交流。(1天)
四、培训时间
培训共计15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70学时,分散实践80学时。
五、培训方式及要求
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专家讲授与一线优秀教师传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培训安排7天,主要以专题报告、优秀课观摩、参与式讨论、现场考察等形式进行;分散研修采取个人自修、岗位实践、反思性教学、校本培训等方式进行。学员要根据教学要求完成方案设计、手工制作等作业,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并辐射带动本教研组、本校同科目教师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