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管理培训 > 教师网络培训信息化管理

教师网络培训信息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1-03-13 05:16:13

1. 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初探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将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化”,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评价、教育环境和教育管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力量。200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注重应用,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中小学师资,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可见,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就难以培养信息化的人才。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千百万劳动大军的重任,其现代化与否,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制约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培养和提高中职教师信息素养已刻不容缓。
一、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中职教师应具备以下良好的信息素养:
1、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基本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关心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到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中。
2、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信息资源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3、能准确、高效地解读和分析评价信息;
4、能有效地获取和传递信息;
5、能有效地将相关信息和所教学科整合;
6、能利用相关信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7、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8、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
9、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10、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教育信
息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才不会被时代和社会淘汰。
二、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和大学的信息化教育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比较重视,讲的多,抓得实,硬件投资多,教师培训实,信息化已经引领了中小学和大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前几年生源匮乏引起的滑坡,将学校的重心放在了招生与就业上,各学校都为招生和就业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在教育信息化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信息素养更没有引起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西北地区尤为突出。从总体上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素养普遍比较薄弱,存在着学校的信息基础建设滞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贫乏、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信息资源运用缺乏等现象。
1、信息环境制约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普通教育和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情
况存在,国家在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上的经费投入极不平衡,使得中职学校的经费主要靠收取学杂费来维持运转,因此,各学校仅有的一点经费主要用于实习教学的建设,而用于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硬、软件投资很少。上千名学生的学校,信息教育还停留在仅拥有几十台计算机而已,更谈不上多媒体、互联网、教学软件等信息资源,有部分教师连计算机都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机会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客观上制约着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2、信息意识淡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普遍较低,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中职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缺乏相关的政策性要求和培训,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整体的信息意识比较淡薄,即使在一些较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具备的行业职业学校, 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和水平还是偏低。有的教师虽具备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但也很少能够用于教育教学,平常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还是“涛声依旧”。
2、缺乏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开发人才。
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信息基础设施的缺乏和信息意识的淡薄,
信息技术的专业教师很少或没有,计算机任课教师大多数也是改行的非专业人员,只要能给学生上一些计算机操作课就行了,更淡不上更高层次的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开发。
三、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培养和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本人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1、创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基础环境。
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一是国家要将第五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职业教育投资”的政策落实到底,加大对职业学校的信息设施建设投入,以信息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二是各职业教育学校要根据自身的财力、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多媒体教室、校园教育网、电子阅览室、教师现代化办公平台、硬、软件共享的互联网教育等,供教师有条件和机会学习、提高;三是信息资源开发者应多关注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开发一些适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软件资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2、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氛围。
只有基础设施是不够的,还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氛围。一是政府和行业有关管理部门,要把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既要加大投资,还要从政策上做出要求,保证这些资金用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二是职教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对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培训,使每一位在岗教师都有“充电”的机会。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要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等方面加强培训。信息意识的培训,也就是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使教师认识到现在的教育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和延伸,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许多教育将融入到社会教育、网络教育中,信息技术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将对职业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样,教师才能主动地将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不断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信息知识的培训,也就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培养教师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和更新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和能力,使教师学会利用教学软件或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学校领导要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在信息化教育方面起表率作用,引导全体教职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和教学中,如学生的档案管理、成绩管理、教研活动、电子备课等;四是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将教师的培训以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情况与教师的业务素质考评结合起来,作为评优选模、职称晋升等的必备条件;五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多种活动,如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观摩、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经验的交流和研讨、网页制作等信息互动活动,调动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积极性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3、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终身学习是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前提和保证。
信息时代,作为指导者的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变革,如何永远走在技术发展的浪尖上,反过来指导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强化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活水源”。因此,教师应不懈地努力学习,扩展视野,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一是自觉接受培训,积极参与社会或上级部门举办的一些高层次培训活动,也可以通过在职或脱产的方式进行系统的本专业深造或取得第二专业学历的学习,也可借助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的培训等;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组织、整理和运用,做好与自己学科的最佳整合,实现最优化的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互动式教学,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培养学生在实习实验操作中的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启发和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这种师生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教师也可获得信息,得到启发,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四是教师应积极参与进行有关教育信息化的科研活动,用信息技术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亲自实践创新,制作和应用教学软件,建立信息资源库,利用政府、学校提供的有利环境条件,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中使自身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总之,培养和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因此,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本人都应注重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为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共同努力!

2. 教师信息化培训培训什么有如果的吗要考试吗

教师信息化培训的内容是:教师熟练使用计算机,并能运用学得的知识,制作电子演讲稿、简单的课件、个人主页,并学会运用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 作为教师怎样落实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前进,互联网+教育新模式的到来势不可挡。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互补作用,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一、更新观念是前提
教育的信息化如一股春潮,势如破竹,无人能挡。作为老师,我们决不能再裹足不前,决不能认为互联网加教育的出现是一阵风,刮过去就走了。几千年来教育方式的变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开放,这么具有兼容性。互联网加教育模式的出现,也是信息化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所以,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是一个有超前意识的人,你要充分做好思想心理的准备,尽可能的用全新的理念去武装自己的头脑,让“互联网+”的观念根深蒂固。
二、技能支撑是保证
“互联网+教育”的包容性更强。它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要做互联网加教育形势下的新型教师,我们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操作技能。教师要具备基本的网络信息甄别、筛选与整合的能力,常用办公软件的熟练操作与应用能力,计算机常见基本故障的排查与处置能力,常见网络直播平台如cctalk,YY,QQ直播等的熟练应用与相关设备的操作实践等等。
三、学习力是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互联网时代,教师的学习培训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从没有像今天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从没有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量之丰富,也从没有像今天我们能够学习的好的资源、好的平台之多样化。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只要我们敢于学习,只要我们潜心学习,互联网学习之门永远为我们敞开。

4. 如何有效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能力

一、新课改下,教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教学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实现现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会从不同维度同时刺激人们的多种认知感官,使学习者更容易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要从观念上更新、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以人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才能实现自身职业专业化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信息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而课程改革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提升教师素质,促进专业成长,才能充分的开发教师的潜能。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优化,如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学管理知识、教研教改知识,以及教育技术知识引发等。提高教师绩效、教育变革和促进教育观念转变。可以对检索工具的应用,远程协助,交流社区,游戏平台,电子期刊、教育网站、网络投稿、投票、网络课程、教育资源库、教师网联、教师博客圈等进行网络化学习与利用。另外还有课改示范课、学科带头人观摩课,
配套课件作品,各校名师教案、课堂设计、教研论文,以及电子图书馆等丰富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的讲备课、教研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二、多实践,通过继续教育培训、信息教育培训等途径,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教育部门每年都组织教师大量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学习,方式灵活,如远程教育与网上培训相结合,统一组织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介绍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还通过听课评课、实践反思、教学研究,更新补充知识、提高技巧,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吸纳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迅速投入实践,并在网络上公开交流探讨,有效提升专业技能。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可实现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提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中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互为作用,以发挥教学系统的最大效益。
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要求每位教师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在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支持下的远程自我提升学习。以选择任何时间、地点、层次、方式,有选择地修炼。教师的教育观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及对信息技术掌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直接可以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过程的反思性实践,通过网络观摩优秀的视频教学案例,还影响着教师制度建设的完善,教师的终身学习与自我发展。
三、学以致用,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教学
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学以致用。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教师来说,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丰富了教育信息资源以及促进了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起着顶梁柱的作用。通过教师个人对一个主题下的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认识、反思,通过他人的评价和建议等,使教师个人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都有一个深入地总结、反思以及对未来教学计划的预期安排,并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加以表现。这样,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将内隐性的经验外显化,成功实现个人的知识管理,促进个体专业成熟。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准备的重要工具,推动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工作效率和质量等综合专业素质的提升。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环境、改变教学行为,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教师教学中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各种教学媒体的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在教学中师生互教互学,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眼界,引起学生对学习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增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积极作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区域性跨学科、跨年级、跨学校互动活动形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开展校际教研活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在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起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没有编制的老师为什么要登录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管理

可能是要进行培训,把你们纳入编制吧,不管怎样,没有编制的要进行培训是好事。

6.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而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对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都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教育信息化面前应对自如、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之更能切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与学生的需求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和协作。教育信息化旨在把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其目的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使教育和教学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跨越新的台阶。当然,教育信息化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等也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已经形成。但它又是一种有利于教育健康发展和进步的冲击,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已从中初步尝到了甜头。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师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在信息化时代,一个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没有现代人必须具有的信息技术,难以立足于三尺讲台,也谈不上称职,更会贻笑大方。因为在如今的社会里,人人已经置身于信息化所覆盖的环境之中,从举手投足到待人接物,假如没有一些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恐怕会处处遭遇难堪。而校园更是信息化普及的先遣之地,教学大楼、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等等,哪一处没有信息化的痕迹?只不过程度有高有低而已。当然,我们的教师要完全适应教育信息化,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那么,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有怎样的实际表现呢?首先,要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其次,要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和有关的操作技能,了解和学习必需的软件,培养自己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能力,做到能进行单机教学和网络教学。

7. 如何有效开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用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掌握信息技术已是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大面积的提高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呢?笔者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宏观入手、整体把握。
如何有效的进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培训?本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用校本培训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所谓校本培训,简言之就是学校自主开展的培训,它是相对于脱产集中培训而言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
就现阶段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来看,一是存在一种培训的知识不系统,整体观念不强的现象;二是单纯是技术层面的培训。我校结合成都市市级课题《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及培训方法》,从宏观入手,整体把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系统工程,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发展目标,制定好了切实可行的长远的培训规划,确定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我们首先采用无纸化的网上调查对教师进行需求分析研究,认为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为此,我们的培训内容不仅要求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的使用和POWERPOINT电脑幻灯片的制作等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式,能主动应用CAI课件辅助教学。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包括声音、图象、动画、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制作)、FLASH软件。能结合教学的科学理论使用网络资源库进行信息的搜索、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播。能设计与自己的所任学科相适应的网络课件。这些内容分模块制作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要求细则》,给老师一个可供学习的大纲。(当然培训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完善。)根据模块确定每一阶段培训应达到的目标检查及考核具体办法,对于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互相配合的工作,则应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责任落实。因此,有相对稳定的培训主管部门和领导,确定明确的长远规划和分期目标是搞好这一培训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二、“任务”主题,学以致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谁也不可能把它学完,作为普通教师也没有必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所有技术掌握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了。我们认为教师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进修充电的需要。Internet网上有海量的信息,包括学科知识信息、专业理论信息、教改教科研信息,教师通过上网浏览,下载有用的信息,进行充电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制作并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大脑,将使课堂教学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情趣盎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手段,更应成为学习的工具。只有教师掌握了信息技术,才能有效指导学生掌握信息化的学习技能。根据这一认识,我们在安排培训内容时采用了任务主题和学以致用的策略。所谓任务主题就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每次培训的目标是完成一项任务(一项技术),学了就可以用,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3年以来,我们完成了十个模块的培训任务:
在进行培训的同时,我们选取了2001级的10个班作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年级。通过对这10个班的多媒体应用研究,我们逐步掌握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方法。通过教师制作课件、收集网络素材、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素质,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三、灵活研究、注重策略。
在做好周密培训计划的基础上,合理的安排好教师的培训全面完成培训任务:
1、首先在时间上给予保证,每周的星期二、三、四、五分别安排当天没有课的不同年级的教师进行学习。
2、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教师的整个培训过程是三年的时间,在这当中我们边培训,边调整、采用了多种的研究策略。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就如何优化教师的教和提高受培训老师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基本的调查看,老师认识到领导重视占19%,培训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占30%,受培训教师重视程度为29%,受培训教师平时多问多操作25%,从数据上看出教师的观念是得到了改变,归纳起来教师在培训中占因素为30%,而教师本身的态度和学习方法占54%,所以我们着重在优化教师的教学和受培训对象的学习方法的优化上总结出以下适合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培训的若干方法:
1、演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对计算机基本常识,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和常用软件基本功能一般采用讲授法,在讲授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室的 演示 功能进行示范。对优秀课件的 解剖 一般用示范法,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任务驱动的培训方法。
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内容的特点,所有参培教师在每一轮的培训中,首先就是自选或接受一个(几个)作业任务,而这些任务都是与日常教学工作相关的。带着任务参加培训,让参培教师在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分模块制定检测的要求,老师按照指定的任务完成检测。例如:培训了网络部分,让教师共享、复制、粘贴自己的资料,进行局域网的文件交流,还可以让教师发送邮件到老师的邮箱,并添加附件等让教师在任务中掌握知识。
3、主体实践的培训方法。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即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他们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真正提高,靠的是学习主体对信息技术内在规律的领悟,因此,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具体体现在 实践 上,在培训过程中受培训教师以上机操作为主原则上上机操作时间应不少于信息技术培训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小组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师独立制作CAI课件,从收集素材、处理素材到效果的实现是全面展现教师信息素养和能力的窗口,“实践”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意义是学习的过程;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展示运用,不仅能给教师们带来成功后的信心,也常给大家留下遗憾和不足,这些都是实践培训中不可多的经验。
4、网络自主训练法:
信息技术 自主训练 不是任教师自由随意操作,也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培训对象怎样去解决面临的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问题,它要求培训者根据受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与期望目标来设计任务,并提供解决任务与问题的有关线索,核心思想是通过受训者在完成具体学科教学任务中实现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及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a)我校通过教师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提供一个学习任务:比如信息技术有关的文章,要求教师搜索相关文章并上传到学习网站进行交流和学习;或者通过论坛的方式让教师自主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操作等知识然后同斑竹和同事交流学习的看法和心得等等拓展了学习的资源,扩大了教师学习空间和时间。
所有的教师通过学校网站道更新自己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要求教师修改自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最后完成上传的任务,教师是很乐意的完成了任务同时又培养了信息素养。
b)选取优秀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网络上传任务,通过学校主页、学校概览、学生天地和《凤仪新语》电子校报的平台搭建,从校长、中层、信息技术教师、一般教师形成立体化的网络管理体系,全方位的培养了教师的信息素养。
c)选取优秀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网络上传任务,通过学校主页、学校概览、学生天地和《凤仪新语》电子校报的平台搭建,从校长、中层、信息技术教师、一般教师形成立体化的网络管理体系,全方位的培养了教师的信息素养。
5、全员培训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集体授课外,在培训时采取多关照、多提问、多辅导,同时建立一帮一学习小组。同时根据工作坚持全员培训和分层培训相结合。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大面积的工作,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对现代教育的适应性,必须坚持面向全体的全员性培训。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教师队伍中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技术水平有高低,认识有差异。因此在对全员进行培训的同时,还必须因材施教。因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信息对教师进行分层。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抓骨干 教育思想先进,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群体,通过骨干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去影响、带动周围的教师,为其他教师的提高积累经验。抓 后进 在各方面暂时落后的老师,通性质的不同,培训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学校行政领导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育教学的管理的现代化;对学校后勤人员,尤其是对会计出纳重点是进行数据的处理培训,实现办公快捷、准确;对学科教师的培训则重点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整合,以及与教育科研的结合。通过分层、分类的培训能够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教学的要求,我们还选取了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了INTEL未来教育的培训,以点带面,共同提高。
6、以赛促学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阶段进行的不同要求,共组织了多次信息技术技能比赛:如打字比赛每期一次,通过课件制作和课堂大赛等比赛,使信息技术培训丰富多彩,教师人人制作课件。我们在2002年5月开展了实验小学首届课件制作比赛,人人参与,涌现了一批制作优美、设计思路新颖的课件。形成了形成了实验小学课件资源盘(一)和实验小学课件资源盘(二)。从优秀选手中选派了十位教师参加区课件制作比赛,有3位教师获得一等奖、3位教师获得二等奖、4位教师获得了三等奖。2003年 月,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第二届课件制作比赛,形成了实验小学课件资源盘(三)。教师通过自主制作到合作完成高质量的课件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2004年我校教师自制课件参加区级说课获得一等奖七人,是教师从理论培训到教学设计的一个量到质的一次飞跃。
7、专题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通常是一个一个的有系统的专题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对大面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经济、简便、快捷。但如果没有很好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那这样的培训就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做法。因此,我们把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训与他们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以真正达学以致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目的。如当老师学习了word 文档的知识和操作后,就要求教师凡是上交的材料尽可能的是打印件,还组织了汉字输入和文档编辑比赛;当老师学习了CAI课件制作后,就要求教师结合所教学科自制课件,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同时也组织了课件制作比赛,还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课件制作比赛;当老师学习了网络基础知识和利用网络获取教育教学所需信息时,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利用网络知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学习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后,学校就组织了学科整合的研究课、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观摩课等供教师学习研讨。
四、动态管理、注重成果。
当然要做好工作,总离不开领导和管理,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校本培训也不例外。为使培训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我校建立一支能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我们动了不少脑筋,推出了一系列的管理举措。如:在决策规划上,我们提出了技术先行的思路;在具体操作策略上,我们以任务主题定内容,以互帮互学求效益;在制度上,我们划定参加培训的年龄段,规定限时完成测试作业要求,还把计算机技术培训成绩列入了教师学年度工作考核的内容;在激励措施上,我们对学习成绩显著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等。
五、反馈评估、注重评价。
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情况的反馈和评估是整个培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达到什么状况,合理科学的评价是必须的,所以我们在研究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了对教师信息技术的评价,从多媒体的使用到课堂设计,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操作,均设计了不同的评价量规,对教师进行定量的分析:
例如:1、多媒体使用登记评价表:采用WEB页面的提交方式,教师开机使用多媒体时就直接通过WEB页面登记,使用完毕后,数据库就记录了教师使用多媒体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简单情况,适时掌握教师在教室里的使用情况。2、课件制作评价表:课件制作评价表可以对教师的课件制作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我们的课件制作活动,让老师了解课件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制作技巧。3、教师培训考勤表:教师在平时培训当中,让老师在考勤表上亲笔签字、真实的记录培训的时间和上机情况。同时记录讲课教师的姓名和授课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的调整教学。4、教师个案调查表:教师自行填写,对自己就课题开展以来的状态进行真实的记录,进行自我的评价,反应了教师在培训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变化。5、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评价量规等级要求:对教师十个模块的成绩根据评价量规进行量化的分析,课题组根据教师的培训情况,评价时不搞一刀切,采用了分年龄段(40岁以上50岁以下和40岁以下两个年龄段)进行要求的方法分别进行量规划分等级。6、实验小学信息技术使用评价量规:考查50岁以下的在职教学人员 ,对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量规,引导教师从这些方面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采用了这一套教师量化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的评价体系,让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适时了解教师的动态,使培训和研究工作科学、有理、有据。
总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深信掌握了信息技术并将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必将产生全新的教育手段必将产生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携手共进,披荆斩棘开辟出以信息技术为基点的教育教学新天地。

8. 继续教育工作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与举措有哪些

1.职业能力拓展与终身学习。互联网时代,终生从事单一职业的传统理念被彻底打破。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知识体系、新的科技工艺层出不穷,对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 罗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鲜牛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有效期到了你的职业生涯将很快腐烂。”无边界职业生涯颠覆了人们“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忙工作”的两段式模式,“活到老、学到老”不再停留于理念层次。为了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致停顿,专业人才要不断规划、审视、选择他们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变化与工作岗位的升级,要求专业人才必须不断接受再教育、再培训,只有保持自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机会寻求到更好的职业发展。为适应职业生涯的无边界变化,不间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成为常态,终身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所必需的。继续教育正以独具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的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发达国家以继续教育作为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我国教育界也致力于重新构建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从综合提高国力、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的战略高度,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建立适应我国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时代要求的教育体制,为职业能力拓展和终身学习模式的建立创造条件。
2.互联网时代新型的学习方式。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智能手机终端的持有量位于全球首位。国内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均在开通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就突破了1亿用户。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扩展了职业生涯的边界,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与交往方式。信息技术在传播信息、创新形式、即时互动等方面存在天然优势,为人们提供了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的E-Learning的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手段,课堂得到了无限的扩展,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实时地学习和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知识。学习过程的人性化能够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继续教育的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传统的教育体系、教育方式,挑战了传统的继续教育理念,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改变着教学的内容与方式。经济发展的进程已证明,互联网时代,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学习方式必将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继续教育的组织与运行方式。
二、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困境
继续教育是广大劳动者,特别是专业人才,实现知识技能更新、拓展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时代,客观地分析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仍然面临着不少现实问题亟待解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立法乏力。继续教育的发展涉及所有社会成员。教育立法是教育优先发展的保证,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在促进劳动者职业技能持续发展和提高的继续教育领域,立法乏力。我国在继续教育立法方面虽然已经起步,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中虽然对继续教育的办学做出了不少规定,但有关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尚未能够实现科学化、体系化。目前,我国还未能制定专门的继续教育法,没有系统、配套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这与我国蓬勃兴起的继续教育需求相悖。
2.质量监控缺失。教育是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我国继续教育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继续教育质量低下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研究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建成完整的、宏观的继续教育监控与评估指标体系。在微观实施层面,继续教育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几乎是处于自由发展态势,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名不副实的现象,甚至以钱换证的情况偶有发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继续教育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一套国家层面的、强制或半强制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3.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各界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继续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高校重视普通教育,轻视继续教育的现象十分多见。无论是地方普通高校还是行业部属的重点院校,都没有将继续教育的工作量作为教师的整体工作量进行要求和考核。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上,很少有教师愿意主动研究继续教育。相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高等学校却十分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将其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就是如此。

阅读全文

与教师网络培训信息化管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