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产成本管理培训机构
1. [车间班组] 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管理实务(深圳,12月12日-13日) [佚名][2009年10月12日][61] 【培训日期】2009年12月12日-13日 【培训地点】深圳 【备注说明】本培训班全年循环开课,如有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培训对象】企业厂长、制造业生产总监、生产经理、车间主任及生产制造主管及一线干部 【课程背景】 产品品种越来越多,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市场环境下,生产部生产压力越来越大:客户要求交货期更短,更准时,且价格更…… 2. [设备管理] 全面生产维护TPM和设备管理(广州,12月26日-27日) [佚名][2009年10月26日][59] 【培训日期】2009年12月26日-27日 【培训地点】广州 【备注说明】本培训班全年循环开课,如有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培训对象】生产副总、生产经理(厂长)、其他各级生产管理者 【课程背景】 TPM是什么?TPM就是工厂通过全面改善活动,将工厂所有损耗降低为零,挑战四大零化极限目标。TPM的根本目标就是“把生产线作业员培养成设备操作能手;把设备人员培养成维修…… 3. [设备管理] 全面生产维护TPM和设备管理(深圳,12月19日-20日) [佚名][2009年10月19日][61] 【培训日期】2009年12月19日-20日 【培训地点】深圳 【备注说明】本培训班全年循环开课,如有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培训对象】生产副总、生产经理(厂长)、其他各级生产管理者 【课程背景】 TPM是什么?TPM就是工厂通过全面改善活动,将工厂所有损耗降低为零,挑战四大零化极限目标。TPM的根本目标就是“把生产线作业员培养成设备操作能手;把设备人员培养成维…… 4. [生产运营]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PMC实务(大连,12月4日-5日) [佚名][2009年10月4日][102] 【培训日期】2009年12月4日-5日 【培训地点】大连 【备注说明】本培训班全年循环开课,如有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培训对象】生产总监、生产经理、生产计划经理、生产计划员、车间主任、物料主管、采购主管及相关人员 【课程背景】 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部门是一个企业“心脏”,统筹营运资金、物流、信息等动脉,其制度和流程决定公司盈利成…… 5. [生产运营]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PMC实务 (深圳,1月16日-17日) [佚名][2009年11月16日][70] 【培训日期】2010年1月16日-17日 【培训地点】深圳 【备注说明】本培训班全年循环开课,如有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培训对象】生产总监、生产经理、生产计划相关人员、车间主任、物料主管、采购主管及相关人员 【课程背景】 “60/40”时间原则(讲师40%,学员60%)、小组讨论/发表,案例分析、自带企业资料现场诊断和实作对策、多讲实践经验,要求学员结合本公司…… 6. [生产运营]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PMC实务(上海,1月14日-15日) [佚名][2009年11月14日][63] 【培训日期】2010年1月14日-15日 【培训地点】上海 【备注说明】本培训班全年循环开课,如有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培训对象】生产总监、生产经理、生产计划相关人员、车间主任、物料主管、采购主管及相关人员 【课程背景】 “60/40”时间原则(讲师40%,学员60%)、小组讨论/发表…… 7. [生产运营] 丰田生产模式TPS与推行基础(苏州,12月18日-19日) [佚名][2009年10月18日][61] 【培训日期】2009年12月18日-19日 【培训地点】苏州 【备注说明】本培训班全年循环开课,如有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培训对象】生产经理、生产主管、车间主任、班组长及从事相关现场管理的人员 【课程背景】 为什么TPS在中国很难成功推行下去? TPS是丰田公司自身的本质,简而言之,它就是…… 8. [车间班组] 一线生产主管的管理能力提升(苏州,12月11日-12日) [佚名][2009年10月11日][75] 【培训日期】2009年12月11日-12日 【培训地点】苏州 【备注说明】本培训班全年循环开课,如有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培训对象】生产经理、生产主管、车间主任、班组长、HR培训主管及从事相关现场管理的人员 【课程背景】 一线主管是企业处于基层位置的管理及执行人员,其督导能力的高低关乎整个团队的成败。有鉴于此,本课程重点讲解一…… 9. [现场管理] 制造企业的生产现场效率提升(常州,12月11日) [佚名][2009年10月11日][70] 【培训日期】2009年12月11日 【培训地点】常州 【备注说明】本培训班全年循环开课,如有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培训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生产经理/主管、车间主任、生产领班、IE工程师,技术人员等 【课程背景】 日本的工业生产效率是美国的3倍!而中国的生产效率只有日本的1/25 !! 为什么?? &…… 10.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管理和实务(苏州,12月18日-19日) [佚名][2009年10月18日][65] 【培训日期】2009年12月18日-19日 【培训地点】苏州 【备注说明】本培训班全年循环开课,如有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培训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生产、物流、采购、质量部门经理、主管、精益专员等 【课程背景】 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和应对,但惟有满足客户要求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能灵活……
『贰』 成本管理培训:为什么要进行成本控制
1、通过成本管理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2、通过成本管理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通过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叁』 常用的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有哪些
1、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是用来描述企业在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产品过程中,其作业与产品价值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例如:存货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只起到有备无患的预防作用,它的存在并不能使企业产品价值增加,因此应尽量减少这种作业成本。
半成品在企业生产部门的传送作业也不能使企业产品价值增加,应运用网络规划的科学方法合理布局企业的生产车间,来减少半成品传送作业使其传送成本最小化。在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企业必须严格区分价值增值作业与价值不增值作业,应尽量减少价值不增值作业从而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2、零库存与准时生产
由于存货管理是价值不增值作业,所以目前许多企业追求零存货,但是,零存货给企业产品生产带来很大风险,一旦供货商违约延时供货或所供材料有质量问题,这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零存货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供货商与客户。
与此相关的就是及时生产方法—JIT,在这种生产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只有在接到订单时,才准时生产,并且生产线上的各种生产部件都在下一个生产步骤需要时生产。这种生产方法要求企业不但能及时、有序的获得各种订单并开发设计产品,同时也要求各种零部件具有高质量高水准、生产工人的技能熟练程度也要达到极高。
因为一旦一个生产环节出错,整个生产过程都要停下来。因此,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企业还要具有快速、灵活的应变能力,一旦出现故障或产生废品要及时处理。
3、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管理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相关、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原材料、技术、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它是与产成品的独特性无关的重复执行的标准化方法和技术。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项作业,按此逐步转移,直到产品最终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
因此,企业的生产过程就是作业消耗资源和产品消耗作业的过程,同时又是价值的形成过程。然而并非所有的作业都是价值增加作业,作业成本法管理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增值作业,尽可能提高增值作业的运作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以至于最终减少成本。
4、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被认为是上世纪末最重要的成本管理研究课题之一,它的核心是产品要全面满足顾客的需求。目前西方制造业一大管理理念就是“质量是免费的(Quality is free)”,也就是说高质量产品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获得的收益问题,因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如返修、销售退回等,要付出额外成本、大幅度冲减收益。
其内涵就是“为顾客提供质量上零缺陷的产品是企业责无旁贷的义务”。对待质量问题,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一定要结合企业的长期利益进行运用,追求质量上零缺陷的产品是企业不顾一切代价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劣质产品或不合格产品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意味着企业要失去顾客、失去市场占有份额,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全面质量管理的起点是应顾客的需求而设计产品,其终点是保证这种产品令顾客满意。
质量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满意的程度。追求质量当然要付出成本的,质量成本一般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它们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而付出的费用。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大公司如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英国的英国通讯公司、日本的富士和丰田公司等都把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他们90年代取得巨大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二、现代成本管理理念
1、成本管理思想革新化
传统的算帐报帐型成本管理模式只计算财务成本,不计算管理成本;只重视事后算帐,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成本管理观念上革新,要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
2、成本管理组织合理化
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
3、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化
要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提高。主要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
4、成本管理手段电子化
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不但可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5、成本管理人才专业化
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现代化早日实现。
三、ERP标准成本管理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现代成本管理需要一个能协调地计划、监控和管理企业各种成本发生的全面集成化系统,从而协助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面向市场来进行运作。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作为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平台,除了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监控和优化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外,ERP也为企业资金管理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控制和丰富的分析功能。企业实行ERP标准成本体系可以优化成本控制流程,减少大量繁琐的日常核算和核对工作。
1、有利于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
标准成本体系的建立要求基层管理者共同参与,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标准成本,并以此作为员工努力的目标和业绩评估的尺度促使广大员工关心成本核算,增强成本意识,对完成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有利于成本控制
ERP标准成本体系通过事前制定的成本标准,对各种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数量界限,可以在事前限制各种消耗和费用的发生;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支出,随时显示节约还是浪费,及时发现超过成本标准的消耗,有利于企业迅速制定改进措施,纠正偏差,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产品成本形成之后,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企业可以进行定期的分析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为未来降低成本指出途径。
3、有利于简化会计工作
在ERP标准成本体系中,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均以标准成本计价,并同时记录成本差异,可以大大减少期末成本计算的工作量,简化日常账务处理。同时,采用ERP成本管理,在通过库存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取出相关成本数据或手工录入数据后,系统就可以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完工产品成本报表、在产品成本报表、成本差异分析表等报表,并保证各种数据来源的唯一性,确保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正确性,从而避免了手工做报表的繁重工作量。
4、有利于价格决策
产品的标准成本是企业进行价格决策和招标议价的一项重要依据。这是因为标准成本提供了及时性、一致性的成本信息,它可以消除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低效率或浪费以及偶然性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从而避免由于实际成本的波动而造成的价格波动情况。作为定价基础,标准成本比会计期间结束后所求得的实际成本更能满足市场对定价及时性的要求。
四、总结
总之,企业生存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即获得利润,必须保证企业生存公式:利润=收入-成本的值>零,且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另外,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
『肆』 企业培训的费用要如何管理
企业培训的费用的管理技巧:
1.企业培训费用要进行界定
①师资费是指聘请师资授课发生的费用,包括授课老师讲课费、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
②住宿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租住房间的费用。
③伙食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用餐费用。
④培训场地费是指用于培训的会议室或教室租金。
⑤培训资料费是指培训期间必要的资料及办公用品费。
⑥交通费是指用于培训所需的人员接送以及与培训有关的考察、调研等发生的交通支出。
⑦其他费用是指现场教学费、设备租赁费、文体活动费、医药费等与培训有关的其他支出。参训人员参加培训往返及异地教学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
3.企业培训费用要进行分析
每年进行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情况分析,对培训效果达成情况进行评估,保证预算投入的有效性;做好培训效果四级评估,运用先进评估方法衡量培训投入对公司业绩提升度。严格控制培训经费列支范围,费用使用方向集中到培训活动的实施,对培训活动附带的一些培训服务项目,如培训场所提供的场地服务以外的项目要严格控制,培训过程中产生的通讯费、奖品费、差旅费等不得不列支培训项目,严格控制列支项目,以保证培训经费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伍』 企业管理培训课一般费用多少
企业管理培训课一般价格都在10万左右吧。
就是在合适的价格里学习最好的课程。
有个朋友在学清华总裁班,据说课程、师资、服务等方面都是极致的,价格也不高。
觉得好久采纳一下呗
『陆』 培训成本概念
一、培训成本的含义
培训成本是指企业在员工培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培训之前的准备工作,培训的实施过程,以及培训结束之后的效果评估等各项活动的各种费用。
直接培训成本是指在培训组织实施过程之中,直接用于培训者与受训者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如培训教师的费用,学员的往来交通、食宿费用,教室设备的租赁费用,教材印发、购置的费用,以及培训实施过程中的其他各项花费等。
间接培训成本是指在培训组织实施过程之外企业所支付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如培训项目设计费用,培训项目的管理费用,培训对象受训期间工资福利,以及培训项目的评估费用等。
二、培训成本的构成
在西方人力资源会计中,员工培训成本被定义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它是指企业为了使新聘用的人员熟悉企业、达到具体岗位所要求的业务水平,或者为了提高在岗人员的素质而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时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的支出,有助于员工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因此,从本质上来看,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是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的投资,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投资。
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主要包括人员定向成本、在职培训成本和脱产培训成本。
(一)人员定向成本
定向成本也称为岗前培训成本,它是企业对上岗前的员工进行有关企业历史、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时所支出的费用。它包括培训者和受训者的工资、教育管理费、学习资料费、教育设备的折旧费等。
(二)在职培训成本
在职培训成本是在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它包括培训人员和受训人员的工资、培训工作中所消耗的材料费、让受训人员参加业余学习的图书资料费、学费等。
在职培训往往会涉及机会成本问题,它是指由于开展在职培训而使有关部门或人员受到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从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如有关人员离开原来岗位所造成的损失、由于受训人员的低效率或误操作给整条生产线,乃至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产量和质量造成的影响等。
(三)脱产培训成本
脱产培训成本是企业根据生产工作的需要,对在职员工进行脱产培训时所支出的费用。脱产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委托其他单位培训、委托有关教育部门培训或者企业自己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
根据所采取的培训方式,脱产培训成本可分为企业内部脱产培训成本和企业外部脱产培训成本。内部脱产培训成本包括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工资、培训资料费、专设培训机构的管理费等;外部脱产培训成本包括培训机构收取的培训费,接受培训学员的工资、差旅费、补贴、住宿费、资料费等。
培训成本与参与培训的人员在企业中所担任的职务、所接受培训的层次、培训单位等有密切的关系。
三、掌握培训成本信息的意义
掌握培训成本的相关信息,具有以下重要意义和作用:
1.可以了解培训总成本的构成,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情况;
2.有利于对不同的培训项目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
3.有助于合理确定培训项目在设计、实施、评估和管理上资金的分配比例;
4.用于分析比较不同小组员工的培训资金分配情况;
5.便于进行成本控制,进行成本一收益的对比分析。
总之,要切实保证企业培训的需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在培训计划实施前,企业必须全面掌握培训成本相关信息,才能做好员工培训费用预算的编制工作,为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上的有力支持,从物质上保证培训计划的贯彻执行,不断提高员工培训的实际效果和经济效益。
『柒』 通过成本管理课程的学习,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开展成本管理工作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成本管理常见问题
我们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往往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的标准,这种做法是非常片面的。因为成本仅仅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却反映不出这种耗费的效益。例如企业投产新型差异化产品,从短期看往往开支较大,但实际上这种新型差异化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得到更高的成本效益。所以,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为了企业长期稳健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本效益思想,这样才会有利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
一、企业的眼前利益要与长期发展需要相结合
成本管理方法的选择首先要服从于企业战略,因为在不同的战略条件下企业成本管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以产品差异化战略取胜的企业就是在不增加成本差距的情况下生产比对手更优质、更独特的产品,通过显示产品差异吸引客户,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通过精良的产品设计和优质服务等方法,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的企业则是在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与对手没有差别的情况下,依靠努力降低成本、扩大生产、降低售价等方法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片面地追求降低成本,往往引发短期行为。不注重长期投入影响了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这对以产品差异化战略取胜的企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企业成本控制的同时还要兼顾产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重视成本管理措施与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战略目标相适应。
从成本管理的技术层面来讲,为了兼顾企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均衡实现,高管层可以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以企业上年度的净利润为基础设定一个百分比额度,作为企业今年用于战略发展需要的专项资金,用于支付研发费用、培训费用等等,而其它任何用途都不得占用这项资金。如果企业今年没有用完这笔钱,可以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但是必须控制费用总额不能超支。
不允许战略发展专项资金超支的目的就是为了兼顾企业的短期利益。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仅仅存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均衡性问题,并不存在哪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企业如果为了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而放弃长期利益,那么短期不愿意未雨绸缪,长期必然会陷入临渴掘井的困境;而企业如果为了长期利益而不兼顾短期利益,则难免面临眼前的危机。企业短期“皮之不存”,长期“毛将焉附”?对于下属投资中心和利润中心的战略发展管理,也可以参照设立专项资金的方式进行控制。如果下属公司或事业部的经理不重视战略发展投入,除了用平衡记分卡中“学习与成长”的指标进行考核奖惩之外,同时不允许下属公司以其它任何理由动用这笔资金。
二、高管层忽视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成本计划、成本决策的正确性往往依赖于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财务部门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这个管理体系实施的基础--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适合内部管理者使用的营运资讯累计方法和表达技术,也就是首先建立起财务数据统计、计算、分摊的流程和办法。
如果企业定额管理、成本的原始记录、作业活动成本分摊、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管理制度等成本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将直接导致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考核、成本决策等工作缺乏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而缺乏真实可靠基础的数据将会直接误导管理层做出不当或错误的决策。所以,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健全成本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
三、成本控制工作不应当仅局限于制造成本,需要进行成本全过程控制
长期以来,成本控制一直集中在生产阶段,然而,80%的产品成本早在设计阶段就已经被锁定了,这就使得开发、设计、确定工艺流程阶段降低成本的潜力大幅增加了。所以,企业需要树立“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思想,把价值工程作为实现目标成本的手段。例如在新产品设计之前,可以根据预期的售价减去目标利润和税金,求得产品的设计目标成本,以此从根本上控制产品成本,从而保证新产品不仅在技术上是先进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财务部门预测和监控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将成本计算与产品设计进行一体化分析,力求达成根本性的成本下降。
四、成本控制只重视账面成本,不重视提高生产效率
大多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在账面成本分析方面,如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的价格、行政管理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很少有企业考虑如何从提高营运效率方面降低成本,例如设法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员工劳动效率等。而企业高效的成本控制工作首先就应该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从提高生产效率入手。
在成本效益思想的指导下,成本工作的绩效考核指标应根据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成本效益)进行设定。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成本工作的绩效考核指标以成本效益为核心进行设定,将更加有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五、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传统的成本管理对制造费用是按照产品的工时进行分配的。这种分配方式暗含着一个假设--制造费用的发生与产量(工时)和材料成本直接相关,并且呈正比例。这种观念适用于品种单一、大批量、成本主要体现在制造成本方面的企业。
对于产品中科技含量高、批量小、工艺复杂的企业,产品单位材料成本和工时与前者相比基本相差无几,但是二者单位产品的总成本却相差很多。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就会高估低科技含量产品的成本,或者低估高科技含量产品的成本。成本计算错误将会导致企业生产决策的错误,这种错误对于企业来讲是足以致命的。
作业成本核算法是以作业活动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活动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产品成本的管理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成本动因理论,即费用的分配应着眼于费用发生的原因:产品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消耗资源--资源耗费导致成本发生。这种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跟踪记录,动态反映了成本形成的过程,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
六、企业成本分析体系不完善,难以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企业中成本分析工作不仅要分析产品生产过程及经济方面因素,还要将分析对象扩大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特别是要深入到技术领域,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成本分析工作的作用,不仅可以用于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还应该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在分析时间方面,应该增强分析的时效性,将过去的事后分析为主逐步发展为以事前分析为主。
但是许多企业的高管层不重视成本分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成本分析状况基本表现为:
(A)成本分析局限于事后的定期分析,没有开展日常分析和预测分析。
(B)成本分析局限于生产成本分析,没有开展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分析。
(C)成本分析仅限于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没有开展成本效益分析。
七、成本考核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导致成本分析工作不能有效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成本考核工作不能落实到位,一般来讲首要原因是企业没有进行成本责任管理,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责任控制、责任核算、责任分析、责任信息反馈的管理体系,使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不能落实到明确的责任主体,考核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成本责任管理体系,但是人力资源部没有配合财务部将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和绩效激励体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造成财务部门只能考核各部门的经济责任,分析并发现部门营运中的问题,但是却不能促使各部门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自己的工作,最后导致财务管理的前期工作变成无谓的浪费,这种事例在现实工作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捌』 如何增强企业成本管理效果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人们在生产中劳动效率高低,也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是:1.强化企业于(职)人员的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发挥更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生产的不断发展。2.据商企业干(职)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3.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大技改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其一,改进劳动组织,搞好定员带理,压缩非生产人员,精选生产人员,发挥技术优势;其二,改进生产组织形式,合理使用和调配劳力,建立健全劳动管理制度,提高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中的劳动消耗量就减少了,可以使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等费用降低。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对生产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成本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裁减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很多,如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的材料等,这些途径的采用,能提高产品的产量,但不一定非要裁员。当然,若是通过购置新机器设备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则可能使人员产生过剩的情况。
二、 提高产品质量 减少产品无形损失
产品质量好坏,是反映企业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企业生存、市场销售的体现。为满足人们(社会的及个人的)需要和社会主义建设,企业必须狠抓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损失,提高产品合格率。在各生产环节中,严格把握质量关,执行操作规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另外,产品质量与成本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可以两方面去认识:在一般情况下,高质量的产品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础之上的,成本是原因,质量是结果。但有时企业的高成本却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造成的,一是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会加大产品成本。二是伴随质量低劣出现的产品质量不稳,使得产品售后的维修服务费用增加。因此要树立提高质量就是降低成本的观念,减少废品损失、产品售后的维修
服务费用,减少由于商品过时、过季和供过于求造成产品贬值而形成的无形损失。因此,保证合理的产品质量,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产品的成本,在相同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保证产品的价格优势,从而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保证合理的产品质量,又能够消除和尽可能减少产品的无形损失及废品损失和返修的费用,那么产品就能以较低的价格投放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因此,在降低成本中必须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无形损失。首先是按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和组织生产;其次是尽量缩短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待售时间;再次是减少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待售数量。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对市场需求的灵活而快速的反应机制,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一旦市场有了需求便迅速进行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把无形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 降低材料消牦
降低材料消耗,是增加产量的前提和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狠抓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等的材料节约。严格控制材料第一成本关,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率。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中材料的成本,也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因为在产品成本中,通常是材料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在一些加工行业更是如此。由于材料的消耗量较大,因此,降低材料消耗的潜力很大。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诸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材料数量差异分批核算法等,使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
四、 提高设备的利用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产的实践经验,设备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的设备在进行综合利用下,要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不断提高利用效率。这不仅可以形加产品产见,而且可以减少单位产品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程度,要加强设备的技术改造,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设备利用率。
五、 严格控制、节约费用开支
企业应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坚持勤俭办厂,反对铺张浪费,尽量降低制造费用,节约生产费用,严格控制期间费用,压缩非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的项目较多,应对每项费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如对低值易耗品、办公费等,应制定相应的费用定额和开支标准,促其不断降低。尤其是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和完善内较经济责任制。严信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标准。
六、 源配置效率,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自然资源
企业要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必须具备各种各样的资源。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各项资源才能发生相互作用,不同的资源配置会形成不同的生产能力。创造不同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谋求有效、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各项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才能降低产品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资源的取得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但资源组合是不需支付成本的。企业应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最佳资源组合,利用无需支付成本的最佳资源组合,创造超额价值。资源组合形成的创造超额效益的能力,建立在个别资源和企业人员的劳动基础之上,通过人的劳动对各项个别资源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七、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仍然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应通过及时采购、及时生产、及时销售,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的关键,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信息管理为纽带,把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尽可能地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这样就能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作出快速、灵敏反应、一旦市场有了需求,就组织产品的生产、原材料的零部件的采购,产品完工后就可立刻进入销售领域。这样就能把原材料、零部件、在产品、产成品的资金占用、有形和无形损耗及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八、重视信息管理,建立信息沟通体系
信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产品,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柱。进行预测需要搜集有关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与其他部门沟通和协调需要传递信息;领导做出决策、计划下达执行的过程也是信息流动的过程。同样,控制活动也离不开信息,要想及时发现偏差,采取适当的修正行动,首先必须有信息反馈,掌握有关环境变化的信息、计划执行结果的信息。目前,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信息的扩散与应用大大加快,决策、交易可在瞬间完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最早获得准确详实的信息,及时作出准确预测、正确决策,谁就能拥有主动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竞争风险,防范由于信息原因造成的预测不准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否则,信息匾乏必将使企业难以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不能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不能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从而使企业遭受风险损失。可见,重视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反馈、预测、决策网络将决定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兴衰存亡,企业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畅通、清晰、高效的信息沟通体系。这对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