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员工培训的意义
一、培训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员工培训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发展员工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胜任现在的日常工作及未来的工作任务。在能力培训方面,传统上的培训重点一般放在基本技能与高级技能两个层次上,但是未来的工作需要员工更广博的知识,培训员工学会知识共享,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或服务能力。同时,培训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得以提高,为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果提供帮助,因为员工提供更多晋升和提高收入的机会。
二、培训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为进军更大市场打好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员工培训可提高企业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员工培训就是要不断培训与开发高素质的人才,以获得竞争优势。尤其是人类社会步入以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为重要依托的新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获取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企业的竞争不再只依靠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精良机器和雄厚财力,而主要依靠知识密集型的人力资本。培训是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智力资本包括基本技能、高级技能以及自我激发的创造力。因此,这要求建立一种新的适合未来发展与竞争的培训观念,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培训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包括生产过程质量、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质量等。毫无疑问,培训使员工素质。职业能力提高并增强,将直接提高和改善企业工作质量。培训能改善员工的工作质量,降低成本;培训可增加员工的安全操作知识;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水平;增强员工的岗位意识,增加员工的责任感,规范生产安全规程;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四、培训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工作绩效体系。在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员工技能和角色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比如建设团队。今天的员工已不是简单接受工作任务,提供辅助性工作,而是需要参与企业管理与服务的团队活动。在团队工作系统中,员工扮演许多管理性质的角色。他们不仅具备运用新技术获得提高客户服务与产品质量的信息、与其他员工共享信息的能力;还具备人际交往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体活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尤其是培训员工学习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可使企业工作绩效系统高雄啊运转。
五、培训可以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传播企业价值观、宗旨、精神等。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工作目更重要的是为了“高级”需求——自我价值实现。培训不断教给员工新的知识与技能,使其具有接受挑战性的工作与任务的能力,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这不仅使员工在物质上得到满足,而且使员工得到精神上的成就感。通过培训传播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内容,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凝聚力、员工归属感,使企业始终处于发展高速公路之上。
Ⅱ 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目的在于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
1、吸引人才;企业重视培训才能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因为培训不仅是企业发展地需要,更是人才自身的需要。
2、培养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将员工培养成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
3、留住人才;培训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企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培训,员工的工作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为企业的高速发展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意义在于向员工传授其他更为广泛的技能,使员工的技能有单一技能向多重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与组织发展的需要,利用培训与开发来强化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培养员工的客户服务意识,提高员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员工与组织同步成长。
培训实质上是一种系统化的智力投资。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升值,公司业绩改善,获得投资收益,它区别于其他投资活动的特点在于它的系统性,企业的员工培训是一个由多种培训要素组成的系统。它包括了培训主体、培训客体、培训媒介[1];包括了培训的计划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实施子系统、评估子系统;它还包括了需求分析过程、确立目标过程、订立标准过程、培训实施过程、信息反馈过程、效果评价过程等。
企业培训效益是指受训者经培训提高回到工作岗位所带来的效益与培训投资的差额。差额的值越大培训效益就越高,反之培训效益越低。从投资与收益的角度进行考虑,员工培训转化为产出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它涉及到培训内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培训方式是否恰当、培训时机选择性等因素,也涉及到员工对培训的内容是否吸收、是否有效地运用于工作活动等。因此,培训对企业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间接的过程,如何能够实现培训的高效益应该是企业培训管理的重要内容。
Ⅲ 在职培训的重要性
理论体系中, 在职培训作为人力资本投资重要内容之一, 现有在职 培训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职培训是一个有计划、连续的系统过程 一是培训是有目的的。 培训计划的目的就在于造就一批能够更加周到地考虑问题的主管, 或 者造就在工作环境中更有能力的技师, 或者造就在复杂环境下的领导者。 企业和个人关注的最终 落脚点是培训可以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绩效。 二是指培训本身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始于对培训需求的分析评价,通过确定培训目标,选 择、设计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最后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进而反馈、修正。 三是指培训系统总是与企业的其他系统功能发生相互作用,培训效果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 果。 在培训管理者确定什么类型的培训计划可能有效之前, 需要对企业的整个环境进行系统的考 察。 2、在职培训是企业发展的支柱。在职培训会增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通过培训,可以使 具有不同价值观、信念,不同工作作风及习惯的人,和谐地统一在企业之内。 3、在职培训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人才的价值在于积极的态度,卓越的技能和广博的知识。 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通过在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以保证企业有动力。 4、在职培训是“转亏为赢”的重要手段。探究某些企业经营不好的原因,不重视培训往往就 是一个重要原因。一定要从重视在职培训入手。其中重要手段是在重整濒临倒闭的公司之际,首 先必须彻底改变干部以及从业人员的观念。 5、在职培训是企业挖掘本身资源的手段。如果一个企业一味“舍近求远”只从外部市场招聘 人才,而不重视内部资源的开发,将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二、目前国有企业的员工培训状况 目前,国有企
Ⅳ 如何理解培训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一、培训对现代企业经营发展具有补偿的作用
企业培训支撑着企业经营发展的机动性,为员工充能,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和积极性。面对外部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济环境,为了谋求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利用企业培训对企业文化、企业战略进行革新,更新企业管理者经营理念和员工知识技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供应链的作用。
二、培训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市场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的竞争,而企业若想提高竞争力,毫无疑问培训作为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知识扩充,使员工具有更优秀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以不断维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培训可以提高生产力
通过培训,员工的技能水平提高,在生产商品或服务时,减少了生产或服务时间,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和推销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企业将产品或服务送到用户受众,从而降低企业人力服务成本。
Ⅳ 要写一篇《论在职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学位论文,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求大神点拨,要创新!
1、从提升战略理解能力写;
2、从强化企业文化认同度写;
3、从增强执行力角度写;
4、从培养管理人才队伍角度写。
Ⅵ 企业管理员工在线培训有什么好处
能够提升员工,同时在线培训可以节约时间成本,画质清晰,直播流畅,无广告弹窗,直播,回放可以重复观看,视频分类清晰,优势很多
Ⅶ 如何发挥职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企业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
一. 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要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工作。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无外乎“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四个方面,选人即人力资源配置是最初环节。只有做好人力资源配置,不发生“大马拉小车”或能力与工作要求不相符的情况才能调动各方面人才的兴趣,使之产生好的绩效。人力资源配备之所以说能发挥人才作用、提高组织绩效,因其存在以下特点:
(一)人力资源配备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对于一个组织来说,组织目标的确定为组织活动明确了方向;组织结构的建立,为组织提供了实现目标的条件。但是,由于人力资源配备不适当而导致组织结构不仅不能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保证,而且还会干扰组织的有效活动,阻碍和破坏目标的实现。因此,人力资源配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组织活动的成效。 在人力资源配备中,主管人员的配备无疑是关键问题。主管人员是组织中对他人及其工作负责的管理人员,他们的基本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其他成员能在组织内一起工作,以完成预期的任务和目标。由此可见,主管人员在组织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人物。
(二)人力资源配备是做好领导与控制工作的关键。从管理系统论来看,人力资源配备以计划和组织工作为前提,是计划工作和组织工作的落实,又为领导和控制工作奠定基础。一个组织,如果人力资源配备不当或不完善,如主管人员的德才与职务要求不相符,其主管人员无法发挥出色的才能,就不可能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使其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同时,下属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势必会给控制工作带来更大困难,使控制范围扩大,难度加深,从而加重上层主管的监督和纠偏工作。因此,就管理系统而言,人力资源配备是其它管理职能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三)人力资源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组织发展的能动因素是人,其中主管人员又起决定作用,而人力资源配备专门从事组织结构中各种职位的充实工作,因此同组织的发展息息相关。这是一项动态的职能,不仅配备目前所需的各种人员,也为将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从事组织活动所需的各类人员作好准备。所以说,人力资源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国外许多学者认为,19世纪是经济学人才的盛世,20世纪是管理人才的天下。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组织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和管理人才又是竞争的焦点。日本在50年代,曾把选拔管理人才和培养企业经营者作为振兴日本经济战略的大事来做,为当时日本“十年倍增计划的实现”和持续高速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公司的人力资源配备主要从工作分析、选聘、职业生涯规划等几个方面加以关注。通过细致的、定期的工作分析,确定组织结构,理清岗位特点,明确选人方向。选聘内、外结合,以内部招聘为主,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发现最适合的人才;外聘面向社会,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式,全面分析应聘者能力,使企业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才。为控制人才流动产生的短期管理缺失风险,为每一位人才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人才的发展方向并加以培训。
二. 要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应到尊重人才,只有尊重人才才能使其从内心里产生为企业奉献的理念。
《第五代管理》的作者查尔斯·M·萨维奇说过一句妙语:怀疑和不信任是公司真正的成本之源。
人们在强调管理的时候常常喜欢引用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人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管理成本就高,所以我们认为,企业管理最起码的一条规矩就是对人的尊重。
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始终牢记这样一条准则:他的职责是帮助员工成功,如果利用权力欺压员工,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至少不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管理者。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用他的权力、他的专长、他的影响力来帮助员工成功。管理者不能让自己手下的员工不断失败、不断炒员工的鱿鱼。
让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心理距离拉近,让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互相激发灵感、热情与信任,这样的理念在中层以上管理者中达成了共识。有位专栏作家参观英特尔公司时,看到当时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葛鲁夫的格子间与员工的格子间一样大小后,很尖刻地指责葛鲁夫这种做法比较虚伪,葛鲁夫却回答说,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不想让权力放大,给员工造成心理压力,以便能更好地与员工进行交流。
公司管理者不仅表面上与员工拉近距离,还真正关心员工,不单是关心员工的家长里短,更重要的是关心员工的前途和未来,包括员工的各种奖励,也包括员工学习机会、得到认可的机会和得到发展的机会。
公司管理人员从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尊重员工不同的思维方式。100%的求同思维,常常让创新之苗过早夭折。作为一个经理或高级主管,你如果不能容人,你只喜欢提拔那些想法、做法和你一致的人,就会在你的周围聚集一批与你思维相似的人,那时你就很危险了,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周围的人并不能帮你,因为你们的想法和做法都如出一辙。
世界上的扭亏高手Unisys掌门温白克说:“一家企业要成功,关键是一定要爱护你的员工,并帮助他们,否则他们也不会帮助你的企业。对待员工一定要诚实,要有一致性,不能朝令夕改,一定要把你的心拿出来给他们看,要心心相印,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跟你走。”
三. 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应做好对人才的培训工作,使之能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以便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人才不是万能的,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持续不断的对其进行培训才能保持其意识常新,在工作中才能产生创新的想法。公司建立了以人力资源部为主管部门、其他部门设立兼职培训员的培训网络体系,通过学分制来促进员工技能的提升。学分制采用设立目标学分(不同层级的人设立不同学分目标,如一般员工180学分,带有一定职称的人员200学分,部长240学分……)的形式,通过自学或工厂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目标。
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大体上可分为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及非在职培训等三种。
(一)职前培训:职前培训指组织对新招聘员工分配工作前进行的培训,又分为一般性的职前培训和专业性的职前培训。新进厂的一般岗位员工,只做诸如安全、纪律、工厂结构、企业文化等一般的培训,岗位所学知识由部门培训网络完成;对于有特殊知识要求的——人才的培训,除一般性培训外,再为每一位员工制定专门的岗前培训计划,使之全面系统地了解公司。
(二)在职培训:在职培训是另一种公司常采用的培训方式,员工在培训期间多带职带薪。这种培训方式按其性质和目的的不同,又分为补充能力培训、人际关系培训、运用智慧思考培训。其中运用智慧思考培训指各公司为解决有关问题指定部分员工聚合在一起,激励参加的员工高度运用智慧与思考,群策群力,提出处理问题的策略、程序与方法,以协助领导解决问题,例如TPM管理、QC、ERP项目小组等等。
(三)非在职培训:这种方式不经常用,一般仅限于中高层领导。它是指公司的员工暂时离开现职、脱产到有关学术机构或学校以及别的组织参加为期较长的培训。
此外,公司根据培训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规划如下几类培训方法:
1.理论培训:这是提高主管人员管理水平和理论水平的一种主要方法。尽管主管人员当中有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还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接受进一步的培训。这种培训的具体形式大多采用短训班、专题讨论会等等,时间都不很长,主要是学习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某一方面的一些新进展、新研究成果,或针对一些问题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等。
2.职务轮换:职务轮换是使受训者在不同部门的不同主管位置或非主管位置上轮流工作,以使其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的工作内容,得到各种不同的经验,为今后在较高层次上任职打好基础。
3.提升:(1)按照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计划的提升。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将来被提拔到更高一级职位上的主管人员。它是按照计划好的途径,使主管人员经过层层锻炼,从低层逐步提拔到高层。(2)临时提升。临时提升是指当某个主管人员因某些原因,假如度假、生病或因长期出差而出现职务空缺时,公司指定某个有培养前途的下级主管人员代理其职务。这样,临时提升就既是一种培养方法,同时对公司来说也是一种方便。
4.设立副职:副职的设立,是要让受训者同有经验的主管人员一道密切工作,后者对于受训人员的发展给予特别的注意。这种副职常常以助理等头衔出现,如人力资源部部长助理等。
5.研讨会:研讨会是指各有关人员在一起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或决策。通过举行研讨会,公司中的一些上层主管人员与受训者一道讨论各种重大问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机会,观察和学习上级主管人员在处理各类事务时所遵循的原则和具体如何解决各类问题,取得领导工作的经验。
6.最佳交流实践:通过与管理水平超过自己的公司进行交流实践,提高人才的各项技能和工作热情,为公司进一步的提升储备资源。公司借助与百威公司的交流机会,组成以各类人才为主的交流小组,在SOP、CPCPR、工厂单一效率、口味一致性和EHS等方面全面进行实践,改善了工作中的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无论采取哪一种培训方式、何种方法,都会提升员工自我需要的满足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绩效。
四. 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应设计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
(一)选择合理的薪酬激励方式。公司对员工进行行为塑造时,采用四种方法,即正面强化、反面强化、惩罚、消退。强化的手段有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两种不同的时间组合模式。连续强化对于初期的、不稳定的、不常出现的行为有很好的强化效果,但这种强化会很快导致满足感,对奖励麻木,失去奖励效果。而且撤消强化,行为会迅速消退。相比之下,间歇激励适用于稳定的、经常出现的行为。间歇激励比连续激励的效果好,能够有效克服激励的惰性,长久地发挥作用。所以,企业在设计薪酬系统时,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企业倡导的行为,采用正面强化扩大效果;对于企业员工规范,运用反面强化加以实现;对于企业禁止的行为,通过惩罚给予约束;对于同企业没有利益关系的行为使其消退,要把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薪酬激励的效果。
(二)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切实避免激励项目“固化”。关键是要建立一种动态的激励机制,使所设计的薪酬项目“活”起来,尽量避免项目的“固化”。如,为调动某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可以采取适当提高奖金系数,结合企业效益浮动的办法。同时,还应该设置更为灵活的奖励项目,前者侧重调节不同类别人员的分配档次,后者侧重间歇激励。当员工某项工作或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时,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当员工提供正常劳动时,不予奖励也不予处罚;当员工完不成工作、出现重大失误或绩效差时,则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这样,就能够保持薪酬激励的公平性,激励效力才能更加持久。
(三)必须针对行为和事件进行激励。企业在进行薪酬激励时,应当非常明确地针对行为和事件,而不应该看“人”,只要组织需要鼓励的行为与事件出现时,就应该马上进行奖励,不管行为对象是谁,都应该一视同仁。如果人为地划分等级,有意偏袒和照顾一部分人,使之区别于其他员工,游离于规章制度之外,就会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破坏整个薪酬系统的公平性,从而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最终导致整个薪酬系统的低效。
(四)薪酬分配应依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如果使员工感受到薪酬与贡献之间的正比关系,就会有效地激励员工,所以,公司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员工业绩考评体系。首先,对各岗位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分析,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关系、工作条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其次,进一步规范考评程序,对考评员进行培训,确保考评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第三,引进新的测评工具,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考评方式,对员工进行全面考评,规定各种考评的权重,采用量化指标定量评分,得出考评成绩;第四,将员工业绩考评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严格兑现,确保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本公司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1)月度考核 将公司年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直至分解到个人,根据月度完成目标的好坏进行激励。(2)年度考评 一年两次在德、能、勤、绩几个方面对人才进行考评,运用360度打分法全面评价每个人才的绩效,对得到认可最高的员工授予劳动模范或现金称号,并给予一定数量的物质奖励,安排旅游度假;对排名靠后的员工采取降级、领导谈话的方式进行诫勉。
(五)针对员工不同层次需求进行激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五种层次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严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来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激励的效力。如,针对生理需求,企业可以提供合理的基本工资;针对安全需求,可以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险;针对归属和爱的需求,可以提供带薪休假,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也可以培育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企业文化氛围等;针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可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六)薪酬激励必须遵守效益原则。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一个创造不了效益的企业就没有生存下去的必要。相反,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积极开拓新市场、新领域,使产品和服务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满意,就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支付给员工更多的薪酬,提供更丰厚的福利待遇。所以,企业薪酬激励的方向一定要向效益高、利润大的部门和单位倾斜,向创造和带来效益的人才倾斜。只有遵循效益原则,才会使薪酬激励发挥更大的效力,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五,用企业文化来引导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其实,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相比有很大的区别。科学管理依靠单纯的责任感和工作原则,客观合理地处理各项事务,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优于其他组织管理体系。但同时也由于这种管理体制排斥感情因素,容易扼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难接连不断地产生新的发明创造。
一个企业除了最初的物质条件外,人才则是构成企业的根本。因此,对人的管理才是管理的根本,无论是什么企业,都离不开对人的管理。如何使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必须从制度上确立人才激励机制,使人才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优秀企业的人才管理制度是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具体而言,可以从树立典型宣传中对员工进行正面教育。先进人物是指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业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作为一种活的样板,为企业中其他员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样,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强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采用各种文化活动把企业中发生的某些事情戏剧化和形象化,不但对员工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而且也能生动地宣传和体现企业的价值观,使员工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深刻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它不需要用许多的道理来阐释,就能使员工的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一切思维和行动围绕公司转,为公司发展而努力。
发挥人才作用的方法综述 综上所述,在现今企业竞争由产品竞争转变为人才竞争的时代,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的配备、培训并将合适激励机制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才能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人才的工作绩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Ⅷ 员工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
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1.为企业造就人才,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在现代企业研究经济增长问题若单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和劳动力等角度,已经不能正确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起重要作用的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逐步转移到人才的竞争上来,但是,人力资本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它需要资本的投入,在企业中并非一切人力资源都是人力资本资源,只有通过一定的投资方法——培训,才能使掌握知识技能的人成为企业一切资本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本。
2.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还可以让员工获得与企业要求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让每一位受训者的工作行为和精神面貌都要体现企业的优良形象,这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提高员工对组织创新的认识,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培训让员工领悟到企业保持恒久生命力的唯一办法就是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变革,否则就会被淘汰。培训中无论是增加员工的智力,还是提高员工的技能,抑或是改善员工的人际关系,都要培养员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潜力。同时,可以让员工认可新观念,认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打破员工认同的固有的观念,接受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新观念,可以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没有人能够详细地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一个企业想要永葆生产经营的活力,就必须让自己的员工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以使自己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人力资源竞争的优势,以立于不败之地。
4.使新员工尽快进入角色。通过职前培训让新员工尽快熟悉企业环境,了解企业文化及其所要承担的具体工作。尽可能地消除新员工的种种担心和疑虑,让他们全面、客观地了解工作环境、企业氛围和新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5.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从而提高用人成本的使用效益。企业通过对员工有效的培训,使员工知识结构、观念及工作技能得到明显改善,直接促进了员工工作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损耗,并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成本的关键是,必须保证企业每个岗位的员工能够具备必备的技能和知识来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经调查,经过培训与员工与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相比,其劳动效率、劳动质量及产出均明显提高,同时损耗能够大幅度下降。
6.改善员工工作态度,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广泛的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在留住人才方面越来越重要。 有助于提高和增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