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習雙語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雙語學習對孩子的復智力開發以及製表達能力都有極大的好處。而語言越早學習,學習的效果越好;晚學,不只是辛苦,還很難學好另外,同時學習多種語言,並不會互相干擾,所以為孩子營造一個雙語學習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像聖頓教育這方面做得就非常不錯。
⑵ 藏區農村雙語教師培訓總結
培訓與管理的重要。
沒有範文。
以下供參考,
主要寫一下主要的工作內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績,最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總結就是讓上級知道你有什麼貢獻,體現你的工作價值所在。
所以應該寫好幾點:
1、你對崗位和工作上的認識2、具體你做了什麼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動腦子去解決的。就算沒什麼,也要寫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你如何通過努力解決了
4、以後工作中你還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實哪些知識
5、上級喜歡主動工作的人。你分內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備,即事前准備工作以下供你參考: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評價、總分析,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總結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基本不誇大,缺點基本不縮小。這是分析、得出教訓的基礎。
2.條理要清楚。語句通順,容易理解。
3.要詳略適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寫作時要突出重點。總結中的問題要有主次、詳略之分。
總結的基本格式:
1、標題
2、正文
開頭:概述情況,總體評價;提綱挈領,總括全文。
主體:分析成績缺憾,總結經驗教訓。
結尾:分析問題,明確方向。
3、落款
署名與日期。
⑶ 雙語學習指的是
教學時中文英文同時使用,或者這個課程英文那個課程中文。
⑷ 如何學習雙語的建議
由於時代的腳步,我們不得不更新自己的思維,對於雙語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了,而我自身也學習了多種語言(英語、日語、法語等)我把我學習的經驗介紹給你吧O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讓孩子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從枯燥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從那種教師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我要你學,學生被動地學習,被動地接受而轉變為學生自己感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感受求知的樂趣,感受獲得知識的成就感和歡樂。雙語教學尤其如此。
「雙語教學」既不同於普通的外語教學,也不同於用母語進行的學科教學,「雙語教學」的意義在於通過雙語的教與學架設一座由母語專業知識體繫到外語專業知識體系的橋梁,雙語教學的實踐更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習方式的探索,是在師生互動中展開教學 的一種新的教學摸式。如果教學方法不當,課堂沉悶乏味,只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畏難情緒,失去學習的樂趣和動力,產生厭學心理,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筆者從事《歷史與社會》一門課的雙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一點點地摸索,得到點滴體會,願與大家共同交流。
Motivation——動機原則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動機是激勵人們進行某種活動的內部動力或內部原因。學習動機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導致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
動機越崇高,所產生的動力就越強大,越持久。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激發周恩來刻苦學習的動機,是一種崇高的動機。在課堂上,我對學生說: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最難掌握的語言,我們有幸為中國人,天然的有利條件使我們能流利地使用漢語表達我們的思想,我們在語言的世界裡已擁有了一件強大的武器;而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全球經濟趨向一體化,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於優勢,我們就需要了解世界和讓世界了解中國,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參與國際競爭。英語就是我們交流的工具和武器。就像馬克思所說: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外語是人生奮斗的武器)。如果掌握了這兩種強大的語言,我們就擁有了征服世界的最強大的武器,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對學習有推動作用,具有強烈學習動機的學生,往往具有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堅強的學習毅力」。
學習動機會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產生學習的渴望。有了想努力學好英語的動機,學生就會把雙語課當作難得的學習機會,拓寬視野,增加知識的吸取通道。
Hobby——興趣原則
只有動機還是不夠的,還要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會使學習者在學習時感到,學習不是任務,沒有壓力,而是一種快樂,是一種高層次的享受。「興趣維持著個體恆常的腦的優越狀態。興趣驅使人指向所願意接近的對象,驅策人對事物進行鑽研和探索,這一特點使人易於保持積極狀態,興趣能派生快樂和安逸,舒暢和滿意。」
雙語教學中,一定要運用適當的方法引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魅力,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結合教學內容我引用一些精美的小詩(beautiful little poems)來領略語言的美麗,來消化課堂知識。如講述人應有善良的品德時,我引用了英國詩人卡里的是詩歌《善良的心地是花園》:
Kind hearts are the gardens, 善良的心地是花園,
Kind thoughts are the roots, 善良的思想是根株,
Kind words are the blossom, 善良的語言是花朵,
Kind deeds are the fruits . 善良的行為是碩果。
優美的詩歌,陶冶孩子們的心靈,使學生體會到善良的品質的寶貴,把抽象的理念變得生動、形象。
在雙語教學中,還可以引用外語電影(movies)原文,如在講述《家庭》一課時,我引用電影《阿甘正傳》中女主角的一段話:My God! Make me a bird, so I can fly, far far away from here.(上帝啊,把我變成一隻鳥吧,讓我遠遠地飛離這里吧)。精彩的對白,強烈的情感,使孩子們認識到,家庭的幸福有多麼重要。而且當孩子們感到原來外文原版電影的對話我們也能懂,會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和樂趣。
引用名人名言(famous quotations)也是引起學生興趣的很有效的辦法。在講述人的社會化一課時,我引用了Sail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沒有目標好像航海沒有羅盤)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又引用了愛迪生的名言Success is one per 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 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成功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使同學們懂得要努力學習才能成功。又引用西蒙斯的「Instry keeps the body healthy, the mind clear, the heart whole, the purse full。」 (勤奮使身體健康,使心情開朗,使思想專注,使經濟充裕)通過引用這些飽含著智慧的名言,起了勵志作用,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講述一些有趣的故事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歷史本是活生生的,但如果照本宣科,就會變得枯燥、單調。我用英漢雙語講述華盛頓Father of his Country .The American people love and admire George Washington, their first President. They honor him in books, in monuments, and in these words : first in peace, and first in thehearts of his countrymen. 林肯的奮斗歷程,馬丁 路德 金的夢想,都有很優美的英文故事。在一個個美麗的故事中,陶冶了同學們的情操,在愉悅中培育了學生的品格。
Simple——簡約原則
用雙語授課,要盡量用簡單的詞彙來講述。要使學生能夠聽得懂,盡量少用比較生的詞彙,以免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和逆反心理。使學生易於接受,樂於接受。符合認知規律,認知規律是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由簡單開始,隨著知識的積累,視野日益開闊,認知能力日益增強。一般說來,雙語教學有三個層次的要求:即第一是在學科教學中做簡單滲透,比如教師在上課時可以用英語講述重要定理和關鍵詞,運用一些常用的、基本的口語等,從而使學生可以多獲得一些聽、說的機會,提高外語水平;第二是整合層次。教師在學科教學時可以交替使用中英文,讓學生聽懂、且學會如何用外語表達學科知識內容;第三是用雙語思維層次,要求教師和學生都能在課堂中熟練使用母語和外語來學習知識,思考解答問題。我教的學生是初中年級,處於整合層次和雙語思維層次的過渡階段,單詞量有限,所以要盡量用淺顯的語言來講。由淺而入,由易入難,趣味生動,讓學生易學、樂學,逐漸地、適當增加深度,每次前進一點點。隨著知識日漸漸豐富,能聽懂的、能用英文表達的越來越多了,此時,驀然回首,看看走過的路,師生都會充滿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注重簡單易懂的同時,還要強調語言的優美。簡單不等同於粗陋。這就像中國的寫意畫,簡單的線條,略略幾筆,卻能勾畫出優美的圖畫。用英語來說就是simple but elegant.如在講述《家庭》一課時,我用East and west, home is best.(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土窩)這句簡單而優美的話來講家的溫馨可愛;用林肯的朴實真摯的All I am, or I can be, I owe to my angel mother(我的存在,我的所能,都歸功於我慈愛的母親)來抒發母愛的偉大;用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濃於水)來形容血緣親情的寶貴。這些話語雖然簡單,但充滿了優美的韻味和深刻的哲理,又朗朗上口,效果很好。
Humanism——人文原則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所以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歷史課程標准》前言指出:「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人文素養,以應對新世紀的挑戰。」明確提出培養「人文素養」是歷史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學生正處於一個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時期,求知慾強,性格的可塑性很大,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時期,也是性格形成並趨於成熟時期。「青年時代培養崇高的人生觀、道德觀,胸懷為國為民的志向,必然會使學生具備崇高的情感,」有頑強的毅力克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意志是人自覺地克服困難去完成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突出體現。」歷史上很多重要人物之所以能做出驚人的業績,是與他們具有頑強堅韌、百折不回的性格分不開的。
美國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正當壯年時卻得了脊髓灰質炎,半身癱瘓、言語不清,但他以驚人的毅力戰勝了疾病,重返政壇,坐著輪椅沖上了總統的寶座。他當選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席捲世界的經濟危機使全國一片恐慌,。羅斯福在首次就職演說中鏗鏘有力地說:「我們唯一值得恐慌的就是恐懼本身,是那種無名地、沒有道理的、毫無根據的害怕。」他大刀闊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穩定了社會秩序,恢復了經濟,以後又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了貢獻。正如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在他的獲獎作品《老人與海》中告訴我們的:「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通過這些事例的分析講授,易於激起同學們的熱情,有利於培養學生形成頑強堅韌、不畏艱險、百折不回的性格。在雙語教學中,用英語講述這些歷史人物的業績和品格,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又培養了他們頑強堅韌、不畏挑戰的精神。
Prize——贊揚原則
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說過,贊揚是人類生活的陽光。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表現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贊揚,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每個人都有被肯定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青少年尤其如此。「在課堂過程中,學生能夠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學習經驗,而成功的學習經驗又會使他們在隨後的學習中獲得進一步的滿足。教師的贊揚,同學的羨慕和欽佩,在班級中地位的提高,使其受尊重的需要得到滿足」。所以當學生表現好時,要贊揚、鼓勵,如You did a good job.(做得真棒!)Well done! Well done! (做得好!做得好!) That』s great !(太好了!) That』 amazing! (你太令人吃驚了!)I didn』t expect you to do such a good job.(沒想到你做得這么好!)I』m very proud of you.(我為你感到非常驕傲。)適度的鼓勵和贊揚,會使個體的自尊心得到滿足,自信心得以增強。得到教師的贊揚是學生自我價值得到肯定的證明,「因此教師要重視情感投資,與學生建立起互相尊重和互相信賴的師生關系,不以權威、監督員的形象出現在學生的面前,而是通過自己的言行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學生樂於開口講英語,享受用另一種語言表達的樂趣。教師的贊揚,如同陽光,映照同學們的笑臉,一片燦爛,會使學習變成樂趣,變成享受!
⑸ 對雙語學習的看法200字作文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的《給未來的記憶》,書中提到先生關於雙語學習的看法:「想讓孩子掌握雙魚的人盡管去做沒有問題,但要注意仔細觀察孩子,發現有很吃力的苗頭,應該打消這個念頭。因為勉強去做這種事,將來有可能在精神上患病。而且,雖然我對此持有不同的意見,但大多數精神科醫生都會把這個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我覺得,雙語的痛苦,說白了就是雙重文化的痛苦,精神就是在被兩種不同的文化撕裂開。把自己內心存在的日本文化和瑞士的文化一切為二,我自己深知這種痛苦的程度,覺得在這種重壓下,人可以病到看上去像是的了分裂症一樣,也很正常……
「而難以讓人簡單判斷的是,真有一些人,如魚得水般地熟練應用著多種語言……所以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說雙語就是不好,但一定要慎重留意多觀察,否則會有非常危險的事情發生。
⑹ 學雙語從我做起300字作文
對於雙語班來說,
不管是在什麼班級,
只要學習遇到了矛盾,
就需要進行處理的,
學習漢語以及英語,
都是相互交流的語言方式,
相關的矛盾,
就應該取長補短的。
⑺ 2014黨校雙語學習自我鑒定
一個大綱哦。供參考。你可以根據需要縮減
自我鑒定
一、學習情況概述、學習習目標的完成情況和取得的成績(詳細寫哦)
二、思想認識、學習紀律的遵守等
三、存在的問題、努力方向和下一步工作計劃
通過學習,我掌握XX,具備XX。我將在以後,繼續努力,不斷提高
⑻ 如何加強雙語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一)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並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 .初學英語的學生,對英語又充滿著好奇和神往,因此利用學生的這種心態,一開始就要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一旦對英語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自覺地參與各種英語學習活動,並從中獲得樂趣.要使學 生對英語產生興趣有各種途徑,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筆者常用的教學興趣教學方法有課前五分鍾自由交談,帶著任務自主學習新授知識,小組交流學習心得,用游戲,唱歌,表演等形式展示,小組內學習成員互相幫助,恰當使用鼓勵性評價等等. (二)精心備好每一節課,提高教學質量. 充分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備課這一環.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在備課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響授課的質量.就同一教師來說,進行公開教學時,教學效果一般都比平時好,原因並非公開教學時,教學能力提高了,而在於教師備課比平時充分得多,進行了認真的籌劃和精心的設計.可以說,任何一堂成功的課,無不凝結著教師備課的心血. 1、備課時,教學設計應該以學生為本. 教學設計以學生為本,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在教學設計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為學生創造主動參與學習的條件和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觀察、多思考、多說、多嘗試,教師真正的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英語的主陣地,從而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2、備課時,使用適合本班學生發展的學習方法. 在教學設計中,確定有利於學生發展的學習方法,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結合,以活動為主體,為學生創設適合的情景,使學生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中有效學習.探索適應小學生個性特點的 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備好課,做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 3、備課時,課堂教學活動要目標明確 新課程理念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能夠用英語做事情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主要體現.所以,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廣泛採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易於學生參與體驗的任務型教學活動. 4、備課時,創設合理情境. 英語情景教育就是把「快樂學英語」的理念融入英語教學中,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地置身於英語的環境中,感覺到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英語教學中,情景教學法不僅活潑生動,能夠營造氛圍和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英語教學設計必須從交際的情景出發,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5、課堂教學語言應簡明易懂 正確使用英語課堂用語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的一種有效手段.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應十分重視正確使用課堂用語,在備課時結合課本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課堂對話情景做好充分准備,充分發揮它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簡單明了的指令語能夠使教師講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生實踐語言時間增多,這樣也能節省出更多的教學時間開展其它的教學活動. (三)教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得法者,成績不斷進步,積極性更高,求知慾更強.而學習不得法者,雖然花的時間和精力不比別人少,但成績就是不理想,並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失去進取的信心.可見,成功的學習依賴於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如何指導學生的學法,從而達到減少兩極分化,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1、課前,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預習要求,藉助於生詞表、工具書,進行預習尋找疑問.新課內容經過預習,不僅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問題所在,在聽課中容易做到有的放矢,而且比較容易進入教師設計的角色,聽懂同學對話和表演,這有利於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2、課堂上要指導學生最大限度調動一切感官,力爭做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 例如,在讀背單詞時,指導學生根據發音規律、語音規則拼寫單詞,而不是機械地背單詞字母的順序. 在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時,指導學生根據一定的情景,積極踴躍地參加英語情景表演;在平時生活中,要他們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機會,用英語進行交流,用所學內容靈活地編小對話、看圖對話等.使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既練口語,又練習聽力. 在做聽力訓練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先依據題目、關鍵詞、圖片、圖表及要回答的問題展開聯想,去預測將要聽到的內容,然後再指導 他們盡量利用大腦中儲存的背景知識來幫助理解說話者說的內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增加學生的信心. 在學習閱讀課文時,指導學生根據任務在文中找出關鍵詞,遇到不會的生詞,通過上下文或背景圖片進行猜測等. 3、課後,教師要指導學生的課外學習.鼓勵他們閱讀英語書籍,了解西方文化. (四)溫故而知新,及時復習,提高教學質量. 艾濱浩斯遺忘規律告訴我們,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慢,特別是識記後48小時之內,遺忘率高達到72%,所以,不能認為隔幾小時與隔幾天復習是一回事,應及時復習,間隔一般不超過2天.「溫故而知新」,「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些話語我們都很熟悉,的確,復習是記憶之母,我們鞏固所識記過的材料的最好方法就是復習!睡覺前和醒來後是兩個絕佳的記憶黃金時段!我常要求學生在睡前的這段時間內復習一下白天或以前學過的內容,這時稍加復習便可恢復記憶,早晨起床後,由於不會受前攝抑制的影響,記憶新內容或再復習一遍昨晚復習過的內容,則整個上午都會記憶猶新.所以說讓學生睡前醒後這段時間千萬不要浪費,如能充分利用,可收事半功倍之功. 總之,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需要多方面因素有機結合.在「教」和「學」這對矛盾中,「學」是主體,起決定作用,「教」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主導作用.教師也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更新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最 大限度地開發學生潛能,使他們真正實現用英語交際.在老師有計劃的組織和耐心幫助、正確引導下,在學生長期積極密切的配合下,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是能夠得以逐步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