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培訓需求分析的技術模型有哪幾種
循環評估模型
循環培訓評估模型旨在對員工培訓需求提供一個連續的反饋,以用來周而復始地評估培訓的需要。在每一個循環中,都需要從組織整體層面、作業層面和員工個人層面進行分析。
全面性任務分析模型
全面性任務分析模型是指通過對組織及其成員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以確定理想狀況與現有狀況之間的差距,從而進一步決定是否需要培訓和培訓內容的一種方法。其核心是通過對一項工作或一類工作所包括的全部可能的任務和所有可能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分析,形成任務目錄和技能目錄,以此作為制定培訓策略的依據。
任務分析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且需要一種系統的方法,應該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
1.計劃階段
2.研究階段
3.任務和技能目錄階段
4.任務或技能分析階段
5.規劃設計階段
6.執行新的或修正的培訓規劃階段。
績效差異分析模型
策略與全面性分析方法相似,但績效差距分析方法是一種重點分析方法。績效差距分析方法的環節如下:
1.發現問題階段。
2.預先分析階段。
3.需求分析階段。
前瞻性培訓需求分析模型
在很多情況下,即使員工目 前的工作績效是令人滿意的,也是同樣需要培訓。尤其是對知識型員工的前瞻性培訓就非常必要。同時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戰略目標的調整,企業生命周期的演進,以及員工個人在組織中個人成長的需要,針對適應未來變化的培訓需求也會長生。
⑵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中,勝任力模型有哪些
勝任力模型構建相當於企業內部「畫像」,對各個崗位應該具備的能力要求進行提煉,以便於後期進行內部人才評估、選拔,外部進行人才招聘。
至於什麼樣的企業需要構建勝任力模型,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界定或者對與錯。合易建議對於發展初期的企業應以經營為主,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勝任力模型的構建、管理。對於發展到一定階段或者某個時間節點(比如3-5年)的企業可以進行規范管理,適當構建勝任力模型,通過管理促進企業經營發展。也就是應根據企業的情況決定是否構建勝任力模型,管理要適配企業經營發展。
勝任力模型構建一般是對各個相似的崗位進行歸類,按照序列進行模型的構建,而不是一個崗位構建一個勝任力模型,一般需要經過以下幾步:
1、序列的劃分,一般分為管理序列、職能序列、研發序列、營銷序列、生產序列等(每個企業不同,需要針對性的分析);
2、各個序列素質能力模型構成分析:一般管理序列包括通用素質能力和管理者素質能力;各個序列的員工包括通用素質和本序列素質能力要求。
3、確定素質能力項並定義:一般是通過訪談調研、資料分析、問卷調研等確定各個序列的素質能力項並進行定義。如問題解決能力:通過自身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以合適的方法、措施予以解決的能力。
4、行為點總結:在確定素質能力項後,經過BEI訪談調研、問卷調研、績優與績差人員對比等歸納總結各個素質能力項的行為點(注意:素質能力行為點應該內容全面、互補包含)。如:
5、行為點分級描述:對各個行為點進行分級描述,一般分為三級,級別越高、要求越高。
⑶ 如何運用柯氏四層次評估模型實施培訓效果評估
1培訓效果評估的柯氏模型
,升和企業文化的認同,通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雙贏」,是企業獲得發展的最根本手段。因此,科學的培訓評估對於企業了解投資的效果、界定培訓對組織的貢獻、證明員工培訓所做出的成績非常重要。
培訓效果評估有很多方法,目前國內外運用得最為廣泛的培訓效果評估方法仍然是美國學者Kirkpatrick在1959年提出的培訓效果評估模型,亦稱「柯氏模型」。Kirkpatrick於
1959年提出的「反應」、「學習」、「行為」和「結果」的四層培
,這四個層次實施從易到難,費用從多到少。在實際運用中,怎麼選用這四個層次?該評估到哪一個層級?很多企業沒有認真思考過,導致培訓評估只停留在初級階段,沒有做第三、第四層次的評估,即沒有對員工培訓後在工作崗位上行為的改變和給企業經營業績帶來的變化進行跟蹤。
2、培訓效果評估工具選用不恰當。培訓評估工作在我
國處於探索階段,在各個層面評估的具體工具、方法的選用上不成熟,特別是有些企業生搬硬套評估方法,沒有運用適合企業自己的方法,導致培訓評估流於形式,未能真正起到改進培訓、改善績效的作用。
3、培訓效果評估缺乏反饋環節。不管你選用了哪幾個
訓效果評估模型可以被稱為培訓評估領域的經典。
Kirkpatrick把培訓評估分成四個層次:
[1]
層次的柯氏評估模型,培訓效果評估最關鍵的一環是反饋、溝通。很多企業重視培訓評估,但是其評估卻與實際工作脫節。培訓效果的檢驗僅僅局限於培訓過程中,沒有融入實際工作,造成了培訓與日常工作脫節。
反應:這類評估主要是考核學員對培訓方案的反應,學員對培訓項目結構、培訓講師的看法,培訓內容是否合適和方法的看法等。通過這個層面的評估,了解學員對本次培訓的總體反應和感受。
學習:該層的評估主要是測量受訓人員對原理、技能、態度等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行為:主要考察受訓人員培訓後在實際崗位工作中行為的變化,以判斷所學知識、技能對實際工作的影響。
結果:結果層的評估上升到組織的高度,即判斷培訓是否對企業經營成果具有具體而直接的貢獻。這個層面評估內容是一個企業組織培訓的最終目的。
3柯氏模型運用建議
柯氏模型是目前我國企業培訓評估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培訓評估模型中最經典的理論。如何使用這一模型,有效評估培訓效果,從而改進培訓,提高企業人力資源,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⑷ 人力資源培訓系統模型包含哪些環節和內容
人力資源分六大模塊,其中之一的培訓系統環節有,培訓需求分析,制定培訓計劃,培訓計劃實施,培訓效果評估。大致是這幾個環節,而每個環節具體又細分好多內容!願對你有所幫助。安好~
⑸ 培訓效果,需要怎樣的評估模型
如何評判培訓目標的達成,分析培訓是否給受訓者帶來知識的改變和能力的提升,最終給企業和社會帶來效益,培訓效果評估管理在現代企業中日益凸顯其重要性.多模式的培訓效果評估多模式的培訓效果評估分層次評估模式柯克帕特里克模型是迄今為止國內外運用最廣泛的模型。由威斯康星大學教授唐納德?柯克帕特里克於1959年提出來的,他按照評估的深度和難度遞進的順序將培訓效果分為4個層次: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和結果層。反應層即受訓人員對培訓項目的反應和評價,是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中的最低層次。它包括對培訓師、培訓管理過程、測試過程、課程材料、課程結構的滿意等。行為層行為層是測量在培訓項目中所學習的技能和知識的轉化程度,學員的工作行為有沒有得到改善。這方面的評估可以通過學員的上級、下屬、同事和學員本人對接受培訓前後的行為變化進行評價。考夫曼(Kaufman)擴展了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模型,他認為培訓能否成功,培訓前的各種資源的獲得至關重要,因而應該在模型中加上這一層次的評估。他認為,培訓所產生的效果不僅僅對本組織有益,它最終會作用於組織所處的環境,從而給組織帶來效益。因而他加上了第五個層次,即評估社會和客戶的反應。分階段評估模式CSE評估模式是加利福利亞大學評價研究中心提出的。該評估模式的特點是針對整個培訓過程分階段進行評估,因而不受時間、條件限制,也較容易操作。與其他評估模式相比,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階段性、綜合性與全程評估相結合上。因其將整個培訓的發生、發展過程分為階段進行評估,從而有效地獲取培訓過程中的各階段、各環節的可靠信息,不斷控制、調整和改進培訓工作。CIPP模型與CIRO相似,這種方法認為評估必須從情境、投入、過程和成果四個方面進行。我國企業培訓評估存在的問題企業高層和人力資源工作者普遍對培訓評估的重視程度不夠。一份針對企業領導和培訓工作者的問卷調查表明,只有10%-15%企業培訓得到了評估,60%的被調查者認為培訓評估不重要。培訓效果評估只停留在評估的初級層次。目前國內運用得最為廣泛的企業培訓效果評估方法仍然是美國學者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培訓評估模型,但大部分只進行反應層、學習層兩階段的評估。對於評估行為層次與結果層次,由於實施費時、費力、費錢,培訓的成本效益量化難度大,因此在企業內用的相對比較少。培訓評估採用的工具和手段單一。目前絕大多數企業採用的評估工具是問卷調查和課後評估法。對於其他評估工具,如訪談法、技能練習、後期培訓、行為觀察、對比組法等採用的較少,這可能會導致評估工具不能有效反映培訓項目的內容。培訓評估缺乏量化指標。一個科學有效的評估應該是定量和定性相結合,以確保評估的科學准確性。而定量指標的缺乏是目前許多企業存在的普遍問題,主要原因除了培訓評估體系本身不健全外,變數取數困難,周期長也是該項工作的難點,這使得培訓評估失去了科學性。
⑹ 關於培訓的金字塔模型
長江路步行街有
我看見過
還有就是黑水路那裡有模型玩具
還有衛星廣場那裡有模型店
可以給你做··
⑺ 培訓效果,需要怎樣的評估模型
如何評判培訓目標的達成,分析培訓是否給受訓者帶來知識的改變和能力的提升,最終給企業和社會帶來效益,培訓效果評估管理在現代企業中日益凸顯其重要性. 多模式的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效果評估管理是指收集企業和受訓者從培訓當中獲得的收益情況,以衡量培訓是否有效的過程。培訓效果評估通過不同的測量工具評價培訓目標的達程度,並據此判斷培訓的有效性以作為未來舉辦類似培訓活動時的參考。其目的是便於企業在選擇、調整各種培訓活動以及判斷價值的時候做出更明智的抉擇。培訓效果評估產生於上世紀50年代,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經歷了從定性評估到定量評估、分層次評估到分階段評估等階段,在這里筆者介紹二種類型的評估模式。 分層次評估模式 分層次評估模式主要有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的四層次培訓評估模型、考夫曼(Kaufman)的五層次評估模型、菲力普斯(Phillips)的五級投資回報率(ROI)模型等。 柯克帕特里克模型是迄今為止國內外運用最廣泛的模型。由威斯康星大學教授唐納德?柯克帕特里克於1959年提出來的,他按照評估的深度和難度遞進的順序將培訓效果分為4個層次:反應層、學習層、行為層和結果層。 反應層即受訓人員對培訓項目的反應和評價,是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中的最低層次。它包括對培訓師、培訓管理過程、測試過程、課程材料、課程結構的滿意等。 學習層該層次的評估反映受訓者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主要測定學員對培訓的知識、態度與技能方面的了解與吸收程度等。 行為層行為層是測量在培訓項目中所學習的技能和知識的轉化程度,學員的工作行為有沒有得到改善。這方面的評估可以通過學員的上級、下屬、同事和學員本人對接受培訓前後的行為變化進行評價。 結果層它用來評估上述(反應、學習、行為)變化對組織發展帶來的可見的和積極的作用。此階段的評估上升到組織的高度,但評估需要的費用、時間、難度都是最大的,是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的難點。 考夫曼(Kaufman)擴展了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模型,他認為培訓能否成功,培訓前的各種資源的獲得至關重要,因而應該在模型中加上這一層次的評估。他認為,培訓所產生的效果不僅僅對本組織有益,它最終會作用於組織所處的環境,從而給組織帶來效益。因而他加上了第五個層次,即評估社會和客戶的反應。 同樣,菲力普斯(Phillips)於1996年提出五級投資回報率(ROI)模型,該模型在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層次模型上加入了第五個層次:投資回報率。形成了一個五級投資回報率模型(見圖1).第五層次評估是培訓結果的貨幣價值及其成本,往往用百分比表示,重點是將培訓所帶來的收益與其成本進行對比,來測算有關投資回報率指標。由於投資回報率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可以包含培訓項目的任何效益,這里將投資回報率看作培訓項目的成本和效益相比後所得出的實際價值。五級投資回報率模型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評估方法。 分階段評估模式 典型的評估模型有CSE評估模式、CIRO評估方法、CIPP模型等。 CSE評估模式是加利福利亞大學評價研究中心提出的。該評估模式的特點是針對整個培訓過程分階段進行評估,因而不受時間、條件限制,也較容易操作。與其他評估模式相比,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階段性、綜合性與全程評估相結合上。因其將整個培訓的發生、發展過程分為階段進行評估,從而有效地獲取培訓過程中的各階段、各環節的可靠信息,不斷控制、調整和改進培訓工作。
⑻ 如何構建基於能力模型的人才培訓體系
一、明確不同層級的功能定位與職責要求
英盛觀察公司戰略決定企業培訓發展方向,培訓永遠依附於企業戰略目標而不可能超越企業戰略目標而單獨存在。此外,單個培訓體系的適用范圍應該是企業里某一類工作性質相同的職種人群,如營銷人員培訓體系、技術服務人員培訓體系、財務人員培訓體系等。因此培訓體系開發的第一步是了解企業的使命和戰略目標,分析並明確本職種的功能定位和職責要求,即搞清楚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需要這個職種做些什麼工作和提供什麼成果,要培養出具備何種能力的人才。在這一步驟中,培訓部門需要與該職種業務部門一起,對企業高管、戰略管理部門等進行訪談,同時分析企業長、中、短期發展規劃,自上而下地明確企業戰略目標下對該職種的核心能力要求。在此過程中,培訓主管部門和業務部門要共同著手解決兩個問題:企業的戰略目標要求我們職種做什麼,為了實現戰略目標我們職種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二、以崗位任職條件和能力模型為基礎
企業的職位體系和崗位能力模型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型平台。職位體系通過對企業內各種人群的工作屬性、素質種類、工作流關系、報酬取得方式的劃分,明確企業的職類、職種和職位,為人員的分層分類提供依據。培訓體系建設的前提是能清晰界定員工屬於何種職類(管理類、研發類、技術類)、何種職種(市場開發、專業技術服務、服務等)、何種職位。
崗位能力模型則提供了企業戰略目標下對某一職種的綜合要求,包括不同的知識、技能水平、職業素養和經驗成果,因此根據崗位能力模型基本上可以推導出培訓課程。但這一過程常出現的問題是,一個人從新員工到資深員工會有多個級別,如何在培訓體系中體現出級別之間的差異。崗位能力模型與一般模型的重要區別是崗位能力模型必須明確各級員工的行為標准,即不僅規定了做什麼、怎麼做,還規定了每一級別要做到什麼程度。此外,在根據崗位能力模型設計培訓體系時,也不能脫離員工的能力現狀,做好該職種人員的學歷結構、專業匹配結構、工作經驗結構的分析,以便使培訓體系更具可行性。
三、將培訓與員工職業發展和晉升相結合
培訓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是培訓與職業發展相結合,員工在哪個級別,就接受哪個層面的培訓,或者接受了哪個層面的培訓,就至少應該有往那個級別發展的傾向和可能,兩方之間不能錯位和脫節。在崗位任職資格中,會明確某一職種內的各種職級,假設商務職種中有如下幾個級別:新員工、商務執行人員、商務經理助理、商務經理、高級商務經理,那麼培訓體系也應遵循相應的分層分類原則,劃分級別並相互對應,同時每一級別的培訓要有內容、程度、形式的差異。
培訓內容上,職級越低的員工,培訓內容量和信息量越大;越到高級,內容越應該聚焦到少部分核心內容。
培訓程度上,職級越低的員工,著重在基本知識面的培養,對其考核的要求也是了解即可;越到高級,越側重知識背後的規律掌握,對其考核要求應該是融會貫通。
培訓形式上,職級越低的員工,偏重課堂講授式的培養與師帶徒的方式,強調的是系統性與及時性,同時以內部培養為主;越到高級,越側重發散性和開放性的案例式培養,同時盡量多可制度能的外派學習。
四、建立完善的培訓管理與保障機制
管理課程比較好的做法是為每一項課程建立課程卡,課程卡對課程的全部屬性做出了規定,包括:課程編碼、課程系列、課程名稱、課程性質、時間安排、課時、培訓形式、考核形式、責任部門等,課程卡積累多了可以編製成課程手冊。從員工角度來看,能清晰地了解到企業給自己提供了哪些培訓資源,其中又有哪些是自己當前階段需要完成的;從培訓部門角度來看,可以全面地掌握該培訓體系中的課程信息,對培訓體系中的知識組成做到心中有數。
對培訓對象的管理中,一種比較有效的做法是把培訓與任職資格晉升相結合,培訓部門可在任職資格定級評價管理制度中做出規定,如修滿規定學時方能取得申報任職資格高一職級的資格;培訓出勤率超過一定百分比方能取得申報任職資格高一職級的資格;規定時限未修滿相應職級的培訓課時,做任職資格降一級處理。同時,為保證專業培訓師資,也可要求某一職級以上人員,當年培訓輸出課時未滿規定課時,做任職資格降一級處理。
除做到以上幾點外,還需要對已經建立的培訓管理體系持續地進行動態維護。培訓體系的實質是一個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下的人才培養機制,當企業的總體目標、發展水平、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都會帶來對員工能力要求的變化;沒有一成不變的戰略目標,同樣沒有一成不變的培訓體系。因此要實時動態對培訓體系進行修正,根據企業成熟度與該職種成熟度設定修訂周期。發展相對穩定、業務流程相對固化、職種水平相對成熟的企業可以把培訓體系修訂周期設定為5—10年,反之,企業處於高速發展、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不斷變化,其新職種、新角色、新功能不斷涌現的情況下,可以縮小培訓體系修訂周期,以保證培訓體系能即時滿足企業人才培養和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