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用植保無人機培訓是極飛好還是慧飛好
選擇大疆
DJI 大疆農業
農業生產的進步,離不開技術創新。DJI 大疆農業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為全球用戶提供基於無人機技術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推動農業生產轉型升級。
智能高效,引領未來農業
先進的農業智能裝備,完善的生產數據採集、處理、分析、決策系統,為農田規劃、作物監測、病蟲害防治、農事管理提供高效可靠的解決方案。
植保作業-T20 植保無人飛機
為政企用戶提供全方位農業植保數據監管與分析服務,支持大疆植保無人機以外第三方設備的接入,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定製化專項服務。
B. 農藝師繼續教育的內容包括哪些
第一條 資格標准
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和技術知識,以及本專業有關標准、規范、規程和法規,了解相關專業知識及本專業國內外最新科技動態和市場發展需求;能將新技術成果應用於工作實踐,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本部門、本專業的生產計劃、規劃,提出科研、推廣項目、工作方案並參加實施;有較豐富的專業技術工作經驗,解決生產或科研中本專業有一定難度的技術問題,業績較顯著,並取得有一定價值的科技成果,或在引進、消化、吸收、推廣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發展產業化經營,推進依法治農中取得較好效益;公開發表、出版本專業有一定水平的專業性文章、論文、著作;有指導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工作的能力;能運用外語和計算機獲取信息及進行學術交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資格條件適用於從事作物、園藝、中草葯、蠶桑、食用菌等的良種選育、引進、繁殖、栽培、耕作改制、生長調節劑、土壤調查、土壤肥料測試、土壤改良與利用、肥料利用及新型肥料研製與開發、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土壤環保、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預測預報和防治、植物檢疫、農葯質量及殘留量檢測、農葯與植保機械的開發與應用、農業環境質量檢測、管理與保護、蠶繭收烘、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產品貯藏保鮮與加工及相關專業的規劃、設計、技術研究與推廣和科技管理與教育、服務體系建設、農業法制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等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
第二章 申報條件
第三條 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要求
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取得助理農藝師資格後,年度考核均為合格(稱職)以上。
取得助理農藝師資格後,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在規定的年限上延遲申報。
(一)年度考核為基本合格(基本稱職)及以下或受警告處分者,延遲1年以上。
(二)受記過以上處分者,延遲2年以上。
(三)偽造學歷、資歷,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者,延遲3年以上。
第四條 學歷、資歷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符合以下條件者,可申報農藝師資格:
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或大學專科學歷,取得助理農藝師資格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
(二)獲得農業或相關專業以下學歷(學位)者,經考核合格,可初定農藝師資格:
1.博士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
2.獲得碩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後或雙學士學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
第五條 繼續教育要求
取得助理農藝師資格後,按照《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的要求,結合實際專業技術工作需要,參加繼續教育,達到規定的要求。
第三章 評審條件
第六條 專業理論知識要求
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以及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熟悉本專業有關的技術標准、技術規程和技術規范等;了解《農業法》、《農業技術推廣法》、《種子法》、《產品質量法》、《江蘇省實施〈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植物檢疫條例》、《農葯管理條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江蘇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與本專業有關的法律、法規;了解本專業及相關專業國內外最新科技動態和市場需求。
第七條 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要求
取得助理農藝師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從事作物、園藝、中草葯及食用菌栽培和良種選育、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產品貯藏保鮮與加工、農業教育、農業環保、農業執法、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加完成市(廳)級以上下達的項目;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人承擔縣級下達的項目。
2.參與市以上有關法規、條例的起草或參加撰寫本專業國家、行業、地方、企業技術規程或產品標准。
3.參加制定本地區、本部門或本專業的發展規劃與實施方案、年度計劃、技術規范、規程3項以上。
4.參加選育當地1種以上作物優良品種,或參加1個以上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的引進、轉化與推廣工作。
5.參加當地1種以上作物的優質高效配套栽培技術的試驗、示範與推廣。
6.參加當地耕作改制、優化布局、調整種植結構或進行多種形式間套混作或立體農業栽培技術的開發研究與推廣應用。
7.參加當地優化農業生態體系內資源合理利用及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的生態種植技術(模式)的開發、研究與推廣。
8.參加研製、生產1種以上新產品,或在農產品貯藏保鮮、加工環節中引進或改進1項以上新技術、新工藝。
9.參加1種作物較大面積的優質農產品基地產業化生產、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標准化示範區的規劃、設計、實施和技術指導工作。
10.參加縣以上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農業環境檢測站、種子質量檢測站化驗室的建設與計量認證,承擔農業環境質量、農產品及種子質量檢測。
11.參加2種作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技術開發和推廣工作。
12.從事農業及其服務體系建設、科技管理、教育培訓、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執法等業務技術工作。
13.參與運用信息技術在農業范圍內進行數據信息綜合處理、分析預測等。
(二)從事土地利用和土壤肥料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加完成市(廳)級以上下達的項目;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人承擔縣級下達的項目。
2.參與市以上有關法規、條例的起草或參加撰寫本專業的國家、行業、地方、企業技術規程或產品標准。
3.參加制定本地區、本部門或本專業的發展規劃與實施方案、年度計劃、技術規范、規程3項以上。
4.參加本地區土壤資源、地力普查及普查資料的分析整理總結工作。
5.參加縣以上土壤肥料中心化驗室的建設與計量認證、土壤肥力動態監測、土壤理化現狀化驗分析與肥料質量檢測。
6.主持1種主要作物肥料運籌、平衡施肥及配套技術的研究與推廣,並提出1項有價值的復混(合)肥料的配方建議。
7.參加當地各種新型肥料及生化制劑應用技術的研製開發與推廣。
(三)從事植保、植檢及農葯、葯械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加完成市(廳)級以上下達的項目;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人承擔縣級下達的項目。
2.參與市以上有關法規、條例的起草或參加撰寫本專業的國家、行業、地方、企業技術規程或產品標准。
3.參加制定本地區、本部門或本專業的發展規劃與實施方案、年度計劃、技術規范、規程3項以上。
4.參加本地區主要作物病、蟲、草、鼠及其他有害生物或天敵種類或植物檢疫對象普查的規劃、實施與材料分析總結。
5.參加當地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及遷飛性害蟲和氣流傳播病害的監測與預測預報。
6.參加研究制定和推廣1種以上作物病蟲草鼠害的綜合防治配套技術或1種無害化病蟲草鼠害防治配套技術或1種以上植物檢疫對象的綜合治理撲滅配套技術。
7.參加當地植物檢疫的產地檢疫、調運檢疫及對國外引種材料進行疫情監測,或參加本地區無檢疫對象種苗基地規劃設計、管理和技術指導及植物檢疫執法管理工作。
8.參加推廣2種以上防治病、蟲、草、鼠害新技術的應用,或參加對病蟲測報技術或工具進行1項以上的改進。
9.參加研究開發1種以上農葯新品種、新劑型的配方和應用技術,或2種以上新農葯應用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或對植保機械應用技術提出2種以上改進方法。
10.參加當地2種以上主要病蟲草抗葯性的監測工作,並進行抗葯性病蟲草的防治。
11.參加農葯質量監測或農葯生物測定或作物、產品中農葯殘留的檢測。
(四)從事蠶桑專業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參加完成市(廳)級以上下達的項目;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人承擔縣級下達的項目。
2.參與市以上有關法規、條例的起草或參加撰寫本專業的國家、行業、地方、企業技術規程或產品技術標准。
3.參加制定本地區、本部門范圍內蠶桑(蠶種)生產、試驗示範、技術推廣等規劃3項以上。
4.參加本地區或本部門大規模的蠶種或蠶桑生產和技術推廣工作。
5.參加選育桑、蠶新品種或引進1個以上桑、蠶優良品種的推廣工作。
6.參加蠶種冷庫管理和技術工作或參與較大規模的蠶繭收烘處理、技術管理和產業化經營工作。
7.參與規劃、實施蠶繭或桑苗生產基地建設。
第八條 業績、成果要求
取得助理農藝師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從事作物、園藝、中草葯及食用菌栽培和良種選育、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產品貯藏保鮮與加工、農業教育、農業環保、農業執法、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縣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准)。
2.獲本專業發明專利(發明人或主要參加者),產品經有關部門批准生產、使用,並在生產應用中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
3.作為主要參加者起草市級以上有關法規、條例1項以上;或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撰寫國家、行業、地方企業產品技術標准1項以上,並經有關部門批准頒布。
4.參與制定的生產、技術發展規劃或實施方案,以及年度計劃、技術規范、規程,在技術上有所創新,經上級主管部門認可,並經市級以上同行專家論證通過,在生產中發揮主要作用。
5.參加選育1個以上優良新品種或參與引進的1個以上新品種經省級以上有關部門審定通過或登記,得到推廣應用,並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或參與研製的1個以上新產品,獲得市級以上有關部門評審認定為優質或名牌產品。
6.參加2種以上主要作物的制種基地或良種(種苗)繁育基地建設,種(籽)、苗木批量生產的各項指標均達到規定標准或合同指標,並通過上級主管部門的驗收。
7.參與規劃、設計、管理的優質農產品基地、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標准化示範區經上級業務主管部門驗收合格,產品品質明顯提高,經濟效益增長10%以上。
8.參與開發、推廣的優質、高產、高效配套栽培技術、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的生態種植技術,或省工節本、增加產品附加值的貯藏、保鮮、加工技術應用面,省、市、縣、鄉各級分別占本人服務范圍內適用該項技術的10%、20%、30%、40%以上。
9.承擔的種子、農產品質量、農業環境質量檢測工作,檢測樣品數達到當地同類人員檢測的平均數,並未出現過質量責任事故,測定誤差均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10.參與農業綜合服務工作、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管理制度、興辦服務體系、轉化科技成果、管理科技檔案、加強技術培訓和農業教育與管理及農業執法等方面作出較大成績,獲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認可或表彰。
11.參加運用計算機進行的信息綜合分析處理或預測結果等,在指導生產、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並通過市級以上同行專家的鑒定認可。
(二)從事土地利用與土壤肥料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縣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准)。
2.獲本專業發明專利(發明人或主要參加者),開發的肥料產品經有關部門批准生產、使用,並在生產應用中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
3.參與制定的肥料生產、土肥技術發展規劃或實施方案,經上級主管部門和市級以上同行專家論證通過,並在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
4.參加縣以上土壤資源、地力普查的結果,經省級鑒定通過,其承擔的工作對當地制定生產規劃、指導農業生產發揮重要作用。
5.參加制定的本地區土壤改良、中低產田改造、耕地修復、農田保護區等規劃,所提出的建議被同級政府採納後,土壤肥力等級較改良前提高0.5~1個等級,農作物產量或農產品質量有明顯的提高。
6.承擔的土壤肥力測試、肥料質量檢測、土壤、農產品有害物質檢測、土壤肥力動態監測的樣品數達到當地同類人員檢測的平均數,並未出現過質量事故,測定誤差均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或對檢測、分析方法提出改進,並被上級主管部門或同級技術質量監督部門認可或採用。
7.參加研究開發各種新型肥料及生化制劑1種以上經主管部門批准取得登記證,並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或參與開發的2種以上配方肥料,經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鑒定通過,且推廣面積省、市、縣、鄉各級分別占適用面積的10%、20%、30%、40%以上。
8.參加的作物肥料運籌、平衡施肥及配套技術研究,經市內同行專家鑒定通過,且推廣應用面積省、市、縣、鄉各級分別占適用面積的10%、20%、30%、40%以上。
(三)從事植保、植檢及農葯、葯械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縣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准)。
2.獲本專業發明專利(發明人或主要參加者),產品經有關部門批准生產、使用,並在生產應用中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
3.參與制定的植保、植檢技術發展規劃或實施方案,技術規范、規程,在技術上有所創新,經上級主管部門或市級以上同行專家論證通過,並在生產中發揮主要作用。
4.承擔的主要作物病蟲鼠害的短、中、長期預報,准確及時,無錯報、漏報事故,准確率在市內平均水平以上;改進的測報技術、辦法、工具經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或市級以上同行專家認證通過,並在應用中發揮作用。
5.參加研究制定和推廣的病蟲草鼠或植物檢疫對象綜合防治配套技術或新技術,新農葯的控害效果、經濟效益比原有技術提高10%以上,推廣面積省、市、縣、鄉各級分別占適用面積的10%、20%、30%、40%以上,或在一個鄉(鎮)范圍內撲滅檢疫性病蟲的發生。
6.承擔的農作物病蟲草鼠及有害生物種類、發生程度、為害等級的普查結果,或植物檢疫對象、分布范圍、面積的普查結果,對制定規劃、劃定疫區、控制擴展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經上級主管部門驗收認可。
7.承擔的農葯質量、病蟲草抗葯性、農葯殘留量及植物檢疫對象監測工作,未出現質量事故,監測誤差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或對分析檢測方法進行改進,並被上級技術部門或同級技術質量監督部門認可或採用。
8.參加制定1種作物無害化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配套技術,應用後產品的農葯殘留量,經法定農葯殘留量測定單位抽查,在國家允許范圍以內,並經同行專家鑒定通過。
(四)從事蠶桑專業工作的農業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縣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准)。
2.獲本專業發明專利(發明人或主要參加者),產品經有關部門批准生產、使用,並在生產應用中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
3.參與制定的蠶桑生產、技術發展規劃或實施方案、技術規范、規程,在技術上有所創新,經上級主管部門和市級以上同行專家論證通過,並在生產中發揮主要作用。
4.承擔規劃、實施600畝以上蠶繭生產基地、2萬張以上規模製種基地或10萬株規模桑苗生產基地,並達到規劃設計標准要求,經上級主管部門驗收合格。
5.承擔生產一代雜交種累計8萬張以上,蠶種質量、公斤繭制種量等指標符合國家標准,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或參與蠶桑生產和技術推廣工作,年產繭規模達300噸以上。
6.參與蠶種冷庫管理和技術工作,累計冷藏、浸酸等保護處理30萬張以上,無責任事故,品質優良,並經上級主管部門認可。
7.負責組織年經營蠶繭收烘規模在300噸以上,蠶繭質量水平達省內先進。
8.在鄉(鎮)以上范圍內或1000畝以上生產基地負責桑、蠶病蟲害測報防治、新品種、新技術、新蠶葯、新蠶具及先進檢測方法推廣、綜合開發等工作,獲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表彰。
9.在推動鄉鎮蠶業產業化過程中,從組織形式、經營管理、技術創新等方面,提出切實有效的改革措施,使蠶田面積、蠶繭產量有較大增長,經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認可或表彰。
10.參加總結1項以上蠶桑生產先進經驗,並組織推廣應用,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認可或表彰。
第九條 論文、著作要求
取得助理農藝師資格後,論文、著作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作為主要編著者出版本專業著作1部(本人撰寫2萬字以上);或在省級以上專業期刊上作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或專業文章1篇以上;或作為作者之一在省級以上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或專業文章2篇以上。
(二)在市級以上專業期刊上作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或專業文章2篇以上。
(三)在市級以上本專業學術會議上作為第一作者宣讀、交流論文或專業文章2篇以上。
(四)撰寫的有關本專業技術培訓教材或手冊、講義2萬字以上(公開發表或內部發行)。
(五)在市級以上專業期刊上作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或專業文章1篇,以及為解決較難的技術問題而撰寫的專項技術分析(論證)報告1篇以上。
第十條 外語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碩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以上。
(二)參加國家或全省統一組織的職稱外語考試,其應用水平符合實際工作需要。
(三)因公出國,出國前通過國家出國人員外語水平考試,並在國外學習或工作1年以上者。
(四)符合省人事(職稱)部門的有關規定。
第十一條 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計算機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以上。
(二)參加國家或全省統一組織的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核),其應用能力符合實際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廳組織的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信息化素質培訓考核合格證》。
(四)參加全國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成績合格。
第四章 破格條件
第十二條 破格申報條件
取得助理農藝師資格後,業績顯著,學術或技術上有較大突破,年度考核至少有1次為優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破格申報。
(一)取得中專學歷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0年以上,取得助理農藝師資格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
(二)市(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准)。
第十三條 破格評審條件
取得助理農藝師資格後,在符合第三章規定的評審基本條件的前提下,還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市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或市級以上表彰的學科帶頭人、先進工作者。
(二)市(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准)。
(三)縣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2項以上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准)。
(四)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人承擔完成市級以上下達的科研或推廣項目,成績顯著者。
(五)在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中,為推動某一產品的產業化經營有突出貢獻者(產品開發研製者、工藝設計者、標准制定者),產品取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證書或被評為市級以上優質產品,並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
(六)在新品種培育或專業技術的發明開發、改造推廣及牽頭創辦、經營農業產業化企業中取得重大突破,並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四條 申報農藝師資格應提交第三、四(或十二、十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條規定的材料,並按規定程序送評。
第十五條 與本條件相關的材料要求、詞(語)或概念的特定解釋、若干問題說明等見附錄
C. 植保無人機飛手主要需要學習哪些內容
極飛學院里學習的內容大概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植保無人機的操作,其中包括基站的架設,飛機的起降與設備的保養,二是植保類知識,比如各種農作物應該使用什麼樣的葯劑,判斷農作物在什麼時候應該進行植保。
此外,很多植保隊伍要去全國各個地方作業,各個植物的習性與病蟲害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所以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保持對行業的敏感度。
D. 培訓農民農作物病蟲害需哪些培訓儀器設備
我參加過多次培訓,只是見到有「農作物病蟲害識別和防治技術視頻課件」優盤和「電腦投影儀」等設備
E. 植物保護專業學的是什麼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植物保護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農業及其它相關的部門或單位從事植物保護工作的技術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農業生物科學、農業生態科學、農業病蟲草鼠生物學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各類病蟲草鼠鑒定、識別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植物病蟲草鼠監測和防治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生物科學和農業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植物有害生物鑒定、識別、監測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
4.具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基本知識,了解農業生產和植物保護學科的科學前沿和發展趨勢;
5.熟悉與農業生產和植物保護相關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生物學、作物學、植物保護學。
主要課程:普通植物病理學唐通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植物化學保護。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學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科研訓練、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等,一般安排不少於3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相近專業:農學 園藝 植物保護 茶學 草業科學 煙草 植物科學與技術 種子科學與工程 應用生物科學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F. 哪有有學習農葯的使用技術,及農作物上使用農葯的相關知識培訓了,交學費。
你好,這個個人覺得不需要上班培訓!在農醫生多交流,多搜索自己關心的問題,多關心自己想要的文章,就足夠了!這里都是一線的交流,非常實用!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賺取金幣,到農醫生商城兌換書籍學習!這些相信就足夠你用了!G. 哪個公司可以做農用植保無人機培訓
安利鼎峰無限,這里有生產植保無人機,所以對植保無人機的駕駛還是很熟悉的,而且還能提供相應的培訓支持,能夠讓你學會植保無人機的操作,無人機的起降與設備的保養,還有關鍵的植保類知識,比如各種農作物應該使用什麼樣的葯劑,判斷農作物在什麼時候應該進行植保,感覺挺不錯的~
H. 學習植物保護(微生物工程)專業的相關內容以及學習方法是什麼
植物保護學
植物保護學科主要是由植物病蟲害專業發展而來的。學位制度恢復前一些農業院校的植物保護學科已包含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和植物化學保護三個專業。l983年制定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試行草案)》中,這三個專業分屬於農學一級學科內的植物病理學、昆蟲學和農葯及農用化學制劑三個二級學科。昆蟲學科還同時並存於生物學一級學科內。l990年修訂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昆蟲學科被合並為生物學一級學科內的一個二級學科,而農葯學科和植物病理學科仍作為農學一級學科內的兩個二級學科。根據「科學、規范和拓寬,,的原則以及本學科的發展狀況和在農業上的重要性,1997年頒布的新專業目錄將植物保護學科列為農學門類中的一個一級學科,其中含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葯學三個二級學科,從而形成了以農作物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發生發展規律和控制為主要研究內容的完整知識體系.
現代植物保護學科發展的總趨勢是朝著微觀、宏觀兩個方向發展,同時在宏觀指導下進行微觀研究,並將並將微觀資料進行宏觀分析和處理,不斷發展病蟲治理新理論和新技術在宏觀方面,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建立農業生態系統中病蟲害監控決策體系;在微觀方面,以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的理論和技術為基礎對病蟲災變機理進行分析,並為決策提供依據。21世紀植物保護學科的發展必將為建立有利於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控制環境污染和節約能源的植物保護技術握供理論知識和技能。並通過對農業生態系統的有效調控,提高農作物生物災害控制工作的系統性、綜合性、科學性和可持續性,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保障。
植物保護學科作為農學門類中四個與種植業有關的一級學科之一,具有明顯的跨學科特色。它與農學門類中的作物學、園藝學和農業資源利用等一級學科有密切的聯系。它與生物領域中的大多數二級學科,如動物學、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生態學、細胞生物學、主物化學、分子生物學以及工學中的化學工程與技術等學科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植物保護學科屬於生命科學范疇,它與其他學科具有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關系。它的發展既積極、合理利用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同時又不斷豐富和發展生命科學的內容。植物保護學科中植物病理和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兩個二級學科分別在群體、細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病蟲等有害生物與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和病蟲害發生發展的規律,探討病、蟲致害機理和寄主植物抗性機理,為有害生物的控制提供理論和技術基礎。當前有害生物與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已成為植物保護學科中的新興領域,形成了以識別、信號傳遞和防衛基因表達三個環節為主的理論體系。而農葯學二級學科為有害生物的控制提供有力的武器,它以傳統化工產品為基礎,在新產品研製和農葯的使用方面更加重視吸收有害生物與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進一步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新產品,對有害生物治理和綠色農業的發展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植物保護學科將以嶄新的面貌邁向2l世紀,並以學科建設為重點,以國際先進水平為目標,對農作物重要有害生物的災變規律、成災機理、預測預警的理論和技術以及有害生物控制的理論和技術等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重視現代高新技術在基礎研究中的應用以滿足農作物有害生物持續控制關鍵技術開發對基礎研究的要求。同時不斷改革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提高研究生培養的質量,為我國農業再上新台階,實現有害生物可持續控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及培養高學歷、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人才做出新的貢獻。
001植物病理學
一、學科概況
植物病理學科是植物保護學科下的二級學科之一。本學科主要研究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病原與寄生的相互關系、病害發生發展和流行規律以病害控制的理論和技術。植物病理學科的研究成果有助於提高農作物的產品質,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發揮重大作用。盡管有關植物病害的記載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但植物病理學真正發展成為一門學科是l9世紀中葉後,在確立了植物病害是由原微生物引起後才誕生的。l50多年來,由於研究技術和手段的更新以及相關學科交叉滲透,植物病理學不斷發展,目前己從傳統的植物病理學發展到現代植物病理學,先後產生了植物病原學、植物病害流行學、植物病理生理學、分子植物病理學以及病害防治學等分支學科。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植物病理學與相鄰學科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這些學科包括:植物學、微生物學、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作栽栽培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學、農葯學、農業氣象學、高等數學等,植物病理學在借鑒上述學科的研究原理、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同時,也豐富和發展了這些學科的研究內容。
二、培養內容
1
I. 植保知識
(1)發病初期、盛期各灌根1次:12.5%治萎靈液劑200~250倍液(防效80%~90%)
3%廣枯靈500水劑倍液(苗床消毒)
0.5%OS—施特靈水劑500倍液
9.5%克黃枯300倍液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勞K素植物生命肽800~-1000倍液
50%使百功可濕形粉劑1500倍液+12.5%烯唑醇超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每株灌對好的葯液50~l00ml,防效80%~90%。
(2)發病時噴霧:
用特效殺菌王1支(15毫升)加醫用青黴素一支(80萬—160萬單位),加尿素50克,加磷酸二氫鉀100克,加天威(氨基酸類)50毫升,加水30升混合噴霧,對重病田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效。
棉花枯萎病防治方法:
一、農業防治:
(1)播種前或收獲後,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和農作物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和蟲原。
(2)和非本科作物輪作,水旱輪作最好。
(3)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4)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播種或移栽前要撒施或溝施滅菌殺蟲的葯土。
(5)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種子須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6)育苗移栽,播種後用葯土覆蓋種子,移栽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病的關鍵。
(7)大田直播的,要適時早播,早間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時中耕培土,培育壯苗;幼苗封行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的混配葯劑。
(8)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施用的有機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殘體。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並在台風、大雨過後,及時追肥,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9)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減少病菌傳播途徑;發病時及時清除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葯或生石灰。
(10)合理密植,及時整枝,及時摘除莖部最低處2—3片葉子,及時剪空枝、打老葉、拔除病株,集中燒毀,病穴施葯,,增加田間通風透光度。
(11)高溫乾旱時應科學灌水,以提高田間濕度,減輕蚜蟲、灰飛虱危害與傳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
(12)保護無病區。做好檢疫工作,嚴防病區擴大。
(13)選用抗病品種。高抗品種有新陸中2號。抗病品種有遼棉5號,遼棉10號,遼棉7號,中棉9號,中棉12號、19號,中棉99號,中3723,中8004,中8010,晉68—420、86—4、86一12,晉棉21號、16號,湘棉16,鄂抗棉3號,臨66610等。耐病品種有晉無2031、中棉18號、晉無252、魯343等。在黃萎病、枯萎病混合發生的地區提倡選用兼抗(耐)黃萎病、枯萎病的品種。如陝1155,遼棉5號,遼棉7號,中棉12號(381),豫棉4號,冀棉15號,中棉17號,中棉16號等。
二、物理防治:
用「二開一涼」溫水(55~60℃)浸種半小時,或用70℃恆溫乾熱滅菌72小時,可消滅棉種短絨帶菌,效果很好。
三、化學防治:
(一)種子消毒:
(1)40%多菌靈膠懸劑100—200倍液浸種24小時撈出晾乾播種,
(2)取比重為1.8上下的濃硫酸放入砂鍋等容器中加熱到110~120℃,按1:10的比例慢慢倒入棉籽中,邊倒邊攪拌,等棉籽上茸毛全部焦黑時,用清水充分洗凈,然後再用80%的抗菌劑402,用量為種子重量的2.5~3倍加熱至55~60℃後浸泡棉籽30分鍾,可有效地殺滅棉種內、外的枯萎病和黃萎病病菌。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l0g溶在25ml的10%稀鹽酸中,對水975ml,再加0.39平平加(棉紡用滲透劑,也可用海歐牌洗滌劑替代)配成1000ml葯液,再按每5kg棉種用葯液17.5~20kg於室溫下浸種24小時。還可把多菌靈配成0.3%懸浮劑於室溫下浸種14小時。
(二)土壤消毒:
(1)鏟除零星病區、控制輕病區、改造重病區。對病株超過0.2%的棉田採取人工拔除病株,挖除病土,或選用16%氨水或氯化苦、福爾馬林、90%~95%棉隆粉劑等進行土壤熏蒸或消毒。一般在6~7月發病高峰期以病株為中心,每m2內打深為20cm的孔25個,每孔中灌入氯化苦5ml共125ml,邊灌邊覆土踏實、潑水,防其蒸發,再用粗二二乳劑120倍液或含氨16%以上的氨水1:9溶液5L進行鏟除,可消滅病點中的枯黃萎病菌,一般每m2病點灌葯液45L。也可用90%~95%棉隆每667m2用有效成分3.6kg處理土壤。9~10月第二發病高峰期,均勻注入氯化苦原液90ml,能收到顯著效果。對病株在0.2%~5%的輕病田主要採用種植無病、抗病或耐病品種基礎上,採取無病土精加工棉種育苗移栽,可控制該病發生;開溝排漬,降低地下水位,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耐病能力,清除病殘體。病株在5%以上的重病田,主要靠種植抗病、耐病品種及輪作等有效途徑。
(2)用3%米樂爾或5%紫丹或10%克線丹或3%護地凈或3%地下伏手顆粒劑1份+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份+干細土(30~50)份,拌勻後做播種後的覆蓋土,或移栽前穴施。
(三)噴淋或澆灌用葯:
(1)發病初期、盛期各灌根1次:
12.5%治萎靈液劑200~250倍液(防效80%~90%)
3%廣枯靈500水劑倍液(苗床消毒)
0.5%OS—施特靈水劑500倍液
9.5%克黃枯300倍液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勞K素植物生命肽800~-1000倍液
50%使百功可濕形粉劑1500倍液+12.5%烯唑醇超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每株灌對好的葯液50~l00ml,防效80%~90%。
(2)發病時噴霧:
用特效殺菌王1支(15毫升)加醫用青黴素一支(80萬—160萬單位),加尿素50克,加磷酸二氫鉀100克,加天威(氨基酸類)50毫升,加水30升混合噴霧,對重病田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效。
(四)生物防治:
(1)80%402抗菌劑2000倍液浸種12小時撈出晾乾播種,(浸種時,葯液要保持50—60℃)。
(2)噴淋或灌根:
2萬億活孢子/g特立克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
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