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5年急診科護士培訓計劃表
1、協助醫生做好對病人及其家屬的咨詢、輔導、接診和治療工作。專對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屬體貼愛護、主動熱情,表情親切,說話溫和,工作耐心細致,有問必答,不與病人爭吵。
2、執行醫囑及護理技術操作;注意巡視、觀察病情及輸液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協助新入、手術、急、危重病人的處理;負責備血、取血,護送危重病人外出檢查。
3、經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獲得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慮,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給予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病症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並進行飲食生活指導、健康教育指導。
4、加強醫學及護理新知識的學習,重點學習本科室的相關知識,比如,本科常見病的發病原因、病理、生理機制,治療、預防護理,多看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歷、治療經過、療效及各項化驗指標,對本科室每個病人的病情用葯治療了如指掌,在進行治療護理查對時,做到心中有數。
❷ 醫務人員在醫葯感染管理中應履行哪些職責
醫務人員在醫葯感染管理中心應履行以下職責:
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等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
掌握抗感染葯物臨床合理應用原則,做到合理使用。
掌握醫院感染診斷標准。
發現感染病例,及時填寫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並留取標本宋病原學檢驗及葯敏實驗,以便指導病人救治;發現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監測科,並協助調查。
參加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掌握自我防護知識,正確進行各項技術操作,預防利器刺傷。
在診療、護理病人過程中,發現任何感染的徵兆或病例具有傳染病徵象時,應主動隔離病人,及時收集培養標本。
保護病人避免暴露於污染環境中或與感染的探視者、工作人員、其他病人的密切接觸。
向病人提供安全合理的設備、葯物、診療護理用品。
對使用中的消毒葯械,定期進行監測,確保其消毒效果。
執行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制度,嚴格落實《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嚴格執行標准預防並指導病人、探視者採用有效的預防感染傳播的防護措施。
必須採取以下措施:
各科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制定製度,按要求開展控制醫院感染工作。
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對在職醫護人員及有關人員舉辦學習班或學術講座,組織學習《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消毒技術規范》。對新上崗的醫護人員和實習生進行醫院感染崗前培訓。
醫院感染的監測:對醫院感染病例進行監測,以掌握醫院感染發病率、多發部位、多發科室、高危因素、病原體特點及耐葯性等,為醫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學依據;每月對消毒滅菌效果定期進行監測;每月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及時匯總、分析監測結果,發現問題,制定控制措施。
醫院感染的報告與控制:當出現醫院感染散發病例時,經治醫師24小時內填表報告保健科,及時查找感染原因,採取有效控制措施。當出現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專職人員於24小時內報告主管院長和醫務科,並通知相關部門。經調查證實出現醫院感染流行時,醫院於24小時內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出現醫院感染流行火爆發趨勢時,採取相應控制措施。專職人員每月定期按要求填「醫院感染月報表」上報市防疫站消殺科。開產醫院感染的漏報調查,漏報一例扣0..25分。
建立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成員會,定期研究、協調解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項,遇緊急問題時隨時召開。保健部專職人員每月對監測資料進行匯總、分析,每季度向分管院長、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書面匯報,向各科反饋。
保健部院感專職人員每月參加護理部質控檢查(消毒隔離)平分。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各科做好消毒、滅菌、隔離工作,防止外源性感染。
抗感染葯物管理:遵守抗感染葯物的合理使用原則,檢驗科和葯劑科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和定期向臨床醫務人員提供抗感染葯物信息,為合理使用抗感染葯物提供依據。臨床醫師應提高用葯前相關標本的送檢率,根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結果,嚴格掌握適應症,合理選用葯物;護士應根據各種抗感染葯物的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製要求,准確執行醫囑,並觀察病人用葯後的反應,配合醫師做好標本的留取和送檢工作。
嚴格按國定做好消毒葯械和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管理。各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按《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施行。
醫院污物的管理:總務科負責組織醫院污物的收集、運送及無害化處理,負責組織醫院污水處理、排放工作。
門診、急診的醫院感染管理
醫院急診科(室)、兒科門診應與普通門診分開,自成體系,設單獨出口和隔離診室,建立預檢分診制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者,應到指定隔離診室診治,並及時消毒。
傳染科門診、肝炎、腸道門診等應做到診室、人員、時間、器械固定;掛號、候診、取葯、病歷、采血及化驗、注射等普通門診分開。腸道門診必須設立專用則所。
建立健全日常清潔、消毒制度。
各診室要有流水洗手設備,或備有手消毒設施。
門診、急診治療室、換葯室的醫院感染管理按治療室、換葯室、注射室的醫院感染管理標准執行;觀察室的醫院感染管理按病房醫院感染管理標准執行;手術室的醫院感染管理按手術室的醫院感染管理標准執行。
急診搶救室及平車、輪椅、診察床等應每日定期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應及時消毒處理。 急診搶救器材應在消毒滅菌的有效期內使用,一用一銷毒或滅菌。
醫院感染病歷的診斷、報告與控制
醫院感染病歷的診斷嚴格按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規定的診斷標准執行。
醫院感染散發的報告與控制
當出現醫院感染散發病歷時,經治醫師應及時向本科醫院感染監控小組負責人報告,並於24小時內填表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課。
可是監控小組負責人應及時組織經治醫師、護士查找感染原因,採取有效控制措施。
確診為傳染病的醫院感染,按《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報告和控制。
❸ 進修院外急診科急救技能培訓學習計劃怎樣寫
一、培訓目標培養護士具有良好的職業態度,濃厚的專業興趣,高昂的工作熱情,激發護理人員熱愛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掌握各項常規護理和部分專科疾病護理知識,逐步提高護士的專業素質。規范各項護理操作規程,提高護士的操作技能。能正確、規范、清晰地書寫護理病歷。掌握護理工作規章制度,做好安全護理,嚴格三查七對,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基本掌握危重病人的搶救配合工作。逐步培養護士的臨床觀察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及在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時的工作能力。二、培訓方法集中講小課,業務學習和疾病查房。示範培訓。臨床實踐中討論交流互動形式。書面資料發給自學形式。早會提問形式。三、培訓內容基本理論科室相關制度及規定、各班職責(見分冊)掌握各項護理管理制度的具體內容及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如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輸血制度、搶救制度等。講解護理病歷書寫的規范要求。基本知識掌握科室各種疾病的護理要點。基本技能靜脈穿刺;鋪床法;呼吸皮囊的使用;心肺復甦;床邊心電監護儀的使用;吸氧、吸痰;無菌技術、輸液;各種標本採集法;進出入院病人的處理;背部護理(預防壓瘡護理);卧床病人更換床單;骨折病人的搬運,軸線翻身;備皮、導尿具體做法:1.護理部培訓1.1崗前專業思想教育為減輕上崗前緊張情緒,熟悉環境,指導做一名合格護士,護理部協同醫院人事部門及相關科室安排一周左右的崗前教育。主要內容包括院史、專業思想及醫學道德教育,醫院的創業宗旨,各組織部門的情況介紹,護士行為規范,崗位紀律及工作制度,基本操作要求,明確質量標准,醫院內、外環境特點和市場競爭的壓力等。使她們對醫院的經營活動和服務目標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從而激發護士們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在市場經濟浪潮沖擊下獻身護理事業的決心。1.2護理安全教育首先要教育她們學會尊重病人,學會處理各種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始終以理智的態度抑制非理性的沖動,以良好的服務態度和同情心,接待每位病人。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及相關的醫療規范,以增強法制觀念,掌握遵照法律程序處理護患矛盾的能力,正確認識和處理護患糾紛,學習病歷書寫標准,使每一位護士都知曉護理記錄單在醫療糾紛舉證中的重要作用。認真執行護理技術操作常規,學會在保證病人的利益不受損害的同時保護自己,從細微之處做起,力求服務於病人開口前,讓病人稱心,讓家屬放心。1.3禮教愛心教育組織安排外出參加禮儀學習的護士長對合同護士的進行禮教愛心教育,進行日常禮儀、電話禮儀、上崗禮儀、交接班規范等嚴格訓練,並將這些行為融入各項護理工作中,納入護理質控標准,使護士的形象工程、愛心意識得到了強化,護士的人文素質得以不斷提高。1.4護理部按照全院護理人員培訓計劃把合同護士納入初級職稱護理人員培訓中,每2個月組織一次業務學習,每季度組織一次護理大查房,要求合同護士人人參加,並根據學習內容定期抽查學習筆記,考核檢查學習效果,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並把考核成績記入護士技術檔案,作為年終考核、末位淘汰的依據。2.科室培訓2.1崗位職責培訓合同護士分配到具體科室後,由科護士長安排年資最高的護師根據個人特點進行1~2個月的帶教指導,首先讓她們熟悉科室環境及各類物品的放置,講解科室的發展及特色,各種規章制度,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護理質量標准等,並培養她們與其他醫護人員之間的協同服務精神,循序漸進地適應護士角色的轉變。2.2護理技術操作培訓科護士長根據具體情況,親自帶教或由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培訓,在日常工作實踐中,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逐步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技術操作,3個月內試用期護士由護理部直接考核,試用期滿考核合格後,每月由科護士長考核,護理部不定時抽考,成績與績效工資掛鉤。2.3溝通能力培訓指派年資高有一定溝通經驗的護師,通過入院評估、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護理操作、特殊治療、出院指導等環節,與病人交談,向病人解釋操作和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保健知識等通過實際訓練可提高與病人的交流能力,讓他們知道該與病人交談什麼,如何去與病人交談,最終達到交談時輕松自如和充滿自信。四、考核方法基本素質考核包括德、能、勤、績四項內容,結合病人的滿意滿意度調查結果,有無表揚,有無糾紛投訴等,由護士長記錄的平時成績。理論和操作考試護理部負責組織考核,理論和操作成績各佔50%。五、考核結果合格、不合格
❹ 急求...急診科工作內容
醫院急診科是社會急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院內急症救治的首診場所。急診科負責24小時為來院的急診患者進行搶救生命、穩定病情和緩解病痛的處置,為患者及時獲得後續的專科診療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對醫院急診科的指導和監督,醫院應加強急診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急診救治水平,保障醫療安全。
第二章 設置與運行
第五條 急診科應具備與醫院級別、功能和任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和葯品等條件,以保障急診救治工作及時有效開展。
第六條 急診科應設在醫院內便於患者迅速到達的區域,並臨近各類輔助檢查部門。
急診科入口應通暢,設有無障礙通道,方便輪椅、平車出入,並設有救護車通道和專用停靠處;有條件的可分設急診患者和救護車出入通道。
第七條 急診科應設醫療區和支持區,醫療區包括分診處、就診室、治療室、處置室、搶救室和觀察室,有條件的可設急診手術室和急診監護室;支持區包括掛號、各類輔助檢查部門、葯房、收費和安全保衛等部門。
醫療區和支持區應合理布局,有利於縮短急診檢查和搶救半徑。
第八條 急診科應有明顯的路標和標識,以方便和引導患者就診。院內緊急救治綠色通道標識應清楚明顯,緊急救治相關科室的服務能夠保持連續與暢通。
第九條 急診科應明亮通風,候診區寬敞,就診流程便捷通暢,建築格局和設施應符合醫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兒科急診應根據兒童的特點,提供適合患兒的就診環境。
第十條 急診科搶救室應臨近急診入口,設置一定數量的搶救床,每床佔地面積以14-16平方米為宜。搶救室內應備有完好的急救葯品、器械及處於備用狀態的心肺復甦、監護等搶救設備,並應具有必要時施行緊急外科處理的功能。
第十一條 急診科應根據患者流量和專業特點設置觀察床,收住需要留院觀察的患者,觀察床數量以醫院床位數2-3%為宜。患者留觀時間原則上不超過72小時。
第十二條 急診科應設有專門傳呼(電話、傳呼、對講機)裝置。有條件的醫院可建立急診臨床信息系統,為醫療、護理、感染控制、醫技、保障等部門及時提供信息。
第三章 人員配備
第十三條 急診科應配備足夠數量、受過專門訓練、掌握急診醫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備獨立工作能力的醫護人員。
第十四條 急診科應有相對固定的急診醫師,且不少於在崗醫師的75%,醫師結構梯隊合理。
急診醫師應具有2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能夠獨立掌握內、外科常見急診處理的基本能力,熟練掌握心肺復甦、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動脈穿刺、電除顫、呼吸機使用及創傷急救等基本技能,並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訓,間期以2年為宜。
第十五條 急診科應有相對固定的急診護士,且不少於在崗護士的75%,護士結構梯隊合理。
急診護士應具有2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經規范化培訓考核合格,掌握急診、危重症患者的急救護理技能,常見急救操作技術的配合及急診護理工作內涵與流程,並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繼續培訓,間期以2年為宜。
第十六條 急診科以急診醫師及急診護士為主,急診患者較多的醫院,還應安排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等醫師、護士參加急診。
第十七條 急診科主任應由具備急診醫學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應具有5年以上急診臨床工作經歷的醫師擔任;三級醫院急診科主任應由具備急診醫學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應具有8年以上急診臨床工作經歷的醫師擔任。
急診科主任負責本科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行政管理工作,是本科診療質量與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第一責任人。
第十八條 急診科護士長應由具備護師以上任職資格並至少從事急診臨床護理工作5年以上人員擔任;三級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應由具備護師以上任職資格並至少從事急診臨床護理工作8年以上人員擔任。
護士長負責本科的護理管理工作,是本科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
第十九條 急診科可根據實際需要配置行政管理、保安和其它人員。
第四章 科室管理
第二十條 急診科應當建立健全並嚴格遵守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和相關診療技術規范、操作規程,保證醫療服務質量及醫療安全。
第二十一條 急診實行首診負責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推諉急診患者。
第二十二條 醫院應建立制度,保證相關人員及時參加急診搶救和會診。
第二十三條 急診科應根據急診醫療工作制度與診療規范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急救診療工作,確保急診救治及時。
第二十四條 急診實行預檢分診制,建立分診程序及分診原則,按症狀鑒別分診,對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優先。
(一)需要心肺復甦或生命垂危患者:立即復甦和搶救;
(二)急診危重患者:應在5~10分鍾內接受病情評估和急救;
(三)生命體征相對穩定的急診患者:應在30分鍾至1小時內給予急診處理。
第二十五條 醫院應制定主要常見急危重症的搶救流程和處置預案,做到急診科搶救關鍵措施及相關醫技等科室支持配合有章可循。
第二十六條 急診醫護人員必須應按病歷書寫有關規定書寫急診、留觀患者的醫療文書,確保每一位急診患者都有病歷,記錄診療全過程和患者去向。
第二十七條 醫院應建立制度與機制,保證急診處置後需住院治療的患者,優先及時收入病房,相關臨床科室不得拒絕推諉。
第二十八條 醫院應建立制度與機制,加強對急診科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急診科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本科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
第二十九條 急診科在重大搶救時,特別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群體災害事件的重大搶救,應按規定及時報告醫院相關部門,醫院根據情況啟動相應的處置程序。
第三十條 急診科應遵循《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嚴格執行標准預防及手衛生規范並對特殊感染病人的隔離。
第三十一條 醫院及醫務管理部門應指定專兼職人負責急診科管理,指揮與協調重大搶救和急診患者出口問題。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二條 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設置急診醫學質量控制中心或者有關其他組織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的急診科進行質量評估與檢查指導。
第三十三條 醫療機構應當對衛生行政部門及其委託的急診醫學質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組織開展的對急診科的檢查和指導予以配合,不得拒絕和阻撓,不得提供虛假材料。
第三十四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醫療機構急診科的質量、安全管理等情況進行通報或公告。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不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設置急診室,參照本規范設置和管理。
第三十六條 本規范由衛生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 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附件1
急診科儀器設備及葯品配置標准
一、儀器設備:心電圖機、心臟起搏/除顫器、心臟復甦機;呼吸機、攜帶型超聲儀、心電監護儀、吸引器、給氧設備、洗胃機;床旁X線機等。
二、急救器械:一般急救搬動、轉運器械,各種基本手術器械。
三、急救葯品:中樞神經興奮劑;升壓、降壓葯、強心葯、利尿及脫水葯;抗心律失常葯;血管擴張葯;鎮靜劑;止痛、解熱劑;止血劑;解毒葯、止喘葯、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類葯、各種靜脈補液液體、局部麻醉葯、抗菌素類葯、激素類葯物,各類敷料、包紮固定用材等。
附件2
急診科醫護人員配置表
急診量(日平均人次) 搶救量(日平均人次) 觀察床位數 日觀察人次 醫師(人) 護士長(人) 護士(人) 護工(人)
≤100 4 10 12 12~14 1 25~30 2
101~200 8 15~20 20 18~21 2 40~50 2
201~300 12 21~30 25 24~26 2 50~60 3
301~400 16 31~40 30 27~28 3 60~70 3
401~500 20 31~40 30 29~30 3 70~80 4
≥500 20 31~40 30 31~40 3 80以上 4
附件3
急診科醫師和護士技術和技能要求
一、 急診科醫師應掌握的急救技術和技能
1.獨立處理各種急症(如高熱、胸痛、呼吸困難、咯血、急腹症、上消化道出血、黃疸、血尿、抽搐、眩暈、頭痛等);
2.掌握通過心電圖判斷室顫、寬QRS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嚴重的心動過緩等;
3.掌握心肺腦復甦術、昏迷、各種休克的搶救治療;
4.掌握創傷的初步診斷和處理原則;
5.掌握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初步診斷和處理;
6.對暫時未明確診斷的急危重症給予適當的搶救治療;
7.能開展氣道開放技術、電除顫、急診起搏、溶栓術、深靜脈置管、動脈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穿刺、腰椎穿刺、胸腔閉式引流、導尿、洗胃和放置食道三腔管等;
8.熟練使用輸液泵、呼吸器、多種生理監護儀、血糖儀及分析血氣報告等
二、急診護士應掌握的急救技術和技能
1.掌握急診護理工作內涵及流程,急診分診;
2.掌握急診室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原則;
3.掌握常見危重症的急救護理;
4.掌握創傷患者的急救護理;
5.掌握急診危重症患者的監護技術及急救護理操作技術;
6.掌握急診各種搶救設備、物品及葯品的管理;
7.掌握急診患者心理護理要點及溝通技巧;
8.掌握突發事件和群傷的急診急救。
❺ 三級醫院的急診科設置與管理規范
醫院急診科設置與管理規范(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醫療機構急診科的設置,加強管理,提高急診醫療水平,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急診科,並按照本規范建設和管理。
第三條 醫院急診科是社會急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院內急症救治的首診場所。急診科負責24小時為來院的急診患者進行搶救生命、穩定病情和緩解病痛的處置,為患者及時獲得後續的專科診療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對醫院急診科的指導和監督,醫院應加強急診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急診救治水平,保障醫療安全。
第二章 設置與運行
第五條 急診科應具備與醫院級別、功能和任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和葯品等條件,以保障急診救治工作及時有效開展。
第六條 急診科應設在醫院內便於患者迅速到達的區域,並臨近各類輔助檢查部門。
急診科入口應通暢,設有無障礙通道,方便輪椅、平車出入,並設有救護車通道和專用停靠處;有條件的可分設急診患者和救護車出入通道。
第七條 急診科應設醫療區和支持區,醫療區包括分診處、就診室、治療室、處置室、搶救室和觀察室,有條件的可設急診手術室和急診監護室;支持區包括掛號、各類輔助檢查部門、葯房、收費和安全保衛等部門。
醫療區和支持區應合理布局,有利於縮短急診檢查和搶救半徑。
第八條 急診科應有明顯的路標和標識,以方便和引導患者就診。院內緊急救治綠色通道標識應清楚明顯,緊急救治相關科室的服務能夠保持連續與暢通。
第九條 急診科應明亮通風,候診區寬敞,就診流程便捷通暢,建築格局和設施應符合醫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兒科急診應根據兒童的特點,提供適合患兒的就診環境。
第十條 急診科搶救室應臨近急診入口,設置一定數量的搶救床,每床佔地面積以14-16平方米為宜。搶救室內應備有完好的急救葯品、器械及處於備用狀態的心肺復甦、監護等搶救設備,並應具有必要時施行緊急外科處理的功能。
第十一條 急診科應根據患者流量和專業特點設置觀察床,收住需要留院觀察的患者,觀察床數量以醫院床位數2-3%為宜。患者留觀時間原則上不超過72小時。
第十二條 急診科應設有專門傳呼(電話、傳呼、對講機)裝置。有條件的醫院可建立急診臨床信息系統,為醫療、護理、感染控制、醫技、保障等部門及時提供信息。
第三章 人員配備
第十三條 急診科應配備足夠數量、受過專門訓練、掌握急診醫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備獨立工作能力的醫護人員。
第十四條 急診科應有相對固定的急診醫師,且不少於在崗醫師的75%,醫師結構梯隊合理。
急診醫師應具有2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能夠獨立掌握內、外科常見急診處理的基本能力,熟練掌握心肺復甦、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動脈穿刺、電除顫、呼吸機使用及創傷急救等基本技能,並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訓,間期以2年為宜。
第十五條 急診科應有相對固定的急診護士,且不少於在崗護士的75%,護士結構梯隊合理。
急診護士應具有2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經規范化培訓考核合格,掌握急診、危重症患者的急救護理技能,常見急救操作技術的配合及急診護理工作內涵與流程,並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繼續培訓,間期以2年為宜。
第十六條 急診科以急診醫師及急診護士為主,急診患者較多的醫院,還應安排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等醫師、護士參加急診。
第十七條 急診科主任應由具備急診醫學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應具有5年以上急診臨床工作經歷的醫師擔任;三級醫院急診科主任應由具備急診醫學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應具有8年以上急診臨床工作經歷的醫師擔任。
急診科主任負責本科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行政管理工作,是本科診療質量與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第一責任人。
第十八條 急診科護士長應由具備護師以上任職資格並至少從事急診臨床護理工作5年以上人員擔任;三級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應由具備護師以上任職資格並至少從事急診臨床護理工作8年以上人員擔任。
護士長負責本科的護理管理工作,是本科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
第十九條 急診科可根據實際需要配置行政管理、保安和其它人員。
第四章 科室管理
第二十條 急診科應當建立健全並嚴格遵守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和相關診療技術規范、操作規程,保證醫療服務質量及醫療安全。
第二十一條 急診實行首診負責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推諉急診患者。
第二十二條 醫院應建立制度,保證相關人員及時參加急診搶救和會診。
第二十三條 急診科應根據急診醫療工作制度與診療規范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急救診療工作,確保急診救治及時。
第二十四條 急診實行預檢分診制,建立分診程序及分診原則,按症狀鑒別分診,對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優先。
(一)需要心肺復甦或生命垂危患者:立即復甦和搶救;
(二)急診危重患者:應在5~10分鍾內接受病情評估和急救;
(三)生命體征相對穩定的急診患者:應在30分鍾至1小時內給予急診處理。
第二十五條 醫院應制定主要常見急危重症的搶救流程和處置預案,做到急診科搶救關鍵措施及相關醫技等科室支持配合有章可循。
第二十六條 急診醫護人員必須應按病歷書寫有關規定書寫急診、留觀患者的醫療文書,確保每一位急診患者都有病歷,記錄診療全過程和患者去向。
第二十七條 醫院應建立制度與機制,保證急診處置後需住院治療的患者,優先及時收入病房,相關臨床科室不得拒絕推諉。
第二十八條 醫院應建立制度與機制,加強對急診科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急診科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本科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
第二十九條 急診科在重大搶救時,特別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群體災害事件的重大搶救,應按規定及時報告醫院相關部門,醫院根據情況啟動相應的處置程序。
第三十條 急診科應遵循《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嚴格執行標准預防及手衛生規范並對特殊感染病人的隔離。
第三十一條 醫院及醫務管理部門應指定專兼職人負責急診科管理,指揮與協調重大搶救和急診患者出口問題。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二條 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設置急診醫學質量控制中心或者有關其他組織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的急診科進行質量評估與檢查指導。
第三十三條 醫療機構應當對衛生行政部門及其委託的急診醫學質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組織開展的對急診科的檢查和指導予以配合,不得拒絕和阻撓,不得提供虛假材料。
第三十四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醫療機構急診科的質量、安全管理等情況進行通報或公告。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不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設置急診室,參照本規范設置和管理。
第三十六條 本規范由衛生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 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附件1
急診科儀器設備及葯品配置標准
一、儀器設備:心電圖機、心臟起搏/除顫器、心臟復甦機;呼吸機、攜帶型超聲儀、心電監護儀、吸引器、給氧設備、洗胃機;床旁X線機等。
二、急救器械:一般急救搬動、轉運器械,各種基本手術器械。
三、急救葯品:中樞神經興奮劑;升壓、降壓葯、強心葯、利尿及脫水葯;抗心律失常葯;血管擴張葯;鎮靜劑;止痛、解熱劑;止血劑;解毒葯、止喘葯、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類葯、各種靜脈補液液體、局部麻醉葯、抗菌素類葯、激素類葯物,各類敷料、包紮固定用材等。
附件2
急診科醫護人員配置表
急診量(日平均人次) 搶救量(日平均人次) 觀察床位數 日觀察人次 醫師(人) 護士長(人) 護士(人) 護工(人)
≤100 4 10 12 12~14 1 25~30 2
101~200 8 15~20 20 18~21 2 40~50 2
201~300 12 21~30 25 24~26 2 50~60 3
301~400 16 31~40 30 27~28 3 60~70 3
401~500 20 31~40 30 29~30 3 70~80 4
≥500 20 31~40 30 31~40 3 80以上 4
附件3
急診科醫師和護士技術和技能要求
一、 急診科醫師應掌握的急救技術和技能
1.獨立處理各種急症(如高熱、胸痛、呼吸困難、咯血、急腹症、上消化道出血、黃疸、血尿、抽搐、眩暈、頭痛等);
2.掌握通過心電圖判斷室顫、寬QRS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嚴重的心動過緩等;
3.掌握心肺腦復甦術、昏迷、各種休克的搶救治療;
4.掌握創傷的初步診斷和處理原則;
5.掌握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初步診斷和處理;
6.對暫時未明確診斷的急危重症給予適當的搶救治療;
7.能開展氣道開放技術、電除顫、急診起搏、溶栓術、深靜脈置管、動脈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穿刺、腰椎穿刺、胸腔閉式引流、導尿、洗胃和放置食道三腔管等;
8.熟練使用輸液泵、呼吸器、多種生理監護儀、血糖儀及分析血氣報告等
二、急診護士應掌握的急救技術和技能
1.掌握急診護理工作內涵及流程,急診分診;
2.掌握急診室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原則;
3.掌握常見危重症的急救護理;
4.掌握創傷患者的急救護理;
5.掌握急診危重症患者的監護技術及急救護理操作技術;
6.掌握急診各種搶救設備、物品及葯品的管理;
7.掌握急診患者心理護理要點及溝通技巧;
8.掌握突發事件和群傷的急診急救。
❻ 2018年度急診科業務培訓計劃
主要學習人體解剖學、生理學 、病理學葯理學、健康評估、 護理學基礎、內外科護理學、 婦產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 救護理學、康復護理學、社區 護理學、老年護理學、護理心 理學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