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聽小學科學觀摩課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心得體會
九月十九日,我在區五小聽了來自各縣骨幹教師的四節科學課,受益非淺,下面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四位教師都非常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1、教師能巧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質疑。科學探究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是科學探究的起點,解決問題是探究的目的,沒有問題就沒有探究活動。教師抓住有關內容或有利時機鼓勵學生大膽進行猜想和假設,如《聲音的產生》博興的宋艷華老師在「認識聲音是怎麼產生的」讓學生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學生回答:「抖動、彈撥、撕、拉……」教師對學生的猜測,即使是不著邊際或不完全的假設都給予鼓勵、引導,絕沒有諷刺、嘲笑、挖苦,培養了學生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當學生意見分歧時教師不急於解惑,而是有的放矢地點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問題進行探究。
2、設計探究方案。探究活動要有目的、有計劃。如《光和影》惠民二小的劉老師在學生探究影子的特點時,提問:要研究影子的長短、方向、大小、形狀的變化應該如何設計實驗,讓學生制定出方案。
3、放手實踐,自主探究。在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在探索活動中發展能力。《溶解的快與慢》沾化的李老師讓學生通過親自實驗操作,觀察、分析,發現實驗現象,獲得新知。
4、重視探究後的交流。交流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一種滿足感的自我釋放,能使學生在探索方法和探索能力上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四位老師都非常重視探究後的交流,有的是組內交流,有的是全班交流。
課後延伸。科學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是有限的,而學生對科學的探究是無限的。因此,要讓學生在實踐應用中深化知識的理解,延伸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如《光和影》在學習完影子產生的條件、特點後,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問:「我們在平常生活中有沒有利用影子的事例?」還讓學生欣賞精彩的皮影片段《龜和鶴》。
二、學會傾聽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傾聽成了一個重要的學習習慣。首先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教師要以身示範,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無論學生的回答是對的還是錯的,是流暢的還是吞吞吐吐的,教師都要留心去聽。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是溝通,不僅要表達自己,還要傾聽他人」。要引導學生保持理解的心態,聽同學發言不一定要贊同,但起碼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學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不隨便給予否定,即使有不同的觀點也需要以「我認為……」「我想補充說明……」等方式參與交流,學會欣賞,同學說得好講述得精彩時真誠地給予掌聲。
三、學會評價
教師關注每個學生,隨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閃光點和存在問題,相應給予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使學生對科學探究始終保持愉悅的情感體驗。評價的目的不僅在於評價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更在於評出自信,產生激勵效應,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中把評價的權利下放,讓學生在科學探究中自我評價,同學間相互評價,小組間的互評等方式,正確認識自己,完善自我。
四、如何把握好紀律
1、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如材料擺放習慣,認真傾聽的習慣,良好的溝通交流習慣。教師有明確的要求,耐心的引導,養成良好的課堂習慣。
2、利用教學具調控課堂。教學具使用恰當容易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不僅能幫助調控課堂紀律,還能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