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稅收宣傳活動心得體會怎麼寫
乘著稅收宣傳的春風, 2010年4月來到了我們身邊,這是我國第19個稅收宣傳月。作為#####的大一學生,我與我院其他系的同學一起,非常有幸能以稅收宣傳員的身份,代表學院參加湖北省地方稅務局組織的「貧困學子觀三峽工程、樹創業志向」稅收宣傳活動。我們借著這次活動的機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到了宜昌這個風景秀麗的旅遊之都,一睹號稱世界之最的奇跡之作——三峽大壩水利樞紐工程。
三峽大壩這項宏偉、壯觀的巨作,是我國的一個戰略工程。它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具智慧性、創造性的結晶。不容忽視的是,國家財政對三峽工程的建造投入巨大,而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稅收。在此體現了稅收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稅收的本質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國家把人民群眾創造的財富以稅收的形式集中起來,不論是直接用於經濟建設、發展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還是用於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防,都是為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務。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納稅人誠信納稅不僅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客觀需要,而且還是公平市場競爭的必然要求。在誠信經濟的社會氛圍中啟導納稅人的誠信納稅意識。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當前我國已經加入了世貿組織,國民經濟開始按照國際慣例運行,企業將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摔打拚搏,「市場如戰場」,「適者生存」。商業信譽是市場經濟中企業賴以生存以及持續發展的最大資源和根本需要。誠信是品牌、是效益、是生命。而稅收是衡量一個企業誠信與否的試金石,誠信納稅是企業商業信譽的具體體現和重要標尺。不守信用,雖然也可能得益於一時一事,但最終必將失信於社會,必將以企業額外的經濟損失以及形象信譽乃至發展前途為代價。因此一個企業在從事生產經營的活動過程中,應該考慮到政府的導向和公眾的利益,同時「誠信納稅」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不僅如此,這一切都需要從我們每個人的實踐中形成,一個人的力量也許是很小的,可是當他喚起許多人的時候,就凝聚成了一種大氣候,它能有力的將誠信以個人為中心向全世界傳播。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應積極的了解、掌握稅收,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去協助稅務部門加強稅收宣傳、進一步提高全體公民的稅收意識,讓納稅人心中有「稅」,明白「誠信納稅」與「誠信做人」一樣很重要,明白「誠信納稅」與「商譽」一樣有價值,明白納稅人自己才是稅收的終極受益者。
誠信是道路,隨著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著博學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著奮進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你誠心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因而,作為國家稅收終極受益者,我們應該把誠信擺在首要的位置,以便為將來的創業打下堅固的基石,並自覺做一個積極、主動、依法、誠信的納稅人。不僅是自己要做到,還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以此為社會的發展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貳』 淺談如何做好稅收分析工作
稅收分析是指稅務機關運用各種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對大量的經濟稅源調查資料進行綜合統計分析,對稅收政策執行及稅收徵收管理活動做出客觀的評估和預測,為編制稅收計劃、完善征管措施、開展納稅評估以及實施稅務稽查提供依據。稅收分析對加強稅源管理和徵收管理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在整個稅收工作的地位日益突出。加強稅收分析,是稅收事業發展的必然,是實現稅收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當前,稅收分析質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何進一步加強稅收分析工作,探討如下: 一、稅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於觀念認識、知識水平等的局限,在稅收分析方法和手段、分析內容和分析基礎資料等方面,沒有跳出就數字論數字、就分析開展分析的僵化模式,對稅收分析工作存在很多誤區,極大地影響到稅收分析的效果和作用,具體表現在: (一)認識不到位。存在單純收入任務意識,認為只要收入完成,就一好皆好,缺乏對稅收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對分析重視不夠,稅收分析制度落實不夠,平時往往只是專注於任務完成,把稅收分析當作應付上級一時之需的工作,對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經濟稅源變化等方面很少進行專門分析,只是偏重於企業繳足稅就可以,導致組織收入工作被動,無所適從。 (二)稅收分析質量不高,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計會部門提供的稅收分析仍然停留在傳統的計劃管理、進度分析的層面上,不能與經濟有效結合,分析的指標體系不完整,運用的指標口徑不規范,導致整個分析空洞,抽象,質量不高,與實際脫離,不能滿足稅收分析工作的需要。 (三)稅收分析方法簡單,內容單一。稅收分析工作是一項經常性稅源調查分析,需要對經濟指標、經濟稅源發展變化、企業生產經營等進行長期積累。但是部分計會部門仍然習慣於過去簡單的數據對比分析,對影響稅收收入增減變化的經濟、政策及征管因素揭示不深、不透,有的甚至根本不願觸及,不願意從深層次上找原因,導致稅收分析成為數字統計,對比的匯總資料,沒有起到應有作用。 (四)稅收分析人員素質有待提高。計會部門滿足傳統的報表匯總,缺乏一些既有很高的政治素質又要有很強的稅收業務知識、計算機知識、數理統計知識及經濟理論知識的專業分析隊伍。人員素質與開展科學的稅收分析工作的內在要求越來越不適應。 二、進一步加強稅收分析工作的主要措施 當前,隨著稅收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的不斷深入,稅收分析工作越來越被各級稅務部門所關注,各級領導對稅收分析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進一步發揮稅收分析的積極作用,要做到六個結合: (一)稅收分析與宏觀的經濟稅源變化相結合。目前,影響稅源和稅收變動的因素日趨復雜,如果脫離了宏觀的的經濟形勢,不注意加強對稅收政策變化情況的研究,忽視對重點地區、重點稅種、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經濟稅收情況的調查研究分析,就難以揭示稅收增減變化的內在原因,稅收分析就不能較准確、客觀反映稅源的變動情況。經濟發展狀況和趨勢對稅源有連動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計會部門在分析寫作時,要注重經濟發展情況對稅收的影響,要對其進行總量、構成、發展趨勢分析,預測經濟發展情況對稅源變化的相應影響;要注重能源和原材料價格變化對稅收的影響;新稅收政策措施對稅收的影響等等,要做到跳出稅收,分析稅收,只有這樣,稅收分析才能反映實際情況,才能對組織收入工作提出針對性的措施。 (二)稅收分析與稅收計劃管理相結合。通過稅收分析,確保稅收計劃科學、合理、准確。稅收計劃是稅務機關根據國民經濟計劃指標、現行稅收政策以及客觀稅源的發展變化情況,對一定時期稅收收入的測算、規劃與控制。通過對稅收與經濟關系的分析,掌握歷史時期稅收彈性和稅負水平,能夠從宏觀上把握稅收經濟動態,找出影響稅收收入增減變化的主要因素,測定未來稅收發展趨勢,為制訂合理的稅收計劃提供科學依據。在全面把握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相關財務信息等情況基礎上,深入了解和掌握納稅人稅源的總量規模、結構狀況和稅源質量,從而為預測納稅人稅收形勢提供依據。 (三)稅收分析與新綜合征管軟體的數據運用相結合。隨著全區新綜合征管軟體的運行全面鋪開,各項數據資料實現了自治區級集中和共享,為稅收分析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礎,計會部門要充分利用綜合軟體提供的平台,認真採集相關數據,認真梳理內外部各項數據,研究數據間的關系,加強對各類數據的綜合運用,利用計算機對大量的經濟稅源和稅收信息進行處理,通過分類整合、綜合對比,產生及時、准確、全面的稅收分析報告,真正把數據變為會說話的分析。要根據納稅人稅務登記狀態的變化情況的信息,對轄區內的納稅人的稅收收入進行分析和預測,要著重分析企業合並、分立、破產、注銷、停業和外出經營等情況對稅收收入的影響。 (四)稅收分析與稅收征管相結合。稅收分析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經濟稅源的分析監控,掌握真實的稅源狀況,判斷征管的質量,進而提出有效的征管措施,指導組織收入。因此一方面我們要通過稅收分析,揭示組織收入中存在的問題,反映征管過程中的薄弱環節,並針對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制定相關措施,指導組織收入工作的正常開展。另一方面,通過對重點企業和行業進行微觀稅收分析,利用大量的有價值的涉稅信息,對納稅人在一定時期內的納稅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審核、評價、判定,及時發現存在問題,督促納稅人自查自糾,或者通過必要的征管措施,實現收入的應收盡收。 (五)稅收分析與培養高素質的計會隊伍相結合。提高稅收分析人員素質、提升稅收分析能力是做好稅收分析工作的根本保證。建立一支既懂經濟理論知識、稅收業務知識,又熟悉經濟稅源情況變化、熟悉統計分析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稅收分析隊伍,才能保證稅收分析工作質量。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宏觀經濟掌握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的培訓,多方面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採取以會代訓、專題培訓、長短期培訓結合等形式,加強對基層稅收管理員的系統培訓,同時要積極推廣優秀的稅收分析,開展經常性的經驗交流,不斷開拓分析思路,切實加強稅收管理隊伍建設。 (六)稅收分析與部門協作配合相結合。稅收分析是一項技術性、時效性、針對性、綜合性很強的工作,需要稅務機關上下級之間和同級各個部門間的相互協作和信息溝通。
『叄』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通過經濟法課程的學習,我有一些自己的感想和體會,雖然我不是法律專業的,但我還是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來對待。它使我對法律法規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也更正了自己以前許多錯誤的觀點,對我自身的經濟法律知識是一種很好的補充。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同時也是法律社會的背景下,這樣的一門課程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
經濟法中的《公司法》和《合同法》是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闡述一下我的學習心得。 首先,從我個人說起,我自己比較喜歡了解一些新聞,獲取一些當前國內外的大事和報道,更喜歡對事件有深層次的了解。但是由於我個人知識的限制,我很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如果事件涉及到經濟法律知識,我就更不能做到從深層次了解經濟現象了。
而老師上課時大量的教學案例則滿足了我的這一需求,同時使我對類似案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有實際案例的教學也極大的激發了我的興趣,對上課充滿了期待,等待著老師把最近和過去一段時間涉及到經濟法律的鮮活案例展現給我們。
法條加案例的教學方式是我欣賞這門課的原因,它有效地避免現在其他經濟學科那種全是某某經濟學家的某某經濟理論,說實話,那種課程不僅枯燥而且給我一種與現實社會嚴重脫節的感覺。所以我慶幸我學的時候老師沒有教科書式的教學,脫離了本本主義。
其次,從課堂上,我明白了公司是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的組織形式,也是資本和人力資源有效利用的組織形式。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如果要成為公司的經營者,你就應該要認識到----公司法是公司的生命線.公司法既保護公司的合法權益,也保護股東的合法權益,也保護公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因此,不僅所有投資者,包括社會公眾投資者,經營者、董事們、監事們、經理們都應該認真地學習公司法。必須用公司法的精神來發展公司、經營公司,使公司在健康的道路上不斷地向前發展。
學習公司法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用於我們經濟生活的實踐,如果我們能把公司法的知識,與我國當前正進行的國有企業的改制,以及其他企業比如集體企業的改制聯系起來,和當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涉及公司法的一些案件聯系起來分析,那麼學習公司法就真的是很不錯。
在講合同法時,我明白了我們在乘坐公交車時,交上一元人名幣這就意味著我們與他們達成了一個合同;我們平時總是簽要式合同,這些常識是我以前不曾知道的,而這些法律知識與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了以後感覺受益很多。
在講到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時候,提到廣告商發布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一定程度上給我了很大的啟發,知道了自己對法律的運用做的還是非常的差,用法律維權更是從未有過。因為自己不是真正學習法學的,對法律的理解和使用還停留在很低的層次,以前雖然知道要使用法律保護自己,但那隻是嘴上說的,而事實上這種維權觀念從未真正進入過自己的意識中,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一定程度上我還是一個法盲。
僅僅通過不到十八周的經濟法課的學習就想獲得足夠的法律知識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但是我還是可以發自內心的大聲說:我收獲很多,因為它讓我收獲了一種意識,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
『肆』 財務培訓心得體會總結怎麼寫
聽老會計給你談會計
其是我也上過大學,不是會計專業,最後不知怎麼的幹了會計,那陣子大學畢業生還挺受單位領導器重的。干不幾天就上崗了。
我是想說阿,現在的大學生,不知道在學校都干嗎了,真的還不如中專生了。自98年擴招後,真是一茬不如一茬了。這可能也不能怪他們。他們在學校可能也學不到什麼東西,現在的老師也不太清楚社會上需要知道什麼。
其它的我也不知道,我就說說會計這行,這行我也幹了幾年了,也見過些會計。為了本著為社會負責,為國家未來負責,為會計行業負責的態度,我在這里給大學生們講講會計。小編再送一個2018年ACCA資料包可以分享給小夥伴,戳:ACCA資料【新手指南】+講義+解析音頻
現在剛畢業的大學生可以歸為以下幾類:
1、一竅不通型,這些人在學校就可能上網,談戀愛了,等於啥也不知道。他倒挺謙虛,說我們在學校只是學了點皮毛,還想在實踐中學習雲雲。其實他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2、模稜兩可型,這類人才是啥都能說出一點來,你問他會計是干嗎的,他也能說出來,你問他帳怎麼記,他也能馬上說個差不離,可是,你讓他上崗後,你不久就會發現他正在那發呆,等你來告訴他呢
3、自視人才型。這類人才,大多是學校里學的較好的,可能在學校里也考了什麼注會的證什麼的。他可能會給你侃侃而談,什麼會計核算,什麼企業管理,什麼國際接軌什麼的,你讓他干,他也能上崗,可是,他出的錯都是致命的。而且他可能還認為自己有理。
4、基本素質型。這類人才,還是不錯的,他可能還不會一些基本技巧,但,你給他一講,他馬上明白,而且能觸類旁通,這種人是明白了會計的實質。屬於基本素質好,只需實踐的人。
我們現在的大部分會計,只是為了考證,混工作而已,這就導致了惡**循環,你考我也考,背了好多公式,條文,也不知道該往哪用。大學里也只管往腦子灌什麼科目,什麼報表,其實好多人出來還要重新學習。我現在就給大家簡單講講啥是會計。
會計這學科十分簡單,比搞科研,搞發明創造簡單多了,因為他是一項制度型的工作,就是人家給你規定好了規則,你按這個規則來干就行,違反這個規則就是錯的。而你的工作就是按照這個規則把公司的企業的經濟活動記下來。這有什麼神秘的啊。我們國家主要是會計環境不好,所以,你光懂這些個規則沒用,不像外國,把會計制度背過就能當個ACCA什麼的,在**肯定不行。你還得懂怎麼偷稅,怎麼作假,怎麼做人,這難度就大一點了。
所以,我給你說啊,現階段會計的工作就下面幾個,
1、就是記錄,你想辦法把你們公司的事記清楚點就行。有些會計,光想嘩眾取寵,把個帳搞的花里胡哨,一會這表,一會那表,其實就能唬唬外行。
2、再說高級一點的,會計除了記賬,還要給單位處理點事,比如,跑跑腿,認識認識工商稅務什麼的。吃吃喝喝都要會。什麼財務分析,報表管理,速動比率,杜邦分析什麼的都是扯淡。
3、再說更高級一點,除了記賬,跑腿以外,會計還要給公司融個資,談個判什麼的,一般公司都需要這個。你不信說你能融資,看有人要你沒。
4、再更更高級一點,就是給別人講課,像我這樣子,為國家培養會計。
先給大家講這些,改天再說你怎麼樣才能做到以上4點。
我主要給大家講講怎麼樣盡快成為一個國家,企業需要的會計,也利用這個論壇闡述一下我的觀點。為會計行業做一點貢獻。我也不太清楚我說的對不對,反正有好多人叫我老師,我有時候也偷偷應了。學會計xuekuaiji.com
我其實並不是反對大家學習考證什麼的,畢竟現在企業都很現實,沒證連讓你露個臉都不行。我是說,現在這個考試,辦證的風愈演愈烈,大家都說現在學校成了應試教育,教出來的學生都啥也幹不了,我看這會計界,也基本是這樣了,本來有個會計證就能上崗,現在非要個這師那師的,本來就跑跑銀行,非得是個注會。逼的大家閉門造車。已經和實際嚴重脫節了,社會需要這些證,但不能考了這證還沒工作吧。
我這里給大家講的不是怎麼考試,我給大家講講考完這證後,你要干嗎。怎麼樣上崗對得起你這證。
現在啊,就算你是個注會,高會什麼的,你運氣好,到個什麼壟斷行業干個會計,平均也就萬八千工資,運氣在好點,你混個財務總監什麼的,多給你點一年也就2,3十萬,運氣差的進個一般企業也就3,4千,最不濟的去個什麼會計師事務所,給人家抄底稿混個生活也成。可你要成為人才,成為國家的棟梁,企業的支柱,就不能簡單的混,其實,你不用考這證那證的,也能成功。只要你明白會計的本質,腦子清楚,你知道機會在哪就行。當然,你有個證更好,一方面你對會計條文熟悉一些,另一方面畢竟現在的企業都不太懂人才是啥樣,還是要看證的。
還有,現在的會計界,流行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把個基本的算術題搞的復雜的不行,尤其一些所謂的大公司,當然,老闆們也是裝裝樣子,但我們干會計的千萬別鑽到裡面,以為劃幾個EXCEL表,搞幾個公式,公司情況就分析出來了。當然了,有些財務總監什麼的愛搞個這些,要不他覺得自己沒價值。其實會計你要是光算算帳,寫寫分析什麼的,真沒價值,誰干都行。真的,你把公式套進去,一加減乘除不就出來了嗎。可據我觀察,好些人連這事都幹得挺復雜的。
不扯淡了,我主要要和大家說說我干這幾天會計的心得,真的,我想告訴大家,你想干會計這行,年薪拿個百八十萬的,根本不難,主要要理解會計。理解了,你按這路子來,就不是個普通人了。
既然都上了首頁了,那我得好好給大家講講,我主要是給大家講講這社會上的會計工作的現狀。給大家提示和分享,我是通過分析這會計現狀來啟迪大家,讓大家盡快實現會計路上的財務自由。當然,篇幅有限我也不可能說得那麼全面,還望大家提示,研討。
那位看官說了,你在這吹牛,不知道你年薪多少。你怎麼就能讓我們實現財務自由了。唉,我也記不清我年薪多少了,反正我一年得給國家上個幾百萬的稅。當然,干什麼工作可千萬不能以財富論高低,好多人渾身都是才華,只是運氣不好而已,還有,我理解的會計概念肯定也是滄海一粟,不值一提,我只是給大家講講我看到的,和我總結的。
不扯淡了,開始說了:我想哪說哪,也沒啥條理
一般你們這考完了這證那證,都會面臨職業的選擇,就拿注會來說吧,一般大概會有兩條路:1、去會計師事務所。2、去企事業單位
我先說說這第一條:你去了會計師事務所,一般會讓你抄抄工作底稿什麼的,這最辛苦了,一般給你個2,3千塊,去了四大,給你高點,有個6,7千,但一般被審單位,都會給你們管個飯,報個銷什麼的,這樣你這工資不會像企事業單位的會計,那麼快花完,還有,這會計師事務所,特辛苦,讓你去哪你就去哪,一住就10天半個月的,天天和數字,假帳打交道,沒點耐心不行,不過,一般事務所都會給你補貼,這樣你就能攢點外快。所以,現在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的一般會計師的收入平均在5000到8000(大城市),四大的收入在6000到12000左右,但四大都會把人當牲口使,你不信進去試試,當然,你要是有了簽字權後,情況可能會好一點,尤其是有了證券資格,但是,你這掙得雖然不是辛苦錢,你掙的可是風險錢,俗話說風險與利益同在,用這最恰當了,現在,國內這些個上市公司都是偷天換日,如假換包,但注冊會計師又有哪個出了保留意見的報告。你看吧,凡是給你們事務所高額的審計費的公司,都他媽的有陰謀,你簽不,不簽明年就換人,你看吧,一般事務所的老闆都會在利益和風險中權衡。最後,犧牲個別個會計而已。
當然,不全是這樣,我是給會計們講啊,你要是剛步入會計界,事務所是個選擇,你在這可以把這會計理論好好研究研究,知道會計制度是咋回事,但最重要的是你在這可以見很多公司,認識很多行業的會計。你可別傻呼呼的天天光抄底稿,成你們所老會計的犧牲品,你要把精力投在,研究這些個企業的內控制度,業務特點上,還有和這些企業的會計交上朋友,這些個才是你的財富。你在事務所鍍鍍金,最好四大,待個1年半載的,就要出去了,到企業里去幹了,把事務所留給老會計去吧。所以,在事務所,你們一定要努力偵查企業的精髓,學習企業的管理模式,以備後用。
關於事務所先扯這,我在這主要是要扯扯企業會計,我主要想通過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稅務事項,企業運營,包裝運作,幾個方面談談現在會計們的狀況。
接著上文說了:我在這必須闡述一下,我的觀點,我寫此文的目的是反映一下社會的會計現狀,探討一下財務技巧,還要以我之經驗表達一下我的會計職業觀,看對大家有用沒。我主要是表達客觀的事物。為照顧到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人,我把會計這事寫得簡單些,我這里不探討財務理論。也不是為了抨擊社會,畢竟存在就是合理的。
我先主要說說我的會計觀,我覺得這很重要,其實我覺得這對每個干會計的都很重要,這是決定你在會計行業是否能出類拔萃的核心要素。現在社會在一種浮誇的作風下,有些人把會計看的很高深,比如什麼資本運作阿,什麼並購重組啊,搞得人都要仰視你什麼的,一些干過這事的會計為了說自己NB,把這事搞的偷偷摸摸的,而另一方面呢,會計在一些公司里地位又很低下,很多人認為會計不就是記個帳,算個數嗎,很多會計覺得幹了這行很苦,還沒公司銷售一半拿得多呢,而且這工作很枯燥。還有人覺得會計就是作假,其實這都是不對的,這就是因為他們沒理解會計,沒有建立正確的會計職業觀。下面我給你們講講我的理論:「相對會計論」
1、絕對不要以財富,職位論高低,其實我也知道不光會計這行業,其他的行業現在也一樣,都是看誰掙得錢多誰就厲害。這是絕對不對的,這也是現在社會浮誇的根源,會計界浮誇的根源---崇富心理。其實不管你拿多少錢,你不管是財務總監,還是出納,我知道你倆拿得錢不一樣多,可這不能影響你對會計理論的理解。我給你說啊,有家大型公司的財務總監就是老闆娘,他其實不懂一點會計但所有資金要從她那裡簽。這說明什麼,什麼也說明不了,你要拿她那麼多工資,直接當老闆娘就行。這就是很多**的會計的現狀,但話說回來,畢竟他還是需要懂會計的人嗎,你看,副總監就是別人了。
2、不要以公司大小論高低,尤其會計這行業,大公司,小公司都沒所謂,關鍵是你對會計本質理解了,其實讓你到哪干都行。這大,小公司並不能代表你的見識。我就不相信,你在超級大公司記一輩子三級帳,你就NB,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好多民營企業請來國際大公司的財務總監後老是水土不服,就是因為這些個財務總監光見過他們公司的帳,不能舉一反三。本質上還是不懂會計。會計這東西,有很大一部分還是要看見識,讓你干過了,你肯定都會。
3、平台很重要,會計主要是依託在公司經營上的一種工作(會計主體),雖然不以公司大,小論高低,但你所在的公司給你提供的空間和資源很重要,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行業的會計都干過,但你所在的這個公司的各個業務階段對你的會計工作經驗很重要。
4、會計相對論,這點很重要,是我會計理論的核心,也是我反偽學術會計的核心工具。我的意思是,在現在這個會計環境,及企業經營中,一切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我們學習的會計制度,法律條文都是絕對的,但在實踐中又都是相對的,我們所運用的會計准則,經營理念是絕對的,但在各個公司的經營中又是相對的,我的意思是,沒有絕對的會計,帳也沒有絕對的真假之分。沒有高深的會計,沒有高深的道德。只有不同的企業,不同操作而已。一句話:絕對的准則,相對的會計。這點我會在具體事務中加入討論。
5、做一個立體思維的會計,不能用平面思維來考慮會計工作,這樣你很多實務解釋不了,也解決不了。也就是說不能拘泥於會計規則。這里根本不存在
所以說啊,我個人認為啊,這會計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我這里也不分什麼會計財務了,都叫會計了)
1、核算型會計。這類會計的工作就是把公司的業務經營狀況算清楚,然後給老闆匯報。
2、管理型會計。這類會計是在核算業務的基礎上注重內控制度,提高經營效率。
3、公關型會計。這類會計注重公司對外聯絡,稅務,銀行什麼的。使公司少受損失。
4、運營型會計。主要負責產品項目和資金的調配,一般大型企業有
5、收入型會計。工作重點在於企業方向**的工作,比如融,投資,決策,產品開發什麼的,給公司直接創效益。
原來,我也認為這些會計一個級別比一個高,但我現在不這么認為了,其實,畢竟術業有專攻,大家不分彼此,你把一項弄精了就行。只是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後幾種人,掙錢多而已,但這不能代表他們有多成功。掙錢多,運氣好,有人給機會而已。其實,這5種特點,你都具備了,那你肯定算懂點會計,能領導幾個人了,為企業做貢獻了。所以,我們作會計的要爭取這5個都會,這樣就能實現財務自由,還受人尊敬,也有人請你。
你看,我咋越扯越遠了,我是想給大家講點實在的。讓大家看看現在的會計都在幹啥。最主要是讓大家知道這5種會計都怎麼做到。這和我開始講的4點都基本是相通的。
先給大家講講會計核算,這其實就是會計的基本工作。我給大家說啊,我理解的會計核算的實質很簡單,就是把公司的經濟活動說清楚這就是核算,這還不夠,就是還要在不違反規則的基礎上說清楚,你光說清楚了但違反了規則,誰給你簽字啊,事務所的會計師只看你符合不符合會計准則,你清楚了,不符合他要求,肯定不行。其實,這也是現實中的矛盾,有很多東西實際上你要說清楚,就不符合規則了,這就需要大家用立體的思維來考慮會計.你想著辦法把事情用帳本說清楚就好。
這會計核算還有一個核心就是就是讓你以外的人看明白你的帳,越簡單越明白就越好,也讓人家審計能看明白,很多人剛做會計時就是本末倒置,故弄玄虛,把很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搞那麼一堆表一堆率來給人看,其實,只有自己明白,別人問他他還顯得高深的不行。這都是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老闆根本不需要你這樣的人,再復雜的業務其實別人都能懂,你別用會計語言一說大家都不懂了,做會計切忌搞神秘,搞學術。你明白了這2點,再會點科目,公式,就立馬能上崗。
『伍』 學習國際稅收課程後的心得體會,大約300字,給高分!!!
通過學習《軟體項目管理》這門課程讓我們學到了很多IT企業管理商業上的知識,通俗的講他讓我們了解了該如何掙錢的本領。老師的言傳身教使我對軟體工程有了新的認識,對以後自己職業生涯的發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規劃,收獲很多。同時林老師列舉了一些創業的例子,包括他和我們分享的他自己創業失敗的例子,使我這個原本也有著創業理想的心靈產生了極大的共鳴,也身臨其境的體會了創業的艱辛。不過從這一個多月的課程中我也對企業和企業管理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也從林老師那學到了許多方法和許多經驗,我希望能在今後自己有機會創業時好好的去利用這次積累到的一切知識。
這真的是一次畢生難忘的學習經歷,老師幽默的講課總是會讓教室充滿笑聲,老師讓我們在輕松中體驗了一次真正的IT精英的學習方式。也讓我們這批平時只注重編程,只注重技術的程序員從另一個角度,一個宏觀的角度去認識了IT企業,去重新定位了軟體工程思想。在輕松,幽默的課堂上不時的迸發出激情,頓悟和靈感,使我們將枯燥的項目管理的知識深深印在腦海中。
這是我讀大學以來最有價值最精彩的一堂課,我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都會去思考,去回憶這一個多月的課程。因為老師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課程教學,而是一次思想的蛻變,是一次錯誤觀念的改變,同時也讓我們領略到了他的那份灑脫,和極好的道德修養。在教我們如何正確工作學習的同時,他還教會我們要好好享受生活,也正是他的那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才使得他更充滿人格的魅力,也給我們每一位學生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陸』 請最後總結學習財政與稅收這門課程的感受。
稅收存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它是一個國家,政府的正常運作提供保證。稅收是財政的保證,稅收來源於納稅人,納稅是公民的義務。財政是政府的命脈,財政維系國家的生存與發展,財政造福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稅收與財政是調節國家貧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知道了稅制結構是指稅收制度中稅種的構成及各稅種在其中所佔的地位。稅制結構是否合理,是稅收制度是否健全與完善、稅收作用能否充分發揮的前提。知道了我國現行稅制是1994年稅制改革後形成的,其基本原則是「統一稅法、公平稅負、簡化稅制、合理分權」,實行的是以增值稅為第一主體稅種,企業所得稅為第二主體稅種的「雙主體」稅制結構。認識到這種稅制結構實行近10年來,成效顯著,但由於稅制改革方案出台時間較倉促,使新稅制從一開始就存在某些先天不足。通過學習這個課程以及結合現在社會事實分析,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新的問題會不斷出現,可見現行稅制與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上行政管理成本比較高的國家,近年來教育、醫療、住房越來越成為老百姓頭上沉重的「三座大山」,與此關系極大。了解了中國的稅務體制有不合理的地方。覺得改革急在眉頭!認為權力要受到了足夠的監督和制約,政府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不能自報自批,必須經過人大批准而且全程接受百姓監督,使行政管理成本全面降低,與國際接軌;二是,社會保障事業有了健康的長足發展,公民的稅收大部分被用於公平的社會保障建設。通過財政與稅收的杠桿,建設和諧的中國特色社會。